腹部双蒂预置皮瓣治疗大面积手部皮肤缺损

合集下载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第一节局部皮瓣局部旋转皮瓣【适应证】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

2.皮瓣的顶边应高于创面上缘。

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

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

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不要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

【注意事项】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

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作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

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

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

对偶三角皮瓣(“Z”字成形)【适应证】1.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3.片状瘢痕挛缩【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在纵轴的两侧作辅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皮瓣。

3.在充分游离两个三角皮瓣后,自行换位,并缝合皮肤相对缘。

缝合后的切口呈“Z”字形。

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

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甚至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两三角皮瓣的同时,彻底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

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两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此时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总的松解延长的效果。

手术讲解模板: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讲解模板: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步骤:
4.在皮瓣远端将桡动脉、桡静脉及头静脉 分支结扎并切断。含有头静脉、桡动脉及 桡静脉的血管蒂皮瓣被掀起,供应肌肉的 血管结扎并切断(图8.1.7-4)。 5.放松止血带,动脉搏动良好说明血液循 环正常,皮瓣及其蒂部用湿生理盐水纱布 垫包起来,待离断。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1)血运障碍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血运障碍是皮瓣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者可大块组织坏死或导致手术完全失 败。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2)血肿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皮瓣下出现明显的血肿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拆除部分缝线,予以清理,必要时可用生 理盐水冲洗,如有括跃的出血点应设法结 扎,然后放置橡皮片、半胶管或负压引流。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概述:
发出2~3皮支;在下1/3处发出3~7皮支。 这些细小皮支构成丰富的血管网,供应整 个前臂皮肤。皮支都较小,不适于面部血 管吻合,但将桡动脉与皮支一起迁移,同 颌下动脉或颞浅动脉吻合则不仅可行而且 操作容易。因桡动脉发出桡侧返回动脉支 后,没有其他较大分支,故桡动脉切除的 长度,最长达20cm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护理: 4.术后8~10d拆线,局部弹性压力敷料3 周。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护理: 5.游离皮瓣移植术成活后半年,根据外观 对称性的要求,可进一步进行修整,切除 过多的脂肪。
谢谢!
双带蒂皮瓣移 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手臂 麻醉:全身麻醉

双蒂筋膜皮瓣转移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

双蒂筋膜皮瓣转移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

瓣 转移 ,胫前 伤 口直 接缝 合 的方法治 的处 理 : 清 创 修 整 皮 缘 时 . 彻 底 切 疗 3例 。随访 8 1 月 ,3例 患 者 骨 在 应 ~ 8个 1 疗, 疗效 满意 。现报 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一般 资料 . 1 除 被 暴 力 直 接作 用 部 位 失 去 活 力 的皮 折愈 合时 间 5 8个 月 , 骨折 不愈合 , ~ 无
维普资讯
现代 实 用 医学
20 0 7年 7月 第 1 9卷 第 7期

5 5・ 2
双蒂筋膜皮瓣转移治疗胫腓骨开放性 骨折合并胫前皮肤缺损
冯明录, 磊 , 勇, 路 何 李江 , 董涛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双 蒂筋 膜皮 瓣转 移治 疗胫 腓骨 开放 性 骨折 合并 胫前 皮 肤缺 损 的适 应 证及 疗效 。
合 并胫 前 皮 肤缺 损 患 者 1 3例 ,男 8 2 c 左 右 , 据 情 况 可 适 当 缩 短 或 延 肤缺损 的早期处理 5m 根
胫腓骨 开放性 骨
例 , 5例 ; 女 年龄 1 ~ 8岁 , 位年 龄 长 。切 口深 度直达 深筋膜并 切开 深筋 折 合 并 胫 前 皮 肤 缺 损 的 治 疗 比 较 困 74 中 3 岁 。车 祸伤 9例 , 1 建筑 工地 重物 直 膜 , 深筋膜 与肌膜之 间 ( 时可带 部 难 .处 理 不 当很 容 易 发 生 骨 折 处 骨 质 在 有 接砸伤 3例 , 坠落伤 1 。 例 均为开放 性 分 肌膜 ) 进行潜行 游离 , 切断 小腿 内侧 和 内 固定 物 外 露 ,形 成 慢 性 骨髓 炎 骨 粉碎 性 骨 折 , utoA d r n分 型 均 肌 间隔与深 筋膜 的联 系 ,达 到胫前 伤 缺 损 , 后 期 的 治 疗 造 成 极 大 的 困难 , G s l-n es i o 对

主治医师考试外科第四次阶段练习卷(含答案)

主治医师考试外科第四次阶段练习卷(含答案)

十月上旬主治医师考试外科第四次阶段练习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30题,每题1分)。

1、烧伤病人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哪项是错的A、早期封闭创面缩短疗程B、加强营养支持C、合理应用抗生素D、避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E、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参考答案】:E2、关于萎缩性瘢痕,不恰当的描述是A、不能用作取皮区B、常需手术治疗C、通常影响功能D、常见于面部和背部E、深Ⅱ度烧伤或薄中厚皮取皮后形成【参考答案】:E3、行交腿皮瓣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术前制定周密而准确的手术计划,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关键之一B、皮瓣部位一般以小腿下段内、后侧或大腿内侧为佳,尽可能使蒂部较宽,形状规则C、皮瓣与创面接触部分应超过1/2以上,蒂部悬空部分尽量减少,并应缝合成管状或植皮覆盖创面D、皮瓣设计如为横行或斜行,应先行延迟,以保障皮瓣血运良好E、皮瓣转移术后,必须用石膏托或石膏绷带妥善固定,注意皮瓣不能牵扯过紧或扭转【参考答案】:B4、气管内导管套囊应充多少容量气体A、3~4mlB、5~6mlC、7~8mlD、9~12mlE、充气至吸气和呼气时刚好不漏气为准【参考答案】:E5、关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功能受损的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使睾丸周围温度升高,曲细精管发生变化B、左肾上腺静脉血反流至睾丸,使后者接触到高浓度的肾上腺类固醇、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C、睾丸血流流量减少,含氧量降低D、可导致附睾功能不全,影响精子活力E、无静脉曲张侧睾丸功能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引起不育【参考答案】:E6、有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下述哪项错误A、缝合下缘时应注意识别下腔静脉瓣B、修补上腔型缺损时应识别是否合并右肺静脉畸形引流C、筛状缺损应先剪成单孔再修补D、闭合缺损前应注意膨肺排气E、停止体外循环后输液不能过快以防止发生右心衰【参考答案】:E7、男,28岁,左膝扭伤6周,疼痛,行走时患膝有弹响,绞锁,关节不稳定。

下列哪项检查无助于诊断A、研磨试验B、关节间隙的压痛C、浮髌试验D、关节过伸,过屈试验E、回旋挤压试验【参考答案】:C8、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力减低,其解释为A、阴囊温度增高B、睾丸温度增高C、左精索静脉反流到睾丸的血含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及代谢产物对睾丸生精功能的抑制D、睾丸组织缺氧E、附睾组织缺氧【参考答案】:C9、关于硬膜外血肿描述错误的是A、多有颅骨线性骨折B、多为急性起病C、临床上慢性硬膜外血肿亦常见,且多见于老年人D、可有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的过程E、多伴有小脑幕切迹疝发生【参考答案】:C10、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24小时内最主要的并发症A、创伤性休克B、急性肾衰C、脓毒症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E、低血容量性休克【参考答案】:E11、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探查指征不包括A、出现休克征象B、明显腹膜刺激征C、膈下游离气体D、腹部透视胃泡明显扩大E、肠鸣音消失【参考答案】:D12、瘢痕疙瘩的相关原因有A、种族B、体质C、好发部位D、局部感染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13、乳腺癌钼靶X线的表现为A、密度均匀的肿物,边界较清晰、整齐B、密度均匀的肿物,可见圆圈及小斑片状钙化C、片状或结节状致密影,和周围腺体组织密度类似D、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E、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参考答案】:D14、腕关节掌侧玻璃切伤,出现哪项体征说明有正中神经损伤A、外展小指受限B、并指功能受限C、外展拇指受限D、内收拇指受限E、伸指受限【参考答案】:C15、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辅助检查中哪项错误A、血液中淋巴细胞增高B、脑脊液蛋白增高C、X片肿瘤钙化多见D、CT多为实性,明显均一强化E、MRI无特征性表现【参考答案】:C16、男,69岁,平素体健,在跑步时,不慎摔伤右髋部。

腹部组合皮瓣修复全手套脱伤

腹部组合皮瓣修复全手套脱伤

组 12 4 例环状混合痔 , 在处理母核时, 特别是宽度超 过 1 m的病 例 , .e 5 我们 常 把 它看 成 一个 母 核 加 一个
继 发 性 内痔 处理 。母 核采 用 外剥 内扎 术 , 发性 内 继
发生疼 痛 、 面水 肿 、 创 出血 等 并 发 症 , 面愈 合 较 创 慢 。近 年来 开展 的吻 合器 痔 上黏 膜 环形 切 除钉 合 】 术有 不 少优点 , 手术 简单 、 如 安全 、 手术 时 间短 、 复 恢
受 到 了限制 。因此 , 寻求 经 济实用 、 疗效 最 大化 的治
参 考文献 :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医政司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 京 : 1 】 s南 】 南 京大学出版社 ,9 4 1 2 1 9 :3 . [ 丁义江 .肛肠病 特色专科实 用手册 [ 】北 京 : 2 ] M. 中国中医药 出版
49 8
中国中西医结合 外科杂 志 2 1 年 1 月第 1 卷 第 5 02 O 8 期
于痔核较小 , 数量 ≤3 , 个 并相对独立的混合痔 。传 统环 切术 治疗 环状 混合 痔 , 因术 中出血多 , 常 术后 易
致肛 门失 禁 、 窄 、 狭 黏液 漏 出 、 黏膜 外 翻 、 形和肛 门 畸 功 能 障碍 等 后遗 症 , 已被 淘 汰 。外 剥 内扎 术作 为 经 典 的手 术 方 法 , 床上 应 用广 泛 , 临 由于 切 除 了肛垫 ,
掌 侧创 面 范 围 1 mx m~7c x 0e 拇 指 创 面 3e 8e 1 r 1 m, u 4e 6e mx m~5e 6c 均 有 不 同程 度 污 染 。受 伤 mx m,
至手 术 时 间 9 n 6h 平均 35h 0mi一 , . 。

“S”型双蒂腹部皮管修复手指脱套伤

“S”型双蒂腹部皮管修复手指脱套伤
郑伟 冯建 书 岳 民生 张彩 霞 张 乐明
白20 3月至 20 9月 , 04年 06年 我们采用 改 良的腹部皮管 的 手术方法 , 复手指脱套状 皮肤 缺损伤 4 修 o例 , 仅使 损伤 手指 不
保留 了尽可能的长 度 , 而且外 观上 也较 满意 , 最大 限度 地保 留 了手指功能 , 现报 道如下。
蒂时间为 3 周 , ~4 皮管全部成活 。 12 手术方法 . 清创术 : 严格清创 , 除失 活 、 剔 挫灭 的皮肤及皮
向腹侧放置 , 而这种方法形成 的皮 管 的缝合 口位 于手指 掌侧正
中, 愈合后 的瘢 痕线 不仅影 响手 指 的美 观 , 而且 不耐 摩擦 和容 易形成瘢痕疼痛 。针对这 种情 况 , 们设计 了“ ” 双 蒂腹部 我 S型
维普资讯
河北医药 2O O7年 8 月第 2 9卷第 8 期
H bi ei lora, u 0 , o 2 ,o 8 ee M d a Ju lA g 0 7 V l 9 N . c n 2

89 3
经 验 交 流 ・
“” S 型双 蒂腹 部 皮 管修 复 手 指 脱 套 伤

皮 管修 复手术 后皮瓣 血运 良好。其 中 4例在 断蒂后 , 口 伤 有少量炎性 分泌物 , 经换药 后延 期愈 合 , 其他 病 例伤 口均 I期 愈合 。术后伤指外观粗 细接 近正 常 , 泽稍偏 暗 , 色 经过锻 炼 , 关 节 的主 动屈伸活 动得 到了改善 , 感觉功能有不 同程 度恢 复。
真皮 下血管网皮管 , 修复 手指 皮肤 软组 织缺 损 , 以使再 造 来 可 的手 指从 外观上更 接 近原来 的手 指 , 符合 现 代人 审美 的要求 。 同时尽量保存手指 的长度 , 从而最 大可 能地 保留了手指功能。 本组病例 中, 2 例 随访 1 , 余病 例都 随访 6个 月 以 有 5 年 其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精心整理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第一节 局部皮瓣局部旋转皮瓣【适应证】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1. 2. 3. 4.1. 2. 3. 4. 1.1.2.3手术操作:1. 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 在纵轴的两侧作辅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皮瓣。

3. 在充分游离两个三角皮瓣后,自行换位,并缝合皮肤相对缘。

缝合后的切口呈“Z”字形。

4. 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

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甚至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两三角皮瓣的同时,彻底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

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两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此时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总的松解延长的效果。

推进皮瓣V-Y推进皮瓣【适应证】手指末节远端皮肤缺损,伴骨外露。

【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1.2.3.4.1.2.1.2.1.2.12.3.矩形皮瓣全部游离后,向前推进,覆盖创面。

4.首先在拇指或手指屈曲位,将皮瓣远侧缘与指端缺损的背侧缘缝合,然后再缝合两侧切口。

【注意事项】1.矩形推进皮瓣移位覆盖指端缺损,术中必须将患指屈曲,因此术后患指可造成屈曲畸形,需功能锻炼,逐渐拉长指掌侧皮肤。

2.为使矩形推进皮瓣能顺利向前滑动,覆盖指端缺损、拇指又不需屈曲,可在基底部V型切开皮肤,直达腱鞘表面,但不能损伤指神经血管束,形成双指神经血管蒂岛状推进皮瓣。

前移后若留下的皮肤缺损植皮覆盖。

3.手指如需要较长的指掌侧推进皮瓣,则必须确保有一侧的指血管神经留在皮瓣上,而另一侧的指血管神经留在原位,此时指侧方切口可向近指关节近侧延长。

腹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护理总结

腹部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护理总结

根 据患 者手 部 外 伤 的程 度 术 前 注 射 破 伤风 抗 毒 素 和 的信 心 和勇气 ,积极 配合 治疗 和护理 。
预 防性 应用 抗生 素 ,并按 照手 术 部位 和 手术 需要 选 择舒 适
术前 清创 :因手 指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后 往 往 受 到 不 同
体位和神经 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对创面进 程度 的污 染 ,故需及 时彻 底 清创 以控制 创 面 感染 。如伤 手
事故 5例 ,爆 炸 伤 4例 ,刀 割 伤 5例 ;右 手 25例 ,左 手 l3 应关 心体 贴 患者 ,向其 介绍 可 能恢 复 的效 果 及程 度 ,讲 述
例 。
手 术成 功 的 案例 ,告 知 不 良情 绪 会 引起 皮 瓣 血管 痉 挛 ,导
2 手术方 法
致皮 瓣 成 活 率低 ,使 患 者保 持 良好 的心 态 ,树立 战 胜 疾 病
38例 中 ,男 15例 ,女 23例 ;年龄 18—52岁 ,平 均 35 患者 多对 术 后效 果 有 疑 虑 ,担 心致 残 ,加 之 创伤 现 场 之恐
岁 ;单指 损伤 11例 ,多指 损 伤 27例 ;机 器挤 伤 24例 ,交 通 惧 和所带 来 的痛苦 ,往 往焦 虑 不 安 ,心 理负 担 较重 。所 以 ,
[关键词] 手部外伤皮肤缺损 ;腹部皮瓣移植 ;护理
2009年 7月 以来 ,我们共 收 治手外 伤皮肤严 重缺 损 38 用皮 片覆 盖 ,将皮瓣 覆盖 手部皮 肤缺 损 区。
例 ,并行 腹部 皮瓣移 植术 。现将 护理体 会介绍 如下 。
3 术前 护理
1 临床资 料
心理 护理 :手 部 外 伤 常 导致 骨 关 节 及 肌 腱 损 伤 外 露 ,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 ywo d ]G on Fa p r B rs T a sl tt n E et Ke r s ri; lpt r a ; u ; r pa ai ; f c o ei n n n o
手 及 前臂 皮 肤烧 伤 瘢痕 不 仅影 响 患 者 的美 观 , 而且 直 接
芽组 织 , 解 、 松 修整 粘 连 的肌腱 , 取皮 肤 缺损 布 样 。受 区手 量 术完 成 后 , 细 止血 。应 用 扩张 后腹 壁 双 蒂皮 瓣 修 复手 部 及 仔
2 1 年 8 第 1 卷第 2 01 月 8 4期
临床研 究
皮 瓣修 复治疗 手及前臂皮 肤烧 伤瘢痕 的疗 效观察
李飞 舟 . 高应 南
贵 州 省六 盘 水市 水 城 钢铁 公 司总 医 院 要】目 的 : 讨 皮 瓣 修 复 治疗 手 及前 臂 皮 肤 烧伤 瘢 痕 的方 法 及 临 床疗 效 。方 法 : 摘 探 回顾性 分 析 本 院 2 0 0 8年 1 2月 ~ 21 0 1年 2月 收治 的 3 0例 手及 前 臂 皮 肤烧 伤 瘢 痕 3 0例 患者 的临 床资 料 ,该组 患 者 均采 用腹 股 沟 皮瓣 修 复 治疗 , 修 复 面积 在 5c 8a 1 mx 6c 总结该 组 患者 的 临床 疗效 。 mx m一 0c l m, 结果 : 瓣 全部 成活 , 口全部 I期 愈合 , 皮 创 随访 3 1 个 ~2 月 , 瓣 质 地 良好 , 及 前臂 外 观 较为 满 意 , 皮 手 各关 节 活 动基 本 正 常 , 明显 功 能障 碍 。 无 结论 : 腹股 沟 皮瓣 用 于修 复 手及 前 臂皮 肤 缺损 瘢 痕效 果 满意 , 且皮 瓣 切 除方 便 , 供 丰 富 , 法简 便 安全 。 血 方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

手外科常用的皮瓣移植术第一节局部皮瓣局部旋转皮瓣【适应证】肢体小面积皮肤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位置,在其一侧创缘外设计比实际缺损略大的皮瓣。

2.皮瓣的顶边应高于创面上缘。

旋转角度越大,超越的距离应越大。

3.皮瓣旋转轴心至皮瓣顶角的距离应略大于旋转轴心至缺损区最远处的距离。

4.供区在手背时,在腱周膜表面掀起皮瓣,注意不要损伤桡神经和尺神经在手背的分支。

【注意事项】1.皮瓣旋转后,靠近原创缘一侧皮肤常形成小的皱褶,早期不宜修整。

2.若皮瓣旋转后张力较大,可在张力最大的部位作与皮肤张力线垂直的小切口,深至皮下组织浅层以缓解张力。

3.必要时选用皮片移植修复供区创面。

4.手指掌侧、足底、手掌皮肤不宜作为局部转移皮瓣。

对偶三角皮瓣(“Z”字成形)【适应证】1.四肢皮肤的线状瘢痕挛缩,【禁忌证】1.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3.片状瘢痕挛缩【操作方法及程序】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根据需要而定手术操作:1.沿线状瘢痕的纵轴切开瘢痕。

2.在纵轴的两侧作辅加切口,形成角度相同的两个三角形皮瓣。

3.在充分游离两个三角皮瓣后,自行换位,并缝合皮肤相对缘。

缝合后的切口呈“Z”字形。

4.三角皮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挛缩线所需延长的长度。

一般三角皮瓣的角度以45~60°为宜。

【注意事项】1.跨关节的线状瘢痕挛缩,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关节囊、甚至神经血管束的挛缩,必须在形成两三角皮瓣的同时,彻底松解深部的挛缩组织,使关节能被动充分伸直后,再进行皮瓣的交叉换位,以达到延长挛缩线并改变其瘢痕挛缩的力学方向。

2.若线状瘢痕挛缩线过长,两个三角皮瓣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此时可设计多个对偶三角皮瓣,并将对偶的数组三角皮瓣互换,以达到总的松解延长的效果。

骨科手外科远位皮瓣移植术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手外科远位皮瓣移植术技术操作规范

骨科手外科远位皮瓣移植术技术操作规范一、管状皮瓣移植术【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上肢皮肤缺损者。

【禁忌证】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2.手术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根据需要可选择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3.体位根据需要而定。

4.手术操作(1)单蒂管状皮瓣移植术①根据受区创面需要在前胸部或腹部设计单蒂管状皮瓣。

②皮瓣的宽度取决于患指周径,并应比患指周径大1cm。

皮瓣的长宽比不要超过1.5:Io③切开皮瓣蒂部以外的皮瓣边缘皮肤,在深筋膜浅层掀起皮瓣。

④适当修剪皮瓣边缘的皮下脂肪,若是随意型单蒂管状皮瓣,皮瓣可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然后将扁平皮瓣卷成管状,并缝合皮瓣两相对缘。

⑤供区刨面一般稍加游离,或做附加切口后直接闭合。

⑥形成的单蒂管状皮瓣套入撕脱的手指,将管状皮瓣的游离缘与指根部缝合。

⑦术后处理:可靠固定3周。

2周拆线,3周断蒂,断蒂前应做皮管夹蒂试验。

(2)双蒂管状皮瓣移植术①在供区适当部位,按受区皮肤缺损面积设计皮瓣,皮瓣长宽比为2.5:11②切开皮瓣皮肤,深达深筋膜浅层。

③在深筋膜浅层从切口一侧向另一侧游离,形成双蒂皮瓣。

④皮瓣两侧缘的皮下脂肪稍许修剪后,间断缝合皮瓣相对缘,卷成管状。

⑤供区一般可直接拉拢缝合。

⑥皮管制作过程中,皮瓣2个蒂部所形成的菱形创面,用水平褥式缝合法闭合。

⑦用纱布将皮管与其下的供区皮肤隔开,在皮管的两侧沿皮管纵轴放2个略粗于皮管的纱布卷,再用敷料包扎,以免皮管受压。

⑧术后处理:术后2周拆线,开始训练拟首先转移的皮管一侧蒂部,3周断蒂,将其转移至受区创面的一侧。

5周后开始训练皮管的另一侧蒂部,6周后断另一侧蒂,转移至受区创面的另一侧。

【注意事项】1.若供区皮肤较厚,设计皮瓣时应较正常情况下设计的皮瓣略大些。

在卷管之前应适当修剪皮下脂肪,修剪厚度以可以将皮瓣卷成管状,缝合时无张力,又不影响皮管血液供应为宜。

2.为防止皮管蒂部两侧缘直接缝合,绞窄蒂部血液供应致皮管坏死,可采用各种方法以确保供区及皮管无张力缝合。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目的:观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术后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护理18例,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一般护理、术后皮瓣观察、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结果:本组患者腹部带蒂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护理手指外伤是患者由于手部受到锐器或外力所致的手部损伤,多见于厨师、农民、建筑工人、工厂各种作业的一线劳动者,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将某一部位的一块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转移到另一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1]。

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通过对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受伤年龄18—56岁,受伤原因:热压伤、切割伤、重物砸伤及机器挤压伤,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20—22天断蒂,住院30—40天,平均35天。

2.护理2.1术后一般护理2.1.1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维持有效血循环,备气切包于床旁,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皮片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防止皮瓣空隙处积血、影响皮瓣成活。

2.1.2病室环境与温湿度:保持病室环境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应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50%,局部可用60w烤灯持续照射,灯与照射部位距离30—40cm,避免烫伤,病房应定时通风,并同时减少外来人员出入病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增加病室环境污染的机会。

双蒂皮瓣修复胫前区大面积皮肤缺损1例

双蒂皮瓣修复胫前区大面积皮肤缺损1例
诊 或 误 诊 ; 内结 石 排 入 输 尿 管 内 , 造 成 。 肾 可 肾盂输 尿 管 扩 张 , 但 因结 石 致 输 尿 管 扩 张 程 度 影 响 及 肠 气 于 扰 可 难 以 显 示 结 石 _ 。 r 本 组研 究 有 2例 即 为此 种 情 况 。
【 章编号1 0 07 7 (0 0 0 —3 20 文 1 0 — 3 7 2 1 ) 30 8 — 2
声 伴 有 肾盂 肾盏 扩 张 或 仅 有 肾盂 肾盏 扩 张 不 伴 强 回声 时 , 盂 肾 肾盏 壁 光 滑 , 回 声 透声 好 者 , 为 肾结 石 所 致 ; 。 肾 盏分 无 多 而 肾盂
界不 清 , 肾盂 壁 增 厚 , 糙 , 粗 回声 增 强 , 回声 透 声 差 者 多 为积 无
重 度积 水 1 。 例
讨 论
双 蒂 皮瓣 修 复胫 前 区大面 积皮 肤 缺损 1例
河 北 省 邯 郸 矿 业 集 团 有 限公 司 总 医 院 骨 科 ( 郸 0 6 0 ) 刘 镜 苗 晓 玉 邯 5 1 5 【 图 分 类 号 】 R6 1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4 文
1 2例 , 龄 1 ~ 5 年 8 7岁 , 均 ( 2 5 1 . 平 3 . ± 1 8岁 ) 肾结 石 患 者 均 为 ,
[ ] 周永 昌 , 万 学 . 声 医 学 [ ] 第 5版 . 京科 学 技 术 文 1 郭 超 M . 北
献 出版 社 , 0 6 2 5 20 :1 .
手 术 证 实 或 门 诊 治 疗 排 石 证 实 者 , 结 核 患 者 为 静 脉 肾盂 造 肾 影 、 抗 酸 杆 菌 检 查 、 结 核 菌 培 养 , 至逆 行 静 脉 肾 盂 造影 检 尿 尿 甚 查 证实 者 。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加强对 36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4周后断蒂,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对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1-01手是日常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受伤机会也因此增多,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着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是治疗手外伤患者有效方法之一。

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腹部皮瓣带蒂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性30例,女性6 例;年龄 15~50 岁;创伤原因为挤压挫裂伤4例,切割伤15例,脱套伤 6例,机械绞伤11 例。

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21~25天断蒂,住院30~40天,皮瓣均成活。

2 护理2.1 环境护理:病房保持安静,室内温度22~25℃,湿度50%~60%。

当室温达不到要求时,可用40 ~ 60w烤灯局部加温,灯与照射部位的距离为30~40cm。

要绝对禁止患者吸烟和被动吸烟,因香烟中尼古丁等物质既能引起血管痉挛,还容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黏附聚集而形成血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1]。

2.2 体位护理: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常采用石膏绷带和宽胶布固定上臂于胸部、前臂和手于腹部,卧床时使患肢高于心脏 15°左右,以利于静脉回流。

腕、肘部使用软垫或毛巾垫,双腿微屈,膝下垫软枕,使皮瓣处于无张力或承受张力最小。

禁止患侧卧位,防止不良体位导致皮瓣蒂部扭转、受压、牵拉而影响皮瓣的血供。

绝对卧床休息至少 2 周,仰卧、半坐卧位与健侧卧位交替,床上大小便,协助喂饭。

2.3 移植皮瓣的观察与护理:皮瓣的血运情况直接反映手术的成功与否,也是护理的关键。

皮瓣移植术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各种外伤引起的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的恢复。

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的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由于带蒂的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周,长时间的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的护理对于皮瓣的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后再行皮瓣移植术。

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Ⅰ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

手术分期进行,Ⅰ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运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

修剪皮瓣的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

Ⅱ期手术:Ⅰ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修复受损创面。

一、术前心理护理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必要性及选择皮瓣的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的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二、一般护理①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成修复组织坏死;②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④参与手术方案的制订,以便配合术后的护理。

三、术后护理1、体位护理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术后患者体位要有利于皮瓣的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并应防止皮瓣受牵拉、受压和皮瓣张力过大,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

要求患者术后1周绝对卧床休息,1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双蒂预置皮瓣治疗大面积手部皮肤缺损【摘要】目的:对腹部双蒂预置皮瓣治疗大面积手部皮肤缺损的总结。

方法:2008年以来对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腹部双蒂预置皮瓣15例,依照受区创面大小在下腹壁预置双蒂皮管,三周后断开一侧皮瓣蒂部,覆盖受区创面,三周后再次断蒂。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因皮瓣滑脱行二次皮瓣转移术,1例患者创面感染行断蒂、扩创、植皮术,1例患者2次断蒂后远端皮肤出现部分坏死,其余均i期愈合。

结论:腹部双蒂预置皮瓣能够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供区隐蔽,缺点主要为病程长。

【关键词】腹部双蒂预置皮瓣;大面积皮肤缺损;手
double-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used for treatment of a large area cutaneous deficiency of hands
zhou ming, deng l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several double-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used for treatment of a large area cutaneous deficiency of hands. method since 2008, 15 patients with a large area cutaneous deficiency of hands were treated with dis-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first, pre-set ting dis-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on hypogastric wall according to recipient site area. second, one of pedicels of
skin flaps was dissected to cover raw surface of recipient site. last, another pedicel of skin flaps was cut off. result all the skin flaps survived. one cured by transfer of skin flap again because skin flap amotic. one skin flap had distal cutaneous necrosis due to infection and cured by dermatoplasty afterward. the rest were healed at first stage. conclusion the large area cutaneous deficiency of hands can be repaired by double-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the method had several forteds such as simple operation, high survival rate, blanketed donor site. the disadvantage was long-course.
【key words】 double-pedicel abdominal skin flaps, large area cutaneous deficiency, hand
【中图分类号】r739.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65-01
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外伤治疗比较困难。

在修复深部组织之前必须覆盖皮肤缺损。

我院从2008年至2010 年应用腹部双蒂预置皮瓣治疗大面积手部皮肤缺损15例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 例,男11例,女4 例,年龄22~45岁。

手掌皮肤缺损5 例,手背皮肤缺损3 例。

虎口区皮肤缺损3例,
随访6个月至24个月。

1.2 方法:根据受区皮肤缺损创面的大小于下腹壁做上、下两处横形手术切口,长宽比为3~4:1,在皮下浅筋膜层进行剥离,直至上下切口完全贯通,将皮瓣两侧切口皮肤,修剪皮下多余脂肪组织,内翻直接缝合,形成双侧带蒂皮管,若供皮区创缘皮肤张力允许则直接缝合,反之则行刃厚皮片游离植皮。

三周后断开一侧皮瓣蒂部,将皮管纵行切开,形成单蒂皮瓣,覆盖受区创面,三周后再断开另外一侧皮瓣蒂部。

对虎口区皮肤缺损患者,为防止术中和术后拇指发生内收倾向,常规用直径1.5mm克氏针横穿固定第一、二掌骨以维持拇指外展位置,直至皮管断蒂时拔除。

2 结果
15例患者经腹部预置皮瓣治疗8周后,1例患者因手臂固定不牢导致皮瓣滑脱,二期再次行扩创、带蒂皮瓣转移术后治愈,1例患者因创面感染,行扩创、断蒂、植皮后治愈,1例患者第2次断蒂后远端皮肤出现部分坏死,其余均全部愈合。

经6个月至24个月的回访,患者受区皮肤颜色偏深,感觉较差,手功能恢复满意。

3 讨论
手外伤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对于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逆行或顺行岛状皮瓣转移,邻指皮瓣转移,腹部带蒂皮瓣转移,锁骨下皮瓣转移,交臂皮瓣转移,筋膜瓣转移等,这些皮瓣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创伤小等特点。

但对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一般运用骨间背动脉蒂岛状皮
瓣转移,尺动脉腕上支皮瓣转移,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等进行修复,这些方案手术时间较长,风险大,创伤大,术后供皮区疤痕较大,而且均位于暴露区域,严重影响美观。

文献报道[1~3]腹部皮瓣仍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并最大程度保留手功能的理想方法。

腹部皮瓣包括皮肤、浅筋膜、部分深筋膜和皮肤附属器官, 质地良好, 不仅耐磨, 也为晚期手功能重建提
供良好的皮肤覆盖, 其具有移位安全、可靠、成活率高、供区隐蔽、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但常规腹部带蒂皮瓣一般长宽比例最大为2∶1,运用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笔者通过对15例患者的观察,首先采用腹部双蒂皮瓣预置,三周后第一次断蒂皮瓣成活率为100%,皮瓣末端颜色红润,血供良好,证明此种方法能够使带蒂皮瓣长宽比例增大至4∶1,最大程度提供充足的皮肤修复受区创面,机理可能是促进皮瓣血管重构,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笔者认为腹部双蒂预置皮瓣对需要较长的皮瓣修复的虎口皮肤缺损尤为适用,(如图1),此例患者为机器绞伤,经清创缝合后虎口区有一狭长的皮肤缺损,选取下腹壁预置双蒂皮瓣,(如图2),三周后单侧断蒂,(如图3),将单蒂皮瓣与虎口区创缘皮肤缝合,3周后再次断蒂,(如图4),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拇指能够充分外展,手功能满意,此方法解决了长宽比例大于2∶1的皮肤缺损修复问题。

图1患者为手部绞伤,经清创缝合后虎口区皮肤缺损,图2为腹部双蒂预置皮瓣手术切口,图3为第一次断蒂形成单蒂皮瓣,图4为术后外观
通过本研究发现,腹部双蒂预置皮瓣能够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供区隐蔽,尤其适用于长宽比例大于2:1的皮肤缺损患者,缺点主要为病程长。

参考文献
[1] lin ts, jeng sf, chiang yc. fingertip replantation using the subdermal pocket procedure[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4, 1: 247-253
[2] lee pk,ahn st,lim p. replantation of fingertip amputation by using the pocket principle in adults[j]. plast reconstr surg, 1999, 5: 1428-1435
[3]郭春,蔚凡,陈路,等. 三种腹部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 3: 148-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