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经验谈之二:“软硬之间”与“软硬兼施”
如何把控新闻语言的“软硬度”
如何把控新闻语言的“软硬度”新闻语言应把握怎样的“软硬度”?企业内刊新闻偏“硬”的现象如何避免?本文从消息、通讯两类体裁入手,分析新闻语言“硬”的现象、弊端,并结合写作实例,提出了让新闻“软硬”适宜的解决思路。
消息和通讯是企业内刊中最常用的两种新闻体裁,这两种文体不仅在形式上有差异,语言上也有不同的表达艺术。
因为工作的原因,笔者经常翻阅烟草行业内一些企业内刊,发现其采编人员往往更重视新闻本身在“圈子”内部的传播信息功能,而忽视恰当的语言表达。
这种语言表达上的误区,常常突出地表现为:语言偏“硬”。
学会将“硬新闻”软化处理,使其因更富文采和情调而引人入胜、易于阅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新闻的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练好从“硬”到“软”的功夫,把握新闻恰当的“软硬度”呢?一、企业内刊新闻偏“硬”的体现及其弊端(一)企业内刊消息偏“硬”烟草行业内刊消息写作偏“硬”,往往表现在两个层面。
内刊上的消息多以会议新闻为主,多是材料语言的堆砌,书面语较多,如同会议讲话、总结的概括版,“材料味”十足。
这种语言通常是传达式的语言,多用于上级对下级,这是第一个层面。
除了会议新闻,烟草行业企业内刊的常见报道题材还有领导调研新闻。
在此类消息中,常常用到的语言表达是这样的:“领导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领导对某事给予高度评价”“领导表示,某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等等。
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往往失之客观,而消息讲求的是真实、准确。
领导口语中传达出的“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到底有多少能做到客观,又有多少真实成分,编辑往往无法判断。
使用这样的语言也会使文章僵硬,这是第二个层面。
(二)企业内刊通讯偏“硬”烟草行业企业内刊通讯写作偏“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都知道,通讯应当具备形象性、趣味性以及抒情性等特征。
在企业内刊中,常写的通讯形式是工作通讯。
其写作的“硬”往往体现为两个趋势:“写得实”和“写得空”。
“写得实”表现为工作中的经验性做法写得全面具体且通顺无比,但读起来缺乏形象性、趣味性等,感觉硬邦邦的。
全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全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邓安能“硬”新闻的概念源自西方新闻学,一般是指内容比较严肃的,与社会、政治、经济等话题相关的新闻,对读者大众而言,其吸引力、可读性不强。
而“软”新闻则是指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常见的主题有花边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其形式更为通俗,趣味性强。
基于新闻学的定义划分,“软”“硬”新闻基本涵盖了新闻的所有内容和形式。
由于新闻的“可转化性”,“软”“硬”新闻之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转化或者互换,使得新闻体系更具多元性。
“硬”新闻的“软”表达,是指利用某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新闻报道的形式或者方法,进一步增强“硬”新闻的亲和力,新闻内容在本质上并无变化。
如何让人民大众快速了解“硬”新闻的核心信息,是“硬”新闻“软”表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全媒体时代,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作用、融合,使得新闻信息传播表现出全新特征——传播主体从专营到大众、传播容量从有限到无限、传播范围从地域到全球、传播方式从被动到主动、传播手段从一维到多维、传播时效从延时到即时。
在这种全新特征之下,碎片信息日益增多,对传播速度、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更迅速、更准确。
全媒体时代下,如何让人民大众快速了解“硬”新闻的核心信息,是“硬”新闻“软”表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就要求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一是提取“关键词”,设置新闻专题。
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综合官方、专家、媒体等观点,基于不同视角对新闻主题进行深入全面报道,提高信息传播的直观度。
二是采编“短视频”,制作新闻集锦。
通过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通力合作,将新闻关键信息与内容进行拆分,截取其中几分钟的重要内容,制作成视频集锦,让每个读者都能够了解“硬”新闻的核心信息。
三是讨论热点话题,聚合民众观点。
可以借助微博热门话题,将相关的碎片化信息聚合起来,既弥补新闻信息“散”的问题,又拉近新闻主题与读者大众之间的距离。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写作指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这需要作家具备一定的硬实力和软功夫。
以下是关于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的具体说明:“硬实力”:1. 语法和拼写能力:语法和拼写能力是学好写作的基本功。
没有这些基础技能,作家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因此,写作方面的硬实力是一个作家必备的能力。
2. 知识和文化素养:作家必须注重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哲学和思想才能使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和具有智慧。
3. 逻辑思考:必须尽可能使用简洁、有条理、严密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确保作品具有良好的逻辑性。
4. 編纂技能: 編纂技能是写作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通过編纂,作家可以加深作品的意图和目的,以及减少及时纠正作品中的错误和不适当的输出。
“软功夫”:1. 灵感与观察能力:写作是一个需要充满创造性和创新性思考的过程,因此作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灵感和观察力的特点,以获得新颖的观点和主题。
2. 沟通技巧和表述能力:作家的作品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
因此,作家必须具备优秀的沟通技巧和表述能力,能描绘个人化的情感和思想。
3. 创意和想象力:作家自己内部创意和想象力的较强会帮助产生更好的作品。
因此,写作方面的软功夫也是一个作家的优点之一。
4. 勇于反思和接受批评:作家必须习惯于自我反思和接受批评,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书写技能的提高。
总之,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实力和软功夫。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磨练,作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并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如何把新闻评论写得既有力又出彩
如何把新闻评论写得既有力又出彩□ 明绍庚摘 要:评论写作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思想、不断形成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经验的开放过程。
如何写出具有显著新闻性、强烈政论性、广泛公众性和极强逻辑性的评论文章,不仅是党报评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新闻记者应当探索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舆论导向;给力;出彩评论,特别是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旗帜,是主力军也是冲锋队。
知名报人邵华泽认为,报纸评论员的见解有独到之处,能在寻常中窥见奇崛,于一般中找出典型,自凝固中看出变化,进而从评论对象身上开掘出闪光的思想和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来,说出人家想说、要说而说不出、说不透的精辟见解,给读者以深邃的启迪。
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提高记者的创新意识和读者意识,把评论写得既“软”又“硬”,既有理又有情,既有风格又有性格,与大家分享经验做法,希望可以为更多媒体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坚持党管媒体,守好守牢舆论阵地评论是一家媒体之灵魂,理应被严肃慎重对待,却又最难达到优秀境界。
因为好的新闻评论栏目既要评论党的大政方针,也要评论百姓的喜怒哀乐;既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也要导向正确、引导舆论。
据笔者多年经验,要使一篇新闻评论妙趣横生,新闻评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软硬兼容,不摆架子、不唱高调,注意从党中央精神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上切题,做到内容实、观点新、语言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枯燥的事物形象化。
(一)党报评论要始终如一地“守正”人们打开报纸,最先注意的是前几版的新闻评论。
因为一张报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新闻评论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党报要固守自己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坚守主流舆论导向,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比如,2021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当天,笔者写下了评论《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总结了过去五年辽宁全省的工作和成绩,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得出了“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的论断,并于次日刊发在辽宁日报一版核心位置。
刍议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
刍议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
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
新闻写作是传媒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闻写作中,常常涉及到软与硬的讨论。
在新闻写作中,硬新闻和软新闻是两种不同的报道形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
一、软新闻
软新闻是指报道一些轻松愉快、娱乐性较强的内容,通常这种新闻的报道对象一般是一些有意思的人事物。
软新闻不强调事实的真实性,而是把新闻呈现的更加的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软新闻往往是以人为中心进行报道的,在报道中往往包含了感性的因素,让人们在收看或阅读时感到愉悦和轻松。
例如,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游戏直播,就属于软新闻范畴。
游戏主播通过互联网直播自己的游戏,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观众。
游戏直播既有娱乐性,又能引领市场潮流,成为了传媒行业中非常受欢迎的报道形式。
二、硬新闻
硬新闻是指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报道的新闻形式,比较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硬新闻通常是涉及到一些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事件,是传媒行业中最重要的新闻类型之一。
硬新闻通常是以事件或事实为中心进行报道,不注重感性色彩,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事实真实性。
1。
硬、软导语之争
硬、软导语之争.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硬新闻写作十大要点张威硬、软导语之争西方新闻学中的硬新闻(hard news)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消息。
在文体上,硬新闻的典型标志是倒金字塔方式,一般采用概括式导语,又称硬导语,它要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
然而,这种写作方式自上个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
一些记者认为“倒金字塔”风格使所有的故事看起来千篇一律;而按顺序描写的软导语比较自然,其文学化的风格亦有助于报纸同电视竞争。
反对派指责说,软导语太冗长,太文学化,不能突出新闻事实,而单纯、直率的概括式导语更适合硬新闻。
编辑们说,他们既不希望记者以概括式导语开始每一条新闻,也不希望软导语的延缓部分长得令人痛苦——有时翻过页去还未见主要事实。
当硬、软导语的争论发展到19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预言:“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
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材料了。
”一个世纪以来,硬新闻导语写作风格的确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直到目前为止,概括式导语仍在报纸上占据统领地位。
1990年代末期的西方主流新闻教科书依然讨论着传统的硬导语写作规则,它们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展示的硬新闻导语写作的10大要旨乃英语新闻中普遍认同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有的已在中国报界风行,有的则无法与中文语境兼容,将它们拿出来做系统的讨论,是希望对当前的媒体报道改革有所启发和推动。
细查10大要义1.导语要尽量以主句开头主流英语新闻教科书大都认为,硬新闻导语要以最快速度道出最重要的事实,以主句开头可一语中的,而以从句开头的句子会造成事实延宕。
请看下面一例:A根据政府今天开始实施的严厉的移民法,非法移民将被强行驱逐。
(从句开头)B非法移民将被强行驱逐,政府今天开始实施严厉的移民法。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文学功底,还需要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硬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指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些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包括:1.文学素养。
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学知识和审美素质,对各种文学体裁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养,才能够写出有内涵、有思想、有情感的优秀作品。
2.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家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用词准确、简练、生动的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和情感,打动读者。
3.文笔功底。
良好的文笔功底是一个作家不可或缺的能力,包括修辞、用典、构思等等,可以让作品更加优美、生动,留给读者深刻印象。
4.思维逻辑能力。
写作不仅仅是写字,更是思考和思维的表现。
优秀作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明确自己的观点,沉淀深度思考,清晰的逻辑思路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5.良好的心理素质。
写作是一个需要极高集中力和耐心的过程,而且有时候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因此,写作家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挫折和失败,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写作梦想。
以上几点是写作指导中重要的“硬实力”,是作家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软功夫所谓“软功夫”,就是指写作过程中需要倾注的心境、情感和态度,包括:1.细腻的感受力。
良好的作品必须有鲜活的表现内容,而鲜活的表现内容是需要细腻的情感感受力来支持的。
必须要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事物、人物、情感,全面深入地了解,才能用生动而感人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2.强烈的责任感。
写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诸多的牺牲。
因此良好的写作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写作的论点和主旨负责。
此时,作者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写作师,而且是一位对社会负责的公民。
3.追求卓越的精神。
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优美的语言和美好的形象,还有一份追求卓越的精神。
新闻写作基本要领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一、硬新闻和软新文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或硬性新闻)和软新闻(或软性新闻)。
软新闻有时也称为“特稿”、“人物特写”或“通讯”。
硬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就要发生的事件。
它客观的记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人们现在可能会受到什么影响。
硬新闻也可以理解为“消息”、“新闻综述”、“简讯”,它以事实陈述为主。
硬新闻常见于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报,但许多新闻周刊也有类似一周新闻回顾这样的栏目,通常都属硬新闻。
一般来说,硬新闻不宜太长,这是因为硬新闻是赤裸裸的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这样的事实,记者的任务是告知情况。
文字过长,可读性必然降低,读者也没有耐心读完流水账。
此外,一条新闻聚焦一个事件,牵扯过多人误会让焦距分散。
软新闻或特写没有硬新闻时间上的紧迫性。
许多学者把软新闻也称为“讲故事新闻”。
采写软新闻,记者力图选取某一新颖角度,并以具有人情味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人物事件或问题,旨在为读者提供教育性或娱乐性的信息,但这并不是说软新闻就没有实效性。
软新闻的内容都有一个“新闻钩”,也就是和当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否则读者读者不太会去关注。
例如奥运会期间记者专题报道礼仪小姐或志愿者。
世博会期间,记者发表一篇关于升旗手的新闻报道;或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一家报纸刊发抗日战争战士的专访,等等。
用个比喻的话,应新闻采用的是广角镜头,让读者了解全局;软新闻采用的是聚焦镜头,让读者看到一个动人的画面。
由于软新闻侧重一个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的某一个角度,因此,他考量记者、编辑的观察力、新闻发掘力和创造力。
二、一事一报,一人一报一篇报道定位在一件事、一个人上,并由这件事、这个人作为主线展开,其他相关的事或人都围绕这条故事主线的需要取舍。
新闻,最有效的写作是一事一报,一人一报。
最好不要在一条新闻中笼统的写很多人的故事和背景,比如中国媒体上的人物或集体的宣传报道效果往往很差。
高考满分作文:“软硬”兼施,处世大道,高考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软硬”兼施,处世大道人的心中总是“坚硬”和“柔软”并存,如何对待它们,关系到我们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诚然正确。
那究竟如何对待他们?我以为,“软硬”兼施,理性与感性并存,方为处世之大道。
首先,需对人心中的“柔软”和“坚硬”作出界定。
在我看来,人心中的“柔软”是指个人的情感,偏向于感性层面;而“坚硬”则似乎带有强制性,是不容改变的,包括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应当理性对待。
没有分清什么是人心中的“柔软”和“坚硬”,才能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做到“软硬”兼施,理性与感性并举。
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人心中的“坚硬”就像人生的骨架,而“柔软”则是填充其中的血肉。
没有“坚硬”,没有自己的原则,人生便会坍塌,情感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不小心便会玩火自焚。
没有“柔软”,没有个人的情感,人生便了无生趣,冷冰冰而没有色彩与温暖,总是奉行着定则办事,提倡着教条主义,最后像“套中人”一样不知变通。
因而,人心中的“柔软”和“坚硬”,我们决不能舍弃两者中的任意一个,这样才能避免偏执。
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柔软”与“坚硬”?我以为“该硬则硬,该软则软,硬不失软,软不忘硬”的方法最妙。
“该硬则硬,该软则软”,“软硬”兼施,区别对待人心中的“软硬”,方能造就和谐自我。
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恰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对触犯自己内心底线的敌人,就应当坚决强硬;对自己的家人、伙伴、战友,就应当温和相待。
我们也一样,面对违反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行为应当坚决说不,面对周围人的关爱与温暖就应当心存感恩,这样才能做到有原则又不无情,适时通融又不失棱角,有圆有方。
然而,当我们内心的情感与理智冲突,“柔软”与“坚硬”矛盾时,还需审视客观事实,理性与感性并举,做到“硬不失软,软不忘硬。
”能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坚决的抗议,用理性的眼光打量易使人冲昏头脑的情感,“柔软”与“坚硬”相结合,是一个人处世的智慧,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摘要】修炼写作指导中的“硬实力”和“软功夫”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
硬实力即基础功底和技能,是构建文章框架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提升硬实力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来加强。
而软功夫则是指表达的巧妙和感染力,是提升文章质感和吸引力的关键。
培养软功夫需要多阅读,提升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平衡硬实力和软功夫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完善写作技巧,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生命力。
写作者应该注重提升硬实力的不忽视软功夫的培养,才能在写作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
结合硬实力和软功夫,才能真正提升写作水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硬实力、软功夫、写作指导、提升方法、技巧、平衡、完善、结合1. 引言1.1 修炼写作指导的“硬实力”和“软功夫”当人们谈论写作技巧时,常常提到的是“硬实力”和“软功夫”。
这两者在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写作指导体系。
所谓“硬实力”,指的是写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底和技能。
这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
硬实力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硬实力,就很难写出有深度、有吸引力的文章。
提升硬实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多读书、多写作、多练习。
通过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夯实自己的硬实力。
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是“软功夫”,软功夫强调的是写作中的一些技巧和心法。
软功夫包括如何抓住读者的心理,如何设计吸引人的结构,如何用音乐句式等。
软功夫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作品变得生动有趣,让一个普通的文章变得富有魅力。
要培养软功夫的技巧,需要不断地观察,学习,实践。
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软功夫。
要写出优秀的文章,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硬实力,还需要有灵活的软功夫。
硬实力和软功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
如何平衡硬实力和软功夫,将在下文中详细探讨。
2. 正文2.1 硬实力的重要性硬实力在写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硬新闻的软处理手法探讨
硬新闻的软处理手法探讨作者:闫青梅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02期摘 ;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外焦里嫩、软硬搭配适度的食品往往很受人们的青睐。
电视新闻报道也同理,软硬搭配起来才能更受观众喜爱,才更具有传播性。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就硬新闻的软处理手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硬新闻;软处理手法;新闻写作中图分类号G21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1-0073-02新闻有软硬之分,这在我们新闻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
从新闻题材讲,我认为硬新闻,就是指新闻性强,题材严肃的时政、科技、经济类新闻,这类新闻突出的是思想性,指导性,强调的是时效性,这类新闻的表现手法单调,观赏性不强。
软新闻就是指人情味浓,新闻性不强的服务性报道和社会新闻等,这类新闻写法轻松自由,突出的是服务性,实用性,强调的是观赏性。
软新闻一般指人情味浓、写法轻松自如、很具亲和力和可看性的社会新闻。
硬新闻的软处理手法,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提高硬新闻的观赏性。
1 硬新闻软标题选择适当和有新意的角度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可以使硬新闻标题变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毫无疑问,新闻姓“新”,新闻就要发现新事物,宣传新思想,总结新经验,阐述新观点。
新闻标题中的软硬搭配,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作者在写作形式上更加追求生动活泼,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追求形象化,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表现人的感觉。
实践证明,在新闻标题中注重软硬搭配的写法,就是为了能使新闻作品更能符合观众的“口味”,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换句话说,在“硬新闻”中巧妙地加入“软佐料”以辅之,会使之更具可读性和亲和力;在“软新闻”中加进不能“丢掉”的“硬成分”,不但可以获得上级宣传部门的认可,还会使新闻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软硬搭配的写法,会使新闻信息文本显得生动形象,感觉效果强烈,观众才会买账。
沁阳一机厂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壮大,成为全国造纸机械行业的一个龙头企业,按照常规,简单的把这个企业的做法经验介绍出去就行了,可是千篇一律的创作手法,就浪费了这个新闻题材,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观众观看起来也索然无味。
“软”“硬”兼施,确保实现教育公平—读《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1》有感
“软”“硬”兼施,确保实现教育公平——读《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有感商学院陈杰近日读《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感觉如春风拂面,亲切而温暖。
该书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既分析“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对群众的相关利益安排,对八个方面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央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奋斗上来。
该书坚持用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语言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具有“与热点面对面、同百姓心贴心”的鲜明特点,学之越深,悟之越透,值得推广学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
该书从百姓关注的热点——“教育公平”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百姓的所思、所忧、所盼。
据国家有关统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全国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2010年高中毛入学率达80%;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2010年毛入学率达26.5%,进入大众化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2010年资助学生1.8亿人,资助经费510亿元。
教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
不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择校”,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同城”苦恼;不论是学前适龄儿童“入园难”,还是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些都与教育公平息息相关,反映出城乡、地区和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教育不公”原因何在?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所致: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浅谈新闻写作中的软硬搭配
浅谈新闻写作中的软硬搭配2019-10-21在⼈们的⽇常饮⾷当中,外焦⾥嫩、软硬搭配适度的⾷品往往很受⼈们的青睐。
新闻写作也同理,软硬搭配起来才能更受读者喜爱,才更具有可读性。
新闻作品有软新闻和硬新闻的区别。
软新闻⼀般指⼈情味浓、写法轻松⾃如、很具亲和⼒和可看性的社会新闻。
近年来,很多新闻媒体在这类报道中很注重这样的写法,⼒求让读者在新闻的“软环境”中产⽣共鸣,以此抓住读者的⼼灵和眼睛。
很多地⽅的党报也在新闻的“软处理”⽅⾯下很多⼯夫,动了很多脑筋。
⽐如在⼀些领导的活动报道中,注重特写型或现场型导语的使⽤,先把读者带进⽣动的“现场”中,在这个轻松的“软环境”中吸引住读者,然后再添⼊⼀些硬新闻,如此,以软带硬,先软后硬,以景夺⽬,使硬新闻在⼀定程度上得到“软处理”。
这种软硬结合的⼿法,会更受读者欢迎。
其实,新闻写作中的软硬搭配,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作者在写作形式上更加追求⽣动活泼,在表现⼿法上更加追求形象化,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表现⼈的感觉。
实践证明,在新闻写作中注重软硬搭配的写法,就是为了能使新闻作品更能符合读者的“⼝味”,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换句话说,在“硬新闻”中巧妙地加⼊“软佐料”以辅之,会使之更具可读性和亲和⼒;在“软新闻”中加进不能“丢掉”的“硬成分”,不但可以获得上级宣传部门的认可,还会使新闻更具思想性和指导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软硬搭配的写法,会使新闻信息⽂本显得⽣动形象,感觉效果强烈,读者才会买账。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软硬搭配,有什么有效途径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第⼀,在导语中引⼊特写型或现场型写法。
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闻的倒⾦字塔结构固然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开头就是⼀副“呆板⾯孔”的缺陷。
⽽在导语中引⼊特写型或现场型的写法,注重对新闻事实的个别特性作细腻描绘,包括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道描写等,则可有效规避这个缺陷。
事实上,这种⽣动的导语写法往往都是以新闻事实中的具体场景、现场画⾯、⼈物对话等感觉新闻的要素为主导,让现场说话,让感觉说话,⾮常具有⽴体感,能迅速让读者感同深受,甚⾄产⽣⾝临其境的感觉,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因⽽能快速抓住读者继续阅读新闻的兴趣。
新媒:中国国家公关手法“软硬兼施”(整理精校版)
新媒:中国国家公关手法“软硬兼施”素材汇编0806 2044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刊文说,近期中国一系列军演见诸媒体,日益自信的中国越来越不回避宣示硬实力。
而中国又有意打造国家形象片,推进国际公关。
国家形象是一个整体概念,硬实力和软实力应是重要组成,两者相辅相成而不是抵触抵消,这是中国须摸索的。
文章摘编如下:近期中国一系列军事演习的新闻频繁见诸媒体,让向来行事低调的军方透过大众传播的渠道,一方面对外展示现代化装备和作战实力,另一方面也在美韩于日本海军演和南中国海问题再次浮上台面的大背景下,凸显它在涉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议题上姿态坚定。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将密集的演习形容为“正常的训练活动”,“体现中国军队更加开放、务实和透明”,但解放军的演练动作毫不避忌地进行公开宣传,还是引起媒体尤其是国际媒体的关注。
持平而论,面对提高透明度的国际压力和需求,在开放与保留之间,须学会驾驭一套不容易操作的平衡术。
无可否认的是,日益自信的中国越来越不回避宣示自身的“硬实力”。
饶有趣味的是,在高调展演“硬实力”之后的不久,近日也传出中国有关当局有意推进国际公关工作,进一步打造“软实力”的消息。
根据近日媒体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自去年11月开始启动了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方案征集和制作,其表现形式包括30秒的广告短片和15分钟的专题长片。
据报道,这个“阵容空前豪华,巨星汇聚显示中国力量”的宣传短片将透过50多位中国科技界、体育界、金融界、媒体界、思想界、企业界等领域的名人,按一组组的群像出现来诠释中国形象。
这将是自去年底,中国首次以“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在CNN亚洲频道推销中国“软实力”后,最新的国家形象工程成果。
媒体引述国家形象宣传片项目总策划人朱幼光说,考虑到国家形象广告的受众是国外观众,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分别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朋友进行交流,显示中国方面相当在乎外界(特别是西方)对中国的意见和印象。
刍议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情趣性
刍议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情趣性论文导读::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指写作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情趣性,后者注重思想性。
但是精彩的新闻往往在写作中“软”“硬”穿插,硬中有软,软中带硬,以此增强作品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在新闻写作中做到“软”与“硬”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重视新闻表现形式、以情动人、通俗化、新闻标题制作、精简等等手段获得。
论文关键词:新闻写作,思想性,情趣性,有机结合新闻写作,就是将新闻事实用文字表达出来,是新闻作品的构思、凝文的整个过程。
新闻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我们各行各业工作的成绩,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和偏差,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释疑解答等等。
新闻写作的体裁主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述评、资料等。
新闻写作最重要的标准是记者或通讯员要准确、鲜明、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既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思想导向,又要引起受众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这就必须讲究新闻写作的技巧,并进行相关的专业训练。
现在人们在谈到新闻时,常听到“软”新闻与“硬”新闻的说法,“软”新闻与“硬”新闻主要是西方新闻学的划分。
“软”新闻是指不平常的、奇怪的、娱乐性的新闻,所报道事实人性味较浓、易于引起受众兴趣。
主题可能会不应时或不甚重大,但不枯燥情趣性,常使受众欢笑和悲泣、喜欢或憎恨、嫉妒或遗憾。
“软”新闻主要从感情上吸引受众,而非以理性赢得受众。
“硬”新闻是指题材严肃、着重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新闻。
如重大犯罪、火灾、意外事故,劳工纠纷或政治运动等。
也称现场新闻,是一种强调时间性和重大性的动态新闻,重在迅速传递消息。
“软”新闻与“硬”新闻之划分主要是指新闻作品风格的迥异,其实它就是因为新闻写作方法上的不同使然。
但精彩的新闻,往往是“软”“硬”穿插,硬中有软,软中含硬,以此增强作品的指导性与可读性。
这里所说的软,就是指写作方法上注重情趣性与娱乐性。
所谓的硬,就是指写作方法上注重思想性与指导性。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
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出处:中华传媒网 | 2005-10-12 16:26:20 | 阅读 8691 次 新闻导语和新闻主干的关系长期以来含糊不清。
国内新闻专著往往笼统地使用“新闻导语”这个概 念。
比如许多教科书上说新闻导语(或导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但这种导语和那些非开门见 山非简洁明快的导语是什么关系呢? [5]所有的新闻文体都有导语,但对导语的要求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吗?有的学者从写作特点入手,将新闻分为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公报式消息和谈话记; [6] 或将导语分为概述式,设问式,评论式,见闻式,对比式,引用式。
[7]这些复杂纷繁的分法 固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却无力廓清一些基本困惑: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结构?为 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塔结构以外的其它结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按以上的分法,动态消 息和人物消息或特写可以使用同一类导语吗?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界定及其依据张威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是西方新闻界新闻业务中老生常谈的两个 基本概念。
在英、美及澳大利亚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写作教材中,硬、软新闻的分类之所 以成为喋喋不休的话题,是因为对这两种新闻形式的科学区分直接涉及对新闻报道类别 和写作方法的确认。
对此问题的宏观把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新闻写作的研究者虽然早已注意到硬软新闻的区分,但深入探讨该问题的篇章却是 凤毛麟角。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 20 余本新闻写作的著作,提到这两个概念的只有汤 世英等的《新闻通讯写作》,[1]周立方的《新闻写作研究》,[2] 康文久主编的《实用 新闻写作学》,[3]且都是一带而过。
1997 年出版的杭州大学沈爱国的《消息写作学》 [4]是研究消息写作的专著,对硬新闻的概念只字未提。
也许可以这样说,硬、软新闻的 分类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闻导语和新闻主干的关系长期以来含糊不清。
国内新闻专著往往笼统地使用“新闻导 语”这个概念。
新闻写作中的“化硬为软”与“化软为硬”
新闻写作中的“化硬为软”与“化软为硬”
陈朝晖
【期刊名称】《应用写作》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硬新闻”,指表现形式庄重严肃,内容主题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重大性的新闻。
“软新闻”,指表现形式轻松活泼,内容主题着重于贴近性、通俗性、趣味性的新闻。
“硬”和“软”是相对而言的,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写“硬新闻”应软化表现形式,写“软新闻”应硬化内容主题。
新闻写作中的“化硬为软”与“化软为硬”,有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陈朝晖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党委宣传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刍议新闻写作中的“软”与“硬” [J], 张锦文
2.软变化带来硬效益--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自动化信息化推进中心副主任漆永新[J], 张景宇
3.新闻写作中的“化硬为软”与“化软为硬” [J], 陈朝晖
4.电脑化的电视,还是电视化的电脑?——带你初窥谷歌TV的硬软之秘 [J], 陈
逸
5.电脑化的电视,还是电视化的电脑?带你初窥谷歌TV的硬软之秘 [J], 陈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经验谈之二:“软硬之间”与“软硬兼施”今天,我们对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和关于‚硬新闻软新闻的写作方法‛作些探讨。
探讨‚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写作技巧,尤其探讨‚软新闻‛和‚如何将‘硬新闻’软化‛的技巧,对于新闻工作者十分有意义,尤其对于中新社的记者意义更大。
中新社电讯所以在如林的新闻种类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得益于‚国际视角+亲和力‛的中新风格——‚亲和力‛就是由‚软内容‛、‚软写法‛元素支撑起来的。
本文探讨的对象主要指常见于报纸和通讯社电讯稿中的‚硬新闻‛和‚软新闻‛。
“硬新闻”和“软新闻”定义面面观先看看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
以笔者有限的能力和资源所知,对于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海外尤其西方一些国家的专业人士曾争论不休,却未达成统一的说法;中国的多数专著和教科书几乎未曾提及,只有少量期刊或书中进行过探讨。
海外的说法大致有:1、新闻有两种形式:硬新闻和软新闻。
硬新闻通常指那些严肃的、事件性的、有时间性的题材重大的新闻故事。
这些新闻故事可能报道重大犯罪、火灾、意外事故、演讲、劳工纠纷或政治战役。
硬新闻也称现场新闻或称直接新闻。
同样,由于它报道即时发生的事件,它也被称为‚易碎新闻‛。
软新闻通常指特写或人类共同兴趣的新闻报道。
它们的主题可能有些不应时或不甚重大,但决不枯燥。
软新闻主要为愉悦,通告消息并非绝顶重要。
它从感情上吸引受众,不以理智上吸引读者为主。
这些新闻故事使读者欢笑或悲泣,喜爱或憎恨,嫉妒或遗憾。
这些故事用更多姿多彩的风格写就,更多地使用奇闻逸事,引语和描写。
2、硬新闻的概念适用于那些事件性新闻,比如市政厅会议、飞机失事以及调查性新闻故事的纵深报道。
那些强调娱乐甚于通报新闻的故事被称为软新闻。
有时也用‚特写‛和‚人类兴趣‛这样的称谓来指‚软新闻‛。
3、硬新闻是重大新闻,软新闻是不平常的、奇特的、娱乐的新闻。
在结构上这两种新闻区别是硬新闻使用倒金字塔结构或螺丝钉结构,软新闻则不拘一格。
在软新闻里,新闻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不必出现在导语中。
软新闻结构不使用倒金字塔或螺丝钉形式。
它们几乎总是以间接或延缓的导语开头,以这种方式,读者的注意力被一种即将出现的许诺抓住,而不是由于一种重大性……与重要性相较,软新闻更倾向于不寻常和娱乐。
中国的说法大致有:1、硬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
受众阅读或视听这类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
软新闻:源于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名词,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观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
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类新闻……2、西方新闻界对新闻还有这样一些分类法:分作硬新闻(意即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软新闻(意即重要性不足,趣味性浓厚的报道),纯新闻(意即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取胜的)。
3、如同新闻有硬软之分,导语也可分为硬软两大类。
硬导语适用于动态新闻,它一般概括介绍稿件最为重要的事实。
硬导语必须精炼,因为松散臃肿的导语难以吸引读者。
软导语用于特写类稿件,它通常使用别出心裁的描写、趣味隽永的小故事或者巧妙借用的成语之类引起注意。
硬导语一般只含一句话,而软导语则可长达四、五段,在最后一段才点破同全篇的关系。
以上定义,或侧重于新闻事实的类型(题材)、新闻的重要程度、新闻的时效、新闻的写作方式(包括体裁、语言运用、布局谋篇)、是否倒金字塔结构等方面进行阐释,当与具体实例对应时,就显得不恰当甚至十分不恰当。
试举例分析,如:‚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A、合众国际社是这样报道的: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市的繁华市区。
车队从商业中心驶出后,就走上了一条漂亮的公路,这条公路蜿蜒地穿过一个像是公园的地方。
我当时就坐在所谓的白宫记者专车上,这辆车属于一家电话公司,车上装着一架活动无线电电话机。
我坐在前座上,就在电话公司司机和专门负责总统德克萨斯之行的白宫代理新闻秘书马尔科姆基尔达夫之间。
其他三名记者挤在后座上。
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
第一声像是爆竹声。
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
大概距我们约150或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即摇晃起来。
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下一辆是副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专车,接下去是保卫副总统的特工人员的专车。
我们就在这后面。
我们的专车可能只停了几分钟,但却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
我亲眼看见历史在爆炸,就连那些饱经风霜的观察家,也很难领悟出其中的全部道理。
我朝总统专车上望去,既没有看见总统,也没有看见陪同他的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
我发现一件粉红色的什么东西晃了一下,那一定是总统夫人杰奎琳。
我们车上所有的人都朝司机吼了起来,要他将车向总统专车和他的保镖车开近一些。
但就在此时,我看见高大的防弹玻璃车在一辆摩托车的保护下,高鸣着喇叭飞速驶开。
我们对司机大喊:‚快!快!‛我们斜插过副总统和他的保镖车,奔上了公路,死死地盯住总统专车和后面特工人员的保镖车。
前面的车在拐弯处消失了。
当我们绕过弯后,就可以看到要去的地方了——帕可兰医院,这座医院就在主要公路左侧,是一座灰色的高大的建筑物。
我们向左边来了一个急转弯,一下子就冲进了医院。
我跳下汽车,飞快地跑到防弹玻璃汽车前。
总统在后座上,脸朝下,肯尼迪夫人贴着总统的身子,用双手紧紧将他的头抱住,就像在对他切切私语。
……B、路透社是这样报道的: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国内有学者分析A报道,‚肯尼迪遇刺是一个重大的动态事件。
总统被刺的情况直到新闻第11段以后才出现,作者将这个重大事件以特写的形式处理(软新闻的一种),深入细致地描写肯尼迪总统被刺的全过程,重在满足读者兴趣,同以单纯报道总统被刺的硬新闻不一样‛——因而是软新闻。
有学者认为B条报道是硬新闻,因为其写法遵循了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方式。
割裂开来分析,认为前者属‚软新闻‛,后者为‚硬新闻‛,似乎无可非议,放在一起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其实都是硬新闻——因为题材同一,报道的都是‚肯尼迪遇刺‛的重大事件,只是前者在报道中进行了软处理写成了现场特写而已。
即使是同一题材,由于反映事实切入的角度不同,就有了软硬之分。
再看:亚运会在北京开幕的报道——A、消息:亚运会今日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B、通讯:亚运会从墙上走下来本文通过阜外西口解放军报社警卫班战士每天更换亚运会倒计时牌这一行为的报道,反映全国民众关注亚运会主题,此条显然是软新闻——无论选材还是表述方式都是软的。
再看一组风马牛不相及的报道:A、《新疆兵团园艺业异军突起》;B、《探访中哈边境牧场阿吾斯奇》。
只看标题即可知前者是硬新闻,虽然报道的既非事件,更非重大事件,时效性也不强,然而,它仍然属于硬新闻,原因就在于它报道的内容非常单纯、严肃,写法生硬。
至于《探访中哈边境牧场阿吾斯奇》,显然属于软新闻,原因在于其报道的内容是趣味性较浓的风情类社会新闻。
“硬新闻”、“软新闻”之我见任何定义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无误,任何定义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涵盖。
如同生活本身气象万千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一样,对于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很难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自然可以理解。
我认为对于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不必急于下定义,也不必忙着争论,从多个方面作一番考察,将有助于加深认识,这于新闻实践是十分有意义的。
——从传播功能方面看:无论‚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是‚新闻‛。
新闻的功效在于传递信息实现告知目的——换句话说‚新闻即信息‛。
对此,梁衡曾做过精辟的论述:事物里有主有次,就和一个人一样,有头和四肢,更重要的还有形体之外的神韵,音容笑貌等。
我们不妨把新闻分成三类。
一类是主信息,即事件最主要的、基本的信号。
第二类是次信息,是次一档或非本质的信息。
第三类是外围信息,是事件本身影响造成的磁场或衍射效果,是对事件的一种间接反映。
春天到了,简单的报道方法,可以说‚今日立春‛,可说‚气温多少‛也可以说‚花开了‛。
这都是春的信息。
但还有比直接信息更软一点的,只靠感觉不可重现,甚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即声息、气息。
王安石写春:‚春江水暖鸭先知‛,杜甫写春:‚泥融飞燕子,沙飞睡鸳鸯‛。
这是间接报道。
声息、气息也属信息,但已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将一般的信息比作当当的钟声,声息、气息就是绕梁的余音;将一般信息比作一座山,声息气息就是山背后农舍冒出的炊烟;将一般信息比作硝烟战火,声息、气息、就是逃难人惊慌的面孔。
我们从余音、炊烟、逃难人的面孔上一样可以感知到(不是直接听到看到)钟声、农舍、战争的存在。
这种靠捕捉间接材料、外围材料做文章的写法是曲写不是直写,难度更大一些。
——从新闻题材方面看:即从新闻报道内容来讲,‚硬新闻‛报道的多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事实。
‚软新闻‛则多报道知识性、趣味性强、人情味浓的社会新闻,诸如花边新闻、娱乐新闻、服务性新闻等。
——从新闻体裁方面看:硬新闻多为消息(也有特写),软新闻则多为通讯(包括特写、速写、素描等)。
——从表现手法方面看:硬新闻有一定之规(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用倒金字塔结构),直截了当,简明扼要。
软新闻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发掘事实,捕捉新闻,反映生活;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细节描写,感情色彩浓,感染力强。
——从新闻时效方面看:‚硬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最新时间的,传播要迅速,即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抢采、抢写、抢传、抢发。
‚软新闻‛报道的内容时间跨度大,是渐进的,报道速度也不那么讲究,早一天或晚一天似乎都无妨大局。
由此说开去,如果硬新闻传递的是社会的直接信息,那末,软新闻传递的就是社会的间接信息;如果硬新闻传递的是社会的核心信息,那末,软新闻传递的就是社会的外围或边缘信息;如果‚硬新闻‛由记者直接获得,那末,‚软新闻‛就是靠记者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分析、发掘、提炼才获得的;如果‚硬新闻‛是由记者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那末,‚软新闻‛是靠记者用机敏、善于思考的心感觉到的。
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我们对什么是‚硬新闻‛、什么是‚软新闻‛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再来下定义,也许科学一些。
笔者认为:硬新闻,一般指题材比较严肃、时效性较强的重要新闻(消息),或是比较具有影响的公众的事件的报道。
软新闻,是指时效性要求不严而社会性强,人情味、趣味性较浓且笔调比较轻松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