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藤野先生》-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藤野先生品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一个人物的品质。
1.鲁迅先生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2.课文《藤野先生》的阅读与分析;
3.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品质探讨;
4.文章表达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5.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藤野先生》,使学生能够:
1.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主旨,感悟鲁迅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藤野先生的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展开讨论。但反思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部分环节过于干涉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度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较高,能够迅速掌握教学内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较慢。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3篇)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3篇)藤野先生获奖篇1【教学目标】1、品析体现先生品质的关键语句,体会特殊时期难能可贵的真情;2、抓住重要事件和关键信息点,理解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的“伟大”。
【教学重点】知藤野其事,品先生其人【教学难点】理解藤野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教学思路】总体思想:走近一位恩师——感受一份深情——体味一段境遇——铭记一份感动一、感念恩师,引发回忆(3’)由鲁迅敬重的三位老师的话题导入,出示课文中37段中的句子:“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在鲁迅先生笔下这位“最使我感激”的、伟大的老师是哪一位呢?其“伟大”从何体现的?引入课题。
二、走近先生,评其印象(5’)人的第一印象最为深刻,20年来藤野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昨。
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文段,说说藤野先生留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生读6—9、38段,抓住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品析:不修边幅、生活俭朴。
三、了解先生,感受人品(15’)从相识、相处到相离,藤野先生在鲁迅心中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
请细读课文,看作者选取了那几件事,体现了先生怎样的品格?读文字,品语言,说见解。
以“读,我看到一个的藤野先生”的句式来分析人物形象。
——添改讲义: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纠正解破图:严谨治学,循循善诱——关心解剖实习:无微不至,真挚诚恳——了解女人裹脚:善良,求实思考:关于藤野先生这些琐事,用“伟大”是否恰当?——什么叫“伟大”?学生类比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进一步探究鲁迅评价藤野先生“伟大”的原因。
四、惜别先生,思其伟大(12’)作者是在怎样的特定背景中去写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或哪些细节)进一步凸显了藤野先生的“伟大”?跳读,抓关键信息,对照“我”当时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领略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辉。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五篇《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
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
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创新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创新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创新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一、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二、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
教师归纳、明确。
)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统编版)

3.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对中国青年的关爱。
4.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课文中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学会运用到自பைடு நூலகம்的写作中。
5.领悟文章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藤野先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学会运用文中描写方法表达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从文本中提炼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理解并分析藤野先生的品质特点,形成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中的情感态度的把握,可以让学生关注文中对藤野先生细节的描写,如“他穿着一件深色的和服,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态度非常和蔼”,通过这些描写来感受作者的敬仰之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藤野先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老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文字来描绘一位令人敬仰的老师的。
其次,人物描写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们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难以将所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
2023最新-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说课稿《藤野先生》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藤野先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我将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好这篇文章,不仅对学生学习散文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感。
因此,在关注文学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教学中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但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在领悟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思想情感方面需要引导。
有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初二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依据前面教材的解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手法”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对话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这篇散文以什么为顺序来记叙的以什么为中心来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四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的方法。
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导入新课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学生了解文章体裁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指导预习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藤野先生》优秀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鲁迅及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热爱祖国、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
2. 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的特点。
难点:1. 理解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2.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熟悉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概括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总结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2. 请谈谈你从藤野先生身上学到的启示,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3. 选读一篇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并与《藤野先生》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有关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先生的真实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

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通用13篇)初中语文公开课《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采用圈点批注阅读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重点)3、通过揭示文本矛盾、联系文化背景等阅读方法,讨论、评价、领会鲁迅先生深邃的情感。
(难点)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简单接触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请用一个词概括藤野先生给你的印象。
(生答:认真、负责、严格、严谨、朴实等)那么,鲁迅又是怎样评价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生找并齐读: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二、感受人物品质鲁迅1904到1906前往仙台求学,与藤野先生相处仅仅只有两年时间。
但是时隔20年,鲁迅却“总还时时记起他”。
1、鲁迅记起什么呢?首先,鲁迅记起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呢?(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2、当鲁迅记起藤野先生,记起这些事时,说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
一件件小事,何以让鲁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回忆,仔细地探索探索:鲁迅还记起藤野先生的什么?“我”总是还时时记起他的。
(要求:选择两人交往中最有感触的细节,点评批注,体会我的情感)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强调:藤野先生是一个医学老师,有必要改文法错误么?他是一时兴起么?他是不是吃饱没事干太闲了?所以他添改背后,我们看到是怎样的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热忱真心)所以啊,“我”总还是时时记起他的一丝不苟,热忱真心。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2.教学难点
(1)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及其深层含义。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理解这种情感背后的民族自尊、敬业精神等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细节的分析,如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言行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崇敬之情的深层含义。
(2)掌握课文中的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师应通过示例分析、写作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探讨问题。
-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见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流程
《藤野先生》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藤野先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
3.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问,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课文内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作者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体会不同类别的事件在文中的作用,并可将此种处理事件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
2、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情感。
3、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设想: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明暗两条线索的结合使用。
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
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课前准备:1、课外查字典,自学生难字词2、细读全文列出文中所写事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
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
当有一天,细细检点细细品味,就是鲁迅先生所谓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细细评点那多开在心头的藤野之花。
二、明确目标齐读目标。
三、学习新课(一)朝花夕拾之一,经典回放:过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再一个就是日本的藤野先生。
一个日本人,为何让鲁迅先生对他如此难忘?1、速读感知: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何时时记起藤野先生?(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出示:教你一招:一步,寻找相关段落。
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齐读37自然段。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精选6篇)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精选6篇)《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
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
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
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
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初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1[教学要点]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鲁迅及其创作(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恩师是让人怀恋的,一位好老师有时会影响我们一生。
从小学到初中,你们也一定有让自己难忘的老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这个令你难忘的老师吗?(三个学生发言)好了,看来大家心里都有一位让你恋恋不忘的老师,我们的鲁迅先生除了七年级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外,还有一位令他难忘的老师,他就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医学老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板书课题藤野先生(注意藤字),(二)作者及文体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同时,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2023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语文必须重点学习的文章,记叙了作者鲁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如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答疑解难为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出示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由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引出本课。
出示自学目标1、朗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生词。
2、理清结构层次(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
3、了解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体会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
4、揣摩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5、借鉴写作特色。
二、分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检查自学,合作探究1、给加点字注音瞥见畸形匿名诘责(1)实在是标致极了。
(2)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3、探究文章内容按小组回答自学题目,教师评价分三部分: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工作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热情、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强烈的爱国精神。
a用典型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B双线并行,结构严谨。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情感为暗线。
C使用反语,增强表达效果。
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开头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物以稀为贵”?作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四、情感共鸣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五、课堂小结六、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3遍。
初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

初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2022年初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2022年初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鲁迅生平介绍(同学们讨论回忆。
教师归纳明确)老师板书课题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思考完成:1、划出文中生字词。
2、给题目添加修饰词,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3、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4、本文写了作者作者与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三、阅读完毕,检查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教师进行归纳,提示要点。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学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具有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要求: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他(她)的性格特点,并能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于他(她)的事,来印证你的结论。
对于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重温一下,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极方正、质朴,博学,严格,有点迂腐的儒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
那么藤野先生呢?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是谁?――是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医学教授。
资料1:(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
写作时间则是在离别藤野的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此时已经离开北京在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文中集中的评价:“在我所认为老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从鲁迅的文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藤野先生?是他的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激励的先生。
1、迅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梳理叙事线索。
(提醒应注意的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怀念)为叙事线索。
2、请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横线填上适当的词语。
找出依据并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例概括)参考:1)肖像角度:朴素平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白描手法)第6段2)生活习惯的角度: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第9、10段3)治学的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第16、17、23等段4)对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特殊礼遇。
11—15、21、22、32-35等段(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学术)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五个典型事例:a、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b、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e、临别送照片真诚友好c、关心实习情况热情诚恳d、了解女人裹脚的情况求实精神注: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3、这节课我们着重阅读解读了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了他的精神品质。
对于这样一个藤野先生,鲁迅先生怀着怎样的情感?——受宠若惊,不安(?),很为难(?),第37、38段万分的感激,深切的怀念和愧疚这种感激,怀念体现在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照片。
③以笔做刀枪,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资料2:鲁迅对藤野的思念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
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
当这选集出版的Secord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1945年去世)质疑:曾经有同学说,这样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现在很多见啊,鲁迅凭什么这么怀念他,还用“伟大”这个词形容他的性格,似乎太轻率了。
如果是在如今的时代环境,如今的日本,遇到这样一个老师,会使鲁迅先生如此感激怀念,成为他“最感激的一个”老师吗?这种特别的感激源于什么?资料3: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
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东亚病夫日落国家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1936年,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
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
(可见藤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这个异域学生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
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的最集中的表现。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三、探究其他事件,理解暗线索1、质疑: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
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其他一些事情,你能梳理出来吗?从这些事里,你了解到哪些新的信息,有什么发现?(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庸俗生活;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结合分析,主动质疑:精彩语句段落,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对东京的美好憧憬和顿生失望的心理落差为什么到东京?——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习西医的。
东京是日本的最大的都市,各方面都应该比较发达,便于求学深造。
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鲁迅的父亲死在中医手里,当年鲁迅也指责说“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在《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有详实的描述。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污浊腐朽的气氛的厌恶和对东京失望的感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丑行的描写,也为后文写“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
2、(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揭示心理: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政治倾向:效忠满清王朝。
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腐朽的精神状态。
3、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4、鲁迅为什么一直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日暮里:①“日暮乡关何处是”——思乡之情,心境落寞凄凉;②当时,日本轻蔑地称呼中国为“日落之国”,清朝也确已日暮途穷——忧国忧民。
水户:朱舜水反清复明——敬仰他的爱国精神,客死他乡,凄凉心境。
5、“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鲁迅怎样看待日本友人的关心?“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作者当年在日本仙台是仅有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当地人把他当作稀有的人物;才引来学校教职工的好奇,而对他多加关怀帮助。
这是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自己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鲁迅以为,日本友人对自己的关心,是出于对弱国国民的同情,而不是尊重。
这对于有强烈爱国感情的鲁迅来说,自然感到无限辛酸。
——内心敏感自卑6、“匿名信事件”中,想一想“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的含义。
这是一种愤激之辞,这个推理,浅薄荒唐,表达作者遭受诬陷和人格侮辱时极为愤慨的感情。
7、“看电影”事件:“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⑴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
⑵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
⑶被刺痛了的人(我)。
呜呼,无法可想!——对国人的麻木盲目,思想的不觉悟的痛心疾首“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发生了什么变化?“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Secord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生:改用文学的解剖刀,写下的是医治内心的药方资料4:鲁迅留日经历1902年4 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弃医从文,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
1908年师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这一宗旨与次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十分相近,说明两者在反满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从这些事件中你能否发现文章的另一条叙事线索?展现自己的思想历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爱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五、小结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两条线索,两种真挚的感情(爱师和爱国),四个角度,一次思想的改变六、作业(二选一):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