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全球粮食危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节粮减损需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打牢基础:在收获环节,着力解决降水、干燥等突出问题;在储粮环节,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粮食损失可降低至2%以下;在运输环节,推广绿色、安全储粮技术;在加工环节,推广适度加工技术。

以前,每到丰收时节,人们会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如今,这一场景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历史。“新农机不断升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今年以来,在天气条件较差、病虫害偏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实现粮食丰收,离不开农业基础装备的支撑。

科技储粮是粮企的命根子,减少损耗,延缓陈化,才能确保每颗粮食的安全。运输过程中的抛撒遗漏、储粮设施落后、过度加工都是造成损失的原因。比如运输阶段,粮食从收购到加工如果反复打包拆包,易造成抛撒遗漏。可见,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增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速,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可以补齐粮食产后服务短板,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帮农民解决粮食销售问题。

(摘编自2020年10月人民日报《倾听粮食安全》)材料二

有人把种子比喻成粮食的“芯片”,可以说,种质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良种培育从源头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而推动种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加速器”。就水稻增产而言,在肥料、农药、水和农机具投入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依靠科技改良品种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过去,育种工作者需要在海量稻田里艰难收集种质资源,再进行杂交、选育、繁育、试种工作;如今,通过远缘杂交、航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能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育种工作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在种业自主创新工程与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的助力下,我国育种能力稳步提升,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培育良种,一头丰富消费者的“米袋子”,一头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一段时间来,我国大米市场存在优质米、品牌米不足的问题,这对大米育种及良种推广提出更高要求。“决不让一颗种子因疫情落下!”在南繁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员李剑波说。疫情防控中,南繁基地的2800多名科研人员毅然从各地赶回田野,保障基地为全国提供科研用种。

(摘编自刘涓溪《良种培育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材料三

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受今年新冠疫情影响,还有多达1.3亿人可能陷入长期饥饿。这个来自联合国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那么,全球粮食危机真的来了么?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卡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国农作物种植基本实现丰收,全球市场谷物供需形势并不紧张。

但若疫情继续蔓延,将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冲击,各国要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

卡伦指出,疫情蔓延、封锁措施引发的物流中断,不仅将增加部分地区食品进出口的难度,还会推高粮食的价格。疫情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实,这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被写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要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包括收获后的损失。

(摘自央广国际在线《警惕!全球粮食危机要来了么?》2020年8月26日)材料四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冲突、气候变化与经济衰退仍是导致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其中,2018年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400万人因冲突或安全局势动荡而陷入饥饿,占到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大约3300万人在非洲,另有超过2700万人在西亚和中东。同时,还有2900万人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而面临粮食不安全,其中绝大部分都居住在非洲。而经济衰退则在布隆迪、苏丹、津巴布韦等国造成1020万人食不果腹。

报告建议通过终止冲突、促进性别平等、为儿童提供营养和教育、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社会保障,来建立坚实稳定且具有抵抗力的“零饥饿”世界。

报告认为,来自中国的农业援助和技术支持,正在助力非洲饥饿问题的缓解。2018年12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签署协议,双方将加强合作共同帮助索马里、南苏丹等非洲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协议,中国政府将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资金支持,援助的重点是那些遭受粮食严重短缺的流离失所者或难民,特别是其中的妇女和儿童等。

(摘编自《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收季节,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曾是人们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而采取的常见做法,如今这样的情况在不少地区已成为历史。

B.农业基础装备的不断升级,为我国克服天气、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粮食丰收,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C.提倡“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是充分考虑了粮食在收获、储存、加工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均存在损失与浪费现象后提出来的。

D.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全球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众多且在持续增长,这让相关官员开始担忧全球粮食危机即将到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育种工作者在海量稻田里收集种质资源后,再利用科技创新,加快了育种步伐。

B.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部分地区食品进出口难度增加、粮食价格被推高有较大影响。

C.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全球性问题,如果解决得当,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D.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原因较多,其中包含冲突或安全局势动荡、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节粮减损措施的一项是()

A.收获期间,解决好降水、干燥等突出问题,后期推广适度加工技术。

B.储存时正确使用科学储粮装具,运输时推广绿色、安全的储粮技术。

C.从收购到加工不要反复打包拆包,注意补齐粮食生产产后服务短板。

D.提高大米育种及良种推广工作的要求,培养更多科研管理工作人员。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做法有什么全球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D

2.A

3.D

4.①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倾听粮食安全,节粮减损”这个话题;②文章第二段,提出“节粮减损”三个具体措施③文章三四段,具体阐释这三个措施。5.(1)充分利用“节粮减损”的方法,”不仅减少粮食浪费,切增加粮食生产产量,维护粮食安全;(2)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3)加强粮食生产,保障国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居安思危,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警醒,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5)加强国际合作,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