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教学设计
《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
《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
【教学难点】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出示《资料》部分,了解作者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⑴ 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⑵ 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⑶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2、学生按要求预习3、讨论以上问题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读第一段(“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指导学习二、三自然段⑴ 默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⑵ 讨论回答3、讲读第四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险?微机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
4、讲读五、六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讨论思考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五、总结全文六、作业1、朗读课文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1、按学习小组朗读2、总结提问⑴ 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⑵ 孩子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⑶ 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⑷ 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⑸ 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1、找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3、学生书面造句三、作业1、抄写生词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跳水》优秀的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会认“钩、咽”两个生字;会写“凶、脱”等八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跳水教学设计(精选9篇)
跳水教学设计(精选9篇)《跳水》教案篇一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了解猴子、孩子、水手、船长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联系的发展、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理解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学习过程: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二、引导学习第四自然1、质疑、激发辩论。
2、品读段中突出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3、积累词语:段中哪几个词最能说明当时情况十分危急。
4、追索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原因。
三、教师带领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理解猴子更加放肆的原因。
2、结合词语理解,谈谈所讲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3、小结学法,抓重点词、分析事物间的联系。
四、学生自学二、三自然段五、学习五、六自然段1、大家一起为救孩子想办法。
2、品读五自然段,了解船长救孩子的办法。
3、说说从船长身上得到的启发。
六、总结全文、练习分析本段以及全文所讲到的事物间的联系。
七、这件事过后、如果你是船长,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水手,你会怎么说?《跳水》教案篇二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一、活动目标1.能从高20—30厘米处往下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2.能勇敢,不怕困难,有听指挥,守纪律的好品质二、活动准备高20—30厘米的平衡凳三至四条,放在场地四周做“游泳池”边。
三、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随《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跟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模仿操两遍(动作可自编)。
小小运动员(上肢运动),动作真好看(体侧运动),跳台高又高(下蹲运动),跳水真勇敢(跳跃运动)。
2.基本部分(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站在平衡凳上,两手前后自然摆动,身体向下稍蹲下,再充分向上伸展,往下跳。
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膝盖稍弯曲呈蹲状。
《跳水》教案15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跳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水》教案1活动目标建立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喜欢活动,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能从高20—30厘米处往下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幼儿大肌肉能力,培养幼儿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高20—30厘米处往下跳,轻轻落地。
保持身体平衡。
难点:分别从正面、侧面、后面往下跳活动准备体育器材若干平衡木海豚头饰录音机磁带(运动员进行曲)活动过程《运动员进行曲》引出宝宝们这首曲子好听吗?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当运动员吧!幼儿随《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热身运动。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站在平衡凳上,两手前后自然摆动,身体向下稍蹲下,再充分向上伸展,然后跳。
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膝盖稍弯曲呈蹲状。
正、侧、背示范三次。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请跳得好的幼儿做示范。
3、玩“跳水运动员”的游戏。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下正跳。
在水池里学小动物动作。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下侧跳。
在水池中学海豚。
钻圈运动。
幼儿站在平衡木上向后跳。
去海洋馆活动。
4、平地学习跳水的方法正跳、侧跳、后跳1)站在跳台上向跳跳到水池中,学习正小动物行走,小鱼游、青蛙跳、鸭子走、乌龟走等。
2)小乌龟说你们敢不敢从侧面往水里跳呢?让我们从这条小路走过去吧!站在跳台上侧跳小朋友们看过海豚表演吗?在池内钻圈游戏3)从高处走向跳台,进行后跳活动延伸:海豚要请我们去海洋馆。
《跳水》教案2活动目标1、创设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喜欢活动并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2、学习正跳、侧跳、背跳三种跳法。
小学语文《跳水》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跳水》教案五篇小学语文《跳水》教案五篇《跳水》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为四段,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是整理的小学语文《跳水》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跳水》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托尔斯泰的一篇精彩短文,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
文章通过描写孩子、猴子、水手、船长几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来表现船长在危急时刻的机智果断,沉着冷静。
同时告诉人们做事的道理。
二、设计意图: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两部分,因此,我把这两部分作重点教学,学会从文字表面读出背后的故事,同时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明白文章要表明的中心:船长的冷静沉着,机智果断,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三、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生字生词,明白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2、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4、学习作者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
5、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四、教学重点:了解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船长的性格特点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五、教学准备:学生查找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不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只要求查找关于托尔斯泰的资料。
(设计意图:学习这样的文章,如果提前预习就没有了跟随着事情一步步发展的激动紧张的感受,因此不要求孩子提前看课文。
)二、激趣导入:1、孩子们,都看过福尔摩斯的故事吧,他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一个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而且能从结果推断出故事的所有过程。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跳水》教案(精选5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跳水》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跳水》教案1一、本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
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
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钻来钻去”、“模仿人的样子”、“做出可笑的鬼脸”,写出了猴子的活泼与聪明。
“放肆”,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的意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用牙齿和爪子撕”,冲着孩子做鬼脸,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体表现。
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气了,于是他“吓唬”、“大声叫喊”。
水手们笑起来是因为猴子速度快、动作滑稽。
“哭笑不得”说明孩子被戏弄得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它是这篇文章的高潮。
第4自然段继续写猴子戏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段末最后两句强调了孩子走上横木的客观原因。
第5、6自然段讲走上横木后,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7.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智慧和责任的故事。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孩子面对困境时,如何克服恐惧,学会跳水的过程,展现了孩子的勇敢、聪明和责任心。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易于理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同时,课文中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生词和长句子时,可能会存在阅读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勇敢、智慧和责任这些品质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聪明、有责任感的品质,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敢和智慧,积极承担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孩子勇敢、智慧、有责任感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学习。
3.教学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课文。
《跳水》教案(15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跳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水》教案1教学目标: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重点难点:1、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一、谈话质疑,激发兴趣谈话: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2、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二、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出示:取乐放肆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出示:桅杆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出示:不知所措提问:什么意思?三、体会危机、渲染气氛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
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6、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千钧一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万分紧急等)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
《跳水》教案(优秀5篇)
《跳水》教案(优秀5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跳水》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跳水》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4个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控学习时间、演示、引导与点拨。
2、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3、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让学生看相关演示,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从而悟出船长的办法是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
重难点分析: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的办法?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其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跳水,让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展示2、简单介绍作者。
课件展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谈初读课文的印象。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
课件展示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
交流初读印象。
(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的横木遇到了危险。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2)对于文中的船长印象最深,他是个有头脑的人。
三、质疑问难,师生交流。
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课件展示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课件展示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课件展示四、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作者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跳水教学设计篇一一、板书画——激趣引学这一环节是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教师边板画边叙述:在碧蓝的大海上,风平浪静,有一艘外国帆船完成了环球旅行,正往回航行。
人们的心情愉快,聚在甲板上玩乐,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让学生回答,老师继续板画。
紧接着问:课文的一、第二段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以教师的叙述和板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读片断——体会险境这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一题,学习课文的第三、四段。
分两步进行:一步,学习课文第三段。
先让学生提出学习这一段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概括、归纳:(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处境十分危险?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听录音,粗读课文,自己动脑筋找出答案,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精读重点句子,理解文中描写猴子戏弄孩子的两个句子,通过读议,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再抓住描写孩子走上横木的动词:“放开、走上、摇晃、发抖”以及描写水手表情变化的词语:“吓呆了,大叫一声”和“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用幻灯打出)这两组描写孩子所处位置的复句,让学生品味,(利用板画帮助理解),使学生知道孩子遇险,面临生死的险境,情节达到高潮。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如下:(高潮)猴子逗孩子摇晃、发抖险第二步:指导学生小结出学习第三段的方法——“粗、精、品”三读阅读法,进行学法迁移,学习课文第四段。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优秀9篇)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跳水》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跳水》教案篇一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为了取回被夺走的帽子,爬上了船的桅杆的顶端,正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这个故事———《跳水》二、交流预习,以学定教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这个故事,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是怎样引起的?2、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想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梳理问题,以学定教。
视学生问题的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小组交流。
﹚三、自主学习,读书感悟1、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故事是由于水手拿猴子取乐引起的,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2、那事情发生的经过怎样?下面请同学继续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你印象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试一试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不顾生命危险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此时处境怎样?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试一试,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3、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那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得呢?自读课文的较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得?刚才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提示:你可以这样说:船长当时会这样想或船长还可能这样想…﹚4、感情朗读: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
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5、说到这里,老师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秋天,一家三口去爬山游玩,坐索道时,绳索突然断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父母同时想到要救自己的孩子。
在绳索快要落地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双双用手把孩子举了起来,孩子幸存活了下来,而她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她。
6、小结: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内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吧!当孩子在较危险的时候,父母都会想方设法救他们,能够使本无希望的事情发生转机,出现奇迹。
《跳水》教案
《跳水》教案《跳水》教案(精选20篇)《跳水》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跳水》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作者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展示给读者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文中人物各有特点,语言运用熟练,人物刻画形象逼真。
因此,本篇除抓训练重点以外,还应让学生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二、指导思想1.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
使学生自始至终能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发现、自己获得。
2.教师为主导。
教师带领学生读得更深,体会得更细,悟到得更多,发现得更快,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得通过读或写表现出来。
3.语文本体观。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可偏废,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同时在精神与情感上获得满足。
三、总体安排第一课时,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跳出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组织及运用语言材料的精妙之处,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与体会。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
2.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的。
我们这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3.看音像资料,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看完后提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4.自由读课文,弄清事物间的联系。
把描写事物之间联系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教师了解学习情况。
5.交流汇报。
①这些事物之间发生了哪些联系?指名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②画出了哪些语句?指名回答,要求把画出的句子读出来。
6.画图加深理解。
①大家知道了这些事物间的联系,下面我们用一幅图把这些联系表示出来,看谁做得与众不同。
②大家画完了,谁认为自己画得好就到黑板上来画给同学们看。
指名到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把自己画的讲给四人小组的其他人听。
学生在黑板上画完后,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价。
7.自由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8.汇报交流。
《跳水》教学设计(精选7篇)
《跳水》教学设计《跳水》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上课批改作业之外,还要写好教学设计,写好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呢?在此,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跳水》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跳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搜集和积累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处境危险的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4、在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事物在发展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2、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是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在了解事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字词,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板书“列夫·托尔斯泰”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列夫·托尔斯泰这个名字吗?谁知道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作家的情况(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俄国大作家所写的一篇惊险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障碍,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2、板书生字,由学生认读,每个学生至少读一字并组词。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吓唬”,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加深印象,还可结合课文来理解。
如“心惊胆战”,可以查字典或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4、检查读课文情况: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与其他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5、讨论、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孩子为什么要跳水?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
跳水的教案8篇
跳水的教案跳水的教案8篇跳水的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若干,将木珠、玻璃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活动过程:(一)以“跳水表演”引出1、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玻璃珠,引导幼儿与珠珠打招呼)2、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玻璃珠呢?(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1、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
(教师演示木珠跳水)听“咕咚”,木珠宝宝跳到水里去了。
(学说“咕咚”)2、木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3、玻璃珠也来跳水,它跳到水里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幼儿猜测后教师演示)4、玻璃珠跳到水里后是怎么样的?它和木珠一样吗?(幼儿学说:“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三)幼儿操作1、仔细听,谁在说话啊……原来还有很多珠珠也想来跳水,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2、每个幼儿1盒珠珠,把它们抛入水中,观察珠珠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3、收拾整理玩具,活动结束。
跳水的教案2一、活动目标:1、乐于将珠珠抛进水中,初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产生好奇。
2、喜欢抛珠子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快乐。
3、愿意向同伴、老师表述:“木珠浮在水上”、“玻璃珠沉下去了。
”二、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木珠、玻璃珠、钢珠、塑料珠、彩泥珠若干,分别将这些珠珠放在几个筐子中。
2、塑料大盆2个,里面装一半水。
3、在活动前组织幼儿看“跳水”的体育比赛,让幼儿了解“跳水”这一运动。
三、活动过程:(一)以“跳水表演”引出1、孩子们你们看过跳水表演吗?今天,有2位朋友也要来表演跳水,你们看,是谁?(分别出示木珠、钢珠),来和这两个珠珠大声招呼吧!2、木珠是什么样的?(颜色、形状)钢珠呢?(二)跳水表演(教师演示,幼儿表述)1、跳水表演现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木珠。
《跳水》教案优秀5篇
【《跳水》优秀教学设计】《跳水》教案优秀5篇《跳水》优秀教学设计篇一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1):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
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
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2):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附图{图}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
下面以2000年本人在《四川教育》助教行动――创新教育研讨会(乐山)上的课为例。
]学生质疑:(1)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2)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3)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 40秒钟)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
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
1、小组讨论:孩子为什么非要拿那顶不值钱的帽子?(小组争先发言:(1)孩子觉得自己是人,却被小小的猴子耍了,太丢人了。
(2)水手的哄笑,大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3)猴子的放肆,水手的大笑,使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2、书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学生读书)听听,猴子好像在说什么?(学生想象回答:(1)来呀,来拿你的臭帽子吧!(2)哈哈!笨蛋,你是拿不到你的帽子的!……)真气人,孩子怎么想?(学生想象回答:(1)哼!死猴子,我非把你捉住拿回帽子不可。
2023最新-《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是整理的《跳水》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语文《跳水》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并能带着问题合作学习。
2.反馈小组学习的情况,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列夫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跳水》。
(板书课题)2、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列夫的资料。
3、引导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教师汇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例如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课文,认读生字,可同桌互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和句子。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课文的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汇报你读明白了什么。
2、讨论故事的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理清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巩固延伸。
1、把课后生字以词或句子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布置学生阅读列夫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弄清小男孩处于危险处境的原因,了解小男孩获救的经过。
2、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总结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及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词。
2、理清课文各个事物间的联系。
二、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
1、读课文,承接上节课谈不明白的问题;孩子遇到了生命危险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1)先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全班讨论。
第17课《跳水》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跳水运动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它在体育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跳水运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是观看比赛还是参与体育活动,都能有所启发。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在讲解“跳板”一词时,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跳板的实物和作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教学难点
-课文深层意义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课文背后的体育精神和作者的情感态度,需要教师引导和解读。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区分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练习来突破。
-生字词的书写与运用:部分生字词的书写可能对学生构成挑战,教师需提供正确书写示范和练习机会。
-合作学习的组织: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分享观点,提高讨论效率,是教学难点之一。
举例:在解析课文深意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作者通过跳水运动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精神是什么?”并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17课《跳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看过跳水比赛吗?对跳水有什么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跳水运动的奥秘。
-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应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理解跳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的情感。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需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跳水》教案(优秀4篇)
《跳水》教案(优秀4篇)《跳水》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认、会用。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文题目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跳水比赛吗?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给小朋友们写的故事《跳水》比跳水比赛还要有趣、精彩。
2.齐读课文题目二、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请你认真读课文,想个办法个让别的同学很快地知道故事内容。
3.交流:你用什么办法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1)介绍课文主要内容(2)列提纲或小标题(3)画图(4)小组表演(三)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或图示法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1.认真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2.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读读写下的感受3.讨论:你为船长的办法怎样?你觉得还有别的办法吗?(五)分组读课文分组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小组内相互解答。
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讲读课文时大家共同解决。
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课时就学目标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就学过程(一)读课文,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1.回顾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跳水》,齐读课文题目。
2.用逆推法回忆课文内容。
谁跳水?为什么跳?从什么地方跳了?孩子为什么会到那个地方?猴子为何这样放肆?3.读课文,完成跳水图。
(1)故事的发生、发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进行的。
自由朗读课文,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箭头标出来,并用最简洁的动词连起来。
(2)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指名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
(4)师生交流。
4.看图讲讲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二)指导朗读精彩句段。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具体表现在文中拿起地方?找出有关句子1.趣:猴子的、淘气、顽皮。
《跳水》教案范文(通用12篇)
《跳水》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跳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水》教案篇1学生视角本篇课文讲述的故事紧张、惊险,学生定会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难点学生对“甲板”“桅杆”等船上:的设施知之较少,理解上有—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这是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
描写精彩生动、引人人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教学时应注意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联系的变化和发展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以课文中的故事为载体,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和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重点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中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设计特色以研读为主,探究式学习;信息资料1.有关帆船结构的图片或其他资料。
2.师生搜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及其他作品资料。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一、联想,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问:文章题目使你想到了什么?如果下面不是水,而是陆地或别的物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文章。
(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推断能力;交待作家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提出研究课题1.自读课文,自定研究课题。
如:危急时刻,船长为什么要那样做?……2.小组交流,充实课题。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筛选出几个有价值的课题。
(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教师提供几种研究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也可让学生自定研究形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跳水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观看跳水比赛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跳水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跳水动作的描绘,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对跳水动作进行创意性描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观看跳水比赛视频,观察运动员的动作细节。
-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对跳水动作进行描绘,并选出最具创意的表达。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跳水动作进行描绘和评述。
-让学生扮演评委,对跳水动作进行评分,检验学生对比赛规则的理解。
2.教学方法:
-个别指导与集体反馈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跳水运动的基本知识、动作描绘和比赛规则。
-先让学生了解跳水的基本知识,再逐步深入到动作描述、比赛规则等。
-通过分步骤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重难点知识。
3.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讨论和评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4.情境模拟,实践体验:
-设计情境模拟环节,让学生扮演评委,对跳水动作进行评分,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跳水》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敪案及敪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内容
•课题:《跳水》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
2. 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课文《跳水》;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并能够正确使用;
•能够表达自己对跳水的想法,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用法。
4. 教学准备
•课文《跳水》的教材;
•课文学习笔记。
5.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观看跳水比赛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呈现】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注重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讲解】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
让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操练】
让学生做相关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并加深理解。
【归纳】
总结课文要点,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敪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较高,表达了对跳水这项运动的浓厚兴趣。
但在课文中某些生词的解释上,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生词的拓展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在表达方面
仍需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跳水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
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
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
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
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钻来钻去”、“模仿人的样子”、“做出可笑的鬼脸”,写出了猴子的活泼与聪明。
“放肆”,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的意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
“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用牙齿和爪子撕”,冲着孩子做鬼脸,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体表现。
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气了,于是他“吓唬”、“大声叫喊”。
水手们笑起来是因为猴子速度快、动作滑稽。
“哭笑不得”说明孩子被戏弄得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
它是这篇文章的高潮。
先写猴子戏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强调了孩子走上横木的客观原因。
接着讲走上横木后,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候,船长急中生智,意识到只有跳到海里才是唯一解救的办法。
于是果断地用手中的枪逼迫孩子往海里跳。
“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进一步展示了父亲的果断,也说明了情况的危急。
孩子的得救,主要是由于船长当机立断,措施正确,同时也由于孩子及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跳到了水里;水手们在短短的四十秒里就把他救上了甲板。
孩子的得救,是几个方面的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船长在紧急关头,果断命令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险为夷的描述,表现了船长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告诉我们,遇事不能任性,要沉着冷静,善于分析。
【作者介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高尔基对他的评价是“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1.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列夫·托尔斯泰2.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列夫·托尔斯泰3.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列夫·托尔斯泰4.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
——列夫·托尔斯泰5.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列夫·托尔斯泰6.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最优秀作家的书。
——列夫·托尔斯泰7.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列夫·托尔斯泰8.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9.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10.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列夫·托尔斯泰11.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列夫·托尔斯泰12.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13.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尔斯泰14.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
但,理想,只有当它“完整无缺”时,才是理想。
它的方向,只有当它指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数学的直线时,才能表示出来。
——列夫·托尔斯泰15.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16.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列夫·托尔斯泰17.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18.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列夫·托尔斯泰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正确的字画上横线。
炮(蝉弹)船(枪舱)龇牙(咧裂)嘴吓(虎唬)胳(膊博)(桅危)杆二、缩写句子。
1.调皮的小猴子一口气爬上了高高的桅杆。
2.弟弟在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彩色的连环画。
3.大理石的地面平整光洁,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三、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的意思,然后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
2.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一样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哭笑不得”的意思是。
孩子哭笑不得的原因是。
2.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上是为了。
3.从文中画“”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
4.用“”画出两处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
用“”画出两处孩子感情变化的句子。
5.回答问题: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6.“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假如当时你就在那艘船上,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自由发挥)参考答案:一、炮(蝉弹)船(枪舱)龇牙(咧裂)嘴吓(虎唬)胳(膊博)(桅危)杆二、1.小猴子爬上了桅杆。
2.弟弟买了两本连环画。
3.地面能映出倒影来。
三、1. 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2. 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1.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水手们又大笑。
2.取回帽子。
3.孩子的处景十分危险。
4.猴子放肆:“孩子吓唬它……还撕得更凶了。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做着怪样。
”,孩子感情变化:“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气极了……吓呆了。
”5.船长命令孩子立刻跳水。
船长是个机智、沉着、果断、勇敢的人6.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五、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