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十二章实用性分析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 实用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实用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实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

2.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在理解仁、义、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二、写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

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三、作者介绍《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

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四、题目解说《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本课节选的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称之为“《论语》十二章”。

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十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对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部分(第2章):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三部分(第3章):孔子认为人可以为“道”而死,强调了“道”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

《论语》十二章文言现象小结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 • 日:名词-状语,每天
• 温故而知新词类活用
• 传不习乎 •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 饭疏食饮水 • 饭:名词-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以夺志。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有时是“了”,有时无义, 文中是:兼词,相当于“于 之”,“译作”“在里面”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3、虚词:

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 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1、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对于 于我如浮云 3、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普通人 •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而”字的用法有:

表转接(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并列、表承接(顺承)、表修饰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篇,本篇共有十二章,主要记录了孔子
言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知识点解析:
1.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传身教的记录,通过对话和言论展示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人应该以德为先,
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培养人格品质:《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强调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应该谦虚、守信、勤奋努力,并遵循礼仪规范。

3. 学习方法:孔子强调了对学习的重视和勤奋的态度。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反复读书、思考和实践。

4. 人际关系:《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也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孔子认为人应该尊敬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并注重礼貌和谦虚。

5. 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言传身教和互动对话。

通过对话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自主思考。

总之,《论语十二章》通过展示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阐述了孔子的教
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强调了道德修养、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成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页/共1页。

《论语》十二章(整理版)分析

《论语》十二章(整理版)分析

本章中心: 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品德高尚 颜回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忍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 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 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 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中心: 自述一生(学习和提升修养的过程)
旧的知识 新的理解与体会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凭借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 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本章中心: 学习方法,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疑惑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 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
考考你
四书: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 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 书,共20篇。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 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 七十二人。
本章中心: 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个人修养
每天
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 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 否复习了?”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 制度。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 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论语·子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 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 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 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关孔子的各种奇闻轶事,其实让世人看到了“圣人”光环之下, 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形象。
《论语·乡党》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 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 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论语·乡党》还说:“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重要字词句: 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 夕:在晚上,名词做状语。
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 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 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 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 乐。 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 为表里,不可分割。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多角度分析问题议论微写作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多角度分析问题——以《论语》为例议论文体微写作教学教学背景分析:1.课标要求《论语》十二章选自选择性必修上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辨性阅读”两个文学任务群。

《论语》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体会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同时要求学会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理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

2.考点分析从2014年,北京高考卷首次出现“微写作”试题,微写作已成为高考必考试题。

纵观北京历年高考题,主旋律是对名著的考察。

高考越来越注重对阅读内容的转化,既考察对以往阅读经验的概括,也考察学生理解性、点评性、思辨性的写作内容。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微写作这一形式并不陌生,但是在结合现实进行分析时,往往不能合理分析,多角度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明晰。

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类微写作的一般要求及答题思路。

2.理解《论语》的文化价值,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3.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并运用到议论类微写作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一、审题“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请从以下几条中任选一条简要分析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审题是关键,请说出这道微写作的要求。

1.文体:议论2.语言简明,150字左右3.观点明确4.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二、明确要求后,学生互评,指出你认为对方微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有德行或有才的人就要向着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现实中优秀的同学有很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但他们可能也有错误,我们看见就要反省自己,并改正和他一样的错误,改正自己不正的品行。

《〈论语〉十二章》课文解说

《〈论语〉十二章》课文解说

4《论语》十二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对高中生而言,《论语》的阅读并非易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语言障碍多。

《论语》关于礼乐制度和春秋士人生活的专有词汇多,学生不熟悉,需要一字一句解释。

如"八俏舞于庭”“射不主皮”“子贡欲去告朔之倪羊”“立不中门,行不履阙"等,其中加点词即属此类。

《论语》中很多常用字词的语义复杂,学生知道字面意思,但放到章旬中就很难把握。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举了不少例子。

譬如“天”字,在“天何言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丧予,天丧予“三句话中含义显然不同。

诸如“命”“仁”“君子”“小人”等几十个常用字词,都存在类似情况。

《论语》虚词多,譬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虚词占大半。

这些虚词有语法功能,对表情达意有影响,用法又与学生熟悉的唐宋古文不尽相同,也需专门讲解。

第二,《论语》章旬虽短,但“微言大义”,加之年代久远,本意已经不甚了然,解读起来容易产生分歧。

虽然历代学者作了各种解读,但至今仍有很多章句没能形成统一看法,如“无友不如己者”“有所不行,知和而和““父母唯其疾之忧”等。

至于根据有限的篇幅还原当时的语境,了解独白、对话或动作、神态描写的本意,更需要下大功夫。

比如必修选篇《侍坐》,“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哲究竟为何打动孔子,众说纷纭。

更重要的是,《论语》往往只说结论,不作解释。

譬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判断,为什么作这种判断,需要读者揣摩其中的因果关系。

再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三个分句都不难,但合在一起究竟是何关系,也只能靠读者分析和推理。

第三,《论语》二十篇,各篇之间、各章之间联系不明显。

杨伯峻说,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而且这些片段的篇章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这种编纂方法带来两个结果:从不利的一面来说,是难背、难记——按原书顺序背诵起来非常困难;从有利的一面说,弱规律性组合丰富了言语的潜在意蕴,给每个读者以重构的可能。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类的基础上,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况课文所选内容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2.联系自身,说说对文中有关“学习之道”以及个人修养论述的理解。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探究《论语》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及现实意义,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引导法和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但你们知道吗?孔子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

但那些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们早已在历史的长空中灰飞烟灭,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宝贵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方才洒泪而去,而子贡则整整为他守丧六年。

孔子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对他这样崇敬景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论语》,来探寻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出示任务:对《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的简单回顾。

(二)再读课文,迁移阐发出示任务:1.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的这几则语录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反馈指导: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2.结合自身在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并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

反馈指导:注意与自身实际相联系3.围绕课文中阐述关于修身的章节,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谈谈对这些词的理解,并讨论这些关于修身的论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现实意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论语》十二章 解读

11《论语》十二章 解读

《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1. 时代背景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 首创“语录体”。

南宋时, 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 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

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 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 相互批评, 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 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 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 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

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 这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一共有二十篇, 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

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 ‘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 ‘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 终于“尧曰”, 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

又如《荀子》起于“劝学”, 终于“尧问”。

学者称, 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 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 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 那他便算一个“君子”, 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 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 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 “子服尧之服, 诵尧之言, 行尧之行, 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 诵桀之言, 行桀之行, 是桀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一、导入提问:影响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

老师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论语》。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提问:(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

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子和《论语》进一步的认识。

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概念。

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三、整体感知、诵读(1)提出要求: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全书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代记载的言行组成,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论语》中的第十二章是其中一章,主要探讨了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在阅读《论语》十二章后,我深深被孔子的教育智慧所折服,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孔子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

他指出,“人不学,不知义,不好用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思考和领悟来认识和理解知识,从而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这一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启发人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和品德的人。

其次,孔子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力。

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君子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应该保持一颗虚心的态度,勇于向老师请教并乐于学习。

而教师则应具备谦虚和耐心的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和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更要具备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和启发学生潜力的能力。

第三,孔子提倡以身作则和示范的教育方式。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意味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激励学生。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敬佩和崇拜之情,并追求更高的自我要求。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榜样,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此外,《论语》中还提到了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学习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学习礼仪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观念。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局限于传授门学科的知识。

综上所述,《论语》十二章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

5-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忠:忠是忠诚、敬业、尽职的表现。在学习中,要关注忠诚的重要性,如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等。
3.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恭敬:恭敬是尊重他人、谦逊有礼的表现。学习《论语》中的恭敬,要关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尊重和谦逊。
-和为贵:和谐相处、避免冲突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学习《论语》中的和为贵,要关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2.能力层面:学生在文本分析、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影响对《论语》十二章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这些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本。
3.素质层面:学生的道德观念、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直接影响着对《论语》的学习效果。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儒家核心思想
-仁: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核心,爱人、同情心、善良是仁的表现。在学习《论语》十二章中,我们要关注仁的具体体现,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
-义:义代表正义和公正,要求人们做到无私。在学习中,要了解义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如公平对待他人、维护正义等。
-礼:礼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尊重他人。学习《论语》中的礼,要关注礼仪之道,如尊敬师长、谦逊有礼等。
-温故知新:复习旧知识、汲取新智慧有助于个人成长。学习《论语》中的温故知新,要关注如何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创新。
-三省吾身:自我反省、不断完善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学习《论语》中的三省吾身,要关注如何进行自我反省,提高道德修养。
-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卓越是个人成长的动力。学习《论语》中的志存高远,要关注如何为自己设定高远的目标,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点梳理
《论语》十二章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核心思想
-仁:爱人、同情心、善良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

论语十二章心得体会《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一部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的第十二章包含了一些关于孔子治学与德行的内容,反映了孔子对于教育和为人处事的看法。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对孔子的智慧和品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一章节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第十二章中,孔子提到了“三朝”这一概念。

他说,“三朝,可奚”(《论语·述而》),意思是三朝为一天,三天过去后,还能保持敬畏之心的人就是上等人。

这里,孔子所说的“敬畏”是指对于上天和伦理道德的敬畏。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道德行为和修养的重视。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应该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应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

这种敬畏之心,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非常重要。

其次,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了“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观念,即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思。

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个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知识发展,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学习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第三,在第十二章中,孔子提到了广学、择善和齐家治国的关系。

他说:“广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不畔矣夫”(《论语·学而》)。

这句话告诉我们,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以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做到不偏离正道。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学习而不懂得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就容易迷失方向。

只有通过礼仪文化的熏陶和约束,人才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品德与行为。

这种观点在今天的教育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第四,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初中语文_12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12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其人,积累《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学会朗读前六章;3.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前六章,形成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4.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你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呢?二、作家、作品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尊为“至圣”,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政治思想政治上主张“仁政”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论语》,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

三、检查预习,扫除语言障碍论语说愠传三省十有五逾矩罔殆箪食四、学会朗读一读,自由朗读。

二读,想想电视上古人是怎么读文章的。

1.摇头晃脑2.语速慢3.很投入学生朗读示范。

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看大屏幕,注意停顿。

齐读五、探究学习理解前六章的文意1.根据注释,理解翻译重点词语,进而理解每一章的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

2.归纳每一章的教育意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理解这则文字的教育意义。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论语〉十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背诵、默写《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如“说”“愠”“罔”“殆”等。

- 理解十二章语录的基本意思,能准确翻译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分析孔子及其弟子在这些语录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 学会从语录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人格魅力,体会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修身养性等理念。

-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之情,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 理解十二章语录的思想内涵。

- 背诵和默写课文。

2. 教学难点- 深入探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 理解部分语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式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材分析《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十二章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语录,内容涵盖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一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接触儒家思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字词的理解,深入挖掘语句背后的思想内涵,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这些语录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孔子生平事迹的视频片段(如电影《孔子》中的精彩片段),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孔子的相关信息,如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等。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十二章赏析
•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 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 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 改掉自己的缺点。”
《论语》十二章赏析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论语》十二章赏析
第十章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十二章赏析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论语》十二章赏析
第九章
《论语》十二章赏析
分析文义
几个
在其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赏析
分析文义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论语》十二章赏析
第十一章
《论语》十二章赏析
分析文义
军队
普通人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论语》十二章赏析
分析文义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 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论语》十二章赏析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论语》十二章赏析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论语》十二章赏析
古今异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普通人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论语》十二章赏析
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论语十二章高中

论语十二章高中

论语十二章高中《论语》十二章共计27篇,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对于修身、治国、教育、仁义等诸多思想的探讨。

在高中阶段,学习和理解《论语》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和指导意义,下面将逐一分析。

一、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本篇开篇便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时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重复、巩固,体现了“行胜于言”的思想,对于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会有极大的启示。

此外,篇中还提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也要善于交友,互相学习、鼓励。

二、为政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为政篇》本篇讨论了怎样才能做好一位政治家,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民为本”。

政治家应该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利。

同时,还强调了事事求全的不可行性,提出了在处理问题时需要权衡和适度的意见,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三、八佾篇“礼之用,和为贵。

”——《八佾篇》本篇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在礼仪中,最重要的是和谐和稳定,要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

这也是我们现在社会对于和谐、共存共荣的思想所提倡的。

四、学而第一篇“不学诗,无以言。

”——《学而篇》第一篇这是《论语》第一篇的开头。

孔子强调说:“不学诗,无以言。

”他认为诗歌对于修养、学习和人生境界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应该通过学习诗歌来提高个人修养。

五、为政第二篇“朝闻道,夕死可矣。

”——《为政篇》第二篇在这篇中,孔子提出了一种极其珍视“道”的态度。

他认为,只要能够“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不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值得自己的一生。

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自己的内心精神,去贡献于社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六、里仁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里仁篇》这篇关于仁义的篇目,其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理”,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转化成为对他人的尊重和善行。

《论语十二章》中的聪明

《论语十二章》中的聪明

《论语十二章》中的聪明论语十二章中的聪明《论语》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录,其中第十二章涉及到聪明的话题。

本文将对《论语十二章》中关于聪明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

失去聪明在第十二章中,有一段对于失去聪明的描述:“子曰:‘聪明哉,达人也!豪杰者,在人也,朋友者,友于仁’”。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一个人失去聪明将失去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善意。

聪明不仅是个人智慧的表现,也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关键。

装聪明孔子也提到了装聪明的问题:“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现象,即有些人会故意表现得聪明,而不是真正拥有聪明才智。

孔子在这里呼吁人们要真实待人,不要虚伪地假装聪明。

真正的聪明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思想贯穿始终。

他强调了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真正的聪明应当包括理性思维、人际关系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能力。

聪明与修养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非常重视修养的重要性,并将其与聪明相联系。

他指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修养,才能保持聪明的状态,并有能力传授知识给他人。

结论通过对《论语十二章》中聪明的几个观点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聪明不仅仅是个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关键。

真正的聪明应当包括理性思维、人际关系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修养,我们才能保持聪明的状态,并有能力传授知识给他人。

以上是《论语十二章》中关于聪明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谈学习方法、 学习乐趣和个人修养。
有学者认为,孔子虽然被尊为教育家,但 他最初聚集众人于门下并不是为了教书, 而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课文中 哪句话可以认作是这种观点的佐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内容解读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从这连续三个反问句中想象,孔子讲这番话时 的神态如何?
示范朗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论语 lún
愠 yùn 逾矩 yújǔ 罔 wǎng 箪 dān 笃 dǔ
说 yuè 三省 xǐng 吾 wú 殆 dài 肱 gōng 陬邑 Zōuyì
有关孔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 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 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 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 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论语》简介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示范朗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有关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 《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 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 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 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 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 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 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先生,指孔子
复习 通“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朋友,志同道 合的人

了解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但 生气,发怒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句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 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 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 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别人 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我)不 也是君子吗?”
内容解读
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 “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都应该 具有怎样的风范呢?
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 且有广博学识,还要有宽广 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地。
《学而》章
人称代词,我 虚指,泛指多次 自己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
wèi,替,给
每天 检查,反省
为 人谋而不 忠 乎?与朋友交而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yòu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hào
逝者如斯夫

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 全班齐读成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二 章文意疏通:讨论重点词, 进行文句口译,标示出不清 楚的地方。
共同解决解释和翻译中的疑 难问题。
《学而》章
时常,经常
不也是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有关孔子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收徒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 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庄子的一 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 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 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 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 飘香;一指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 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 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 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 生。”
孔子说这番话时脸上应该洋溢着满意自足,悠然 自得的神态。
内容解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 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 态度?
①“朋”指志同道合的人。②有志同道 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 事,更是一种乐趣。③可以看出孔子愿 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示范朗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视品德修养。
•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 习(温习)
内容解读
曾子选择了“为人谋”“与朋友交”“传” 三方面作为每日多次自省的内容,对你而 言,其中哪一方面是尤为重要的?结合生尽心竭力 复习
不 信 乎?传 不 习 乎?”
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文句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给人家谋划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 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加强 个人思想道德休养。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 视的是什么?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 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等。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 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北宋宰 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