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作业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题分得分一40二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客观现实中有花、草、树、木,人脑中才能有花、草、树、木。
这说明()A.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是脑的机能C.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D.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一种()现象。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后像3.有的人能把识记过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而有的人却能很快地将其遗忘。
这是指记忆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4.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重点部分用彩色加以突出,这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5.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词的材料容易识记,这是因为()影响识记的效果。
A.识记的目的 B.对材料的理解C.识记材料的数量 D.识记材料的性质6.我们闻到一种花香味,知道它是茉莉花的香味,这是()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7.我们看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已》而在头脑中产生“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8.“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而忧”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三10四25五159.某人对“笔”的用途总是只想到写字,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了()A.迁移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原形启发10.王某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很努力,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11.因为当选为“数学课代表”,小明更加努力学习数学。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外部动机 B.认知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12.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强度越大,效率越好 B.强度越大,效率越好C.强度与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 D.强度与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13.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过程B. 心理状态C. 心理特征D. 心理现象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行为科学D. 物理心理学答案:D3. 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理论性B. 实证性C. 应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认知心理学?A. 信息加工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B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意识B. 潜意识C. 意识和潜意识D. 社会意识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诞生的标志是_____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答案:18792.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其主要特点是_____。
答案:系统地、有计划地观察3. 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指的是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_____。
答案:神经质4.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遗忘的速度是_____。
答案:先快后慢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相关研究法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3. 解释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4. 阐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能力、兴趣等心理特性。
2.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四个基本环节。
4. 情绪:情绪是一种主观的、短暂的、强烈的、伴随着生理变化和特定表情的心理状态,通常与特定的刺激事件或情境有关。
5.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判断,它是影响个体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重要因素。
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______法和个案研究法。
(调查法)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求是______需求。
(生理需求)3.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在学习后的最初阶段最快,然后逐渐______。
(减慢)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可以通过______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
(观察)5.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性格可以被概括为五个基本特质,即开放性、责任感、外向性、宜人性和______。
(神经质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记忆类型主要负责短期信息的存储和处理?(A)A. 工作记忆B. 长时记忆C. 感觉记忆D. 短时记忆2. 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C)A. 斯金纳B. 马斯洛C. 巴甫洛夫D. 弗洛伊德3. 在阿龙森的从众实验中,当实验者故意给出错误答案时,参与者最可能表现出哪种行为?(B)A. 反从众B. 从众C. 独立思考D. 不确定4. 下列哪种情绪属于基本情绪?(A)A. 喜悦B. 害羞C. 羞耻D. 内疚5. 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D)A. 合理化B. 投射C. 反抗D. 否认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ABCD)A. 社会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E. 生物化学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ABC)A. 生理成熟B. 教育环境C. 社会文化D. 遗传基因E. 经济状况3. 下列哪些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研究领域?(ABCD)A. 幸福感B. 乐观主义C. 自我实现D. 个人优势E. 心理疾病4. 下列哪些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ABCDE)A. 遗传基因B. 家庭环境C. 学校教育D. 社会文化E. 个体经历5. 下列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BCD)A. 适应功能B. 信号功能C. 动机功能D. 组织功能E. 创新功能五、判断题1.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答案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2、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3、语义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4、表象:人脑中出现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经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使用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另一个要求是测验的标准化。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3、动机的分类。
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四)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4、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动效理论,成就耳目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人格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高德伯格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
心理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行为表现D. 社会互动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属于以下哪个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类型?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D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D5.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汀格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菲利普·津巴多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情绪转移D. 情绪宣泄答案:C8.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神经质高的人倾向于?A. 情绪稳定B. 情绪不稳定C. 社交能力强D. 社交能力弱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记忆的阶段?A. 编码B. 存储C. 提取D. 遗忘答案:D10.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哪几个过程?A. 注意、保持、复制、动机B. 注意、保持、动机、反馈C. 注意、复制、动机、反馈D. 注意、保持、复制、遗忘答案:A11. 以下哪个不是智力的组成部分?A. 语言智力B. 逻辑数学智力C. 音乐智力D. 情绪智力答案:D1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动机的?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D.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答案:D13. 以下哪个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A. 算法B. 启发式C. 试错法D. 随机选择答案:D1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发展阶段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1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维度?A. 强度B. 持续时间C. 频率D. 社会性答案:D1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智力测验B. 人格问卷C. 情绪量表D. 心电图答案:D1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药物治疗答案:D1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障碍的分类?A. 焦虑障碍B. 心境障碍C. 人格障碍D. 学习障碍答案:D1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评估的目的?A. 诊断B. 治疗C. 预测D. 干预2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A. 保密性B. 客观性C. 专业性D. 随意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行为经济学答案:A, B, C22.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 动机功能B. 社会功能C. 适应功能D. 认知功能答案:A, B, C23. 以下哪些是学习的条件?A. 强化B. 惩罚C. 模仿答案:A, B, C。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的定义?- A. 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 B. 研究人类生理活动的科学- C. 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D.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 答案:A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人类情绪和行为- B. 动物情绪和行为- C. 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3. 哪个分支是心理学的基础?- A. 认知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答案:D4. 下列哪个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的心理学分支?- A. 人格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答案:A5.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访谈法-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用简洁的语言作出回答。
1.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形式,通过重复将一个无条件刺激与一个有条件刺激相结合,使无条件刺激能够触发条件反射。
2.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指出当个体的行为与其持有的信念、态度或价值观相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3. 请简要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
- 答案: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是一组关于遗传物质传递规律的法则。
包括基因的随机分离定律和因子独立分配定律。
基因的随机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繁殖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随机分离,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
因子独立分配定律指出在自然界的某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遗传因子是独立且随机地由父代遗传给子代。
4. 请解释自我实现需求是什么?- 答案: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对于实现自己潜能、追求个人成长和达到自我价值的需求。
这一层次的需求强调个体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潜力,追求个人成就和满足创造力。
心理学期末考试及其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活动B. 生物活动C. 社会活动D. 物理活动答案:A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学习B. 社会影响C. 潜意识D. 环境因素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知觉B. 记忆C. 情感D. 运动技能答案:D4.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5. 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而发生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6. 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皮亚杰C. 弗洛伊德D. 埃里克森答案:A7. 哪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形成道德观念?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青春期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人际关系C. 休闲活动D. 经济问题答案:C9.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需要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主义理论答案:B10. 哪个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群体行为?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组织心理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临床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教育学答案:A, B, C12.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以下哪些是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学习?A. 动机B. 认知风格C. 情绪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 B, C, D14. 情绪智力包括哪些能力?A. 情绪识别B. 情绪调节C. 社交技巧D. 逻辑推理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是应对压力的策略?A. 放松技巧B. 认知重构C. 社交支持D. 逃避现实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B. 知觉
C. 动机
D. 人格
答案:B
4.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什么?
A. 安全需求
B. 自我实现需求
C. 生理需求
D. 尊重需求
答案:C
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原始冲动和欲望的源泉;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道德和规范的代表。这一理论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
A. 弗洛伊德
B. 皮亚杰
C. 阿伦森
D. 费斯汀格
答案:D
7. 以下哪项不是情绪的功能?
A. 适应功能
B. 动机功能
C. 组织功能
D. 破坏功能
答案:D
8.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班杜拉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马斯洛
答案:A
9.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怎样的?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A. 动物行为
B. 心理现象
C. 社会现象
D. 物理现象
答案:B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受哪个结构的驱动?
A. 自我
B. 超我
C. 本我
D. 他我
答案:C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心理现象和行为C. 人类思维D. 社会关系答案:B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遗传学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惩罚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詹姆斯-兰格理论D. 社会交换理论答案:C7. 以下哪个是人格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C.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常用工具?A. 心理量表B. 实验设计C. 观察记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心理手术D. 物理治疗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梦的解释。
答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冲动的表现,通过梦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体的潜意识内容,包括压抑的愿望、冲突和焦虑。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它在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行为选择、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课期末考试答案

心理学课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什么?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科学D. 人文科学答案:C3.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是什么?A. 社会因素B. 生物因素C. 潜意识D. 环境因素答案:C4.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B. 情绪、动机、人格等非认知过程C. 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等社会过程D. 生理机制、神经活动等生理过程5. 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霍华德·加德纳C. 丹尼尔·戈尔曼D. 艾瑞克森答案:C7. 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是谁?A. 班杜拉B. 皮亚杰C. 弗洛伊德D. 荣格答案:A8.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利益最大化D. 避免伤害答案:C9. 人类智力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B. 霍华德·加德纳C. 丹尼尔·戈尔曼D. 艾瑞克森答案:A10.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弗洛伊德C. 荣格D. 皮亚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程心理学D. 教育心理学答案:ABCD12.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包括哪些?A. 单因素实验设计B. 多因素实验设计C. 随机控制实验D. 非随机控制实验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A. 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B. 保护研究参与者的隐私C. 研究结果的公正性D. 研究资金的来源答案:ABC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的期末考试带答案

心理学的期末考试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心理和行为D. 人类心理、行为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答案:D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受什么影响?A. 意识B. 前意识C. 潜意识D. 意识和前意识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知觉B. 思维C. 情绪D. 内分泌答案:D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6. 哪个心理学流派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中强化的作用?A.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B.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C. 维持行为的持续性D. 改变行为的方向答案:B8.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9.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怎样的?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慢再快答案:A10. 哪个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人们在面对多个选择时倾向于选择中间选项的现象?A. 锚定效应B. 选择悖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中间选项效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身体健康D. 睡眠质量答案:ABCD2.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建立自我认同B. 获得亲密关系C. 获得自主性D. 获得勤奋感答案:A3.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社会影响D. 个体差异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A. 倾听B. 共情C. 指导D. 反馈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压力的积极作用?A. 提高警觉性B. 增强适应能力C. 促进问题解决D. 导致健康问题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心理学期末考核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智力答: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2.暗适应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怀逐渐提高的过程;3.图式答: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4.情景记忆答: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答: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优缺点在于是否适合你,每种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缺点,;想学好,就要掌握基本的佛洛伊德知识,;然后再去学荣格的,根据学的东西去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以前做什么的,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2、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答案补充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1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2实验法的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实验情境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3调查法的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4档案研究法的优点:跨越时间空间,有些纪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缺点:是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如何也难以断定;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答:一、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仅仅把意识理解为人脑的机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意识本身.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外界的信息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人脑并非是一块“白板”,并非只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和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属于人的主观世界.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都可以从物质的过程得到说明.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是,这种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即使荒唐的宗教观念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客观基础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是使人间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威力罢了.人的意识不管主观的色彩多么浓厚,不管披上什么样的神秘外衣,它归根到底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型”.四、从总体上看,意识不等于认识,因为意识包含着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意识作为人类知、情、意的精神结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心理,而是高度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心理,这就使它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通常我们把意识的含义理解为与“精神”相同,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可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五、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又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区分:首先,从意识活动的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群体意识又可划分为民族、阶级、小团体、职业性的各种意识,它是由不同的主体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立场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实践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次,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又可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它是潜藏于深处、未被唤起或不自觉反映的意识,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意识;显意识是人们自觉认识到并有一定目的控制的意识.人类的意识总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统一,在显意识控制下的那些反映,只是与随意行为有关的那些部分,而大量的不随意行为则是由潜意识自发控制的.再次,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又可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传统意识是人类从整个历史发展、民族发展中继承下来的意识,它已经自然而然地渗透于人们习惯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中,具有某种强大的惯性作用;现实意识是人们在现实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未来意识则是人们依据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面向将来的意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是每一代人在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三种意识,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对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从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看,系统的、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通常称之为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另一类是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可称之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等.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毛泽东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物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地表现在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具体考察意识的能动作用,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意识能动作用的质,就是它对客观事物发展影响的性质,即促进还是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是区别一切时代一切意识根本性质的标志.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状态、发展规律等.能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往往把实践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能动作用的量的方面,是它影响客观事物发展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等等.意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起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因此,一种意识对客观事物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斗争使先进的意识战胜落后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简答概念的种类;答:概念的种类:区分概念种类的标准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与相互关系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正统概念和模糊概念4.思维及其特征;答: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第二,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思维是什么之前人们将思维定义为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的特征和联系,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所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智力三元理论;答: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广泛的智力行为;2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3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及相应的过程;4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5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刺激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2.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答: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心理学》期末作业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 )。
A.性格B.意志C.需要D.兴趣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3题“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A.互补性B.相似性C.接近性D.个性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4题()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机体的生理变化在情绪经验是第一位的,个体的情绪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A.阿诺德B.坎农—博德C.普里布拉姆D.詹姆士—兰格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与朋友的友情,无论在顺利的条件下,还是在困难的环境中,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这是属于情感品质中的()A.倾向性B.深刻性C.稳固性D.效果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6题“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7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表现出( )的特点。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快不慢D.时快时慢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8题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方法的是()。
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 暗示法D.代币奖励法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22题当我们阅读《水浒传》时,头脑中出现宋江的形象属于()。
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23题智力多元论是()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吉尔福特D.加德纳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24题暴怒、狂喜、恐惧、绝望等都属于()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33题某学生智商为87,其智力水平属于()。
A.中上水平B.中下水平C.中等水平D.优秀水平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2.第34题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大学期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期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生理健康C. 社会现象D. 动物行为答案:A2.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于哪个方面?A. 意识B. 潜意识C. 社会行为D. 认知过程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失调理论中的概念?A. 信念B. 行为C. 态度D. 情绪答案:D4.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5. 以下哪个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记忆力B. 注意力C. 情绪识别D. 逻辑推理答案:C6. 哪个心理学派别强调了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学的应用领域?A. 教育评估B. 职业指导C. 心理咨询D. 疾病诊断答案:D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刺激决定的?A. 认知行为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B9. 以下哪个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A. 婴儿期B. 童年期C. 青春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适应的策略?A. 问题解决B. 情绪调节C. 否认现实D. 社会支持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感受到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吸烟的习惯,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
3. 描述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并给出一个例子。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心理和生理过程C. 行为和生理过程D. 心理和行为过程答案:A2. 下列哪项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弗洛伊德C. 荣格D. 斯金纳答案:A4. 记忆的三个阶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5.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斯皮尔伯格D. 艾森克答案:B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班杜拉C. 费斯廷格D. 埃里克森答案:C7.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荣格D. 马斯洛答案:B8.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A. 可观察性B. 可测量性C. 可重复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B. 皮亚杰C. 斯金纳D. 弗洛伊德答案:A10.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答案:ABCD3. 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A. 自我意识B. 自我调节C. 社会技能D. 动机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心理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认知失调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一致性B. 认知冲突C. 行为改变D. 认知重构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mooc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mooc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社会行为D. 物理现象答案:D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C.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D. 学习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A. 条件反射B. 强化C. 观察学习D. 遗传变异答案:D4.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哪位心理学家?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之一?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沙克特B. 莱昂·费斯汀格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罗伯特·扎荣克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理论的分类?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8.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让·皮亚杰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神经影像学D. 能力测验答案:C10. 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哪位心理学家?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斯坦利·沙克特C. 莱昂·费斯汀格D. 卡尔·罗杰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神经科学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避免伤害D. 公正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A. 动机不足B. 焦虑情绪C. 认知负荷过重D. 缺乏适当的反馈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卡尔·罗杰斯D. 冯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工具?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实验室实验D. 观察法答案:C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和动机B. 意识和无意识C. 思维和知觉D. 行为和环境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5.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A. 经典条件反射B. 操作条件反射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6.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代表道德和理想自我的是: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C7. 以下哪种记忆类型不是短期记忆?A. 工作记忆B. 感觉记忆C. 长时记忆D. 瞬时记忆答案:C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规律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遗忘D. 先快后快答案:A9. 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属于心理治疗?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10. 在团体动力学中,影响团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团体目标B. 团体成员的共同性C. 团体成员的多样性D. 团体成员的互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重复性D. 可操作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B. 环境C. 社会支持D. 个人经历答案:ABCD3.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发展心理学?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答案:ABC4. 在学习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强化?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AB5. 以下哪些属于人格特质理论?A.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B. 卡特尔的人格因素理论C.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D.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期末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植物生长C. 物理现象D. 化学变化答案:A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3. 以下哪个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马斯洛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4.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艾利斯B. 罗森塔尔C. 戈尔曼D. 班杜拉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惩罚B. 奖励C. 消退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_______、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心理学。
答案:发展心理学7.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_______和自我实现。
答案:自由意志8. 经典条件反射是由_______提出的。
答案:巴甫洛夫9.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了_______和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认知疗法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_______来学习行为。
答案:观察学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1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努力,并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态度,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和坚持性。
13. 描述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会技巧。
这些能力有助于个体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识别和影响他人的情绪。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认知失调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现象答案:D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答案:D3.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A. 结构主义心理学B. 行为主义心理学C. 精神分析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6.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 感知B. 注意C. 记忆D. 以上都是答案:D7. 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在于()A. 情绪更复杂B. 情感更复杂C. 情绪更持久D. 情感更持久答案:D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研究()A. 意识B. 潜意识C. 自我D. 超我答案:B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群体行为C.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D. 社会环境答案:C10.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A. 生理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E. 教育心理学答案:ABCDE2.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仪器包括()A. 脑电图仪B. 眼动仪C. 心理测量仪D. 行为观察仪E.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答案:ABCDE3.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E. 神经科学答案:ABCDE4.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E. 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BCDE5.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无伤害原则D. 公正原则E. 自愿原则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知道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知道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与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C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D. 人文科学答案:C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哪个学派是第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学派?A. 结构主义B. 行为主义C. 精神分析D. 认知主义答案:A5.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是什么?A. 认知、情感、动机、行为B. 感知、记忆、思维、情绪C. 认知、情感、动机、社会D. 感知、记忆、思维、社会答案:C6.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层面是什么?A. 个体、群体、社会B. 生物、心理、社会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知、记忆、思维答案:B7. 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A. 教育、健康、工作、生活B. 医疗、咨询、管理、法律C. 教育、咨询、管理、法律D. 医疗、健康、工作、生活答案:A8.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感知、记忆、思维、情绪B. 认知、情感、动机、行为C. 个体、群体、社会D. 生物、心理、社会答案:B9.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B. 个案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C.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A. 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B.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C. 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发展、社会行为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差别预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语言生成: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4、错觉: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技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暇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
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
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一、个别智力测验工具:
(一)比内量表:比内量表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
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量表。
(二)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有三种:一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其前身是1939年韦克斯勒编制的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BI),以后于1955年修订成目前使用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二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于1949年编制;三是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1963年编制,1967
年最后完成。
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WISC适用于6.5~16岁的儿童;WPPSI适用于3岁10个月至6岁10个月的幼儿。
三套量表相互衔接,可以对一个人从幼年到老年进行智力测量。
二、团体智力测验工具:
(一)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
(二)瑞文渐进测验。
(三)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