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菌
第三节 奈瑟菌属
第三节奈瑟菌属(Neisseria)致病菌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es) 淋病奈瑟菌(N. gonorrhoeae)一、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es)(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肾形,G-双球菌,有荚膜,菌毛培养特性专性需氧,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5%CO2 菌落:光滑,透明,不溶血1.抵抗力对干燥,热力,消毒剂均敏感(二)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菌毛: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1.所致疾病流脑,人是其唯一易感宿主三种临床类型:普通型,爆发型,慢性败血病型(三)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快速诊断法(五)防治原则流脑荚膜多糖疫苗,治疗首选青霉素G:1云南大学药学院(昆明650091);2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昆明6501l8 为制备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需要2005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物的免疫原性研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朱为2002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感染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按荚膜多糖可将其分成12个血清群,其中A、B 和C 群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90%。
全球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发病率在30-50万,病死率约10%,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因脑膜炎球菌严重感染而发生致聋等永久后遗症。
在我国,A群脑膜炎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群,95%的病例由A群引起。
80 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的大面积接种,有效地控制了发病率。
该荚膜多糖是N-乙酰-3-O-乙酰甘露糖胺磷酸盐的线形共聚物,属T细胞非依赖性(TI)抗原,具有中等免疫原性和年龄相关的保护力,不能诱导免疫记忆。
现已证实它对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在短期内有效,但随时间延续保护力下降,尤其在幼龄儿童中。
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疫苗,提高其对各年龄组(包括婴儿)的免疫效果。
近期的研究集中在开发多糖结合疫苗,即将多糖共价结合到蛋白质上,使其转化为T细胞依赖性(TD)抗原,以增强免疫原性和诱导免疫记忆。
脑膜炎奈瑟菌实验室检测操作规范详解知识
附件7 脑膜炎奈瑟菌实验室检测操作规范一、脑膜炎奈瑟菌鉴定程序和标准1、 脑膜炎奈瑟菌细菌鉴定程序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定通常是通过在CAP 和BAP 上生长物通过革兰染色镜检和生化反应检测以确定是否为脑膜炎奈瑟菌,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脑膜炎奈瑟菌分群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群。
图xx 脑膜炎奈瑟菌鉴定程序2、 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确诊实验室检测疑似流脑病例具有以下实验室检测结果之一,即可确诊:1. 培养:自脑脊液或血液标本中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
2. 乳胶凝集检测:采用乳胶凝集检测试剂盒,脑脊液标本乳胶凝集检测结果BAP,CAP 生长物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双球菌氧化酶反应阳性,进行生化鉴定 阴性,非脑膜炎奈瑟生化鉴定(糖氧化)Glu Mal Lac Suc+ + - -阳性,为脑膜炎奈瑟菌进行血清分群 阴性,非脑膜炎奈瑟菌A 、B 、C 、H 、I 、K 、L 、W135、X 、Y 、Z 、Z ´(29E)不同血清群阳性,目前Bio-Rad乳胶凝集检测试剂盒能检测A群、B群、C群和W135/Y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3.PCR检测:脑脊液标本或血液标本PCR扩增特异性脑膜炎奈瑟菌DNA 片段阳性。
通过ctrA基因扩增,鉴定脑膜炎奈瑟菌,通过扩增orf-2、sia D(B)、sia D(C)、sia D(Y)、sia D(W135)等基因片段鉴别不同的血清群,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出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
4.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增高: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增高。
二、脑膜炎奈瑟菌标本接种培养(一)脑脊液标本1.脑脊液标本预处理脑脊液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立即离心,2000rpm,20min,用巴斯德吸管吸取上清,进行乳胶凝集实验检测抗原。
离心后的沉淀进行剧烈振荡或充分混合。
取1滴沉淀准备革兰染色,1滴划线接种原始培养基。
(注意:如果获得的脑脊液不足1mL则不进行离心,直接用其进行革兰染色和涂板培养)。
奈瑟菌属
(2)出血淤斑碘酊、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无菌针头挑破出血淤斑,挤出少量液体印片,干燥后革兰染色镜检。 阳性率可达80%。
3.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液或脑脊液先接种至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菌后,再在巧克力色平板上行画线分离。平板置 于含5%-10% CO2的大气环境中孵育。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检查,并作生化反应和凝集试验鉴定。
感谢观看
3.抗原构造
(1)荚膜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将脑膜炎球菌分为12个血清群,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 要是A、B、C群,在我国以A群为主。
(2)外膜蛋白抗原有型特异性,根据此抗原各群又可分为若干型。
4.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热、冷、紫外线等均十分敏感。在75%乙醇、0.1%新洁尔灭和1%石炭酸中迅速杀灭。 对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等敏感。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的培养基是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色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须供给 5%-10%的CO2。37℃孵育24h后形成1.0-1.5mm的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无溶血现象。 多数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
(1)荚膜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将脑膜炎球菌分为12个血清群,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 要是A、B、C群,在我国以A群为主。
1.致病物质主要有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荚膜可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菌毛有助于细菌附着于细胞表面,利于进一步侵入。内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 由细菌自溶或裂解释放,可使小血管、毛细血管形成血栓引起出血,严重时造成DIC、中毒性休克。
2.所致疾病脑膜炎球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而感染。潜伏期2~3天,长者可达10天。病菌在鼻咽部繁殖后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病人表现为恶寒、 高烧、恶心、呕吐、皮肤或黏膜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细菌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脊膜,产生化脓性炎症。病人表 现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爆发型流脑起病急剧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 内危及生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描述
(四)慢性型
少见 病程迁延 间歇性发冷、发热 成批出现皮疹、瘀点 伴关节痛、脾大、白细胞增多,血培养阳性
婴幼儿流脑的特点
临床表现不典型 呼吸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 有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 囟门隆起 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老年流脑的特点
暴发型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见,意识障碍
除颅压增高外,其他检查可无明显改变。
七.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涂片染色:皮肤瘀点组织液涂片 脑脊液涂片
细菌培养:血或脑脊液检测
七.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测
可协助确诊,多应用于已用抗 菌药物治疗,细菌学检查阴性 者。
检测特异性抗原及特异性抗体
七.实验室检查
其他
*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鲎溶解物试验: 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内毒素
选用以下抗菌药物。
(1)青霉素
至目前,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仍为一种高度 敏感的杀菌药物,尚未出现明显的耐药。 故 为目前国内外治疗流脑病人首选采用的高效、 低毒及价廉之抗菌药物;剂量成人每日20万 u/kg,儿童20万—40万U/kg,分次加入5 %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疗程5~7d。
(2)氯霉素
1. 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有: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脑膜炎
上述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多 散发而不引起流行,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确诊则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出不同病原菌。
十. 鉴别诊断
2.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皮肤粘膜无瘀点、瘀斑。 多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 脑脊液检查:颅压升高更明显,脑脊液外观混浊呈 毛玻璃状, 白细胞多在50×106/L以下,以单核细胞增多为主。 蛋白质增加,糖及氯化物减低; 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可检出抗酸染色阳性杆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抗原组分有四种 a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目前国外已分成A、B、C、D、X、Y、Z、29E、W135、H和L等13个血清群。其中以C群致病力最强。 b.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根据菌外膜蛋白组分不同,脑膜炎奈瑟菌各血清群又可分为假设干血清型,但A群除外,其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 c.脂多糖抗原 与大肠埃希菌间有交叉反响。 d.核蛋白抗原 无特异性,与肺炎链球菌者相同。 5、抵抗力 体外生活力、抵抗力极弱,对枯燥、寒冷、日光极为敏感。脑膜炎双球菌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菌株死亡。在运送样品或培养物时,应保持样品处于20℃-36℃之间,切记不能低温运送〔检测抗体的血清标本除外〕。
六、 诊 断
1、疑似病例 1.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冬春季节发病〔2-4月为流行顶峰〕,1周内有流脑病人密切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既往未接种过流脑菌苗。 1.2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2、临床诊断病例 2.1有流脑流行病学史。 2.2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伴有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虽无化脑表现,但在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的同时伴有迅速增多的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3、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根底上,细菌学或流脑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四、流 行 情 况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以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涉及全国城乡。但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流行菌株以A群为主,B群其次,C群少见,但近些年B群和C群有增多的趋势。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引起脑膜炎的细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易混淆。
为了准确诊断脑膜炎奈瑟菌感染,需要遵循以下诊断标准: 1. 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是否接触过患有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人;是否曾经去过脑膜炎流行地区;是否有疫水、疫区等暴露史。
2. 临床表现: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变,但一般会出现高热、头痛、颈部强直、呕吐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出现皮疹、癫痫、昏迷等。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腰穿、血液、尿液等检查,以确定病原学诊断。
4. 脑脊液检查:进行脑脊液检查,观察细菌形态,菌落特征等,确定是否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5. 细菌培养:对脑脊液、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以进一步确定病原体。
以上几点为脑膜炎奈瑟菌的诊断标准,应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还应注意预防措施,避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发生。
- 1 -。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简介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一种由奈瑟菌(又称为萘瑟氏菌或双球菌)引起的感染疾病,通常表现为脑膜炎和肺炎症状。
奈瑟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引起严重的传染病,包括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等。
本文将介绍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病因脑膜炎奈瑟菌是导致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致病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伤口或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等。
奈瑟菌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很常见,例如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差的个体更容易感染。
临床表现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各异,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呼吸困难、嗓子痛、咳嗽、乏力、恶心呕吐等。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谵妄、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诊断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需要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其中,脑脊液检查、血液培养、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等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可帮助评估肺部是否受累。
治疗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抗生素通常选择针对奈瑟菌有效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对症治疗包括降温、保持充分水分、控制呼吸等。
在重症患者中,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或其他支持治疗。
预防预防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治疗感染等。
对于易感染群体,如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差者,更需要加强预防措施。
结语总的来说,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一种严重感染疾病,对治疗和预防都提出了挑战。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公众应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有效预防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发生。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讲课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后在局部繁殖,引发 炎症反应,导致肺炎发生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烦躁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惊厥等症状。 诊断标准: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若发现脑膜炎奈瑟菌可确诊。
深入研究脑膜 炎奈瑟菌肺炎 的发病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新型药物 和疗法的研发, 提高治疗效果 和降低耐药性。
开展脑膜炎奈 瑟菌肺炎的疫 苗研究,降低
感染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共同 应对脑膜炎奈 瑟菌肺炎等发:针对脑 膜炎奈瑟菌肺炎的 特异性疫苗,降低 感染风险
早期诊断:提高诊 断技术,实现早期 发现和治疗,降低 病死率
抗生素治疗:研发 新型抗生素,有效 治疗耐药菌株感染
社区宣传: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脑膜炎奈瑟菌肺 炎的认知和预防意 识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诊断技术: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快 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早 期发现和治疗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疫苗接种: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 脑膜炎奈瑟菌的感染率有望降低, 但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减弱。
预防措施:未来可能会更加重视 预防措施,如加强个人卫生、减 少病毒传播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脑膜炎奈瑟菌主要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或物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更容易传播
奈-瑟-菌-属(Neisseria)
2、此菌易耐药,治疗应彻底。
Terms of Microbiology
Neisseria N.meningitidis Meningococcus N.gonorrhoeae Gonococcus
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氏菌 脑膜炎球菌 淋病奈氏菌 淋球菌
临床表现
潜 伏 期 1 - 10 天,一般为 2 - 3 天
普通型 暴发型
败血症 型
约占全部病例旳90%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如不急救常二十四小时内死亡 主要见于成人
脑膜炎奈瑟菌 (N.memingitidis)
临床表现
一般型
1。上呼吸道感染期 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
部分病人有咽炎。
2。败 血 症 期
防治原则:
治疗-首选青霉素、 磺胺类药,理由是 轻易透过血脑屏障
淋 球 菌(Gonococcus)
中国性病报告
中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旳龚向东说: “我国正式公布数字与实际旳性病发病数 大约20倍左右差距,估计起码有1000万 例以上”.
淋 球 菌(Gonococcus)
中国性病报告
1990年上海召开第一次性病大会上,教 授夏国美悲观地指出:“消灭性病是不可 能旳,控 制也是不可能旳,要做到旳是降低 发病率,但也不一定能做到”。
脑膜炎奈瑟菌 (N.memingitidis)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大城市发病分散, 以 2岁下列发病率最高;中小城市则以 2 - 4 岁或5 - 9岁旳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而偏僻 山区则一旦传染源介入,常引起点状暴发, 15岁以上发病者可占总发病率旳二分之一以 上且一户二人或二人以上发病者也不少见。
脑膜炎奈瑟菌分子分型方法的进展
N 50 0多个 s 的 M T测 序资料 , m, 0 T型 S I 为全球 流 行
病学研 究提 供 一个 强 大 的数 据库 。MIT唯一 的 缺 S 陷可能 是测序 技术 很 专业 化 , 是每 个 实 验室 都 可 不 以 自行完成 , 而且 费用较 高 , 推广 应用有 一定阻力 。
cm l (T5 。我 国 20 o pe E -) x 06年发 现 了一 个 新 的 高传 染性 的 N m群 , T4 2 o pe[ S 一8 1 m l 引。这一 s c x T型的 N m
造成 我 国 20 20 0 3 05年安 徽省 几 次 C群 流 脑 的暴 发 。MI T的测 序 资料 可 以提 交 到 w w ms.e 网 S w. t t i n 站 , 地 区性 的菌株 与世 界其 他 地方 的菌株 进 行 比 将 较, 既可用 于流脑局 部暴发 的研究 , 也可 用于长时 期 的流脑流行 病研究 。
sqec p gM )核糖 体分 eunet i , IT , yn S
D A, A D 等 。 N R P) 由于 N m表 面 抗 原 的缺 失 或抗 原 表 达 量 不 足 , 导致 很 多 从 携 带 者 分 离 的 N 无 法 用 免 疫 学 分 m 型 _, l 而且 在免疫 压力 下 , m容 易 通过 水 平 的细 菌 j N 种 内重组及 从 相关 的菌 种 获得 外 源 D A引起 遗 传 N
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3)生化反应
¨ 取纯培养物,如其形态、菌落特征 典型,氧化酶阳性,可按表1进行鉴定。
•精选ppt
•14
– (2)女性 尿道炎患者,先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尿道 口,从阴道后壁由后向前压迫尿道,使分泌物排出, 然后用无菌拭子或接种环采集;对于宫颈炎患者,先 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宫颈口和阴道壁,再用阴道窥镜压 迫子宫阴道部,使分泌物排出,然后用无菌拭子或接 种环采集标本;合并肠炎的患者,可在直肠镜下,用 无菌绵拭子采集直肠窝粘膜的粘液进行送检。
• (3)生化反应特点 脑膜炎球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 氢,不分解尿素,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氧化酶试验阳性。
•精选ppt
•4
2. 标本采集:
¨ 根据病期不同,采集的标本也有所 不同。菌血症期病人可采取血液;出现 出血点或瘀斑者,可挑取瘀斑渗出液; 如出现脑脊髓膜刺激症状者,必要时可 抽取脑脊液;上呼吸道感染期的疑似病 人和带菌者,可取鼻咽腔分泌物进行检 查。因该菌易自溶,故应立即送检,最 好在床边接种。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3)生化反应特点
¨ 淋球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硝酸盐 还原试验阴性,氧化酶及触酶试验均阳 性。
•精选ppt
•23
2. 标本采集:
中国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变异趋势研究
我国B群ST-4821克隆群Nm菌株的分布
C群
B群
te x te x c tr D c tr C B A
CPS
c tr D c tr C B c tr c tr c tr c tr A sia A sia B sia C sia D orf orf ga 1 2 lE
sia A sia B sia C sia D
•共检测出69种不同的porB基因型别,新型别有48种(69.57%, 48/69) ,来 自86株(52.44%) Nm 菌株; • 某些型别与菌株的来源或时间分布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13
我国B群Nm菌株fHbp基因流行分布 及多态性研究
1977 - 1993, n (%) patient fHbp 2.16 2.18 2.19 Other Total 5 (19.23) 3 (11.54) 5 (19.23) 13 (50.00) 26 3 (8.57) 4 (11.43) 11 (31.43) 17 (48.57) 35 4 (16.00) 4 (16.00) 1 (4.00) 16 (64.00) 25 20 (31.25) 10 (15.63) 1 (1.56) 33 (51.56) 64 32 (21.33) 21 (14.00) 18 (12.00) 79 (52.67) 150 carrier 2005 - 2012, n (%) patient carrier Total, n (%)
脑膜炎奈瑟菌分型
核酸
血清群:基于荚膜多糖结构, 分12个血清群。A、B、C、W、 X、Y占95%。疫苗研制的基础。 血清型:PorB。 血清亚型:PorA。 序列型(sequence type,ST) 和克隆群(clonal complex, CC):基于7个管家基因序列。
奈瑟菌属
(四)防治原则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要采取综合性措 施,包括隔离病人、加强带菌者的检查、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近年来,采用纯化A群特异性多糖制 备疫苗,接种后不但免疫效果好,而且机 体反应轻微。
患者可用青霉素、氯霉素和红霉素治
疗。
二
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
形态与染色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性状
G-双球菌,似一对咖啡豆,无芽胞和 鞭毛,有荚膜和菌毛
。
致病性和免疫性
2、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流脑) : 疾病的发生、 发展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
发病过程: 1、细菌首先在鼻咽部繁殖致上呼吸
道炎症 2、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 3、到达脑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出 现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喷射状 呕吐、颈项强直。 4、中毒性休克
交及PCR技术检测淋病奈瑟菌DNA等。
防治原则
预防:属 STD,首先要禁止卖淫、嫖娼、加强 预防性病知识的教育;婴儿出生时用1%硝酸银 滴眼,预防新生儿脓漏眼。
治疗:对病人早期用药,彻底治疗。包括性 伙伴。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还需参考药敏试验选择药 物。 化学用药主要用来预防新生儿脓漏眼,目前多 用1%硝酸银、1%四环素、0.5%红霉素眼膏。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无自然抵抗力,普遍易感,多可自 愈。病后免疫力不强。 再感染者仍极为常见。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 G—双球可初步诊断。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2、分离培养(巧克力培基)与鉴定:典型的菌落。 生化反应等 快速诊断法
药敏实验
SPA协同凝集试验、ELISA查抗原、用核酸杂
医学微生物学--奈瑟菌属
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分离和鉴定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标 本 分离培养 (巧克力 血平板) 若在中性粒细胞内外 发现典型G—双球菌, 则可作出初步判断。 涂片染色镜检 生化、药敏等 血清学实验
挑选典型 的菌落
注意:根据病程发展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 采集后必须保温保湿,立即送检。
微生物学检查法
快速诊断法
脂寡糖:诱发局部炎症,逃避免疫。
sIgA酶:能破坏粘膜表面的抗体sIgA
致病性与免疫性
所致疾病 淋病 (gonorrhea):是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之一。性接触传播为主. 淋病性眼结膜炎/新生儿脓漏眼:胎儿 经产道分娩时可被感染。 淋病奈瑟菌性结膜炎及幼女阴道口阴 道炎:通过毛巾、浴池间接感染。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抵抗力弱。1%石炭酸1~3min即死亡。 本菌能迅速自溶。 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头孢胺噻肟钠、 环丙沙星、壮观霉素(trobincin) 等多种抗 生素敏感,但是近年有关耐药菌株的报告 增多。
生物学性状
抗原结构与分类
1.菌毛蛋白抗原:黏附 2.外膜蛋白抗原:①ProI
②ProⅡ ③ProⅢ
生物学性状
抵抗力
对干燥、湿热、寒冷等抵抗力极弱, 室温放置3h即死亡。对常用消毒剂也很 敏感。例如,1%石炭酸、75%乙醇、 0.1%新洁尔灭菌可使细菌迅速死亡。对 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和金霉素均敏感。
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物质
菌 毛: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有利于定植 荚 膜:抵抗吞噬,有利于入侵。 sIgA酶:能破坏粘膜表面的抗体sIgA
3.脂寡糖抗原(LOS):类似内毒素 抗原性转换:淋病奈瑟菌的抗原性易发生 变异, 即同一种抗原可发生型的转变。抗原变 异频率为10-3~10-2,变异速度很快。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如下:
1、血液检查:由于脑膜炎奈瑟菌可引起脑膜炎,脑膜炎会改变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活动指标。
2、尿检:如果尿中存在可疑的细菌阳性,可能提示患者某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包括橡桃枝状杆菌。
3、颅脑CT扫描:颅脑CT扫描可以检测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体征,主要表现为脑室增宽、脑血管扩张、脑室内有炎性改变的小块体。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孢子和细菌,以确定脑膜炎奈瑟菌的存在。
5、颅脑MR:MR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出脑膜炎奈瑟菌的感染情况,MR影像也可以比CT扫描更准确地捕捉脑内的改变,如软脑膜、静脉网和血管扩张。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诊断标准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引起脑膜炎的病原菌,其诊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意识障碍、颈部强直等。
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2. 脑脊液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脑脊液检查表现为细胞数增多,蛋白质升高,糖含量降低,同时可发现病原菌。
3.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检测出抗体的存在,有助于明确诊断。
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的核酸,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总之,综合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性状(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肾形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
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血液等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初次分离培养需提供5%~10%的二氧化碳气体。
(3)抵抗力:对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
对低温、干燥、消毒剂等均敏感,易自溶死亡。
2.主要致病物质致病物质有菌毛(吸附易感细胞),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内毒素(主要致病物质,引起发热反应及低血压休克)。
3.所致疾病所致疾病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人类是其唯一易感宿主。
我国流行的血清群,95%以上是A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