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aa27f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4.png)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教材的第1课,是一篇叙事散文。
讲述的是鲁迅先生与日本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文中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思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持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讲读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脉络清楚,言之有序。
二、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一、课文的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
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
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清楚,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抓住特征描绘人物的手法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生生地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2023最新-《藤野先生》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藤野先生》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c7a4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4.png)
《藤野先生》教案(优秀7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壶知道为您带来了7篇《《藤野先生》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藤野先生篇一【经典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
3.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1.课文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哪些品质?分析: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的高贵品质。
写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表现了他工作认真、负责;写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了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写对“我”敢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表现了他的热情诚恳;写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他求实的精神。
这几件事也表现了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帮助“我”这个中国学生的高尚品质。
2.本文是如何选取和安排材料的?分析:本文内容丰富,记叙了大小事件十多件,时间跨度达20年,但条理清晰,取材广而中心思想明确。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以“我”和的交往经过为叙事线索,以“我”的爱国主义感情为感情线索,围绕表现的高尚品质为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的。
从“我”厌恶“清国留学生”而离开东京,往仙台只记得两个地方,在仙台读书,与的交往到中止学医乃至深情地怀念藤野,无一不反映了作者的一颗爱国之心,这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粘结了各个生活片断。
在这些生活片断中,表现的品质是中心。
第一部分未写,但这是“我”去仙台见到藤野的原因;第二部分记了“我”和的交往,其中写医专职员、“爱国青年”也从侧面表现了的品质;第三部分将“我”对的赞颂、怀念与当前的斗争结合起来。
叙事线索,感情线索和记叙中心融合在一起,因而中心思想更加鲜明突出,结构也显得十分严密。
3.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分析:课文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特征,大笔勾勒,十分传神。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dfbc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7.png)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
2. 通过分析藤野先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拼搏、追求进步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如勤奋、谦虚、严谨、善良等。
4.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作者鲁迅的写作风格。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包括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在日本留学经历及其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诲。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出的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日本留学经历。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其优秀品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现出的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
2. 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藤野先生》原文及其相关解读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关键内容和讨论重点。
3. 教学卡片或贴纸,用于学生互动和小组活动。
4. 学生作业本,用于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藤野先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5. 分享与反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藤野先生和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藤野先生教案(最新7篇)
![藤野先生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5c1d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c.png)
藤野先生教案(最新7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学案问题设计两化导学案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不同学科,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语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除了发挥导学、导问、导思、导练、导测、导评等功能外,还要符合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这样导学案才能真正发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在编写语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落实语文课程的“两化”。
一、知识问题化在编写语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时,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问题。
注意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在文本知识的拐点处设置路标;在学习重点、难点处设置阶梯。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情境化。
1.针对性。
导学案设计是在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目标应该设计一个主要问题,也可以把主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尤其是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既有启发性又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理解内容,突破重、难点。
如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鲁迅的《雪》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A.在理解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上,1.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2.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3.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B.第二部分,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1.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2.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描绘朔方飞雪的?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的?教学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88ea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a.png)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藤野先生》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日生活,并为之而奋斗。
2、知识与技能:感知部分片断,把握人物品格;学会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品读语言,揣摩心理;联系实际,理解人物。
【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理解了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课文的。
由于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所以本节课就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的品格上,力争使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此,设计时,通过多个角度,遵循从初步感知,到揣摩人物内心心理,到理解人物最崇高的品质的思路,全面挖掘理解人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1、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3、文章的主题。
二、师生合作,研习课文本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作为一名弱国的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倍受他人凌辱,而此时遇到了一位使自己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先生。
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具有什么品格,影响了作者一生?1、初读课文有关藤野先生的段落,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部分学生朗读作者和先生相处部分,其余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
⑴谈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出: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生活俭朴热情诚恳正直求实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先生的这种品质?教师引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2、从具体语言入手,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⑴找出有感触的语言,细细品读,体会先生复杂的感情: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f9372ccaaedd3383c4d3cb.png)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篇一: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永城市高庄初级中学张雷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二、检查预习1。
作家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6年病逝于上海。
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2。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
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b32b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c.png)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2、着重分析藤野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即本文的明线及暗线。
一、导入新课(在课题封面上,单击任意处进入菜单,然后单击“导入新课”按钮进入,注意一定要单击蓝色的按钮处,以下均同)1、由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
2、教师总结(单击任意处进入)。
另外,每页下面有两个按钮,绿色表示“回主菜单”,蓝色表示“回上一张”。
3、教师讲解时可以进入下三张,均为已学过的。
鲁迅作品。
二、写作背景1、本文写作背景。
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3、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图。
三、段落结构1、阅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三大部分。
四、人物形象1、出示藤野先生图片。
2、通过“目睹印象”和“耳闻亲见”的分析,概括出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3、讨论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件事,并由此概括出藤野先生高尚品质。
教师作小结。
五、课文暗线1、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分“在东京”、“去仙台”、“弃医从文”、“怀念先生”四个部分分析爱国主义感情。
六、小结退出1、教师小结本课。
2、退出。
鲁迅《藤野先生》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2、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程序设计: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2、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如何理解“大慨”?(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藤野先生教案-1
![藤野先生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cc2c769bceb19e8b9f6ba01.png)
藤野先生教案【必备】藤野先生教案三篇藤野先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A。
作为学者,治学严谨;作为教师,认真负责B。
尊重他人,没有民族间的偏见。
)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e1d2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a.png)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003d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7.png)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重点)3、通过揭示文本矛盾、联系文化背景等阅读方法,讨论、评价、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情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接触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请用一个词概括藤野先生给你的印象。
(生答:认真、负责、严格、严谨、朴实等)那么,鲁迅又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生找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二、感受人物品质鲁迅1904到1906前往仙台求学,与藤野先生相处仅仅只有两年时间。
但是时隔20年,鲁迅却“总还时时记起他”。
1、鲁迅记起什么呢?首先,鲁迅记起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呢?(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2、当鲁迅记起藤野先生,记起这些事时,说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
一件件小事,何以让鲁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回忆,仔细地探索探索:鲁迅还记起藤野先生的什么?“我”总是还时时记起他的。
(要求:选择两人交往中最有感触的细节,点评批注,体会我的情感)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强调:藤野先生是一个医学老师,有必要改文法错误么?他是一时兴起么?他是不是吃饱没事干太闲了?所以他添改背后,我们看到是怎样的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热忱真心)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热忱真心。
2023《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
![2023《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bc9a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c.png)
2023《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2023《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概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
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
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
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标致不逊(xùn)匿(nì)名诘(jié)责托辞喝(hè)采适值抑扬顿挫深恶(wù)痛绝物以希为贵3、请你找出文中叙述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词语,理清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90b4d1941ea76e58fa0497.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五篇】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使用。
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使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
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为了增加阅读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多读鲁迅的作品,其中鲁迅简历、《〈呐喊〉自序》、关于藤野先生的资料、鲁迅留学时的国内国际背景等为必读内容。
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向课外延伸的要求的。
当然,教师也要多查找和本文相关的资料,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师生共同补充资料,互相讨论,体现了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语文学习的延伸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
我们今天学习《藤野先生》和十年前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十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把“爱国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对比时,在分析那些人的“爱国”性及其思想根源时,很自然地会涉及到日本的国民性问题,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前日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右倾化问题,通过学习本文应该引起学生对当前中日困难关系的注重和思考。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如何准确地对待其他民族。
要学会和其他国家民族和平友好相处,提升对日本严重右倾化的警惕。
4.本课的广度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大量补充及对当前中日关系的注重上;深度体现在对“爱国青年”的“爱国”性的分析上及对“真正的爱国主义”的讨论上。
5.我认为尊师不是本文主题的第一义项。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6798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3.png)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e53c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3.png)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作者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体会不同类别的事件在文中的作用,并可将此种处理事件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
2、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情感。
3、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设想: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明暗两条线索的结合使用。
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
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课前准备:1、课外查字典,自学生难字词2、细读全文列出文中所写事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
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
当有一天,细细检点细细品味,就是鲁迅先生所谓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细细评点那多开在心头的藤野之花。
二、明确目标齐读目标。
三、学习新课(一)朝花夕拾之一,经典回放:过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再一个就是日本的藤野先生。
一个日本人,为何让鲁迅先生对他如此难忘?1、速读感知: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何时时记起藤野先生?(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出示:教你一招:一步,寻找相关段落。
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齐读37自然段。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bca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d.png)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acf1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5.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鲁迅及其创作(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恩师是让人怀恋的,一位好老师有时会影响我们一生。
从小学到初中,你们也一定有让自己难忘的老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这个令你难忘的老师吗?(三个学生发言)好了,看来大家心里都有一位让你恋恋不忘的老师,我们的鲁迅先生除了七年级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外,还有一位令他难忘的老师,他就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医学老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板书课题藤野先生(注意藤字),(二)作者及文体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同时,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c167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1.png)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
2. 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藤野先生。
2.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 组织学生讨论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程度是否足够。
2. 学生是否能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藤野先生的生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生平了解程度是否足够。
2. 学生是否能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第三章:藤野先生的学术成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否了解。
2. 学生是否能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
永城市高庄初级中学张雷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检查预习
1。
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6年病逝于上海。
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2。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
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1.标注出难字难词。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
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
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回答后明确: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
2、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教师引导、提示:
⑴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⑵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⑶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⑷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3、过渡: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的,耳朵听到的。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
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4、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5、读到此,老师有一疑问,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常普通。
就行为,非常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
假如你碰着这样的一位老师,你会觉得他伟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非常有关系。
就拿“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来看,这些遭遇严重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而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术。
其实,当时,日本人一向看不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所以,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
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
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五、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感受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情。
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似乎课文学习可以结束了。
真的可以结束了?本文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文中却旁逸出许多其他内容呢?是大作家的败笔,还是另有目的呢?
六、布置作业。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七、说板书设计: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