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中的白领阶层

合集下载

白领阶层

白领阶层

7、了解社会 多了解社会,多实践。多分析某些社会现象的因果厉害 关系。认真分析身边发生的某些事情。正视社会的阴暗 面,分析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不要清高自傲,也不要 随波逐流。某些时候办事情,是需要这方面帮助的。


8、不要害怕贫 穷 也许你家里没有 几十万上百万。 大胆的去做事情, 不要怕贫穷。即 使我们事情做失 败了,我们大不 了回到起点―― 还是穷人。 9、吃苦耐劳 不要怕吃苦。在 创业阶段,我们 要的是名气,是 经验,有时候在 保本的情况下可 以以低价策略来 和别人竞争。我 们出卖的是点脑 力活,力气活, 年轻人,睡一觉 起来什么都恢复 了。

2、虚心学习 多与比自己大的人(长辈)/成功人士 交流学习,要虚心听取/认真分析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免自己以后 走弯路。

3、自由 出来外面做事情,关键是自由,愉 快,能学到知识。每走一步都要分 析,不要因某一小点利益限制了自 己的自由。记住,30岁之前,不要 太在意自己的存款和职位,这些对 以后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 压力来源,并由大到小排序, 依次为:①“在太短的时间有 太多事情要做”;② “不得不 迫使自己跟上新科技或本领域 的发展”;③ “担心未来的工 作或业绩”;④“要长时间地 工作”。
潜在的工作压力包 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 和个人因素三方面。
• 1、环境因素 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 响员工的压力水平,它 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 技术的不确定性。商业 周期的变化会造成经济 的不确定性。经济萧条 总会伴随劳动需求减少、 被解雇员工增多、薪水 下调等,人们会为自己 的经济和生存保障而倍 感压力;在政治体制不 稳定的国家或企业;政 治变革和政治威胁总会 诱发不稳定感和压力感。
白领
名 词 解 释

白领呈现的社会特征

白领呈现的社会特征

白领呈现的社会特征1.教育背景较高:白领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他们经过较长的学习时间和培训,获得了较高的资格证书,以适应职业要求。

2.职业稳定性较强:相对于蓝领工人,白领的职业稳定性较强。

他们通常在大型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和长远的职业发展前景。

3.高薪收入:白领通常通过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获取高薪收入。

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受到认可,从而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和奖金。

4.工作压力较大:白领通常承担较高的工作压力。

他们需要承担较高的工作目标和责任,需要处理复杂的信息和问题,有时需要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使得他们经常需要加班或调整工作时间。

5.工作时间较灵活:白领通常享受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

相对于蓝领工人的固定工作时间,白领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自行安排工作时间。

6.社交活动较频繁:白领通常需要与客户、同事和上级进行频繁的社交活动。

在商务宴请、客户拜访、团队建设等活动中,白领通过社交交往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增加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7.个人形象和品味重要:白领通常需要注重个人形象和品味。

他们作为公司或组织的代表,需要保持良好的仪表、言行举止和沟通技巧,以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形象。

8.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强:白领通常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进行业发展动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

9.健康生活方式追求:白领通常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面对较高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工作,他们通常注重饮食、运动、休闲和心理健康的平衡,以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

总的来说,白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高级知识劳动者,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质,享受较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

他们通常注重个人形象和社交活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续的自我提升。

(三)白领工人(阶层)剖析.

(三)白领工人(阶层)剖析.

(三)白领工人(阶层)1、白领工人的概念。

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根本没有白领工人这一概念。

当时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脑力劳动者,是具有干部身份的职工。

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我国进行了以推行劳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制度改革,打破了企业职工中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变成为合同制工人。

由于体力与脑力劳动仍是当前基本社会分工之一,所以企业中合同制脑力劳动者,即白领工人,就成为不同于原来具有干部身份职工的一个新的社会利益群体。

对于白领工人这一概念,目前在国内外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尽一致。

我们认为白领工人是各类企业中以工资性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

它是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代表,从发展上看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阶层之一。

其外延大体相同于原为企业干部编制的非直接生产人员。

脑力劳动者,即广义白领阶层,不但包括企业中的白领工人,而且还包括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中的脑力劳动者,即官员阶层;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中的脑力劳动者,即狭义知识分子阶层;个体脑力劳动者等。

白领工人与官员和知识分子都是以工资性收入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不同而被划分和界定分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不同阶层。

白领工人主要从事企业技术、管理和营销服务等专业工作,其职业特点是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相适应,或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相联系。

官员从事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其职业特点是依据国家法律或社会团体章程所赋予的职能和职责,参与权力运作,并为国家或社会整体利益服务。

知识分子从事的是社会公共事业,其职业特点既不与企业盈利相联系,也不参与国豪或社会团体权力运作,而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干部经商办企业等非规范化的现象,显然这是过渡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因此会有一些人暂时成为具有双重阶层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两栖人”。

白领阶层

白领阶层

体。首先,他的声望来自占有一个公 认的好职位,其特点是:待遇好,劳资 关系处理好,工作资历的连续性。其次 白领阶层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主要体 现在消费和社会网络关系两个方面。
收入水平
白领阶层是一个在特定社区内收入水平处于当地
中等层次的群体。他们的收入包括了货币获得量 和“非货币化的收入”。一个白领阶层成员作为 工薪成员按照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有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补助、加班工资等货币获得量, 同时,白领阶层成员还因为工作环境的优越而得 到相应的生产性劳动服务,这让白领阶层获得了 “非货币化的收入”
谢谢!
中国学术界的研究
一、关于“白领”概念界定的三种主张
1、以不同的劳动方式所做的界定。 2、从社会职能角度所做的界定 3、引入“纯粹物理条件”视角的界定
二、从社会学视角对白领阶
层的综合分析和理解 1、从职业性质来看 2、从社会声望来看 3、从收入水平上来看
职业性质
白领阶层是一个其成员拥有专业性职业、从
白领阶层
社会学视角:白领阶层是一个其成员具有中
高等教育程度、拥有专业性和脑力劳动性的 职业,形成了独特生活方式(或品味)、具 有较高的社会声望,收入水平在特定社区内 处于当地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
形成和发展
20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向着以工
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为标准的“管理社 会的转变”,出现了一个不具有资本所有权 但却有管理权的阶层,和一个由技术人员、 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一般行政人员、宣传专 家等薪金雇员所构成的专业技术群体。在科 学技术日益发达,生产日益现代化的情况下, 白领阶层的比例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西方社会的研究 ——米尔斯
1、关于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权力的描述 2、白领世界是分层次的 3、白领阶层的特征

白领阶层研究

白领阶层研究
至20世纪90年代,出于对自身价值和身份的认同感,白领 阶层作为一个社会精英阶层的存在已经是无可非议了, 他 们遍布外企大公司、文化传播、机关、银行以及商业流通 等各个领域。他们的身份是经理、职员、编辑记者、制作 人、技术专家等。
这一阶段的白领阶层作为一个精英阶层存在,并逐渐成 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中坚力量,但作为一个群体的意识和 文化追求,却像牵制于隐形之手,精神上的迷茫和职业 化的冷漠是他们矛盾生活状态的主要体现。
2. 白领阶层的职业特征
新白领所从事的职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科技含量、 较复杂的职业技能、较高的收入等特点。
知识创新、科学技术业。 人力资本形成业。包括教育、培训等。 知识制造、传媒业。包括图书出版、报纸期刊、广告、文学、艺 术、曲艺、影视、戏剧、音乐、广播电视、通讯、信息机械等。
专业服务、咨询业。包括金融、法律、工程、建筑、物业、医疗 保健、会计、审计及档案储存、贸易谈判、专门策划建议等。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最重要的在于地位群体是以 消费为原则划分的,阶层是以产出和获得为原则 划分的。一个人的产出和获得是生存能力的衡量, 较为刚性;而所属群体意味着对生活方式选择的 自由,是无所谓高低贵贱和好坏之分的。 因此,告诉客户群他们可以选择成为的群体, 比直接定义其阶层属性似乎更近人些。
1. 白领的界定
白领阶层研究
通过资料的搜索,发现目前对白领阶层或白领群体的 讨论更多的是在一些生活杂志上,将其作为一个阶层研究 的并不多。 生活杂志上对白领阶层的分析是较为感性的,类似的 概括我们在梅陇镇项目的客户群价值挖掘中作了很多,这 里不再重复。 本次对白领阶层分析的重点放在其作为一个精英阶层 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及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希 望能为各位考虑梅陇镇项目的概念提供一些提示和帮助。

白领

白领

当然各国甚至是各地区收入水平差异很大,因此白领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中国最大的白领网站“白领公社”则认为,白领泛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脑力劳动的员工。

金领金领阶层是社会精英高度集中的阶层,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

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收入年薪在15万到40万之间。

这个阶层不一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但拥有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技术和经营权。

金领阶层一般是三资企业高级管理,外商驻华机构的中方代表,规模较大的民营公司的经理,国企的高层领导等。

蓝领蓝领内又分为:锐蓝、普蓝、深蓝。

指从事技术性体力劳动,大部分穿制服工作的工人阶层。

普蓝和深蓝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锐蓝就是中间转换的阶层,有可能向白领转变。

深蓝就是指有较强专业技术的人才,在一定领域里专业能力突出。

灰领是对某一类职业人群的称呼,相对于“白领”和“蓝领”而言,“灰领”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简单地说,就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们往往受过高等教育,同时脚踏实地的从实践做起,不好高骛远安得心下来做事往往发展潜力很大。

粉领1.粉领族﹙Pink—collarworker﹚是一个外来的生活型态类别用词。

意其他同类词汇的示意图谓著女性的上班族,很可能是传统类型的工作职务,与男性的专业没有重叠,与白领族也不同。

粉领族在社会学者的定义上,通常是指执行次要工作的女性,例如最具代表的粉领族工作之一,就是秘书,此外,亦有资料输入员、卖场销售员、教书或是其他教育类的工作;其他则包括了护理、清洁等职务。

在西方社会当中,将女性归类为粉领族已可算是一种性别区分上的陈腔滥调,原因是这种分类过于不平等化,有一种加诸传统性分工、和限制妇女有更多工作机会的争议观点。

2.粉领指的是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

他们可以睡个懒觉,中午吃饭不必太讲究。

家既是她们的栖息地又是她们的工作场所,她们凭借电脑、电话和传真与外界联系,对白领工作环境中很多令人紧张的人情世故知之甚少。

社会阶层分类及特征

社会阶层分类及特征

社会阶层分类及特征社会阶层分类是对社会人群按照种种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社会阶层分类可以根据经济地位、教育水平、职业、收入水平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

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阶层分类及其特征:1.上层阶级上层阶级通常是指社会财富和权力最高的人群。

他们通常拥有巨额财富和高度权力地位,可以轻松获得高级教育和高薪工作。

上层阶级具有以下特征:-拥有大量财富和资产,通常有多种投资和经商活动。

-经济上独立,不依赖工作收入。

-高受教育水平,拥有高级学位。

-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对社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2.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社会阶层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分,包括白领阶层、小企业主等。

中产阶级具有以下特征:-拥有一定财富和稳定的工作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能,通常从事专业职业。

-以家庭为单位,重视家庭稳定和教育投资。

-积极参与消费和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

3.下层阶级下层阶级通常是指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贫困的人群。

他们在经济、教育和社会资源方面相对较弱。

下层阶级具有以下特征:-收入较低,且经常无固定工作。

-教育资源有限,很少拥有高等教育背景。

-生活条件较差,缺乏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

-家庭稳定性较差,经常面临生活困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分类方式。

此外,社会阶层的划分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因此,社会阶层分类只是对社会人群进行粗略的划分和描述,并不能完全反映个体的具体情况。

白领概念的提出

白领概念的提出

白领概念的提出白领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1958年提出的。

白领一词是white-collar,指的是穿着正式的白色衬衫领带的职员,特指中产阶级的办公室工作者。

白领概念的提出主要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职业类型有关。

与工人阶级相对应的是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他们的工作环境是办公室,穿着正式,不需要直接参与体力劳动。

白领阶层一般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从事管理、销售、金融、教育、科技、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工作。

因此,白领又被称为知识工作者,他们在职业上注重个人的发展和专业素养。

白领概念的提出与工业革命后办公室工作的兴起有关。

传统上,工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而农民从事农田劳作。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办公室工作需要大量的文书工作和管理工作,其中高度的自律性和创意性成为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领阶层由此诞生。

白领概念的提出也与蓝领阶级之间的分工和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有关。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蓝领工作机会的减少,而白领阶层的需求逐渐增加。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促使人们对于工作类型的重新思考,白领阶层由此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

白领阶层的出现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白领阶层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作为一种基于知识和创造力的工作形式,白领工作者需要集中在城市中心的办公室工作。

因此,大城市成为白领阶层的集中区域,白领阶层的崛起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白领阶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

以前,农民和工人是社会经济的主力军,而白领阶层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

白领阶层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这也使得人们的职业追求由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转变为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最后,白领阶层的出现也对社会的分配和公平产生了影响。

由于白领阶层从事的工作多与知识和专业有关,其工资和待遇相对较高。

这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并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社会学对当代白领职场竞争现象的分析

社会学对当代白领职场竞争现象的分析

社会学对当代白领职场竞争现象的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白领职场竞争愈加激烈。

白领阶层在经济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各行各业中,争取着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收入和更多的权力。

与此同时,职场中的白领也面临着来自于同行业和跨行业的激烈竞争,他们必须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加优秀的工作表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白领职场竞争现象的成因、特点和解决方法。

一、职场竞争的成因1.职场结构的变化在过去,职场的正式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底层员工主要负责执行工作,而上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领导工作。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职场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职位层次越来越多,职业发展的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

2.社会变革的冲击社会变革经常会带来对职业和工作的重新定义和解构。

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变化的剧烈程度,可能会让一些职位或岗位成为过气或废弃的工作岗位。

而新的工作机会和职位的产生,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专业领域和专业技能。

3.个体因素个体的不同素质和能力,也是影响职场竞争的因素之一。

只有拥有更多、更强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在职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同时,从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也会对个体的职场竞争带来影响。

二、职场竞争的特点1.改变并重的职业发展在过去,人们对于职业发展的看法往往是“单纯”和“平行”的,跟技能的积累和职位升级有关;而当代白领人群则将追求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将眼光放得更远,在业务模块之间建立“连络”,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整体实力。

2.能力与产品的重要性在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后,白领人员会发现,只有拥有更加全面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在职场中驾驭自己的发展。

而能力的全面性,往往与产品的丰富性密不可分。

3.积极的自我营销在当代的商业化社会中,个人品牌的建立非常重要。

白领人员意识到,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在企业和行业的“生产参与者”,通过积极的自我营销和传播,可以在职场竞争中更好地占据位置。

社会学视角中的白领阶层

社会学视角中的白领阶层

作者简介:陈成文,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方月娥,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生。

社会学视角中的白领阶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陈成文 方月娥[摘 要]白领阶层在社会职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也一直是社会学大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依据有关的经典理论和国内有关白领研究的一些理论,来展示社会学视角中的白领阶层。

[关键词]白领 中产阶层 社会分层 近年,白领这个术语在我国已经广为人知,该群体的形成、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也开始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白领群体或阶层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一西方学者关于白领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中产阶级理论的演进一脉相承的。

“中产阶级”是西方社会结构的研究者分析社会分层的常用概念。

与西方工业革命有很大关联的西方中产阶层,它的出现和壮大,尤其是其给社会整体结构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很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迁。

从16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为主导产业到非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转变。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和就业人中超过了第一、二产业的总和。

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变:物质生产部门中农业、传统工业的劳动力急剧减少,与新科技有关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增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比重超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比重;脑力者的比重逐渐超过体力劳动者的比重;雇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具有高等学历的雇佣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越来越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群体。

专业管理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非有形产品生产的劳工逐渐占据了劳动者的主体。

在工资劳动者中,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大公司和国家行政管理阶层人员的比例不断的扩大。

什么是白领,什么叫蓝领,灰领又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白领,什么叫蓝领,灰领又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白领,什么叫蓝领,灰领又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白领,什么叫蓝领,灰领又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地位高低一、白领与蓝领作为职业群体的划分,它们自国外引入。

1、白领——通常泛指那些在办公室里工作,在写字楼内从事文秘或其它文职业务的人员。

这个阶层不但对知识、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外表形象上也较为讲究。

如穿西服白色衬衫黑色皮鞋等。

2、蓝领——。

“蓝领”较好理解,几乎一切工人,尤其是重体力工人,都可以归为此类,源于发达国家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工装颜色标志。

“蓝领”要求必须在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一种“技术性蓝领”,即有一定文化、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能胜任较为复杂工种的一线技术类工人。

另外,由“白领”还演化出了“金领”、“粉领”;由“蓝领”演化出了“灰领“。

“金领”:就是“有钱人”。

如大企业经理、大经纪人、大老板等,特别是工商界、经济管理界、金融界的。

“粉领”:指女性集中的行业的人员。

多指女性新从事的行业,如礼仪小姐、幼儿教育等行业人员。

“灰领”:就是上面所说的“技术性蓝领”(技术工人)。

二、红颜、蓝颜、粉颜这些概念没有固定的定义。

他们都来源于“红颜知己”这个概念。

1、红颜——这个词古已有之。

目前最普遍的说法,广义的是指男人对女性知己的称呼。

狭义的是指妻子之外近似“情人”(不是“二奶”)的女性朋友。

2、蓝颜——相对于红颜派生而来。

目前网络上用词较广,通常是指女人对男性知己的称呼。

即:近似情人又胜过情人,一般要求素质较高的男性朋友。

3、粉颜——没有统一的定义,它的由来出自网络,同样由红颜、蓝颜派生而来。

大概介于情人与朋友之间,较暧昧关系的一种。

另外,还有“绿颜”、“灰颜”等,都是个别人的“创造”,并不常用,更没有明确的定义。

金领→白领→粉领→灰领→蓝领从位高权重的总经理,到出入豪华商务中心的文职人员,直到操作机械的普通工人,金领、白领、粉领、灰领、蓝领,在职场各领风骚。

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林晓兰2012-8-18 20:57:51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11年6期第23~30页【专题名称】妇女研究【专题号】D423【复印期号】2012年03期【英文标题】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in Metropoli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Framework【作者简介】林晓兰(1977-),女,江西宜丰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7【内容提要】都市女性白领是中国城市中产阶层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从认同与建构的理论视角开展都市女白领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性白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我国当下的都市女性白领在职业分化、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Urban female white-collars in metropolis are unique social group in China's urban middle class. In the accelerated pha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research them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and construction, to analyze their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mechanism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psychology, to discuss their action logic in professional differentiation, income differentiation, identity and relation structures etc.【关键词】都市女性白领/认同/身份建构/社会心理/社会结构Female white-collars in metropolis/Identity/Construction of identity/Social psychology/Social structure作为一个社会学名词,“白领”是指那些具有体面地位和职业的不是从事体力劳动而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士。

都市女性白领的职场发展与身份流动——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都市女性白领的职场发展与身份流动——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摘%要:作为一种配置性资源,职业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行动起点。

个人奋斗、代际传承或婚姻庇护,是都市女性白领职业获得的可能方式;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是她们身份正当化中的职业坚守和职业维持;而她们始终存在基于身份比较的职业流动,则使她们的身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职业流动的方向与可能,职业流动的风险与约束,形塑了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流动和再生产机制。

关键词:都市女性白领;职场发展;职业流动;身份流动;身份建构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4)03-0164-06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过程及社会流动机制研究”(11YJC840048)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12ASH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林晓兰(1977-),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唐有财(1979-),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在米尔斯(C.Wright Mills )看来,白领概念是由职业划分而产生的。

职业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甚至整个社会结构变动的风向标。

在社会结构中,白领通常被视为典型的中产阶层,他们从事的职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科技含量、较复杂的职业技能、较高的薪资水平,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因而是社会身份的重要表征。

然而,白领这一身份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其意义是不同的。

由于性别不平等的广泛存在,职业女性在通往精英的道路上,存在严重的天花板效应。

相对男性而言,她们把白领视为更加现实的职业目标。

本文试图基于身份建构的视角,从身份寻求、身份正当化和身份比较等维度,探讨都市白领女性职业获得、职业维持和职业流动的独特机制。

一、身份寻求: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获得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即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

①职业是社会阶层划分的重要标准,也是身份建构的基础条件。

白领阶层_由精英型到大众化

白领阶层_由精英型到大众化

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在中国职场,人们已习惯了用“领子”的颜色来划分不同的人群,领子的色彩诠释着职业新概念。

蓝领是从事体力劳动,并要求穿制服的工人阶层,现在又分为锐蓝、普蓝和深蓝;粉领是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灰领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职员;金领是职场中的高度精品阶层,拥有不凡的收入和权利;红领是政府公务人员。

当然,所有的“领子”之中,最早、也是最频繁使用的就是“白领”。

事实上,在中国,什么样的人才是白领,似乎没有人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是一想到白领,我们总可以用这样一些形容来表征这个群体的存在: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不用像蓝领和灰领那样从事体力性工作,但没有金领那么多金;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公德意识与相应修养。

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所以,朱德庸漫画笔下的白领是这样的:“年轻、不甘寂寞,在鳞次栉比的水泥楼群间,追逐金钱、爱情和流行……他们尽可能的为自己而活。

”表面光鲜背后是落寞和委屈曾几何时,白领是个时髦而拉风的词汇。

白领阶层除了指代一定的收入概念之外,其实也涵盖了一定的声望、文化、发展和生活概念,也就是除了经济资源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生活品位。

《格调》作家保罗·福塞尔强调,CLASS 在英语中既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涵盖格调和褪去光环后的白领阶层编者按:如果时间回到十几年前,白领几乎就是在各大外商代表处上班,在屈指可数的几个高档写字楼出入,拿着远远高出同辈薪水的那一小群被视为“职场精英”的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群体也在迅速扩大,同时,它的外延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提及白领,更多的让人想到:焦虑、忙碌、压力、亚健康、心理失衡……从“神坛”走下的白领,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而这种变化也许仅仅是中国经济结构、社会阶层变化的一个折射,揭示的正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化。

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表 1: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频数
高中以下
44
非正式大学
47
全日制大专
104
全日制本科
190
研究生以上
48
合计
433
百分比 10.2 10.9 24.0 43.9 11.1 100.0
累积百分比 10.2 21.0 45.0 88.9 100.0
2. 父母的教育背景 家庭背景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教育程度的影响,对个人 的教育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人们可以进入什么样的职业系统。
20世纪80年代前后,作为社会学分支之一的消费社会 学开始快速兴起。虽然这个领域中的理论观点差异极大,但
收稿日期:2003-07-12 作者简介:1.夏建中(1952- ),男,江苏镇江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社会学学会会员;2.张达(1977- ),男,黑龙江呼兰人,共青团中央工作人员。
布丢的文化资本概念的含义包括高等地位的消费行为、 “优雅举止”和享有特权的生活方式等。这种实践、举止和
生活方式是长期以来逐步形成的,教育的成功大多数情况下 取决于个人吸收的这些主流文化或者获得这些文化资本的程 度,因此,具有这些文化资本的阶层自然在与其他不具有这 些文化资本的阶层竞争时,就先天地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所 以,在布丢看来,教育制度的功能就是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文 化,并且保证他们的继续统治[4]。
非正式大学教育 29 28 7.7 7.6 65.1 78.2
大专、本科 131 80 34.9 21.8 100.0 100.0
合计
375 367 100.0 100.0

白领阶层

白领阶层
以 生 存 的 技 巧 并 会提高 英 文
, , , , , , ,
,
白领 阶 层 推 迟 一 两 个 小 时
, ,
薪 升 职 固是 白领 阶 层 梦 之 所 求 但他 们最 为 向往 的却
是 获 得 出 国 培 训 或外 派 的机
, ,


下 班 则 为家常 便 饭 在 写 字楼 里 员工的智商 必须很高 能 随 机 应 变 各类 突 发 事件 远 不 是 一 个 平庸者 所 能胜任 的
经 常 出入 高
义 依 然如此

的洋人 打交道 每 月 薪水都 是
考 虑 重 新学 习一 些 更 实 用 的知识
, 。
,
场而 沮 丧 每 每 想 弃文从 商 一 种 屈 辱感 却 油 然 而 生 令他无法定夺 后来
, , , , 。
我 国 一 些 企 业实
,
行 股 份制后 L 便预 见 到 股票市场 必将在 我国建 立
在 这里 机 会与才 能 均 等 有 相 应 的 才能 便有 相应 的 职 务 完全 没 有 人 情 网 络
, , 。

料 加 不 完 的班
“ ”
所有 的 老 板
,
都希望 雇 员 延迟 下班 时 间


总 是 驻在 豪 华 宾馆 每 每 穿堂 越 殿 光 华 鉴 人 顾盼 生 辉 羡 尽 多 少 国 内 同 龄 其 心 理 自是 感 觉 好极 了 ! 更 为重 要 的是 在节 奏 奇 快 频 率 极高 的写 字 楼 里 可 以 学 到 各种 在 现 代 商 业 社 会赖
, .
房 还 投资开办房地产 中介 公司 自任总经理
,
.
他说
他 现 在所做的 一 切都是知 惫与能 力的体 现 甚 至 觉 得过去 学 的知识也 不 会浪费

白领阶层的新角色与挑战:以马克思主义视角深度分析——读《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白领阶层的新角色与挑战:以马克思主义视角深度分析——读《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当谈及现代工业社会,白领阶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

他们是从事管理、专业和行政工作的高学历、高技能人员,通常也被称作“知识工作者”。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C.赖特·米尔斯所撰写的一本书,系统性地阐述了美国白领阶层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白领阶层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白领阶层是经济活动中的关键力量,其职业和技能对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白领阶层的工作内容涵盖了许多重要的领域,包括企业管理、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传媒等,他们不仅拥有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含量的工作技能,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白领阶层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的探讨,进一步了解白领阶层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要深刻思考白领阶层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局限,从而引发对未来社会发展模式的思考。

白领阶层通常指的是从事管理、技术、文化和行政等职业的一类人群。

这类人群通常从事的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工作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对其职业素质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相比之下,蓝领工人通常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体力劳动,职业素质和知识储备要求较低。

其发展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密不可分。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社会中,农民和手工业者占据了社会的主体地位,而管理、技术、文化和行政等职业人员的数量极少。

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管理、技术、文化和行政等职业的需求逐渐增加,白领阶层开始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金融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中,白领阶层的数量更是得到了快速增长。

在对白领阶层进行分类和理解时,不同学者往往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例如,有学者从教育背景、职业等级、工资收入等角度对白领阶层进行分类;有学者则从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等角度对白领阶层进行理解。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李友梅内容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白领在上海的社会职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他们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的特征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个新兴白领群体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化适应、价值取向以及他们与体制之间存在的某种结构性分离,提供一个观察研究的视角,并以某种方式与当前国内关于白领研究的一些理论预设形成对话和讨论,进而引发读者对上海白领群体未来作用的再思考。

关 键 词: 中产阶级 新兴白领群体 社会心态 社会功能一、白领的研究取向与再思考近年来,在国内关于社会结构与分层的研究中,“白领”这个群体受到关注的程度不断增强。

将“白领”与职业、教育、收入、消费水平相联系是人们的一般看法,而研究者们则更多从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来考察这个群体,将他们视为具有一些独特社会要求并共享某种价值的群体。

有些研究者由于觉得白领阶层对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有一定作用,而试图寻找如何使这一阶层的规模得以发展的方法与路径(参见赵向红、张晓忠,2003;李正东,2001)。

这种研究取向持有一种理论预设:中国的白领群体在未来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社会矛盾的“缓冲层”、社会行为的“指示器”。

在这一理论预设的赞同者看来,白领群体的社会功能可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他们的规模和收入、文化素养、职业安全感等方面的状况。

②由此可以推论,这些研究者把西方白领阶层对其社会发展的各种功能作为了分析中国白领群体的重要参照,或者说,他们在较大程度上采纳了西方有关白领阶层社会功能的一些判断。

西方学者关于白领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中产阶级理论的演进一脉相承的。

“中产阶级”是西方社会结构的研究者分析社会分层的常用概念。

与西方工业革命有很大关联的西方中产阶层,它的出现和壮大,尤其是它给社会整体结构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很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对于上班族职业阶层的称呼有哪些?

对于上班族职业阶层的称呼有哪些?

芸芸职场上班族,有分白领——坐在办公桌后的非劳力的管理阶级;蓝领——靠体力劳动的技术阶级;金领——大老板阶级;粉领——女性上班族;灰领——兼具白领与蓝领特性,如工程师等等阶级。

现在紫领阶级又悄悄走红起来。

紫领工作者拥有“三P”特性:Practical(能动手操作)Progressive(积极创新)、Personal Brand(拥有个人品牌),是群既要动手动脑,又在各自领域红得发紫的新阶级。

灰领简介灰领相关书籍灰领指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人才。

简单来讲,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的行业和工作性质,“灰领”可以理解为是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白领概述白领白领是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

白领族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粉领粉领职位粉领在社会学者的定义上,通常是指执行次要工作的女性,例如最具代表的粉领工作之一,就是秘书,此外,亦有资料输入员、卖场销售员、教书或是其他教育类的工作;其他则包括了护理、清洁等职务。

在西方社紫领特质紫领他们能独立于公司之外生存,而不是生产线上面目模糊的蓝领劳工,但他们既具有蓝领的技术能力,同时又拥有白领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

紫领(Purple collar)工作者拥绿领定义绿领绿领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指:有一些事业,但不要放弃生活;有一些金钱,但不要被金钱统治;追求品位生活,但少些附庸风雅和装腔作势;接近自然,但不要远离社会离群索居;享乐人生,也对那些比我们不幸蓝领基本简介蓝领蓝领一词原属美式英语,历史可追溯到早期工厂的服装规定。

当时工厂统一发给作业员藏青色的制服,以耐久耐脏的布料制成,设计上依作业员所处的产品线有所不同,如有的有帽子,有的则配有更多口袋。

金蓝领简介金蓝领蓝领作为与白领相对一族,主要是指工人。

白领的概念与界定

白领的概念与界定

白领的概念与界定在如今高房价、高消费、就业压力之下,人们怎么定义当下的白领一族?职场人群中谁是白领?白领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北京晚报》和智联招聘联合进行为期两周的调查,展现目前人们心中的白领定义以及眼中的白领生活状态。

何谓白领?“白领职工”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

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而有“白领职工”之称。

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

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

尽管如此,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仍处于受雇佣地位。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白领总数超过蓝领,约占工人总数的60%-70%。

白领阶层福利好、收入高、职位稳定,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白领的定义,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国家有所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情的具体原因。

改革开放以前乃至改革开放初期,不论是在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即使是做着纯粹脑力工作,工作者的衣着打扮普遍都是以黑、蓝、灰为主,平时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没有什么因为职业不同而显现出很大的差别。

伴随着改革开放,外资市场逐渐进入中国,这些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将国外公司要求员工穿着套装、讲话夹杂英文单词、彼此称呼英文名字、喜欢边喝咖啡边谈事情等等工作生活方式带入了国内,与此同时,这样的工作生活方式又相伴着在当时来看相对较高的薪资收入。

因此,通过影视剧的渲染以及逐渐开始打开视野接受新事物新名词的人们的想象,“出入写字楼、衣着光鲜、吃西餐喝红酒、开私家车、住高档社区、……”就一度成为了人们普遍对白领生活的描述和解读。

此次调查,出了两道题来调查人们对于“白领”的认知。

第一题为“您认为何种工作算是白领?”,有以下三个选项:1,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尚体面;2,衣着光鲜,居高级写字楼,收入超平均水平;3,企业中层管理者,或在知名外企为洋老板打工,优雅富足。

第二题为“您认为月薪多少才算是白领?”,有以下三个选项:1,3000以上;2,5000以上;3,万元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29 No.12 2008年12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08社会学视野中的白领阶层郑锐(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系,湖南 长沙 410081)摘要:白领阶层虽然已为众多研究者们所瞩目,但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仍然是一种众说纷纭的局面。

文章分析了西方白领阶层研究的历史和中国白领阶层的发展。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白领阶层是一个其成员具有中高等教育程度、拥有专业性和脑力劳动性的职业,形成了独特生活方式(或品味)、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收入水平在特定社区内处于当地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

关键词:社会学;白领阶层;职业性质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8)11-0157-0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人们对新的社会阶层更加关注,白领阶层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白领”一词起源西方。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向着以工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为标志的“管理社会”转变。

伴随着这一转变,出现了一个不具有资本所有权但却有管理权的管理阶层,和一个由技术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一般行政人员、宣传专家等薪金雇员所构成的专业技术群体。

这些职业人员不同于老式中产阶级:小农场主、店主和小企业主,美国社会学家莱特•米尔斯在1951年所著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将其称为“新中产阶级”或“白领”。

米尔斯分别就白领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权力地位进行了分别描述:就财产而言,白领雇员的地位和雇佣劳动者相当;就职业收入而言,他们“大致处在中间位置”;从事白领职业的人要求获得高于雇佣劳动者的声望,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即使低等白领雇员的大多数也依旧享有中等的声望;在工作过程中,白领职业者行使着一种派生性的权力[1](P57-P59)。

米尔斯指的“白领”阶层涵盖了很广的范围,白领职业者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分配业、协调业中都有分布,同时,白领行业本身在增长,而且在每一行业内部白领职业也在增长。

在美国的现代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白领阶层。

构成美国白领阶层中最大的三个职业群体分别是学校教师、商店内外部的推销人员和各式各样的办公人员。

这三者形成了美国白领人群的主体。

在19世纪50年代,白领职业已经覆盖了美国中产阶级总体的一半以上[1](P50-P51)。

同时,米尔斯认为在白领世界中是分层次的:那些年老的工业收稿日期:2008-10-10作者简介:郑锐(197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界巨子将日常工作移交给了企业的经理们,这些经理们在顶层,这些顶层的管理者对不同层次中的中层管理者发号施令,其中包括商店的接待人员、工薪领班、州或联邦政府雇佣的农业和家政顾问、联邦调查员,以及受过法律训练的警方调查员[1](P1)。

他在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白领”这一社会阶层的特征:1.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2.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3.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4.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2](P90-111)。

根据1982年出版的New Coolins Concise English Dictionary中词条的界定:“白领”是指在办公室中从事非体力劳动、按月领取报酬、具有专业性职业的工作人员(nonmanual and usually salaried workers employed in professional and clerical occupations.)[3](P1345)。

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白领”首先是职业具有专业性特点的脑力劳动者;其次,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再次,收入水平在特定的社区内处于当地收入水平的中等层次。

“白领”,这一名词在中国大陆的走红与1987年米尔斯的著作《白领:美国的中产阶层》以中文版本的出版有着一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些变化,许多新兴行业的兴起造就了社会变迁时期新群体的出现,“白领”为这些群体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身份坐标[4](P261)。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社会生活宏观和微观的变化背景下,西方“白领”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城市得到传播和产生影响。

正如米尔斯曾感叹20世纪由于白领大众化的生活方式,白领已经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气息和人生体验一样,在现实中,中国白领阶层正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学术界对于“白领”概念的界定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各有其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张[5](P125-P127):(一)以不同的劳动方式所做的界定。

“白领”是脑力劳动157者,“蓝领”则是体力劳动者。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进展,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方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蓝领”劳动者中脑力劳动的成分日益增加,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很多“白领人员”不相上下;另一方面,由于引进了机械、电子设备等,“白领人员”的工作中,体力的、机械性的劳动反而占有相当比例。

如此,仅以脑力劳动作为“白领人员”的基本含义已名不副实。

因而,一些研究者改称“白领”为“非体力劳动者”。

(二)从社会职能角度所做的界定。

联邦德国社会学家弗里茨•克龙奈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白领人员”所承担的四项职能:(1)行政、事务;(2)设计、计算、研究、分析等技术工作;(3)监督、管理、控制;(4)经营商业、买卖。

这四项职能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曾经是由雇主担负的。

这一看法的缺陷在于,人们因对这四项职能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差异。

(三)引入“纯粹物理条件”视角的界定。

瑞士社会学家罗杰•吉罗德根据所谓的“纯粹物理条件”提出,“白领”具有两个显著的标志:(1)是从工作环境看,“白领人员”从事的是“科室工作”,而不是在车间同机械打交道;上班时穿戴得体,无需穿特殊的工作服。

(2)是从工作对象看,“白领”多是与文件、文字、符号以及与人打交道,而“蓝领”的工作对象是“物”。

以上三种观点对理解白领阶层有一定贡献,但伴随社会发展,此三种观点对白领阶层界定已存在巨大的不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白领阶层主要应该从职业性质、社会声望和收入水平这三个方面去综合分析和理解。

第一,从职业性质上看,白领阶层是一个其成员拥有专业性职业、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

白领阶层成员所从事的职业要求较高的科学知识和复杂的职业技能,这体现了白领阶层从事的职业具有脑力劳动性、专业性。

其表现就是白领阶层成员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学历。

白领阶层成员受教育程度高,实质上就是说明他们拥有的较多的文化资本。

布迪厄认为,判断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与属性,只有从个人对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构成及其轨迹方面来分析,才能准确地加以区分。

在当个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差异不足以说明这个人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的情况下,是文化资本的多寡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拥有的地位与声望,因为文化资本影响着个人艺术欣赏的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品味[4](P259)。

古尔德纳指出,作为一个正在兴起的新阶层,知识分子的主要特征:“第一,在数量上——它占有相当多的文化资本份额,并且其收入相对较大的一部分由此产生。

第二,在质量上——在某种程度上它的文化是特殊的文化。

”[6](P32)白领阶层的良好教育背景使得他们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

可见,白领阶层对文化资本的占有是他们的一个特点。

以中等收入者中的教育程度状况作为佐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分析,在中等收入者当中,硕士以上(包括硕士)学历占48.6%,大学本科学历占26.3%,其他学历占25.1%①。

同时,白领阶层有对新知识、①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收入分析”,2002. 新事物很强的把握能力,在工作中具有开拓能力,因而拥有将文化资本转化为其他资本的能力。

结合我国现行的人口普查所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在我国,白领阶层主要分布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三大职业群体之中,当然也散布在其他各类职业群体中,横跨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和其他领域。

白领阶层的职业群体的具体构成如下[7](P184-192):政治领域:国家机关及工作机构负责人,党群组织负责人;经济领域: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业务人员;科教文卫领域:科学研究人员,科学技术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法律工作人员,教学人员,文艺、体育工作人员;文化工作人员,宗教职业者;其他领域:行政办事人员,政治保卫工作人员,邮电工作人员,以上职业之外的其他职业中的文职和各种管理人员。

白领阶层职业是与社会进步同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金融、房地产、旅游、保险、商贸、传媒、法律、咨询、策划、社会服务、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职员,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政府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公务员,企业里的管理者等等,这些具有专业性、脑力劳动性质的职业构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职业主体。

人们在职业性质大体相同基础上,依据职业具体特点不同对白领阶层进行细分,认为“白领”之上有“金领”,“白领”之下有“灰领”,“白领”还涵盖“银领”、“粉领”、“绿领”等等。

在城市中数量不多的中等收入阶层在产生分化,即中等收入阶层的上层和中下层普通白领职员的分化,而真正能够纳入上层白领的人数是很少的[8](P7-9)。

媒体对所谓的“金领”、“银领”、“粉领”、“绿领”的报道与关注,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对白领阶层分化现象的体现。

白领阶层成员散布在各类职业群体中,横跨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和其他领域。

而这种散布,因为城市、乡镇或农村在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现实状况、文化氛围等方面的不同,白领阶层在城市、乡镇或农村的分布极不均匀。

白领阶层更多集中在经济发展基础牢、发展态势好、文化氛围佳的城市。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的:现象一,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进城务工,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潮”,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被称为“农民工”;现象二,随着地域经济的发展,各地招商引资活跃,许多具有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进驻中小城镇,使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这些企业中存在着一群从当地农民中聘用来从事文职、甚至从事管理的雇员,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劳、能力、一定得知识努力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