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德才论
《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
《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第一篇:《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谈及其德才观,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自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出现之后,对贤德之人的追捧便成为主流,“德”更是被视为高于“才”的品质,人可以无才,但不可无德。
对于无德之人而言,无才胜于有才,因为无德有才之人往往对于社会的破坏性最强。
任何一种言论的提出都有其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的“尚贤”思想早已根植于世人心中,而帝王同样需要奉行忠义之道的贤才助帝王永固江山,因此司马光以“德”为先是极其合理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受人追捧,奉为圣贤,才能安民心平民怨,保江山之永固。
如果昏君暴君当道,或是奸佞之臣专权,纵使有过天之才,也只是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纵有一时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
司马光的言论自有其政治目的,这也是为人臣所不得不考虑周详的,如若抛开司马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现实来看待这一问题,则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里,人们的行为决策大多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也正是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将司马光对人的分类置于现代社会,其所谓“小人”应不止是大奸大恶之人,更多的是只为一己之利而不考虑他人的人,他们或许不具备古人对“贤德之人”定义中的种种高风亮节,但也并未与律法的约束相悖。
当今社会中这样的人并不罕见,甚至说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常态,以利益为决策标准也受到了普遍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缺乏慈善的国家,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不会在颐养天年之时仗义疏财,将自己拼搏一生的财产分给不相干的人,而现在的很多慈善也只是表面上的工作,或出于政治目的,或是将此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慈善实际上成为一种噱头,人们追捧慈善,大多仍旧是处于利益上的考虑,因此中国真正的慈善家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德”、“才”之辩与人才难得
!“德”、“才”之辩与人才难得《“德”、“才”之辩与人才难得》文/丁千城··提要:很多公司的领导者常常感叹招不到人,但“人才难得”可能只是一个伪问题。
“德才之辩”在中国历史上蔚为大观,但真正伟大的公司领导者正需要放开心胸与眼量,不拘一格,让人从“无用”到“有用”,从“小用”到“大用”。
(本文原载于《销售与市场》战略版2008年第3期)··一、组织领导人多方面的“人之惑”蝴蝶模型的动力枢纽是“人”,处在模型最中心的位置。
一个组织能不能开创,能不能发展,除了“天时”以外,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人。
对组织领导者来说,最感困惑的问题往往也是人。
“人之惑”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很多领导者感叹招不到人,人才难得。
比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就叹息自己得不到岳飞这样的将领;创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也同样感叹:“唉!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战国后期赵国名将)那样的人做将军!有了这样的将军,我难道还担忧匈奴入侵吗!”柏杨认为崇祯帝其实拥有一位岳飞,就是袁崇焕。
袁崇焕在当时正所谓“国之长城”,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事实上死在他手中。
不过,崇祯帝中了清朝的反间计,自己把袁崇焕杀了。
汉文帝事实上也已经拥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比如魏尚,不过魏尚因为“上报斩杀敌军首级的数量差了六个”,给汉文帝下了牢狱。
因此,当汉文帝发出人才难得的感叹时,他的宫廷保卫署署长冯唐抢白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
”从以上案例分析,人才难得的问题跟如何识别人才、会不会使用人才、能不能信任人才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其中又有一个特别底层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在中国历史上,人才标准的问题不能不谈到“德才之辩”。
··二、司马光“德才兼备论”VS曹操“唯才是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首年(前403)就详细讨论人才标准的问题,足见此问题在司马光心中的分量。
才与德是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称之为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德帅才资———司马光的人才观
德帅才资———司马光的人才观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20年第6期姜鹏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人,德才兼备,而且两方面都非常出色,那就是“圣人”。
第二等人,德行很好,才华相对弱些,这类人属于“君子”。
第三等人,才华很优秀,但德行欠缺,这类人属于“小人”。
第四等人,既无德行,也无才华,那是“愚人”。
智果在分析荀瑶不适合领导岗位的时候,特别强调荀瑶的不仁之心将使他所有的长处变成破坏力。
这一点在后来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荀瑶仗着自己有能力也有实力,处处表现得非常无理。
不仅羞辱其他家族的领袖,使得别人颜面受损,而且还强行索要土地,使别人蒙受实际损失。
尤其是他对赵氏家族的态度,已经把赵氏家族逼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
最后,受他欺压的几个家族因同病相怜而联手作战,使得战争形势翻天逆转,消灭了智氏家族。
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荀瑶如果稍微能收敛些,懂得点自我反省,他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避免彻底覆亡的命运。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他羞辱韩康子之后。
当时有人批评他,如此无礼的行为可能会招致别人的怨恨和报复。
荀瑶听完之后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更没有好好反省自己在行为上的失当之处。
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围攻晋阳城的时候。
荀瑶的手下絺疵已经察觉到韩康子和魏桓子心怀异志。
韩康子和魏桓子迫于荀瑶的淫威,不得不跟随他讨伐赵氏,其实心里面对荀瑶既有畏惧也有愤恨,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担忧。
这种心理反映在面部表情上,被絺疵洞察无遗。
而当絺疵把这个情况告诉荀瑶的时候,荀瑶不仅不做防备,还直接把絺疵的观察结果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
这都是荀瑶平时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一心态在行为举止、处事决断上的直接反映。
这样一个到处树敌,却根本不认真对待敌人的人,怎么可能不失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荀瑶有一个非常直接的评论。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这里的智伯,指的就是荀瑶。
荀瑶虽然有才能,但少德行,这是他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司马光的这个观点,和智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理论一:“以德为先”,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人标准的本质和核心,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
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全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不能得到圣人,就得君子,君子得不到,就要愚人也不会要小人。
无才无德——废品有德无才——次品有才无德——危险品有德有才——正品三:苏格拉底: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四: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五: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六:约翰生: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事例:一:北大教授的桃色丑闻2022年四月,北大教授王学明指控高中情人小丽勒索20万。
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件学界丑闻。
王学明事前承诺帮助小丽上北大,小丽和其好了两年。
评论:堂堂北大教授,利用特殊的身份欺骗少女。
开始时的那种信誓旦旦变为事后的反目之举。
学识和气度,道德和良心哪里去了?问题:作为历史百年学府的北大,其教授不可谓没有智慧与才学,可是其行径这么令人发指,不知道对方想到了什么?二:小悦悦事件2022年10月13日,两分钟时间,两辆车碾压。
十八个路人漠然对之,冷眼离去。
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施以援手。
评论:这起本来可以是一场和死神的争夺天使生命的爱心赛跑。
落得悲剧,刺痛了谁麻木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道德良心要靠最底层人的坚守来刺醒吗?,过不了几天人们便会忘记小悦悦,忘记我们的道德苦痛。
“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而这种悲剧,还会上演到几时?问题:来往的路人麻木的心灵难道是才智可以解决的?那么多的人,有智慧的人肯定存在吧?为何会落得这般结果?三:劣质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事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
管仲贪生、商鞅无德、陈平盗嫂,司马光的用人观怎么了
管仲贪生、商鞅无德、陈平盗嫂,司马光的用人观怎么了司马光给人的深刻印象有三点:一是司马光砸缸,二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今天讨论的只和《资治通鉴》有关。
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取“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之意。
司马光在评论三家分晋时抛出自己的用人观:德才兼备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全无是愚人。
用人,最好用圣人君子之类的,没有圣人君子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小人有能力做更大的坏事,愚蠢的人要能力没能力,要智力没智力,好控制。
司马光的这个用人观点一定很有道理,这是帝王治国教科书,态度不是一般的严肃,论证不是一般的严谨。
但是,齐桓公、秦孝公、吕后这三个重量级人物的用人实例恰恰相反,用有才无德的人取得了巨大成功。
齐桓公用管仲。
齐桓公重用管仲后,凭借管仲的智谋,多次以天子代言人诸侯霸主的身份召集各路诸侯会餐,并且坐在主位上。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会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如此有才的管仲,看他的德行什么样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多吃多占;每次打仗,都是临阵脱逃;主子公子纠失败,大臣召忽殉难,管仲则主动请求关押以能活命。
一句话,典型的见利忘义、贪生怕死之徒。
但是,就这样的人能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
管仲死后,齐桓公一落千丈,最后落得被饿死的凄惨下场。
这又可以反证,齐国称霸全凭管仲才干。
秦孝公用商鞅。
商鞅对于秦王朝结束战国后期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建立大一统国家政权起着决定性的奠基作用。
“人死政未废”,即使秦惠王车裂商鞅后,他的治国方略仍然继续推行。
读《资治通鉴》之才德论
读《资治通鉴》之才德论对于智伯的败亡,司马温公用“才”与“德”进行了的归纳,认为智伯才大于德,才有余,而德不足。
其所谓的才是指“聪察强毅”(聪明、有辨别力、有魄力、坚韧),德是指“正直中和”(正直、公正、不偏不倚、仁爱),两者的关系就身体和大脑一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者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者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
简单说就是智伯这个小人因为无德或者说无道被历史的车轮碾灭了。
想起西方的一种说法:在军队中,聪明而懒惰,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将军,聪明而勤快,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参谋,愚蠢而懒惰,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士兵,愚蠢而勤快,这种人必须马上清出军队。
这个判断的思维逻辑是和司马光一样的,看来东西方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共性的。
回归正题,司马光的本意可能是劝说皇帝多亲近一些君子,远离小人,但是这段话说的太过于简单,在我看来,这段话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自我的修身和自律,时刻提醒自己慕德向义,二是劝诫没有能够加以有效监督的领导者(例如最高的皇帝以及各级官僚头目)要治理有道,不可恣意妄为。
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是说对自身的要求。
或许,更为适合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和“人尽其才”。
人才在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下,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都比国君还要重要。
齐桓公曾称自己的工作就是找到亚父,找到后自己声色犬马都无所谓了,照样是春秋五霸的老大。
但是,人总是有一定缺点,德才兼备者是圣人,既然冠以这么伟大的一个称号,当然需要达到凤毛麟角的标准。
也就是说,就像寻找美一样,需要去发现人才,去判明他的优劣所在,在此基础上使其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证他的人性弱点和缺点能够在可控的程度之内。
陈平有盗嫂之讥,但是这与吴起比起来仍有一定距离,吴起母死不归丧,杀妻求将,因不容与鲁,想要投奔魏文候,李克评论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宜弗能过也”,魏文侯因此用吴起为将。
譬如巧匠用木材,不会因部分的腐朽而将其付之一炬,总会扬长避短的加以巧用,甚至是那些剥落的下脚料也会得到完美的利用。
司马光的德才论
司马光的德才论
才与德本不相同,然而社会习俗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笼统称之为贤,这就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的原因。
天资聪明、头脑清晰、能力很强、性格刚毅,这些叫做才;为人公正、直道而行、仁爱和平,这些叫做德。
才识辅助德的;德是统帅才的。
才德兼备的人叫做圣人;才德两无的人叫做愚人。
德高而才浅的人可称为君子;有才而无德是为小人。
选拔人才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和君子,不能同他们亲近交往,那么与其得一个小人,不如用一个愚人。
为什么呢?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去行善,小人就利用自己的本事来作恶。
凭着才干去做好事,各种好事都能做到;利用本事干坏事,各种坏事都干的出来。
有德之人,人怀敬畏;有才之人,人人喜欢。
喜欢的东西就容易亲近它;敬畏的东西就容易疏远它。
所以识别人才者,就常常为一个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忽视了他的德性。
自古以来,一国之奸臣,一家之孽子,往往由于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身败家破国亡,就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
所以治国、治家者,若能明确区分才德这两个不同标准,摆正二者的先后顺序,那就不必担心选拔不到优秀的人才了。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著作,在《资治通鉴》中,他对如何选拔人才给出了定义。
正如上述所说:“德是靠才来发挥的,才是靠德来统帅的。
德是才能发挥的前提,而德又常常在才能中表现出来。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但凡是选拔人才的标准,如果找不到圣人,可以让君子来委任;如果没有君子,与其选择小人,还不如选择愚人。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如果有才干会用在善良的事情上,而小人如果有才干会用来做恶。
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
而借着才干去做恶,那危害性要比愚人大得多了。
我们来看一下,司马光这个选人的标准是从何而来。
“食果去皮”智伯索要土地公元前45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从春秋正式过渡到战国,这个事件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个故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以看出他对这个事件的重视程度。
在三家分晋前,晋国有国君,但是朝政大权由当时的四大卿大夫家族(韩、赵、魏、智)来把持,而其中一家便是智氏一族。
当时智氏家族在四卿当中一家独大。
强大到可以吞并另外三家,独立统治晋国的地步。
智氏一族原本有一手好牌,但由于智氏一族的长老们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选择了以才能出众却德行缺失的智伯作为族长,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的灭亡。
而才华横溢的智氏族长智伯,不仅没能成为一代英雄,反而成为其他三家分晋的垫脚石。
智伯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个故事:智伯在四卿里权势最大,在晋国国君的权势渐渐衰落的情况下,智伯就想自己做晋国的国君。
做晋国的国君就需要打压或消灭其他韩、赵、魏三大家族。
臣光曰夫才与德异资治通鉴注释
臣光曰夫才与德异资治通鉴注释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
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集大成之作。
其中的“臣光曰夫才与德异”
这句话,是司马光在书中的注释部分,意思是才能和德行是不同的。
这句话在历史文献中被广泛引用,也成为了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句话反映了司马光对人才和德行的不同重
要性的看法。
在他的观点中,才能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技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长,而德行则指一个人的品德、道德修养、为
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
司马光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德行虽然都很
重要,但二者并非一定同时具备,有时候一个人可能在才能上很出色,但在德行上却有所欠缺,反之亦然。
他的这种观点也反映了当
时中国古代社会对人才和德行的重视,以及对人才与德行之间关系
的思考。
从政治角度来看,司马光的这句话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于治国理
政的一种思考。
在他的观点中,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或者官员,应该
既具备足够的才能来处理政务,又要具备良好的德行来为民造福。
他强调了才能和德行的平衡和协调,认为只有二者兼备,才能够有
效地治理国家,实现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司马光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于人才和德行的看法,以及对于治国理政的思考。
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人才与德行的重视和思考,对于我们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德才兼备——千古用人第一标准
德才兼备——千古用人第一标准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
墨子极力倡导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认为:“夫义道术学业仁。
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
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
”德才兼备是千古以来用人的第一标准。
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又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他主张用人应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
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
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方面。
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有才无德之人不能重用,有德无才之人予以培养,等其展示才华之后,再予以使用。
德才兼备论首先倾向于德,只要品德高尚,才干尚可之人,就可以重用。
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清朝的曾国藩。
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
同样,他采用这种用人方式,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曾国藩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
”这段话也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
只讲德,不讲才,有德无才的人,没有专长和能力,工作没有创造性,工作成绩平庸,不是我们所讲的人才;只讲才,不讲德,有才无德的人,只会钻空子,干坏事,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是我们要求的人才。
所以选用人才,一定要坚持选那些品德好,具有一定特殊专长和能力的人,把德和才的要求结合起来,防止只看才不看德或者只看德不看才的倾向。
俗语云:“有才无德,行而不远,德是人才之本。
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
论文论德与才的关系在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之下,重新考虑德与才的关系,对我们大学生尤显必要.不得不说,一些同学由于一些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降低了对自身道德水准的要求.甚至有一部分青年人竟然公然宣称,不避讳潜规则。
拜金主义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设立,对我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过该课程,使我重新思考了德与才之关系.说到德与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尤其在谈到治国之道与用人之道时,这是一个经常被论及的话题。
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思想家司马光有著名论断,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暂且采用该翻译)那么,在司马光看来,德与才究竟孰轻孰重呢?不妨谈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资治通鉴》。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而且作为《资治通鉴》的编撰者,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很多思想尤其是治国用人之道都体现在书中。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中国这个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文明国度,自从汉代司马迁忍辱含垢修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后,每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为前代修史,述一代史事,记一朝典则,褒一代英烈,贬一朝奸恶,举凡一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军事制度等都是被详加记载,略无遗失,目的是为后代的统治阶级提供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多方面鉴戒,所谓以史为鉴,这是封建史学之价值和功用所在。
而这本作为封建史学的经典的《资治通鉴》,其作者,北宋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必然也是站在统治阶级如何统治民众的角度来撰写了《资治通鉴》一书。
在该书卷首部分,司马光便提出了他的德才理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司马光认为,选拔人才的时候宁愿选用愚笨一些的人,也不能选用太聪明
司马光认为,选拔人才的时候宁愿选用愚笨一些的人,也不能选用太聪明司马光认为,选拔人才的时候宁愿选用愚笨一些的人,也不能选用太聪明的人。
司马光的话,粗看不可思议,细品醍醐灌顶!司马光根据品德和才能把人分成四等:品德和才能都具备的人是圣人,品德胜过才能的人是君子,有才能没有品德的人是小人,既没有品德又没有才能的人是愚人。
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首选圣人,次选君子,实在无人可用,宁愿选用愚人,也决不能任用小人。
这是因为,才能是品德的辅助,品德是才能的统帅。
没有品德规范的才能,往往被用来作恶,从而带来灾难。
君子有才能用来做善事,造福百姓。
小人有才能却常常用来作恶,遗祸无穷。
愚人即使有作恶的想法,由于智力、才能有限,危害也有限。
就像一条小狗咬人,很快就能被制服。
而小人的才能和智慧如果用来做坏事,危害之大不可想象。
如同恶犬伤人,难以控制。
接下来,司马光用智氏家族灭亡的教训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晋国的智宣子年老,想要选择新继承人。
候选人有两位,智瑶和智宵。
智瑶在各方面都很优秀。
智宣子准备选择智瑶为继承人。
同族的智果有不同看法。
智果说,智瑶优秀的地方有五点:长相俊美、身材高大,擅长骑射、孔武有力,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优美,坚强果决、恒毅勇敢;但是他唯一的缺点是没有仁义的心。
智宵在个方面都比不上智瑶,但是他在仁德方面超过了智瑶。
如果将来智瑶用他的才能作恶,谁能阻止呢?选用智瑶做继承人,只怕会给宗族带来灭门之灾!智宣子犹豫再三,还是选择智瑶做继承人。
智果劝阻无效,深表忧虑,从智氏家族中独立出来,另立门户。
智瑶成为智氏的领袖之后,果然凭借自己的才能把家族势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在晋国的智、韩、赵、魏四大家族中,智氏是最强大的。
然后智瑶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欺压另外三家,侮辱他们的家主和家臣,肆意向他们索要封地。
最终韩、赵、魏三家忍无可忍,合谋灭掉了智氏家族。
智瑶的头骨被赵襄子制成饮酒器。
唯有另立门户的智果逃过一劫。
司马光:才不可胜德
个 例 子是 云梦 的竹 子 .天下 都称
司 马光在 《 资治 通鉴 》 中论 述这
一
赞其 刚 劲 . 然 而如果 不矫 正其 曲 . 不
配上 羽 毛 .就 不 能制成 利 箭穿 透坚 物。 另 一个 例子 则是 棠 出产 的铜材 , 天下 都 称赞 其精 利 .然而 如果 不经 熔烧 铸 造 . 不锻 打 出锋 . 就 不 能制成
亡 .是 因为领 导 人智 瑶 的才 能超 过 了德 行 . 没 有相 互 匹配 和制 约 。
权, 结 党 营私 . 征役更加繁重 , 行 政
2 0 1 5 2 人才资源开发 7 3
才 苑广 角 ・用人之 道 I r 0
4
更 加 苛 暴 后 来 赵 高 更 设 计 害 死 李 斯. 继 之 为秦朝 丞相 . 可 以 说 赵 高 确 实 是 颇 具 才 干 的 .但 他 却 用 来 争 权
晋 国 国 内发 生 了一 系列 动荡 .国君
的权 力逐 渐衰 落 .实权 被几 个大 的
家族把 持 。 其 中智 家 的势力 最 大
后 来智 家家 主智 宣 子确 立儿 子
智 瑶 为继承 人 .同宗 的 大夫 智果 极
力 反 对 .认 为 智 瑶 不 如 智 宣 子 的 另
一
个 儿 子 智 宵 “ 智 瑶 虽 然 相 貌 英
等、 中和 。
望. 便 申请举 家脱 离智 族 姓 氏 . 改姓
辅 氏。 智果 看人 确实 入木 三分 . 在 智 瑶担 任家 主后 .果 然 自恃 自己实 力
强 大 .强 迫 其 他 家 族 划 分 地 盘 给 他
衣服、 言语 、 举动 , 白痴呆 傻 。 ” 汉 宣 帝这 才 放心 而历 史 上才 胜于 德 的小人 更是 不胜 枚举 例如 因“ 指鹿 为 马 ” 而 为 人 所熟 知 的赵高 . 因少 时敏 于行 、 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太阳][太阳][太阳]孝德经典沐心
【原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大意】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
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
【延展】
古话说:“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
”
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站稳脚,人品和能力是缺一不可的。
没有人品,再好的能力也不会被人认可。
宋朝的书法家中,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
即苏轼、黄庭坚、米芾,但其中的蔡,到底是蔡京还是蔡襄,就存有争议。
有人说,蔡氏原本为书法技艺高超的蔡京。
当时蔡京的书法,确实很好,就连同为四大家的米芾也甘拜下风。
由此可见蔡京的书法,确实令人称赞。
但蔡京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在官场惑乱人主、结党营私,他也是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
因为他的品行恶劣,所以后人将蔡京从“四大家”中除名,而替换成了德艺双馨的蔡襄。
才与德-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一)节选[宋]司马光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译文: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
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
棠溪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
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做人第三是做什么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
做人第三是做什么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
做人第三是做什么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
荀子把人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进行人生分类。
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一是要做有所作为的人,还是做碌碌无为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他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生在世就是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和别人留下点什么。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索取。
奉献使人充实,充实才有价值。
二是要做勤奋一世的人,还是做懒惰一生的人?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平庸的人是怎么炼成的?懒惰一生炼成的。
“百种弊端,皆由懒生。
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趋功不敏,一处驰则百处懈也。
”人生很多问题就是懒惰造成的。
“骄与惰未有不败者,勤字用来医惰,慎字用来医骄”。
沈阳故宫有一副联,“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永泰和”。
世上的事,知易行难,但勤奋就不难。
行路难,知难不难。
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
勤奋成就人生。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事业的,无一不是勤奋者。
鲁迅先生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
要想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必须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
三是做消费人生的人,还是做创造人生的人?消费人生就是游戏人生、浪费生命,枉来人世走一遭。
司马光有德无才作文素材
司马光有德无才作文素材
司马光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又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
日后在新旧党争时,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
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诬蔑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
与此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等,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
德与才的辩论
德与才的辩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失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上文为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中的一段关于德与才的论述。
意思是:有才有德是圣人,无才无德是庸人,德大才小是君子,德小才大是小人。
用人的方法,如果不能得到圣人,那么就与君子交往,与其用小人,还不如用愚人。
为啥?君子只会用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只会用自己的才能做坏事,君子有才而做好事,那么国家的好处不会不来;小人有才而做坏事,那么损坏国家的事也不会不来。
而没能力的人想干坏事,聪明劲不够,能力又不行,譬如小狗崽子要咬人,人很容易就把它制服。
而小人作奸犯科有足够的聪明,暴力作乱有足够的勇气,小人的才能像给吃人老虎加上翅膀,为害人民的事能少的了吗!有德的人,人们尊敬他,而有才的人,人们喜欢他,喜欢的人我们更愿意去亲近,敬重的人我们会敬而远之,所以看一个人时我们多被他的才能蒙蔽,而忽略他的道德水准。
道德就像一块璞玉,不能瞬间就光彩夺目,现代社会的匆忙,似乎并不会给他化茧成蝶的机会。
所以人们趋之若鹜的掌握能马上吸引人眼球的东西,在德与才的较量中,现在也许是“德”输的最惨的一刻。
我们看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从最基础的教育开始,三好学生只看学习,教师评级只看升学率,单位评优只看业绩。
道德是不可量化考量的,而且道德考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在这个急急忙忙的社会中,没有人愿意花过多的精力去认知一个人,一份试卷就要简单的多,聪敏与否,能干与否跃然纸上。
就像男女相亲,努力的彼此了解,不如把各自的要求和财产状况表格化,这样的确能节约时间与精力。
1015德才论(25分)C语言
1015德才论(25分)C语⾔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段著名的“德才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才德兼亡谓之愚⼈,德胜才谓之君⼦,才胜德谓之⼩⼈。
凡取⼈之术,苟不得圣⼈,君⼦⽽与之,与其得⼩⼈,不若得愚⼈。
”现给出⼀批考⽣的德才分数,请根据司马光的理论给出录取排名。
输⼊格式:输⼊第⼀⾏给出 3 个正整数,分别为:N(≤10^5),即考⽣总数;L(≥60),为录取最低分数线,即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 L 的考⽣才有资格被考虑录取;H(<100),为优先录取线——德分和才分均不低于此线的被定义为“才德全尽”,此类考⽣按德才总分从⾼到低排序;才分不到但德分到线的⼀类考⽣属于“德胜才”,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类考⽣之后;德才分均低于 H,但是德分不低于才分的考⽣属于“才德兼亡”但尚有“德胜才”者,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类考⽣之后;其他达到最低线 L 的考⽣也按总分排序,但排在第三类考⽣之后。
随后 N ⾏,每⾏给出⼀位考⽣的信息,包括:准考证号德分才分,其中准考证号为 8 位整数,德才分为区间 [0, 100] 内的整数。
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输出第⼀⾏⾸先给出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数 M,随后 M ⾏,每⾏按照输⼊格式输出⼀位考⽣的信息,考⽣按输⼊中说明的规则从⾼到低排序。
当某类考⽣中有多⼈总分相同时,按其德分降序排列;若德分也并列,则按准考证号的升序输出。
输⼊样例:14 60 8010000001 64 9010000002 90 6010000011 85 8010000003 85 8010000004 80 8510000005 82 7710000006 83 7610000007 90 7810000008 75 7910000009 59 9010000010 88 4510000012 80 10010000013 90 9910000014 66 60输出样例:1210000013 90 9910000012 80 10010000003 85 8010000011 85 8010000004 80 8510000007 90 7810000006 83 7610000005 82 7710000002 90 6010000014 66 6010000008 75 7910000001 64 90分析:先分类:1.德才全尽;2.德胜才;3.才德兼亡尚有德胜才;4.剩余及格的考⽣后排序:总分降序;德分降序;准考证号升序注释:typedef是类型定义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光的德才论
才与德本不相同,然而社会习俗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笼统称之为贤,这就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的原因。
天资聪明、头脑清晰、能力很强、性格刚毅,这些叫做才;为人公正、直道而行、仁爱和平,这些叫做德。
才识辅助德的;德是统帅才的。
才德兼备的人叫做圣人;才德两无的人叫做愚人。
德高而才浅的人可称为君子;有才而无德是为小人。
选拔人才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和君子,不能同他们亲近交往,那么与其得一个小人,不如用一个愚人。
为什么呢?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去行善,小人就利用自己的本事来作恶。
凭着才干去做好事,各种好事都能做到;利用本事干坏事,各种坏事都干的出来。
有德之人,人怀敬畏;有才之人,人人喜欢。
喜欢的东西就容易亲近它;敬畏的东西就容易疏远它。
所以识别人才者,就常常为一个人的才能所蒙蔽,而忽视了他的德性。
自古以来,一国之奸臣,一家之孽子,往往由于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身败家破国亡,就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
所以治国、治家者,若能明确区分才德这两个不同标准,摆正二者的先后顺序,那就不必担心选拔不到优秀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