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民族服饰图案

合集下载

世界传统服饰文化:领略各地民族服装种类与特色

世界传统服饰文化:领略各地民族服装种类与特色

• 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
• 婚礼、节日等特殊场合的服饰
• 维吾尔族服饰
• 蒙古族服饰
日本和韩国传统服饰特点与种类
日本和韩国传统服饰风格独特
• 日本和服
• 韩国韩服

服饰特点
• 精致的设计和剪裁
• 丰富的面料和纹理
• 优雅的配饰和鞋子
服饰种类
• 连衣裙、西装、衬衫等
• 外套、大衣、雨衣等
• 帽子、围巾、手套等饰品
• 独特的刺绣和印花工艺
• 头巾、帽子、围巾等饰品
• 印度和东南亚民族服饰
• 适应各种气候和地形
• 婚礼、节日等特殊场合的服饰
欧洲民族服饰特点与种类
01
02
03
欧洲民族服饰风格独特
服饰特点
服饰种类
• 法国和意大利传统服饰
• 精致的设计和剪裁
• 连衣裙、西装、衬衫等
• 德国和英国传统服饰
• 丰富的面料和纹理
• 头巾、帽子、围巾等饰品
• 贝宁传统服饰
• 丰富的饰品和头饰
• 婚礼、节日等特殊场合的服饰
东非地区民族服饰特点与种类
东非地区民族
服饰具有浓厚
的地域特色
服饰特点
服饰种类
01
02
03
• 肯尼亚传统服饰
• 鲜艳的色彩和图案
• 长裙、短裙、长袍等
• 乌干达传统服饰
• 独特的面料和纹理
• 头巾、帽子、围巾等饰品
法国和意大利传统服饰特点与种类
法国和意大利传统服饰风格独特
• 法国高级时装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服饰特点
• 精致的设计和剪裁
• 丰富的面料和纹理
• 优雅的配饰和鞋子

中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PPT课件

中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PPT课件
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 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年轻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 上有绣花,下摆有多层荷叶边的连衣裙。夏季套 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时穿棉大 衣。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 。未出嫁的姑娘戴
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一 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 征勇敢、坚定。当新娘时,戴一种尖顶帽,上有 绣花与金银珠宝装饰,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在脸 前,一年后授课换:戴XX花X 头巾,有孩子后开始戴披巾 13
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
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
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
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
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
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
结纽扣。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
授课:XXX
8
2021/3/25
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男装比
较简单,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托尼
(长袍)、排西麦特(短袄)、尼木恰(上
衣)、衣统称为裕袢。这些衣服多用黑、白
布料,蓝、灰、白、黑等各种本色团花绸缎
料等制作。 维吾尔族妇女衣服式样很多,
用单色布料做裤料,然后在裤角绣上一些花。
授课:XXX
9
2021/3/25
回族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 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 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 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 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 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 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 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 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 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 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 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 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 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 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 等色授课的:薄XX纱X 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锈花鞋1,0 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

民族服饰(毛难族、佤族、普米族)

民族服饰(毛难族、佤族、普米族)

如今会编制花竹帽的人越来越少!
养蚕
分龙节
•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
• 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 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
• 远古祈雨 • 据考,分龙节最早当来源于更为远古的祈雨 方式--雩舞。? •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祈雨是通过歌舞的方式 实现的。《周礼· 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而 舞雩。"
• 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 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 位置一颗,下面开襟,衣 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 右衣襟里不外露。
• 盛装时头巾,长约八尺,从左到右 有归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 须,露出头缠黑头巾顶,毛南话叫 “挂爪“,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 ,腰带两头用红、黄、蓝、白绒线 镶或锯齿形的布须,缠腰时两头有 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 ,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毛南族姑娘从小就要学习纺线织布,织布技术的高低、织成布 匹的多少,是衡量她们智慧和才干的标准。
花竹帽
• 毛南族的手工产品“花竹帽”,最具特色,亦 是他们服饰中的一个亮点。又叫“顶卡花”,使 用削成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篾织出精致的花纹图 案, “花竹帽”制作精良,美观实用,深受大家 的喜爱。帽的直径一般为70厘米,分里外两层 。做一顶帽子大约需要700多根细竹篾。首先 在外层面上刷漆,这样既不透光、不渗水,又结 实耐用。帽的里层用黑、黄二色竹篾编成各种几 何图形的花纹图案。在帽圈处用各种色彩艳丽的 彩带和珠料作装饰。
木面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 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 体现了傩舞的神韵。

• 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 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 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 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 程式性舞和穿针舞;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ppt课件

宋朝:麻桑之富 衣被天下
我国是世界纺织业的发源地,有着
悠久又漫长的历史。中国纺织业的特点是
!北宋以前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
布成为最普遍的衣料。宋代作为一个承上
启下的年代,纺织业相当发达,织品也相
当丰富多彩,其中丝织品最为突出。
24
薄罗衫子薄罗 裙
大袖衣展示图 大袖衣原是宋代 皇后嫔妃的常服, 以后传到民间, 成为宋代贵族妇 女的礼服。
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
40
,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

41
元代女子服饰
元代妇女服装分贵族和平民两种衣。贵族多为蒙古人
,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多为 宽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灯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这 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 ,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 云锦、茸类及毛毡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 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辽代南班服 饰
在辽代被称为“汉服”,也 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 的“国服”(或称“北班服 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 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 样可以穿。 本图为戴幞头、穿袍服的汉族 男子(河北出土壁画)及梳髻、 穿襦裙的汉族妇女(河北出土 壁画)
35
金朝,国号大金(1115年-1234年),是中 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中期以后, 36
30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
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 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 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 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 服饰上出现,体现了当时两民族的相互影响。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56个民族服装及解析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
1.汉族:汉族的服装是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具有宽松、飘逸、简洁等特点。

2.苗族:苗族的服装以色彩斑斓、工艺精美著称,其中以苗绣最为独特。

刺绣工艺精湛。

3.彝族:彝族的服装多采用大红大绿的颜色,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男装多为宽大的长袍。

女装则以左襟大右襟小的款式为主。

4.壮族:壮族的服装以蓝黑色的对襟上衣和齐膝短裤为主,女性还会佩戴银饰和头巾。

5.布依族:布依族的服装多为蓝、黑、白等颜色,男性穿短装。

女性穿长裙和围裙。

6.朝鲜族:朝鲜族的服装以宽松、飘逸、色彩鲜艳为特点,女性喜欢穿短裙和长筒袜。

7.藏族:藏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男性多穿长袍和马褂,女性则穿宽大的裙子和对襟上衣。

8.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男性多穿短装和马掛,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9.哈尼族:哈尼族的服装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0.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的服装以宽大、厚重为主,男性多穿长袍和马
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11.白族:白族的服装以白色为主色调,男性多穿短装和马褂,女性则穿长裙和薄纱上衣。

以上是一些常见民族的服装及解析,每个民族的服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反映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中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
第一,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 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有取之不尽 的服饰资源。
我国55种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百分之七十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 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 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花脚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 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 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
苗族服饰
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 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 尺许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 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裤和长裤。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 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 成。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 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 开叉。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 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 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档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 许,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 制作简便。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 交叉式上装两类。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 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 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 “
塔吉克族服饰
塔吉克族男子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 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 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 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 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 奔驰于草原、显得威武、潇洒。塔吉克 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她们大多喜欢穿 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 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 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 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 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青年妇女的帽 子上镶有很多饰物,帽的前沿缀有一排 色彩华丽的珠子和银链,配以耳环、各 种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 胸饰,显得楚楚动人。当她们外出时, 帽子外要披一条数米长的红、黄或白色 大头巾。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
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三)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 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 绿、浅蓝等颜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 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 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 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 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 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 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乡花飘 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二)傣族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 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 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 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 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 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 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 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
丽。妇女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哈萨克传统的手
工艺术是颇具盛名的刺绣,手法有挑、贴、补、钩、 刺等,各种美丽图案处处可见,颜色五彩斑斓。
(四)回族
回族由于散居的原因,在服饰上最具有 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 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 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 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 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 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 老年用白色的。
(四)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
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 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 紫色并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 蓝或白色的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 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 缀以圆形花片。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并列 7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 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近前。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3、回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

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

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展示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展示

中国各民族的服装展示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

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

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

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

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

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

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

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

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

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

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朝鲜族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

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

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

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

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

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

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

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

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PPT课件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PPT课件

-
26
彝族
彝族彝族居住分散,
故各地在服装款式、
图案、选色上各显特
色。其共同点是:衣
襟、领口、衣袖、裤
脚、围腰、鞋帽、挎
包和背布(汉称“裹
背”)等均镶有各种
精美的花边和图案,
其基色以黑、红、绿
三色调配而成。一般
彝族妇女都要亲手为
自己缝绣一套青、中
年装。无论赶集、集
南方民族服饰: 女性: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但款式较多),重视刺绣
装饰和首饰、佩饰,头上包头帕较多。 男性:宽腰宽裤,黑色和青色,上穿小褂子,头为包头。
-
3
1.民族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产生活
如藏族的皮袍,又是衣服,又是被 子和垫子。
蒙古族的筒靴子是为了防寒,防骑 马磨坏小腿肚。
鄂伦春族的狍头帽,形象如狍,为 了使林中野兽上当。
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维吾尔语艾德丽斯绸宽袖连衣裙,外罩黑色金丝 绒对襟绣花小坎肩;城市妇女上身穿西装外套,下身穿裙子或裤子。穿裙子时, 裤子必须塞入长筒袜中。脚上穿做工考究的各色高腰皮靴。头戴花帽或围乔其纱 纱巾,老年妇女则喜欢披白色纱巾。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将两眉画连在一起。 小女孩逢年过节,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近年 梳新式发型的渐多。
女孩9岁以前不戴盖头头顶常排一大排花发卡穿中式艳丽短裤褂和短绣57苗族银色世界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
13
回族
一是头饰最为显着,二是崇尚白色,三是因居 住的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回族的男性多以白 帽为标志,上身着白汗搭,外罩黑夹,下身穿 普通深色裤,脚穿圆口布鞋。姑娘或新婚妇女, 头戴红色或绿色头巾,上身多着花色或浅红色 衬衫,外罩黑色胸前多花紧身夹,下着彩色长 裤,脚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或深蓝色, 头戴黑长盖巾,甘肃为黑盖,宁夏等地也有戴 白色的。

我国56个民族服饰和图腾

我国56个民族服饰和图腾
中国民族服饰南北方有着明显的差异,长衣盛饰是中国北方各民族中趋于统一,多为大襟或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服装材料以皮毛、毡、氆氇和锦缎为主,装饰物则以华贵的金银、珠玉、珊瑚、松石为主。满、蒙、藏、鄂伦春、鄂温克、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裕固等民族均是如此。
属于山地文化的南方各民族的服饰多为上衣下裳式,服装材料以棉麻为主,其服装的款式变化之多和装饰形式之丰富可谓瑰丽多姿,这是山地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南方民族中,服饰最华丽的是施洞苗族的银装绣衣;最古朴的是黎族、佤族的贯头衣;最奇的是瑶族的狗尾衫;最秀丽的是傣族的短衣筒裙;而佩戴装饰物最丰富的是哈尼族僾尼少女,鲜花、草珠、海贝、羽毛、甲壳虫,自然界一切美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她们的饰物。
中国民族服装的形制可分为长袍、长衫、连衣裙、大襟衣裙、大襟衣裤、对襟衣裙、对襟衣裤、斜襟衣裙、贯头衣等基本款式,在这些形制中包含着服装的原始形态及其发展进程,因此中国民族服装被誉为"一部活的服装发展史"。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及简介大全某著名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服装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人生的五光十色仅可以在上面精彩上演。

更何况是我们56个民族,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 每个民族都各有特色, 民族服饰更成为它们最大的魅力所在。

1、汉族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民国妇女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

2、壮族壮族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

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

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3、满族满族妇女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其中最具特色的旗袍。

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

满族把深绛色看作福色,还崇尚白色。

早期的面料大多都是用烙铁烫绘的方式绘制在兽皮和毛毡面料上。

4、回族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5、苗族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苗族衣料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

头、颈、胸及手等部位配有银饰,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6、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女子普遍穿连衣裙,外罩坎肩或上衣。

妇女和姑娘都喜欢用天然的乌斯蔓草汁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

妇女外出时,要带头巾或蒙面纱。

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绸”。

7、土家族土家族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8、彝族彝族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

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传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

各国特色服饰图鉴,来看看有没有你的pick?

各国特色服饰图鉴,来看看有没有你的pick?

各国特⾊服饰图鉴,来看看有没有你的pick?前段时间,万众瞩⽬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运动员⼊场式上,各代表团的服装各具特⾊。

⽻绒服迅速登上热搜,多国运动员造型引关注。

细⼼的⼩伙伴应该发现,每个代表团的⽻绒服上都蕴含着⾃⾝国家元素。

澳⼤利亚代表团⽻绒服黄⾊拉链象征奥运奖牌与澳⼤利亚将法国国旗印在⾝上的法国代表团⽻绒服今天社长就来给⼤家介绍⼀下世界上⽐较有特⾊的民族服饰。

美属萨摩亚American Samoa在2022冬奥北京开幕式上不惧低温⾚膊“涂油”的美属萨摩亚代表团旗⼿内森·克鲁普敦吸睛⽆数,其⾝上所穿的正是美属萨摩亚的传统服饰——“拉⽡”。

从国家元⾸、政府总理到平民百姓,不论男⼥都爱着裙装,称为“拉⽡”(lava)。

平民百姓的裙⼦以⾊彩鲜艳为美,⼥⼦的裙⼦尤为如此。

波斯尼亚和⿊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波⿊男⼦的民族服饰,上⾝穿敞领⽩衬衫,外罩彩⾊开扣短马甲,下着⽩长裤,腰间系彩⾊宽带,脚穿浅⾊软⽪鞋,左肩斜挎⼀布包,垂于右侧腰下。

⼥⼦的服饰基本是⽩⾊为主,⽩头⼱⽤头砸(头砸类似花边,装饰丰富)扎住,披于肩后。

⾝穿⽩衬衫、⽩裙,衬衫领部、袖⼝装饰着花纹;外罩⾊调素雅的坎肩,腰上缠⼀条装饰华丽的围裙;⿊⾊长筒袜配浅⾊软⽪鞋。

⿊⼭Montenegro外套⽤⾦线绣制,并点缀各种精致图案。

男⼦头戴⿊呢⼩圆帽,脚穿软⽪鞋或长筒靴,配长袜。

⼥服更为精致,上穿⼿⼯绣制的丝织衬⾐,外套浅⾊马甲;下穿长裙,绣有各种美丽图案。

巴基斯坦PakistanShalwar kameez是男⼈和⼥⼈穿的民族服装。

Salwar意为“宽松的裤⼦”,kameez意为“衬衫”。

在巴基斯坦,所有的官员都必须穿民族服装。

萨拉凡是⼀种没有袖⼦的长裙,⼥孩和已婚⼥性都穿。

这种传统的俄罗斯服饰在设计和装饰上可以有所不同。

妇⼥们每天都穿简单的萨拉凡,在节⽇和婚礼上与最富有的⼈⼀起庆祝时穿更漂亮的。

世界各国民族服饰汇总

世界各国民族服饰汇总

哥伦比亚
圭亚那
秘鲁
智利
乌拉圭
澳大利亚
非洲各国地民族服饰
非洲各国地民族服饰
非洲各国地民族服饰
巴布亚新几内亚
库克群岛
斐济
夏威夷群岛
毛里
新喀里多尼亚
新几内亚
新西兰
所罗门群岛
汤加
西萨摩亚
埃塞俄比亚
赤道几内亚
加纳
埃及
刚果
毛里求斯
南非
坦桑尼亚
赞比亚
哈萨克斯坦民族服饰
牙买加民族服饰
奥地利
比利时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
英格兰
英格兰
吉普塞人
德国
爱尔兰
希腊
匈牙利
意大利
克罗地亚
马耳他
荷兰
挪威
波兰
马其顿
罗马尼亚
葡萄牙
俄罗斯
苏格兰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瑞士
乌克兰
威尔士
南斯拉夫
加拿大
墨西哥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玻利维亚 Nhomakorabea阿根廷
世界各国民族 服饰汇总
阿拉伯各国民族服装
乌克兰民族服饰
土耳其民族服饰
叙利亚民族服饰
墨西哥民族服饰
秘鲁民族服饰
法国民族服饰
希腊民族服饰
意大利民族服饰
曰本民族服饰
韩国(朝鲜)民族服饰
德国巴伐利亚传统服饰
老挝民族服饰
苏格兰民族服饰
葡萄牙民族服饰
玻利维亚民族服饰
也门民族服饰
斯里兰卡民族服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黎族:女子穿青色开襟上衣、及膝织绣花统裙, 盛装时佩带大耳环等首饰。男子穿无领对襟衣, 缠包头、插雉尾,有的戴耳环。多用自纺自织 自染的棉、麻布。
• 京族:女子为无领对襟短上衣、菱形遮 胸布、黑色大裤、旗袍式白色长外衣, 戴斗笠。男子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裤, 束带。
• 毛南族:女子穿大襟上衣、绲边裤,戴 顶卡花。顶卡花是一种斗笠,以竹篾编 织精致图案。男子穿蓝、青色对襟衣、 衣裤。
• 塔吉克族:女子穿无领长袖衣和曳地长 裙,或穿连衣裙,戴圆顶绣花帽(缀后 帘)、加白黄红色头巾。男子穿袷袢, 戴黑绒圆高帽。男女皆习惯穿野羊皮高 靿靴和毡袜。
• 维吾尔族:女子穿艾得丽斯绸连衣裙、衬裙, 深色绣花背心,系鲜艳的头巾(老年白纱巾或 大幅白盖头)。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 套头大衬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绣花小 帽),着高靿靴(女子内着长统袜)、加套鞋。
• 珞巴族: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统裙,腰悬 缀成球状的白色贝壳(以数量标识财富);盛 装时披红披肩,佩多串项珠。男子穿氆氇长袍、 羊毛毡套头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条圆盔,套 熊皮圈。
• 哈尼族:女子穿无领上衣、银胸饰,着长裤或裙, 系围腰(以不同颜色标识未婚已婚),戴小帽, 饰银泡;节日穿绣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缠 头(节日插羽毛),系绣花腰带。尚黑色,多用 自织自染的棉、麻布。
情绪的表演——杜飞图案
• 劳尔·杜飞是20世纪以马蒂斯为代表的 “野兽派”主要成员之一。野兽派”强 调色彩主观情绪的表现,认为色彩应根 据主观的感受和需要来处理。因为他所 画的作品总给人清淡明亮的感觉。他的 绘画表现了法国的阳光与色彩,看起来 有活泼浪漫的特质。
文艺复兴时期图案 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洛可可时期精致优雅的卷草纹样
• 精致、甜美、幽雅是洛可可时期艺术的主要特 色。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 饰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即为 “细节”。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 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 其爱用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洛可 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 活趣味,曾风靡欧洲。
• 苗族: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 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 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彩的头饰;节 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工艺装饰 服装,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 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男子为短 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 (上有几何图案)。
• 彝族:大小凉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 三色羊毛线织成的擦尔瓦(即披风),上织有 花纹,有的下端密集长流苏。擦尔瓦始用于汉、 晋;白天御风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 襟上衣(绣花或绲边)、多节多色的曳地百褶 裙或长裤、围腰,着瓦式方头帕或青布包头; 云南少女戴鸡冠帽、缀银泡,在赛装会、插花 节上穿刺绣服装。男子为大襟或对襟衣、多褶 裤(裤脚宽窄不一,宽者1m),青或蓝布帕包 头(右前方突出细长锥形“英雄结”),左耳 戴大耳珠、缀丝穗;老年穿长袍,戴瓜皮帽。
• 土族:女子穿镶花边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 的袖套),镶花边的背心,束绣花宽腰带,佩 挂手帕、钱袋、荷包、小铃。男子为小领大襟 长袍、大裆裤、黑或红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 腿,云纹布鞋;冬季穿大领白板皮袄。男女都 戴翻檐毡帽或礼帽。
• 保安族:女穿高领大襟花短衣、镶花边 长背心,罩盖头,穿双梁鞋。盖头还是 回、东乡、撒拉等族的女子头饰,通常 披垂及腰,婚前用绿色、婚后黑色、老 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袄、春夏为 白衬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挂保安刀。 保安刀挂于腰左边,刀把叠嵌“十样景” 图案。
黄头巾或戴蓝、黑、褐色帽,穿高靿皮 靴。
• 赫哲族:习惯以鱼、兽皮制衣,冬季穿 套裤,传统穿袍。女袍类似旗袍,采用 镶绲工艺,并缀贝、币或铜铃;男袍为右 大襟、前开衩。此外,女子穿绣花鞋或皮 靴,男子穿靰鞡。靰鞡为布靿、皮帮底 的纳褶防寒靴,内絮乌拉草。
西北地区少数主要民族服饰
• 回族:女子穿大襟短衣,戴盖头。男子穿白色 对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圆帽。散居各地 的回族穿汉族服装。
• 朝鲜族: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称。 女子穿传统的襦裙套装,上襦称则高利,为 小灯笼袖斜襟短衣,以花结襻带系合; 下裙称契玛,是高腰长裙,少女为统裙 式,婚后缠裙式;配穿鞋头尖翘的船形 鞋。男子穿无纽扣上衣、深色背心、灯 笼裤(称佩吉),戴漆纱围檐圆顶高帽。
• 鄂伦春族:穿皮袍:大襟,开二衩或四衩,领、 袖、襟处镶异色皮边,衩处补绣团花图案。此 外,女子戴毡顶皮帽;男子为狍头皮帽、皮裤、 皮靴。
• 乌孜别克族:女子穿魁纳克(宽大多褶的连衣 裙),戴各式小花帽,着绣花靴。男子穿托恩 (对襟袍,类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绣图案 的衬衫,戴小花帽,着皮靴、浅帮套鞋。
• 裕固族:女子穿高领长袍,束红、紫、绿色腰带, 戴喇叭形红缨帽(未婚加一圈绿珠穗),挂头 面,戴胸饰“寄命锁”,穿长靴。头面是标识 妇女已婚的带形饰物,佩在发辫上,共3条,一条 垂胸前、两条垂背后,上镶银牌、珊瑚、玛瑙、 珠贝等。男子为高领左大襟箭袖袍,束红、蓝 色腰带,挂腰刀和烟袋,圆平顶翻檐白毡帽或礼 帽,左耳饰大耳环,穿皮靴。
• 纳西族:女子穿黑、蓝、白色大褂,背心, 长裤,多褶围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绣 日月、下缀七星图案,俗称“披星戴月”, 象征勤劳),戴圆的纱头帕或蓝头巾; 宁蒗等地为短衫、百褶长裙,束腰带,蓝、 黑布包头。男子穿大襟长衫,围羊皮兜 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 僳僳族: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长裙,戴 花包头或欧勒(珠珠帽,以红、白色珠或贝壳 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带于胸前的 玛瑙、海贝或银币串)。男子为长衫、及膝裤、 黑包头,佩砍刀、弓弩。
• 锡伯族: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连衣 裙)、背心、肥裤(扎裤脚)。男子穿箭袖前 开衩长袍,或短袄、长裤。东北地区锡伯族着 当地汉族服装。
西南地区少数主要民族服饰
• 藏族:传统穿用藏袍,是敞领口、右大襟、系 腰带的大袍,用氆氇、毛皮及其他面料制作; 牧区羊皮袍不挂袍面,以腰带系结底襟可作被 袋用;农区妇女夏秋为无袖袍;男子穿袍时习 惯褪右袖以便活动;女袍的内衣襟短袖长,前 系邦单(又称邦垫,为饰有横彩条的氆氇围 裙);配穿靴,男子戴礼帽或皮帽。此外,西 藏山南一带女子穿背夏,是一种对襟无扣长背 心,多用黑氆氇制作。
• 瑶族:女子服装注重绣花、蜡染,通常 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长裤、短百褶裙, 打裹腿,采用多种样式的头巾、帽及银 饰。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衫、长裤或过膝 短裤;广西南丹一带沿用白色裤,裤脚 绣花;广西连南一带缠红布包头,插雉 尾。多用青、蓝土布。
国外服饰经典图案鉴赏
•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 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 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 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纹样。近代有影 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 几何绪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 羌族:传统穿用皮褂褂,即罩于麻布长衫外的 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绣花围腰、头帕及耳 环、手镯、银牌等饰物,穿勾尖绣花鞋。男子 缠包头,束腰带,裹腿。
中南及华东地区少数主要民族服饰
• 壮族:女子传统装束为大襟或斜襟上衣、 褶裙或宽脚裤、绣花围腰。男子着唐装, 包头。三月三节,着节日盛装。
• 高山族:女子一般为对襟长袖上衣或大襟窄袖 上衣,各式裙,黑或红布包头。男子通常上穿 对襟长袖衫和长短不一的背心,下着缠腰裙或 前裙。高山族在节日里注重装饰,并穿贝珠衣 (以贝壳、珍珠编织的贝衣、珠裙)。
• 布朗族:女穿黑色或红绿纹相间的统裙,扎大 包头。男穿无领上衣、黑色宽大长裤,黑或白 布包头。
• 布依族:女穿大襟上衣、长裤、绣花围 腰,或蜡染百褶长裙;黔南地区穿传统 栏干服。栏干服是衣裤套装,衣襟、领 口、衣袖、裤脚均镶花边。男子为对襟 衣或大襟长衫,蓝或白地蓝方格头巾。
• 傣族:西双版纳地区女子为窄袖对襟短衣、统 裙、银腰带;德宏地区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 长裤、小围腰,婚后是对襟短衫,黑统裙;新 平、元江一带,女上衣的腰际处和裙腰处常绣 花、饰银泡银穗,故有“花腰傣”之称。男子 一般为小袖短衫、长裤,白或青布包头,冷天 习惯披毛毯。
国内外民族服饰图案鉴赏
《服饰图案鉴赏》 第一讲
国内民族服饰图案鉴赏
• 作为源于生活和形成于观念的服饰图案, 自然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我 国的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运用发展 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比较清晰的线 索。
东北地区少数主要民族服饰
• 满族: 女 子穿旗袍、 高底花鞋 (称花盆 底)。男 子穿箭袖 开衩袍褂, 束腰带。
• 时尚界每年新推的图案不胜枚举,新古 典风范已被公认为现世经典,在推崇低 调奢华、高调情趣的今天,卷草纹图案 不断改版,融入服饰设计,来到我们身 边。色彩简单到甚至只有黑白两色,却 传达出到位的高贵气质。
眼花缭乱的魔幻图——欧普图案
• 欧普艺术风格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 “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 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所指代的 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 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又被称作 “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饰图案,在设计上 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华丽的花卉图案
• 在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新思潮活跃在社会各 领域,宣扬人生价值和贫富等级,大肆鼓吹现 世的享乐,追求美饰美物、奢华富有、雍容华 贵的风气日益高涨。服装的象征价值在文艺复 兴时期达到了巅峰。在文艺复兴时期,服装可 以标明其特殊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政治权 力。应运而生的意大利花样丝绒,以其高雅的 质感和高昂的价格被视作富贵和奢侈的象征, 而受到社会特别是贵族和富有者的狂热青睐, 成为许多重要人物的服饰穿戴。
• 哈萨克族:女子穿连衣裙、绣花背心、 绣花套裤,戴吐麻克或白布盖头,并加 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种小圆帽,饰有猫
头鹰毛。男子穿不挂布面的翻领皮大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