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数学(复习必备)-立体几何题怎么解
高考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高考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在高考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
1. 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题目通常涉及三维空间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画图、模型等方式辅助思考和理解题目。
2. 几何关系的转换:有时候,立体几何问题可以通过转换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
我们可以尝试在某个平面上进行投影或者进行截面的分析,将立体问题转化为二维几何问题来解决。
3. 利用相似三角形:在立体几何问题中,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经常被用到。
通过找出共性和相似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4. 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例如,如果某个角度为90度,那么某
些边和角度之间可能存在平行四边形关系,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5. 应用平面几何定理: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平面几何定理也可以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使用。
例如,利用圆锥的旋转对称性可以得到一个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6. 巧妙使用一点一线:有时候,一个线段或一个点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其他线段或点的位置,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题
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信息。
总之,在解决高考立体几何问题时,需要充分理解题意,巧妙应用几何知识和技巧,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通过反复联系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立体几何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解题方法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在立体几何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包括几何体、平面几何图形、平面曲线图形等。
几何体是三维空间内的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平面几何图形是二维平面内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平面曲线图形是二维平面内的曲线图形,如圆、椭圆、抛物线等。
2. 解立体几何题的一般步骤解立体几何题目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要求。
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确定所给信息及要求。
(2)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绘制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
可以使用图纸或几何工具进行辅助。
(3)分析问题,寻找解题的关键信息。
有时需要通过几何关系或性质来推理或计算。
(4)选择适当的方法解题。
可以采用计算、作图、证明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5)检查解答,确保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要注意单位、精度等问题。
3. 解立体几何题的常见方法解立体几何题目时,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平面几何法、三角函数法、矢量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应用。
(1)平面几何法平面几何法是解立体几何题目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几何关系来解决问题。
比如,要求计算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计算各个面的面积然后求和来得到结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来简化计算。
(2)三角函数法三角函数法是解立体几何题目的另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关系来解决问题。
比如,要求计算一个圆锥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利用圆锥体的底面半径和高来计算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然后代入公式计算体积。
(3)矢量法矢量法是解立体几何题目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引入矢量概念来简化问题的计算和推理。
比如,要求证明一个四面体是正四面体,可以通过计算四面体的各个边的矢量来证明各边长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解立体几何题需要熟练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只有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在考试或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一道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几种简捷解法
一道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几种简捷解法
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
在高考中,立体几何试题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文介绍了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几种简捷解法。
首先,利用已知条件和图形推理求解是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一道试题中,如果已知A点和B
点的位置,那么可以利用图形推理求出A点到B点的距离。
此外,利用已知条件及图形推理还可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夹角、三角形的面积等。
其次,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也可以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
图形的对称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旋转、移动或缩放后,图形的形状不变。
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图形的对称性计算出某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位置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最后,利用数学公式也可以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
数学公式指的是立体几何中常用的几何公式,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公式等,可以让我们在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时节省大量的时间。
总之,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几种简捷解法有利用已知条件和图形推理求解,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以及利用数学公式。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在解决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时节省更多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型详细方法解答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型详细方法解答相比于前面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题型要稍微复杂一些,可能会卡住一些人。
该题通常有2-3问,第一问求某条线的大小或证明某个线/面与另外一个线/面平行或垂直,最后一问求二面角。
这类题解题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法和空间向量法,其中各有利弊。
(一)向量法:
使用向量法的好处在于没有任何思维含量,肯定能解出最终答案。
缺点是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
应用空间向量法,首先应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建系结束后,根据已知条件可用向量确定每条直线。
其形式为AB=(a,b,c)然后进行后续证明与求解。
(二)传统法:
学习立体几何章节,虽然学了很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但针对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而言,解题方法基本是唯一的,除了上图6和8有两种解题方法以外,其他都是有唯一的方法。
所以,熟练掌握解题模型,拿到题目直接按照标准解法去求解便可。
另外,还有一类题,是求点到平面距离的,这类题百分之百用等体积法求解。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多种解法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多种解法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目通常有多种解法,这取决于问题的具体形式和你所掌握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问题和它们的多种解法:问题1:求多面体的体积解法1:直接计算如果题目给出了多面体的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使用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来计算。
解法2:分割法如果多面体可以被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几何体(如长方体、三棱锥等),可以先计算每个简单几何体的体积,然后求和。
解法3:向量法如果题目中涉及到了向量的知识,可以通过计算底面的法向量和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即高),然后使用向量体积公式V=1/3 A⋅(B×C)来计算体积。
问题2:求多面体的表面积解法1:直接计算如果题目给出了多面体的各个面的面积,可以直接求和得到总表面积。
解法2:分割法如果多面体可以被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几何体,可以先计算每个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然后求和。
解法3:向量法对于某些复杂的多面体,可以通过计算各个面的法向量和对应的面积向量,然后使用向量点积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求和得到总表面积。
问题3: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解法1:定义法直接使用线面平行或垂直的定义来证明。
解法2:判定定理使用线面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定理来证明。
解法3:向量法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点积或叉积来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
问题4: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法1:公式法如果知道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和垂足在平面上的坐标,可以使用距离公式 d=(x2−x1)2+(y2−y1)2+(z2−z1)2 来计算。
解法2:向量法通过计算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的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然后使用向量点积和模长来计算距离。
问题5: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解法1:定义法直接在图形中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计算。
解法2:向量法通过计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计算这两个法向量的夹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问题6:判断几何体的形状解法1:直接观察通过观察几何体的形状和尺寸来判断。
解法2:计算法通过计算几何体的各个面的面积、边长、角度等来判断。
数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
数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应用范围及其广泛。
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中,立体几何问题是其中之一。
在本文中,将介绍数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分别是平面几何方法、向量法、投影法和立体坐标法。
一、平面几何方法平面几何方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求解。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绘制立体几何图形的几个视图,将其分解为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然后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一个立方体求其体积,可以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然后计算出展开图形的面积。
再根据立方体的性质,将展开图形的面积乘以立方体高度所得的积即为立方体的体积。
二、向量法向量法是一种几何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该方法利用向量的运算和性质,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计算问题来求解。
在利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坐标系,并定义几何体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通过向量运算来计算几何体的性质。
例如,对于一个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其底面向量与高度向量的叉积来求解。
三、投影法投影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利用几何体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关系,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投影几何问题来求解。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绘制几何体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图形,并利用投影几何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求解。
例如,对于一个棱柱在某个平面上的截面积,可以通过计算棱柱的投影图形在该平面上的面积来求解。
四、立体坐标法立体坐标法是一种通过引入三维坐标系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确定几何体的坐标,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坐标几何问题来求解。
在利用立体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并确定几何体的坐标。
然后,通过坐标运算来计算几何体的性质。
例如,对于一个球体求其体积,可以根据球体的坐标及其半径,利用坐标运算公式计算出体积。
总结起来,数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平面几何方法、向量法、投影法和立体坐标法。
数学解题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技巧
数学解题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技巧在解决立体几何题目时,很多学生常常遇到困惑,因为立体几何题目相比平面几何更为复杂,需要更加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在解决立体几何题目之前,我们首先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
比如,什么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题目中所描述的立体图形,从而思考解题的方向。
二、画图解题的技巧立体几何题目通常需要我们进行绘图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在绘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比例为了能够清晰地展示立体图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进行绘图。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尺寸信息来确定比例,保证图形的各个部分都能够清晰显示。
2. 采用多视图绘图法有些立体图形由于其特殊的形状,无法用一张平面图来表示。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视图绘图法,即将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绘制,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3. 注意标注图形的关键信息在绘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图形的关键信息标注清楚,如边长、角度、对称轴等。
这有助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避免犯错。
三、利用立体几何的性质和定理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关键在于运用立体几何的性质和定理。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性质和定理,供大家参考:1. 对称性:很多立体图形都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解题过程。
比如,正方体的各个面都是对称的,我们可以根据对称性来推断各个面的性质。
2. 平行关系:平行关系在立体几何题目中经常出现,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图形中的平行线、平面等,利用平行关系进行推导和计算。
3. 相似关系:相似关系是解决立体几何题目时常用的思想工具。
当两个立体图形相似时,它们的对应边长、对应角度都成比例关系。
通过寻找相似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所需的未知量。
4. 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熟练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是解决立体几何题目的基础。
高考数学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
高考数学中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高考中,立体几何题题目种类繁多,解法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立体几何题解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学考试。
一、平行线与平面在立体几何题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给出一条直线与两个平面的关系,考生需要求出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等。
解法一:利用平行线与平面的性质,可通过构造垂线的方式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给直线,并用不同颜色标出与该直线平行的两个平面;2. 在其中一个平面上,任选一点作为垂足;3. 连接该垂足与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得到一条垂线;4. 由于垂线与所给直线平行,因此垂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交点即为所求点;5. 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所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或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解法二:根据几何关系和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点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在给出的图形中,观察并找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各个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3. 利用比例关系解方程,求解出所需长度或角度。
二、平面图形的投影在立体几何题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给出一个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投影,考生需要还原出该平面图形或者确定其性质。
解法一:根据已知条件以及图形的特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给平面图形的投影,并标出已知条件;2. 观察并找出平行四边形、相似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3. 根据性质,确定各个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4. 利用比例关系解方程,还原出所求图形或确定其性质。
解法二:利用投影的定义和性质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投影的定义,找到所给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2. 根据已知条件及各个线段的投影长度,研究其规律性;3. 利用规律性解方程,求解出所求图形或确定其性质。
三、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在立体几何题中,求解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2021高考数学必考点解题方式秘籍 立体几何3 理(1)
2021高考理科数学必考点解题方式秘籍:立体几何3一.专题综述:立体几何的要紧任务是培育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固然推理中兼顾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几何是研究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学科,而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能够彼此转化,解决立体几何的大体方式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的问题,即空间问题平面化,平面化的手法有:平移(包括线、面、体的平移)、投影、展开、旋转等变换。
1.考纲要求(1)把握平面的大体性质。
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类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依照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
(2)把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明白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把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明白得空间向量的概念,把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4)了解空间向量的大体定理;明白得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把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5)把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及其性质:把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公式;把握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6)明白得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等概念。
(7)把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关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或在座标表示下的距离把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握两个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量。
(8)了解多面、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
(9)了解棱柱的概念,把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10)了解棱锥的概念,把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11)了解球的概念,把握球的性质,把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2.考题设置与分值从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分析,立体几何题型一样是1至3个填空或选择题,1个解答题,分值25分左右3.考试重点与难度(1)空间大体的线、面位置关系。
一样以客观题的形式显现,试题很基础,但需要全面、准确把握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性质,还需要有好的空间感。
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难题的方法
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难题的方法数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立体几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令考生头疼的难题。
立体几何问题需要考生在空间思维和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解决立体几何难题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难题的方法,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解决立体几何难题之前,首先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考生要熟悉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和体等,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性质。
此外,还需要掌握立体几何的重要定理和公式,如欧拉公式、平行面定理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准确地运用。
二、几何图形的绘制在解决立体几何难题时,绘制几何图形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通过绘制几何图形,可以帮助考生更直观地理解问题,并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绘制几何图形时,应尽量保持图形的准确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模糊或错误的情况。
此外,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或标记来标注特定的点、线或面,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推理。
三、几何性质的灵活运用解决立体几何难题,考生需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几何性质。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图形找到一些已知的几何性质,并利用它们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在一个立方体中已知一条棱的长度,那么可以根据立方体的性质算出其他棱的长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几何性质巧妙地得出一些等式或者比例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四、问题拆解与归纳解决立体几何难题需要考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规律和共性。
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将问题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进行解决,然后将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反复的分析与归纳,可以帮助考生培养出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并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多做题与思考掌握立体几何的方法和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思考。
考生可以多做各种类型的立体几何题目,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思路。
同时,还应该尝试思考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立体几何问题,通过自主思考和解答,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如何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题
如何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题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考生普遍感觉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立体几何题的解答需要掌握一定的几何知识和解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掌握基础几何知识解决立体几何题首先需要掌握基础几何知识,包括立体图形的性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等。
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解答立体几何题目。
二、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解决立体几何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
在解答题目之前,我们应该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并分析给出的条件和要求。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确定使用的几何知识和解题方法。
三、画图辅助推理在解答立体几何题时,可以通过画图辅助推理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推导解题过程。
画出几何图形可以很直观地展示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问题。
四、运用几何定理和性质在解答立体几何题目时,应该灵活运用几何定理和性质。
比如,当涉及到平行关系时,我们可以应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角度对应相等、内错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来解答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圆锥的性质等进行推理和计算。
五、运用代数方法解题解决立体几何题目时,有时也可以运用代数方法进行解答。
通过设立方程、利用等式关系等代数技巧,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从而求解方程并得到正确答案。
六、多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题目都是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掌握解题技巧的。
通过反复练习各类立体几何题目,不断总结和归纳解题技巧,逐渐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准确性。
七、注意审题和解题过程的准确性在解答立体几何题目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审题和解题过程的准确性。
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确保理解正确。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推理和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总结起来,解决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题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运用几何定理和性质,画图辅助推理,运用代数方法解题,多练习并注意准确性。
立体几何高考考点梳理及真题分类解析
第九章立体几何(2021年文科数学高考备考版)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一、高考考点梳理(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①棱柱: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一)、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的几何体叫作棱柱.②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锥.③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作棱台.2.旋转体①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绕其任一直角边旋转得到.②圆台可以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或等腰梯形绕上下底中点连线旋转得到,也可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③球可以由半圆或圆绕直径旋转得到.(二)、三视图1.三视图的名称: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三视图的画法①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要画成虚线.②三视图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得到的正投影图.③观察简单组合体是由哪几个简单几何体组成的,并注意它们的组成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位置.(三)、直观图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在已知图形中建立直角坐标系xOy.画直观图时,它们分别对应x′轴和y′轴,两轴交于点O′,使∠x′O′y′=45°,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和y′轴的线段;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1 2.二、历年高考真题题型分类突破题型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例1】(2020全国Ⅲ卷)右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 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几何体是正方体的一个角,,、、两两垂直,故,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C.【例2】(2018全国Ⅰ卷)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17 B.2 5C.3 D.2解析:所求最短路径MN为四份之一圆柱侧面展开图对角线的长.故选B.【例3】(2017全国Ⅱ卷)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0πB .63πC .42πD .36π解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下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4的圆柱,其体积V 1=π×32×4=36π,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6的圆柱的一半,其体积V 2=12×(π×32×6)=27π,∴该组合体的体积V =V 1+V 2=63π.故选B .题型二 与球有关的几何体【例4】(2020全国Ⅰ卷)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O 1为∆ABC 的外接圆,若⊙O 1的面积为4π,AB=BC=AC=OO 1,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64πB .48πC .36πD .32π解析:设球O 半径为R ,⊙O 1的半径为r ,依题πr 2=4π,∴r =2。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的解题技巧分享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的解题技巧分享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让很多同学感到头疼的板块。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个部分取得不错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一、熟悉基本概念和定理首先,要想在立体几何题目中得心应手,必须对基本概念和定理有清晰而深入的理解。
比如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
这些定理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其内涵和适用条件。
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为例,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这里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很容易出错。
再比如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同学们要清楚这里为什么是“两条相交直线”,而不是“两条直线”。
只有把这些基本概念和定理真正吃透,才能在解题时准确地运用。
二、学会画图立体几何的题目往往需要通过图形来辅助理解和解题。
因此,学会画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画图时,要尽量画得准确、清晰。
比如,对于正方体、长方体等常见的几何体,要按照标准的比例和形状来画。
对于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可以通过辅助线来突出其结构特征。
同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视角来画图。
有时候,从正面看不容易理解的图形,从侧面或者俯视的角度看可能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此外,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条件不断完善和修改图形,通过图形的变化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空间向量法空间向量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当遇到一些用传统方法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时,空间向量法往往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般来说,如果题目中给出了两两垂直的三条直线,就可以以这三条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如果没有现成的垂直关系,也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来创造垂直条件。
然后,求出相关点的坐标,进而求出相关向量的坐标。
比如,要求线面角,就可以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来求解。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如何求解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如何求解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立体几何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的求解方法。
一、基础知识要扎实首先,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比如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等等。
这些定理就像是我们解题的工具,只有工具在手,才能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例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运用“平面外”“平面内”“平行”这些关键要素。
再比如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对于这样的定理,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其内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
二、识图与画图能力立体几何题往往会给出图形,但有时候图形可能不够清晰或者准确,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识图能力。
能够从给定的图形中准确地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比如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大小、线面的位置关系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具备画图的能力。
当题目中没有给出图形时,或者给出的图形不利于我们解题时,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清晰准确的图形,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虚实、角度的大小、比例的协调等,尽量让图形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题目中的条件和关系。
三、空间向量法空间向量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
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利用向量的运算来求解。
比如,要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我们可以先求出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夹角,但要注意夹角的范围。
再比如,求线面角时,可以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夹角,再根据线面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求出线面角。
在使用空间向量法时,关键是要正确地建立坐标系,确定各点的坐标。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为坐标轴,通常会选择有垂直关系的线段所在的直线作为坐标轴,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2021最新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2021最新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⑴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⑵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⑶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
⑵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
⑶二面角①平面角的作法:a.定义法;b.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c.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a.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b.射影面积法;c.向量夹角公式。
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⑴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⑵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⑶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4.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面积射影公式;“立平斜关系式”;最小角定理。
弄清楚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内心、外心、垂心的条件,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问题的前提。
5.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前、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性”与“不变量”。
2021高考数学必考点解题方式秘籍 立体几何1 理(1)
2021高考理科数学必考点解题方式秘籍:立体几何1 立体几何选择题有两种形式:一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判定题,二是求角或距离.一、线线、线面、面面关系1.(江西,文7)设直线m与平面α相交但不垂直,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B.过直线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C.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平行;D.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垂直.解析:①三种关系“线线、线面、面面”的判定题,以长方体为构图框架;②条件中,有“平面、直线”,一样地固定平面,移动直线,对选择项一一查验.查验A:显然,b⊥m,c⊥m,因此:A×.查验B:正确,B√.查验C:显然d⊥m,d∥α,故C×.查验D:显然β∥m,且β⊥α,因此:D×.2.(天津,文4)设a、b是两条直线,α、β是两个平面,那么a⊥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a⊥α,b∥β, a⊥β;【⇒a⊥b】B.a⊥α,b⊥β, a∥β;【⇒a⊥b】C.a在α内,b⊥β,a∥β;【⇒a⊥b】D.a在α内,b∥β, a⊥β.【⇒a⊥b】解析:①三种关系“线线、线面、面面”的判定题,条件中显现:“a∥β”,在构图时,把a 、β画为同一个平面;②假设条件中显现:“b ∥β”,在构图时,把b 画在平面β内;③此题选项的条件多,验证选项时,从两个平面平行入手:故先查验C .此题【C 】.3.(安徽,理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m ⇔⇒⇔⇒⇒⇔ 1C111ABC A B C -M1CC 1AB BM 和111ABC A B C -D 11BB C C AD 11B A 3⇒⇒2θ231θ211θ2θ43AD 11B A 431111ABCD A B C D -1B 1BD 11A BCD dh 11Rt BB D ∆21112,2B D B D λ==+1B H 222+λλ12+λλ2222112122h d λλλ⨯+==⨯-++1λ>222123,1132λλ+><-<+23(,1)3h d ∈322B C 、32222323πB C 、3π364612646464621)46()46(222⨯⨯-+312R ⇒2⇒22a 2AE 8⇒362l m αl m ⊥m α⊂l α⊥l α⊥l m //m α⊥l α//m α⊂l m //l α//m α//l m //1111ABCD A B C D -AB 1CC 11A D在直线的距离相等因此有无穷多点知足条件,应选D.(2020全国卷2理数)(9)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23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 )1 (B )3 (C )2 (D )3 【答案】C【命题用意】本试题要紧考察椎体的体积,考察告辞函数的最值问题.【解析】设底面边长为a ,那么高因此体积,设,那么,当y 取最值时,,解得a=0或a=4时,体积最大,现在,应选C.(2020辽宁文数)(11)已知,,,S A B C 是球O 表面上的点,SA ABC ⊥平面,AB BC ⊥,1SA AB ==,2BC =,那么球O 的表面积等于(A )4π (B )3π (C )2π (D )π解析:选A.由已知,球O 的直径为22R SC ==,∴表面积为244.R ππ=(2020辽宁理数)(12) (12)有四根长都为2的直铁条,假设再选两根长都为a 的直铁条,使这六根铁条端点处相连能够焊接成一个三棱锥形的铁架,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62 (B)(1,22 6262 (D) (0,22 【答案】A【命题立意】此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题怎么解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客观题3道, 主观题1道), 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 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 当然, 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 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例1 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讲解:(1)正方形ABCD是四棱锥P—ABCD的底面, 其面积为,2a从而只要算出四棱锥的高就行了.面ABCD,PB∴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又DA ⊥AB ,∴PA ⊥DA ,∴∠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PAB=60°.而PB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PB=AB ·tg60°=3a ,3233331a a a V =⋅=∴锥.(2)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作AE ⊥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 ≌△CDE ,CEA CED CE AE ∠=∠=∴故,90,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O ,则EO ⊥AC ,.22a AD AE OA a =<<=∴在.0)2)(2(2)2(cos ,2222<-+=⋅⋅-+=∠∆AEOA AE OA AE EC AE OA EC AE AEC AEC 中 故平面PAD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设计新颖, 特征鲜明的好题.例2 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形,∠ACB=900,AC=1,C 点到AB 1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CED ;(2)求异面直线AB 1与CD 之间的距离;(3)求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讲解:(1)∵D 是AB 中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 ⊥AB 又AA 1⊥平面ABC ,∴CD ⊥AA 1.∴CD ⊥平面A 1B 1BA ∴CD ⊥AB 1,又CE ⊥AB 1, ∴AB 1⊥平面CDE ;(2)由CD ⊥平面A 1B 1BA ∴CD ⊥DE∵AB 1⊥平面CDE ∴DE ⊥AB 1∴DE 是异面直线AB 1与CD 的公垂线段∵CE=23,AC=1 , ∴CD=.22 ∴21)()(22=-=CD CE DE ;(3)连结B 1C ,易证B 1C ⊥AC ,又BC ⊥AC ,∴∠B 1CB 是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在Rt △CEA 中,CE=23,BC=AC=1, ∴∠B 1AC=600∴260cos 121==AB , ∴2)()(2211=-=AB AB BB , ∴ 211==∠BC BB CB B tg , ∴21arctg CB B =∠. 作出公垂线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当然, 准确地作出应当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作为基石.例3 如图a —l —β是120°的二面角,A ,B 两点在棱上,AB =2,D 在α内,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 在β内,∆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I ) 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2)求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3)求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讲解: (1) 过D 向平面β做垂线,垂足为O ,连强OA 并延长至E .DAE OA AB DA OA AD AB ∠∴⊥∴⊥,,上的射影在平面为β 为二面角a —l —β的平面角..60,120 =∠∴=∠DAO DAE 3,2=∴==DO AB AD .ABC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 =2.,1=∴∆ABC S 又D 到平面β的距离DO=.3.33=∴-ABC D V (2)过O 在β内作OM ⊥AC ,交AC 的反向延长线于M ,连结DM .则AC ⊥DM .∴∠DMO 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又在△DOA 中,OA =2cos 60°=1.且.22,45=∴=∠=∠OM CAE OAM .6.6arctg DMO DMO tg =∠∴=∠∴ (3)在β平在内,过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于F ,∠DCF 为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ACF CAF DF CF AF CF AF AB ∆=∠⊥∴⊥∴⊥即又,45,,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 等于C 到AB 的距离,即△ABC 斜边上的高,.1==∴CF AF.7.7.7120cos 2222=∠∴==∠∴=⋅-+=∴DCF tg CFDF DCF tg AF AD AF AD DF 异面直线AB,CD 所成的角为arctg .7比较例2与例3解法的异同, 你会得出怎样的启示? 想想看.例4在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图① 图②讲解: 设容器的高为x .则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x a 32-, )32)(32(3434143)320()32(43)(2x a x a x a x x a x x V --⋅⋅⋅=<<-⋅⋅=∴54)3323234(16133a x a x a x =-+-+≤. 当且仅当 .54,183,32343max a V a x x a x ==-=时即. 故当容器的高为a 183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其最大容积为.543a 对学过导数的同学来讲,三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用导数求解是最方便的,请读者不妨一试. 另外,本题的深化似乎与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压轴题有关,还请做做对照. 类似的问题是:某企业设计一个容积为V 的密闭容器,下部是圆柱形,上部是半球形,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 和圆柱的高h 为何值时,制造这个密闭容器的用料最省(即容器的表面积最小).例5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AB=BC,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平面BDE⊥平面BDF;(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锥P—ABC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讲解: (1)∵PC⊥底面ABC,BD⊂平面ABC,∴PC⊥BD.由AB=BC,D为AC的中点,得BD⊥AC.又PC∩AC=C,∴BD⊥平面PAC.又PA⊂平面、PAC,∴BD⊥PA.由已知DE⊥PA,DE∩BD=D,∴AP⊥平面BDE.(2)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由D、F 分别为AC、PC的中点,得DF//AP.由已知,DE⊥AP,∴DE⊥DF. BD∩DF=D,∴DE⊥平面BDF.又 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3)设点E和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则h1∶h2=EP∶AP=2∶3,.31232313121=⋅=⋅⋅⋅⋅==∴∆∆----PBC PBF PBC A PBF E ABC P EBFP S h S h V V V V 故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2或2∶1值得注意的是, “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并没有说明先后顺序, 因而最终的比值答案一般应为两个, 希不要犯这种”会而不全”的错误.例6 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它被过底面中心O 1且平行于母线AB 的平面所截,若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是焦参数(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 的抛物线.(1)求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2)求圆锥的全面积.讲解: (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由题意得:R l ππ2=,即21cos 1==l R ACO , 所以母线和底面所成的角为.600(2)设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为MON ,其中O 为截面与AC 的交点,则OO 1//AB 且.211AB OO = 在截面MON 内,以OO 1所在有向直线为y 轴,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则O 为抛物的顶点,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点N的坐标为(R ,-R ),代入方程得R 2=-2p (-R ),得R=2p ,l =2R=4p.∴圆锥的全面积为22221248p p p R Rl πππππ=+=+.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相链接, 颇具新意, 预示了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类似请思考如下问题:一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5,短轴长为4,被截后几何体的最短侧面母线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例7 如图,几何体ABCDE 中,△ABC 是正三角形,EA 和DC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EA=AB=2a , DC=a ,F 、G 分别为EB 和AB 的中点. (1)求证:FD ∥平面ABC ; (2)求证:AF ⊥BD ; (3) 求二面角B —FC —G 的正切值.讲解: ∵F 、G 分别为EB 、AB 的中点, ∴FG=21EA ,又EA 、DC 都垂直于面ABC, FG=DC , ∴四边形FGCD 为平行四边形,∴FD ∥GC ,又GC ⊂面ABC , ∴FD ∥面ABC.(2)∵AB=EA ,且F 为EB 中点,∴AF ⊥EB ① 又FG ∥EA ,EA ⊥面ABC∴FG ⊥面ABC ∵G 为等边△ABC ,AB 边的中点,∴AG ⊥GC. ∴AF ⊥GC 又FD ∥GC ,∴AF ⊥FD ②由①、②知AF ⊥面EBD ,又BD ⊂面EBD ,∴AF ⊥BD.(3)由(1)、(2)知FG ⊥GB ,GC ⊥GB ,∴GB ⊥面GCF.过G 作GH ⊥FC ,垂足为H ,连HB ,∴HB ⊥FC.∴∠GHB 为二面角B-FC-G 的平面角. 易求33223,23==∠∴=a a GHB tg a GH . 例8 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Q 分别是线段AD 1和BD 上的点,且D 1P ∶PA =DQ ∶QB =5∶12.(1) 求证PQ ∥平面CDD 1C 1;(2) 求证PQ ⊥AD ;(3) 求线段PQ 的长.讲解: (1)在平面AD 1内,作PP 1∥AD 与DD 1交于点P 1,在平面AC 内,作QQ 1∥BC 交CD 于点Q 1,连结P 1Q 1.∵ 1251==QB DQ PA P D , ∴PP 1//QQ 1 .由四边形PQQ 1P 1为平行四边形, 知PQ ∥P 1Q 1 而P 1Q 1⊂平面CDD 1C 1, 所以PQ ∥平面CDD 1C 1(2) AD ⊥平面D 1DCC 1, ∴AD ⊥P 1Q 1,又∵PQ ∥P 1Q 1, ∴AD ⊥PQ.(3)由(1)知P 1Q 1// PQ, 125QB DQ C Q DQ 11==,而棱长CD=1. ∴DQ 1=175. 同理可求得 P 1D=1712. 在Rt △P 1DQ 1中,应用勾股定理, 立得P 1Q 1=1713175171222221=⎪⎭⎫ ⎝⎛+⎪⎭⎫ ⎝⎛=+DQ D P .做为本题的深化, 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P , Q 分别是BD,1AD 上的动点,试求PQ 的最小值, 你能够应用函数方法计算吗? 试试看. 并与如下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做以对照, 你会得到什么启示?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 、ABEF 互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