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引言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偏重记忆和机械运算,缺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
研究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的意义重大,有助于引领小学数学教育走向更加科学、有效的路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培养策略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总结其培养策略及应用案例,并对小学数学模型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终达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3 意义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其对数学的探究欲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对于促进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不断发展,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也正经历着革新,教学的目标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除了掌握基本运算之外,还应当建立一种数学思维模型或是培养一种善于运用数学思维模型的能力。
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如何将建立数学模型思想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以及建立模型思想后学生学习的优势,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模型;建模思想;教学策略;意义引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一种积极主动构建数学模型的思想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教育的变革以及社会的要求与发展,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已经变成了大势所趋。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解题,更要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主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的含义,而且会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只有当学生们脑海中主动搭建出数学模型时,遇到问题便会顺手拈来,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1有关数学模型思想的概述建立模型思想是一种清晰明了的学习方式,它很早就被使用一直延续至今,最早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期。
当时有数学家认为无论学习的是哪一门学科,其落脚点都是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但人们并不是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而是将实际问题提取出来,形成一种模型、由具体的事件转化为抽象的理论模型,然后深入了解讨论这个模型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而言,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其实就是把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基本的模型,这个模型就像是特定的数学公式一样,当学生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拿出这个模型进一步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难题。
这种方法是很值得推崇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模型的建立仍然是十分抽象的,这就极大的考验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如何将这种思想传授给学生十分值得教师们的思考。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是代数模型、几何模型和统计模型。
下
面是构建这三种模型思想的策略:
1. 代数模型思想:
(1)用字母代替数字,建立代数方程或不等式。
(2)运用常识、逻辑和推理能力,在实际情境中建立代数模型。
(3)学会转化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模型,再运用代数
技巧进行解决。
2. 几何模型思想: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图形,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进行分析。
(2)注意几何图形的特征,处理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几
何知识,辨别几何概念。
(3)注意几何思维的空间感知和视觉能力,将几何图形映射到
具体场景中,抽象、逻辑化和实际化相结合。
3. 统计模型思想:
(1)识别变量和数据,建立统计模型。
(2)巧妙选择统计方法,让样本数据代表总体数据,从而进行
推断。
(3)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及数据的可视化
呈现。
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策略
小学教育2020 年 5 月76“模型思想”是课标修订版中新加入的一个核心词,属数学三大基本思想之一,在学生数学知识建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问题的单一解决,很少有人主动关注一类题目背后蕴藏的数学模型。
或者因为模型的构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小学生来说相对较难,教师便以总结代替学生感悟提炼,或者干脆让建模的过程消失,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意识,认识到模型思想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思维力决定行动力!教师只有自己深刻意识到模型思想的重要性,清晰认识模型思想的客观表象,才能更好发展学生模型思想。
从修订版课标对模型思想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模型思想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模型思想的作用(数学与外部联系的基本途径);二是模型思想的建立和求解过程(抽象问题、符号表述、求解并阐述意义);三是掌握模型思想的深刻意义(提高兴趣和应用意识)。
从广义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每个知识点的建构都与模型思想有直接联系;从狭义的角度讲,建模应当让学生经历从建模准备到模型应用的全过程,这对小学生来说困难较大,但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更有助于提高其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两者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1]。
二、借助几何直观,凸显模型特征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更多的建立在直观表象上,要使其深刻理解并正确建模,需适时适度引入几何直观,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之间的表达、交流,发展其数学语言,培养核心素养。
例如:图1所示1,2,3,4,…n 只小熊表演节目,分别有多少只脚着地?如果共有26只脚着地,有多少只小熊在表演节目?观察表1:表1 小熊只数与角书的数量关系小熊(只)2345...脚数(只)681012...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每增加1只小熊,脚的只数就增减2只,但学生很难发现小熊的只数和脚的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画示意图表示,清晰展现数量关系,脚数=小熊只数×2+2,小熊只数=(脚数-2)÷2。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模型思想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因为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模型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基本概念,以及培养此思想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基本概念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是指通过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过程。
模型思想的关键在于将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实际问题的建模。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将其抽象成符合数学语言的问题。
2. 数学语言的掌握。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语言,才能进行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3. 化繁为简的能力。
模型思想要求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将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用简单的问题解决复杂的问题。
4. 自觉学习的能力。
学生需要自觉地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套用公式或机械地重复运算。
1. 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力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模型也必须从生活中入手。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学生进行模型思考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启发性讲授、游戏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构建出更高效的数学模型。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就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并提示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
4. 让学生尝试多样化的解决方法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老师应该开展更多的数学比赛和模型实践,以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形式很多,如图形模型、代数模型、几何模型等。
这里列举几个实用的模型思想:1. 比例模型。
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及建构策略
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及建构策略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抽象:数学思想强调从具体事物中提取普遍规律和共性,通过抽象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抽象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它使得数学能够适用于不同领域的问题。
2. 逻辑性:数学思想追求精确和逻辑的推理。
数学思维注重证明和推理的过程,通过逻辑推理构建严密的数学理论体系。
数学思想强调正确性和严密性,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
3. 归纳与演绎:数学思想可以通过归纳和演绎来推理和证明数学定理。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而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归纳和演绎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能够使数学结论更加深入和广泛。
4. 精确性:数学思想追求精确性和准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的定义和符号体系,可以清晰地表示数学概念和关系。
数学思维注重精确的思考和表达,避免了模糊和歧义。
在建构数学思想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问题引导: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领域,通过体验和探究问题来产生数学思维。
这种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探索引导:通过给出一个问题或者现象,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这种策略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模型建立:引入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模型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 推理证明:通过推理和证明来建立数学思想。
这种策略注重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证明数学定理来加深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在于抽象、逻辑性、归纳与演绎以及精确性。
在建构数学思想时,可以采取问题引导、探索引导、模型建立和推理证明等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培养小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有哪些怎么培养小学生建模能力
培养小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有哪些怎么培养小学生建模能力1、重视建模教学,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重视建模教学。
2、通过数学建模能够培养学生较高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视数学建模教学,或是数学建模教学的能力不强,造成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较难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建模教学。
要转变数学教学的理念,提升数学建模教学的意识。
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对教师数学建模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数学建模的教学能力。
可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优质数学建模课来提升自身建模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师集体研讨交流来提升建模教学能力。
3、开展建模活动提高学生建模兴趣。
由于数学建模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与概括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等要求较高,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建模存在畏难情绪,影响了建模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举办各种数学建模活_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建模的魅力,体会数学建模成功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建模兴趣。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如下:1、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在当前的格局下,数学教育一般侧重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建模思想则不同,它主要侧重于由学生自行探索学习规律,对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下复杂的数学问题,建模思想主要的作用在于讨论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推导出数学模型来总结掌握的数学关系,它培养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有助于启蒙初中学生数学学习。
初中生有着其特殊的思维特点,对于知识的掌控能力强,对新方法的适应能力也强,施教者对其的建模思维的培育也较为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更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并使其付诸应用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分析摘要:数学模型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工程模型。
老师在教学课堂上逐渐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进来,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理解构建相应的解题模型。
同时,老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什么是数学模型思想。
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培养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教学研究;引文:在传统以往的教育背景下,老师在课上往往会忽略同学们的感受。
因为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是有一定指标的,老师要在一学期之内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课上可能会忽略同学们的想法,并没有那么重视同学们课上的思考,这样不利于同学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仅仅是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会丧失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
一、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从表面来说,数学模型思想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数学语言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让它在头脑当中以模型的方式出现。
数学本身就是考验思维能力的学科,要想解决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问题,就一定要充分引用数学模型思想。
同学们根据课本所学的内容系统的整合起来,充分应用在日常题目的解答当中。
可以帮助同学们熟练运用相关数学知识,真正掌握数学概念的精华。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寻找适合同学们学习的方式,将数学理论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同学们的头脑当中,通过同学们不断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解题模型,积累相关的解题经验。
二、数学模型思想构建的积极作用1、提高解题正确率同学们如果采用传统以往的学习方式,对于较难的问题,仍然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做到学透知识。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数学底子会越来越薄弱,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但是当同学们真正将数学模型思想引入到解题当中,同学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解题时间会缩短,解题效率会提高,同时可以巩固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真正让同学们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时候,在课后会遇到许多多边形面积的问题,有的图形是复杂多样的,不容易切割成规则图形,这对同学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及培养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逐渐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中,数学模型思想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同时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通过对这些策略的研究和实践,期望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数学模型思想概述数学模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它强调通过抽象和简化的方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进而利用数学工具和方法进行研究和解决。
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模型思想的核心在于将具体问题抽象化,通过数学符号、公式和图表等方式,建立起问题的数学表示。
这种抽象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把握问题的内在规律。
同时,数学模型思想还强调对问题的简化处理,通过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使问题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分析和解决。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例如,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或不等式,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模型思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推理和演算,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模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中的内容如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数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对概念、定理的机械记忆,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数学建模思想是指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的问题,并通过求解模型来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种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认知建构理论,提出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科交叉应用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广泛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实践和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数学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
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2. 正文2.1 认知建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建构理论是指认为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构建新知识和理解的一种理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知建构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数学建模已成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学校数学教育中,数学建模也逐渐受到重视。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探讨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面对无法确定的复杂问题时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思维、协作思维、信息素养等。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分析、评价、判断、推理,从而决定行动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对模型的评价和修正等方面。
创新思维是指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探索新领域,寻找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创新思维体现在对问题的新颖解决方法和模型的创新构建等方面。
沟通思维是指运用各种交流方式向别人传递信息,双向交流,共同理解问题,加强对话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沟通思维能力体现在对问题的清晰表述和模型的交流与借鉴等方面。
协作思维是指能够与他人和谐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协作思维能力体现在团队成员的协作分工、信息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
信息素养是指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信息素养能力体现在对问题相关信息的搜索、筛选、分析和利用等方面。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可指导学生在数学建模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1、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
特别是对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清问题提出者的信息需求和解决目标,搜寻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
同时,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进行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评价。
2、提高模型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表达方式,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为合适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建模成象。
创设问题情境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有关的因素相结合,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
使学生用积累的生活经验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思想的存在。
如《正比例的应用》出示李师傅到商店买了1捆电线,跟店老板说好,用后再把剩下的拿来退钱,结果李师傅剩下大半捆,店老板退钱得知道这大半捆电线的长度。
用尺量太麻烦,老板用秤称这电线的重量,电线的重量和长度有什么关系呢?生:每米电线重量是一定的,所以电线的重量和长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怎么求每米的重量呢?生:找一米粗细同一种电线称出重量,因而可以通过称重量就可以求出电线的长度。
二、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建模悟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应关注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经历中构建数学模型。
如《重叠问题》让学生用浆糊把两张同样长10厘米的纸条左右粘在一起,用尺量一量粘成的纸条的长度,为什么粘成后的纸条比20厘米短了?生:两张纸条有两小段粘起来就变成一小段了。
量出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算出粘成的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发现规律,只要用原来两部分的长度之和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就能求出粘后的长度了。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获取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知识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拼成学过的***形,从而找到新知识的内在模型。
三、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建模立意学生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如平面***形面积模型,在遇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要想所给***形是什么***形,这种***型面积怎样计算。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我先出示许多圆柱、圆锥形状的冰激凌包装盒,这些学生都很感兴趣。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冰淇淋盒的形状,学生很快发现冰淇淋盒的形状有圆柱形,也有圆锥形。
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作者:杨秀华来源:《师道·教研》2019年第04期数学模型思想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对于数学的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一、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学会迁移数学知识跟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问题。
因为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生活的问题迁移到数学问题上来,这样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用数学语言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描述,促进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打细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问题分开的很明显,没有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是数学上的一些问题。
为此,我将生活中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先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发现生活问题中藏着的数学问题,逐渐学会进行思想的迁移,将生活问题逐渐简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
这可以帮助学生直面生活问题的本质,加深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
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迁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
这种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日常生活问题的数学认知和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数学。
二、从数学问题到数学模型,形成体系数学问题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它可以让学生更加简单直接明了地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模型,形成自己对于数学一些特定问题中的具体理解,构成自己特有的数学结构体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确定位置”的时候,学生对于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语言来描述某个事物所在的位置把握不准确,没有构建出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
为此,我让学生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于在平面上的位置的认知,并逐渐根据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来回答,构建自己的模型体系。
小学数学建模的几点策略
小学数学建模的几点策略作者:郑新平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年第06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与目标、内容紧密关联。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数学建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建模活动呢?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对知识的理解是学习者自己主动的构建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分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好。
策略一:精心设计,建立模型数学模型都具有现实的生活背景,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所以数学建模活动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甄选切适的、典型的、鲜活有趣的素材作为基本内容,并有机融入教学环节,让学生以数学活动的方式将待建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逻辑雏形,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激活并提取出来,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揭示、影射和鉴证数学本质。
策略二:丰富表象,建立模型数学模型关注的对象是许多具有普遍性的事物。
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多侧面、多维度、多方位地感知这类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为数学模型的准确建构提供可能。
在学习“搭配”问题时,教师带来了这样一张菜谱——荤菜:肉丸子、红烧牛肉;素菜:白菜、菠菜、豆芽。
要求一份盒饭配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面对问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有的利用学具摆,有的在画图,教师待学生有了自己的方案后,开始组织交流。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空进行问题研究和表达,对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交流、评价,随着学生的生成动态介入,在最初形成的“一荤对三素”基础上拓宽,经过学生自我认知的导出、梳理、再建构,形成表象,进而建立起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
XIAOXUE SHIDAI ·2020年第05期(下转31页)30·教之道·因材施教【摘要】新课改要求以创新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方向。
立足新课改思想,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探讨了把培养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入数学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关策略。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模型思想;策略一、数学模型与数学模型思想的概念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模型思想培养的策略1.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引导2.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如对于“分数”这一知识的认知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一个饼状图的模型,以切蛋糕的方式把饼图切割成等比的若干份,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饼图中切割出的部分跟整体的关系,理解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相关概念。
在学生熟悉了简单的模型思维以后,教师可以引入复杂一点的模型,如比例模型、横轴纵轴模型、几何立体模型等来呈现一些数学知识的原理规律。
这样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熟悉模型,掌握模型跟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模型思维能力,使学生懂得利用模型去思考更多的数学知识,解析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和提高。
3.加强思维训练,展现模型思想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江苏省灌云县小伊中心小学张学超XIAOXUE SHIDAI ·2020年第05期(下转32页)(上接30页)31因材施教·教之道·【摘要】传统小学数学大多以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参与,这极大限制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而以问答为教学重心的数学课堂,以师生之间问答的形式展开,可以充分调动两者之间合作探讨的激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适时的问题驱动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接受课堂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从整体上提高了课程效率。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是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种模型思想包括图形模型、物体模型和数字模型,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一、图形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图形模型是指将数学问题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解决的思想,它能够使学生感性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更好地消化数学知识。
以下是建立图形模型的策略:1. 画图:对于各种数学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其表示出来,例如对于长方形的面积问题可以画出长方形,对于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可以画出三角形等等。
2. 利用颜色和形状:在画图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来表示不同的部分,如绿色表示长,红色表示宽,蓝色表示高等等。
3. 利用比例和相似:在不同图形之间存在各种比例和相似关系,可以通过这些关系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例如在三角形面积问题中,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比例求解。
二、物体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物体模型是指将数学问题通过物体的形象化展示解决的思想,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是建立物体模型的策略:1. 制作实物模型:可以通过制作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例如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实物模型。
2. 利用教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例如积木、乐高等等。
3. 利用常见物品:在一些数学问题中,可以通过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模拟,例如使用饼干、糖果等等。
三、数字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数字模型是指将数学问题通过数字的方式进行模拟和计算的思想,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提高计算能力。
以下是建立数字模型的策略:1. 制作数学模型:通过制作各种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含义,例如整数模型、分数模型、小数模型等等。
2. 建立比例模型:通过建立比例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比例关系,例如百分数模型、倍数模型等等。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模型思想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科较为枯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加强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加深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作为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材知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几点模型思想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策略模型思想实现了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的结合,通过两者有效的结合,利用数学知识和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单一地进行知识讲解和运算,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
因此,应当注重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实现模型思想的渗透和培养。
作为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活动内容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情境创设中,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树立学生建模意识,实现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目标。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5-7=8,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情境:一群小朋友一共有15个,走了7个小朋友,还剩下8个小朋友。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相应的情境图,构建出相应的模型。
之后,教师让学生使用木棒代替,将变动的小朋友的数量摆出来,根据情境图和木棒进行解释:有15根小木棒,拿走了7根,还剩下8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作者:————————————————————————————————日期: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
网
小学数学三种模型思想的构建策略
福建泉州市安溪县金谷中心小学(362403)杨碹石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通过直观形象或辅助工具或合作探究,建立方程模型、几何模型、时间模型等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建立已经形成的模型来进行解答。
[关键词]模型思想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1-06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成为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培养模型思维,能够使学生增强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直观形象,建立方程模型
利用具体的情景引导能够使得学生很快融入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中。
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一方面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使得学生具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注重情境问题的逻辑性,使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具体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假设,最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方程等式”这样的概念,在课堂上拿出一个天平,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空杯子,在天平的右
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两边刚好平衡;然后再在左边的杯子里面加入些许水,接着在右边的托盘上放上100g和50g的砝码,这时天平两边又重新平衡。
教师此时提问:加入的水的重量是多少?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再根据刚才的实验过程,就会假设水的重量为xg,然后能够写出100+x=250这样的等式。
借助情境,学生就不会觉得方程多么难以理解,根据现实中的平衡来进行理解,学生能够很快掌握简易方程的构建模型。
二、运用辅助工具,建立几何模型
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各种各样的符号,要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可以通过各种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确立符号模型。
辅助工具主要有两种:1.列表、图形以及图像。
通过列表或者图表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有助于学生找到题目中隐含的关系。
图表法虽然比较费时,但是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图形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图像法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实物教学工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比如利用方格纸和直尺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利用天平来帮助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构建等。
比如,在教学“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找到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准备好圆片、绳子和尺子,然后进行自主测量,经测量后让学生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发现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再对学生引入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就很容易理解π这个符号的含义。
学生具备动手的思想模型以后,在以后学习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通过给圆柱、圆锥装沙子来确定体积,然后找到底面和高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轻松有趣。
经过这样的一个反
复的练习,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将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数学模型拿出来进行使用。
三、开展合作探究,建立时间模型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合作的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自主探索、相互合作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数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将合作意识引入课堂中,不仅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参与建模的过程,和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宝贵,在课堂中进行小组活动,规定小组的每个成员在一分钟时间内做自己喜欢做的某件事情。
有的学生写字,有的学生做题,有的学生画三角形,有的学生则选择什么都不做。
在一分钟结束之后,让每个学生来谈谈“一分钟的体会”。
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就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学生体会到一分钟具体有多长,一分钟内可以做哪些事情,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建立了时间模型。
同样,在学习“统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给学生布置社会统计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能够通过已经形成的模型来进行解答,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责编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