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流体动力学作用
流体动力学作用是压力梯度驱动下,流 体在多孔介质中做定向运动。这里的流体, 包括水、油、气以及它们相互溶解的溶液。 烃可以单独成相或溶解在水中呈真溶液或 胶体溶液被水带运。在运移过程中,还可 以发生过滤作用,即水与烃的分离作用。 水的来源是深部盆地压实水或循环到深部 的雨水。水的驱动力是水位差或构造应力。
以烃类为基础的化探方法
• 壤气烃测量 • 水溶烃测量 • 土壤烃测量
油气化探的四个阶段
• 区域概查阶段 • 有利区域的普查 • 局部详查 • 油气田勘探
区域概查
• 含油气指标异常的圈定;在1:20万或更小 比例尺内对区域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包括 表层水、气、岩石)
核心任务:确定区域的背景值、造成异常的 主要因素!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 索孝东
区域概查的特点
有利区域的普查
1. 结合物探和地质资料,绘制化探异常图,缩小有 利靶区,指导下步工作;(比例尺1:20万~1: 10万):
2. 结合构造背景,建立异常模式,预测油气藏类型 ;
3. 总结评定化探异常指标,指导下阶段化探测量
区域普查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概查和普查确定的都是区域宏观异常,代表的 是区域的油气勘探潜力,而不是具体油气藏的反映。
局部详查
以确定最优的化探异常区(勘探远景区) 为目的,指导油气田详查和初步的井位 分布。
油气田勘探
验证和完善所建立的异常模式; 评价和估算油藏品位; 为研究油藏成藏模式和油田深入开发提供基础资
料;
油气化探的优缺点
优点:(1)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较高的初级勘 探技术。
(2)施工简单、适用性强。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目录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原理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过程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应用
原理
•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简称油气化探。它是利 用地球化学的方法,通过研究油气在形成、 运移、集中、分散及破坏过程中在天然介 质中留下的痕迹(即地球化学异常)来寻 找油气藏的探矿方法
异常的形成
• 1.扩散作用 扩散作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向真空、
不足: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只能表明油气藏上覆地层中 存在裂隙,而不能查明地下油气的多寡以及地下是 否还存在油气藏;而且,由于岩层裂隙大多及其曲 折复杂,一些地表的异常区往往并不位于油藏之上 ,这也对地表化探精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应用实例
稠油藏 在二连盆地吉尔噶郎图凹陷油气普查中的应用
• 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形成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分为西、中、东3个次洼,下白垩统巴彦花群是凹陷的主要 生、储油层系,埋深较浅
溶液或多孔介质沿着它所在系统中的各部 分浓度低的方向散开去的作用。只要有浓 度差,就会发生扩散作用 • 2.浮力作用
在潜水面以下,地层一般是水饱和的, 当地下水静止不动或流动速度甚低时,浮 力使油气从地下深部向地表发生垂向迁移。
由于油气与水不相混溶,产生油珠或气泡,而油 珠或气泡的密度比水小,则油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泡就受到其 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的上升浮力。
稀油藏
• 1992年根据化探成果,华北油田二连公司决心钻探位 于罕尼构造上的稀油探井吉3井,结果在1 105~1 305 m井段见稀油油层,通过试油获工业油流。随后,又结合 化探成果,在宝饶构造带北侧低部位吉41井断块构造实 施钻探,结果吉41井在1 203. 6 ~ 1 387.6 m井段获日产 0.2 t的稀油工业油流,证实宝饶构造带整体含油,为吉尔 噶郎图凹陷探稀油获高产打开了局面
• 1991年以前仅在中次洼宝饶构造带高部位发现了埋深浅的 稠油藏(300~500 m),而该凹陷的稀油勘探是长期以来困 扰地质学家的主要课题,所钻稀油探井均未有所发现
• 经过壤中游离烃为主的综合化探,在中次洼及其南、北两侧 发现有较强的化探异常分布,并向测区外围边界控凹断层附 近延伸而未封闭。
• 位于凹陷陡带的中次洼是一主要的生油洼槽,位于中次洼 南、北两侧的宝饶断裂构造带正处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在 构造运动控制的排烃期,其靠近生油洼槽深部位发育的断块 构造优先捕获油气,待充满后油气再沿地层上倾方向,向远 离生油洼槽的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宝饶构造带高部位聚 集的石油,由于埋藏浅,后期挥发而强烈的稠化,形成稠油藏 。然而,靠近生油洼槽深部位的构造圈闭则使轻烃得到很好 的保存,其中聚集的稀油在断层和浓度扩散场的作用下,发 生垂向的微渗漏,在地表形成强的化探异常
流体动力学作用是压力梯度驱动下,流 体在多孔介质中做定向运动。这里的流体, 包括水、油、气以及它们相互溶解的溶液。 烃可以单独成相或溶解在水中呈真溶液或 胶体溶液被水带运。在运移过程中,还可 以发生过滤作用,即水与烃的分离作用。 水的来源是深部盆地压实水或循环到深部 的雨水。水的驱动力是水位差或构造应力。
以烃类为基础的化探方法
• 壤气烃测量 • 水溶烃测量 • 土壤烃测量
油气化探的四个阶段
• 区域概查阶段 • 有利区域的普查 • 局部详查 • 油气田勘探
区域概查
• 含油气指标异常的圈定;在1:20万或更小 比例尺内对区域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包括 表层水、气、岩石)
核心任务:确定区域的背景值、造成异常的 主要因素!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 索孝东
区域概查的特点
有利区域的普查
1. 结合物探和地质资料,绘制化探异常图,缩小有 利靶区,指导下步工作;(比例尺1:20万~1: 10万):
2. 结合构造背景,建立异常模式,预测油气藏类型 ;
3. 总结评定化探异常指标,指导下阶段化探测量
区域普查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概查和普查确定的都是区域宏观异常,代表的 是区域的油气勘探潜力,而不是具体油气藏的反映。
局部详查
以确定最优的化探异常区(勘探远景区) 为目的,指导油气田详查和初步的井位 分布。
油气田勘探
验证和完善所建立的异常模式; 评价和估算油藏品位; 为研究油藏成藏模式和油田深入开发提供基础资
料;
油气化探的优缺点
优点:(1)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较高的初级勘 探技术。
(2)施工简单、适用性强。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目录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原理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过程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应用
原理
•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简称油气化探。它是利 用地球化学的方法,通过研究油气在形成、 运移、集中、分散及破坏过程中在天然介 质中留下的痕迹(即地球化学异常)来寻 找油气藏的探矿方法
异常的形成
• 1.扩散作用 扩散作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向真空、
不足: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只能表明油气藏上覆地层中 存在裂隙,而不能查明地下油气的多寡以及地下是 否还存在油气藏;而且,由于岩层裂隙大多及其曲 折复杂,一些地表的异常区往往并不位于油藏之上 ,这也对地表化探精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应用实例
稠油藏 在二连盆地吉尔噶郎图凹陷油气普查中的应用
• 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形成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分为西、中、东3个次洼,下白垩统巴彦花群是凹陷的主要 生、储油层系,埋深较浅
溶液或多孔介质沿着它所在系统中的各部 分浓度低的方向散开去的作用。只要有浓 度差,就会发生扩散作用 • 2.浮力作用
在潜水面以下,地层一般是水饱和的, 当地下水静止不动或流动速度甚低时,浮 力使油气从地下深部向地表发生垂向迁移。
由于油气与水不相混溶,产生油珠或气泡,而油 珠或气泡的密度比水小,则油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泡就受到其 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的上升浮力。
稀油藏
• 1992年根据化探成果,华北油田二连公司决心钻探位 于罕尼构造上的稀油探井吉3井,结果在1 105~1 305 m井段见稀油油层,通过试油获工业油流。随后,又结合 化探成果,在宝饶构造带北侧低部位吉41井断块构造实 施钻探,结果吉41井在1 203. 6 ~ 1 387.6 m井段获日产 0.2 t的稀油工业油流,证实宝饶构造带整体含油,为吉尔 噶郎图凹陷探稀油获高产打开了局面
• 1991年以前仅在中次洼宝饶构造带高部位发现了埋深浅的 稠油藏(300~500 m),而该凹陷的稀油勘探是长期以来困 扰地质学家的主要课题,所钻稀油探井均未有所发现
• 经过壤中游离烃为主的综合化探,在中次洼及其南、北两侧 发现有较强的化探异常分布,并向测区外围边界控凹断层附 近延伸而未封闭。
• 位于凹陷陡带的中次洼是一主要的生油洼槽,位于中次洼 南、北两侧的宝饶断裂构造带正处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在 构造运动控制的排烃期,其靠近生油洼槽深部位发育的断块 构造优先捕获油气,待充满后油气再沿地层上倾方向,向远 离生油洼槽的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宝饶构造带高部位聚 集的石油,由于埋藏浅,后期挥发而强烈的稠化,形成稠油藏 。然而,靠近生油洼槽深部位的构造圈闭则使轻烃得到很好 的保存,其中聚集的稀油在断层和浓度扩散场的作用下,发 生垂向的微渗漏,在地表形成强的化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