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标准
电气控制柜(箱)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 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产品型号、名称GRU1川川汨冃巩分有服公司SICHUR -!匸i- IMITEO4. 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 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 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 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不产生危险层现象,紧固后应露出1-8牙,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应拧紧连接接地线到柜内接地排上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5. 1.2按电气元件清单和电气原理图的要求确定布线方案,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1.3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在线或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V 型缓冲击电器元件端头或导线通过金属孔时,必须加装绝缘套圈,不容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过。
5.2线径选择:5. 2. 1 一次线导线线径选择:以电控柜(箱)内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为该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线径参考表一导线载流量。
表5.2.2二次线路的导线采用截面积在0.5-1.5 mm2范围内的聚氯乙稀塑料铜芯线,模拟量采用屏蔽电缆接线。
5. 2.3号牌管管径必须与导线线径匹配。
若导线截面积大于10mm 2,可不用号牌管,采用标签打印机打印好线号,粘贴在热缩管或导线上。
5.3导线颜色5. 3. 1 一次线导线的颜色统一采用黑色,必须用不同颜色的预绝缘端头或热缩管标识每相颜色,三相分别用黄色(U 相),绿色(V相),红色(W 相)区分,N线用蓝色.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
5. 3. 2二次回路使用导线颜色规范如表二,:特殊的按电气清单和图纸要求执行表5.4下线步骤和方法5. 4.1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稍长。
二次线下线长度比试测的线大约长40- 50 m m ,以防导线经捆扎后长度不够。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该系列配电箱(柜)适用于施工现场及户外临时用电,应满足“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及保护的使用要求。
配电箱(柜)、开关箱的材质选用、制作工艺、箱内电气元件的选择、配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的规定,产品应通过CCC认证。
配电箱(柜)的壳体采用冷轧钢板制作,防雨、防尘、户外型,采用钢板厚度符合JGJ-2005标准,经久耐用。
一、基本要求(一)配电箱(柜)的生产制造应符合《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GB7251.4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标准要求。
(二)配电箱(柜)、开关箱安装使用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及《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标准化要求。
(三)配电箱(柜)、开关箱应分设N线、PE线端子板,进出线必须通过端子板做可靠连接。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PE线与端子板连接必须采用电气连接,电气连接点的数量应比箱体内回路数量多2个,1个为PE线进箱体的连接点,1个为重复接地的连接点。
(四)电器元件应选用符合GB/14048.2-2001、GB6829以及JGJ46-2005标准的产品,并符合建设部“十一五”推广应用技术要求。
二、总配电箱(柜)内设400A-630A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型透明塑壳断路器作为主开关,分路设置4-8路采用具有隔离功能的DZ20系列160A-250A透明塑壳断路器,配备DZ20L(DZ15L)透明漏电开关或LBM-1系列作为漏电保护装置,使之具有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断相保护功能,同时配备电度表、电压表、电流表、两组电流互盛器。
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大于30mA.S。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
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
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
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
6-2.0电能计量仪表0.6—1。
8控制开关、按钮0.6—2。
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
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
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
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
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a) 端子的标识1。
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方法图解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1 元器件安装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电能计量仪表控制开关、按钮紧急操作件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地要求规范(现用图解)
标准适用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1元器件安装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合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一定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组装前第一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目等与图纸能否符合检查元器件有无破坏一定按图安装(假若有图)元器件组装次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切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 m )指示仪表、指示灯电能计量仪表控制开关、按钮紧迫操作件组装产品应切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该遇到空间的防碍,不该有涉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简单。
能够较方便地改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样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空隙、爬电距离应切合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零件均应有防备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坦后再涂敷导电膏。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合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备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主回路上边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列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对于发热元件( 比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 的安装应试虑其散热状况,安装距离应切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列图为错误接法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邻近有标牌,标明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自己附有供填写的标记牌外,标记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端子的表记标号应完好、清楚、坚固。
标号粘贴地点应明确、醒目b)两重的表记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反面元件下方,以下方无地点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地点尽可能一致,c)门上的器件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随意两个金属零件经过螺钉连结时若有绝缘层均应采纳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零件表面(红圈处),或许破坏绝缘层。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操纵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标准〔图解〕1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关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要是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操纵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轻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外表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坦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关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重相应的扭距。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以如下面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关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
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以如下面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四面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端子的标识1.15标号应完整、清楚、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双重的标识1.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反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门上的器件1.17保卫接地连续性保卫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办法(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以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配电柜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精心整理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坏精心整理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元件名称安精心整理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精心整理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精心整理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扭距。
精心整理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1.12 对于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精心整理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精心整理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精心整理a) 端子的标识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精心整理b) 双重的标识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精心整理c) 门上的器件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精心整理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接线尽量短。
1.19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精心整理卡阻现象。
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精心整理2 二次回路布线2.1 基本要求:精心整理方式应一致。
弱电回路不小于0.5精心整理mm2电流回路不小于2.52.6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精心整理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精心整理子。
2.10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2.11 带电阻的Profib 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精心整理一根电缆的连接)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精心整理2.12 带电阻的Profib 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精心整理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
精心整理绿导线:连接点A红导线:连接点Bmm精心整理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
mm 长为上;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精心整理蔽压在一起;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精心整理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精心整理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精心整理精心整理以下为错误接法母线按汇流选取,分支母线的精心整理选择应以自动空气开关的脱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自动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则以精心整理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额定电流值选取分支母线截面。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作者:————————————————————————————————日期: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
•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 件,均应固定安装 在支架或底板上, 在支架或底板上, 不得悬吊在电器及 连线 上。 •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 附近有标牌, 附近有标牌,标注 应与图纸相符。 应与图纸相符。 • 标号应完整、清晰、 标号应完整、清晰、 牢固。 牢固。标号粘贴位 置应明确、 置应明确、醒目
• 安装于面板、门 安装于面板、 板上的元件、 板上的元件、其 标号应粘贴于面 板及门板背面元 件下方, 件下方,如下方 无位置时可贴于 左方, 左方,但粘贴位 置尽可能一致, 置尽可能一致,
• 电机电缆线在电 柜内接线时不要 留得过长, 留得过长,避免 线缆在电柜底部 堆积。 堆积。
• 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 辐射和传导, 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 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 电缆。 电缆。 • 中央接地排组和 中央接地排组和PE 导 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 (金属到金属联接 。它 金属到金属联接) 金属到金属联接 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 对的附近位置。 对的附近位置。中央接 地排额外还要通过另外 的电缆与保护电路(接 的电缆与保护电路 接 地电极) 连接。 地电极 连接。
• 不能将装有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 装在靠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 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 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 继电器,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 继电器,变压器等等, 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 可以产生很强的磁场。
• 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柜 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 防尘以及防潮功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 防尘以及防潮功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 空调,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 空调,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 同时根据柜体的大小合适的选择不同功率的 设备。关于风扇的选择, 设备。关于风扇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 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对于潮湿的电气柜需要选择相应 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 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
电气配线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一、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 0.6-2.0●紧急操作件0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率为 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2)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3)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参考模板)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图解)1 元器件安装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4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a) 端子的标识1.15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b) 双重的标识1.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c) 门上的器件1.17 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电气配线标准
电气控制柜元件安装、接线、配线的规范」、元器件安装1.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1.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下1.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电能计量仪表0.6-1.8控制开关、按钮0.6-2.0紧急操作件00.8-1.6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4.4条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矩。
1.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额定功率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下图为错误接法:1.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 及连线上。
1.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端子的标识不得悬吊在电器除元件本身附有供____ ____ —3讦巧ip / /////4SJWWrAt^^imr1.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 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3)门上的器件 1.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作者:————————————————————————————————日期:2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2014年5月设计文件名称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文件代码产品型号、名称电气控制柜(箱)共12页。
电气控制柜(箱)安装接线配线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公司生产的各种低压电气控制柜(箱)、仪表盘及非标准电器产品的安装、接线、配线。
2.目的规范电气控制柜(箱)的安装、接线、配线,提升产品品质。
3.参照标准GB5226.1-2002/I E C 60204-1:2000GB 14048.1-2006GBT 14048.7-2006GBT 14048.8-20064.电控柜(箱)电器元辅件安装规范4.1.电控柜(箱)电器元器件安装规范:4.1.1按产品电气原理图进行安装;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元件清单领取元器件等各类材料。
4.1.2元器件和辅件的代用,须经技术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4.1.3安装前仔细检查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并经入厂检验合格,具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方可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中如果发现元器件有问题,凡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的元器件。
4.1.4元器件安装和布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牢固可靠,对称一致,整齐美观。
4.1.5装配元器件时,安装件应轻拿轻放,避免震动磕碰变形油漆脱落,所有电镀件的镀层(包括元件本身的电镀件和紧固件)不得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及生锈等现象;4.1.6仪表板、元件板安装,应先衬橡胶条,后上仪表板、元件板;装配板件时允许用木锤轻轻敲打,不允许用铁器猛击。
4.1.7一般大型器件应安装于条架或角钢上,小型器件应安装于座板或板条上。
4.1.8所有元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所需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装置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电气控制柜安装接线配线规范方案
4. 2. 紧固件和紧固方式:4. 2. 1所需的紧固件(螺钉、螺母、垫圈等)应有相应的防锈保护层(镀锌、发蓝等),方可用于安装。
4. 2.2六角螺栓一般用于框架条件安装板的紧固以及大于M6的紧固件的选用。
4. 2.3半圆头螺钉一般用紧固件w M6的选用。
4. 2.4双头螺柱用于管形电阻或筒形元件。
4. 2.5当被紧固件系塑料,胶木等易碎材质,用轻型垫圈和平垫圈。
4. 2.6被坚固件应做到弹簧垫圈压平、母线、动力电缆等接点应更紧。
切实保证接触电阻小,螺钉应无打滑,损坏镀层现象,紧固后应露出1-8牙,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应拧紧。
4. 3. 电器元件标牌:4. 3. 1每个元器件应粘贴与电气原理图相同符号或代号的元件标牌。
4. 3.2元件标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应该固定在元件安装板或柜内与元件接近的底板上。
4.3.4每台电控设备元件标牌粘贴方向要统一,应尽量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
4.4. 接线端子排4. 4. 1按照电控柜接线端子图和电气元件清单正确安装接线端子的规格和数量。
4. 4.2端子排必须按电控柜接线端子图分组,每组端子前面加装端子标记座,标明X1 , X2 , X3…等。
4. 4. 3按电控柜接线端子图,每组端子必须加装端子标记号,标明端子序号。
电控柜接地4. 5. 1电控柜(箱)内必须装接地排,柜门焊接地螺栓,并连接接地线到柜内接地排上。
4. 5. 2接地螺栓和接地排必须有接地标识。
5. 1. 2按电气元件清单和电气原理图的要求确定布线方案,导线排列应均匀合理,作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5.1.3导线不允许受压力,以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减少其寿命,在线或线束的转弯处应有过渡,线束应有固定座或线夹以免振动或冲击,硬导线接线端应有V 型缓冲击电器元件端头或导线通过金属孔时,必须加装绝缘套圈,不容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过。
5. 2线径选择:5. 2. 1 一次线导线线径选择:以电控柜(箱)内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为该回路额定电流,选择线径参考表一导线载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控制箱接线配线规范
1、控制柜元器件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A、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
符
B、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C、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2、元器件布局:
A、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妨碍,不应
有触及带电体的可
B、维修方便: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C、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规
定
D、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3、安装要求:
A、必须按图安装
B、元器件组装应从底板前视,由左到右,由上至下
C、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D、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
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E、接线面每个元器件的附近有标牌,标牌应与图纸相符。
除
元器件本身附带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器
件本体上
F、标号字迹应完整、清晰、牢固、且不易脱色。
标号粘贴位
置应明确、醒目
G、
H、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器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
板背面元器件下方。
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
位置尽可能一致
4、端子排的安装要求:
A、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结缘良好
B、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
宜大于350mm
C、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
设空端子隔开或加强绝缘的隔板
D、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回路之间,
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E、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
线
2、控制柜二次接线
1、基本要求:
A、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B、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
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合理,层次分明,整齐美
观。
同一柜内的相同元器件走线方式一致
C、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导线绝缘良好、芯线应无
损伤
D、每个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A、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²
B、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²
C、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²
D、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²
E、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²
3、其他要求:
A、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2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
必须接2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对于插式端子,不同
截面的2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
子,当接2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B、电流表与分流器(或CT)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
长不得超过3米
C、二次线应远离飞弧无件,并不得妨碍电气操作
D、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E、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
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