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整理与复习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的环境中。 • 6、表达和交流 • 注意: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
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 则)
第2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 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 平衡就越不易被打破;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平衡就越 容易被打破。
第5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类型 •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现气泡) • 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 • 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使染色均

植物细胞:实验制作的是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细胞壁—支持、保护 •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行保护 • 3、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是生命活动
的主要场所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是所有植
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 (1)、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 (2)、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就越少; •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 (4)、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消费者为终点。(此消费者为
物都有叶绿体,只有叶肉细胞和幼茎中才有, 果肉细胞中没有。) • (液泡: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 4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
光 少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注意:①单一变量、对照实验 ②动物数≠1,避免偶然性 ③可重复性,求平均值, 减少误差
根据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
思考: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 ①空白 ②自然 (理想)状态

小窍门: 问题、假设、结论 不同形 式的一句话
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类型
自然 生态 系统
人工 生态 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绿色水库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供氧最多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 园林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最大)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的大部
最大?
生态因素 环境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
能生长和繁殖;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适应和影响
环境
影响
捕食、 竞争、
生态因素
包括
包括
合作、 寄生等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水、温度、阳光 等
影响某种生物的 其他生物
四、生态系统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1、组成
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2)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B
A 生产者 C
初级消费者
C
C
次级消费者
… 三级消费者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D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整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整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确的是( )
编号
①号
②号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
没有蚂蚁生 有蚂蚁生活 活的金合欢 的金合欢
10 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关闭
幼从苗表生中信长息5可月知2,5有日蚂至蚁生6 月活的16金日合欢比没有0→蚂蚁6.2生活的金合0→欢3幼1.苗0 存活 的率高厘高,生米度长速6 月度快17,所日以至实8验月的3变日量是蚂蚁的有6.2无→,蚂10蚁.2对金合3欢1.0的→生7长2.9有
【例题2】右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 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水、二氧化碳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
图中生产者是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
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
(3)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
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解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 物质含量越多。
答案:(1)非生物 绿色植物 (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3)黄雀
1
2
3
4
5
6
7
8
1.牵牛花昼开夜合,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A促.进实作验用的,可变提量高是幼幼苗苗存的活高率度并和能存促进活幼率苗的生长,A、C两项错误,D项正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生物和生物圈_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生物和生物圈_复习课件

知识梳理
第 二 章 ; 了 解 生 物 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 的生态系统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知识梳理—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 境 中 的 生 态 因 素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 态 因 素
非生物因素
定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C
)。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下哪项生命活动是在生物圈 外进行的( D ) A 极少数鸟可飞越珠穆朗玛峰 B 太空椒的大面积种植 C 万米深的海沟仍有少数生物活动 D 人类的太空行走
5、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D )。 A、仙人掌 B、病毒 C、杨树 D、珊瑚 6、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C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生物现象 大汗淋漓, 落叶纷飞 葵花 向太阳
生物的特征
特征解读
排出废物的方式多种多样,如 生物能排出身体 人可以通过_____ 出汗 、_______ 呼出气 内产生的_____ 废物 ___和_____等方式排出废物 体 排尿 生物能对_____ 与植物相比,动物对外界刺激 _____作出反应 外界 作出的反应更灵敏 生物体能够_________。生物 体发育到一定阶段 ,就开始 由小长大 _____下一代
复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 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布朗(英国)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 ——路易斯· 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 —张丽珠教授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多莉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课件)(37张ppt)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课件)(37张ppt)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知识巩固
1.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属于生 物因素的是:
A.温度
B.土壤
C.草
D.水分
知识巩固
1.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 A.二氧化碳.水.昆虫等 B.耕牛.农民.农业害虫等 C.空气.阳光.水.杂草等 D.空气.阳光.水.土壤.肥料等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PART
01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知识巩固
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紧密不分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它生物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生物和生物圈(共23张PPT)(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生物和生物圈(共23张PPT)(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 对环 境的 适应 和影 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 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骆驼尿液非常少, 46℃时才会出汗。 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植物固沙。
– 观察 – 调查
3.调查法的步骤:
选择调查范围 分组 设计调查路线 调查 归类 整理
4.生物的分类方法:
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等)
4
知识梳理
第 二 章 : 了 解 生 物 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定义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植物——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真菌、细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 态 系 统
组成
营养结构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 种能力是有限的。
12
3.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请据图 回答问题。
(1) 图中最多能找到 5 条食物链。其中能量消耗最多的 一条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 。 太阳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 草 ,分解者是___________ 细菌、真菌 (3)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 。 (4)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杀狐狸,则 植被被毁(草场退化 ), 兔、鼠 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使_________ 土地沙漠化。 最终出现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生物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生物期末总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课件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 调节 能力。
五、生物圈 1.范围:大气圈的 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 的表面。 2.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 生态系统、海洋生态
系统、 森林 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 生 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
非生物
生活和分布 生物
四、生态系统
1.组成
成分
内容
举例
制造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
生产者

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植物 等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
_消__费__者__

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动物 等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
分解者
供植物重新利用
细菌 、真菌等
非生物 部分

阳光、空气和水等
2.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
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 是 生产者 。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 条 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网 。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 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生物能进行__呼__吸___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废__物___ 生物能对外界 刺激 作出反应
生物能_生__长__和__繁__殖_____ 生物都有 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 除 病毒 外,生物体都是由
___细__胞____构成的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生物和生物圈-PPT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生物和生物圈-PPT课件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等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中的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生物间的关系 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真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大气圈底部 范围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水圈大部 岩石圈表面
减少 总结 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
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 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相对稳定 . 但这 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 , 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5 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太阳
生物圈中有:草原、湿地、海洋、森林、淡水、农田、城市生 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家园。
捕食 合作 竞争
寄生 共生
生 物 圈
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 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 于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4
3)食物链和食物网
• 食物链: 如 草→鼠→蛇→ 鹰 (1) 强调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 的关系,这就 形成了 食物链 。 (2)书写方法: ①食物链中只包括( 生产者和消费者 ), 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 部分; ②起点是 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 交错连接,形成 了 食物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