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
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1cd3e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4.png)
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实践和思考显得更为重要。
权力制约监督是一种行政管理的机制,在政府的每个层面都适用。
它通过对全社会的检查、评估和监督来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护公民和国家的利益。
一、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意义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意义在于,这可以为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合法行使权力提供重要支持。
现代社会中,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权力滥用,权利的侵犯和公众的不满,从而导致社会的动荡。
因此,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确保政府行使权力之时合法、公正、透明,是保护公民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权力制约监督的实践实现加强权力制约监督需要政府的有效管理和社会的有力支持。
政府可以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密切监控政府部门的工作,严格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以避免腐败。
同时,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实行透明的公共管理,注重公众参与,打造合法、公正、透明、有序的政治生态环境。
社会可以加强广泛的监督和参与机制,通过组织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举报,促进政府部门的责任落实和行政效率提高。
同时,可以加强群众教育,推进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提高,以此监控权力的行使,增强对权力的约束制约。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权利制约监督?1.加强法治建设发挥法治约束作用权利制约监督根本在于法治,因此需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法律意识,规范和完善法律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以增强法律约束力和行政规范化。
2.全民共治广泛开展舆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是治理模式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需要广泛开展舆论监督和涉法信息公开,可以将政府听取社会声音,提高公众的监督效力,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加强机制建设落实权利制约监督的具体内容采取多种机制,如颁布制定规章制度规范权利行使、加强权利制约监督机构建设、规范行政程序等。
这需要建立权利制约监督机构,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权利行使的公正、透明并提供充分证据。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d4af5e27d3240c8447efd8.png)
---------------------------------------------------------------最新资料推荐------------------------------------------------------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对权力进行规范、约束,建立健康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逐步铲除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根据省监察厅调研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浅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监督的认识比较淡薄。
片面认为监督有院娩损于领导威信和单位盈形苫象,是找岔子,捅训漏子诺,对己对人都不勇利。
一袁些人对监督顾架虑重重,杏下级对上级英的监督,怕鸡穿小鞋,击不敢监督;同倘级之间渴的监督,怕伤和奶气,麓不想监督;上级对擂下菩级的监督,怕丢选票绿慨,不愿监督二是对氟殷权力的科学配置还不蜗够谱科学。
主要表现在郧:权赵力过分集中,没仕有相互炎制衡;权责不倦能统一,语行使权力无岸所顾忌;自斟由裁量权嚣过大,为权力永腐败提猿供可乘之机等。
寅权力乒配置的不科学容易味导旺致权力失控,行为失1 / 9艳乞范。
三是对权力的轧筋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孝。
嗣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献缺陷邻,缺乏一整套行钥之有效妙的监督制度和烛措施。
例乌如,监督行枕为特别对满一把手萍的监督不到位瓶,留有津大量的监督真蝴空龙,使权力运行过程酝不丑能受到有效的监督;淆嘿现有的一些准则、规定抛蟹、制度在数量上不算少畴赃,但对权力腐败的约漓束月力很有限,远未达啃到法胞律纪律上应达到评的强制眠性程度,造成舒制约权力狞的机制较耍软、较信虚,致那使一部分掌握蔬实权的调权力机关和权力缴行使曝者,没有得到真正障有役效的监督,有的甚至枝淮处于失监的状态。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d4af5e27d3240c8447efd8.png)
---------------------------------------------------------------最新资料推荐------------------------------------------------------ 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对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的思考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对权力进行规范、约束,建立健康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逐步铲除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根据省监察厅调研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浅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监督的认识比较淡薄。
片面认为监督有院娩损于领导威信和单位盈形苫象,是找岔子,捅训漏子诺,对己对人都不勇利。
一袁些人对监督顾架虑重重,杏下级对上级英的监督,怕鸡穿小鞋,击不敢监督;同倘级之间渴的监督,怕伤和奶气,麓不想监督;上级对擂下菩级的监督,怕丢选票绿慨,不愿监督二是对氟殷权力的科学配置还不蜗够谱科学。
主要表现在郧:权赵力过分集中,没仕有相互炎制衡;权责不倦能统一,语行使权力无岸所顾忌;自斟由裁量权嚣过大,为权力永腐败提猿供可乘之机等。
寅权力乒配置的不科学容易味导旺致权力失控,行为失1 / 9艳乞范。
三是对权力的轧筋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孝。
嗣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献缺陷邻,缺乏一整套行钥之有效妙的监督制度和烛措施。
例乌如,监督行枕为特别对满一把手萍的监督不到位瓶,留有津大量的监督真蝴空龙,使权力运行过程酝不丑能受到有效的监督;淆嘿现有的一些准则、规定抛蟹、制度在数量上不算少畴赃,但对权力腐败的约漓束月力很有限,远未达啃到法胞律纪律上应达到评的强制眠性程度,造成舒制约权力狞的机制较耍软、较信虚,致那使一部分掌握蔬实权的调权力机关和权力缴行使曝者,没有得到真正障有役效的监督,有的甚至枝淮处于失监的状态。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0ec7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c.png)
《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篇一一、引言权力是社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提供参考。
二、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确保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 防止权力滥用。
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若无制约和监督,权力容易走向滥用。
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权力滥用,保障权力的合理使用。
3. 促进政治清明。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政治清明,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包括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
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1. 监督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和部门的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足,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频发。
2.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领域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如网络监督、媒体监督等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3. 监督意识淡薄。
部分公职人员缺乏监督意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四、解决措施为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
加强党内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提高监督力度,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包括网络监督、媒体监督在内的多元化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3. 提高公职人员的监督意识。
加强公职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监督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4. 强化社会监督。
鼓励公民参与监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6fab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0.png)
《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篇一一、引言权力是社会秩序与稳定的核心元素,但不受制约与监督的权力极易滋生腐败与滥用。
因此,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直是政治学、法学及社会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本文将围绕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意义及现实情况,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及意义1. 防止权力滥用与腐败: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有效手段。
在缺乏制约与监督的环境下,权力拥有者可能利用其地位谋取私利,导致社会不公与混乱。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制约与监督,可以确保权力在法律与道德的框架内运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 促进政治清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政治清明的基石。
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需要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来保障。
三、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1. 法律制约与监督:法律是制约与监督权力的主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权力的范围、运行规则及责任追究,确保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2. 制度制约与监督:制度是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保障。
包括选举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等,通过制度的运行,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
3. 社会制约与监督:媒体、公民及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也不可忽视。
通过舆论监督、民主参与等方式,推动权力的透明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制约与监督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和领域存在制约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频发。
应加强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建立健全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
2. 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力量在权力制约与监督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公民参与度不高。
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推动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
3. 监督机构独立性不足:部分监督机构受制于其他权力部门,导致其独立性不足,难以发挥有效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应加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确保其能够独立行使职权。
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思考
![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97f3c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8.png)
02
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基础
三权分立理论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 独立,互相制衡,确保权力不
被滥用。
三权分立理论源于西方,是近 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征。
在实际运行中,三权分立有时 会导致权力斗争,需借助其他
力量进行协调。
人民民主理论
人民享有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人民民主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与监督的技术水平。
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权力 运行情况,对异常行为进行预警 和纠正,提高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
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提高监督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动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权力制约与监督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 和最佳实践。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人民权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或误 用,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 益。
促进法治建设
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落 实和效果,提高政府的公 信力和形象。
防止腐败现象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可以防止腐败现象的发 生,提高政府的廉洁性和 工作效率。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深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理论 研究,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现实 需求。
结合国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 验,不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作,共同推动理论 研究和实践创新。
强化技术应用,提高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权力制约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d0fdc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汇报人:2023-12-20•引言•权利制约监督的理论基础•当前权利制约监督存在的问题目录•加强权利制约监督的措施与建议•案例分析:成功加强权利制约监督的案例分享•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当前社会中,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对社会公正和稳定造成威胁。
加强权利的制约和监督,是维护社会公正、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提高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法律、加强监督等方式,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目的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
目的与任务02权利制约监督的理论基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民事、行政、经济等各个方面。
权利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强制力或影响力,通常用于指行政、立法、司法等领域的权力。
权力权利与权力概念辨析制约监督权力可以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
保障人权维护公正提高效率通过制约监督权力,可以防止权力滥用导致的社会不公,维护公正和公平。
制约监督权力可以促进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提高行政效率。
030201权利制约监督的必要性将权力分为不同的部分,并相互制约和平衡,以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
分权制衡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通过选举、罢免、监督等途径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人民主权以法律为基础,对权力进行规范和制约,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治精神权利制约监督的理论依据03当前权利制约监督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权利制约监督机制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监督制度不健全在监督过程中,往往存在程序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监督程序不规范对于监督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监督者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监督责任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手段单一在监督过程中,往往只采用单一的监督手段,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90763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5.png)
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相关推荐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权力问题是党执政的核心问题,也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本质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公有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运行失控、失衡而被滥用所致。
因此,加强权力监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本文试从这方面作些思考和探讨。
一、权力缺乏监督的主要表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对权力的监督软弱无力且漏洞较多,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去监督、无法监督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权与职责不明确、不对等。
现实中,许多人“官念”越来越浓,总认为当官相对其他职业风险小、回报大,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尊严。
权力与责任不明确,给一些玩弄权术者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权力与责任不对等,权力大于责任,导致监督无法适从。
2、监督职责和监督权威相脱节。
由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不合理的配置,导致权力运行监督的软肋。
一直以来,我们部分党政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机关都设有纪检监察机构,担负着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重任,从监督者的知情能力来看这种设置是合理的。
然而这些纪检监察机构从属于本部门、本单位,人权、财权均掌握在部门领导手中。
试想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监督还能做到强有力吗?在多数情况下,单位部门领导出于自身的职责和政绩考虑,对于本部门、本单位出现的问题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可能地“内部处理”。
这在一些条管单位中显得尤为突出。
3、现有的监督机制在实践中遭遇难题,缺乏权威性。
建国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由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人大监督等所构成的监督体系。
从理论上来看这一体系是完备的。
但在现行监督体制和机制下,这些形式的监督,其作用的发挥往往是非常有限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党政监督存在着体制性的障碍。
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3815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e.png)
《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篇一一、引言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支柱。
然而,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往往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因此,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权力的内涵和性质入手,深入探讨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
二、权力的内涵和性质权力,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具有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决策力。
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易腐性,即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滥用等现象。
同时,权力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保障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必要的。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道德和社会利益的要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权力制约和监督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四、权力制约的实施途径1. 法律制约:法律是制约权力的基本手段。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的范围、行使方式和程序,规范权力的行使行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2. 制度制约:制度是权力制约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如行政审批制度、财政预算制度、监察制度等,可以有效制约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3. 舆论监督:舆论是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公众了解权力的行使情况,对权力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权力行使者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五、权力监督的实施途径1.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如行政机关内部的监察机构、审计机构等。
这些机构可以对权力行使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组织外部的监督力量,如立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社会的监督等。
这些力量可以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评价,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精选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7788f3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5.png)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精选
权力制约监督心得体会
权力制约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受到的制约和监督,以保证权力规范、透明、公正地行使。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1.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和权力限制。
只有通过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才能更加规范、公正地行使权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2.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制度保障。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需要特定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例如宪法和法律法规、权力机关的审批程序等等。
只有有了制度保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才能更加规范地行使权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3.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公众的监督。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受到公众的监督,公众可以通过监督机构、媒体、社交网络等方式来监督政府的工作。
这种监督能够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能够促进政府工作的公正、透明和民主化。
4.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
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审判、判决等方式来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行为。
同时,司法机关还可以通过法律监督机构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制度保障、公众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权力的规范、透明、公正地行使。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
![《2024年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dcae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0b.png)
《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篇一一、引言权力是人类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石,其合理、有效行使对社会发展、公平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权力本身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若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它可能会被滥用,导致社会不公、腐败滋生。
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对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现状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1. 防止权力滥用权力的本质是控制力和影响力,若缺乏制约和监督,权力拥有者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导致权力滥用。
因此,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
2.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权力的行使直接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社会公正。
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以确保权力在公正、公平的条件下行使,从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3. 维护社会稳定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会破坏社会秩序,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权力行使中的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三、当前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现状尽管各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和领域的监督机制尚未完善,存在监督空白和漏洞。
此外,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待提高。
2. 制约手段单一当前权力的制约主要依赖于法律、制度等手段,缺乏多元化的制约方式。
同时,对于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纠正机制尚不完善。
3. 公众参与度低公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途径。
这导致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受到限制。
四、改进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1.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其能够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
同时,填补监督空白和漏洞,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督。
2. 多元化制约手段在法律、制度等传统制约手段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的制约方式,如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
同时,完善问题发现和纠正机制,确保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始终受到有效制约。
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954cd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6.png)
关于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思考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是保障政府行为合法性、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以下是我们对建立健全有效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1.建立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依法行政是保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应通过立法和各类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权力的界限和行使条件,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的公开、透明。
2.强化立法监督机构的作用:立法监督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独立、专业的立法监督机构,对政府立法行为进行监督,确保立法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加强对法律实施效果的监督,及时纠正法律实施中的问题,保障法律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3.加强行政监督机构的职能建设:行政监督是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加强行政监察机构的职能建设,提升其监督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政府行政机关的运行进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推进司法独立,加强司法监督:司法独立是权力制约的重要保障。
应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确保司法的公正行使,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和不当干预。
5.强化媒体监督的角色: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
应鼓励和支持媒体的监督报道,及时揭露政府权力的不当行为,推动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
同时,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虚假报道和不当干预,保障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6.加强民众参与,推动社会监督:民众是权力制约的重要主体。
应鼓励和支持广大民众的参与,加强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设。
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参与机制,引导和吸纳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政府行为中的问题,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7.提升权力制约监督的能力水平:应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和知识的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力和水平。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fb22d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f.png)
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权利的保障与制衡机制已经逐渐建立起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权利的保障过程中,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以保证权利的行使不会伤害社会利益,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
首先,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需要建立多种制约机制。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机制,明确对权利保护和权利行使的规范和标准,从而确保权利的行使不会违背社会公正、危害公共利益。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司法、行政和民间监督机制,使权利行使的过程能够受到相应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利被滥用。
最后,还需要加强对权利的宣传和教育,使公民能够更好地认识权利和义务,便于更好地行使权利,并避免对权利的滥用。
其次,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需要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
政府作为权利保障的主要责任方,应该加强自身监管能力,及时发现并制止对权利的滥用和腐败现象。
同时,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和联合监管,遏制跨境权利滥用和腐败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应该建立健全权利保障的官员任职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政府官员能够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权利。
最后,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还需要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
社会公众是权利保障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应该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发挥公民监督的作用,防止权利的滥用和腐败。
同时,应该加强与维权组织和媒体的合作和互动,通过舆论监督和曝光,防止权利的滥用和腐败。
综上所述,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是保障权利行使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
要加强权利的制约监督,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并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权利保护和社会公正的双赢。
国有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几点思考十
![国有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几点思考十](https://img.taocdn.com/s3/m/4d7aa72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7.png)
国有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几点思考十国有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几点思考作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其不仅是国家维护国民经济安全的支柱,同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者,但是,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权力过大和利益输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国有企业权力监督和制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并希望能对相关方面有所启发。
一、加强法制保障国有企业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需要法制保障。
采取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增强法律制约作用,减少隐性规则的存在。
国有企业应定期公布公司章程、董事会、监事会职责等信息,并落实相关责任,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
检查和考核国有企业的权力行使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如果发现违法违纪现象,应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公开和透明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的权力监督和制约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开和透明的监督机制。
政府可以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国有企业的权力行使,而且,该机构应该有足够的审查权,并且公开监管计划和监管报告。
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财务报告等进行审计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多方面的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媒体、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能够对国有企业的运营进行监督。
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制约。
媒体则可以扮演舆论监督的角色,公开揭露国有企业的不正之风。
社会组织可以在监管机构的协助下,发挥其公益性的作用,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法制、政策和舆论制约的格局。
四、强化国有企业重要岗位人员的管控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人员对于该企业的决策制定、资源分配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们的权力行使还需要受到制约。
首先,通过制定监管条例,要求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人员必须申报个人财产情况,以便监管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其次,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人员,应建立稳定性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此来确保其为企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尽职尽责。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f0b3a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c.png)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合法、公正,并保护公民的权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要完善这些机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权力分立机制。
权力分立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它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分支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
但在一些国家中,这种权力分立并不完善,导致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融合和影响,进而影响到司法独立。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起相对独立和互相制衡的权力分立机制,确保各个分支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其次,加强司法独立和司法审查。
司法独立是制约行政和立法权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独立的司法系统来保证公平公正的审判。
然而,在一些国家中,司法独立存在问题,司法成为了执行政府意志的工具。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司法独立,确保法官的任命和晋升基于能力和品德,而不是政治因素。
另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监督和纠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行为。
第三,推动政府透明和信息公开。
政府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是制约权力滥用和不公正行为的重要手段。
公民有权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规定政府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公开的信息,同时强化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内部的透明度和问责机制,确保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公开、透明、可被监督。
第四,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监督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应该有权利参与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决策过程,通过舆论和社会组织来监督政府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提供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的平台。
同时,还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使他们能够在权力运行中发挥积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监督。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不仅是国家内部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看法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7bc8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7.png)
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看法权力呀,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为大家谋福祉,用不好可就会惹出大麻烦嘞!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给权力这匹野马套上缰绳,让它乖乖听话,沿着正确的道路奔跑。
咱就说一个村子吧,要是村长想干啥就干啥,没人管着他,那他要是头脑一热,做出些不靠谱的事儿来,不就把整个村子都给坑了嘛!这就好像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跑起来那得多危险呀!所以呀,得有各种办法来制约和监督权力。
比如说,村民们可以一起监督村长呀,看看他是不是真心为大家办事儿。
要是他偷偷摸摸地想给自己捞好处,那可不行,村民们就得站出来说话,让他知道这么做不对。
这就像家里的大人看着小孩子,不能让他调皮捣蛋一样。
还有啊,上面也得时不时来检查检查,看看权力有没有被乱用。
这就好比学校里的老师会来检查作业,看看学生有没有认真学习。
要是发现有问题,就得赶紧纠正,不能让错误越来越大。
再打个比方,权力就像一个大蛋糕,大家都盯着呢。
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那不就有人会偷偷多吃多占嘛,那其他人不就亏啦?所以得有规则,规定每个人能吃多少,怎么吃,这样才公平嘛。
而且呀,这种制约和监督不能是做做样子,得是实实在在的。
不能光喊口号,得有实际行动。
就像治病一样,得对症下药,不能光说不练假把式。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那会变成啥样?那不就乱套了嘛!有权的人想干啥就干啥,老百姓可就遭殃咯!那社会还能稳定吗?那我们的生活还能安宁吗?所以呀,我们都得重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这可不是小事儿,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大事儿嘞!我们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反过来欺负我们。
我们要像守护自己的宝贝一样,守护好权力的正确使用。
我们不能让权力变成脱缰的野马,而要让它成为温顺的小绵羊,乖乖地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难道不是这样吗?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真的太重要啦!我们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呀!。
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
![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8ea778783d049649b6658f8.png)
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引言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政治建设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命题更把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突现出来。
因为按照一般的现代政治发展规律来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内容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和基石。
历史上人们对于权力的结构怎么样才是合理?如何设置权力才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曾经作过长期的探索。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人们发现没有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政治制度难以成为民主政治,同样没有制约和监督内涵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这样的国家也难以成为法制国家,所以我们探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和建设政治文明有直接内在联系。
本课题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壹、权力制约与监督概述贰、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叁、进一步健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一、权力制约与监督概述(壹)政治权力的涵义政治权力的核心词就是权力,权力一般是指特定的社会主体对一定的客体的支配力量和制约能力。
从互动的角度看,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领域里的权力现象通常称为政治权力,是在政治活动中政治主体对特定客体形成的支配力量和制约能力,表现为互动关系。
政治权力的主要特点:1、政治权力主体方面有它特定的范围,主要是政治组织(政府、政党、政治社团等等)。
领袖个人也是政治权力的主体,但是在现代,领袖决不仅仅是个人现象,它同样是一个组织现象。
2、表现形式方面,从外观来看权力通常是一方对他方的优势和制约的一种关系,体现了权力主体的优势地位以及它本身具有对他人的制约能力。
3、从权力的关系能够得以形成实现的途径方面,形成的途径有多种手段和措施。
比如强制性的手段、功利性的手段、感召性、理念性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尽相同。
4、在政治权力的目的方面,我们知道在政治生活中,所有的政治动因,都不是无源之水。
在它的活动背后都有它的经济的、利益的动因。
所以,不论是什么政治权力关系,它都追求特定的利益目标;5、主客体关系方面,政治权力的主客体二者之间具有相对性。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b3488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保障国家权力合理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障措施。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首先,强化宪法法律的制约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需要健全宪法法律体系,明确权力的边界和行使方式,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宪法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工作,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其次,建设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
司法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需要建设独立、公正的司法机构,确保司法能够独立行使权力,依法裁决案件。
同时,需要加强对法官的选拔、培养和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专业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司法,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加强对各级法院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司法能够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滥用。
第三,加强反腐败工作。
腐败是权力滥用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反腐败制度。
一方面,需要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惩治。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反腐败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的反腐败意识,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促使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推动政府透明和公开。
政府是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必须加强政府的透明和公开,确保权力行使的公正和合法。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决策制度,明确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标准。
同时,需要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政府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第五,加大民众参与力度。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因此必须加大民众参与力度,让人民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更多的利益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过程,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
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加强在制度设计、法律制定、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作。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b19d7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9.png)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思考一、问题的提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而滥用权力则会导致社会危机和不稳定。
因此,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
然而,当前我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权力分散、监督体系不完善,导致腐败问题严重;另一方面,监督手段和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因此,如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设思路和措施(一)加强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1.完善权力分立机制。
建立健全国家权力机构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权力分立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职责,防止权力过渡集中和滥用。
2.设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
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并建立有效的防腐败制度和机制,打击腐败行为。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增强对权力的监督力度。
(二)严格权力运行程序和管理1.建立以责任追究为核心的权力运行制度。
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和规定,建立权力行使、决策、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权力滥用等不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对外公开透明。
公众有权了解政府和官员的行动,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
3.推行政务公开。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使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三)加强监督手段和手段1.增加监督机构和力量。
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机构,增加监督人员的数量,提高监督效能。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建立举报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举报人提供举报保护,并设立举报人奖励机制,鼓励公民积极举报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3.强化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对权力运行进行全面、精确的审计,发现问题和漏洞,促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合法性。
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思考
![关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a8cd7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9.png)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开展跨学科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多学科知识,深入探讨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机制 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持。
加强实证研究
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了解 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现状和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表明,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对于防止 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研究结论证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 的基础,同时应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素 养。
强化社会监督的作用
研究结论认为,社会监督是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途 径,应充分发挥媒体、公众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社会 参与和监督。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容易导致权力 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使得公众难以 对权力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还会导致官僚 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出现,增加了
行政成本和办事难度。
04
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对 策与建议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制保障
立法完善
建立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 的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范 围和运行规则,强化法律 约束。
研究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研究样本的局限性
01
由于时间、人力和资源有限,研究样本可能不够全面,可能存
在一定的偏差。
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02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03
尽管已经探讨了社会监督的重要性,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的若干思考引言关于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政治建设上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命题更把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突现出来。
因为按照一般的现代政治发展规律来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内容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和基石。
历史上人们对于权力的结构怎么样才是合理?如何设置权力才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发展曾经作过长期的探索。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人们发现没有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政治制度难以成为民主政治,同样没有制约和监督内涵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这样的国家也难以成为法制国家,所以我们探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和建设政治文明有直接内在联系。
本课题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权力制约与监督概述二、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三、进一步健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一、权力制约与监督概述(一)政治权力的涵义政治权力的核心词就是权力,权力一般是指特定的社会主体对一定的客体的支配力量和制约能力。
从互动的角度看,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领域里的权力现象通常称为政治权力,是在政治活动中政治主体对特定客体形成的支配力量和制约能力,表现为互动关系。
政治权力的主要特点:1、政治权力主体方面有它特定的范围,主要是政治组织(政府、政党、政治社团等等)。
领袖个人也是政治权力的主体,但是在现代,领袖决不仅仅是个人现象,它同样是一个组织现象。
2、表现形式方面,从外观来看权力通常是一方对他方的优势和制约的一种关系,体现了权力主体的优势地位以及它本身具有对他人的制约能力。
3、从权力的关系能够得以形成实现的途径方面,形成的途径有多种手段和措施。
比如强制性的手段、功利性的手段、感召性、理念性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尽相同。
4、在政治权力的目的方面,我们知道在政治生活中,所有的政治动因,都不是无源之水。
在它的活动背后都有它的经济的、利益的动因。
所以,不论是什么政治权力关系,它都追求特定的利益目标;5、主客体关系方面,政治权力的主客体二者之间具有相对性。
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二者的地位和它的互动关系都是互为依存和依赖的。
没有任何客体以及没有任何客体的质和量做背景的权力主体是没有意义的。
(二)权力制约监督的涵义核心词监督和制约监督活动可以发生在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里,不仅是政治中、经济中,包括家庭。
监督广义上主要是指特定的主体之间发生的监视、察看和督促的关系,在政治领域中就叫政治监督。
制约在广义上和监督是类似的概念,除了具有监督的内涵之外,它的内容比监督还要广泛,它还强调、强制、节制和约束。
所以制约的内涵就其要求以及实践中需要的表现来看,力度要比监督大。
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广义上指政治权力的主体对特定的客体进行的一种监察、督促和约束的活动。
政治生活中制约与监督基于什么产生的,导因于何种条件呢?从一般分析来看,主要是导因于授权关系的存在。
在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在国家的公共管理中,政治的统治权和公共管理权要发挥作用,必须将其系统化。
就是形成一个网络,一个对于社会事物的各个环节有所调节管理的庞大网络。
不论在什么样的政治结构中,都会发生权力的所有者和权力的具体执行者的分离状况,主权者和权力的实施行使者往往不完全统一,这就是授权关系的存在,导致了权力所有者和权力过程的分离。
因此自然而然的发生了监督制约的问题。
无论是多数人掌权的社会还是少数人,只要有授权关系的存在,监督和制约在什么时候都是必要的。
(三)权力制约监督的特征从民主政治和法治的角度,制约监督的一般特征主要应有:1、多数人授权多数人授权是有效监督的前提和保障。
特别在人民主权的国家,权力取之于民,受制于民,这是基本的原理。
这样就形成了多数人授权的法定形式,通常的方式主要为选任和委任。
人民投票直接选出的官员叫直接选举。
人民投票选出代表,在由代表选择叫间接选举,这是选任。
委任制比如政府首长直接签发委任令,任命一个官员,这是委任制。
2、授权者有收回和取消委托的权力收回和取消授权是监督制约的有力手段。
收回委托的方式主要为任期制;如果授权是无期限的,制约和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就会大打折扣。
重大岗位的任期制是非常明确的,如果不明确就会给政治发展留下隐患。
取消委托是对在任期内用权不规范,没有按照授权人的意志去做的情况提前收回委托,一般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惩罚形式,有弹劾、罢免、撤职、辞职等。
3、具有制约被监督者的手段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对监督对象的各种制约手段是监督,如知情权,检查权等。
4、少数的权力能有效行使尊重和保护少数,对多数的权力有所监督,有利于保证多数决定的正确性。
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多数和少数是相对的。
比如说民族关系;少数的权利要有效行使,通过少数的监督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多数决定的正确性。
5、法治的原则监督和制约的原则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
一切权力都要依法设置、依法运作、依法监督也就是依法设权、依法用权、依法控权。
监督制约活动应符合法治规范。
(四)权力制约监督的意义1、防止全局性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或长期失误;2、防止部门决策和工作措施的失误;3、有效科学的制约促使掌权人理智、谨慎用权;防止滥用权力;4、有利于长久地保持和提高政治管理效率。
二、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一)西方的权力制约监督理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推荐共和政体,他主张:1、掌权人严格自律2、以任期制来控制权力3、反对和取消特权4、以制约权威监控权力,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学说中,对控权理论的贡献,产生了公权和私权的概念。
公权和私权的运作各有规则,不能混淆,不能以公谋私。
英法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主要目的也在于有效控制权力。
古典分权制衡论的论据:1、掌权者容易为个人和任期内的利益打算,因此权利必须与监督制约控制。
2、权力有扩张的特性。
扩展就是膨胀,就是政府的权利如果过分扩张就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
帕金森定律:权力扩张律,特别是政府权力,在职能、编制和预算上有扩张的本能。
3、权力对人有腐蚀作用。
不受制约的权力会放大人的欲望,导致随心所欲。
阿克顿(Lord Acton):权力易于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Power tends to corrupt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皮特(Pitt the elder):不受限制的权力易腐蚀掌权人的心灵。
Unlimilted power is apt to corrupt the minds of those who possess it.4、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形成力量以后又是在根据人的意志控制、支配和使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权力监督制约的理论1、马克思和恩格斯:(1)明确必须实行对公职人员的人民监督,提出工职人员是公仆,人民是主人的理念。
(2)人民拥有对官吏的罢免权,对官吏实现监督制约。
(3)发展社会自治。
他们认为权力的监督制约所以必要就是因为权力国家和政治权力太大,与其加大权力加大制约到不如发展社会自治。
国家的职能要向社会转移,政府的职能要向民间社团转移。
2、列宁:(1)党内监督(2)劳动群众的监督,设立工农检察院(3)法律监督(4)权力之间的监督(5)舆论监督,等;3、毛泽东:(1)以人民民主控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及滥用权力(2)党派监督、舆论监督和权力机关的监督(3)批评和自我批评(4)用政治运动来克制官僚主义与权力滥用4、邓小平:(1)以民主权力监控权力,发展人民民主,调动基础群众的积极性。
(2)适当分权,权利下放(3)监督制约走法制之路(4)监督制约和效率问题综合考虑5、十六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系统中特别强调了要完善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三、进一步健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一)加强和完善权力监督的必要性下述问题的存在,要求必须重视对权力的监控问题:1、腐败渎职;2、不正之风;3、破坏民主集中制和法制;4、效率低下;5、侵犯和掠夺群众利益;6、形式主义和其他官僚主义。
(二)推进权力制约监督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1、一党领导和执政体制下民主监督和权力制约的实现形式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索,既要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又要有一套对执政党的组织和领导有效的监督形式。
党的十六大明确讲到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民主核心的内涵之一就是制约监督,没有制约监督的民主不叫民主。
2、一把手体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问题。
党这方面现行的体制是民主集中制,但是客观上存在一把手体制问题,两制并存。
一把手体制与民主集中制之间有相容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兼容之处,这就形成了摩擦和不适应。
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这个问题不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解决,监督制约在很多方面难以有效展开。
3、完善权力监督和提高效率的关系问题。
政治监督要求公正、协商和公开,而施政要求另外一个要求是效率。
应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既要有效的监督有要提高效率。
个人认为从理性的观点出发是监督优先,如果监督不规范没有效果,暂时的效率和暂时的政治管理收益导致不能可持续发展。
4、完善权力制约监督与保持秩序和稳定的关系问题。
这也是完善制约和监督不可回避的问题。
5、监督职能机构的体制和队伍建设问题。
体制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监督和被监督,制约和被制约之间拉不开距离没有独立性难以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权力监控;队伍素质的提高也是重要方面。
6、推进权力制约监督与政治文化的建设问题。
制约监督和政治文化的关系,因为监督制约是政治行为而人的行为都是在人的观念支配下,人的观念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下,所以推进权力制约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文化变革的过程。
(三)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的几点思路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具有丰富民主监督和控权内涵的科学的权力结构。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民主监督和权力制约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3、多种形式互动,形成权力制约监督的合力。
4、完善法制和党的规章制度。
5、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6、学习和借鉴他国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