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水资源保护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6.06•【字号】汉政办发〔2016〕23号•【施行日期】2016.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汉政办发〔2016〕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6日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为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实施和全省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农业,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105号)文件精神,结合汉中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到2020年,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优质安全,产地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坡改梯”、“旱改水”工程,推进汉中盆地和汉江、嘉陵江及支流沿岸浅山丘陵平坝区域集中连片农田建设。

到2020年,完成“坡改梯”10万亩、“旱改水”10万亩。

(二)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将粮食四大功能区中高产田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汉政发〔2020〕19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汉政发〔2020〕19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0年9月10日汉中市城市非常规水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市非常规水的有效利用,优化供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用水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陕西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内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非常规水资源,是指雨水、再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本办法所称再生水(含中水),是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源进行回收,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可重复利用的水资源。

本办法所称雨水是指收集、储蓄未进入河流的大气降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地下水回灌等非饮用水。

本办法所称非常规水利用设施,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再生水利用设施,是指非常规水的净化处理、集水、供水、计量、检测设施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第四条市城市节水管理部门依照职能负责中心城区非常规水资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做好非常规水源规划、管理、监督、指导工作。

第五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全市水资源规划时,应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总体规划,明确非常规水资源配置量。

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76号建议的答复

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76号建议的答复

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7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1.06.25•【文号】财预函〔2021〕49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76号建议的答复财预函〔2021〕49号方红卫等5位代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汉中南水北调水源地及秦巴山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大对汉中的转移支付倾斜力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屏障功能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央财政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重点,不断完善有关转移支付办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南水北调中线相关地区生态保护补偿。

一是2008年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时,优先将中线水源地相关市县全部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增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从2011年起,在测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时,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缺口等作为特殊支出纳入标准支出测算,进一步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相关市县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三是考虑南水北调水源地实际贡献、因水源保护经济发展受限、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资金缺口大等因素,提高有关县区标准财政收支缺口补助比例。

2021年,中央财政下达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0.01亿元,比上年增加2.79亿元,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此外,现行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也对各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予以了支持。

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具有内在的“自动补偿”机制,地方政府因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形成的财政减收增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标准收支缺口自动放大,享受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也将相应增加,形成对这些地区生态修复成本的自动补偿。

2021年,中央财政已下达陕西省均衡性转移支付713.77亿元,比上年增加52.4亿元。

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

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

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汉中地处陕西省中部,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汉中的水资源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中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本文将对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汉中的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分布不均衡。

汉中市内有多条河流,如渭河、洮河等,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仍然不足。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汉中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浪费严重的情况。

一些企业和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存在过度开采的情况,这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威胁。

再次,汉中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尽管政府加大了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和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的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企业的生产排放和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当地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汉中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次,加大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共同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汉中的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保护好汉中宝贵的水资源。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汉中水资源保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环境。

汉中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汉中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来发展建议进行 了调 查、分析
关键词 水能资源 开发现状 发展 建议 对 蓑
西 流 i 、 西 汉 水 、 酉 水 河 、 金 水 河 、泾 洋 河 、 巴水 『 I I


汉 中 市水 能资 源 基本 情况 及特 点
河 、 沮 水 河 等 1 条 较 大 支 流 上 ,规 划 梯 级 电 站 总 6 装 机 达 6 . 7 4 3万 k ,约 占 全 巾小 水 电可 开 发 容 量 W
和 湿润 ,雨 量 允沛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l 00T1 ,水 资 0 I1 }1
源 比 较 丰 富 ,地 表 水 总 量 为 21 6亿 m ,其 中 流 7.
1.水 资 源 和 小 水 电 资 源 丰 富 ,但 大 中 水 电 项 目缺 乏 。 汉 中 所 在 的 秦 巴 山 区 降 水 充 沛 ,人 均 水 资 源 占 有 罩约 5800n 1 ,人 均 小 水 电资 源 占有 量
的 77% , 见表 l。 P前 在 这 些 河 流 卜巳 建 成 电 站 装 1 机 l 68万 k ,住 建 电站 装机 7. 2. W 45万 RW 。
汉 中水 能资 源 何 直下特 点 : ¨
汉 中 m 位 丁 陕 四 省 南 部 , 地 处 秦 岭 I 之 je l 【 问 ,是 长江 一 级 支 流— — 汉江 发 源 地 , 内气 候 温
2 50 2 0 20 0 ¨ 楮河
100 00
90 6
Ⅱ 玉带河 4
5 漾家河 4
右 酉水河 5 了 叠水河 8 8 牧马河 5
220 石0
70 3
100 l 西硫河 0 2 5
l 西汉水 3
1 0 0 l 碑坝前河 2 0 4 l 碑坝后河 5 l 榇蒙河 6

汉中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汉中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汉中市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一、汉中市水能资源基本情况及特点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发源地,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0 0 0 m m,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总量为2 1 7 .6 亿m 3 ,其中流域自产水为1 4 4 . 1 亿m 3 , 容水量7 3 . 5 亿m 3 。

市内地形起伏大,峰岭峻俏,河流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 的有7 条,500~1000 km2 的有14 条,100~500km2 的有44 条,10~100 km2 的有500 条,河网密度约1 . 6 k m / k m 2 。

众多的河流和丰富的水量蕴藏着极大的水能资源。

根据多年来中央、省、市有关部门勘察选点及县级水电区划普查结果,汉中市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6 0 万k W ,可开发容量1 0 9 .8 万kW ,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小于5 万k W )可开发利用容量为8 4 . 3 万k W 。

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褒河、胥水河、西流河、西汉水、酉水河、金水河、泾洋河、巴水河、沮水河等1 6 条较大支流上,规划梯级电站总装机达6 4 .7 3 万k W ,约占全市小水电可开发容量的7 7 % ,见表1 。

目前在这些河流上已建成电站装机1 2 . 6 8 万kW ,在建电站装机7 . 4 5 万k W 。

汉中水能资源有如下特点:1 . 水资源和小水电资源丰富,但大中型水电项目缺乏。

汉中市所在的秦巴山区降水充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 8 0 0 m 3 ,人均小水电资源占有量0 .2 2 6 k W,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尽管汉中市水能理论蕴藏量、小水电可开发量分别占陕西省的1 8 % 和3 7 . 6 % ,是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但和千河之省的四川省小水电资源相比还不算丰富,四川省平均每个水电县占有量约2 0 万k W ,汉中市平均每个县仅约8 万k W ;规划的大中型水电项目更是缺乏,仅有1 处,为汉江干流上的黄金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 万k W 。

汉中市汉江干流“一河一策”实践探讨

汉中市汉江干流“一河一策”实践探讨

汉中市汉江干流“一河一策”实践探讨汉中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城市,又是关中地区的交通、文化、商贸中心。

汉江是该市最大的河流,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汉江这一宝贵资源,汉中市积极推行“一河一策”政策,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汉江生态环境退化、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汉中市通过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实现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由于土地开垦、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导致汉江入江流量减少,水质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中市制定了详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修建水库、建设调水管道,有效提高了汉江的水量和水质,满足了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其次,汉中市通过推行河流治理和生态保护,改善了汉江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污染物排放和土地开垦等原因,导致汉江水体受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为了改善水环境,汉中市积极推行污染治理,对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减少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和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恢复了汉江的自然生态。

此外,汉中市通过发展水利旅游和水上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汉江是一个优美的水系,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水运潜力。

为了充分利用汉江的旅游资源,汉中市加大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水路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通过开展水利旅游活动和水上运输,提高了汉中市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汉中市还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科技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

汉中市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攻关解决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科技创新,汉中市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汉中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

汉中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
G P核 算体 系 , 实节 能 责 任 ; 力推 进 先进 技 术 , 造 传 统 产 业 技 术 ; 立 真 正 的 循 环 工 业 园 区 , 大 循 环 经 济技 术 开 发 和 D 落 强 改 建 加 推 广应 用 力度 并 大 力发 展 绿 色 产 业 。 关键 词 : 环 经 济 ; 循 综合 评 价 ; 次 分 析 法 ; 中市 层 汉
1 引 言
循环 经 济是 一 种 追 求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关 系 , 合 理利 用 自然 资 源 、 保护 环 境 的发 展模 式 , 一 种 “ 是 低
式, 开采 矿藏 与保 护生 态确 有矛 盾 , 资源优 势难 以发
挥 。而循 环 经济 是保 护环境 与 发展工 业相 统一 的经
的必然选择 。按照“ R” 3 等原 则制 定 了汉 中市循环 经济发展的评价指 标体 系, 以此对汉 中市循 环经 济发 展水平进行 了综合评 价 。整 体 来 看 , 中循 环 经 济发 展 的 综 合 得 分 低 于 全 国 、 省 平 均 水 平 。 因 此 , 汉 全 为提 高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中 市应 建 立 绿 色 汉
Ke o d :i ua oo ycm r es e vlai ;n y c i acy rcs( H )H nh n i yw rscr l e nm ;o pe ni a t na a t e rh oesA P ; a zo g t c rc h ve u o l ih r p cy 中图 分 类号 : 103 F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12 ( 0 10 — 0 4 0 17 —0 12 1 )3 0 3 — 5
济模 式 , 因此 , 发展 的必然 选择 。 本文 通过 对汉 中市 循环 经济 发展水 平 与差距 作

汉江局水利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汉江局水利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汉江局水利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汉江局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水利局,负责管理和开发汉江的水利资源,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汉江局的水利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汉江局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汉江是一个重要的水源,但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对策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严格的水资源利用规定,加大对汉江流域的水资源监管力度,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提倡节水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汉江局存在水灾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汉江沿岸存在一定的水灾风险,但由于防汛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水灾频发,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策是加强防汛工作,完善防汛设施,提高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汉江局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水灾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的快速响应。

汉江局存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问题。

水生态环境是保持汉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对策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取措施改善汉江水质。

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生态保护,保护汉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汉江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水利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无法跟上需求。

对策是加大对汉江局水利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的合作,增加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益。

加强组织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浅谈汉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浅谈汉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浅谈汉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最为重要的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和对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日益高标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农业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持续干旱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之一。

汉中地区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立本地水资源的实际,早做安排。

2.水资源的现状笔者将从分析汉中地区水资源的赋存、分布人手,总结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经验教训,浅谈实现汉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1.地下水资源2.1.1.概况地下水在陕南秦巴山地占有79.30 亿m3,占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49.2%,地下水资源在全省的分布很不均匀。

山丘区多年平均基流模数为7.2万m3/km2,秦岭以南为12.0万m3/km2。

平原区地下水的总补给模数,汉中盆地为26.7~57.4万m3/km2。

陕西省陕南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表如下:2.1.2.存在问题2.1.2.1超载开发在干旱频发、降雨量少的年份,地下水资源补给贫乏或长时期不能得到补充,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而人们往往取用过度,又会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不断扩大,严重地形成地下水枯竭,甚至出现地面沉陷、地裂缝等恶果。

2.1.2.2.浪费严重农业用水是地下水资源的第--用水大户,然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有0.6左右,也就是说有40%的灌溉水白白损失掉,地下水资源在最大开采年灌溉用水14.21亿m3,仅有8.53m3亿被作物利用。

“九五”期间国家虽然大力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使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且井灌区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受投资、群众认识等限制,设施面积仍然有限。

另外应用地下水未按水质确定用途,也造成了很大浪费。

2.1.2.3.地下水污染加剧由汉中地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知,富水区主要是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孔隙、裂隙含水层,这类含水层易于接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这一特性也决定其极易受到污染,当补给源受到污染时,地下水中有害物含量也就相应的增大近年来地下水因受工业废水、污水及废渣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使用等,污染相当严重。

汉中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汉中市水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质 河长 全年 平均 和非 汛期 超标 河 长 109.4km,占评 公里一 内的水域里 ,水生物 几近绝迹 ,被 污染 的河
作者简介 : ̄,II ̄(1965-),陕 西省 汉 中市环境 保 护局 副局 长 ,主 要从 事 环境 保护 管理 工作 。 一 8一
科技 论坛
汉中科技 2011年第3
地 ,除水利工程供 水外 ,水资源利 用条 件差 。据资 送 过程 中 ,因渗漏 等各种原 因未得到实 际利用。同
料分析 ,在 中等干 旱年 ,现 状供水 条件下 ,缺水程 时 ,作为 汉 中市农业 主要作物之 一 的水稻 ,生长期
度在 10%左右 。农业缺 水 又是大头 。主要 的水 利工 内需 水量较 大 、用 水比较集 中。 以汉 台区为例 ,水
家地表 水 V类水标 准 。近 年来 ,随 着全 市贯彻实施 境 问题 放 在 环境 保 护 工作 的首 位 ,坚 持 “以人为
《环境保护 法 》等环保法律 法规的 力度 加大 ,关停 本 ” ,加强统筹兼顾 ,配合 宏观 调控 ,注重改革创
取缔 “十五 小”和 “新五小 ”企业 ,限期治理污染 新 ,以 自然规律 为准则 ,以绿 色科技为动力 ,进一
程有褒河石门大型水库一座及其他支流上的南沙 稻 在 全生 长 期 内扣除 自然 降 水补 给 ,正 常年份 每
河 、党河 、沙河 、红 寺坝等 中型水 库和众多小 型塘 666.7m 需 补充 灌水434立方米 ,合 计相 当于实际用
库 。引水工 程调蓄能 力不足 ,在农业 用水高峰期 , 水789立方米 ,高于全 国每666.7m 平均488立方米的
的生 存安全 构成重大威 胁 ,成为人类 健康 、经 济和 成 水少的原 因之 一 。

小水电开发汉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小水电开发汉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

论小水电开发与汉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摘要】水电作为唯一的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主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小水电开发对汉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阐述,然后,针对目前汉中小水电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小水电开发与汉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小水电;区域经济1.小水电开发对汉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1 小水电开发为汉中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廉价、清洁的电力电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证明电力需要适度超前否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目前,我国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其中以煤炭和水能为主,火力发电位居首位。

据我国能源机构预测,到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将面临巨大缺口,而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见未来水能特别是小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将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汉中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南屏巴山,北依秦岭,地理位置偏僻,煤炭、石油资源缺乏,加之交通运输系统不发达,火力发电用煤需从外地运输进来,为汉中火力发电带来较大阻碍,火力发电成本较高。

近几年汉中工业经济规模及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未来汉中经济的飞速发展,火力发电将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因此,充分利用汉中丰富的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汉中小水电,充分利用水电能源为汉中提供低价电力,加大水电在整个用电需求中的比重,将推动汉中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2 小水电开发投资规模适中,建设周期较短,经济回报率高与大型水电开发前期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相比较,小水电开发的投资规模适中,建设周期较短,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2006年到2010年火电行业与水电行业的毛利率比较,最高时,水电的毛利居然是火电的10倍。

汉中水资源及其丰富,总量达146.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09.8万千瓦,其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小于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84.3万千瓦。

汉中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告

汉中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告
西郊、东郊、石拱水源地均处于秦岭褶皱带与大巴山台坳褶皱带之间的汉中盆地中部。汉中市一水厂水源地位于汉中市城区西郊,二水厂水源地位于城区东郊,均在汉江冲积平面上,地势平坦开阔,微向河床倾斜、地面总比降为3.3%。
汉江冲积平原地貌分为汉江及支流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其地貌特征如下:漫滩即褒河、汉江沿岸地带,其平均宽度约一公里左右,最宽处为1.7公里,本身与河床连成一体,多由砂砾、卵石组成,高出河床2-5米,标高480-500米;一级阶地地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其范围南界与漫滩呈陡坎接触,北部由褒河经新沟桥向南沿阳安铁路为界,高差3-5米,标高500-510米。阶面最宽处约4公里,阶面基本平坦,渠系密布,多人工沟壑;二级阶地高出汉江河床10-20米,海拔高度510-535米,其北部范围大致由宗营、赵庄至老君,向北经武乡东、西两村向南经金寨,再南至南干渠为界,与一级阶地呈陡坎接触,高差4-15米,阶面宽度约4公里,阶面较完整,但已受冲沟轻微切割破坏;三级阶地高出汉江河床40米,海拔高度535-550米,其范围大致为金寨以东,东干渠以南,南干渠以北之丘陵地区,高出二级阶地15-20米,阶面宽度5公里左右。汉中市东、西郊水源地均位于一级阶地上,北面局部地段与二级阶地接壤。
东排洪渠(即老二支渠):从汉江制药厂流至丁家营与石燕子河合流,大约长5公里见图3.2。丰水期流量12.0m3/S,枯水期流量为0.36m3/S,兼具排洪、纳污的功能。主要承纳鑫源开发区工业污水和老君镇的地区五金厂、缫丝厂、九号信箱等企业废水和沿途农田排水。
西排洪渠:主要发源于北郊八里桥水库,经石马堰、从市区西北角沿西环路、南环路至桥头广场进入汉江,全长6.7公里。另一发源地是宋家桥水库,顺西沟在西关农技中心处汇入西排洪渠、此段长约4.6公里,见图3.1。西排洪渠源头一段水流涓细,城郊段不断加入附近工厂废水和农田排水,水量逐渐加大,进入市区后,除沿途工业废水流入外,尚接纳市区虎桥路、汉中路、南大街以西区域通过雨污混流的下水道排入的生活污水。

汉江流域上游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水资源保护策略

汉江流域上游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水资源保护策略

汉江流域上游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水资源保护策略汉江安康段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地。

采用问卷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汉江安康段4个县区及上游汉中市部分县区进行了汉江安康段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结果表明:受访对象节水意识比较强,对政府节水措施满意率高,政府对南水北调工程宣传成效明显。

农民和城镇居民经常采用循环用水分别达76.1%和72.6%,农民对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和家庭饮用水源地知晓率分别达到97.8%和94.6%,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较为合理,节约用水意识较强,政府对水资源供应了解程度、水质保护及节水措施管理意识均较好。

针对水电开发、航运、网箱养鱼、旅游业、农田灌溉、调水工程等6个主要方面对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的调查梳理,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标签:汉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安康市属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因水利建设滞后s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属工程性缺水地区,汉江上游地区承担着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供给与水质保护的艰巨任务,要求出镜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同时,随着安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挖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尤为重要和紧迫。

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

研究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对策,对确保安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方法1.1 问卷调查为了解汉江沿线不同人群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情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设计了《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问卷》,对汉江安康段沿线的石泉县、汉滨区、旬阳县和白河县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对象,设计了农民、城镇居民和政府部门三种问卷形式。

无近忧 有远虑——对汉中市水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无近忧 有远虑——对汉中市水资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都来 自企业 。如通讯领域 中的贝尔 实验室 ,计算机领域 中的 IBM、英特 是一项或 多项技术要素。只有 当权利要求书中的所 有技术要素都涉及祚
尔、微软等 ,都是 自主创新 的领头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 中,企业具 关的进 口产品时 ,才可以判定侵 权 ,否则就 不属于侵权。如果我国被
有重要作 用,只有企业的 自主创新能 力得到提升 ,才能使 国家整体创新 企业不应诉 ,则属 于自动败诉 ,美国国际贸易委 员会 (USITC)将发
奎 来 呈 , . 。 主印份-尊因 降水 形成量少 洪涝,水 并资 诱
3.3积极洲整农业 生产结构

改变我市以水稻、浦菜,小
火力发展节磊水岳农芰 ,’ 麓 摹 ,
谐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蔬菜、 持 , 给 当地经济、社会 物比 例 大林果类和 鲜花 、

。 第三,水利设施相对老化陈旧,维护使
汉 中” “建设 陕西后花园”的发展 思路中 ,进一步拓 宽 “绿色”内 涵, 济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良好 的水资源条件 ,完成我市 农业产业化建设和
世界 500强企业所创造和 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世界 500强企业间进 “337调查”,我 国企业可 以辩称 自己的产品没有侵犯对方 的专利权。这
行。近百年世界产 业发展 的历史表 明,真 正起 巨大推动作 用的技术几乎 是 因为在美国 ,关于专利权 的具体保护范围记载在利权要 求书中,可
无近忧 有远虑
维普资讯
西 部 开发
能 到譬接近全国可利用水资源的极限,极有可能发生全 渠进行了集中连片地防渗漏处理,使水资源有效利用律 到; 三 三事詈 00o年以来,我国西北及北方不断出现的 础上,近年来,还进一步完善抽水站改造和配姜,。 ≤麦薹 本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22•【字号】汉政办发[2013]40号•【施行日期】2013.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汉政办发〔2013〕4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轻水土流失灾害,加快生态汉中建设,促进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全市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25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1989年以来,相继实施了国家投资的长江中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水土资源。

但是,伴随市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生产建设项目存在边破坏边治理、先破坏后治理、有的甚至破坏后不治理等现象,一些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中弃渣乱倒阻塞河道、影响交通、直接威胁着水利工程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也是陕西“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和省内调水水量充足、水质安全的高度,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保护水土资源的关系,做到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同步,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二、科学编制规划,加快项目实施水土保持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水土保持法》、《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的有关规定,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并会同发改、财政、国土、城建等部门,进行水土流失调查,提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方案。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9.29•【字号】汉政办发〔2019〕19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9月29日汉中市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水产养殖成为我市贫困群众脱贫、农民群众增收的区域特色产业,但仍面临着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竞争力弱、品牌效应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渔业扩规提效、绿色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绿色、创新、环保、增效、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加快转变渔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升级,促进全市渔业扩规提效,把汉中建设成为全省渔业强市。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综合考虑水产养殖产业基础及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科学布局、清洁生产,推进渔业绿色发展。

——坚持优化提升,加快融合。

保护种质资源,健全良繁体系,提升渔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渔业,延长渔业产业链条。

——坚持培育主体,品牌强渔。

培育壮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利用汉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汉水生态鱼品牌,提升渔业生产效益。

——坚持利益共享,惠民增收。

健全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好利渔惠渔政策,加强渔政执法和渔业安全监管,切实保护渔民利益,促进渔民稳定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市水资源保护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摘要:汉中作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对水的保护,汉中的发展速度很慢。

如何加快发展速度,是摆在汉中人民面前的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在这个艰巨的任务面前人们发出了两种声音:一个声音在高呼“加速工业化、实现现代化”;但另一个声音也在呐喊:“工业化,现代化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

”(汉中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两种声音呼唤,要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现代化;要么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水源,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

那么,这二者之间冲突就无法融合了吗,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必要的探究,以期获得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汉中市;水资源;保护;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102-04一、汉中经济状况与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发展观。

一种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发展观,一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

在这个事关汉中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上,汉中市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坚持了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把治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过去有很多国家大型企业都想在汉中安家,但由于其对汉中的环境,尤其是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都被汉中市一一谢绝,致使现在的人们还时常评论说:“如果某某企业、某某企业……当时在汉中安家的话,汉中现在的经济状况可以和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媲美……”,是的,情况的确应该是这样,但另外的情况也可能使汉中用几代人的牺牲都换不来的青山绿水,更不可能把“一江清水供北京”。

尽管我们牺牲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我们会换来更大、更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说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经济发展,这就是汉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发展战略和着力点。

1.“十二五”时期汉中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

全市辖十县一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381万人,总面积为2.7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

汉中因其山清水秀,历史积淀深厚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汉中也被公认为全球同一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

“十二五”期间,汉中要实现“三个一”、“两个翻番”的总体目标,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三次产业调整到17:40:43,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这些目标和构想是喜人的,也是非常具有号召力的,但仔细分析这些数字和汉中的发展状况,似乎显得不十分容易,但又不是不可能实现。

如果汉中依然按照过去所奉行的、口号式的“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所谓的“发展绿色产业”的老路子和发展模式走下去,不从根本上找原因,不把目标落实到行动中,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上述目标,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汉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要找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项目的支撑和带动,做到知彼知己。

从知己的角度看,制约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重要的有三个:一是资源禀赋,环境和生态政策的硬约束;二是经济基础与经济环境较差,引资困难;三是道路交通和思想瓶颈。

从知彼的角度看就是要放眼全球,立足本土,既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能悲观失望,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和判断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对汉中而言有三个问题必须要重新认识;一是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

西部大开发已进行多年,但汉中在西部大开发中做了什么?今后还应该做什么必须要有新的认识;二是我们在全省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主要是对我们有较大影响力的“关天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这两地的发展会直接带动汉中发展,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但我们要更多的认识到我们汉中处在两地的夹缝中,如何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劣势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三是对汉中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汉中的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地区,此项工作做好了,它可以直接起到撬动汉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要做好“水”文章,充分发挥好水的作用。

以上三者可以说是加快转变汉中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着力点,也是汉中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尤其在“水”的问题上,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

2.汉中的水资源(1)水资源数量。

汉中境内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46.25亿m3(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4.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1.75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量为29.6亿m3)其中,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02.53亿m3,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3.72亿m3,水源涵养区涵盖全市境内219个乡镇,2285个建制村,363万人口,全市人均水资源量近4000 m3,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

(2)水资源质量。

根据汉江流域41个断面监测的数据显示,汉江水质总体稳定良好,局部有所改善。

2010年汉江干流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度有所下降。

据2006年以来各年度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汉江干流水质稳定,各主要支流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汉江干流除氨氮指标在枯水季节有超标现象外,其余指标和出境水质符合国家地表ⅱ类指标,平川段符合ⅲ类标准。

汉江主要支流勉(丐)水,褒河、湑水河,冷水河均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ⅱ类水质标准。

汉江流域(汉中段)主要受污染河流为汉江支流濂水河,水体污染物氨氮。

2006年至2010年,石门、强家湾水库水质指标均达到ⅱ类标准。

主要湖泊水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

3.社会经济状况汉中市十一县区有八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虽然有工业,但受国家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始终没有大的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09.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从22.08:39.22:38.7调整到21.66:39.64:39.2,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军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日益壮大,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是“十五”的2.06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8.2%以上。

其中,猪药、茶、菜、渔五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8.6%上升到59.9%;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烟酒食品、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62.9%提高到78.9%;全市财政总收入45.2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年均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9元,年均增产18.3%;农民人均纯收入4183元,年均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26亿元,年均增长33%;“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01%,cod、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6%和10.7%,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

上述情况表明,尽管汉中市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结构调整,但整个汉中市因所处地理环境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限制,地方财政收入很低(18.6亿元),如果扣除汉烟二厂的税收,那么汉中的地方性财政收入就很少,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工资上涨很有限,汉中是全国物价三个最高地区之一,生活津补贴和安康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2010安康市城镇居民人均增加津补贴为每月1000元,而汉中则是500元,上世纪80-90年代汉中在全省经济排名的前五位。

这种状况表明汉中在保护水资源中确实牺牲了当地的经济利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水土保护、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是汉中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1.水土保持汉中市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山丘区占总面积的89.2%,降雨量较大,且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70%,暴雨、泥石流灾害频繁。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人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虽经多年治理,但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

据国家卫片解释资料汉江流域尚有水土流失面积0.9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49%,占中线调水工程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0.25%,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每平方公里4060吨,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900吨。

人类活动频繁的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主要分布在两个片区:一片位于汉江以北,从宁强烈金坝到洋县槐树关长达150公里的低山丘陵区,沿线人口密集、工农业相对发达,坡耕地连片,黄棕壤大量分布,地表土质松软裸露,“天晴如刀,下雨如胶”,勉县、汉台、城固、洋县等较为突出;另一片在汉江南岸,从南郑县的黄官延伸到西乡县茶镇,长达180公里,该区为强风化花岗岩地表,每逢汛期,泥沙大量输入,堵塞河道,淤积水库,山体坍塌,甚至造成人畜伤亡。

以宁强县为例:据《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和《近五百年陕西旱涝分析》资料,从明成化6年至解放后7年(即1470-1956)的486年间,宁强共发生洪涝灾害102次,平均每百年21次,其中大洪涝19次,平均每百年4次;特大洪涝5次,平均每百年1次。

宁强县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26年共出现89场暴雨,平均每年有3-4场暴雨发生,最多的1981年出现14场,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占全年暴雨总量的86%,1981年宁强全县塌方共604处,总量达1055.6万方,人员死亡35人,倒房1430间,经济损失上亿元。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洪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耕地危机。

根据多年观测,汉江流域内5°-25°坡耕地平均每亩每年流失土壤8吨,耕地呈现出“陡、薄、瘦、碎、尽”的趋势,大部分的耕地耕作土壤平均厚度不足30厘米,土地沙砾化越来越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大大降低;二是生态危机。

由于治理投入不足,致使治理质量不高,进度缓慢,大面积的山区得不到治理,生态环境恶化,每年因洪灾冲毁的农田就达3.5万亩以上,1981年的洪灾造成汉江提防决口4600多处,冲毁村庄324个,房屋18.7万间,死亡369人,受伤605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2亿元;三是安全危机。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下泄泥沙剧增,汉江平川段年最大输沙量达4078万吨。

区内水库已有近百座淤积报废,降低了行洪防洪和蓄水能力;四是调水危机。

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3900万吨,大量的泥沙进入河道,每年农业生产中的近千吨农药,数十万吨化肥,有相当一部分随悬移质进入丹江口水口,容易造成面源污染,水涵养程度降低,若不彻底加以保护,则会给南水北调造成重大隐患和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