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调试程序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编制:校对:审核: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救生艇基本参数: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步骤:(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撑脚落座后刹住。
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可。
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
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试验其可靠性。
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
验船师验收。
另一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1)、试验前,检查艇架的手制动装置及自动调节降落速度的调速制动器,齿轮箱,吊艇钢丝和吊勾,滑车等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和吊货钢丝的安全工作负荷一般要求大于代替荷重的10倍,至少3倍。
2.4 救生艇及艇吊调试程序
序号 2.4 项目 : 救助艇及艇吊No. 2.4 TITLE : RESCUE BOAT AND DAVIT1.0目的AIM1.1 确认救助艇吊安装的正确性。
To ensur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1.2 验证救助艇吊功能的正确性。
To demonstrate th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2.0仪器APPARATUS万用表、试验压铁Multimeter、Test weights3.0参考REFERENCES3.1 图纸:MW619A-F3821-M-01 ——救助艇和艇吊安装图Dwg: MW619A-F3821-M-01 ——Installation plan of rescue boat and davit3.2 图纸:MW619A-647-010 ——救助艇吊接线图Dwg: MW619A- 647-010 ——Rescue boat davit wiring andcoonection4.0试验前检查项目PRE-OPERATION CHECK4.1 检查救助艇吊是否满足3.1~3.2项The rescue boat davit shall be inspected for compliance with ref.#3.1 to #3.2.4.2 检查油位是否达到额定要求Check oil level is on specified condition4.3 检查各操作手柄及控制杆是否位于中位Check operation handle/control levers are in neutral4.4 检查钢丝绳是否位于正确位置Check wire ropes are in the right position4.5 检查系统压力和安全阀压力Check pressure of system and safety valve4.6 测量绞车电机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Measure the cold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winch motor, which shouldbe not less than 1 M4.7 试验前船舶需处于轻载状态且尽可能处于水平状态。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救生艇艇机的操作程序
一、启动程序
1、打开机器冷却水的海水阀和燃油箱的燃油阀;
2、将离合器操纵手柄处于停车位置;
3、将调速器操纵手柄放在中速位置;
4、接通电启动按钮与蓄电池之间的线路;
5、盘车,使艇机活动部件运转一下,检查有无异响;
6、使减压阀处于减压位置,按启动按钮,当启动马达带动飞轮且有适当
转速时,关闭减压阀,艇机即启动完毕。
7、如用手摇把起动时,应装上手摇把,由慢而快的转动机器,当转到适
当的转速时,关闭减压阀,并继续快速转动机器,直到马达启动为止。
手摇把应尽快拿下。
另:低温启动艇机有困难时, 可将低温起动液按规定量倒入柴油机进液口, 再按上述方式启动艇机。
二、停机的程序
1、停车前先逐渐减小油门,使转速缓慢地降下来。
待其运转3—5分
钟后,再将离合器的操纵手柄扳至“停车”位置。
2、关闭燃油阀,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的海底阀。
3、如环境温度在零度或零度以下时,停机后应使柴油机冷却水温度降
至30—40度后再打开放水开关,且冷却水要放净。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是对救生艇艇架进行负荷测试,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下面将介绍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的标准作业法。
1. 准备工作(1)确定试验负荷:根据救生艇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救生艇艇架的试验负荷。
通常,救生艇艇架的试验负荷为救生艇的额定载荷的1.1倍。
(2)准备试验设备:准备好负荷测试设备,如液压千斤顶、测力传感器、支撑架等。
(3)确定试验方案: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负荷、试验时间、试验环境等。
2. 进行试验(1)安装救生艇:将救生艇安装在艇架上,确保艇体稳定且与艇架连接牢固。
(2)施加试验负荷:使用液压千斤顶施加试验负荷在救生艇艇架上,同时使用测力传感器测量施加的负荷大小,并记录数据。
(3)保持试验负荷:保持试验负荷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5-10分钟。
(4)观察变形和稳定性:在试验过程中,观察救生艇艇架的变形情况,并检查连接点的稳定性。
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记录。
(5)卸载试验负荷:完成试验后,逐渐减小试验负荷,并确保救生艇艇架无异常。
3. 数据处理(1)计算负荷数据:根据测得的负荷数据,计算救生艇艇架的最大负荷和平均负荷。
(2)比较结果: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救生艇艇架是否合格。
如果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则救生艇艇架通过负荷试验,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4. 完善记录(1)制作试验报告:根据试验过程和结果,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方案、试验数据、异常情况及处理等。
(2)保存试验记录:将试验报告和相关记录保存在档案中,以备查阅和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应由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法进行操作。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结起来,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是对救生艇艇架进行负荷测试的重要环节。
通过按照标准作业法进行试验,可以保证救生艇艇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救生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救生艇实操步骤
救生艇实操明细一.起动前检查:1.检查螺旋桨外观,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检查确认蓄电池处于良好状态并且接线正确,指示灯正常。
3.检查柴油机油底壳和齿轮箱机油位。
4.检查燃油箱中油位且系统中没有空气(使用-20柴油)。
5.检查并确认所有放(油)水开关以关闭,若安装进水阀,确认已打开。
6.检查确认膨胀水箱中已灌满防冻液。
7.检查蓄电池的开关并打开。
二.起动:1.常规起动:(1)在准备起动柴油机前,操作者应该熟悉有关开机后的安全防护措施。
(2)搬动齿轮箱手柄,使离合器处于脱排状态。
(3)旋动起动开关,起动后立即释放开关,开关将自动回到“0”位,发动机启动后报警信号消失。
(4)如果由于电池状态不良而导致起动失败,电池开关转换至第2组蓄电池,然后重复起动程序。
(5)如果蓄电池状态良好,而柴油机在15秒内起动失败,则放开起动开关,然后查找原因。
在再次起动前,间隔时间至少15秒以上。
(6)在温度较低时(低于-5℃时),可以使用低温辅助装置起动。
冷起动液辅助起动a.打开储液器防尘罩,将起动液插入储液器孔内,挤压起动液压力罐,将起动液注入储液罐。
b.将减速齿轮箱放在空挡位置,并将油门控制手柄至于中速位置。
c.起动柴油机,同时推拉手泵直至柴油机进入稳定运转状态为止。
d.如果柴油机起动时有敲击声,必须减缓手泵的推拉速度或停止泵冷起动液,以调整起动液喷入量,使柴油机平稳起动。
e.注意:冷起动液易燃,需远离各种热源并防止日光照晒。
2.弹簧起动器起动:弹簧起动器采用人力压缩弹簧,将能量储存在弹簧中。
能量的瞬间释放使柴油机旋转并迅速超过柴油机的起动转速,柴油机即可起动。
操作顺序和方法:(1)按动复位按钮。
(2)插入摇手柄,逆时针转动,将蝶形弹簧压缩到全压缩状态(观察窗中出现红色标记)。
(3)拉动释放手柄,能量片刻释放。
同时柴油机转速超过起动转速,柴油机即被起动。
(4)如果需要手转动柴油机,需按下复位按钮,并拉出释放手柄,然后可用手柄转动柴油机。
救助艇操作规程+救生艇架施放规程+救生艇属具
救助艇释放操纵规程一、放艇1、准备工作1)两人登入艇内,松开救生索,塞上船底塞,检查首尾缆的固定状况和止荡索的固定状况。
2)传下缆绳,检查其它属具与物品固定状况,清洁艇内。
3)艇长命令其他放艇人员放下登艇绳梯,解开所有稳索,松开艇架上的安全栓。
2、放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艇长检查各处清爽后,下令放艇,操纵吊艇机人员抬起吊艇机的刹车柄,艇靠自身的重量下降滑至船舷外,直到止荡索完全受力拉向舷边艇的位置,停止放艇。
3、人员登艇两人将收紧索两端分别收紧固定好,人员依次坐在艇座标志上。
4、继续放艇艇长命令操纵吊艇机人员放艇,抬起刹车板,使艇降落,同时尽快检查机器状况,在入水前发动起来。
5、脱钩将艇放止水面后,尽快同时解开首尾吊艇钩,驶离大船。
二、救助艇回收1、准备凋艇船艇降低船速,将救助艇置于大船下风舷,停车把定船向,重新带好首尾缆,并将艇首缆调整好,艇钩位于吊艇索正下方。
2、挂钩艇首尾艇钩同时挂好,除留两名艇员外,其余人员分别由登船艇上船。
3、吊艇检查一切正常后,操纵吊艇机将艇吊起,并使艇归复原位。
(限位开关离原位大约300MM时停机)这时应用手摇柄将艇收回到原来的存放位置。
4、归位将艇上所有属具归位,系收止荡索、插上安全栓、卸开船底塞,一切恢复原来存放状态,吊艇索不要受力,也不要太松。
(须制作1块)OPERATING INSTRUCTIONS OF BOAT DA VIT救生艇架施放规程LOWERING(放艇)1)Release the slip hook of lashing line ①and remove arm stopper②.脱开系索的伸缩钩并拔掉艇臂插销2)Turn out the davit arm by lift up brake lever ⑤or by remote control lever ④orby remote control rope③from boat inside.通过抬起制动器操作杆或遥控杆或通过艇内遥控绳控制放出吊艇臂3)Release the lifting hooks after lowering the boat.在降下艇后脱开吊钩HOISTING(收艇)1)Hang the sling block on the hook of the boat.在艇钩上悬挂吊索滑车2)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up high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高速位置3)The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to deck lever.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甲板4)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to low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低速位置5)To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up to the boat stowage position.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安放位置6)Secured the boat with lashing lines.用系索系牢艇救生艇属具LIFEBOAT EQUIPMENT。
救生艇操作培训
(3)拉出保险销①。
B
(4)按逆时针方向扳动手
柄A。
止动杆
保险盖
特殊情况下救生艇供气和喷淋系统的启动
当救生艇进入火区或危险 区域时,艇外的空气不能 使用或温度过高,此时需 启动艇内的空气系统(其 气源为安放在艇底部中间 座位下面的3只45L、压 力为20Mpa的压缩空气 瓶)
注意:在火区航行时一定 要逆流、逆风行驶。这样 可以尽快驶离火区。另外 特别注意的是空气供给系 统仅可以维持10min左右, 所以不在火区航行时轻易 不要使用。
第四步:按下“START” 按钮 ,直至柴油机启动。
释放前准备
打开照明设备,首先确认 电源开关在操作位置,然 后把开关打到“ON”,如 图下方四个开关,从左到 右依次为磁罗径开关、探 照灯开关、舱内灯开关、 示位灯开关。
释放前准备
确认吊架绞车控制绳索在 艇内
释放前准备
把救生艇底部塞子关闭, 向上拉为关,按为开,如 图位置为关。
供气阀
特殊情况下救生艇供气和喷淋系统的启动
耐火式救生艇设有水喷淋
系统,当救生艇穿越着火
的海面时,可保护救生艇
免受海上油火的损害。当
喷淋系统工作时,可在艇
体水线上的所有表面形成
一层流动的水膜,避免火
焰和艇体表面的直接接触,
从而避免玻璃钢壳体损坏
和艇内温度过高。
喷水控制杆
特殊情况下救生艇供气和喷淋系统的启动
救生艇简介及操作
救生艇操纵程序
启动救生艇 释放前的准备 人员登艇 放艇 脱钩
启动救生艇
第一步:打开电源 开关, 把开关从“OFF”位置旋 至蓄电池1或2.
启动救生艇
第二部:确认发动机打到 “空挡”位置。
景区救生艇安全操作规程
景区救生艇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景区游客的安全,提高救援效率,景区管理部门制定了景区救生艇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将详细介绍景区救生艇的操作流程、事故处理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以期景区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快速地获救。
1. 景区救生艇概述景区救生艇是景区应急救援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速度快、操控性好的特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将游客转移至安全地带。
景区救生艇应配备专业救生人员,同时景区管理部门需严格把关救生艇的技术状态和日常维护,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2. 景区救生艇操作流程2.1 上船准备•检查救生艇设备:确认救生艇配备完好,包括救生衣、救生圈、划桨等。
•检查救生艇技术状况:检查救生艇的浮力、排水系统等技术细节,确保其运行正常。
•配备专业救生人员:确保救生艇上配备有资质的救生人员,他们应具备紧急救援的知识和经验。
2.2 游客上船•接受指挥:游客应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序排队上船,严禁超载。
•佩戴救生衣:所有上船的游客必须佩戴救生衣,并确保救生衣固定可靠。
•分配座位:根据救生艇的载客量合理分配座位,保证安全稳定。
2.3 救生艇启动•按照救援计划及时出发:在紧急情况下,依照事先制定的救援计划,按照指示快速启动救生艇。
•注意救生艇操控:救生艇驾驶员应熟悉救生艇操控方式,确保航行的稳定与安全。
3. 景区救生艇事故处理方法对于景区救生艇可能遇到的事故,景区管理部门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3.1 火灾事故•报警:在发现火灾事故后,立即向景区管理部门报警,并同时通知救生艇上的人员。
•紧急疏散:按照救援方案规定的疏散方式,迅速将游客疏散至安全地带。
•利用灭火器扑灭火源:如果条件具备,救生艇上的人员可以使用救生设备中的灭火器扑灭火源。
3.2 漏水事故•紧急报警:对于救生艇漏水事故,驾驶员需要立即向景区管理部门报警,同时通知救生艇上的人员。
•漏水控制:驾驶员应尽快采取控制漏水情况的措施,如使用紧急堵漏器等。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实验指导书周文烈 编写船艺实验室1救生艇筏操纵工作程序1.1救生艇的吊放和固定(重力式艇架)1)艇长站在艇舷边指挥,先取下艇罩;接着两人登艇,解开救生索,塞牢艇底塞,检查稳艇索是否解开,带好首尾缆绳,送出止荡索,拔去安全销,解脱安全钩,检查短拉索是否系牢,卸下梁木。
2)听到艇长口气后,副艇长提起艇机制动杆,将艇降至登艇甲板,艇员登艇。
3)人员登艇完毕后,松掉止荡索和短拉索,将艇继续降至水面,保持吊艇索有一定的受力,艇上人员向上拉起联动脱钩操纵环,使艇脱钩。
4)放艇人员利用绳梯或救生索下艇。
5)装上舵柄,解脱首尾缆,撑开并迅速划离大船约1/4里处待援。
6)机动艇降落水面之前即应把艇机发动好,以便艇落水后即可动车驶离。
1.2吊艇及固定1)吊艇前,艇上除留2名技术熟练的挂钩艇员外,其余人员从舷锑或绳梯登上大船。
2)由大船调整好艇首尾缆使艇处于吊艇滑车的下方,尽量做到既易于挂钩又勿使吊艇索挂钩过于松驰。
3)前后吊艇钩一旦挂上后,应立即将艇吊离水面。
横摇时应选择大船自另一舷回变到正浮位置时迅速挂钩,然后尽可能在大船向另一舷横倾时将艇吊离水面。
4)将艇吊至艇甲板时暂停,装上短拉索,收进艇的首尾缆绳并盘好,打开艇底塞放净积水,将止荡索滑车组收进艇内,最后两名挂钩艇员离艇。
5)继续吊艇至存放位置,然后将稳艇索系牢。
插好安全销,切断艇机电源,艇长检查确认妥当后宣布解散艇员。
2气胀式救生筏的投放2.1检查充气拉索是否牢固系结于筏架上,解去存放筒上系绳。
2.2拔去筏架上的保险插销,板动投放手柄,气胀式筏存放筒则靠自重滚出舷外。
2.3气胀筏充气后将其拉靠大船舷边。
2.4人员从绳梯或舷梯处登筏,如高度不超过4.5米,可直接从船上跳人筏内,如筏倾覆,应先予以扶正。
;3救生艇艇机操纵工作程序3.1操作规程1)检查燃油箱燃油是否足够,检查机油量。
2)将调速操纵杆手柄放在 "慢"与"快"的中间,离合器操纵杆应处于"停车" 位置。
自由降落救生艇模拟操作说明
自由降落救生艇模拟释放操作说明Operation instruction for simulative release of free fall lifeboat 警告!Warning!在模拟释放操作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说明,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事故,甚至死亡!Please read the follow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 carefully before simulate to release operate. The wrong operation could result the serious accident and even death.释放(见附图)Release(please see attached drawing)1.把艇架上的挂艇钢丝绳与救生艇尾部的挂艇装置相连。
Connect the wire rope of davit with the hanging plate of end of lifeboat.2.将艇架吊艇钩与救生艇吊环相连,回收钢丝绳至将要受力的状态。
Connect the hook of davit with flying ring of lifeboat, then recover the hook until the wire rope approach to endure the force.3.操作人员带好安全帽,穿好救生衣进艇,坐于操作位置并系好安全带。
Operator should wear the motorcycle safety helmet,put on the life jacket, sit at operation seat and fasten the safety belts4.根据艇释放操作说明中的释放步骤,把艇释放。
According to the hook release instruction to release the boat.注意:(Note)救生艇在模拟释放之前应检查所有设备运行良好。
机动艇救生艇操作
机动艇简要操作1.列队清点人数,检查救生衣穿戴情况2.清除艇周围障碍物,人员依次登艇,艇长最后登艇解开缆绳3.检查艇底塞,电源接线并合上开关,检查油箱,打开艇机冷却水进出口阀,油门手柄拉到启动位置,操作手柄置于停车位,保持正舵,旋转启动按钮起动艇机热机一段时间4.倒车操舵艇离开码头,随后正车操舵航行5.艇长给出操作指令,操艇人员回应指令6.完车:将艇停靠码头,系好缆绳,艇长给出完车指令,操作手柄置于停车位低速运行一段时间,拉动停车手柄待艇机完全停下后复位,油门拉回零位,脱开电源开关,关闭冷却水进出口阀,全部人员离艇上岸,列队清点人数重力下降式救生艇降放和回收降放简要操作1.列队清点人数,检查救生衣穿戴情况2.清除艇周围障碍物3.检查艇内情况:艇底塞,艇首尾吊艇钩,脱钩装置,首缆钩4.解开稳索和安全拴,安放软梯5.操作缆车将救生艇下降至登艇口,人员依次登艇(操作缆车人员留下继续操作),艇长最后登艇6.检查电源,首缆脱开,系好安全带,艇机操作手柄处于停车位,确定正舵,旋转启动按钮启动艇机7.操作缆车人员继续降放救生艇至水面,然后下软梯登艇8.艇内人员拔下首尾脱艇钩保险栓及脱开首缆,检查所有水密门,艇长操作脱钩手柄完成脱钩操作然后操艇驶离回收简要操作1.救生艇靠近母船,艇长及两位人员留艇,其他人员上软梯离艇登船,2.登船人员操作缆车下放吊钩至救生艇首尾附近,艇内人员将吊艇钩复位,艇长复位脱钩手柄,吊艇钩装复安全栓,艇上人员系好安全带3.艇长通知缆车操作人员开始收艇,同时艇机完车4.操作缆车人员收艇至水面上1M时通知艇长检查首尾吊艇钩是否正常,得到艇长回复继续收艇至艇架上5.母船其他人员依次复位安全拴和稳索,艇内人员离艇,集合清点人数自由滑落式救生艇降放和回收降放简要操作1.列队清点人数,检查救生衣穿戴情况2.清除艇周围障碍物,目视艇内情况3.松开固定钢索环4.人员依次登艇坐开,艇长最后登艇,通知艇尾最后一名人员拔出艇尾吊艇钩安全拴并关闭水密门5.人员解开救生衣系好安全带,艇长检查安全带,艇底塞,所有水密门,艇机电源后正舵旋转启动按钮启动艇机,油门手柄打至慢速前进档位6.通知所有人员准备脱钩释放救生艇,操作释放手柄完成救生艇自由滑落,然后操艇驶离回收简要操作1.艇长操艇靠近母船2.通知母船工作人员操作液压顶柱和吊艇索,使横担下吊艇钩在救生艇附近合理位置3.艇内人员穿好救生衣和安全帽出艇完成固定锁环挂钩操作,然后回艇关闭水密门系好安全带4.艇长通知母船工作人员收艇,艇机完车操作5.艇机回收到位后装复艇尾吊艇钩,艇长复位释放手柄,艇尾吊艇钩装复安全拴6.艇内人员解开安全带离艇,集合清点人数。
船舶救生艇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船舶遇险时船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提高救生艇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救生艇的配置与检查1. 船舶必须按照救生设备规范的要求配置救生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救生浮具、救生圈、救生衣、抛绳器和救生烟火信号等。
2. 救生艇应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完好,使用年限一般为5-7年。
3. 救生艇操作人员应熟悉救生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救生艇的维护保养知识。
三、救生艇的放艇与收艇1. 放艇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艇内属具、设备及备用品,进行吊艇机械、制动器试验和导向轮、吊艇滑车、钢丝绳、吊艇钩等的检查,确认无故障后,塞妥艇底塞,备妥艇艏艉缆。
2. 放艇时,操作人员必须在水手长或值班驾驶员的指挥下进行,掌握好风流和船速,一般情况下,应在停车后余速不大时,且在船舶下风一舷进行。
在风浪中放艇,应防止艇身与船舶碰撞。
3. 解脱吊钩时,尽可能动作协调,做到前后同时脱钩,避免先脱前钩。
对吊艇索及其滑车,事先应用绳索套住,脱钩后,及时拉紧,防止晃动伤人。
4. 随艇人员应穿救生衣、戴安全帽,最多不得超过3人,服从艇长指挥。
其他人员应从绳梯上下。
5. 艇长要携带对讲机,随时与船舶保持联系。
6. 人员在登艇后,要保持低蹬姿势,并当心钩头碰头。
艇在离开船舶之前,要紧握救生索,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使用止荡索。
7. 吊艇时,所有人员都必须按指挥者的命令操作。
严禁擅自板动刹车,使用摇柄和启动电机,一切动作都应密切配合。
8. 收艇时,要首尾同时挂钩。
艇升至登艇甲板时,随艇人员随艇登船。
艇在艇架就位时,艇上禁止有人。
就位完毕,收紧吊艇钢丝绳,缚牢缚稳艇索。
四、救生艇的保养与维护1. 救生艇应定期进行保养与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救生艇操作人员应熟悉救生艇的保养与维护知识,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养。
3. 救生艇的保养与维护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随时查阅。
五、附则1.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船舶的救生艇操作。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编制:校对:审核: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救生艇基本参数: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步骤:(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撑脚落座后刹住。
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可。
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
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试验其可靠性。
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
验船师验收。
另一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1)、试验前,检查艇架的手制动装置及自动调节降落速度的调速制动器,齿轮箱,吊艇钢丝和吊勾,滑车等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和吊货钢丝的安全工作负荷一般要求大于代替荷重的10倍,至少3倍。
救助艇操作说明
救助艇操作说明
Rescue Boat Operating Procedures
1.检查油箱油位是否正常。(Check the oil level of oil tank and keep in normal level.)
4.停机:关闭风门和拔掉安全绳发动机停止运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lose the damper and plug the safety rope then the engine will be stopped)
善信轮
2.手动泵油,手动泵不能再压紧说明排除了燃油系统里面的空气。(Pumpoil by hand, and to eliminates the air of the fuel oil system.)
3.将安全绳卡住在应急停止按钮上,手动拉动发动机拉索,发动机转速缓慢上升,当发动机在怠速下运行。(Stick the safety rope in the emergency stop button, manual pull engine standing rope, the engine speed is slowly up, the engine is running in slowly speed.)
货舱倒臂式降落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释放设施现场试验流程-船厂
货舱倒臂式降落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释放设施现场试验流程一,试验开始前准备工作1,根据审批图纸及审图意见核查救生艇/救助艇实船布置与配置。
2,根据产品证书核查艇、艇架、绞车、钢丝绳的匹配情况:艇架的安全工作负荷应至少等于满载人员和属具的救生艇总重量;而救生艇绞车回收的的安全工作负荷为将载有属具及 3 人的救生艇重量;救生艇兼救助艇绞车回收的的安全工作负荷为将载有属具及 6 人的救生艇重量。
注意,2010年9月19日以后签发的艇架绞车的产品证书应能反映降落设备2.2倍的工厂超负荷试验及绞车制动系统的1.5倍静负荷试验已在产品检验时完成。
3,核对绞车、艇架、救生艇/救助艇产品证书与铭牌。
4,钢丝绳直径、型式及破断负荷应符合绞车及艇架要求,吊艇索应是防旋转及耐腐蚀的钢丝索,估算钢丝绳长度:从舷边登乘位置至尾部轻载水线距离L*2/cos20°,加上艇架上缠绕钢丝绳长度,并考虑绞车滚筒上适当钢丝绳储存裕度。
钢丝绳应均匀地盘在绞车滚筒上。
5,检查艇架与船体焊接情况及反面加强状况。
6,核查绞车、艇架状况:绞车系统润滑及运转情况正常,艇架各滑轮及钢丝绳滑油情况正常,艇架安装距舷边距离满足20°横倾放艇要求(参见艇架安装说明书)。
7,舷边释放已设。
二,检查救生艇/救助艇属具根据设备商提供的属具清单核对属具种类、数量及存放位置是否满足要求。
(该项目可作为单独报验项目)三,安全与通话设备1,艇内操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救生衣,佩戴安全帽。
不建议使用普通船用救生衣,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活动。
2,对讲机两步,其中一部放于救生艇内。
四,试验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
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
救生艇操作须知
救生艇操作须知1、打开固艇前、后、中脱钩,撤除艇罩。
2、掀起放收艇操作手柄,使艇降至登艇甲板。
3、带好艇首尾缆,塞好艇底塞,启动艇机马达。
4、人员登艇,放好登艇软梯。
5、打开止晃索,将艇降至水面。
6、人员由软梯或绳结索下来。
7、解除首尾缆和摘除挂艇钩。
8、迅速离开大船。
9、收艇程序与放艇程序相反。
救生阀静水释放操作规程一、将静水压力释放器链钩开口销拉脱推出小环,使链钩下坠或旋转手动脱钩装置向上,筏即从筏架上滑向海面。
二、或用人工将筏拾起投放入海。
三、筏入水中,若呈翻覆状态,则应扶正,扶正时穿救生衣。
站在钢瓶一边双手拉筏迪扶正带,下蹲后向后仰,注意须迎风扶正。
四、筏扶正后,人员即可穿救生衣跳跃登筏,或从强梯登筏。
五、筏成型后也可以从水中由筏的进口入的登筏平台或软梯攀登入筏。
六、将置附于浮胎上或工具袋内的安全刀,割断缆绳迅速用浆划离大船。
应急操舵手柄驾驶台应急操舵程序1、泵组选择开关打到1#或2#。
2、操舵模式开关打到手动位置。
3、应急操舵手柄向左为左舵,向右为右舵,松开手柄舵角自动向正舵。
主操舵操作程序一、开启舵机1、开启舵机主电源。
2、泵组选择开关打到1#或2#。
3、操舵模式开关打到随动。
4、检查舵机报警指示板是否正常。
5、左右转动操舵手轮。
二、关闭舵机1、舵角回到正舵。
2、泵组选择开关打到停止位置。
3、关闭舵机主电源。
自动舵操作程序一、开启自动舵1、稳定航向。
2、自动舵操舵模式开关打到自动。
3、操舵模式开关打到自动。
二、关闭自动舵1、操舵模式开关打到随动。
2、自动舵操舵模式开关打到随动。
三、自动舵注意事项1、大风浪陕水道禁止使用。
2、鱼船密集区禁止使用。
3、自动舵转向一次不得超过5度航向。
4、使用过程必需有人值守。
救生设备操作规程
第三章救生设备操作规程一救生艇操作规程1.1 救生艇简介本船救生艇生产厂家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游艇分厂,型号为BH——6A,定员30人,尺寸为:6.50M X2.30M X1.20M2 .1 操作说明注意:对吊钩进行释放操作前,应将释放器上的锁紧销拔出,然后进行释放操作。
当确定两只吊钩均已经被完全复位,且释放手柄已经被推回到锁紧位置后,将锁紧销插回锁紧位置。
2.2 救生艇脱钩操作程序正常释放操作当救生艇已经漂浮在水中时:a:确认救生艇已经完全漂浮在水面上。
b:确认静压锁紧拉手C已经升起在红色标志以上,(如未升起,返回母船检修,紧急情况下,参照应急释放程序注意事项)c:将防坠落装置操作手柄安全销拔出d:将防坠落操作手柄从锁紧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e:拔出锁紧销Af:确认释放区域无障碍g:向后拉动释放手柄从E位到F位,2只吊钩将同时被释放,救生艇可立即脱离母船。
A-安全插销 B-玻璃罩C-拉杆D-按钮E释放手柄(关闭位置)F释放手柄(打开位置)图12. 释放器操作标牌A—安全插销;B—玻璃罩;C—拉杆;D—按钮—;E—释放手柄(关闭位置):F释放手柄(打开位置)3.1 应急操作严重警告:以下的操作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将造成救生艇的跌落。
应急释放操作(带负荷),如果救生艇不能被降落到水中,做出应急释放操作决定时,可按照下列操作步骤进行:确认救生艇已经无法降落到水中,此时决定进行应急释放a:确认救生艇已经无法降落到水面,以下操作将会造成救生艇的跌落以及人员的伤亡b:拔出防坠落装置安全销c:将防坠落装置安全销从锁紧位置转动到开放位置d:拆掉或打碎保护罩B,将拉手提起并将其挂在定位销上。
e:拔出锁紧销Af:确认释放区域无障碍g:将释放手柄从锁紧位置E拉到释放位置F,降落救生艇。
4.1 吊钩的复位(RESETTING THE HOOKS)注意:当救生艇释放到水面并脱离母船后,吊钩应该立刻复位,不得延迟,以备救生艇的及时回收,否则,将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的进行复位检查a:检查吊钩尾端应无损伤或磨损,并检查吊钩转动灵活。
MSC1205放艇程序
放艇程序(藍色部分為自行增加部份) 3.1釋放前檢查1.救生艇已按SOLAS保養計畫執行每週每月檢察2.檢查通訊狀況3.確認艇架電源供應4.將艇架電源開啟5.確認個人求生裝備(救生衣安全帽工作鞋)6.檢查艇架WIRE及各部份設備是否一切正常7.確認艇鉤閉鎖狀態及帶荷釋放裝置在閉鎖狀態8.確認所有人員了解職則並會正確操作9.加上安全鎖防止艇鉤意外鬆脫10.確認照明(夜晚)11.上述作業完成後,由現場指揮者確認後向船長報告3.2設置艇纜1.確認艇首纜連接在艇首纜釋放裝置上2.確認艇首纜與母船連接,且無障礙3.架設艇艉纜3.3將絞車上安全插銷拔出1.將絞車上安全插銷拔出3.4將吊臂STOPPER移除1.將吊臂STOPPER移除2.將吊臂上卡損移除3.5登艇1.確認遙控釋放繩在艇內2.打開艇門登艇3.加上安全索4.裝艇塞5.將電瓶電源打開6.打開燃油閥(本船無須此程序)7.打開冷卻水閥(本船無須此程序)8.將DRAIN V ALVE關閉(本船無須此程序)9.繫上安全帶3.6空中釋放1.確認艇內人員安全帶都已繫上且收緊2.啟動引擎3.拉下遙控釋放繩3.7.2下水後釋放(OFF-LOAD RELEASE)1.確認救生艇入水2.將釋放裝置安全插銷拔出3.將釋放手柄拉出往後搬動釋放3.7.3空中釋放(ON-LOAD RELEASE)1.確認救生艇盡量靠近水面,但水壓指示器並未被水壓推至OPEN位置(並未下水)2.將釋放裝置安全插銷拔出3.將水壓指示器蓋子打開4.將水壓指示器桿子推往OPEN位置5.與4同時將釋放手柄拉出往後搬動釋放3.8將繫纜釋放及試車1.將艇首纜解開2.試進倒車,航行燈,艇內燈等等回收程序4.1重設艇鉤1.將前後鉤子放至定位2.將重設板手拉起3.確認前後艇鉤已至定位4.將艇內釋放手柄放至定位並插上插銷4.2.1連接小艇與艇架1.操縱小艇至艇架下2.操縱艇架高度使復鉤之鐵環至適當高度3.將絞纜機之安全插銷插入4.將復鉤之鐵環與艇鉤連接5.釣起小艇至剛好離開水面之高度6.確認水壓指示器已回到閉鎖位置4.2.2吊起小艇1.操縱絞機按鈕吊起小艇2.吊起小艇直到被LIMIT SWITCH所停止3.人員撤出小艇4.3回收小艇至儲放位置1.手動操作絞纜機將小艇吊起2.確認吊臂已與登艇平台連接3.將手動操作絞纜機之手柄卸除4.將吊臂上卡損卡回5.將吊臂STOPPER裝回6.釋放絞機煞車使得SUSPENSION BLOCK坐上吊架之角上7.將固定小艇之WIRE固定回去8.將艇首纜固定至艇上。
救生艇调试程序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CMP-WHPH(LQ)-MA-0001 版次:0目录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4.文件和图纸 (4)5.调试准备 (4)5.1动力 (4)5.2材料 (4)5.3人力 (4)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7.1外观检查 (6)7.2绝缘检查 (6)7.3功能模拟测试 (6)7.4试验载荷 (7)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7.6起艇机试验 (8)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7.8试验注意事项 (10)8.调试总结 (10)1.0 说明1.1该程序适用于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30人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
37重力式吊艇架救生艇操作规程
37重力式吊艇架救生艇操作规程规章制度QHGZ37重力式吊艇架救生艇操作规程一、重力式吊艇架释放救生艇程序1、待指挥人员下达救生命令后,二人爬上登艇直梯,拆除救生艇罩,进入艇内,旋紧艇底塞,送出艇缆,放下救生索,手抓救生索蹲下或坐下。
2、平台上,由二人解开止动装置与固艇装置,务必使吊艇臂的上、下通道清爽。
3、准备就绪后,由一人抬起艇机重锤,将吊艇臂倒出。
4、当艇下降至登艇平台时,放下重锤,艇上二人分别在艇的首尾利用艇上的靠舷索装置或挽钩,使艇平稳靠拢。
5、其它乘员登艇并坐好。
6、抬起重锤,使救生艇继续下降。
着水前,应把艇机发动好。
7、当救生艇一入水,同时解脱艇的首、尾吊艇钩。
8、指挥放艇人员利用软梯或救生索下到救主艇内。
9、解脱艇缆,救生艇驶离难船。
二、重力式吊艇架回收救生艇程序1、合上配电箱里的艇机电源,调整好航向,控制好艇速。
2、将救生艇驶到吊艇钩下方,带好艇的首、尾缆。
留下两人挂艇钩,其它人员离艇。
3、艇上人员挂好首、尾吊艇钩。
4、按下艇机的起升按钮,使卷筒正转,收绞吊艇索。
5、当救生艇收绞至登艇平台时,暂停起升。
解脱艇缆,旋开艇底塞。
6、继续收绞吊艇索,直至触碰限位开关,自动切断电源。
7、调整救生艇位置,使之座落于吊艇架的支艇座上。
8、艇上人员整理属具,盘好救生索,系妥救生艇罩;平台上人员装妥止动装置与固艇装置。
9、切断艇机电源。
三、重力式吊艇架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触碰本设备。
2、操作本设备,须有五人以上配合,操作过程应严肃认真。
3、所有操作、登艇人员,应穿妥救生衣。
4、释放和回收救生艇时,救生艇下方严禁站人。
5、放艇时,吊艇索的下放速度不得超过4米,秒。
6、用手摇柄回收救生艇时,务必切断电源;不用时,应及时把手摇柄取下。
7、当吊艇索不受力时,不能强行将吊艇臂收回。
8、操作过程中若有任何异常声音,应停止操作,及时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
版本/版次 B/1 泉州市泉港航运职业中专学校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CMP-WHPH(LQ)-MA-0001 版次:0目录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4.文件和图纸 (4)5.调试准备 (4)5.1动力 (4)5.2材料 (4)5.3人力 (4)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7.1外观检查 (6)7.2绝缘检查 (6)7.3功能模拟测试 (6)7.4试验载荷 (7)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7.6起艇机试验 (8)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7.8试验注意事项 (10)8.调试总结 (10)1.0 说明1.1该程序适用于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30人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
1.2救生艇供应商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数量2套a)主要参数:●救生艇/救生兼救助艇型号:BH-6A●艇长: 6.50m●艇宽: 2.30m●型深: 1.20m●钩距: 6.00m+0.02m●定员:30人●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3210(kg)●满载重量(SWL):5685(kg)●吊艇架最大工作负荷:75KN●起艇机(BW-LR75)救生/救助艇)最大起升负荷:60kN(low speed)48kN (high speed)下降速度(Lowering speed):40~60m/min提升速度(Hoisting speed):≥6m/min (low speed)≥18m/min (high speed)2.0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指导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3.0 规范和标准3.1法律法规●“救生设备试验”IMO MSC.81(70) 1998●“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 IMO 2009综合文本●“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海船救生设备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4.0 文件和图纸●调试大纲●设计规格书●数据表●耐火救生艇布置图●耐火救生艇完工图●吊艇架完工图●起艇机完工图●吊艇架使用说明书●起艇机使用说明书●耐火救生艇使用保养说明书●厂家资料5.0 调试准备5.1动力●起艇机电源●救生艇充电电源5.2材料(型号见说明书)●柴油●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5.3人力●设备调试负责人●专业调试工程师●技能工人●安全监督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秒表、测温计、兆欧表、电流表●双吊点吊架及重物:12.221吨●沙袋或压铁(海上试验): 3.0305吨●皮卷尺(20m):2只●绳子●吊带●索具●对讲机●厂家专用工具●维修包5.5调试备件●规定的调试备件●易损备件6.0 调试前检查6.1调试环境●调试区域干净、整洁●调试区域照明满足工作要求6.2安全●调试人员劳保用品佩戴整齐●调试区域警示隔离,并在明显位置悬挂警示牌●调试区域通风良好●调试区域严禁存放危险品●与调试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调试区域●调试区域禁止交叉作业●调试区域设有紧急疏散通道●配备消防器材●操作开关挂牌上锁●调试使用的辅助设备执行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和程序6.3证书和报告●检查设备的合格证书●检查设备出厂试验报告●检查设备安装检验报告●检查仪表的安装报告、检定证书●检查电缆的校线报告●检查相关的管路系统检验报告7.0 调试7.1外观检查●依据设备设备数据表和铭牌,确认救生艇参数正确无误●检查确认救生艇、吊艇架、钢丝绳等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检查救生艇、吊艇架及相关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确认所有仪表完好●检查相关电缆,确认连接完毕●检查相关盘柜的仪器、仪表、按钮灯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紧固件是否安装完好●检查救生艇油料,确认加注完成●检查应急供气系统及装置,确保应急系统在火灾和危险区域为救生艇正常供气●按照设备清单,检查所有艇内属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救生艇发动机启动电瓶及充电器,确认安装、连接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7.2绝缘检查●测量电机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测量空间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7.3功能模拟测试7.3.1救生艇发动机功能试验●主控制开关功能●保险开关功能●报警灯功能●蜂鸣器功能●冷却水温度高报警功能●柴油压力低报警功能●启动功能●运转试验●“速度/传送”控制杆功能7.3.2电器效用功能试验7.3.2.1电瓶功能试验●向电瓶充电,直至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断开电接线,测量电瓶电压并于电瓶标注的额定电压作对比●电瓶放电至指示灯显示为黑色●测量此时电瓶电压并做好记录7.3.2.2各类灯具的功能测试●包括舱顶灯、示位灯、搜索灯、罗经灯7.3.3喷淋功能试验●检查海水引入阀,注入防渗黄油进行润滑●检查喷淋泵、软管、喷淋短管接头的连接,确认完好●打开海水引入阀●启动喷淋泵使海水喷洒到艇体●观察喷淋水膜覆盖艇体分布情况是否均匀7.4试验载荷●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 3.21吨● 30人重量 2.475吨● SWL(救生艇满载重量) 5.685吨● W0 (空船重量+3 人) 3.4575吨● W0’ (空船重量+6 人) 3.705吨● F1=2.2 x SWL = 2.2 x 5.685=12.507吨● F2=1.1 x SWL = 1.1x5.685=6.2535吨● F4=1.1 x W0’ = 1.1 x 3.705=4.0755吨● F5= F2 - 3.21=6.2535 - 3.21=3.0435吨7.5吊艇架静力试验试验负荷:F1=2.2 x SWL●将吊艇架按要求焊接在救生平台之后,应首先对吊艇架的焊缝和吊艇平台的水平度进行检查,焊缝检查方法为超声波和磁粉检查。
●将F1吨重物均匀的挂在吊艇架的两个支点上,悬挂时间不少于5分钟,试验后的吊艇架及救生平台不得有任何永久变形或损坏。
●焊缝应进行重新检查,不得有损坏,变形等。
7.6起艇机试验使用配重(不带救生艇),重物悬挂高度不低于10M,否则下述试验不准确。
救生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2=1.1 x SWL救助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4=1.1 x W0’7.6.1下放速度实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挂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重物下放到地面,测定其下放速度,其速度控制在~43.68m/min, 如果达不到或超过上述下放速度,应进行调校,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重物在下放过程中,起艇机刹车系统不能过热,发烟,打滑或卡住。
齿轮箱等温度不能过高。
●以上下放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2刹车试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吊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使重物下放,在下放过程中,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3提升试验及回收驻车试验●将F2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生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生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为不小于6m/分。
●将F4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助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助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18m/分,如果提升速度过快或过慢,应进行调校。
●另外,在提升过程中可作回收驻车试验,即提升过程中刹车试验。
上述提升,回收驻车试验,均不得少于3次,检查起艇机与吊艇架各部分性能,不得有打滑,卡住,过热或起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不正常等现象。
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在海上进行或港池进行)注意:该试验必须有厂家人员参与才能进行。
当组块在海上安装就位后,把救生艇吊挂在各自的位置上,检查救生艇就位后各部分位置是否合适,固定支架及固定块的固定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应进行调整,待救生艇,吊艇架和起艇机全部安装调整完工后,应进行下列试验:7.7.1放艇试验(1.1XSWL):●艇内加入重量为F5吨的压铁(用布包好,以防碰坏艇内壳件和部件)或沙袋,在起艇平台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艇下放,救生艇在下放过程中,可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7.7.2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上述放艇试验后,当耐火救生艇放到海面后,就可以进行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
其步骤如下:●艇内进入三人,其中一人操纵救生艇,二人负责救生艇的挂钩等项工作。
驾驶员可在艇内拉开艇的脱钩装置,艇的首尾吊艇钩便可同步脱开。
艇脱钩后,驾驶员可发动艇内主机,使艇航行一段距离后再驶回原地方,进行艇的挂钩试验。
方法是驾驶员把艇驶到起艇机两条吊索环的正下方,其他二人分别打开艇的前盖、后门,探出身体,分别把吊环挂入艇钩内(挂钩前应注意首尾吊钩在脱钩之后是否已经正确复位)。
然后三人离开救生艇,在平台上起动起艇机,将救生艇收至救生平台就位。
应注意救生艇的首尾就位方向在挂钩时不能搞错(对不具有全员提升能力的救生艇,起吊前应卸掉荷载)。
●由于脱钩、挂钩试验在救生艇出厂试验时已作过,所以如第一次很顺利可只作一次试验,但如遇有异常情况,应调校好后再重新做试验。
●做上述试验时,为防止艇脱钩后漂得太远,也可事先在艇上系一根缆索,另一端拴在救生平台栏杆上,回收艇时使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