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1)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1)
⑨ 运动学:力学分支,不考虑引起任何动 作力时,研究刚体运动学的学科。
生物力学是研究力或能量作用于生物体、 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时力的运动和形式的学科。 刚体生物力学主要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 分,各有独立研究内容和评价标准。
长度、作用力和时间是物理学的要素之一,与 之相关的物理学概念有质量、加速度和速度等。
推拿学的特点
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 学的理论内涵
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 的临床特点
《推拿学》基础篇
1、推拿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2、推拿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⑤ 平衡:作用在刚体上所有力总和、所有力 矩总和等于零的状态。
⑥ 平移:刚体运动时,其任一直线始终与其 初始位置平行的运动。
⑦ 旋转:刚体围绕某一固定轴(直线)做 角位移。轴线可位于刚体之内或刚体之 外。
⑧ 自由度:该体系运动时,确定其位置所 需独立坐标系数目。即刚体沿着所有轴 做前后平移或绕着轴做旋转运动的总数。
载荷产生作用力分为:
1.重力:重力载荷(体重)作用于人体表 现:①连续均匀作用;②作用单向性- 重力线;③总作用力-体重;④重力作 用集中一点-重力点。
2.生理载荷 :以脊柱为参照,体内其它 作用力对其产生载荷:①肌肉作用-平 衡、动力和运动;②韧带-弹性;③液 压-如血压;④肺压-肺脏。
3.功能载荷 :指外部动力产生的载荷造 成脊柱正负加速度改变。包括振动、压 力和冲力。
载荷:外力或瞬间外力作用于一个特定物体, 如作用物体垂直载荷总量为零,可定为此物体 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此时,载荷作用在物体结 构内部产生作用力,为应力,应力可造成组织 结构的变形。载荷和张力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轴向载荷(拉伸和压缩)、剪切力、侧曲力、 扭力。

推拿治疗学理论1

推拿治疗学理论1

推拿治疗学理论1推拿教研室基本理论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推拿治疗的原则推拿治疗的方法其他知识推拿学常用检查方法头面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腰背部、骨盆检查肩部检查肘部检查腕与手部检查髋部检查膝部检查踝与足部检查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调整脏腑推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位、痛点(或疼痛部位),间接作用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对脏腑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所谓“经脉所至,主治所及”就是这个道理。

行气活血一、推拿对气血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二、通过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

三、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循行,活血化瘀。

理筋整复推拿手法对筋伤后产生的“筋出槽、骨错缝”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诸如小关节紊乱、肌腱滑脱、不全脱位、关节错缝、椎间盘突出、肌肉或韧带、筋膜等部分纤维撕裂等病症疗效显著。

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镇痛机制神经系统手法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刺激作用软弱而柔和,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且产生轻感;刺激作用较强烈,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促使精神振奋。

在沿神经走行方向按压时,可使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起到局部镇痛和麻醉作用。

手法的刺激作用,可改善局围神经装置及传导径路,可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以加速其传导反射。

循环系统1.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网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

2.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稠度。

3.推拿手法对心率、心律、心功能都有调节作用。

《推拿治疗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四五 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推拿治疗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四五 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推拿治疗学》编委会
《推拿治疗学》融合出版数字 化资源编创委员...
专家指导委员会
编审专家组
编写说明
绪论
二 推拿治疗学 的课程目标及内

一 推拿治疗学 的定义及特点
三 推拿治疗学 的学习方法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 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推拿治疗 的作用原理
第三章 推拿治则 与基本治法
第四章 推拿治疗 的基本知识
(一)中医学类 专业
(二)针灸推拿 学专业
(三)中西医临 床医学专业
(四)中药学类 专业
(五)护理学专 业
(六)公共课
(七)中医骨伤 科学专业
(八)中医养生 学专业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0 1
一 春秋 战国以前 (前221 年以前)
0 2
二 秦、 汉、三国 时期(前 221~ 220年...
0 3
三 魏、 晋、南北 朝时期 (220~ 581年...
0 4
四 隋、 唐时期 (581~ 907年)
0 6
六 明代 (1368 ~1664 年)
0 5
五 宋、 金、元时 期 (907~ 1368年)
4 第四节 推拿
治疗的施术原 则
5 第五节 推拿
意外情况的预 防与处理
治疗篇
第五章 骨伤 1
科脊柱病证推 拿
第六章 骨伤 2
科四肢病证推 拿
3 第七章 内科
病证推拿
4 第八章 妇科
病证推拿
5 第九章 五官
科病证推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 病证推拿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肢 关节病证

第一章推拿学基础1

第一章推拿学基础1
2、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耐痛阈。 3、拉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例如: 推桥弓可平肝潜阳 搓摩胁肋可舒肝理气而缓解胁肋胀痛 掐按合谷穴可止牙痛 按揉角孙穴可治偏头痛
舒筋通络:可使紧张痉挛的筋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因 此可以说是松则通,通则不痛。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医政设施——设有按摩专科及医生
(3)治疗范围:涉及伤科、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及急救 等方面的疾病。
(4)发展了膏摩和自我按摩。
3.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 (公元220年~960年)
推拿学术发展特点: (1)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 (2)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 (3)推拿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防病 (4)膏摩盛行
内功推拿流派 马万起、马万龙
脏腑推拿流派 王文——《脏腑图点穴法》
腹诊推拿流派 骆俊昌 《三宝合璧》、《推拿入门》
7.新中国 (1949年~至今)
1956年——上海成立我国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 1958年——上海建立国内第一所中医推拿门诊部,开设了
推拿专科学校,邀请当时全国著名推拿专家任教,培养推 拿专业人才。 60年代开始成立推拿专门研究机构,并进行现代实验研究。 70年代后期,高等中医院校正式设置推拿专业,后又成立 针灸推拿系。 1987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推拿学术团体“中华全国中医 学会推拿学会”。 1991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成立
推、拿、按、摩是四种推拿手法。
保健预防——按摩 医疗治病——推拿
四、推拿与按摩的区别
从推拿发展史看:
①“按摩”包括的手法相对较少,临床治疗的病种 亦少,范围较窄;而“推拿”包括的手法相对较 多,临床治疗的病种亦多,范围涉及临床各科疾 病。

中医推拿治疗学基础

中医推拿治疗学基础

03
揉法
04
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 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 侧肌群肌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 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 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 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 和的摩擦。
手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
选择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的环境,保持室 内整洁,温度适宜。推拿前患者应排空大、 小便,穿好舒适的衣服,需要时可裸露推拿 部位。
脏腑辨证
根据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 变化,对疾病症状进行分 析归纳。
经络辨证
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及所属 脏腑功能进行辨证。
针对不同证型的推拿治疗策略
风寒湿痹证
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常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拿手法如揉法、摩法、推法等

气血瘀滞证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常用推 拿手法如按法、点法、拨法等。
3
经络系统的特点
经络系统具有独特的循行路线和分布规 律,以及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 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常用腧穴定位、主治及配伍规律
常用腧穴定位
常用腧穴包括头面部、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部的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定位方法 和取穴技巧。例如,头面部的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胸腹部 的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案例三
失眠的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易醒等症状。在推拿治疗中 ,可以选取头部的百会穴、神门穴等穴位进行按摩和推拿操作,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改 善睡眠质量。
04
辨证施治原则与方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前提:选择 合理的手法操作
关键:根据不同病证、 不同病位、不同体质, 合理选择手法的作用 部位、作用层次、作 用方向、作用频率、 作用功力
一 调整脏腑


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气血化生不足, 阴阳平衡失调,人体功能减退,即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 产生的基础。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平衡 阴阳、促进气血化生和运行的作用。




1.理筋复位 筋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可分为一般损伤、撕裂伤、滑脱、嵌顿四 类。 (1)一般损伤 常见于肌筋膜、肌肉与肌腱交接处、肌腱、韧带部位的损伤,是 筋伤中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损伤部位常有出血、水肿、疼痛等病理表现,通过 推、拿、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疗,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一般理 筋即可,无须复位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2)撕裂伤 常见于韧带、肌腱部位撕裂损伤,以韧带、肌腱的起止点损伤多见。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完全断裂3种类型。在一般损伤推拿治 疗的基础上,需结合对损伤组织的抚平、理正、归顺,并于适当的体位加以固定, 以利于损伤修复和断端生长愈合。对完全断裂的预后较差,原则上以手术修补为 主。 (3)滑脱 可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踝关节肌腱滑脱及关节脱位、骨折等 引起的肌腱滑脱或滑移等。在损伤部位可扪及条索样隆起,局部关节特定方向活 动障碍明显,若治疗不当,可转化为肌腱炎,发生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采用 弹拨法、推扳法及运动关节法等促使其复回原处,再以常规手法操作以巩固其稳 定性。 (4)嵌顿 包括脊柱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膝关节脂肪垫及半月板破裂嵌顿交锁、 弹响指等。推拿主要以调整关节、理筋复位为主,解除嵌顿和交锁,消除临床病 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归合整复

《推拿学》理论教学大纲

《推拿学》理论教学大纲

《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临床课【教学时数】72学时【课程学分】学分【开设专业】康复系:康复治疗技术【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选用教材】《推拿学》邵湘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参考教材】1.《推拿手法学》王之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推拿治疗学》罗才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推拿学》严隽陶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5.《针灸推拿学》邵湘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中国推拿治疗学》宋一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7.《推拿学》吕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中医推拿学》曹仁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推拿学》罗才贵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推拿功法学》吕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程性质和目的】推拿学是中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临床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应用推拿方法与技能、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保健养生的学科,通过对推拿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的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并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1.使学生具备初、高级推拿职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推拿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初步形成解决临床(诊查、预防、治疗、养生)推拿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为进一步学习掌握推拿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辩证思维能力。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上篇基础篇第一章推拿学发展源流一、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推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对象、基本内容。

2.了解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推拿学的发展需要,查阅相关史料和资料。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为推拿学基本概念、基本对象、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为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推拿学发展源流第二章推拿知要一、教学目的及要求[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推拿的分类、体位、常用介质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推拿手法学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第一章
复位法

二、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及其运动学、动 力学规律
三、推拿手法学的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研究
1.推拿医师的生理状态 2.推拿医师的自我劳动保护问题 3.提高推拿手法的工作效率 4.改进手法操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5.评价和筛选手法
怎样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评价推拿手法的合 理性?
①临床疗效肯定(适应症)
②手术者能够接受(安全、痛苦小)
持久 一指手法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 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 续。
二指手法在某一具体部位操作 时,应该维持一定时间,使该部位产生 感应(得气),切勿不停地乱移动操作 部位。
有力 是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 包括固定部位的压力和操作过程中 运用的功力。有力是前提,应根据 治疗的对象、病症的虚实、施治的 部位和手法的性质来决定力量的大 小。
治疗部位或腧穴的手段。
第五节 推拿手法的学习方法
一、推拿手法基本技能的学习 分为三个阶段: 1.基本动作的学习和训练,即学习手
法之“形” 2.手法渗透力的学习和训练,即练习
手法之“神”,或“功力” 3.人体操作练习
二、推拿手法技术的要求
熟练的掌握持久、有力、均匀、柔 和推拿手法,四者密切相关、相辅 相成、相互渗透。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推拿手法的技术要求和施术 原则
2.熟悉:推拿手法学的研究内容 3.了解:推拿手法在推拿治疗中的地

第一节 推拿手法学概述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 结构、动作原理、技术训练、作用机制及 临床应用规律的注重技能训练的一门学科。 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
学习《推拿手法学》的意义
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推拿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特别是对手法技能的学习、充分 训练和把握,为后续的《推拿治疗学》 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针灸推拿专业的 基础技能课之一。

推拿治疗学理论课件

推拿治疗学理论课件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患者在推拿治疗后应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
、合理的饮食等。
推拿治疗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忌症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进 行推拿治疗。
恶性肿瘤
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治 疗。
传染性疾病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 治疗。
皮肤破损、炎症
皮肤破损、炎症等部位不宜进行推拿 治疗。
05 推拿治疗学研究 进展与未来展望
现代医学对推拿治疗学的认识与研究
现代医学对推拿治疗学的认识
推拿治疗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推拿 治疗学的原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
推拿治疗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推拿治疗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临床实践、基础研究、机制探讨等方面。同 时,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包括临床观察、随机对照试验、动物实验等。
推拿治疗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早期发展
现代发展与创新
推拿治疗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早期以 按摩、捏脊等形式应用于临床。
现代以来,推拿治疗学在理论和实践 方面不断创新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 了更多有效手段。
经典文献与理论形成
随着历代医家的实践与总结,推拿治 疗学的经典文献和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
02 推拿治疗学基本 原理
推拿治疗学理论课件
目录
• 推拿治疗学概述 • 推拿治疗学基本原理 • 推拿治疗学临床应用 • 推拿治疗学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 推拿治疗学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推拿治疗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推拿治疗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运用推拿手法进行疾病防 治的医学学科。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课件

推拿学治疗原理医学课件

一般检查
一、形态检查 二、功能检查 三、疼痛检查
一、形态检查
1、脊柱检查 生理弯曲、有否侧弯等。 2、四肢检查 丈量其长短、粗细等变化。
二、功能检查
三、疼痛检查
1、疼痛的性质 局灶痛:损伤是在局部神经末梢。 放射痛:损伤在神经根或神经干,疼痛沿
机理、假说
经络学说 神经、神经-体液调节学说 脊柱病因学说 生物全息律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背俞穴、腹募穴,特定穴
调整脏腑功能(相连、对应、内在)
有关经络、腧穴的推拿研究
⒈ 经穴实质 ⒉ 穴位与内脏的相关性 ⒊ 腧穴特异性
神经、神经-体液调节学说
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
生物化学
推拿的生化研究
神经受压假说
最早提出神经受压假说的是D.D.Palmer, 他认为半脱位时的脊椎位移可使椎间孔变 小,造成从大脑向组织细胞或从组织细胞 向大脑传导的精神脉冲发生障碍以及神经 活动的不平衡。后来Hadley、Junghhans 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都以证明发生半脱位时 的脊椎可以压迫脊神经。
生物全息律学说
二、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
对伤筋的治疗是推拿临床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凡人体各个关节、韧带、肌肉、肌 腱遭受外来撞击、牵拉、扭转、挤压或因 年迈体虚、操劳过度所致的疾患,未见骨 折、皮肉破损者,皆属伤筋范畴。
1.舒筋通络
受损害的软组织,在疼痛的刺激下,通过 神经的反射作用,处于紧张、痉挛状态, 以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 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如治疗失当,痉挛 的受损组织可形成粘连,进一步影响患肢 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 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 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内在原因,做到 标本 皆“松”。

推拿学基础

推拿学基础

推拿学基础第一篇:推拿学基础推拿学基础一、概述(一)定义:1、推拿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法及其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学的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和推拿功法学。

以上五门课程是推拿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目。

2、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它属于物理性质疗法、外治法的范围。

它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易学、经济、且无副作用、无痛苦、无损伤,但疗效又好的特点。

它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等的副作用的了解,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推拿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关于药物的副作用,古人云:“是药皆有毒”。

即使是补药,长期、过量的服用,亦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谚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多运动。

运动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对某一个人来说,给他推拿就相当于机体在做被动运动。

所以说推拿亦是祛病延年,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报道:长期、大量服用人参,后来产生中毒症状。

日本曾报道过: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产生中毒的病例。

(二)名称:推拿古代称按摩、按跷、按蟜、案皖(音完)等。

目前我国南方一般称“推拿”,北方一般称“按摩”,有的地方混称,“推拿”、“按摩”同时存在。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

按摩这一名称被推拿这个更为明确的概念所取代,可以说:由按摩改称推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飞跃,也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推拿”这一职业,目前我国市场上很混乱。

从事推拿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系统学习过、了解推拿的人很少,精通推拿的人就更少。

像美容院的按摩、发廊的按摩、盲人按摩、洗浴中心的按摩及足浴城、推拿城、按摩中心等场所,这些地方的推拿从业人员就没有系统学习过推拿,有的只是参加过短期培训,有的根本就没学过,他们不懂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生理等方面的医学知识,以致经常出现推拿造成的伤害,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这大大损害了推拿的社会声誉,影响了推拿的健康发展。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推拿疏通经络的作用体现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谓“经脉所至,主 治所及”。如运用推桥弓治疗高血压,即通过其平肝阳而令血压下降;在肝胆 经所过的胁肋部,运用搓摩胁肋的方法,可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而使胁肋胀痛 缓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分支“入齿中”,临床常用掐按合谷穴的方法治 疗牙痛;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其原因就是因 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腰背部。 现代研究证实,长时间柔和的推拿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而兴奋周围神经, 提示推拿对经气的调整作用,一部分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并通 过神经的反射调节,作用于各脏腑器官组织,达到调整内脏功能来实现的。这 种调节、疏通经络作用的大小,与推拿时手法操作的经络穴位(或部位)的准 确与否、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刺激量大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 例如,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客于经络,使人体产生肌肉酸痛僵硬等不适症 状,此属经络“不通则痛”理论;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可使风、寒、湿邪外 达,经络疏通而痛消,此属经络“通则不痛”理论。故《素问·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 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医宗金鉴· 正骨 心法要旨》说:“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说明推拿具有明显的疏通经络 作用。
(一)调理经筋
1.调筋止痛机制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拿具有升高局部组织温度, 加快局部血循环的作用。局部温度升高,使痉挛的筋肌得热而松弛,达到 松则舒、松则痛减的目的;局部血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致痛致 炎物质而止痛。二是通过法、按揉法、拿法、擦法等推拿手法操作,刺激 适当的部位或穴位,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疼痛阈值,阻断紧张—疼痛—再 紧张的恶性循环弧,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三是拉伸筋肌止痛。《按摩十法》 指出:“筋缩不舒宜多伸。”通过拔伸法、整复法对紧张或痉挛的筋肌充 分拉伸、调整,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 2.理筋疗伤机制 对于筋伤,古代医家有筋急、筋缩、筋挛、筋短的经验, 现代医学有肌纤维断裂、韧带撕裂、软骨挫伤、关节脱位等病理变化。推 拿理筋疗伤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局部与整体结合、主动 与被动结合、理筋与整复结合的治法,合理选择手法操作力度、方向、刺 激方式等各种技巧,可以增进损伤组织的循环,增强组织气血的供给,促 使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理筋疗伤的目的。二是加强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 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血肿、水肿既是致痛、致炎因素, 也是导致损伤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化等病理改变形成陈伤的主要原因。 推拿通过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治法,促进血肿消散、水肿吸 收,达到消肿疗伤的目的。三是通过理筋通络、软坚散结、松解粘连等治 法,缓解筋肌痉挛,分解粘连,对软组织损伤后粘连、活动功能障碍,起 到解痉疗伤的作用。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缓解疲劳:通过推拿手法,缓解 肌肉紧张,消除疲劳
增强免疫力:推拿可以促进血液 循环,增强免疫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改善睡眠:推拿有助于改善睡眠 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缓解疼痛: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疼 痛,减轻关节疼痛
面部推拿:改善皮肤松弛、 皱纹、黑眼圈等问题
颈部推拿:缓解颈部疲劳、 僵硬,改善颈部线条
举办国际会议:定期举办国际推拿学术会议,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推广推拿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拿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推拿疗法。
培养国际人才:加强国际推拿人才的培养,提高推拿的国际影响力。
添加标题
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按、摩、推、 拿、揉、捏、搓、拍等。
推拿的禁忌症包括皮肤病、骨折、 出血性疾病等。

按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按压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揉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揉捏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推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推压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拿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拿捏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
01 推 拿 学 概 述 02 推 拿 基 础 知 识 03 推 拿 技 术 要 领 04 推 拿 实 践 与 应 用 05 推 拿 的 传 承 与 发 展
推拿学是一门以 中医理论为指导, 运用各种手法作 用于人体体表, 以达到调整脏腑 功能、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扶正祛邪、 防治疾病的目的。

拍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拍打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拔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拔起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捻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捻转穴位或肌肉,以缓解疼痛和紧张

上篇基础篇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第一节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上篇基础篇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第一节推拿治疗基本原理
(二)促进气血运行:行滞化瘀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包括对有形的瘀 滞和无形的气滞,均能产生活血通络的效果。
(三)强化气血功能:推拿施术能够明显增快血液的循环和水液的代谢, 激发和改善脏腑的生理活动功能,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良性作用。
四、理筋整复
《正体类要·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 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推拿可以通过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达到治 疗目的。推拿理筋整复的方法主要有调理经 筋、归合整复、滑利关节。
二、疏通经络
推拿疏通经络的作用体现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谓“经脉所至,主 治所及”。如运用推桥弓治疗高血压,即通过其平肝阳而令血压下降;在肝胆 经所过的胁肋部,运用搓摩胁肋的方法,可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而使胁肋胀痛 缓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分支“入齿中”,临床常用掐按合谷穴的方法治 疗牙痛;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其原因就是因 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腰背部。
现代研究证实,长时间柔和的推拿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而兴奋周围神经, 提示推拿对经气的调整作用,一部分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并通 过神经的反射调节,作用于各脏腑器官组织,达到调整内脏功能来实现的。这 种调节、疏通经络作用的大小,与推拿时手法操作的经络穴位(或部位)的准 确与否、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刺激量大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
对于筋伤,无论最后病理结果如何,临床中最主要的不外 乎两个环节,一是筋肌紧张或痉挛,以及由此产生的疼痛; 二是局部经筋紧张(痉挛)和疼痛互为作用,导致活动功 能障碍。推拿治疗既可以缓解筋肌紧张而止痛,又可以消 除痉挛而使活动功能恢复。可以认为,推拿是缓解筋肌紧 张、痉挛,调理筋肌状态平衡的有效方法。
(一)调理经筋
中医学所说的“筋”,即“经筋”的简称,是指与骨相连 的筋肌组织,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其基本特征是坚韧强劲、约束骨骼,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第二节 推拿治疗作用


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 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来 达到治病目的的。各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 机械性力的刺激,但熟练而高超的手法便产生 了“功”,这种功是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运用 各种手法技巧操作获得的。 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着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 面还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和信息,通过 神经、体液等系统,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 化、呼吸、运动、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等产生 正效应,从而治疗不同系统的疾患。
推拿治疗学----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治疗学基础理论
河南中医药大学推拿科 董升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理论

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 过手法做功,作用于 人体体表的皮部、经 络、经筋,调整机体 功能由异常向正常转 归。其基本途径有调 整脏腑,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基础:掌握熟 练、规范的手法
对推拿 临床而言




2.整复复位 整复复位是推拿的优势,具有改变病理组织位臵、调整关节、 纠正错位的作用,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脱位、神经卡压等病症, 使错缝、移位之骨回归原位。 (1)改变病理组织位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因移位突出 物的自我免疫反应,导致继发无菌性炎症对局部软组织的刺激,甚至对 周围神经根的直接挤压,出现下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功能 受限,行走不便等临床病症。推拿施术应用点按法、法、压法、扳法、 摇法、拔伸法等手法,可促使局部炎症、水肿消散而止痛;通过改变神 经根与突出物的相对位臵,减轻或解除突出物的压迫,使疼痛减轻或消 除,达到治疗目的。 (2)调整关节 常用于脊柱后关节紊乱调整。由于脊柱关节突关节紊乱, 导致两侧肌肉组织紧张度不对称,棘突偏歪,关节突关节间隙改变,关 节囊及邻近的韧带因受牵拉而损伤出现腰背疼痛,甚至影响脏腑功能异 常。推拿常选用推扳、斜扳、脊柱旋转复位及旋转拔伸复位法等调整关 节,纠正紊乱,疗效明显。除局部病症消除外,脏腑功能也得到明显改 善。 (3)纠正错位 常用于骶髂关节损伤和错缝、腰骶关节劳损和腰椎滑脱 等。这些病症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损伤、错缝、劳损、滑脱等因素,继 发无菌性炎症导致腰骶部、骶髂关节局部疼痛外,常累及坐骨神经出现 下肢的放射痛。临床上致病的因素不消除,则症状难以消除。推拿可通 过各种定位、定向的扳法及髋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手法等整复手法操作, 使错缝、位移之骨回归原位,疼痛即可随之减轻或消失。
(三)滑利关节



关节是人体各部位活动的枢纽和轴心,体现以动为用的特性。关节正常的活 动除与关节周围的筋肉功能相关外,还与关节面的平整、关节间隙的润滑密 切相关。因此,影响关节功能障碍的因素可分为筋肌因素和关节因素两种。 1.筋肌因素 常与关节运动相关肌肉、肌腱的损伤、劳损、炎症有关。对于损 伤、劳损引起的功能障碍,称为被动运动障碍。关节急性外伤多有血肿、瘀 阻、肿胀等病理表现,通过推拿活血化瘀,减小组织间的压力,促进损伤组 织周围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损伤组织修复后功能活动也随 之恢复。对于炎症因素引起的功能障碍,如常见的肩关节周围炎,推拿通过 舒筋活血,可促进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消炎散肿止痛;对筋肌粘连、僵硬 者,通过被动活动和运动关节类手法,松解粘连,以促进功能恢复。 2.关节因素 多见于关节退变、关节囊及周围韧带损伤、粘连和关节内肌腱、 韧带的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称为主动功能障碍。推拿在常规手法治疗外, 常采用扳法、摇法、关节杠杆扳法、被动关节运动手法操作,以分解粘连、 增宽关节间隙、增加关节灵活度,达到滑利关节的目的。 对于关节功能障碍总的原则:一是促进组织的代谢;二是促进气血津液的流 动;三是促进受限关节的被动运动。故《灵枢· 本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 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
(二)归合整复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指出:“因跌 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 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 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 愈。”即“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 归合整复包含两种治法,归合针对“筋出 槽”而言,通过理筋复位,使出槽之筋复 回原处;整复针对“骨错缝”而言,通过 整复复理筋复位 筋伤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可分为一般损伤、撕裂伤、滑脱、嵌顿四 类。 (1)一般损伤 常见于肌筋膜、肌肉与肌腱交接处、肌腱、韧带部位的损伤,是 筋伤中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损伤部位常有出血、水肿、疼痛等病理表现,通过 推、拿、按、揉、摩、擦等手法治疗,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一般理 筋即可,无须复位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2)撕裂伤 常见于韧带、肌腱部位撕裂损伤,以韧带、肌腱的起止点损伤多见。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完全断裂3种类型。在一般损伤推拿治 疗的基础上,需结合对损伤组织的抚平、理正、归顺,并于适当的体位加以固定, 以利于损伤修复和断端生长愈合。对完全断裂的预后较差,原则上以手术修补为 主。 (3)滑脱 可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滑脱、踝关节肌腱滑脱及关节脱位、骨折等 引起的肌腱滑脱或滑移等。在损伤部位可扪及条索样隆起,局部关节特定方向活 动障碍明显,若治疗不当,可转化为肌腱炎,发生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采用 弹拨法、推扳法及运动关节法等促使其复回原处,再以常规手法操作以巩固其稳 定性。 (4)嵌顿 包括脊柱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膝关节脂肪垫及半月板破裂嵌顿交锁、 弹响指等。推拿主要以调整关节、理筋复位为主,解除嵌顿和交锁,消除临床病 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理筋整复

《正体类要· 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 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推拿可以通过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达到治 疗目的。推拿理筋整复的方法主要有调理经 筋、归合整复、滑利关节。
(一)调理经筋



中医学所说的“筋”,即“经筋”的简称,是指与骨相连 的筋肌组织,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其基本特征是坚韧强劲、约束骨骼,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记载“筋”伤的变化有“筋 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 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的不同。 对于筋伤,无论最后病理结果如何,临床中最主要的不外 乎两个环节,一是筋肌紧张或痉挛,以及由此产生的疼痛; 二是局部经筋紧张(痉挛)和疼痛互为作用,导致活动功 能障碍。推拿治疗既可以缓解筋肌紧张而止痛,又可以消 除痉挛而使活动功能恢复。可以认为,推拿是缓解筋肌紧 张、痉挛,调理筋肌状态平衡的有效方法。
(一)调理经筋


1.调筋止痛机制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拿具有升高局部组织温度, 加快局部血循环的作用。局部温度升高,使痉挛的筋肌得热而松弛,达到 松则舒、松则痛减的目的;局部血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致痛致 炎物质而止痛。二是通过法、按揉法、拿法、擦法等推拿手法操作,刺激 适当的部位或穴位,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疼痛阈值,阻断紧张—疼痛—再 紧张的恶性循环弧,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三是拉伸筋肌止痛。《按摩十法》 指出:“筋缩不舒宜多伸。”通过拔伸法、整复法对紧张或痉挛的筋肌充 分拉伸、调整,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 2.理筋疗伤机制 对于筋伤,古代医家有筋急、筋缩、筋挛、筋短的经验, 现代医学有肌纤维断裂、韧带撕裂、软骨挫伤、关节脱位等病理变化。推 拿理筋疗伤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局部与整体结合、主动 与被动结合、理筋与整复结合的治法,合理选择手法操作力度、方向、刺 激方式等各种技巧,可以增进损伤组织的循环,增强组织气血的供给,促 使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理筋疗伤的目的。二是加强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 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血肿、水肿既是致痛、致炎因素, 也是导致损伤组织粘连、纤维化、瘢痕化等病理改变形成陈伤的主要原因。 推拿通过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治法,促进血肿消散、水肿吸 收,达到消肿疗伤的目的。三是通过理筋通络、软坚散结、松解粘连等治 法,缓解筋肌痉挛,分解粘连,对软组织损伤后粘连、活动功能障碍,起 到解痉疗伤的作用。
前提:选择 合理的手法操作
关键:根据不同病证、 不同病位、不同体质, 合理选择手法的作用 部位、作用层次、作 用方向、作用频率、 作用功力
一 调整脏腑


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气血化生不足, 阴阳平衡失调,人体功能减退,即所谓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 产生的基础。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平衡 阴阳、促进气血化生和运行的作用。
三、行气活血




气血在出现异常的状况下,不仅在局部引起病症,也常常引起全身出现 各种病理变化。推拿对气、血的调和作用显著,主要体现在气血的生成、 运行,以及对气血功能的强化与调和等方面均有极大影响。 (一)促进气血生成:一是加强胃腑功能,调畅气机,实现“胃以通降 为顺”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运用推鸠尾→中脘穴、摩腹、振腹等手 法操作,促进胃的通降功能,使之以降为和,以通为顺,更好地促进脾 胃功能的发挥。二是加强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 (二)促进气血运行:行滞化瘀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包括对有形的瘀 滞和无形的气滞,均能产生活血通络的效果。 (三)强化气血功能:推拿施术能够明显增快血液的循环和水液的代谢, 激发和改善脏腑的生理活动功能,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良性作用。
推拿调整脏腑作用


导向与目的明确:目的在于“调阴和阳,以平为期”。临床实践证实, 对某一脏腑系统实施的推拿操作,在相应部位和经穴上的弱刺激手法, 可以活跃、兴奋其生理功能;强刺激手法可以降低、抑制其生理功能。 纠正脏腑功能的盛衰:一是选取人体体表相应的穴位,施用适当的推拿 手法,依靠经络系统的介导发挥作用;二是运用各种推拿手法的技巧并 达到足够的刺激量,依靠功力对机体功能系统的调节发挥作用;三是治 疗部位与推拿手法协调刺激配合运用,具有对脏腑功能的双向良性调节 作用;四是推拿手法对脏腑在体表的相应点进行刺激,同样可以达到促 进和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正向调理作用:选择合理的穴位和恰当手法操作,对机体脏腑功能的正 向调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通过改善已病机体的功 能状态,使之趋向平衡,达到缓解或治愈病证的效果;其二,使未病机 体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并有利于激发机体潜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的 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保健目的;其三,通过推拿调形御神,在慢性病 的调理方面有明显作用,配合心理治疗,能消除焦虑、悲观,愉悦心情, 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