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族头饰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分解
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 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 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 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 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 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德 宏 盈 江 、 梁 河 的 妇 女 头 饰
西双版纳的妇女头饰 元阳、红河 的妇女头饰
壮族的头饰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画上可见早期壮
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 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 倒螺髻形的椎髻。
1.中国少数民族头饰的特色 2.典型少数民族的头饰
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孕育了自己光辉灿烂的首饰文化。中国的少数 民族具有三大特色:
1.爱情象征 2.崇高自然 3.时尚之源
傣族男子的头饰:一般以白布、淡青、水红布或蓝布包 头,并在末端饰以彩色丝线,垂于耳旁。
傣族男子的传统头饰保存的已经不多,傣族的传统头饰 主要体现在傣族女子的头上。 云南傣族因分布区域不同, 头饰也有区域性的不同。
天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 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 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广东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 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 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 颈。
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 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 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 银饰。三江侗族女子头上挽 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
傣族花腰宣传语
傣族花腰宣传语介绍傣族花腰是傣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重要元素,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花腰是指傣族妇女在腰间佩戴的一种饰带,通常用彩色丝线织成,色彩艳丽、图案丰富,给人视觉上极大的享受。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傣族花腰的来源、特点和意义,以及傣族花腰的宣传语。
起源与特点起源傣族花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傣族先民在与邻近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经过漫长的发展,傣族的服饰逐渐丰富多样,其中花腰成为傣族妇女最喜爱的饰品之一。
特点傣族花腰的特点显著,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艳丽多彩:傣族花腰采用了许多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等,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感。
2.精湛手工:傣族花腰采用手工织造,每一条花腰都需要经过妇女们耗费数日甚至数月的时间来完成。
3.独特图案:傣族花腰以其独特的图案而闻名,常见的图案有花卉、动物、凤凰等,寓意着吉祥和美好。
4.多样性:傣族花腰的种类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场合都有相应的花腰款式,丰富了傣族服饰的内涵。
意义与文化传承意义傣族花腰不仅仅是一种服饰饰品,更代表了傣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1.身份认同:傣族花腰是傣族妇女身份的象征,佩戴花腰可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美的追求:傣族花腰以其色彩艳丽、图案美观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代表了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3.传统文化传承:傣族花腰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佩戴花腰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傣族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承傣族花腰作为傣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傣族人民的广泛喜爱和传承。
为了保护和推广傣族花腰文化,傣族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举办展览:定期举办傣族花腰展览,展示花腰的制作工艺、种类和样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傣族花腰。
2.传统工艺保护:采取措施保护传统的手工织造技艺,培训传统手工艺人,使其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3.旅游推广:将傣族花腰文化纳入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广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和了解傣族花腰。
云南新平花腰傣服饰的装饰艺术研究
一、背景介绍
新平花腰傣是云南省内的一个傣族支系,主要聚居于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在历 史上,新平花腰傣长期与汉、彝、哈尼等民族交错居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 族文化和服饰风格。新平花腰傣服饰以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工艺精湛的装饰 艺术著称,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文化。
二、艺术特色分析
1、服装
新平花腰傣服饰以女性的筒裙和男性的长裤为主要特色,其中筒裙以其精美的 装饰工艺备受。筒裙通常由裙身和裙摆两部分组成,裙身上织有各种图案,如 花、鸟、虫、鱼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裙摆则以复杂的镶边工艺制成,将 多种彩色布条缝制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3、天象、地理元素
新平花腰傣服饰中还经常出现天象和地理元素,如太阳、月亮、山川等。这些 元素寓意着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4、文化元素
新平花腰傣服饰中的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汉字、宗教图案等,如“福”、“寿”、 “佛”等汉字以及佛教中的莲花、祥云等图案。这些元素表达了新平花腰傣人 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对宗教信仰的崇敬之情。
新平漠沙镇南村花腰傣是位于云南省的一个傣族村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 传统手工艺。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花腰傣村落也积极开展旅游开发,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觉醒,以及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在民 族旅游开发中,文化自觉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化 自觉有助于提高游客对花腰傣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其次,文化自觉有助于花腰傣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促进民族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配饰
新平花腰傣的配饰包括头饰、项饰、腕饰等,其中以头饰最为丰富。头饰通常 由彩色布条、毛线、银饰等材料制成,形状各异,如蝴蝶形、心形等,极具民 族特色。项饰则以银链、银泡等制成,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腕饰以银手镯为 主,具有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浅析新平县嘎洒镇独特花腰傣
浅析新平县嘎洒镇独特花腰傣新平县嘎洒镇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地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部。
这里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而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这里的独特花腰傣。
花腰傣是嘎洒镇的一支特殊的傣族,他们以绚丽的服饰和独特的风俗习惯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新平县嘎洒镇独特花腰傣的特色。
一、服饰独特,彰显傣族风情花腰傣的服饰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妇女穿着富丽堂皇的盛装,往往一身绫罗绸缎,五彩缤纷,披饰如花,头插金银花簪,身系银锁马镫,腰佩银珠链子,手镯项链亦多以银饰为主,配以含苞待放的菊花香包,显得神采飞扬,赏心悦目。
花腰傣的服饰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如服饰上的花纹和颜色都是当地特有的,彰显了傣族特有的风情和文化。
二、婚嫁习俗特殊,古老异域文化保存完整花腰傣的婚嫁习俗也是他们的独特特色之一。
傣族的婚姻自古以来一直保持着非常古老的风俗,尤其是花腰傣。
他们结婚的习俗非常独特,婚礼前的节日准备工作就很繁琐,需要用许多花草将新房装饰得繁花似锦。
蓉城、腊玫呢则代表了夫妻双方的情感,是婚姻的象征。
而在结婚仪式上,双方亲友相聚,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而在新房入宅的那一刻,更是需要有专门人员在家门口撒路,象征幸福,保佑新人有个顺顺利利的婚事。
这些婚嫁习俗无不展示出花腰傣古老异域文化的完整和深厚。
三、民间传说丰富,渗透到日常生活花腰傣的民间传说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渗透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口传的古老传说非常丰富,有关生活、劳动、祭祀、文化习惯等各个方面,而这些传说也在花腰傣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们的歌舞、节庆、手工艺品等都离不开这些传说的影响。
这种丰富的民间传说不仅丰富了花腰傣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花腰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手工艺品独具特色,传承千年历史文化花腰傣的手工艺品也是他们的独特特色之一。
他们的手工艺品丰富多彩,如银饰、菩提手链等。
其中以银饰品为最具代表性,花腰傣的银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出名,深受人们的喜爱。
云南十八怪
斗笠反着戴这一怪,在"云南十八怪"中知名度不高,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能说出此怪者亦少之又少,但若把"谜底"点破,则首肯之人众多,因为,许多云南人都见过"反戴斗笠"的这个民族--傣。
"反戴斗笠"的花腰傣提起傣族,就首先想起西双版纳和滇西德宏州,我国傣族主要分布于这两个民族自治州。
然而滇中--新平、元江、峨山等地的傣族却少有人知。
实际上,在红河流域一线,还散居着与版纳和德宏傣族有所不同的其他傣族支系?quot;花腰傣"是对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带傣族的一种俗称,由于每个傣家妇女装束上最惹人眼目的是一根绣花的彩色束腰带,而得名"花腰傣"。
"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同宗同源,人口约七万多,主要聚居在元江和新平两县,自称"傣雅"、"卡"、"傣洒"、"傣仲"。
居住在无江河谷的"花腰傣",主要以农业为生,种稻谷、甘蔗和芒果等热带水果。
养殖业中,尤喜养鹅,村头路上,鹅群遍地,汽车经过,鹅声鼎沸,扇翅扬土,热闹非凡。
居住的房屋大多为土掌房,其造型结构并无特别之处,与版纳傣家竹楼相比显得简陋粗糙。
但在服饰方面,"花腰傣"却独具一格,另有滋小卜少们的装束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实不为过。
镶边黑筒裙分为里外两件套,腰箍数圈,彩带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长袖,袖口包红边,领口滚银泡,红中扎头,最后是"反戴斗笠"。
所谓"反戴",实在是外人不明个中事理的一种俗见,是少见多怪地认为她们的斗笠好像"戴反了",是用"我们"习惯的戴斗笠的眼光去衡量她们的戴法。
我们看似"反着戴",而她们却从来就觉得这是一种正而八经的戴法,无非是她们的斗笠在造型上别出心裁,仅此一家罢了。
西双版纳傣族头饰艺术(图文)
这篇图片文字等只是针对我们中国国内西双版纳傣族的头饰发
型而浅谈。
傣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阿萨姆邦等地,在每一个地域的习俗文化也都是丰富多彩,包括诗歌、文学、建筑、餐饮、服饰、生活习惯等也是各有奇彩。
今天,我就以我收集到傣族文化细节来与大家分享,以头饰艺术为主题。
西双版纳傣族女士的头饰艺术,可谓是与其他地区傣族不同的一个特征,盘状型的发艺为主,再以自己欣赏的花朵来点缀,生活与自然为一体的打扮装饰。
一般傣族女士喜欢用来装饰头发的有鸡蛋花、缅桂花、兰花等多种热带雨林特有的花朵。
在曾经的傣家竹楼或木楼屋檐上多少都会有自家种的花,第一是为了装饰家楼,第二就是为了给女士们节日到来时便于随手摘下自家种的花来装饰。
还有傣族也喜欢在饮用水井的附近种起可以装饰头发的花,以便提供给去挑水的傣族妇女及女孩子们摘,所以为什么以前天不亮就会有争先恐后的去挑水,比勤快,比起得早,还有一点就是谁能到水井最早就可以享用开放的花朵,为什么傣族会有“五树六花”?为什么会喜欢自然植被?没什么!这只是傣族生活中的细节艺术罢了。
在曾经的自然之花来装饰到现代的塑料假花装饰,各有风采,各有看点。
下边就意图说话:
(1)西双版纳现代傣族小女孩的打扮以及头上的装饰
(2)西双版纳傣族少女的打扮及头上装饰
(3)西双版纳傣族中年女士服饰及头上装饰
(4)西双版纳傣族老年人女士的服饰及头上装饰
其实,傣族到了年纪大时,几乎头上也不会有鲜花花朵艳丽的装饰打扮了,包括香水之类的也几乎都不用了,一身白色的穿着朴素而平淡,白色傣族意义着纯洁清净,还有佛教里的八关斋戒的第七有:“不香花曼庄严(装饰)其身,亦不歌舞倡伎”,很多老人都是遵循戒律来生活,向往一个梵行的清净生活。
欣赏漂亮的民族头饰
• 花腰傣族头饰
的特征: 草帽上装
饰了美丽的羽 毛、丝线、小 镜子等饰物。
苗族头饰和服饰
• 苗族头饰和服饰
特征: 头饰是用纯
银制作,上面有 一对象牛角的东 西。
花腰彝族
• 花腰彝族的头
饰特征:
颜色以红 色为主,前面 的形状象一块 瓦片,上面的 花纹是自己动 手绣的,因此 每一个花腰彝 族的头饰都有 不同的图案和 不同的花纹。
傈僳族
• 傈僳族的头饰特征:
用黑色布为主要 颜色,加上红、黄、 白色等其它颜色的布 缝制,用左上、右上 的包裹方法,在左右 两还有两个用红色毛 线做成的缀子。
芝东汉族
• 芝东汉族的
头饰特征: 用黑
色裹头布横 着包裹,加 上鲜花和金 属发簪装饰。
大理白族
• 大理白族的头
饰特征: 以白色为
基本色,用红 色、黑色装饰, 并绣上美丽的 花边,在头饰 的左面还有一 根长长的缀子。
小结:
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中,头 饰是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展现了各 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 审美追求,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的勤 劳、智慧和创造才
古代女子蒙脸上的叫什么
古代女子蒙脸上的叫什么在古装电视剧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女子出门脸上总喜欢蒙着一块纱布,到底是为什么呢?那块布又叫什么?有何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女子蒙脸上的叫什么华胜,即花胜。
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
《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
”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包长帕为主,包头巾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民族,如部分彝族妇女、白族妇女、傣族妇女、布依族妇女、侗族妇女和仡佬族妇女等。
云南傣族少女有时戴色彩鲜艳的头巾,质料多为绸子和尼龙纱。
贵州的布依族妇女,住在镇宁扁旦山一带的戴绣花头巾,其它地方的包青色的或花格的头巾。
侗族妇女包对角头巾或三角头巾。
仡佬族男女都有包头的习惯,用深蓝色或黑色布作包头巾,这种包头巾长六、七尺,也可以说是头帕。
有的妇女不包头,只顶一块花帕,其实这才是花头巾。
白族妇女很讲究戴"顶巾"。
她们的顶巾种类繁多,有头勒子、黑布包头、白布包头、大包头、桃花头巾、绕包头、绕羊肚子手巾、经挑花头帕等;中老年妇女还有蜡染布头巾扎染布头巾、高髻黑布头巾等。
白族妇女的头巾因地区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头巾,所以格外多种多样,而且这些不同的头巾还包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少女时,白族姑娘头上都是用一块一尺见方的蓝布包着,叫作"网手巾",然后把蓝布巾的四角收于脑后,很象一个鸽子尾巴,所以俗称为"鸽子尾"。
姑娘结婚后就不再戴这样的"网手巾",而采用别的包头巾和相应的包头形式,如用纱帕包头等。
到中老年,则多用蜡染或扎染的头巾。
彝族妇女的头巾,也是多种多样。
大小凉山彝族妇女头上的瓦式方帕,已在前面提及共为一般读者所熟悉。
在此,特意介绍云南花腰彝的头巾--也许,这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漂亮的头巾。
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新平县花腰傣服饰探析
121服饰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布朗族年轻姑娘也喜欢用彩色的机织布料制作衣服,其色泽更为鲜艳,有橙色、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
彩色布料增加的装饰主要集中在领口、袖口、衣服镶边、裙摆等部位。
裙子的色彩也更加丰富多彩,上半部分大多装饰彩虹图案。
彩虹图案是一种由横条带子形成的图案,以土红色、橙色等暖色为主,间以白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像彩虹一样色彩斑斓。
包头除了传统的体量很大的黑色纺锤形包头外,也有和佤族、傣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相似的白色、红色和花头巾包头。
布朗族妇女也有系腰带的习惯,腰带有白色、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等颜色。
外出时还要背一个包,背包的颜色多为米白色,或装饰少量各色条纹。
衣服和背包等饰物很注重色彩搭配,比如穿明黄色的衣服、土红色条纹的裙子,就会戴黑布的包头,产生色彩鲜明的节奏变化。
双江布朗族在跳最著名的蜂桶鼓舞的时候,妇女的双手各拿一条白色的带子作为舞蹈道具,在以深色为主的舞蹈队伍中,浅色的带子非常引人注意。
妇女迎接客人时也喜欢拿一条手工纺织的白色手帕,有时手帕上也有少量的彩色条纹。
而布朗族男子在跳蜂桶鼓舞时一定要系一条红色的腰带,蜂桶鼓的背带也是红色的,红色的腰带舞动起来显得非常喜庆,鲜艳的颜色增加了强烈的感染力量。
四、结语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各有各的特点,可谓异彩纷呈,多姿多彩,展现出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双江布朗族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服饰较为简单,和佤族等其他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也呈现出一些本民族的特色,不应该将其忽略。
通过研究服饰原料制作工艺、独特的款式、色彩搭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这一块土地上,虽然族群不大,但是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他们不断探索大自然并向其他民族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布朗族在原料制作方面还保留着最原始的苎麻、葛线麻等原料,用蓝靛等天然的材料染色。
每一个民族的服饰,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奇特的民族习俗傣族刺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
奇特的民族习俗傣族刺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四))新平花腰傣服饰都以七色彩带束腰形成“花腰”形体,服饰图案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韵,故有学者称花腰傣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
花腰傣服饰组合成精巧的艺术。
据介绍,花腰傣服饰以黑色为主调,在头帕、袖口、裙摆边的红色搭配,运用玄吉(红黑)色差对比,增添典雅与变幻,喜用金银镶边,喜戴硕大银耳环、六方银镯和镂花银戒指等饰品,主要由头饰、衣、裙三部分组成,远看层次鲜明,近看别致多彩。
花腰傣服饰的上衣、腰部彩带和层叠的筒裙等多用自织自染的青黑土布和织锦制成,非对称均衡的组合搭配错落有致,挂满樱穗、银泡、银铃等闪亮挂件,点缀着各种精美图案,闪耀着独特的风采,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立体美……花腰傣服饰蕴含着神秘的文化。
例如已婚妇女的头饰是用一条宽约两寸的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包住,再用一条两头有红缨的青花布条将一块红条花布包扎在上面,扎成一个高耸的头型,上身穿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挂着成排的银泡,衣领由一条宽约两寸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子往后反搭而成,外衣为无领无襟的青色短衫,可以将内褂的银饰露出,腰间系上一条花腰带,身后用一块镶满银饰、缀满红缨的布块叠成三角形围在腰上,下穿裙摆有五色花边的筒裙,数条叠穿,一条比一条高,将里面一条的花摆露出来,用青色布包在腿上作为绑腿,出门帽沿向上;而未婚少女则会将头发系于脑后,戴上一串串银泡,内衣为右襟无领无袖短褂,左前方镶满银泡,外衣为无袖无领衣,用红、绿、紫色绸缎制成,腰间系一条五色花布带,下穿裙端有各种图案的黑色筒裙,用白布在小腿上打成绑腿,出门帽沿向下;其他各种服饰图案符号更包含着花腰傣人特殊的寓意……花腰傣服饰传承着古老的技艺。
据漠沙镇大沐浴村的老人讲,花腰傣的纺纱、织布、染布、织锦、挑花、缝衣、刺绣等,都由花腰傣女人完成,而织锦是花腰傣女子服饰制作的关键工序。
据清康熙五十一年的《新平县志》记载,其民族图谱“摆衣图”中就有花腰傣少女纺线的内容,而新平在明代就已经普遍种植棉花和种桑养蚕,还能用棉花和蚕丝纺织出精美细致的花腰傣锦;时至今日,在有的花腰人家还可以看到:花腰傣女子坐在织布机前,梭子在手中来回翻飞,伴着织布机“咔—嗒”声,彩色丝线随着梭子编织成绚丽的锦缎不停地延伸向前方……如此场景,其实就是由花腰傣织锦的四道工序形成:选取需要织锦颜色的丝线,用长约20厘米的以段芦苇杆做成十个圆线筒套在排线架上,把彩色丝线分别用纺线机绕在排线架的圆筒上,依次往上绕线柱排开用牛角勾装在设定织锦丝线根数的度量器“冯”上并调节好织锦宽度叫排线定“冯”;把线头排好的丝线放平,前边5人把丝线前端理顺竹根由“冯”梳理着,每隔10厘米左右用一根竹棍隔开,后边5人把丝线用小竹棍分别裹成线团叫绕线“裹团”;用黑心树制成织锦机,把作为经纬线的丝线根据织锦机的宽度均匀地分别滚在一起后架到织锦机上叫架线上机;把经线穿在梭上,左右脚交替踏动织锦机踏板带动经线的梭快速横穿过纬线,经纬线交织编织叫经纬织锦。
【傣族服饰】云南傣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傣族服饰】云南傣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云南傣族因分布区域不同,服饰也有区域性的不同,但男性的传统服饰保存已不多,传统服饰的特点主要还是通过妇女的穿着打扮来体现。
主要可以划分为西双版纳类型、德宏类型、元江-新平类型、元阳-红河-金平类型等四种类型。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绯色的无袖吊带对襟紧身内衣,外穿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紧身短衣。
下身是黑色或花色裹身长统裙,用整块布幅联缀两头便成上下贯通的“桶”状,宽余部分折至腰,用银腰带系紧。
这种统裙腰臀处比较贴身,而脚摆处则宽松自如,不妨碍行走,利于通风透热和频繁的洗濯。
发式则不论老幼皆盘发成髻,饰以发梳和发簪,或是清香的花朵、鲜艳的绢花。
外出时喜挎自织的筒帕,撑传统的平骨花伞。
这种端庄而不失活泼的装饰与上短下长的紧身服饰使傣族女子显得高挑修长。
如今随着各色艳丽轻柔衣料的进入,妇女服饰更显缤纷,特别是在泼水节时,盛装的妇女犹如会场上的鲜花,一簇簇,一丛丛,让人目不暇接。
男子服饰为白色对襟圆领长袖上衣,戴淡青或白色、红色包头,并在末端饰以彩色丝线,垂于耳旁。
受邻国缅甸边民的影响,男子也有穿着上下贯通的裙裾的,但不系腰带,而是将宽余部分拉朝腹前系结,俗称“笼基”.德宏盈江、陇川、梁河一带傣族妇女婚前上穿浅绯色大襟短衫,下着长裤,腰系绣花围腰,梳发辫盘于头顶。
婚后则收发易装,改穿对襟黑色或白色短衫和黑色统裙,束发于顶,外裹毛巾。
进入中年后则戴用黑布缠制成的高筒帽。
而瑞丽江畔的妇女服饰与西双版纳类型大同小异。
元江、新平傣族支系众多,主要有元江的傣仲、傣拉、傣掌和傣勒支系,新平的傣雅和傣洒支系。
各支系服饰各具特色,或华丽多彩,或淡雅清秀,但颜色都以黑、红为主调,喜带包头,头饰极为多彩艳丽,除傣拉支系着长及小腿的宽大裤子、长及膝盖的蓝色右衽圆领衣外,其余支系皆穿黑色短统裙,外出打绑腿,喜用五彩刺绣和花布装饰领、袖、襟摆、包头及裙、绑腿上衣都分内外两件,内衣圆领或竖领,斜襟,领部饰有银泡或鱼形饰物,外衣有长有短,无纽无扣窄袖,新平的傣雅支系还在衣襟、腹、背处和前额包头处缀满闪亮的小银泡和鱼形银器,手指、耳孔、手腕皆佩银饰,一旦走动,满身银饰叮当作响,平添无限生机与富贵,又以彩带束裙,故也称之为花腰傣。
服饰介绍
服饰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民族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最为显着的外在标志。
傣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和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景谷、新平、元江、金平等地的热带河谷地带和温度较高的坝区。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的傣族人口有122.2万。
由于傣族分布地域较广,内部支系众多,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环境等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傣族服饰类型与款式。
根据傣族服饰的地域性特征,傣族服饰大概可分为西双版纳傣族服饰、德宏傣族服饰、新平傣族服饰以及文山傣族服饰等四个类型区。
此外,分布在大姚、永仁、永胜等县的傣族服饰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傣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由于居住地域、环境气候以及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各异,傣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服饰造型的多样性。
傣族居住地域较广,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有所差异,接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有所不同,加之过去交通不便,相互往来较少,因此形成了不同地区傣族服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傣族服饰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妇女服饰上,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内穿白色、绯红色紧身小背心,镶有彩色花边,外着大襟无领窄袖短衫,袖管和衣身的腰部很窄,衣服下摆宽,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长到能盖住脚的筒裙,多用银质腰带系在腰部,显得美丽而又大方;德宏州瑞丽等地的傣族妇女服饰,筒裙色彩艳丽,上衣较短,显得艳丽而又活泼;而芒市、盈江、陇川和梁河一带的妇女服饰则略有不同,已婚妇女上身着对襟窄袖短衫,下身穿黑色筒裙,系小围腰;未婚女子上身着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短衫,下身穿深色长裤或花筒裙,系小围腰,显得端庄而雅致;普洱一带的傣族妇女不论年龄长幼,下身一律穿黑色筒裙,上身穿宽袖、敞领的衣服,多为蓝色和黑色,显得飘逸、素雅;新平、元江一带花腰傣妇女下身穿一至三条土青布筒裙,上身着缀有细银泡的贴身短衫和带红、黄、绿饰边的无纽扣短外衣,腰部系一条用丝线绣制的长带,显得斑斓而典雅;耿马县一带傣族妇女则下身着黑色筒裙,上身穿白色或淡蓝色窄袖短衫,显得素雅而别致。
云南傣族腰饰特征与族群分类的关系
Artscircle艺术论坛++TEXT/向颖晰许佳苏箐许丽苹云南傣族腰饰特征与族群分类的关系缘起意义材质纹样花腰傣的花腰带花腰傣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服饰典雅大方,适宜四季,随气候变化,穿脱非常方便。
腰部用彩带层层束腰,再缠上花腰带,颜色五彩缤纷,以红色为主,并挑刺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银泡和银链,所以称其为“花腰傣”。
对服装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既可系裙,又可束腰。
大概十多厘米宽,两三米长,可缠绕腰间数圈。
纯棉布料平行波纹横纹,几何纹,植物纹,太阳纹水傣族的银腰带水傣族居住的地理区位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佩戴银腰带既对身体有益,可以排出湿毒,又象征着自己在傣家寨园中的地位。
水傣的银腰带一般佩戴在短上衣之下。
以带宽和纹细为美,不同宽度的腰带象征身份地位,既是装饰又得健康。
银丝银片编制而成孔雀、大象、寿型纹、芭蕉、花朵等纹样在云南,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1],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雅为花腰傣。
在本文中,主要从花腰傣和水傣的腰饰进行研究,傣雅意为“历史上大迁移中被遗留下来的傣人”[2],服装典雅大方,古朴高贵,上身紧身衣遮到胸部,下身是筒裙的设计。
水傣大多依水而居,裹裙设计简单大方,适合亚热带气候,其滨水居住便于沐浴,并具有遮挡蚊虫叮咬等作用。
傣族服饰的差异在不同的族群分类中都得到彰显,而且不管是花腰傣还是传统傣族的服饰中都有一种配饰——腰带。
花腰傣的花腰带是以一条自织的彩带将筒裙打折于腰间缠绕数周,即可系裙又可束腰,极具装饰效果。
水傣的银腰带是用银丝银片编制而成,适宜在传统傣族居住地的潮湿气候中佩戴,不仅象征在傣家寨园中的地位,对身体也有很好的防风湿排毒的功效。
这么看来,腰饰在傣族族群中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和作用。
傣族男性服装大体差异不大,本文主要从女性服装中的腰饰进行分析研究。
傣族服饰介绍
在漠沙美丽的大沐浴村,我看到一群服饰艳丽的花腰傣妇女,腰间系一条绣花腰带,每个人的腰上都挎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秧箩,头戴一顶帽沿上翘,状如鸡的篾帽。
花腰傣女人篾帽的戴法与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不同,一律向脸部倾斜,因而你看不到她的脸,只能通过她满身的银器饰物和犹如竹子那样柔软的腰肢,来判断她的脸。
这使我们注视每一个花腰傣女人的目光,都显得有些不怀好意。
花腰傣是一个非常注重服饰的民族,据说,每个花腰傣女人从7岁就开始学习绣花,并开始为自己缝制出嫁的新娘装。
那是她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作品”,据说一套出嫁的服装加上银器饰物,可价值万元。
每个花腰傣女人都是爱情至上者,从她们懂事后,最大的理想就是为自己未来的爱情作准备。
傣族是新平世居民族之一。
古代的“百越”、“滇越”等族群就是今傣族的先民。
新平傣族根据其服饰上的特征,习惯上称为“花腰傣”。
纵观之,我国虽有众多的民族,但以服饰来命名的民族却是凤毛麟角。
由此可见,新平傣族服饰特点之显著。
2003年,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中,当身着花腰傣盛装的模特款款走出时,全世界的艺术家都被花腰傣独特的色彩造型及视觉美感所倾倒。
“花腰傣服饰是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
”有的专家学者对花腰傣服饰给予了高度评价。
花腰傣妇女的服饰华美艳丽,文身染齿等习俗与古滇国贵族几乎一脉相承,至今仍遗风不改。
花腰傣妇女的盛装用料讲究,特别是傣洒、傣雅,多用绸缎,刺绣精美,银泡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彩带束腰;一双手戴几对银镯,十个指头都戴满戒指,丰姿绰约。
穿戴起来根本无法劳动,只能参加礼仪性活动,是富贵身份的象征。
另餐元江河谷气候炎热,穿那么多服装(仅裙子就有三至六条形成三叠水)是不适应劳动生产的。
古老华美的服饰,为什么能一直流传保持至今,与古滇国贵族后裔不能说没有联系。
其服饰充满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强烈的地域特色,既有古滇国的遗风,又闪耀着傣家人爱美的光采。
花腰傣的服饰装束,和不少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中古越人服装十分相似,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幼儿园傣族头饰教案
幼儿园傣族头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傣族头饰的种类和特点;
2.学习制作傣族头饰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傣族头饰图片和实物;
2.颜色鲜艳的布料和装饰品(如丝绸花、小铃铛等材料);
3.剪刀、胶水等DIY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介绍傣族头饰的种类和特点
傣族头饰种类繁多,有花环、花篮、花球等多种类型。
傣族头饰常见的装饰品
有丝绸花、小铃铛、彩带等。
傣族头饰注重颜色的搭配和花型的设计,通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多种元素来装饰头饰,显示出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习制作傣族头饰的方法和步骤
1.准备材料:颜色鲜艳的布料、丝绸花、小铃铛、彩带等;
2.用剪刀将布料剪成相应大小的块,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创造力选择自己
喜欢的颜色和质地,打造自己心仪的傣族头饰;
3.用胶水将丝绸花、小铃铛和彩带等装饰品固定在布料上,根据自己的
想法进行设计和组合,打造出独特的傣族头饰。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傣族头饰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动手操作,其间需要使用剪刀,涂胶水等DIY工具,提升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动手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傣族头饰的种类和特点,学习了制作傣族头饰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动手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更好地接触到傣族文化,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同时也能够增加幼儿的生活常识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腰傣族头饰
花腰傣族头饰的特征:
草帽上装饰了美丽的羽毛、丝线、小镜子等饰物。
苗族头饰和服饰
苗族头饰和服饰特征:
头饰是用纯银制作,上面有一对象牛角的东西。
花腰彝族
花腰彝族的头饰特征:
颜色以红色为主,前面的形状象一块瓦片,上面的花纹是自己动手绣的,因此每一个花腰彝族的头饰都有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花纹。
傈僳族
傈僳族的头饰特征:
用黑色布为主要颜色,加上红、黄、白色等其它颜色的布缝制,用左上、右上的包裹方法,在左右两还有两个用红色毛线做成的缀子。
芝东汉族
芝东汉族的头饰特征:
用黑色裹头布横着包裹,加上鲜花和金属发簪装饰。
大理白族
大理白族的头饰特征:
以白色为基本色,用红色、黑色装饰,并绣上美丽的花边,在头饰的左面还有一根长长的缀子。
小结:
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中,头饰是重要的一部分。
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审美追求,体现了各少数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