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传统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转型发展。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转型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银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金融环境。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和必要性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现代化金融环境的趋势和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建议和措施一、数字化转型1. 创新科技的应用2. 打造数字化客户体验3.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二、产品和服务创新1. 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2. 发展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关系3. 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三、组织架构优化1. 提升内部运营效率2. 建立灵活的团队结构3. 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四、风险管理和合规性1. 加强风险管理体系2. 符合监管要求和合规标准3. 重视可持续经营和社会责任第三部分:总结和回顾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因素和挑战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结论:商业银行转型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通过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创新、组织架构优化以及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完善,商业银行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金融环境,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对现代金融环境的理解和适应。

数字化转型将是银行转型的核心,但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客户体验、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灵活的组织结构。

此外,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经营。

总结:通过商业银行转型的建议和措施,我们可以看到银行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必须在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创新、组织架构优化以及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全面提升。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改进,商业银行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并在现代金融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产能过剩、行业去杠杆化等问题导致了企业债务风险加大,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业面临着较高的信贷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稳健运营。

一、加强客户风险评估客户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采用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客户,应加强风险调查,完善风险评估模型,确保信贷发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严格把控贷款担保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避免贷款担保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之一。

商业银行应提高担保品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担保物的评估、监管和管理,并及时调整担保比例,控制担保风险。

同时,对于不符合贷款担保条件的客户,严格执行“拒贷原则”,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控流程、内部控制制度、风险信息披露制度等。

商业银行应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手册,明确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防范、处置等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科学、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加强内外部监管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应及时提交风险信息报告,加强内部风险监控,做到风险预警和早期风险发现;并加强与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完整的风险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加强对市场和客户风险的及时掌握和分析,为风险防范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需加强客户风险评估、严格把控贷款担保、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外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以有效应对信贷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应坚持风险防范优先原则,积极主动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自身稳健运营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发表时间:2013-08-28T08:59:07.18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永强[导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吴永强/富滇银行昆明行政中心支行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三年,恰逢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国内方面,出口增速因外需减退而大幅下降,消费的启动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成效,经济增长减速已是各方的共识,金融体制改革中累积的各种矛盾不断放大:民间借贷静水流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各界频频质疑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等。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幅度等。

这些措施释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那就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会全面提速。

当前我国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民众对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有很高的期待;二是利率市场化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积极作用;三是当前我国处于通胀较高的时期,持续负利率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对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改善实际利率水平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作为基础;五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改上市,初步具备了按照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能力,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转型。

一、银行面临的挑战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

第一个变化是,存款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

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别,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不断流动,出现储蓄分流风险。

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金来源综合影响的体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之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创新之路

2 0 1 6 年上半年 , 政策宽松趋 于稳定使得各类需 求集 中释放 , 推动 了房地产市 场的整体 高位运行 , 二线及周 边城市 商品住宅 成交量轮 番上涨 , 但
( 一) 发 展 新 兴 产 业 及 传 统行 业 转 型 产 生 新 资
金 需求。当前我 国处 于前期刺激政策 的消化期 , 供 给侧 结构性 改革 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为 目标 , 为商 业银行支持 实体经济 拓宽 了空间 。政府也 明确提
出了要 大力发展《 中国制造 2 0 2 5 ) ) 五大工程 、 十大领 域中的产业 , 此类 产业在 发展初期都会有大量 的信 贷资金需求 , 这是商业银行市场拓展的 良好契机。 ( 二) 居 民消 费结构升级 对商业银行服 务产 生 新需求。目前我 国人均 G D P 在7 5 0 0 美元左右 , 从西 方发达 国家经验来看 , 当人均 G D P 达到 8 0 0 0 美元左 右, 居民消费结构将会从 生存性 消费转变为发展型 消费 。伴随人均收入的提 高 , 居 民消费也会进一步 向多样化 、 个性化转 变 , 这对 商业银行开发各 类新
伴随我 国宏观经济进人新常态 , 需求端的持续 刺激对经济增长收效不佳 , 供给抑制成为阻碍经济 长期 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 因素 。在 “ 三期叠加 ” 的复 杂形 势下 , 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 , 是“ 十三 五” 时 期 调整经济结 构 , 使要 素实现最优 配置 , 提升 经济 发展质量和数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 商业银行应清醒
长质效 的重大战略举 措。培 育创造新动力和新供给 , 积极对接“ 去产 能、 去库存 、 去杠杆 、 降成本 、 补短板” 五
大任务 , 是商业银行实现创 新转型升级和科学稳健发展 的必由之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二是创新引领,积 极 探 索 新 模 式 、新 业 态 、新 场 景 。 党 的 十 九 届 五 中 全 会 把 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 地 位 ,指 出 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 ” “完 善 科 技 创 新 体 制 机 制 ”。数 字 化 转 型 必 须 坚 持 创 新 发 展 的 理 念 ,营 造 包 容 试 错 的 创 新 文 化 ,探 索 孵 化 新 的 产 品 和 服 务 , 为 金 融 高 质 量 发 展 提 供 新 引 擎 、新 动 能 。
户 的 青 睐 ,倒逼银行在供给侧加快数字化 转型。
三 是 “创新发展”与 “守正行稳”的 关 系 。近 年 来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普遍 使 用 ,金融创新服务已渗透到居民衣、食 、 住 、行 、用等各方面,针对互联网用户信 息 泄 露 、非 法 收 集 等 信 息 安 全 问 题 ,国 家 先 后 出 台 了 《个 人 信 息 保 护 法 (草 案 )》 《数据安全 管 理 办 法 (试 行 )》等 监 管 制 度 , 对 金 融创新服务合规性、信息安全保护等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 此 同 时 ,银行在创 新 业 务 模 式 、推 动 自 身 经 营 发 展 的 同 时 , 在 遵 守 国 家 政 策 及 监 管 要 求 的 基 础 上 ,首 先 要 保 障 系 统 运 行 安 全 、保 护 客 户 信 息 、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开放共赢,坚 持 协 作 、共 享 、共 建 。一 方 面 ,银行业通过与外部生态合作, 为客户提 供 快 捷 、便 利 的 综 合 性 服 务 ,实 现 金 融 与 民 生 服 务 、产 业 经 济 跨 界 的 融 合 。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开放银行,基 于 数 据 、 算 法 、流 程 等 ,为 个 人 、企 业 、政府等提 供 无 所 不 在 、极致体验的金融服务。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成为了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向现代金融机构的转变,逐步实现了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一、变革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国的银行业处于全国一元化管理的状态,银行的业务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主要进行存贷款业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改革,开始向现代银行制度转型,引入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例如利率市场化、分行制度改革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市场化改革: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完善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推进了资本市场化进程。

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国际化业务,与国际知名银行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商业成就。

3. 加入WTO后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了全球金融市场。

在加入WTO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为此,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例如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4. 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跨境并购与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通过与国际知名银行的合作,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经营经验和先进技术,也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众多分支机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金融机构。

二、发展趋势1. 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动力、问题和操作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动力、问题和操作策略

( 居 民财富不断积累, 一) 对金 融服务 的需求增加
17 9 9年 以来 , 革 开 放 政 策带 来 了 我 国 国 民经 济 的 改
融 资逆转 、 银行业 竞争加剧 带来 信贷 利差 收窄 、 外资银 高速 、 持续 、 稳定 增长 , 国民生 产总值 ( D )0年的平均 G P3
作者 简 介 : 张轶 昌 (9 0 ) 男 , 龙 江人 , 济 学硕 士 , 17 一 , 黑 经 高级 经 济 师 , 国光 大银 行 海 口分 行 行 长 。 中
① 参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 8年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 (o 2
计 公报 》 。
南德
2 9 第7 0 年 期 0
介 的 活 动 急 剧 增 加 ,开始 对 各 种 金 融 资 产 和 相 关 银 行 服
与大零售并重 、 以科 技 为 依 托 ” 的发 展 战 略 , 定 并 开 始 制 实施 《 国银 行 零售 业 务 五 年 发 展 规 划 》 2 0 中 ;04年 招 商 银 行 提 出 要 打 造 “ 售 银 行 ” 并 在 上 海 市 成 立 了第 一 个 信 零 , 用 卡 中 心 ;0 6 中 国工 商银 行 明 确 向 投 资 者 公 布其 战 20 年 略转 型 方 向 , “ 即 打造 中 国第 一 零 售 银 行 ” 等 。 等 本 文通 过 对 商 业 银 行 业 务 转 型 动 力 的 分 析 .剖 析 了 我 国银 行 业 务 转 型 中普 遍 存 在 的转 型 策 略 雷 同 、 型 流 转 程 效 率 低 下 、 险管 理 意 识 薄 弱 、 风 以人 为 本 的 零 售 文化 和
摘 要 : 文 以我 国改 革 开放 以 来 的金 融发 展 为 背 景 . 述 了 由 于居 民财 富增 长 带 来 零 售 服 务 需 求 、 本 市 场 发 本 论 资 展 逆 转 融 资方 式 压 缩 公 司业务 空 间 、 率 市场 化 降低 了公 司业 务 的 利 差 收 入 、 资银 行 的 竞争 压 力 、 术 网 络 带 来 零 利 外 技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论文题目】——以毕业导师的角色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标题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及趋势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各个银行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储蓄和贷款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日益增多。

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了两种趋势。

一方面,商业银行集中度日趋提高,银行业整体规模稳步增长,大型银行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快速崛起,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这样的趋势下,商业银行应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呢?我认为,商业银行需要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推出更多的创新金融产品,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加强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数字银行的新业态。

总结:商业银行现状和趋势如何稳定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要在现有环境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题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失效。

传统的储蓄和贷款业务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客户需求多样性增加。

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了个性化、场景化和定制化的新型金融需求。

三、金融科技的影响。

新兴金融科技的不断崛起,打破了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商业银行与新兴金融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创新能力不足。

商业银行在战略思维、管理机制、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改变。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是多方面原因综合导致的,其中尤以创新能力不足、商业模式失效及金融科技崛起影响最为突出。

总结: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还有很多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要着眼于整体战略定位,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银行改革转型情况汇报材料

银行改革转型情况汇报材料

银行改革转型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转型压力,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改革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对当前银行改革转型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从改革转型的动力和背景来看,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业务的崛起,传统银行的经营空间受到了挤压;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对银行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改革转型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保持竞争力。

其次,银行改革转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业务转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业务转型方面,银行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银行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在管理创新方面,银行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推动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银行改革转型的效果和成效也开始显现。

一方面,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为银行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可以说,银行改革转型已经初见成效,为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针对当前银行改革转型的情况,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改革转型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升级仍然面临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性也给银行业务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_曹国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_曹国华

金融论坛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
为市场诟病。统计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仅为 1% ,但占有金融资源的达 65% , 银行 业对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不及 5% ,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54% 的水平,而且低 于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约 25 个百分点,以大型化、 集中化为表现特征的银行资源供给结构与 小型化、分散化的民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相匹配 ,严重阻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5. 同业竞争压力和综合经营能力提升压力 。 当前, 银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互联网金 融、民间借贷、资本市场、民营银行等市场主体逐步分流了商业银行客户和业务 ,金融脱媒问 题日益严峻,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变化趋于稳定的情况下 ( 见图 3 ) , 社会融资多元化趋势明 显 ( 见表 1 ) 。同时,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更加丰富多样,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明显加 快 ( 见表 2 ) ,已经直面资本补充、核心人才、 业务来源等的能力的考验。 另外, 当前商业银 行流动性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负债成本上升,资本管理能力也面临考验。
[3 ] [4 ] Laeven and Valencia 的研究认为,银行危机前经常出现信贷快速扩张 。 Reinhart and Rogo[6 ] ff,Kindleberger 等认为,过度举债易诱发系统性风险, 进而导致银行危机; [5] 另一些国外学 [2 ] [1 ]
者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了银行风险的原因 , 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与不良贷款具有正向相关关 系。例如,Clair 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与信贷质量的分析就表明了这一点 。 国内部分学者研究 了金融自由化的国际样本,有些认为自由化将加快银行的风险投资并加大经营风险 ,比如尹雷 等的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加大危机概率, 有些则认为受 “风险转移效应 ” 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整体经营风险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 在对利率市场化风险与银行风险研 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进一步考察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问题 。唐兴国等从预算软约束的角 度分析了我国高额不良贷款的原因 ,认为不良贷款化解的关键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 善金融市场环境,做到预防与化解并重。 王恕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管理的国际经 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将面临资产质量管理的重大挑战 ,必须 要进一步创新风险防控和不良贷款处置手段 。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详解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详解

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使命与对策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的经济形态提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商业银行怎样才能满足供给侧改革的新态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对策1 引言今年初,我国银行业监管协会的会议要文中提出,要重点解决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去杠杆、补短板这几大重点任务,推动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的改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明确供应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把握供应侧的重点和改革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常态的改革。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增长并不均衡,当前供给侧的改革对于商业银行的转型来说是一个机遇,应当明确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良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所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积极培育新的供给和创新的动力,既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和保持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宏观经济供给方改革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1 对商业银行供给端的影响首先,资本工具创新为商业银行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过去,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次级债、可转换债券,这占绝大多数次级债资本。

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次级债,风险无法分散,在新的监管要求下,被认定为不合格的资本。

现在,随着创新资本工具的引入,包括两个资本债券、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资本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并可以避免资本市场融资的影响。

根据新华网的相关新闻数据整理,2008-2015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已发行了两种资本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等形式的资本,主要是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进行的。

其次,利率下行趋势催生更多理财产品需求。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存款利率的逐步下行通道,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中央证券登记处和清算公司全国银行业金融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发布了近三年来中国银行金融市场年度报告,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在银行业的数量、产品数量和募集资金数量都在迅速上升.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新趋势2008年,全球经济包括中国都因金融危机而受到严峻挑战。

中国商业银行在坚持原有基本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调整,稳中求进,取得积极成就,展露出一些新趋势。

一、战略转型向纵深发展面对"金融脱媒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战略转型是中国商业银行为自身长远发展而进行的业务模式调整与变革。

2008年,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此前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基础上,战略转型继续向纵深发展。

同时,一批原地方性商业银行随着重组上市和跨区域发展,也开始结合自身市场定位提出了战略转型要求,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

战略转型已不仅仅是某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趋势,而是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

从业务维度来看,中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快从以公司业务为绝对主导向零售业务倾斜。

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中的房贷继续平稳增长,汽车贷款发展非常迅速,个人贷款余额已占到全部贷款的21%左右。

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个人中间业务中的理财、银行卡、结算、代理等业务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尤其是信用卡交易金额连续几年增长超过100%,14家上市商业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接近1.4亿张。

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开始在中国商业银行展开,2008年多家银行已进入这一新兴领域,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见表2-1)。

随着我国个人财富的增长,对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和多样,更多的商业银行加快了向个人零售业务转型。

数据来源:各家银行年报。

图1 四大上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情况数据来源:各家银行年报。

数值为14家上市商业银行合计。

图2 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合计及占贷款比重状况注: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10家在年报中披露了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其他未披露。

数据来源:各家银行年报。

图3 截至2008年底中国部分商业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表1 中国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2008年发售情况注: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中10家在年报中披露了理财产品发售数据,其他未披露。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发展路径分析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其零售业务一直是银行利润和市场份额的重要来源。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实践的分析,总结出了常见的转型发展路径,比如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合作、客户体验升级以及产品创新等。

针对不同的商业银行特点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发展路径是关键。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路径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强有力竞争者。

在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转型发展,提升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银行业界的热门话题。

不同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应找到符合自己行的转型发展路径,了解转型路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文章基于分析,提出了可供商业银行参考的建议和思路,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革和挑战。

一、当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综合发展情况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在综合发展方面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线上渠道和智能化系统,提高客户体验,降低成本。

例如,大部分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应用程序,并实现了全面的电子化办公。

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商业银行正在加快产品创新,包括信用卡、贷款、理财等产品的创新。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致力于加强与各类机构的合作,拓展客户群体,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这些创新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其金融资产。

商业银行正在着力提升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等领域。

同时,银行也在不断完善反欺诈机制,以提高客户交易的安全性。

商业银行正在广泛采用多元化营销策略,包括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进行广告投放,以及与第三方合作开展营销活动等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随着消费升级和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商业银行转型交易银行:理论经验与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转型交易银行:理论经验与路径选择

商业银行转型交易银行:理论经验与路径选择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资金融通、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角色。

随着金融科技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而交易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是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金融服务的载体,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商业银行转型为交易银行是当前金融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

研究背景部分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转型为交易银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了解商业银行转型的定义与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外部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对交易银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描绘出商业银行转型的路径选择和发展趋势。

研究背景也是对未来研究方向和结论进行推论和预测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商业银行转型为交易银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分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挑战,为商业银行在转型路径选择、战略调整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解析商业银行转型为交易银行的动机和必要性,探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转型的途径和方式,分析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成功案例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商业银行转型为交易银行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金融创新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和挑战。

将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为专注于交易业务的交易银行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转型不仅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竞争力。

对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探讨商业银行转型为交易银行的定义及特点,可以深入分析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一改革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银行业。

本文将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的信贷业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过去,银行业主要依靠资金的供给来拓展信贷业务,这导致了信贷市场过于依赖银行的资金供应。

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市场化的资金配置,使得资金更加多元化,不再只依赖银行。

这对银行业来说意味着竞争的加剧,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银行必须通过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水平以及加强风险管理来吸引客户和投资者,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对银行业的理念和经营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过去的发展阶段,银行业主要关注流动性和规模扩大,而忽视了风险管控和健康经营。

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注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生产过剩风险。

这要求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银行需要更加关注贷款项目的风险性评估,加强对授信对象的调查和分析,以减少信贷风险的发生。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过去,银行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国内支付结算等业务为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银行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提供更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因此,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加大技术研发、创新设计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借助科技手段,银行可以开展数字化金融服务,如电子支付、云计算等,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对银行间竞争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

这使得银行不再面对传统的竞争,而且还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支付机构和创新科技公司的竞争。

这要求银行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分析纵观整个金融业,金融机构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应对数字化挑战,使其能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定位自己。

数字化转型成败将取决于各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根据发展成熟度的高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对新竞争局势的反应阶段在最初阶段,商业银行通过开发新的数字渠道和产品以应对新的竞争环境,从而对金融服务供求的变化做出最原始的反应。

新渠道专注于线上化移动金融。

近年来,除了对这些平台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外,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还在于通过API方式打开新的业务访问和营销渠道。

这些功能使得用户的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用户的黏性也不断增强。

数字产品专注于零售支付。

商业银行也在开发新的数字产品,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零售支付领域。

二、技术适应阶段银行数字化过程的第二阶段包括对技术平台进行改造,将其转换为数字化模块以及灵活性的基础架构,使新技术得以更快地开发应用。

商业银行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以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并且满足客户的需求。

商业银行需要对整个技术平台进行完全重塑,并进行重新建模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型。

业务流程自动化。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第二阶段,商业银行考虑实现自动化流程以减少手工和重复的劳动,从而提高效率并加快整个系统运行的速度。

商业银行不仅将重点放在后台运营工作上,而且还要将重点放在前台流程实现自动化上,吸引并提高客户之间的交互和黏性。

三、战略性定位阶段诚然,技术革命不足以使各商业银行获得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

在数字化转型第三阶段中,先进的金融机构以数字化战略发展为契机,对自身组织架构进行变革。

面对行业内外部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银行在数字化创新迭代过程中需重点明晰三个连续阶段的目标任务: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发新的渠道和产品,第二个阶段重点搭建适应技术基础架构,最后一个阶段重点进行深刻的组织变革以实现数字环境中的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我见

商业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我见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引导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匹配有效供给与消费,以期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使供给体系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端,在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动力的商业银行,对过往经济模式下经营逻辑的冲击。

过往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模式驱动下,以要素驱动型投资和成本竞争型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成为主导,并由此决定了整个市场主要的金融需求。

政府和企业方面,多数体现为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房地产开发融资和流动资金周转需求;而个人方面,虽然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的投资渠道不畅和理财意识不足,个人投资消费仍然以储蓄和保本理财等单一金融产品为主,而信贷需求则大多集中于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卡等业务。

在这种相对单一、需求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处于金融供给的“卖方市场”,借助于利率管制、利差锁定的政策红利,以及业务牌照优势,银行可以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银行原有的经济红利减弱,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原有的制度红利消失,随着民营银行获批速度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逐渐放开,牌照红利将不复存在;原有的成本优势不再,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过往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面临瓦解,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传统模式的终结,意味着商业银行应加快创新,加快自身的“产能出清”。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和路径探析近年来,中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旨在破除过去供给过剩、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在这一大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适应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力,是每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探索的问题。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和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加强科技引领,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随着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形态的兴起,传统银行面临持续的市场冲击。

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成为炮制转型的必要策略之一。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引进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深化转型,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创新型金融产品,延伸更丰富的服务链条,拓展相关服务业务,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本效益和商业实力。

三、优化产品定位,营造品牌形象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通过优化产品定位,精细化服务,营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美誉度。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高品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果要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同时提供个性化的精细化服务,营造独特的品牌魅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四、加强监管合规,保障风险控制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控制风险始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时刻谨记安全稳健的经营理念,加强监管合规,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在监管合规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提高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能力,避免风险集聚和事故发生,保障客户权益和银行稳健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作者:张庆彬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0期
摘要:2016年我国GDP同比增长率下滑至6.7%,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且下滑趋势仍在继续。

同时2015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持续17个季度增长、不良贷款率持续10个季度上升,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亟待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面临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如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加大等,中央于2015年首次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以解决由供给需求错配引发的各种现象。

我国正处于经济调控的历史性转折点,商业银行作为促进资金融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主要机构,却也存在着盈利空间缩小、同业竞争加剧、客户流失严重、风险暴露扩大等问题,难以很好地发挥新常态下应有的职能与使命。

因此,探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商业银行转型之路,对于充分发挥其引领效应、培育创新供给、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33;F273.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20 -0083-02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存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速放缓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了部分企业的运营问题,银行的剪刀差贷款份额上升;此外,“三期叠加”效应使得银行的风险暴露增加、潜在隐患积累,风控压力增大。

环境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需要面对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固有不良资产与粗放的风险控制方式导致的内部运营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等导致的外部竞争加剧。

1.内部运营问题
一是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的大量经营状况不佳的企業推出供给市场,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提前暴露;二是贷款投放行业与领域集中,未能做到良好的风险分散;三是信用评级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的违约风险高涨不下,不良贷款仍然在增加;四是由风险管理组织流程不完善导致的整体风控能力不足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的风险内部控制的权责不清。

2.外部竞争加剧
(1)金融脱媒。

又称“金融去中介化”,指的是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金融脱媒的过程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规模,是当前
各大银行营收增幅下降的主因所在,我国金融脱媒可划分为资本性脱媒与技术性脱媒两个方面。

资本性脱媒指的是直接融资过程,通过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等方式,绕过银行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

近年来,我国债券与股票融资比重由2008年的13%上升到了2016年的28%,直接融资规模与占比的提升无疑将导致商业银行业务减少。

另一方面,技术性脱媒指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发的银行资金来源减少,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大量P2P 网络借贷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涌现,P2P网络借贷平台面向的大多是难以从银行贷款的用户,且体量较小,故与商业银行的冲突并不明显。

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则多由互联网巨头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开发,凭借其原有的庞大用户群体与丰富便利的多功能服务,大大削弱了商业银行于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受限。

(2)利率市场化完成。

从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到2015年10月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过渡。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行,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不仅仅需要面对行业内的利差竞争与协商,还要兼顾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导致的客户流失,商业银行若不进行产品创新,开拓新的营收增长点,未来将面临营收增长率持续下滑的风险。

(3)客户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商行传统的零售业务不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且随着跨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还需面临各大投资理财企业的客户争夺,作为专业从事理财业务的投资理财企业,其专业化、定制化的理财服务相较于商业银行的传统零售业务无疑更具有吸引力。

此外,随着90后群体不断走上工作岗位,新兴的90后资金供给方对于投资理财无疑有着更为独立与多样的想法,消费主义的兴起将导致银行的资金供给减少,租房族的产生无疑将导致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下滑,依靠铺网点、跑马圈地式的竞争方式无以为继,如何留住青年用户是银行新零售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确会带来商业银行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阵痛,但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是优化了金融服务环境,减少了运行不佳企业的数量,降低了商业银行未来的不良贷款比重,有利于稳定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二是为未来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指明了方向,供给侧改革使得经营不善或者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充分暴露,商业银行未来将能够有选择地将资金投向真正有前景的行业与企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

二、商业银行的转型建议
面对新环境下的内外部压力,商业银行需要尽快走上转型之路,主动放弃倾向于需求侧的传统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以发挥其市场导向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更好的实现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实现供需协调平衡的使命。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一些转型建议:
1.处理旧资产,优化资产结构
供给侧改革无疑将大幅度提升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暴露比率,商业银行应当凭借自身庞大的体量提足拨备,尽快核销,以吸收不良贷款损失并降低不良贷款率,尽管会造成短期内的营收缩水,但资产结构的优化无疑将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使得资金流向利用效率更高的朝阳产业,以实现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能。

2.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流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压力将持续上升,商业银行需要落实全面风险控制,优化自身的组织流程,防范由于条块分割与流程衔接问题而导致风险测评不准确。

同时内部风控体系的健全也应得到重视,明确权责。

3.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实现信贷效率的提升
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将能够促进资金流向经营状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让银行信贷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同时,有效的信用体系将使得信用成为信贷发放的最主要标准,根据信用标准来相应计提损失准备,将有利于提高信贷发放的效率。

4.转变经营理念与服务文化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粗放式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信贷资管需求,商业银行应当加快实现买方市场下的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形成,建立起以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及客户忠诚为准则的管理评价机制。

只有真正的了解客户需求,才能实现高效的金融供给,提升自身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同时,形成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互利共生的良心生态圈。

三、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以往粗放式经营导致的风险暴露与内部管理压力以及来自外部由于金融脱媒等现状导致的各类竞争压力。

但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指出了转型之路,凭借优化自身风险控制体系,调整服务模式,转变经营理念等一系列转型措施,积极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建起实体与金融相辅相成的生态圈,商业银行未来将迸发出全新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04):22~30.
[2]陆岷峰,杨亮.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6,(03):3~7.
[3]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02):16~19.
作者简介:
张庆彬,江西财经大学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