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综述作者:曹凡来源:《人间》2016年第09期摘要:公共治理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理论之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西方国家便开始涉足,并且在公共治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本综述将涉及对公共治理的研究背景、概念的界定、核心理论和研究困境的研究。

本文以公共治理的研究背景为公共治理研究的起点,对公共治理的概念进行厘定,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然后论述公共治理的核心理论——网络管理理论,最后对公共治理理论面临的困境进行综述。

关键词:西方;公共治理理论;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28-01一、公共治理理论研究的背景治理理论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

二是与市场和等级制的调节机制发生危机有关。

在对英国政府的分析中罗茨认为,英国政府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空洞国家”来概括,其表现为,私有化以及公共干预范围的缩小、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功能的缺失、英国政府功能的缺失等。

所谓国家的空洞化就是指公共部门变得零散化,而这种零散化导致政府在执行中的控制力变弱。

同时,组织网络不断增加,大量的复杂组织的管控变得更加困难,政府的控制能力也必然受到大众的质疑。

Kettl指出,因为政府的合同外包,使得政府发现他们自己正处在复杂的公私关系的环境中,而政府对这种情况的认识和了解却是很不缺的。

政府只有很少的控制力,但是他们却呈倒着一个他们无法真正彻底控制的体制负责。

那些不介入的控制不可能给予政府足够的影响力以调控网络,国家空洞化侵蚀了政府的协调与计划能力。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认为,现在已经严重弱化了国家,重要的很多资源和控制力也由于地方的分权而被削弱。

杰夫斯特劳思曼在对公共管理发展的描述中提出,公共管理正在稳步向前发展,更加趋向于协调理论、网络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制度构建和维持理论的方向发展。

治理理论主要思想综述

治理理论主要思想综述

第8卷第3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01.8No.3 2007年6月JOURNAL O F ZH ENGZ HOU U N IV E RS IT Y 0F L I G H T INDUSTRY(Social Science)Ju n.2007【文章编号]1009—3729(2007)03—0038-04治理理论主要思想综述张宝锋(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治理理论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治道变革的主流理论,其逻辑体系包括“经济人”假设、公民参与、自组织治理、强势民主、顾客导向、市场化政府等。

自组织治理是治理逻辑体系的内核,其主要特征是交换与合作、支持与制衡、互惠与信任。

【关键词】治理;自组织治理;公民社会【中图分类号]D O;C91—06【文献标识码】A治理作为当今新公共管理或新公共行政的代成本,或是取得最大收益,或是把成本降到最低。

名词,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发挥了巨大(2)知识的完备性、偏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计算能作用,成为一种居于主流地位的治国理念,鉴于其对力。

知识的完备性是指个人在经济活动时具备关于我国政府的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因其所处环境的各方面知识,其具备程度即使达不到此对治理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十分必要。

绝对完备,至少也是相当丰富与透彻的。

偏好的稳定性是指个人的偏好体系是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一、“经济人"假设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

较强的计算能力是指治理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个人能计算出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哪个可达到其偏主义,而二者都是以“经济人”作为自己学说出发点好尺度上的最高点。

[1l 的。

治理理论在承袭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思想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政治同时,也将它们立论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接纳了过领域。

政治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公共选择,与在经济来。

“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活动中一样,个人在参与政治活动时也以个人利益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时总是的最大化为目的。

浅谈治理理论剖析

浅谈治理理论剖析

浅论“治理理论”摘要: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是关于当前政府和政府改革的研究课题。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福利国家失败和市场机制失灵的语境中,它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

治理理论在西方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治理理论虽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治理理论时,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做出正确的抉择。

关键词:治理理论;理论基础;一.治理问题的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界,治理理论十分流行,以治理为研究课题的著作开始涌现,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分析非洲的发展形势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再到世界银行1992年年度报告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

“治理”一词在学术界传播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与此同时,治理理论在实践上也被运用到各国的政府和政治改革上,甚至有学者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作为舶来品的治理理论是否适应于中国,就成为中国学者争论的焦点。

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强烈的人文关怀而忽视了学者应有的学术理智,否则就会导致对治理理论的滥用和对政治实践的误导,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论证。

本文将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以求能把握治理理论的精髓,从而对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判断。

二.关于治理概念的综述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中的“操舵”一词,原指控制或操纵。

在对治理的各种定义中,最权威的定义是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近邻》一文中:“治理是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之总称,它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新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新公共服务”研究综述

“新公共服务”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在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公共服务"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这一理论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性和公民参与,提倡公共服务的公共性,而非仅仅关注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益。

本文旨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综述,梳理其理论背景、主要观点、实践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争议。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它在当代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包括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贡献。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其对于公共行政的角色定位、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公共服务的公共性等方面的论述。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其在政府改革、公共服务提供、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本文还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面临的挑战和争议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们将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公民参与的局限性、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政府角色的定位等。

我们也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其他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进行分析,以更全面地理解其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综述,能够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实践中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框架新公共服务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之上的。

它强调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和目的,提出了七个基础原则,作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框架。

公司治理研究文献综述——从会计学的角度

公司治理研究文献综述——从会计学的角度
( 二) 公 司治 理 的 定 义
究, 建立董事会对 经理层 扮演顾 问和监督 的角色模型 , 并得 到
了最优董事会规模 。L e h n ( 2 0 0 5 ) 研究后发现 , 虽然奥克斯利 法 案( S O X) 后董事会规 模和独立性提 高 , 但 他认 为董事会规模 和 结构是 内生决定的。L a r c k e r ( 2 0 0 5 ) 研究董事特征发现董事会的 监督能力 向“ 繁忙” 的董事们 妥协 , 并董事之 间的复 杂“ 暧昧” 关
法” 。G i l l a n ( 1 9 9 8 ) 把公 司治理定义为 “ 由法律 、 规章 以及对公 司
系导致监督效率降低 。 A g r a w a l ( 2 0 0 6 ) 认 为董事具备有关财务的 知识会降低会计 重述 的概 率。A n d e r s o n ( 2 0 0 5 ) 认 为董事 和审计
中 国农业会计2 0讨
学者对治理与财富变化之间 , 董事会结构与财富变化之间的相 关性研究后发现 , 公 司犯罪受控程度有限。公司治理对股东 和 债权人进行法律保护问题上 , L a P o r t a ( 1 9 9 7 ) 研究 发现 不同法 律 引起不 同宽度 、深 度 的金融市场 ,不 同的外部 融资能 力 。 D a o u k ( 2 0 0 6 ) 对资本市场 治理和市场绩效 机制进行研究 时 , 利 用个人股票交易 的详细数据 , 构造包括担保法的三个维度的财 经复合指 数 ,发现资本市 场指数的提高 和股权融资成 本的降 低, 金融市场流 动性 的提高 , 市场定价机 制的高效之 间具有相 关性 。 郑志刚( 2 0 0 7 ) 认为把法律保护投资者权利作为长期努力
目标 而采取 的各种公 司治理机制的总称 。 从资产负债表 的资产

民生幸福与公共服务治理:一个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综述

民生幸福与公共服务治理:一个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综述

公共事业 , 发布公共信息等,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 社会 经济、 治、 政 文化 活动提供保 障和创造条件” ( 温家 宝 ,0 4 。广 义 的公共 服 务 则是 以公 共 精 神 20 )
( 支持人 民实 现 生 存 与 发 展 、 自我 实 现 、 重 、 属 尊 归
与爱等精神需求) 为导向, 以公共制度 ( 兼顾公平和 效 率 的制度 设计 ) 为基础 , 以具体 公 共 服务 ( 基 础 如
郑 卫 荣 , 素雄 吴
( 温州 医学院 人文 与管理学 院 ; 浙江 温州 353) 2 0 5

要 :民生幸福是政府善 治的价值 导向, 公共服务承 载着民众对幸福 的现 实诉 求。民生幸福视 角下的公共
服务考察 , 关注幸福 感知 的综合性 内涵 , 示公共服务作 用于民生 幸福 的内在 关联机 理和方式 , 揭 为政 府公共服务效 能提升和幸福社会构建提供理论 和方法论 。 目前 国内外相 关理论和 实证研 究围绕 不同领域和主题 , 取得 了相应 的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05 5 (0 2 0 - 4 - 10 -7 7 2 1 )9 0 70 0 7


民生幸福 与公 共服务
政 府善 治 、 建和谐 社会 的切入 点 。 构 政府 如何 对人 民的幸 福 承担 责 任 ?“ 善 公共 改 服 务是关 键 ”2。所谓 公共 服务 , 是 “ l J 就 提供 公 共 产 品和服 务 , 括加 强城 乡公 共设 施建设 , 包 发展 社会 就 业 、 会保 障 服 务 和教育 、 技 、 化 、 社 科 文 卫生 、 育 等 体
2 1 以来 , 00年 中央和各 级 地方 政府 不 断 提 出并 强调 “ 民生幸 福 ” 的政策 目标 , 当前社 会 转 型 时期 是 发展观 念 的的一 次重大 飞跃 。 以民生幸福 为价值 取 向的发 展观 , 促使 人们从 仅仅关 注 经济增 长 、 收入增

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方法综述

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方法综述

区域治理DETECTION新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方法综述华北电力大学 张利乐摘要: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中的一种新模式。

在我们研究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过程中,其往往被当作是一种理论工具,与现实紧密相联系。

本文将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方法入手,对其深入剖析。

在研究方法中,将以比较分析法、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这些方法为主,本文将综述以上研究方法的成果。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人文主义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2-0067-0001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公共管理学界的一种重要理论,其前身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而产生于这次运动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受到了当时一些学者的质疑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其研究方法切入,深挖理论本身,增强对该理论的理解,并使其为现实行为做出解释和指导。

一、对比分析法(一)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促进政府改革、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些学者(如美国学者哈林、哈伯尔以及查尔斯等)对新公共管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批评。

他们进行批评的点主要在于:第一,其提出了将政府企业化这一概念;第二,对其所提出的顾客关系进行批判;第三,其把适应于商业的行为和方式套用到公共部门中,这种做法使得公共部门及其人员难以适应。

(二)进一步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后发现,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进步。

它们二者的共同点在于,这两个理论都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然而,前者强调的是工具理论,而后者强调的是价值理性。

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独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力弘扬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第二,重视人,强调人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生产率;第三,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服务。

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治理革命”的产物,它是以自主治理为基础,以多个权力中心或服务中心并存为特征的理论形态。

尽管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不足之处,但许多学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自主治理;文献综述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政府改革浪潮,掀起了所谓的“治理革命”,后来又逐渐波及世界其他地区,与全球化、现代性重建和公民社会复兴一样,都是当今人类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

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治理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石,是当前学术界一个热点,也是在理论上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诸多学者都做出了积极探索,本文就多中心治理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学者们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做简要的回顾,以期描述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对多中心治理内涵的概述多中心治理是个复合概念,由于提出时间有先后之分,而就其本质而言,多中心和治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所以对它们分别进行解释。

(一)多中心的内涵“多中心”(Polycentrity)概念,最早是由迈克尔·博兰尼1951年在《自由的逻辑》(The Logic of Liberty)一书中提出来的,此后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博兰尼区分了社会的两种秩序:一是指挥的秩序,一是多中心的秩序。

他引进“多中心”一词是为了证明自发秩序的合理性以及阐明社会管理可能性的限度。

“多中心性”在博兰尼的文章中是“负重(六边形)框架上各顶点的相互移动”,这样的相互适应移动状态即形成了“多中心秩序”(polycentric order)。

将若干要素排列为多中心的任务就叫多中心任务(polycentric task)。

在博兰尼那里,“多中心”只是描述他所发现社会秩序的特征的一个词汇,而经过奥斯特洛姆等人的阐述和发展。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 研究,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是指立足于现代社会条件,国家治 理体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领域现代变革的本质要求而对自身 所进行的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主 体的现代化、治理客体的现代化、 治理目标的现代化、治理方式的 现代化。俞可平认为,衡量国家治 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至少应包括: 公共权力运行制度化和规范化,公 共治理过程民主化、公共治理法治 化,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制 度安排协调化。郑言、李猛立足于 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对国家治 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了深入解读,认 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包括国家 与市场、社会关系的处理,也包括
3.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者们的表达方式虽然存在差异, 但是基本观点高度一致,都认为两 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学者俞 可平就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相辅相成,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整体。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 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基 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充 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效能的必要保 障。学者魏晓文立足于历史与现 实、本土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等多 重维度,在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一、概念与内涵:国家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界定
概念与内涵是研究“国家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起点。 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学理上的阐释和分析,形成了一批 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成果。
1.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 理体系现代化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学 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制 度论”,把国家治理体系定义为制 度体系。持这一看法的学者认为 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 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 序,它涵盖了规范行政行为、市场 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 序。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 包括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 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这一制 度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对国家和社 会事务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一整 套国家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 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二是“系统论”,把国家治理体系

公司治理的理论综述

公司治理的理论综述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 治理是一种权力和影响力 ,
他们一起看作是 “ 管理者” , ) 控制着公司的重要决
策。如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开( 或公 司各利益相关 者和管理者分开 ) 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如何控制管 , 理者就是公司治理的主题 。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 公司治理是提高经济效率 、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 , 治理是一个法律 、 规制制度 以及公司报告( 通常指财务报告 ) 要求 的框架 , 以使
[ 收稿 日期]2 0 -53 060 —1
给予董事会和管理者以激励 , 实现有利于公 司和股 东的 目 , 标 实现有效的监控 。
[ 作者简介]杨嵘 (90一 , , 1 6 ) 女 山西翼城人 , 西安石 油大 学经 济管理 学院教授 , 管理 学博 士 , 敦大 学访 问学者 , 伦 主要研
者, 主要是股东对经 营者的一种监督 与制衡机 制。
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 , 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 营
为, 赋予交易一方确定交易条件的权力, 可以降低交 易成本 。此项权力便是界定企业边界的基本要素。 权力安排本身也会产生成本 , 权力集 中于一 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 、 董事会 、 监事会及 然而 ,
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 , 包括股东 、 债权人 、 供应商 、 雇员、 政府和社区等 与公司有利害关 系的集团。公
司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 、 普通股股东 、 债权人、 索 取者 ( 提供资本 ) 以及 消费者 、 , 供应商和政府 。专 业人员 、 管理者、 企业家和其他公司 内部人 ( 我们把
献和研究成果 , 但对于公司治理的定义并没有形成 致的认识, 而是从不 同的角度或方面 回答 了什 么 是公司治理这一问题 。 …
也是政府与公众之间 的关系 , 实现社会和经济 依此

关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文献综述近年来,现代国家治理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复杂化,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对现代国家治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

本文将就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些重要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

首先,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在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中,政府通常是权力的集中者,而市民社会则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决策和管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市民社会逐渐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The New Public Governance: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Governance》一书对这一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市民社会的需求和意见,与市民社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决策和治理。

这种基于合作与协商的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效能和市民的参与。

其次,现代国家治理还需要面对全球性挑战和跨国问题。

《Global Governance: Why What Whither》一书深入探讨了全球治理的难题和前景。

作者指出,全球化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因此,全球治理需要建立在多边主义基础上,通过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机制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协调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挑战。

另外,现代国家治理还需要关注公共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一书详细论述了公共管理的演变和转型。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注重行政效能和规范性,而现代公共管理则更加注重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

作者认为,公共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提升。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作者简介:张铭玮(1991.1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本文以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2009年—2011年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为样本,从研究的时间、研究的主体、研究的领域、研究地域、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描述了近三年我国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并从以上几个角度对近三年的有关于此方面研究的发展、进步与不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

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

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

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

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 pb10 研究的角度pc: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表1.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 (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 (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 (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 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 pd10 研究的角度pe: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二、分析与研究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一)关于研究时间:表2.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合计篇数 21 10 8 39百分比 53.8% 25.6% 20.6% 100%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

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

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

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

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

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

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李超雅 211816)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和政治家一直致力于从统治和新公共管理外的第三条道路——公共治理,去寻求解决公共事务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试图运用公共治理的逻辑分析框架破解政治发展和行政改革领域遭遇的理论和实践困境。

本文首要意旨在于厘清公共治理理论发展路径,其脉络及纹理则可从公共治理的演变历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困境以及存在的分歧四个方面研判。

通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做专题梳理,适时提出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以期进一步拓展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综述;评价体系一、公共治理理论的演变(一)公共治理理论的产生公共治理理论产生于早期在重要地区和个别国家形成的一些管理经验。

1989年世界银行在报告中首次提到治理危机一词,1992年世界银行又在其年度报告中运用治理与发展。

不仅如此,联合国还专门成立了治理委员会。

我国专家学者在关于治理理论的探讨方面,也存在一些颇有建设性的见解,魏涛认为公共治理理论能够应运而生,并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政府机构效能低下且臃肿不堪,导致西方福利国家呈现管理危机,而公共治理理论正是针对该背景下的缺陷,能够将政府功能与社会组织、群体势力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相互协作、相互管理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市场与等级制不能够,1,,2,相适应有关。

蓝志勇和陈国权这样定义治理,他们认为治理贯穿于一切历史活动中。

滕世华则认为公共治理理论是在三股潮流的推动下逐渐完善形成的崭新理论,其分别是政府改,3,革运动以及公民结社运动和全球治理。

从治理理论产生至今,其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结论。

俞可平在《治理与善治》一书中提到,全球治理委员会对于治理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该委员会对治理作出了以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治理是一种相互作用下连续的过程,可以促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能够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2003年开始,上海市为疏导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度,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开始在上海周边郊区大力推行保障性住房基地建设。

到2009年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集中力量开展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规划选址工作,依据“聚焦新城、公交优先、突出功能、产城融合、便于启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合理布局,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和中心城旧区改造,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住房总体格局。

笔者发现,其中,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六大配套商品房拓展基地之一的宝山区顾村镇,涉及规划总体面积18平方公里(占顾村镇域面积近45%),因其属于最早启动,最早建成的典范之一,对以其为主体所在区域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公共治理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共治理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历史沿革的阐述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

在探讨国内外理论研究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也就是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

笔者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2009年编制的《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中找到定义,即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

从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定义中不难看出,2009年上海的大型居住社区概念还仅仅停留在住区功能的层面上。

另外,学者刘华钢对大型居住社区的定义描述则是:相当或者超过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城市居住区级用地规模或居住人口规模,且没有城市道路穿越的单个完整的居住区。

而李鸿新和李钊对大型居住区的界定是:总建筑面积大于50万平方米规模的居住区。

对于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社区,则称为超大型居住区。

从上述的各项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大型居住社区的概念大体上是以居住社区的体量规模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不难发现,从城市规划角度方面,国外研究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时代特点的经典理论。

治理理论及国内外实践综述

治理理论及国内外实践综述

治理理论及国内外实践综述作者:王春曲燕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9期摘要:治理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之一,它强调打破政府对公共事务的传统一元管理模式,倡导市场非政府组织、公民群体等新兴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梳理治理理论的兴起、内涵和发展,结合国内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实践,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治理理论;实践;综述中图分类号:C9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26-04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出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广泛变革,强调市场、企业、NGO和各类公民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合作作用的治理理论逐渐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也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在社会快速变革条件下表现出的适应性不良等问题,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充分借鉴治理理论及应用实践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国内外治理理论及研究(一)西方治理理论20世纪后期,西方福利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政府管理危机,由于政府“超级保姆”的角色,导致了政府职能扩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病,导致公民强烈不满。

全球化的深入也使毒品、环境保护、市场垄断等国际问题逐步发酵,种种不可治理性以及新地方主义的兴起,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科学。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作为新兴力量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群体,对于弥补市场机制弊端和政府功能失效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既重视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①自此,治理理论逐步成为西方学术界探讨的理论热点[1]。

西方治理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崭新的政治画卷。

从上述关于治理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这些理论家们都反映了治理的一些共同特征,即:管理主体从传统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政府职能从职能全能走向治理职能有限;政府与市场,尤其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关系从单方强制走向自愿平等的协调合作关系;政府更加突出其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及有效性的特征等。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关键 词 : 益相 关者 ; 司治理 ; 利 公 治理 模 式
中 图 分 类 号 : 2 F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编 号 :6 23 9 (0 1 0—0 50 1 7— 1 8 2 1 ) 60 3 —2
进 一 步 具 体 化 和 集 中化 。 国 内 学 者 贾 生 华 、 宏 辉 ( 0 2 对 利 益 相 关 者 界 定 的 陈 20 ) 公司治理 模式 是 一 套 治理 公 司交 易关 系 的制 度 安排 。 研 究 有 一 定 代 表 性 , 们 认 为 “ 益 相 关 者 是 指 那 些 在 企 业 他 利 然而, 2 自 0世 纪 6 O年 代 以 后 , 着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到 来 , 随 传 并 统 的 “ 东 至 上 ”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越 来 越 受 到 质 疑 , 而 代 中 进 行 了 一 定 的 专 用 性 投 资 , 承 担 了 一 定 风 险 的 个 体 和 股 的 取 其 或 之 的是“ 益相关 者” 公 司治 理模 式 。尤其 2 利 的 O世 纪 7 O年 群 体 , 活 动 能 够 影 响 该 企 业 目标 的 实 现 , 者 受 到 该 企 业 实 现 其 目标 过 程 的 影 响 ” 。这 一 概 念 既 强 调 专 用 性 投 资 , 又 代 以 后 , 球 开 始 关 注 企 业 的 社 会 责 任 , 去 那 种 认 为 企 业 全 过 强 调 利 益 相 关 者 与 企 业 的 关 联 性 。 因 此 本 文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只 是 生 产 产 品 和 劳 务 的 工 具 的 传 统 观 点 受 到 了 普 遍 的 批
1 引 言
评 , 们 开 始 意 识 到 企 业 不 仅 仅 要 承 担 经 济 责 任 , 要 承 担 采 取 这 一 定 义 。 人 还 2 2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分 类 . 法 律 、 境 保 护 、 德 和 慈 善 等 方 面 的社 会 责 任 ( 俊海 , 环 道 刘 ( ) 拉 克 森 ( lr sn 19 ;9 5 提 出 了 两 种 有 代 表 1克 C ako ,9 4 19 ) l 9 )。 97 第 根 随 着 利 益 相 关 者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得 到 普 遍 认 可 , 者 们 性 的 分 类 方 法 : 一 , 据 利 益 相 关 者 与 企 业 利 害 关 系 的 紧 学 密 程 度 , 利 益 相 关 者 分 为 首 要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和 次 要 的 利 把 不 断地 围 绕 利 益 相 关 者 理 论 展 开 长 期 讨 论 。本 文 梳 理 了 2 O 益 相关者 。前者 包 括股 东 、 资 者 、 员 、 客 、 应 商 等 ; 投 雇 顾 供 世纪 6 O年 代 以 来 学 者 们 对 利 益 相 关 者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的 理 后 者 指 间 接 地 影 响 企 业 的 运 作 或 者 受 到 企 业 运 作 的 间 接 影 论研究 成果 , 旨在 对 前 人 的 讨 论 成 果 进 行 归 纳 总 结 , 求 对 以 响。第二 , 根据相 关 者 群体 在 企业 经 营 活 动 中承 担 风 险的 利益相 关者参与公 司治 理模式有 更深刻 的认识 。 方 式 , 利 益 相 关 者 分 为 主 动 的 利 益 相 关 者 和 被 动 的 利 益 讲 2 利 益 相 关 者 的 界 定 和 分 类 相 关 者 。前 者 是 向企 业 投 人 了 专 用 性 人 力 资 本 或 非 人 力 资

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公共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技术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成为了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理论探讨1. 大数据概念的理论解析大数据是指由传统的数据管理软件和处理技术难以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海量数据。

它不仅仅是数据的规模大,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数据的认识和利用方式,也为公共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2. 大数据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生状况、把握经济发展态势,还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

大数据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可以相互促进和支持。

三、国内外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1. 国外公共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早已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中。

美国政府通过分析大数据改善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

2. 国内公共管理的大数据应用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了城市管理和规划。

在教育、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也都有一系列成功的大数据应用案例。

四、大数据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再由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应用。

2.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大数据背景下,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本栏目责任编辑:代影·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基础理论2019年1月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综述姜庆霞,张绍芃(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治理的碎片化、服务的裂解性问题也随之而来,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去反思和修正这些问题。

整体性治理主张用整合、协调、网络化的方法解决治理碎片化的问题,近些年,国内外学术界对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数不胜数,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诠释整体性治理,为改革实践和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因此通过阐述整体性治理的概念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发展研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总结出整体性治理是公共管理的新范式,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治理碎片化问题。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概念;发展综述;理论评价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010-0220世纪90年代,整体性治理理论—公共管理学界的新理论,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

公共管理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低效率、碎片化困境,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整体性治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对一些发达国家把公共管理理论运用实践当中产生深刻影响。

但是,国内对其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性阶段。

在得到诸多专家学者对整体性治理理论解决碎片化困境、服务裂解性等问题的高度认可后,我国学者更加重视把此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所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整体性治理理论,促进整体性治理理论本土化发展。

1整体性治理概念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复杂和危机并存的政府管理问题警示着现代社会将进入风险时期,这期间,新公共管理的主导地位导致政府管理出现财政、信任、管理等危机,此时,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希克斯(Perri Six )1997年指出整体性治理以协调、整合为治理机制。

对治理层级、治理功能、治理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出现的碎片化问题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