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归合整复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因跌 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 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 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 愈。”即“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 归合整复包含两种治法,归合针对“筋出 槽”而言,通过理筋复位,使出槽之筋复 回原处;整复针对“骨错缝”而言,通过 整复复位,使错缝、位移之骨复归原位。
三、行气活血




气血在出现异常的状况下,不仅在局部引起病症,也常常引起全身出现 各种病理变化。推拿对气、血的调和作用显著,主要体现在气血的生成、 运行,以及对气血功能的强化与调和等方面均有极大影响。 (一)促进气血生成:一是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实现“胃以通降 为顺”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运用推鸠尾→中脘穴、摩腹、振腹等手 法操作,促进胃的通降功能,使之以降为和,以通为顺,更好地促进脾 胃功能的发挥。二是加强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 (二)促进气血运行:行滞化瘀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包括对有形的瘀 滞和无形的气滞,均能产生活血通络的效果。 (三)强化气血功能:推拿施术能够明显增快血液的循环和水液的代谢, 激发和改善脏腑的生理活动功能,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良性作用。
(三)滑利关节
ຫໍສະໝຸດ Baidu


关节是人体各部位活动的枢纽和轴心,体现以动为用的特性。关节正常的活 动除与关节周围的筋肉功能相关外,还与关节面的平整、关节间隙的润滑密 切相关。因此,影响关节功能障碍的因素可分为筋肌因素和关节因素两种。 1.筋肌因素 常与关节运动相关肌肉、肌腱的损伤、劳损、炎症有关。对于损 伤、劳损引起的功能障碍,称为被动运动障碍。关节急性外伤多有血肿、瘀 阻、肿胀等病理表现,通过推拿活血化瘀,减小组织间的压力,促进损伤组 织周围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损伤组织修复后功能活动也随 之恢复。对于炎症因素引起的功能障碍,如常见的肩关节周围炎,推拿通过 舒筋活血,可促进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消炎散肿止痛;对筋肌粘连、僵硬 者,通过被动活动和运动关节类手法,松解粘连,以促进功能恢复。 2.关节因素 多见于关节退变、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损伤、粘连和关节内肌腱、 韧带的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称为主动功能障碍。推拿在常规手法治疗外, 常采用扳法、摇法、关节杠杆扳法、被动关节运动手法操作,以分解粘连、 增宽关节间隙、增加关节灵活度,达到滑利关节的目的。 对于关节功能障碍总的原则:一是促进组织的代谢;二是促进气血津液的流 动;三是促进受限关节的被动运动。故《灵枢· 本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 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
二、疏通经络



推拿疏通经络的作用体现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谓“经脉所至,主 治所及”。如运用推桥弓治疗高血压,即通过其平肝阳而令血压下降;在肝胆 经所过的胁肋部,运用搓摩胁肋的方法,可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而使胁肋胀痛 缓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分支“入齿中”,临床常用掐按合谷穴的方法治 疗牙痛;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其原因就是因 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腰背部。 现代研究证实,长时间柔和的推拿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而兴奋周围神经, 提示推拿对经气的调整作用,一部分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并通 过神经的反射调节,作用于各脏腑器官组织,达到调整内脏功能来实现的。这 种调节、疏通经络作用的大小,与推拿时手法操作的经络穴位(或部位)的准 确与否、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刺激量大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 例如,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客于经络,使人体产生肌肉酸痛僵硬等不适症 状,此属经络“不通则痛”理论;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可使风、寒、湿邪外 达,经络疏通而痛消,此属经络“通则不痛”理论。故《素问·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 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医宗金鉴· 正骨 心法要旨》说:“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说明推拿具有明显的疏通经络 作用。
四、理筋整复

《正体类要· 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 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推拿可以通过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达到治 疗目的。推拿理筋整复的方法主要有调理经 筋、归合整复、滑利关节。
(一)调理经筋



中医学所说的“筋”,即“经筋”的简称,是指与骨相连 的筋肌组织,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其基本特征是坚韧强劲、约束骨骼,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记载“筋”伤的变化有“筋 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 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的不同。 对于筋伤,无论最后病理结果如何,临床中最主要的不外 乎两个环节,一是筋肌紧张或痉挛,以及由此产生的疼痛; 二是局部经筋紧张(痉挛)和疼痛互为作用,导致活动功 能障碍。推拿治疗既可以缓解筋肌紧张而止痛,又可以消 除痉挛而使活动功能恢复。可以认为,推拿是缓解筋肌紧 张、痉挛,调理筋肌状态平衡的有效方法。
(一)调理经筋


1.调筋止痛机制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拿具有升高局部组织温度, 加快局部血循环的作用。局部温度升高,使痉挛的筋肌得热而松弛,达到 松则舒、松则痛减的目的;局部血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致痛致 炎物质而止痛。二是通过法、按揉法、拿法、擦法等推拿手法操作,刺激 适当的部位或穴位,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疼痛阈值,阻断紧张—疼痛—再 紧张的恶性循环弧,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三是拉伸筋肌止痛。《按摩十法》 指出:“筋缩不舒宜多伸。”通过拔伸法、整复法对紧张或痉挛的筋肌充 分拉伸、调整,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 2.理筋疗伤机制 对于筋伤,古代医家有筋急、筋缩、筋挛、筋短的经验, 现代医学有肌纤维断裂、韧带撕裂、软骨挫伤、关节脱位等病理变化。推 拿理筋疗伤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局部与整体结合、主动 与被动结合、理筋与整复结合的治法,合理选择手法操作力度、方向、刺 激方式等各种技巧,可以增进损伤组织的循环,增强组织气血的供给,促 使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理筋疗伤的目的。二是加强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 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血肿、水肿既是致痛、致炎因素, 也是导致损伤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化等病理改变形成陈伤的主要原因。 推拿通过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治法,促进血肿消散、水肿吸 收,达到消肿疗伤的目的。三是通过理筋通络、软坚散结、松解粘连等治 法,缓解筋肌痉挛,分解粘连,对软组织损伤后粘连、活动功能障碍,起 到解痉疗伤的作用。
推拿调整脏腑作用


导向与目的明确:目的在于“调阴和阳,以平为期”。临床实践证实, 对某一脏腑系统实施的推拿操作,在相应部位和经穴上的弱刺激手法, 可以活跃、兴奋其生理功能;强刺激手法可以降低、抑制其生理功能。 纠正脏腑功能的盛衰:一是选取人体体表相应的穴位,施用适当的推拿 手法,依靠经络系统的介导发挥作用;二是运用各种推拿手法的技巧并 达到足够的刺激量,依靠功力对机体功能系统的调节发挥作用;三是治 疗部位与推拿手法协调刺激配合运用,具有对脏腑功能的双向良性调节 作用;四是推拿手法对脏腑在体表的相应点进行刺激,同样可以达到促 进和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正向调理作用:选择合理的穴位和恰当手法操作,对机体脏腑功能的正 向调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通过改善已病机体的功 能状态,使之趋向平衡,达到缓解或治愈病证的效果;其二,使未病机 体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激发机体潜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的 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保健目的;其三,通过推拿调形御神,在慢性病 的调理方面有明显作用,配合心理治疗,能消除焦虑、悲观,愉悦心情, 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推拿治疗学----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河南中医药大学推拿科 董升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理论

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 过手法做功,作用于 人体体表的皮部、经 络、经筋,调整机体 功能由异常向正常转 归。其基本途径有调 整脏腑,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基础:掌握熟 练、规范的手法
对推拿 临床而言




1.理筋复位 筋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可分为一般损伤、撕裂伤、滑脱、嵌顿四 类。 (1)一般损伤 常见于肌筋膜、肌肉与肌腱交接处、肌腱、韧带部位的损伤,是 筋伤中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损伤部位常有出血、水肿、疼痛等病理表现,通过 推、拿、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疗,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一般理 筋即可,无须复位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2)撕裂伤 常见于韧带、肌腱部位撕裂损伤,以韧带、肌腱的起止点损伤多见。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完全断裂3种类型。在一般损伤推拿治 疗的基础上,需结合对损伤组织的抚平、理正、归顺,并于适当的体位加以固定, 以利于损伤修复和断端生长愈合。对完全断裂的预后较差,原则上以手术修补为 主。 (3)滑脱 可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踝关节肌腱滑脱及关节脱位、骨折等 引起的肌腱滑脱或滑移等。在损伤部位可扪及条索样隆起,局部关节特定方向活 动障碍明显,若治疗不当,可转化为肌腱炎,发生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采用 弹拨法、推扳法及运动关节法等促使其复回原处,再以常规手法操作以巩固其稳 定性。 (4)嵌顿 包括脊柱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膝关节脂肪垫及半月板破裂嵌顿交锁、 弹响指等。推拿主要以调整关节、理筋复位为主,解除嵌顿和交锁,消除临床病 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谢 谢
第二节 推拿治疗作用


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 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来 达到治病目的的。各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 机械性力的刺激,但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便产生 了“功”,这种功是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运用 各种手法技巧操作获得的。 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着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 面还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和信息,通过 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 化、呼吸、运动、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等产生 正效应,从而治疗不同系统的疾患。
前提:选择 合理的手法操作
关键:根据不同病证、 不同病位、不同体质, 合理选择手法的作用 部位、作用层次、作 用方向、作用频率、 作用功力
一 调整脏腑


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气血化生不足, 阴阳平衡失调,人体功能减退,即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 产生的基础。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平衡 阴阳、促进气血化生和运行的作用。




2.整复复位 整复复位是推拿的优势,具有改变病理组织位臵、调整关节、 纠正错位的作用,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脱位、神经卡压等病症, 使错缝、移位之骨回归原位。 (1)改变病理组织位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因移位突出 物的自我免疫反应,导致继发无菌性炎症对局部软组织的刺激,甚至对 周围神经根的直接挤压,出现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功能 受限,行走不便等临床病症。推拿施术应用点按法、法、压法、扳法、 摇法、拔伸法等手法,可促使局部炎症、水肿消散而止痛;通过改变神 经根与突出物的相对位臵,减轻或解除突出物的压迫,使疼痛减轻或消 除,达到治疗目的。 (2)调整关节 常用于脊柱后关节紊乱调整。由于脊柱关节突关节紊乱, 导致两侧肌肉组织紧张度不对称,棘突偏歪,关节突关节间隙改变,关 节囊及邻近的韧带因受牵拉而损伤出现腰背疼痛,甚至影响脏腑功能异 常。推拿常选用推扳、斜扳、脊柱旋转复位及旋转拔伸复位法等调整关 节,纠正紊乱,疗效明显。除局部病症消除外,脏腑功能也得到明显改 善。 (3)纠正错位 常用于骶髂关节损伤和错缝、腰骶关节劳损和腰椎滑脱 等。这些病症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损伤、错缝、劳损、滑脱等因素,继 发无菌性炎症导致腰骶部、骶髂关节局部疼痛外,常累及坐骨神经出现 下肢的放射痛。临床上致病的因素不消除,则症状难以消除。推拿可通 过各种定位、定向的扳法及髋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手法等整复手法操作, 使错缝、位移之骨回归原位,疼痛即可随之减轻或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