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精彩试题(卷)(初三组)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f6d8336c175f0e7cd13798.png)
决赛参考答案(初一初二组)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31.寒鸦飞尽水悠悠32.何人不起故园情33.行人临发又开封34.君看六幅南朝事35.车如流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去37.一蓑烟雨任平生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我身43.无案牍之劳形44.志人45.小人之交甘若醴46.寡德之人47.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谪(贬)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14分)51.(2分)如梦令52.(6分)颜色(2分)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53.(6分)武陵(2分)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二)(16分)54.(4分)(1)攀缘(2)很,极(3)慢慢地,缓缓地(4)完55. (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1)做人要正直(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四、鉴赏评析题(20分)58.(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60.略决赛参考答案(中预组)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B 2.D 3.B 4.C 5.C 6.D 7.A 8.D 9.C 10.B11.B 12.D 13.A 14.C 15.D 16.A 17.B 18.C 19.B 20.A二、填空题(共40分,每题2分)21.钱塘江畔是谁家22.唯觉樽前笑不成23.百匝千遭绕郡城24.勿以恶小而为之25.下自成蹊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29.朱熹30.水调歌头31.不久32.下对上告诉,陈述33.可以当镜子照34.像这样反复多次35.太阳36.俞伯牙37.知错就改38.行动和目的截然相反39.久居外地,思念家乡40.参考: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等等(符合要求即可)三、阅读题(20分)(一)(12分)41.(2分)书圣兰亭序42.(4分)集市名词买动词43.(4分)(1)为鹅被烹而叹息(2)为得好鹅,不惜墨宝(或:写字换鹅)(意思对即可)44.(2分)任性率真(或:洒脱放达、特立独行等)(意思对即可)(二)(8分)45.(2分)俗人李白(或:作者)46.(2分)喜悦而矜持轻松愉快47.(4分)从字面上看没有回答;三、四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了碧山的自然美景,实际上也就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
上海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上海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c3bed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5.png)
上海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郑珍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
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2023年上海市初三语文古诗文阅读题
![2023年上海市初三语文古诗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33d4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b.png)
2023年一、对比阅读(2023·上海闵行·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乙】【丙】都选自《列子》。
列子,原名______,是战国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汝之不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4.【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_____和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想法。
5.【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
上海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上海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b0eff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b.png)
上海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2)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d6de53510661ed9ad51f342.png)
第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高二组)答案一.1.夷狄2.孟子3.黑色4.项羽5.王昭君6.尚书侍郎7.对月穿针8.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9.白居易10.太平兴国11.王安石介甫12.陆游杨万里13.互文14.马致远15.桐城派方苞16.立春17.红18.号官职19.(一)交通要道(二)使……稳固二.20.B(ACD都是指下巴、脸颊,而百年曰期颐)21.C(题干为约定)22.D23.A(A都为代词,它)24.A25.A26.D(“相思似春色”与“身如芳草多”)27.D28.A(杭州)29.C(A .21年 B.7年 C.26年 D.16年)三.30.BCE(不久)31.BEF(A被同披 C倍同背 D没同殁)32.C(《洛神赋图》(顾恺之)为绢本,最早纸本为《五牛图》)33.ACD(A《列子??汤问》 C《孟子?告子上》 D《韩非子?内储说上》)34.ABDE(C司空图也做有诗品,但题干评价见于钟嵘《诗品》 F《短歌行》)四.(一)35.重阳36.齐山愉悦37.(参考)诗人用“涵”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怀抱里,生动而形象。
38.“尘世难逢笑口开”39.(参考)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看出诗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而且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心中抑郁。
(二)40.周战国老子道家41.《内篇》《外篇》《内篇》42.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望洋兴叹(三选二)43.(1)面:面向(2)少/轻:以为……少/轻44.C(于是焉:在这时候)45.C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6.(1)承上启下(2)突出河伯的无知和自我反省47.我将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嘲笑了。
(三)48.(1)水边(2)同“挥”,撇下(3)命运不好,遇事不利(4)真迹?49.D50.D?51.C52.B53.我为制造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将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
【Selected】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doc
![【Selected】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19ffbdda38376baf1faeef.png)
第十X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初二、初三组)(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朝代的诗人是()。
A.李白B.李清照C.李贺D.李商隐2.下列各项中的作家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杜牧、杜甫B.柳永、柳宗元C.李煜、李益D.王维、王安石3.“仲秋”特指()。
A.公历8月B.农历八月C.公历7月D.农历七月4.下列和“推敲”的典故有关的是()。
A.唐代诗人岑参B.唐代诗人贾岛C.东晋诗人陶渊明D.宋代诗人苏轼5.“运斤成风”中的“斤”应该是()。
A.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B.斧子一类的工具C.特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D.中国市制质量单位6.如果老师对班里学习不主动不努力的同学引用古人的话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用()。
A.心有灵犀一点通B.玉不琢,不成器C.化腐朽为神奇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苏武牧羊》中的“单于”中的“单”读音是()。
A.chánB.dānC.shànD.chăn8.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
A.夺情B.归宁C.出殡D.丁忧9.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格的是()。
A.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0.下列名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左传》②《汉书》③《吕氏春秋》④《孟子》⑤《史记》A.①③⑤④②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④②⑤D.①③④⑤②1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属于边塞诗B.韦应物《滁州西涧》属于山水田园诗C.张九龄《望月怀远》属于咏物诗D.王维《送别》属于抒发别离之情的诗作12.下列对诗句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B.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张九龄)C.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白居易)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欧阳修)1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战国时著名思想家()的著作。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历年考试(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历年考试(初三组)](https://img.taocdn.com/s3/m/1e69d08f6294dd88d1d26b1b.png)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一分)1、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地作者是().A、李白B、白居易C、欧阳修D、李商隐2、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地作者是().A、岑参B、刘禹锡C、李清照D、白居易3、诗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地作者是().A、王安石B、岑参C、李益D、王昌龄4、“()下飞天镜,云生结()楼 .”(李白)括号里填入地词应该是().A、水、层B、月、海C、云、高D、山、阁5、把自己地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地诗人是().A、杜甫B、白居易C、柳宗元D、辛弃疾6、“倚()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忘()归来路.”(李清照)括号里应填入地词是().A、着、尽B、着、断C、遍、断D、遍、尽7、诗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中“江州司马”指地是()A、谥号B、官名C、人名D、地名8、“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示晓催天明.黄鹂顔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欧阳修《啼鸟》)这是一首()A、写景诗B、抒情诗C、田园诗D、咏物诗9、“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诗中地“西京”指地是()A、洛阳B、剑门C、敦煌D、长安10、“云开远见()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括号里填入地地名应是()A、武昌B、洛阳C、汉阳D、鄂州11、《徐霞客游记》地作者是()A、徐弘祖B、徐光启C、徐宏祖D、徐文长12、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括号里填入地内容应该是()A、座上、桌上、厕上B、马上、枕上、厕上C、马上、桌上、车上D、舟上、厕上、庭上1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诗中地“半轮秋”指地是()A、秋月升到半空B、秋月像车轮C、半圆地秋月D、月到中秋14、《资治通鉴》地作者是()A、宋朝人B、唐朝人C、汉朝人D、明朝人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诗中涉及到地“王师”指地是()A、契丹地军队B、匈奴地军队C、岳飞地军队D、宋朝地军队16、诗题“六月二十七日()醉书”(苏轼)括号中填入最恰当地一项是()A、望江楼B、望海楼C、望远楼D、望湖楼17、在“魏文侯出游,见路人()裘而()刍”一句中,括号中应填入地一项是()A、着、割B、衣、背C、反、负D、穿、伐18、“今存《战国策》三十篇,是由()末年()编撰校定地”,括号中应填入地一项是()A、东汉、班固B、先秦、韩非子C、西汉、刘向D、魏晋、刘义庆19、“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句中“笃”地含义理解最恰当地一项是()A、忠实B、专注C、局限D、深厚20、“海门深不见,浦树远仿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诗中地“浦树”、“散丝”分别是指()A、水边地树、喻指流泪B、树长在水边、喻指流泪C、树长在水边、喻指细雨D、水边地树、喻指细雨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卖酒者传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岂有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遂尽取所偿负还之.(选自《魏叔子文集》)21、“或遣童婢沽”一句中地“童婢”分别指()A、男性仆人、女性仆人B、年幼地男性仆人、女性仆人C、小孩子、女性仆人D、年幼地仆人、地位低下地仆人22、“或遣童装婢沽”“或倾破瓶缶”地或分别指地是()A、卖酒者、童婢B、主翁、童婢C、买酒者、卖酒者D、主翁、路人23、“卖酒者乃不长者耶?”中地“乃”,在文中地含义是()A、于是B、竟然C、就D、才(知道)24、“不名博”在文中地含义是()A、不坚持赌博B、不以赌博为借口C、不是假装赌博D、不号称赌博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25、“王右军”地意思是()A、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B、王羲之曾任右路将军C、王羲之曾任右边将军D、王羲之曾任右方将军26、《晋书》是一部()A野史 B、正史 C、逸史 D、别史27、对“姥初有愠色”句中地“愠”地解释正确地一项是()A、惭愧B、不满C、恼怒D、温和28、对“但言王右军书”句中地“但”地解释正确地一项是()A、尽管B、但是C、只要D、只是29、“姥如其言”句中“如”地意思是()A、模仿B、假如C、像D、按照30、句子“他日,姥又持扇来”中“他日”指地是()A、第二天B、某一天C、有一天D、过了几天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31、花光浓柳轻明,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32、与君尽日临水,看飞花忘却悉.(方泽《武昌阻风》)33、日长廊闻燕语,轻寒雨麦秋时.(寇准《夏日》)34、树阴满地日当,梦觉流莺时声.(苏舜《夏日》)35、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荠麦花如.(白居易《村夜》)3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37、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张祜《题金陵渡》)38、“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论语》)39、“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文天祥《过零丁洋》)41、业精于勤,于嬉;行成于思,于随.(韩愈《进学解》)42、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3、别三日,即更目相待.(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44、造化神秀,阴阳昏晓.(杜甫《望岳》)45、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论语》)根据文章地含义,在备选词中选择最恰当地依次填入括号里.击鼓戏民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而与左右(),过击之也.”民皆().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令鸣号而民()之.(《韩非子》)备选:信、更、赴、戏、戍、罢、喜、约、惊46、()47、()48、()49、()50、()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阅读下列宋诗,完成51-53题.(8分)村行宋王禹偁Emxvx。
2023上海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上海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85b8a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3.png)
2023上海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江瑟瑟半江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都写到野步所见景色,但其特点不同:第一首诗是春景,第二首诗是的秋景。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
(1)生机盎然;萧瑟寒冷(2)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比较阅读能力。
第一首诗描写麦浪、草根、肥水、新蛙、蝴蝶、东风、野草花等景物,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特点,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一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l了红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的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了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故答案为:⑴生机盎然;萧瑟寒冷;⑵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表现出陶醉于春景的怡然之情;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一年年时光,表达了作者老之将至的感慨。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8.6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8.6](https://img.taocdn.com/s3/m/e3a3a9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参考答案和解析见文末)*1.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中“书“的意思与()中的“书“相同。
A.书山有路B.书生意气C.大书特书D.精于书艺*2. “凌性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描绘的是()。
A.蜻蜓B.蝙蝠C.蜉蝣D.飞蛾*3.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遁:逃遁B.逸:隐藏C.阳:表面上D.测:测度*4.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中的“逐“解释为()A.追B.循、沿C.赶走D.竞争*5. 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解释有误的是()。
A.出自《孟子》B.“厌”是“满足”的意思C.“精”指“上等好米”,“脍”指切碎的鱼或肉D.形容饮食十分讲究*6. 对李贺《南园(其五)》下列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何不”和“若个”都表示反问语气,强调了诗人郁郁不平的情感B.“何不”有势在必行之意,暗示出军情紧急和诗人焦虑不安的心境C.“若个”是基于现实的反问,衬托了前两句所言投笔从戎的必要性D.由首句之昂扬激越转入末句之沉郁哀怨,诗人的思想情感非常复杂*7. 刘仙伦在《野步》中把自己比喻为()A.黄犊B.枯荷C.鹭鸶D.舟楫*8. 下列对《饯别王十一南游》诗句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是“饯别”,但诗中没有写饯别场面,连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未提及B.首联写朋友登舟远去,小船驶入茫茫长江,诗人频频挥手,依依惜别C.颈联中的“飞鸟”用以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关切和担忧之情D.尾联诗人想象朋友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心中充满愁思*9. 下列各组括号内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使)无徐庶之一言/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玄德之三(顾)/王(顾)左右而言他C.不求(闻)达于诸侯/隔篁竹,(闻)水声D.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之*10. 下列引号内词的词意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育将鬻己“以”偿/无从致书“以”观B.其主答“之”/吾欲“之”南海C.郭子敬闻“而”嘉之/“而”山不增D.令育与“其”子同学/欲穷“其”林本期初中古诗文大会真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1D。
2019年第十八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文1-20
![2019年第十八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文1-20](https://img.taocdn.com/s3/m/6e5b34fe4028915f804dc29b.png)
1.人日⑴思归入春才七日⑵,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⑶雁后,思⑷发在花前。
[1]⑴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⑵入春才七日:即人日。
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⑶落:居,落在.....后。
⑷思:思归。
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2]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2]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思乡诗。
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
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
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仔细一算,诗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说:原来入春才七天呀!——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缓慢的感慨。
“离家已两年”一句也说得平平淡淡,好像不带什么感情,但是将“入春才七日”与“离家已两年”连在一起吟诵细品,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帐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诗人在客居生活中过了“春节”,进入了第二年。
到了“人日”,入春不过才七天,不能算长。
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因而可以说“离家已二年”。
“二年”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管感受。
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
传说鸿雁在正月里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在后两句中作者借这个传说来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
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回乡了,即“思发在花前”;可是现在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诗人却无法归去,所以说“人归落雁后”。
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全
![第九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 全](https://img.taocdn.com/s3/m/b4e7a00c581b6bd97f19ea16.png)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答案(以下答案皆出自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望请海涵)一.1.B(kuī)2.C (旁征博引)3.C(攸:所)4.D(雷震《村晚》)5.B(清周起渭《西湖》)6.A (宋徐俯《春湖游》)7.B(明邵亨贞《贞溪初夏》)8.A(潘阆《酒泉子十首之四》)9.A(词的分类)10.C(元曲体制)11.D12.B(B为七律,其他为七绝)13.D(D为词曲)14.C15.A(宋朱熹《熟读精思》)16.A17.B18.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9.D(谁说你知道得多呢)20.D(居室简陋,但德行高远)二.21.春秋左丘明22.道周23.屈原楚24.辅佐年幼国君制定和颁布礼法25.安置祭品切菜时作为垫板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30.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1.明鸡3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33.春江水暖鸭先知34.种植(谷:庄稼木:树)35.店铺36.接近37同“轼”,(身子靠车上横木)表示尊敬38.“于”,在39.吹开,使……绽放、开放40.有志报国之人即时奋起、发愤图强三.(一)41.(1)破旧的(2)送42.封地使者使者曾子43.(1)是别人送给你东西,(您)为什么不接受呢?(2)接受别人馈赠的人会害怕得罪那个馈赠者;赠与别人东西的人会待那人以傲慢。
(注!把握关键字,成句且通顺即可)44.自食其力、无功不受禄(二)45.唐刘禹锡46.水光一体,十分和谐47.略四.略初一初二1.D2.D3.D4.A5.C6.A7.C8.C9.C 10.B 11.B 12.D13.D 14.D 15.A 16.D 17.D 18.D 19.C 20.D 21.C 22.C 23.A 24.C 25.D 26.C 27.D 28.D 29.B 30.C 二/31.阴阳割昏晓 32.无案牍之劳形33.晴川历历汉阳树34.复照青苔上35.遥知兄弟登高处36.生光辉37.铁马冰河38.妖娆 39.为谁辛苦为谁甜40.主管 41.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42.能够43.如果、白白地44.梅妻鹤子 45.刘义庆幽冥录三/(一)46.解得,懂得 47.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5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5](https://img.taocdn.com/s3/m/5e8eb1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4.png)
上海初中古诗文大会历年真题精选(参考答案和解析见文末)*1. 下列句中的"危"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居安思危B.转危为安C.危如累卵D.正襟危坐*2. 下列句子都出自《醉翁亭记》,选出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 下列句子中的"为"与"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中的"为"用法相同的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 下列名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庄子》②《史记》③《资治通鉴》④《世说新语》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①③②④*5. 下列文章不是选自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B.《群英会蒋干中计》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促织》*6. 下列与"不谓遇知音于此地"的"知音"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B.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C.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D.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7. 以下典故和庄子无关的是()。
A.濠梁之辩B.不耻下问C.鼓盆而歌D.运斤成风*8. 以下诗句没有使用典故的是()A.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B.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C.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D.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9. 以下与《庄子》有关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是()。
A.《庄子》又名《南华经》,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学派经典著作B.《庄子》与《老子》《尚书》合称“三玄”C.《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D.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10. 与"亭亭山上松"的"亭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023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汇编
![2023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8b7df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5.png)
2023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汇编1奉贤区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土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乙]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0:“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丙]詹懋举以工为师万历末,詹懋举为颖州守,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日;“颇善此乎?”日;“然。
”使之弹,工即前曲一过②,甚妙。
詹大惊异,诘③所自。
工日:“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④琴,因请观之。
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
”詹予以金,不受,日:“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日:“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
“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注释]①适:恰好,正巧。
②一过:一遍。
③诘:询问,追问。
④囊:用袋子装。
5.[乙]文作者是宋代的,号,晚号六一居士,他与《小石潭记》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分)6.解释下列中加点。
(4分)(1)徐以杓酌油沥之()(2)即老人所贻()7.对[丙]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8.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能到这里来的。
C.詹懋举于是听从木工学习弹琴,(学完以后)一段时间没有一个琴师能比得上他。
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
![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50ae8ff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d.png)
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哇塞,你知道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吗?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棒的赛事啊!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每个参赛者都是勇敢的战士,摩拳擦掌,准备在古诗文的战场上一决高下。
比如说我认识的小李,他呀,为了这个大赛,那可是天天埋头苦读古诗文,简直像着了魔一样!“小李,出来玩会儿呗!”“不行不行,我还要备战古诗文大赛呢!”瞧,多认真啊!参加这个大赛,就像是踏入了一个神奇的古诗文世界。
在那里,你能和古代的大文豪们对话。
你能感受到李白的豪情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哇,那气势,简直太震撼了!还能体会到杜甫的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真让人感动啊!这不就跟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一样吗?有时候豪情满怀,有时候又满心忧虑。
而且啊,这个大赛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应付过去的。
那得有真本事才行!就像登山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
还记得小王吗?他第一次参加的时候,因为准备不充分,结果成绩不太理想。
但是他可没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了。
“我就不信我不行!”第二年,他果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啊!这个大赛也是大家互相学习、交流的好平台。
在比赛中,你能听到别人对古诗文的独特见解,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呢!“哎呀,原来这句诗还能这么理解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多热闹啊!我觉得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真的是太有意义了!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让我们在竞争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
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对古诗文的热爱之路。
所以啊,如果你也对古诗文感兴趣,可一定要去参加这个大赛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赛卷含答案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赛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20aca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8.png)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赛卷含答案2019年第十八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及答案(比赛时间90 分钟,预初、初一组,满分100 分;初二、初三组,满分120分)注意事项: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1.以下成语与晏子无关的是()A.张袂成阴 B.南橘北枳 C.比肩接踵 D.一鸣惊人答案:D(一鸣惊人与齐威王或楚庄王有关。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的是()。
A.张岱 B.于谦 C.袁宏道 D.徐渭答案:B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笔记体小说的是()。
A.《世说新语》 B.《阅微草堂笔记》C.《梦溪笔谈》 D.《聊斋志异》答案:C (《梦溪笔谈》是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著作。
)4.以下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
A.顾此失彼B.一意孤行C.本末倒置D.指鹿为马答案:C (《反裘负刍》)5.以下日常生活客套话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请人原谅说“包涵” B.原谅别人说“见谅”C.求人帮忙说“劳驾” D.让人勿送说“留步”答案:B(见谅:让别人原谅自己)6.下列成语与《吕氏春秋》一书有关的是()A.一诺千金 B.一字之差 C.一字千金 D.一言九鼎答案:C7.下列对“经、史、子、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四种文体 B.古代图书分类的名称C.古代文人编书的四种方法 D.古代四种不同风格的作家的著作答案:B(“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
)8.“三班”指汉朝的三位历史学家,以下不属于“三班”的一项是()。
A.班超 B.班昭 C.班彪 D.班固答案:A9.以下是以籍贯为称谓方式的一项是()。
A.苏东坡 B.欧阳文忠公 C.王临川 D.王半山答案:C(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10.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张祜《宫词二首》属于宫怨诗B.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属于山水田园诗C.杜甫《蜀相》属于咏史诗D.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属于送别诗答案:B(属于干谒诗。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014245f0e7cd184253661.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淮海居士,正确的解释是。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的正确解释是。
(1分)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
(2分)第二部分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15.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19.蹉跎岁月( ) 20.大巧若拙( ) 21.洞若观火( )22.反唇相稽( ) 23.飞扬跋扈( ) 24.匪夷所思( )25.负隅顽抗( ) 26.功亏一篑( ) 27.孤芳自赏( )28.既往不咎( )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29.A.“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一分)1、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作者是()。
A、白B、白居易C、欧阳修D、商隐2、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作者是()。
A、岑参B、禹锡C、清照D、白居易3、诗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作者是()。
A、王安石B、岑参C、益D、王昌龄4、“()下飞天镜,云生结()楼。
”(白)括号里填入的词应该是()。
A、水、层B、月、海C、云、高D、山、阁5、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的诗人是()。
A、杜甫B、白居易C、柳宗元D、辛弃疾6、“倚()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忘()归来路。
”(清照)括号里应填入的词是()。
A、着、尽B、着、断C、遍、断D、遍、尽7、诗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中“江州司马”指的是()A、谥号B、官名C、人名D、地名8、“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示晓催天明。
黄鹂顔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欧阳修《啼鸟》)这是一首()A、写景诗B、抒情诗C、田园诗D、咏物诗9、“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炯)诗中的“西京”指的是()A、 B、剑门 C、敦煌 D、长安10、“云开远见()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卢纶)括号里填入的地名应是()A、武昌B、C、汉阳D、11、《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A、徐弘祖B、徐光启C、徐宏祖D、徐文长12、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括号里填入的容应该是()A、座上、桌上、厕上B、马上、枕上、厕上C、马上、桌上、车上D、舟上、厕上、庭上1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白)诗中的“半轮秋”指的是()A、秋月升到半空B、秋月像车轮C、半圆的秋月D、月到中秋14、《资治通鉴》的作者是()A、宋朝人B、唐朝人C、汉朝人D、明朝人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诗中涉及到的“王师”指的是()A、契丹的军队B、匈奴的军队C、岳飞的军队D、宋朝的军队16、诗题“六月二十七日()醉书”(轼)括号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望江楼B、望海楼C、望远楼D、望湖楼17、在“文侯出游,见路人()裘而()刍”一句中,括号中应填入的一项是()A、着、割B、衣、背C、反、负D、穿、伐18、“今存《战国策》三十篇,是由()末年()编撰校定的”,括号中应填入的一项是()A、东汉、班固B、先、非子C、西汉、向D、晋、义庆19、“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秋水》)句中“笃”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忠实B、专注C、局限D、深厚20、“海门深不见,浦树远仿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胄》)诗中的“浦树”、“散丝”分别是指()A、水边的树、喻指流泪B、树长在水边、喻指流泪C、树长在水边、喻指细雨D、水边的树、喻指细雨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卖酒者传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
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岂有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遂尽取所偿负还之。
(选自《叔子文集》)21、“或遣童婢沽”一句中的“童婢”分别指()A、男性仆人、女性仆人B、年幼的男性仆人、女性仆人C、小孩子、女性仆人D、年幼的仆人、地位低下的仆人22、“或遣童装婢沽”“或倾破瓶缶”的或分别指的是()A、卖酒者、童婢B、主翁、童婢C、买酒者、卖酒者D、主翁、路人23、“卖酒者乃不长者耶?”中的“乃”,在文中的含义是()A、于是B、竟然C、就D、才(知道)24、“不名博”在文中的含义是()A、不坚持赌博B、不以赌博为借口C、不是假装赌博D、不号称赌博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晋书·王羲之传》)25、“王右军”的意思是()A、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B、王羲之曾任右路将军C、王羲之曾任右边将军D、王羲之曾任右方将军26、《晋书》是一部()A野史 B、正史 C、逸史 D、别史27、对“姥初有愠色”句中的“愠”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B、不满C、恼怒D、温和28、对“但言王右军书”句中的“但”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B、但是C、只要D、只是29、“姥如其言”句中“如”的意思是()A、模仿B、假如C、像D、按照30、句子“他日,姥又持扇来”中“他日”指的是()A、第二天B、某一天C、有一天D、过了几天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31、花光浓柳轻明,酒花前送我行。
(欧阳修《别滁》)32、与君尽日临水,看飞花忘却悉。
(方泽《武昌阻风》)33、日长廊闻燕语,轻寒雨麦秋时。
(寇准《夏日》)34、树阴满地日当,梦觉流莺时声。
(舜《夏日》)35、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荠麦花如。
(白居易《村夜》)3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绿,草色入帘青。
(禹锡《陋室铭》)37、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
(祜《题金陵渡》)38、“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论语》)39、“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文天祥《过零丁洋》)41、业精于勤,于嬉;行成于思,于随。
(愈《进学解》)42、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山夜雨时。
(商隐《夜雨寄北》)43、别三日,即更目相待。
(晋·寿《三国志·吕蒙传》44、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杜甫《望岳》)45、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论语》)根据文章的含义,在备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括号里。
击鼓戏民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而与左右(),过击之也。
”民皆()。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令鸣号而民()之。
(《非子》)备选:信、更、赴、戏、戍、罢、喜、约、惊46、() 47、() 48、() 49、() 50、()三、阅读理解题(30分)(一)阅读下列宋诗,完成51-53题。
(8分)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①,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壑(hè):山谷。
簌(lài):古代一种三孔管乐器,这里指山间秋声。
②棠梨:即杜梨,落叶乔木。
51、王禹偁曾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他在学习白、杜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宋诗平易畅达、简雅古淡的风格。
请问“乐天”与“子美”分别指的是谁?52、颔联中“”与“”对举,赋予自然以生命;颈联中“”与“”对举,从视觉、嗅觉等角度,给读者带来唯美的感受。
(4分)53、作者在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列的语段,完成54-56题。
(8分)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
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
嘉祐中,戍州。
中多名山。
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
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
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
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
”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
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
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选自辙《孟德传》)5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德出.其妻()(2)以其衣易.一刀十饼()(3)吾不复恤.矣()(4)既.数月安之()55、孟德是怎样战胜“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的困境的?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分)56、孟德以前的身份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了孟德的性格?(2分)(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7-58题。
(14分)(王羲之)性爱鹅。
会稽有孤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
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任率如此。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5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三项是错误的,分别是()()()。
(选择超过三项不得分)(6分)A、求市.未得(买)B、羲之叹惜弥日..(一整天)C、羲之往观焉.(助词,无实义)D、当举群相.赠耳(互相)E、其任率如此.(“写《道德经》换鹅”及“在门生家写字”两件事)F、门生惊懊者累日..(好几天)58、翻译:(8分)(1)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2)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四、阅读鉴赏题(10分)阅读下列宋诗,完成第59题。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①。
[注]①葵花:蜀葵等向阳性的植物。
与今天的“向日葵”不是同一植物,今天的“向日葵”在明代后期才传入中国。
59、(1)从容看,前后两句各写了什么容?(2分)(2)结合全诗,赏析首句中的“乍”的表达效果(写出3点)。
(3分)6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文中的事例,评价孔融的两个特点。
(5分)大未必奇融幼有异才。
年十岁,随父诣京师。
时,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
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
语门者曰:“我是君通家子弟。
”门者言之。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
先君孔子与君先人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众坐莫不叹息。
太夫炜后至,坐中以告炜。
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
”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