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筋计算规则
板钢筋的计算规则
板钢筋的计算规则
1.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2.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lae:抗震
3.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4.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5.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6.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7.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8.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9.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钢筋计算规则汇总
钢筋计算规则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柱、板钢筋工程算量规则
梁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楼层框架梁上部钢筋长度的算法1.楼层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的算法(1)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足够宽,上部纵筋可以直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Ln+2max[(LaE ),(0.5hc+5d )]其中:Ln ——通跨净长;LaE ——锚固长度;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即支座宽度);(2)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上部纵筋必须弯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Ln+2max[(LaE),(0.4LaE+15d ),(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 )]2.楼层框架梁上部支座负筋长度的算法(1)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支座锚固=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中间跨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3×2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4×2注:Ln取左右两跨净跨长较大值3.楼层框架梁上部架立筋长度的算法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二、楼层框架梁侧面纵筋长度的算法1.构造纵筋当梁净高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梁侧面构造纵筋=Ln+15d×2(Ln为梁通跨净长)2.抗扭纵筋(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3.拉筋长度的计算有侧面纵筋一定有拉筋(1)当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2)当拉筋只勾住主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4.拉筋根数的计算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Ln-50×2)/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1三、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长度的算法1.下部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下部非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首尾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锚入端支座内长度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中间支座max[(LaE),(0.5hc+5d)]中间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四、楼层框架梁箍筋的算法箍筋长度=2(梁宽b-保护层×2+2d)+2(梁高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箍筋根数:(1)一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max(梁高hb×2,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2)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 [max(梁高hb×1.5,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五、吊筋的算法吊筋长度=次梁宽b+2×50+2×(梁高-2×保护层)/sin45°(或60°)+2×20d六、附加箍筋的算法附加箍筋长度算法和箍筋计算方法一样附加箍筋间距为8d且≤100,附加根数按图纸标注计算七、屋面框架梁钢筋的算法屋面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右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2屋面框架梁上部负筋长度=净跨/3(4)+(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例题:解:KZ1:450mm×450mm;抗震等级二级;C30混凝土;c=25mm;LaE=34d hc-c=450-25=425mm<LaE=34d=850mm,钢筋需要弯锚上部贯通筋:(10800-450)+2×850=12050mm N=2支座负筋:第一排左 (6600-450)/3+850=2900mm N=2中 (6600-450)/3×2+450=4550mm N=2右 (4200-450)/3+850=2100mm N=2第二排左 (6600-450)/4+850=2387.5mm N=2中 (6600-450)/4×2+450=3525mm N=2右 (4200-450)/4+850=1787.5mm N=2架立筋:第一跨 (6600-450)-(6600-450)/3×2+150×2=2350mm N=2第二跨(4200-450)-(6600-450)/3-(4200-450)/3+150×2=750mm N=2下部非贯通筋:第一跨(6600-450)+2×850=7850mm N=4第二跨(4200-450)+2×850=5450mm N=3构造筋:(10800-450)+15×2×12=10710mm N=4拉筋(只勾住主筋,直径取6mm):(300-2×25+2×6)+1.9×2×6+2×75=434.8mm根数:(6600-450-2×50)/(2×200)+1+(4200-450-2×50)/(2×200)+1=28根箍筋:2×(300-2×25+2×10)+2×(700-2×25+2×10)+1.9×2×10+2×100=2118mm 根数:第一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6600-450-2×1.5×700)/200-1=20根第二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4200-450-2×1.5×700)/200-1=8根箍筋总根数=22+20+22+8=72根柱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基础层插筋计算(1)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2)柱生根于基础梁上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IEa的取值:h-c≥0.5LaE,max(12d,150)h-c≥0.6LaE,max(10d,150)h-c≥0.7LaE,max(8d,150)h-c≥0.8LaE,max(6d,150)h:基础厚度;h-c=h1二、柱纵筋长度的算法1.-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hn/3,净高其余均为max(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2.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3.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hn/6,hc,500)4.顶层柱纵筋计算(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hn/6,hc,500)注: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混凝土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2)顶层边柱纵筋计算情况A: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入梁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35%)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12d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 LaE情况B: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锚入梁及板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只有1号钢筋和4号钢筋情况C: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1.2%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顶层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20d(3)顶层角柱纵筋计算顶层角柱两面有梁,其纵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跟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计算5.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1)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不宜大于50%,对于焊接连接不应大于5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d>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三、柱箍筋根数的算法1.基础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2.-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5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3.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4.顶层箍筋根数计算(假如房屋只有两层)根部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例题:楼层框架梁均为300mm×650mm,混凝土等级C30,板厚100mm,抗震等级二级,基础为800mm的筏板基础,计算:柱的钢筋工程量,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板筋的计算规则
建筑板的平法标注板底筋长度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6.25d*2底筋长度L= 净跨+ 分别伸入左右支座长度max (支座宽/2、5d)+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设置180度弯钩6.25d;★冷轧带肋筋和螺纹钢筋不设弯钩;★如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当端支座为框架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入支座中心线,当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入支座≥120mm且≥板厚;★净跨=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另一方向底筋同上板底筋根数底筋根数,扣减值有三种情况:1)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底板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2)一个保护层;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底板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3)1/2板筋间距;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底板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另一方向底筋根数同上★钢筋重量=一根钢筋长度×根数×钢筋直径每米重量kg/m板负筋长度1)板负筋为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入长度La+弯勾按标注计算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板负筋根数负筋根数,扣减值有三种情况:1)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2)一个保护层;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3)1/2板筋间距;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板钢筋计算公式
板的钢筋计算【下部贯通纵筋】1)底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长度*2+弯勾*2伸入支座长度=max﹛(ha/2),(5d)﹜(端部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 = max﹛(ha/2),(12d)﹜=(ha/2+5d)=(ha/2)=(ha-bhc)ha为支座(梁、剪力墙、圈梁)宽,bhc为支座(框架梁、剪力墙、圈梁)保护层=La (最小锚固长度)= max(120,h) (端部支座为砌体墙,h为板厚)2)底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面筋】1)面筋长度=净跨+伸入支座锚固长度*2+弯勾*2伸入支座锚固长度=La(最小锚固长度)=0.4 La+15*d=(支座宽ha-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支座宽ha-支座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2)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负筋】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支座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入支座长度= La(最小锚固长度)=0.4 La+15*d=(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2*保护层)=(支座宽ha -保护层bhc)+(板厚h -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2*保护层)=伸入支座中心线ha/2+(板厚h -保护层)弯折长度=(板厚h -2*保护层)=(板厚h -保护层)2)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3)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界长度150*2+弯勾*2=轴线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净跨-50*2=净跨-保护层*2=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4)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弯折长度*2=标注长度a+标注长度b+支座+弯折长度*2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板筋间距+13)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轴线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布筋范围=净跨-50*2=净跨-保护层*2=净跨+保护层+左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保护层+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24)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a /分布筋间距)+ (布筋范围b /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 a /分布筋间距+1)+ (布筋范围 b /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温度筋】1)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 =(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150*2+弯勾*22)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两支座净长-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上部筋1)上部受力筋长度=锚固长度La +(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h-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一端悬挑=(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2)+(h-保护层*2+5d) *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两端悬挑2)上部受力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3)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下部筋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max(支座宽/2,12d)+(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 +弯勾*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50*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2)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 一级钢筋)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板中开洞的底筋计算】1)非洞口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弯勾*22)洞口截断钢筋长度=伸进长度max﹛(ha/2),(5d)﹜+(净跨-保护层)+设定弯折+水平玩折(h-保护层*2+5d)+弯勾3)洞口加强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max﹛(ha/2),(5d)﹜*2。
板筋计算(讲课用)
板钢筋计算一、普通板下部筋计算(板下部钢筋包括受力筋和分布筋)㈠下部钢筋筋长度计算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伸进支座长度+两端弯钩(仅用于光面钢筋,螺纹钢不用设弯钩,下同)。
净跨长指梁边(或墙边、圈梁边、砌体墙边、柱边)到梁边(或墙边、圈梁边、砌体墙边、柱边)的长度。
伸进支座长度,应按设计要求计算,现浇楼、屋面板一般不要求抗震措施构造,除非设计有特别的要求,以下伸进支座长度是按图集04G101-4(25页)和09G901-4(2-3页)的做法计算。
⒈当板的端支座为梁时,伸进支座长度=max(支座梁宽/2,5d,La),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下同);⒉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伸进支座长度=max(支座梁宽/2,5d,La);⒊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伸进支座长度=max(支座圈梁宽/2,5d);⒋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进支座长度=5d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伸进支座长度≥5d,支座长度≥120,且≥板厚h;5.板筋伸进柱(详见图集09G901-4节点A/2-5)时,伸进支座长度=max(支座梁宽/2,5d,La),要注意钢筋长度与伸入梁上的钢筋长度不一定相同。
㈡下部钢筋根数第一条板钢筋到墙边(或梁边)距离,图集09G901-4是50mm,图集04G101-4的25页说明是距离梁角筋1/2板筋间距,施工手册是50~100mm,具体按设计要求计算。
⒈下部钢筋根数=(净跨长-50mm×2)÷板筋间距+1(箍筋根数一般按此条计算)⒉下部钢筋根数=(净跨长+梁保护层厚度×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⒊按上式计算的根数值不足一根按一根计算,即“向上进一”。
也有认为应采用“四舍五入”,为了便于结算,可以在图纸会审时说明清楚取值得方法(一般按“向上进一”计算)。
二、面筋计算㈠端支座负筋⒈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端支座负筋长度=伸进支座长度+板内净长+90°直弯钩长度,⑴伸进支座锚固长度,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当按图集04G101-4(或09G901-4)计算时:①当板的端支座为梁、剪力墙、圈梁时,伸进支座锚固长度=La +端部弯钩;②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进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90°直弯钩长度。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根数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 1/2板筋间距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1、单跨板底筋布置示意图
50
练习
1、请画板及其底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板底钢筋并与手工对量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长度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搭接长度 弯勾*2 弯勾*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 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 )+布筋范围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 向上取整) (向上取整)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 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 )+布筋范围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 向上取整) (向上取整)+1
洞口构造(二 洞口构造 二)04G101-4P36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边被切断钢筋端部构造
矩形洞和圆形洞加强筋构造图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板式阳台板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带栏板的阳台板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梁板式阳台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纯悬挑阳台
板钢筋计算规则
板钢筋计算规则
一、板底钢筋长度计算
1、板底钢筋按梁、圈梁、剪力墙为支座时
底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max(1/2Hc,5d)+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当板底钢筋为非光圆钢筋时,则弯钩增加长度取消
2、板底钢筋按砌体墙为支座时
底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max(120,h)+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当板底钢筋为非光圆钢筋时,则弯钩增加长度取消
二、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1、首末根钢筋距支座边缘50mm时
底筋根数=(板净跨-2*50)/板间距+1
2、首末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时
底筋根数=(板净跨+2*保护层厚度c-板筋间距)/板间距+1
三、板面筋长度计算分析
1、板面筋按梁、圈梁、剪力墙为支座时
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Hc-c+弯钩增加长度(板厚-保护层厚度)
2、板面筋按砌体墙为支座时
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max(120,h)+弯钩增加长度
四、板面支座负筋
1、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板内净跨Ln+伸入端支座内长度+弯钩长度
2、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板内净长A+中间支座宽度9板内净长B+弯钩长度
五、板面钢筋根数
1、首末根钢筋距支座边缘为50mm时
负筋根数=(板净跨Ln-2*50)/板间距+1
2、首末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时
负筋根数=(板净跨Ln+2*保护层厚度c-板筋间距)/板间距+1。
钢筋计算的规则
钢筋计算的规则如下: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按下列规则计算。
(一)一般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及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
当梁、板(包括整板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m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定额)执行。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m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mm,两端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m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mm计算。
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标底、标书中,底板、梁暂按8m 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
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分别分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
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的场外运输按吨计算。
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应分别按吨计算。
手工算板筋的基本知识
手工算板筋的基本知识1、首先要清楚板内钢筋分类:受力筋(底筋、面筋)、负筋(边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温度筋、以及马凳筋,洞口加筋等等。
2、要了解平法标注中板筋符号:1)、B——板底部钢筋(底筋);T——板顶部钢筋(面筋);B&T——双层钢筋2)、X——贯通横向钢筋;Y——贯通纵向钢筋;X&Y——双向钢筋3)、原位标注中负筋长度尺寸为伸至支座中心线3、受力筋计算:板底受力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04G101-4中规定,板受力筋伸入支座(梁、剪力墙、圈梁)的长度,为max(支座宽/2,5d)。
而如果支座为砌体墙,则伸入长度为max(板厚,120)板底受力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04G101-4中规定,起步距离为“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则第一根钢筋距梁边的长度就应该为“S/2-梁保护层厚底”。
工程板受力筋的间距一般为120mm、150mm 、180mm,平均按150mm计算,一半为75mm,保护层按25mm计取,故起步距离常规按50mm计算。
4、板负筋计算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弯折长度的计算方法:1)板厚-2*保护层;2)板厚-保护层(04101-4)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入长度计算方法:通常算法为“梁宽-保护层+板厚-2*保护层板负筋的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5、分布筋长度计算= 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端支座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常规是向上取整,不加工1根,向下取整加1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一般会按(布筋范围1+2)/间距+1计算6、温度筋指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就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钢筋计算的规则
钢筋计算的规则钢筋计算的规则如下: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按下列规则计算。
(一)一般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及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
当梁、板(包括整板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m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定额)执行。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m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mm,两端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m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mm计算。
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标底、标书中,底板、梁暂按8m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
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分别分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
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的场外运输按吨计算。
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应分别按吨计算。
板筋计算公式
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板筋计算公式
板筋计算公式:不规则板面积为S正方形边长为b,b=根号S钢筋间距为a,钢筋单向布筋根数为n=b/a钢筋直径为d,钢筋总长度L=b(2n+1)+lm当钢筋直径为ф6-ф10时,板两端头钢筋的增加长度lm 按下式计算简直板 lm=14(n+3)d固端板 lm=75(n+3)d吊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板钢筋算法,自学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板配筋一般就是板跨加上伸入长度,伸入长度一般可取100,再加上末端弯钩。
这只是通长钢筋的算法,你还是要看懂图纸,好多集中标注什么的要具体计算。
(整理)板筋的计算规则
建筑板的平法标注板底筋长度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6.25d*2底筋长度L= 净跨+ 分别伸入左右支座长度max (支座宽/2、5d)+ 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钢筋,设置180度弯钩6.25d;★冷轧带肋筋和螺纹钢筋不设弯钩;★如设计了弯折,则要计算弯折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当端支座为框架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入支座中心线,当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入支座≥120mm且≥板厚;★净跨=板在梁间或剪力墙间的净距。
★另一方向底筋同上板底筋根数底筋根数,扣减值有三种情况:1)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底板钢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2)一个保护层;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底板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3)1/2板筋间距;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底板钢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另一方向底筋根数同上★钢筋重量=一根钢筋长度×根数×钢筋直径每米重量kg/m板负筋长度1)板负筋为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锚入长度La+弯勾按标注计算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板负筋根数负筋根数,扣减值有三种情况:1)距支座边距离有50mm;板边有梁支座及剪力墙支座时,从梁、墙内边计算,起始步距为50mm;●负筋根数=(净跨-50*2)÷板筋间距+12)一个保护层;板边没有梁、剪力墙等砼构件,而是平板悬挑或直接搁置在砌体墙上时,从板边计算,起始步距为一个保护层;●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3)1/2板筋间距;至于起始步距为1/2板筋间距的情况,为04G101-4第25页设置的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板钢筋计算公式图解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板上开洞平面布置图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一)04G101-4P35
矩形洞边长和圆洞直径不大于300时钢筋构造(受力 钢筋绕过孔洞,不另设补强钢筋)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挑板净宽-保 护层+(板厚-保护层*2+5d)
5、悬挑板筋计算-两端
平面图
5、悬挑板钢筋计算-两端
剖面图
面筋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面筋计算
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水平段长度+(板厚-保护层*2+5d) 面筋根数=(挑板长度-保护层*2)÷间距+1
伸进长度=max(板厚,120)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其它情况
伸进长度=max(≥12d且≥梁(或墙)宽/2 ) 伸进长度≥La(锚固长度) 伸进长度=过墙(或梁)中线+5d 伸进长度=梁(或墙)宽-保护层 伸进长度=到墙(或梁)的中线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1、单跨板底筋布置示意图
50
练习
1、请画板及其底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板底钢筋并与手工对量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长度的计算04G101-4 P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筋计算规则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二)04G101-4P36
✓ 矩形洞边长和圆洞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1000时补强 钢筋构造
板筋计算规则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二)04G101-4P36
✓ 洞边被切断钢筋端部构造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分布筋计算
✓ 分布筋长度=水平长度+弯勾 *2
✓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计间算规距则 +2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双层双向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面筋直接锚入板内
板筋计算规则
练习
✓1、请计算纯悬挑板的钢筋 ✓2、与软件进行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
7、异形板钢筋计算
✓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 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 方式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 方式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 方式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板筋计算规则
练习
板筋计算规则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矩形洞和圆形洞加强筋构造图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板式阳台板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带栏板的阳台板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梁板式阳台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纯悬挑阳台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雨蓬板
✓ 面筋长度=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板筋计算规则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剖面图04G101-4 P28
✓ 面筋长度=弯勾+锚入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 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挑板净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板5筋d计)算规则
5、悬挑板钢筋计算-两端
距(向上取整)
✓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
距(向上取整)+1
板筋计算规则
练习
✓1、请计算板的中间支座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
3、多跨板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平面配筋图
板筋计算规则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剖面图
✓1、请计算板的负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温度筋根数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练习
✓1、请画板的温度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平面配筋图
板筋计算规则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剖面图
板筋计算规则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板筋计算规则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弯勾*2
✓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
板筋计算规则
✓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 伸进长度=max(板厚,120)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其它情况 ✓伸进长度=max(≥12d且≥梁(或墙)宽/2 ) ✓伸进长度≥La(锚固长度) ✓伸进长度=过墙(或梁)中线+5d ✓伸进长度=梁(或墙)宽-保护层 ✓伸进长度=到墙(或梁)的中线
第五章 板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
✓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04G101-4P25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
✓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平面图
板筋计算规则
5、悬挑板钢筋计算-两端
➢剖面图
✓ 面筋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2+搭接长度*搭接个 数
板筋计算规则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面筋计算
✓ 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水平段长度+(板厚-保护层*2+5d) ✓ 面筋根数=(挑板长度-保护层*2)÷间距+1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长度的计算04G101-4 P30
✓ 负筋长பைடு நூலகம்=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的锚入长度计算 ✓锚入长度=锚固长度La ✓锚入长度=0.4La+15d ✓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锚入长度=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檐
板筋计算规则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 挑檐04G101-4P27
板筋计算规则
小结
➢计算板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板钢筋时的心得?
板筋计算规则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的根数计算
✓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板为筋计1算/2规板则 筋间
练习
✓1、请画负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底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7、异形板钢筋计算
➢2号轴线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板筋计算规则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板上开洞平面布置图
板筋计算规则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一)04G101-4P35
板筋计算规则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 第一根钢筋距梁板角筋计筋算为规则1/2板筋间
距
1、单跨板底筋布置示意图
50
板筋计算规则
练习
✓1、请画板及其底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板底钢筋并与手工对量
板筋计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