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呢,下面仅浅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情境导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强化思维训练,建构数学模型思想,用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比如,在教学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时,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验证。

小轿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大客车7时行驶了420千米,谁跑的快呢?学生们用210÷3=70(千米),求出小轿车1时行的路程,再用420÷7=60(千米),求出大卡车1时行的路程。最后用70和60相比较,得出小轿车跑的快。有的学生也可能计算小轿车7小时行的路程是70×7=490(千米),而490千米>420千米,得出小轿车

跑得快。或者用60×3=180(千米)求出大客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180千米<210千米,得出小轿车跑得快。还可能比一比420千米是210千米的2倍,而7小时却大于3小时的2倍,得出小轿车跑得快。

然后,教师指出:1小时走的路程叫做速度。我们比较谁跑得快就是比较它们的速度。谁能说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呢?于是学生们便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三个计算方法,即公式。

在学生发现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后,就可以利用这三个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数量关系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武器,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思维模式,并且强化建立模型思想的意识。

在教学一年级减法时,我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从第一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从图中我看到了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接着问:第二幅图呢?(生:第二幅图中有2个小朋友去提水了,剩下3个小朋友。)继续追问: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吗?(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下3个。)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好。你们能根据这两幅图的意思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几个?生(齐):3个。师:对,大家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将这一过程摆一摆呢?师:(结合情境图和圆片说明)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3个;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还剩3个,都

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在圆片下板书:5-2=3)生齐读:5减2等于3。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5表示什么?2、3又表示什么呢?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生1:有5瓶牛奶,喝掉2瓶,还剩3瓶。生2: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2只,还剩3只。……

在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小数时主要是将它和分数之间进行意义上的关联,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按照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原则,上述内容大多分解在三、四年级分两次学完,三年级先认识一位小数。如何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一位小数时就体现出“建模”的思想呢,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始,教师出示到超市购买的一些物品和相应的价钱:水彩笔12元、美工刀3元5角、铅笔0.4元。当“0.4元”出现后,教师提问:

师:知道“0.4元”到底是多少钱吗?

生:0.4元就是4角钱。

(板书4角=0.4元)

师:4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

师:看来,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元,你能把它分一分、涂一涂,将0.4

元表示出来吗?

(学生拿出练习纸画画涂涂,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交流时,寻找共性特点: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4份)

师:为什么这样就将“0.4元”表示出来了呢?

生:因为1元等于10角,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角,4份就是4角。

师:看着大家画出的图示,让我想起以前咱们学什么时,也是这样子平均分一分、涂一涂?

生:分数!

师:那0.4元如果用分数表示,如何表示呢?

生:十分之四元。

师:数学真是有趣,原来0.4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十分之四元。

师:老师购买了一块橡皮,它的价钱是多少呢?(出示:0.8元)0.8元是多少钱?

生:0.8元就是8角

师:又是一个不足1元的零头,如果我们还是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元,那0.8元又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模仿者刚才的方式表示出“0.8元也就是十分之八元”。接着,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空白的平均分成10份的长方形,任意涂出其中一部分,表示出一个小数和相应的分数。几个学生自由展示后,组织梳理,0.1就是十分之一,0.2就是十分之二……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笔记本的价格,我给你一个图示(见

下图),你知道它的价钱了吗?

生:笔记本的价格是1.2

师:刚才的小数都是“零点几”,现在怎么变成“一点几”了?

生:现在有两个长方形了,第一个涂满了颜色,表示整1元。第二个平均分成了10份,涂了其中的2份,也就是2角钱,0.2元,合起来就是1.2元了。

师:我买的钢笔的价钱是8.6元,如果让你画一幅图来表示它的价钱,你准备怎样画呢?

生:我准备先画9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然后把前面8个涂满颜色,第9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6份。

……

上述教学过程抓住了知识间的联系(小数和十进分数的关系)而展开,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借助于直观图示的形象支撑,建立起了一位小数的“直观模型”(长方形等分、涂色)。这种形象的“直观模型”既搭起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桥梁,也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对后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同样的长方形,只是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以及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具有统摄作用。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当

然,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和“建模”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年级而有层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要恰到好处地结合日常实例和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模型”及“模型意识”的渗透、点化,高年级则可以更明确地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中“模型”的存在,培养初步的建模能力。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数学题作业,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生活题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各个生活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之间也不例外。当前绝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很多孩子更是惟我独尊,目中无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与合作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这种理解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便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伙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引导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组,分组是个难题。一般来讲,教师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其结果就是优等生与优等生一组,后进生与后进生一组,组与组之间没有可比性,课堂还是那些优等生的舞台,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教师应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对学生实行分组,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的特长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又便于展开组间竞争,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第二,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学习策略,适用于任何学习任务和内容。但要想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要依据课堂标准选择适合合作的学习内容。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合作学习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难,学生通过合作,得不出答案,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第三,培养合作技巧。在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水平,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

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10988808.html, 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意识 作者:李强 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18年第07期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对科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意识,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堂中有众多的科学结论,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无数个科学探究活动基础之上,不断地实验、总结,经过科学论证,最终得出的。在教学这些知识时,教师应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通过简易的科学探究活动,对这些结论进行科学推理和论证。这不仅会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科学论证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渗透科学论证意识 科学推理和论证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当前,众多学者也倡导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精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科版《科学》教材主编郁波就指出,“科学实践”包含了“科学探究”,同时又超越了我们原有的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而“科学实践”中的推理 和论证凸显了科学活动的特质,强调要将其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了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常常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讲”。而这个精力的集中,也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杜绝这种做法,同时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想法表达出来,大胆质疑,积极去追求、推理自己的科学结论,让学生养成基于推理和论证实事求是地去对待每一个问题或现象的习惯。比如说,有位科学教师在讲解《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学生对书本上描述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为了证明这一结论,该教师发动全班同学,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共搜集了一千多片叶子,两两进行对比,最终也没有找到两片一样的叶子,获得同书上一致的结论。对此,有不少异议:如果教材上所有的结论都要这样论证的话,学生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吗?或者说值得吗?对此,科学教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学生自己参与了的科学论证过程,得到的结论才会使他们深刻记忆;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这一科学结论,还有正确学习科学、进行科学活动的方法。所以,科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科学推理、论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论证教材中的结论;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内外科学推理活动,帮助学生准备必要的科学材料和器具,适时给学生指导和帮助。 培养学生论证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探究过程其实就是科学思维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了观察、分析、归纳等探究过程,从中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而要让学生养成科学论证的意识,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论证思维。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摘)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何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问题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质疑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反映了个体思维具有质疑特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是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困惑、探索的状态。第三是元认知控制、调整与评估认知活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个体的反思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既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学、思结合。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和倡导个体的怀疑精神。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进一步对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又辩证的阐述。在国外,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非常强调设置问题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方法。布鲁纳在批判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发现学习”模式和理论,他主张让学生个体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欲望,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哪些因素与问题意识相关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 知识因素为问题意识提供了可能性,问题意识是一种能力,要使个体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信息为问题意识提供背景材料,背景材料越丰富,就越有提出问题的可能性。知识因素的丰富与提高促使知识范围增大,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也提高了个体认知结构不平衡状态的频率,客观上为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积累知识、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避免提出的问题在较低水平上重复,从而有所创新。 思维因素为知识转化为问题意识创造了必然条件,问题意识建立于严谨的思维基础之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种类型。依据吉尔福特的界定,聚合思维等同于传统智力,它和知识对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一样;而发散思维不仅是创造力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明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分别举例说明一下。 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1.先形后数。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从具体形象到抽象。 2.先数后形。如教学排队问题:一年级小同学排队做操,从前往后数,小明排第5,从后往前,小明排第4,这一对共有几人?小同学很容易地将4与5相加,得出错误的结果。如果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答,用“△”代表排队的小朋友,这道题很容易解决。 二、对应思想 例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我是这样设计的:苹果有8个,梨有6个,苹果比梨多几个?学生通过用○、△等学具代替苹果、梨摆一摆,或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到了解决。 再如,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等把抽象内容的数量关系视觉化、具体化、形象化,化深奥为浅显。同时,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使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数学活动。 三、分类思想 分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按某种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进行分析研究。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一般分类时要求满足互斥,无遗漏、最简便的原则。如整数以能否被2整除为例,可分为奇数和偶数;若以自然数的约数个数来分类,则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几何图形中的分类更常见,如学习“角的分类”时,涉及到许多概念,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渗透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其中几种角是按照度数的大小,从量变到质变来分类的,由此推理到在三角形中以最大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而三角形以边的长短关系为分类标准,又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可分为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通过分类,建构了知识网络,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结构。 四、化归思想 化归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通过变形把要解决的问题,化归为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决。其基本思想是: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在小学数学中蕴藏着各种可运用化归的方法进行解答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归的思想方法。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里要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采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就是把曲线形化归为直线形的过程。 再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当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时,便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重视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为此,我提出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验思路,确立了以《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①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②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律。③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 ①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②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③探索一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拓展新知。

3、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生活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和阅读有关资料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上 和实践上的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 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四、课题实施过程 分三大阶段,历时一年。 (一)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进行论 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 2、第二阶段: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做好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学与教的设计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学与教的设计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证据意识.也就是说,对于合作中的学生,我们除了要知道他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主张外,还应当要求他说出提出支持这些主张的证据.证据是材料、数据和理由的总称,“基于证据的科学探究”才是一种有“根”的探究,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为理性的课堂. 为达到这个目的,探究教学应基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设计教学,保障学生对证据的关注;应基于学生的实际行为改善教学,促进学生证据意识的发展;应采用评价优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目标的达成.下面,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阐述具体的做法. 一、教材分析——分析探究任务,确定学习目标 鉴于探究教学中的证据意识是指“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目的的关注证据的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而活动的载体是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达成对“证据支持主张”的心理认同.因此,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分析应着眼于主要探究活动进行分析.要明晰活动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证据意识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具体叙写为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的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种物质的比值一般不同”,从而“诞生”密度的概念.值得称道的是,教材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作为密度的定义,这是重视学习经历并主张探究发现的一种体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用“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作为问题提出的背景;以“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作为目标达成的途径.学习后应达成如下要求. 1.通过“如何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并体会“有依据”的提出问题的价值. 2.能根据已有经验,有依据地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行猜想. 3.能够设计出实验操作的草图(测量一组质量和体积),并能逐步完善并表达出改善的理由,直到“能选两种不同的物质,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来完成实验. 4.会同时使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质量和体积,能如实记录数据.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何群慧 纵观现今的小学生,他们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往往不会与人交流与合作,这有悖于时代对人的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因此,从小学起在教学中就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加强合作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并提供一些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主动的探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乏“合作学习”的身影,它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种情境、一个平台,是语感形成的肥沃土壤。怎样优化合作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1、利用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做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他们的合作意识的萌动,往往就是从一个游戏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精心编写教案,联系实际设计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并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一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2、在活动中保持合作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争论、意见综合等,建构起新的、深层的理解,同时,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因此,积极有趣的合作活动是让学生保持合作兴趣的最佳措施。 3、在成功中增强合作观念。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在合作学习中,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共同负责,从而往往能达成学生个人难以达成的目标,使学生的认识从“要我合作”进步到“我要合作”。 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的个人表现欲极强,而合作意识相对较弱,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合作方法上的指导,不断的进行技能上的训练,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1、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机的组合。 学生个体的差异表现在性格、能力、爱好等方面。他们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动手能力强……合作学习往往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 2、分工要明确。 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在活动中有利于生生之间的配合,起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 3、指点要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为提高讨论的效益,使讨论由浅入深,教师在巡回中应就如何清楚明白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团场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

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以问题为起点,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解决学生提问题质量不高,问题范围过大或过小的现状,使 学生不但敢问,还要善问。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归纳有关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的理论、案例,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

初中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培养学生的能力越来越重要,数学学习更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本文从几方面论述了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经历探索的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化思想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转化思想数学学习逻辑思维应用意识学习兴趣 [引言]:人们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许多光辉的数学思想,每种数学思想都有它一定的应用范围,但笔者在数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决不能忽视转化数学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转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不少数学思想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既意味着转化,既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习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问题,把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把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等,因此学生学会数学转化,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途径,它包含了数学特有的数、式、形的相互转换,又包含了心理达标的转换。转化的目的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在数学中,很多问题能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化部分为整体,化一般为特殊,……等等,下面就“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通过举例作个简单归纳。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从密切“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入手。教师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学生“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来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而孔,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数学学习的角色,才能学懂数学,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的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一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小学数学中绝大部分学习内容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 数学学习的素材,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 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童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看似零散、无序、混沌、停留于表象的经验,往往是他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重 要资源。 二、生活问丿“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 界,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相关的因素, 提出用数学解决的问题,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2. 学会用数学,让学生有机会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三、积淀生活回归数学一一让数学教学更具“后劲儿” 1. 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画图的策略:因为小学生理解水平的局限,他们对符号、运算性质的推理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如果适时的让他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能够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认为,画图应该是孩子们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什么说画图很重要呢?主要是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朵的问题简单化。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直观图、示意图、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等。 ②推理的策略:推理是理解和使用数学的基础,而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问题解决的水平。学生在猜测、检验和修正时要使用逻辑推理来调整自己的猜测;使用图表时,要用逻辑推理来分析图表。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很难把逻辑推理和其他策略分开,过去我们所说的 “分析法”和“综合法”都能够看作是简单的逻辑推理。不过,有一些问题却是以逻辑推理为主要的解决策略。不管是主要的策略还是与其他问题解决策略结合起来使用,逻辑推理对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交流发言稿

课题组交“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实践研究”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能有这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受课题组负责人委托,我谨代表课题组就本课题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们的课题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自2014 年9月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课题研究如期进行,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入到了实验操作中期阶段。在两年的课题实践研究中,我们按照课题既定的方案扎实地开展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集中开展了四次所有课题组成员参加的课例研修活动。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们研究的课题对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学生研读、辨析史料以增进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历史所具备的证据意识等诸多方面与课题计划初期的预想是一致的,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的信心和决心。现将两年来的课题研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做法 一、诊断与破冰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期,针对我市初中学生和历史教师对证据意识的认识和态度及关注情况,我们重点对本市几所学校做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馈,个别成员结合当时自己学校的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初中学生讲重证据意识是增加学生学习难度,是不可行的,产生了畏难情绪。对此我们通过多次组织大家进行理论学习、交流和探讨,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最终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这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基础问题。历史知识是基础知识,历史证据意识也属于学科的基础,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是学习历史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所以做为历史教师应该从入门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树立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统一了思想后,如何将证据意识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就成为我们课 题组探讨历史教学的方向。 二、实践与反思 虽然在要不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方面课题组达成了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我们还是排除了各种困难使课题研究如期进行,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业务学习,理论引领,观念转化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通过学习国内外关于证据意识方面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近年来最前沿的理论信息来指导课题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主要通过四种学习方式来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业务,促进专业发展和课题研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社会。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群体合作。培养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互相协作的精神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教学中实施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任务。为此,我学科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合作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水平。一.营造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唤醒合作学习的学习意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悬念导入、故事引入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而其中,活动设计也是新形成的方式,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展开合作学习。并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促动学生知识的建构。 在实行教学时,让小组内成员发挥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会充分理解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特定任务,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不能偷懒。在一个利益一致、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中,每个人不但把协助、鼓励小组同伴当成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理解到每个同学都能为小组学习活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只有每个成员都认真思考、充分合作。才能使自己小组在班级中成为优秀的学习团体。他们不但是在学习知识,而且也是实行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二、大胆放手、明确规则、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主学习。 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交流形式单一,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合作学习的机制,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过程中,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尊重,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主探索,合作探索。 在实行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学习时,常常发现一组学生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谁也不听谁的。结果是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在实行合作学习时我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

培养证据意识,用事实说话

培养证据意识,用事实说话 缙云县溶溪小学江小娅 摘要: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要用事实、用证据来说明。可证据意识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本文从当前课堂中存在的一些忽被视问题,以及本人对“培养证据意识,用证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方面的一些感悟加以阐述。 关键词: 科学证据意识存在问题策略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众说风云,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各领风骚!但一致认同的是:“科学是一种实证系统。” 对于科学教师而言,不懂得科学的本质是“严谨和证据”,不懂得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就不可能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真的学科学、学真的科学,也绝对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可证据意识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甚至被忽视了。 一、当前存在的现象: 1、被忽视的数据 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真实的记录,是学生探究情况的真实反馈,是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访问、记录等等方式获得的,是学生探究科学的依据,是学生用以认识和解释已有知识经验和客观世界的依据。因此,它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真实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可是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被忽略了,诸如课后扔在桌子上的一张张没有交流、没有仔细洞察过的记录单处处可见,实验记录单中存在的漏洞更多,而这些却往往被忽视了!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是一节研究 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并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来判断磁铁各点磁性的强弱,教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记录如下: 学生实验反馈记录单 教师与学生从这些数据中马上就得出了“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结论!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数据: “ 5 6 0 5 5 ” “ 3 3 0 3 3 ” 这些数据能得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这样的结论吗?这样的结论是否太轻率!再看学生在《给小车安个螺旋桨》一课中,探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时记录如下: 仔细看看这些数据,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要是出现了对的结论,马上给予肯定,急着下了结论,心里想:这节课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而不考虑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科学难道就是这么随意吗?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对于探究而言,真实是最重要的!科学追求“求真”!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韦庄中心学校崔刘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在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太少。他们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上课时能独立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比不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强。学生在这种只学答不学问的氛围中学习,怎能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呢所以,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孩子们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做了不少的尝试。现列举一二。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要善于创设疑惑情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出示课件新“龟兔赛跑”: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从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

数,然后由教师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创设轻松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帮助学生克服不敢提问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与学生谈话引出×年×月×日,通过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单位的词来揭题(板书课题),针对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了解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思考后,会提出许多问题,如:“一年为什么是十二个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比年还大的单位吗”等等。虽然有些问题本节课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学生积极质疑课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习惯,而且学生提的一个个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提问的能力。还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

优秀生培养和待优生转化措施

汪沟中小六(二)班关于待优生的转化制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缺点多的学生不等于差生,我们不妨借优秀生的称呼,称他们为“待优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对这一批学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但待优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杂,就象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工作,需要一整套系统、连贯、长期的操作,才能彻底奏效。 一、探究病因 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除根。发现这类学生,班主任应象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这段时间中可允 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了错误不应一味的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想办法接触学生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包括生活、学习、交往等)的环境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家访的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这就为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症下药 这是转化工作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待优生,采取不同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及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德待优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等,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同时,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那些事情

浅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单靠个人能力做出事业上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创新成果要依靠集体智慧。因此,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对此,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1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之间的接触和联系日益增多,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善于与别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合作既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政治课的重要目的之一。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与合作,这是当前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而且,今天的学生,将是未来的主人,为了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合作。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他们学会合作,分享成果。 2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不少学生渐渐成为家庭的“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机会与对象,更容易形成“人人为我,我为自我”的个人中心主义者,不明与人为善的重要性。严重的是除了自己,谁也不爱,谁也不管。个体意识增强,而群体意识减弱。再加上家长在这方面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容易使学生养成心胸狭窄、性格孤僻、自私自利,产生猜疑、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养成极端个人主义,缺乏合作精神,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学校因素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分功能绝对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施压,学校一般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只是把要考试的科目作为重点。现在仍然出现主科、副科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尤其是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巨大培养作用的艺体类课程,在很多学校更是成了摆设。没有正规的场地,没有正规的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该类课程。所以,单纯依靠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的。同时,现在很多的学校在政府的压力下,过分的强调安全的因素,学生的课外活动基本不开展,学生又更是失去了一块锻炼的领地。

例说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例说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新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强调指出:“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可见,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曾经记得作业当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学生全军覆灭。“在新疆的墓葬里发现了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墓葬里发现汉代的陶片和钱币”,这些考古发现,对于我们认识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胡适曾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这道试题的败北,是因为学生缺乏历史的证据意识。可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是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就以七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为什么称他们为半坡、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6000-7000年前,我们又是怎么样来推断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呢?教材花了一定的篇幅来介绍半坡和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 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通过对这两处的遗址的介绍、分析、判断,学生掌握和了解了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而这一切的推断都来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