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PPT课件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技术(工程人必备)第一节下部工程(桩基础)1、如何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1、质量问题及现象1)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2、原因分析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2)水上钻孔平台基底座不稳固、未处于水平状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发生不均匀变形。
3)钻杆弯曲,接头松动,致使钻头晃动范围较大.4)在旧建筑物附近钻孔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5)土层软硬不均,致使钻头受力不均,或遇到孤石,探头石等。
3、预防措施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
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2)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的摆.3)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4)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4、处理措施1)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当钻孔偏斜超限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在钻孔过程中发生缩孔怎么办?1、质量问题及现象当使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时,探孔器下放到某一部位时受阻,无法顺利检查到孔底.钻孔某一部位的直径小于设计要求,或从某一部位开始,孔径逐渐缩小。
2、原因分析1)地质构造中含有软弱层,在钻孔通过该层中,软弱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孔内挤压形成缩孔。
2)地质构造中塑性土层,遇水膨胀,形成缩孔。
3)钻头磨损过快,未及时补焊,从而形成缩孔。
3、预防措施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及钻井中的土质变化,若发现含有软弱层或塑性土时,要注意经常扫孔。
桥梁现浇支架施工技术PPT课件

一、现行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一、现行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755-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5第5页/共27页三、支架施工控制要素及检算 方法
2、支架检算
(1)荷载指定
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荷载组合
立杆承载力计算
6
连墙件承载力计算
斜杆和连接扣件承载力计算
第6页/共27页
三、支架施工控制要素及检算方法-满 堂支架
(2)检算 模板支撑架结构验算内容包括:
➢ Ⅰ、最不利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验算
桥梁架设施工技术与方法PPT课件

2006年11月20日12时30分,某项目部架桥机架梁过程中,由于走 行轨铺设不规范,且没有对走行轨部分进行加固,架桥机左支腿偏离T形梁 腹板中心线35厘米,导致混凝土翼缘板破碎,造成架桥机倾覆,一人死亡, 三人受伤。
第25页/共31页
5、桥梁架设事故案例
第26页/共31页
5、桥梁架设事故Biblioteka 例郑州北环立交桥施工技术简介
• 卷扬机同步
A 梁中心线
A
第23页/共31页
4、吊车架梁
4-1.吊机 1) 吊机性能:吊重、回转半径、吊高; 2)吊机站位:单机吊装、双机抬吊; 3)吊机进出:走行路线、道路承载能力、空间障碍;
4-2.千斤绳 1)分支数:四分支、二分支、夹角; 2)直径:依据吊重、分支数、夹角进行力学计算,
b.桥头线路加固: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50mm,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 3500mm(曲线地段应加宽),曲线地段不应设置超高,不得有反超高; 轨道加固:可临时增加轨撑、轨距杆、护轨等;单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加 穿1根枕木;对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加穿2根枕木;特别加固:路基面密排 人字枕木一层、密排枕木后再加扣轨束3~5组、在路基面或枕木垛上支托 扣轨梁、专门设计承托结构。
架梁准备
成品梁装车
铺设线路、桥头线路加固
成品梁运输 成品梁换装 机动平车运梁与架桥机对位
立换装龙门
组装架桥机 架桥机前移对位 伸机臂立0号柱
喂梁、吊梁、出梁
机上或墩顶横移梁
安装支座、落梁就位
重复架第二片梁
铺桥面、铺线路、联结板焊接、穿钢绞 线安装锚具
重复架其余各孔梁
第4页/共31页
2-3.成品梁装车及运输 • a.按架梁计划分批装车发运; • b.装车加固应稳固符合《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超限货物运输
桥梁施工技术ppt课件

国内使用的橡胶以氯丁橡胶为主,也可采用天然橡胶。氯丁橡胶的使 用温度不低于-25℃,天然橡胶不低于-40℃。
橡胶的硬度、压缩弹性模量E、剪切弹性模量G、容许压应力[σ]容许 剪切角的正切[tanγ]等,应按桥梁的使用级别按现行《铁桥规》或《公 桥规》的有关规定取用。
根据试验分析,橡胶压缩弹性模量、容许压应力和容许剪切角的值, 均与支座的形状系数有关。形状系数S为加劲板式橡胶支座的承压面积 与自由表面积之比,即
以上各式铸钢支座能较好地适应不同跨度桥梁的要求。但钢支座构 造复杂,用钢量大,大型辊轴支座可高达数米。当弧面半径很大时,若 积有污垢,就转动不灵,需要定期养护。目前公路桥梁已较少采用铸钢 支座,铁路桥梁也开始使用其它类型支座,如橡胶支座。
图6-6 铸钢支座类型示意图
(2)特种钢支座
特种钢支座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位移量的计算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工况。 (1)对温差产生的位移 要有足够的估计。 (2)桥梁的挠曲、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都会产生纵 向位移,对于高桥墩,墩顶位移可通过活动支座 上的挡块加以限制,它能使基底反力变化,并且阻 止不均匀沉降; (3)由于一些不可估计的因素,通常计算的位移 量宜乘以1.3左右的安全系数 。
(3)摇轴支座
跨度大于20m左右的梁,固定支座就得改用图6-5(c)或(d)左边的 式样,将下摆加高,做成类似钢轨的截面形式,两侧用肋加强。这样, 下摆底部可以其有较大的面积,摆身有足够的刚性,可将较大的支承 反力均匀分布于墩台顶垫石面上。活动支座应采用图6-5(c)右边所示 的摇轴支座,或图6-5(d)右边所示的辊轴支座。摇轴支座由上摆、底 板和两者之间的辊子组成。将圆辊多余部分削去成为扇形,就是所谓 摇轴。摇轴支座能很理想地满足活动支座的各项要求。如果摇轴的直 径可以任意加大它的承载能力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限制的。但支承反力 愈大,相应要求辊子(摇轴)的直径也愈大,这就使支座高度变得很大。
桥梁施工控制技术PPT课件

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与控制内容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连续刚构桥墩为柔性,主梁相对较纤细,悬臂施工 过程中桥墩、主梁的受力安全及稳定性都需特别注意。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节段多、工期较长,其纵面高程 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悬臂标高误差,甚至出 现两相对悬臂端标高相对误差太大,使合拢困难的情况。 若为保证线形而采取措施强迫合拢,必将在结构中产生不 利的附加内力,影响结构受力安全,所以,必须对其标高 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成桥线形与内力状态符合要求。
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易开裂、下挠,混凝土施工工艺与 预应力体系建立需特别注意。
第29页/共56页
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与控制内容
第30页/共56页
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与控制内容
钢梁桥
钢梁桥架设方法很多,主要有整孔吊装法,支架拼装法、 缆索吊拼装法、转体法、顶推法、拖拉法和悬臂拼装法。 拖拉法与悬臂拼装法使用较多。
第19页/共56页
桥梁施工方法与设计的关系
第20页/共56页
桥梁施工与施工设计的关系
第21页/共56页
桥梁施工控制任务与工作内容
桥梁施工控制的任务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确保桥梁在施工 过程中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结构容许的安全范围内,确保桥梁施工过 程安全和成桥状态(包括成桥线形与成桥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第26页/共56页
桥梁主要施工方法与控制内容
等截面连续梁(板)桥
逐孔现浇要特别注意支架或模架的强度,刚度 与稳定、不断进行的体系转换下结构受力与变形。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与简支梁预制安装施工相似, 但桥面系施工往往在已成的连续体系上进行,需注 意梁体的受力变化。
顶推法施工控制的关键包括:梁体预制精度(特 别是梁体底面平整度),顶推同步、临时支墩(如 果 有 ) 的 变 形 、 梁 体 在第顶27页推/共过56页程 中 的 内 力 、 挠 度 变
2024年度-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技术ppt课件

03
桥梁基础施工方法与 工艺
12
明挖法施工
0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开挖深度不大的桥梁基础工程。
02
施工步骤
场地平整 → 测量放线 → 开挖基坑 → 基础施工 → 回填夯实。
03
注意事项
开挖前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坑积水;开挖过程中应注意边坡稳定,
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夯实,防止基础暴露
15
沉井法施 低的桥梁基础工程。
施工步骤
场地平整 → 测量放线 → 制作沉井 → 沉井下沉 → 基础施工。
注意事项
制作沉井时应保证模板的刚度和稳定 性,防止变形;沉井下沉前应检查地 质条件和地下水位情况,选择合适的 下沉方法;下沉过程中应注意观测和 控制沉井的倾斜和位移,及时采取纠 偏措施;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 回填夯实,防止基础暴露时间过长导 致质量问题。
,如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等。
最终确定方案
03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施工方案
。
27
现场实施效果评价及经验教训总结
现场实施效果评价
对施工方案在现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如团队协作、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得 失,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18
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质量检测方法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无损检测 (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以 及破坏性试验等。
质量检测标准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 要求,对桥梁基础工程的各项质量指 标进行检测和评定。
19
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桥梁施工技术》课件

探讨如何在桥梁施工中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责任。
桥梁施工案例介绍
详细介绍一些成功的桥梁施工 案例,包括设计特点、施工难 点和创新解决方案。
成功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桥梁施工成功的关键 因素,包括管理策略、团队合 作和果和影响, 包括交通改善、经济发展和社 会效益。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 先进施工技术
介绍未来桥梁施工可能采用的先进技术,如BIM、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施工。
如何处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施工?采用 哪些加固措施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安全施工问题
如何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如何避免 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构施工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桥梁的组装和安装? 如何确保结构的精确度和质量?
成本施工问题
如何降低桥梁施工的成本?如何提高施工效 率和资源利用率?
应用案例分析
《桥梁施工技术》PPT课 件
本课程将介绍桥梁施工技术的背景、意义和内容概述。通过深入讲解桥梁施 工过程、主要技术和工艺原理,以及解决常见施工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 案例分析,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桥梁施工技术概述
• 桥梁施工过程 • 主要施工技术 • 工艺原理
常见桥梁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础施工问题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图文结合)PPT课件

程 门式吊车拼装、水上浮吊拼装、 高空悬拼等。图 (a)是用沿轨
道移动的伸臂吊机进行悬拼的
施 示意图。图(b)是用拼拆式活 动吊机进行悬拼的示意图。图
(c)是用缆索起重机吊运和拼装
块件的示意图。 工
可编辑
高空悬臂拼装
土
第四节 悬臂法施工
木
悬拼过程中的接缝形式有湿接缝、干接缝、半干接缝和胶接缝等几种。图(a)为湿
法从施工技术方面可以分为 工 用临时支承组拼预制节段逐
孔施工、使用移动支架逐孔
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整
程 孔吊装或分段吊装的逐孔施
工。移动模架法是逐孔施工
法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
施 用于建造孔数多、桥跨较长、 桥墩较高及桥下净空受到约
束的桥梁。支架分为落地式
和梁式,如图所示。 工
可编辑
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 (a)落地式支架;(b)梁式支架
浮式吊车
程
装梁船
施
牵引船
工
浮吊架设法
可编辑
土
第二节 简支梁桥安装
Hale Waihona Puke 木 三、联合架桥机架设法联合架桥机架设法是高空架设法的一种。如图所示,联合架桥机的构造主要由
三部分组成:钢导梁、门式吊车和托架(又称蝴蝶架)。在架梁前,首先要安装钢导
梁,导梁顶面铺设供平车和托架行走的轨道。预制梁由平车运至跨径上,用龙门架
可编辑
土
第一节 桥梁结构施工方法分
类
木
干地施工 自然
基础施工
筑岛\围堰
工
桥 梁
船
水域施工
水中支架
结
墩台施工 就地浇筑
构
拼装预制件
程
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25
5
(2)拱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缆索吊装法施工,作为我国公路装配式拱桥无支架施工的 主要方法被广泛采用,目前吊装能力已达75t。近年来在桁 式拱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劲性骨架施工法,最早应用于1990 年建成通车的宜宾小南门金沙江大桥,采用了型钢构件组拼 桁架式劲性骨架施工。1997年采用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 建成的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为目前世界上最 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 转体施工:我国研究转体法施工始于1975年,并于1977 年首创平面转体,建成了净跨70m的公路箱形肋拱桥,转体 重量1200t。迄今,我国采用转体法建成的桥梁约50座,是 转体施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五平衡重转体施工的混 凝土箱形拱桥,最大跨度达200m(四川涪陵乌江桥,1990 年)。近年来,转体施工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架设中也 得到很好的应用。如2000年建成的广州丫髻沙珠江大桥跨度 达360m。我国目前唯一一座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水 柏铁路北盘江大桥,跨度236m,2001年建成,其主拱肋采 用单铰平转法施工。
2019/12/25
7
(4)斜拉桥、悬索桥施工技术突飞猛进 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公路斜拉桥于1955年在瑞典建成。我国斜拉桥起步
比欧美整整晚了20年,但发展突飞猛进,至今已建成100多座,其中跨 度大于200m的就有50多座,已成为斜拉桥数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建 成的上海杨浦大桥,主跨达602m,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结合梁斜 拉桥。2005年建成的江苏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居世界第一位。
3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桥梁工程中对水深流急、覆盖层厚的墩台基
础,一般都采用沉箱基础。这种施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对施工人员身 体有害,工效很低。195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施工中,首创了一种先 进的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管柱基础,采用强力振动等方法下沉。该 深水基础随后在黄河、长江等许多大桥上得到成功应用。此后,在我国 桥梁工程中就基本不再采用沉箱基础。
桥梁施工技术
2019/12/25
1
(一)桥梁施工发展 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与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3000年前
在渭河上架设浮桥 1400多年建设的赵州桥—— 建造技术超乎想象 大拱圈纵分为28圈,每圈由43块重1t左右的拱石组成,
用 石灰浆砌筑。为提高强度和整体性,拱石表面凿有斜纹,拱石 纵缝间安放腰铁 (铁箍),主拱 跨中拱背上设置5根铁拉杆,并在 拱顶石砌筑时采用刹尖方法使拱 石挤压紧密。
顶推法架设梁桥:该方法在1959~1962年施工的奥地利Ager桥中首 先应用。我国最早采用顶推法架设的铁路桥梁是狄家河桥(1977年,跨 度40m),公路桥梁是万江桥(1978年,跨度54m)。在我国,顶推 法施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长的桥为广东九江大桥引桥,桥梁 总长540m。
逐孔施工法建造梁桥:该方法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首先在德、法、 瑞士等国应用,今已推广到全世界。我国于1994年用移动支架法成功架 设了10孔跨度46m的宁夏灵武支线黄河大桥,为我国中等跨度混凝土梁 的架设开辟了新途径,2000年用同样方法架设了目前国内最大跨度64m 的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桥(包西线秃尾河桥)。1990年施工的厦门 高集海峡大桥,为46孔等跨45m的箱梁桥,采用了移动模架法施工。
多罗桥(斜拉桥)、420米的中国重庆万州长江大桥(砼拱桥)、301 米的挪威Stolmasundet桥(连续刚构桥) 21世纪初: 460米的中国重庆巫山长江大桥(钢管砼拱桥)、330米 的中国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连续刚构桥)、1088米中国苏通长江大桥 (斜拉桥)
(1)高桥墩施工模板的发展: 1949年以前我国铁路多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修建,一般墩高在10米以
内。30米以上的桥墩很少,全国仅有4座桥。一般采用固定式模板施工。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普遍推广应用空心桥墩。1966年在成昆线安宁 河3号桥,首先使用滑升刚模板灌筑钢筋混凝土空心墩,获得成功,为 修建高桥墩开创了新得途径。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用于桥墩的爬升模 板,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用的翻升模板技术,对促进我国高桥墩的 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迄今墩高大于60米的铁路桥梁,国内有近 20座。2001年建成的内昆线花土坡大桥,墩高达110米,为钢筋混凝土 圆形空心墩,采用液压提升平台翻模施工。
2019/12/25
2
1053年建成泉州万安(洛阳)桥——现代浮运架桥的原始雏形。 46桥 墩,834米长,采用“激浪涨舟、悬机弦牵”架设石梁
1240年漳州虎渡桥——200t重的石梁如何架设至今未知
19世纪悬索桥主缆架设的AS、PWS方法出现——促进了悬索桥快速发 展
2019/12/25
在九江长江大桥施工中,第一次采用“双壁钢围堰”基础,克服了过 去在修建深水基础时,洪水期间被迫停工的缺点。
2019/12/25
4
20世纪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悬臂施工、顶推施工、逐 孔施工、转体施工技术广泛应用
大跨深水桥梁迅速发展—— 20世纪末:1991米的日本明石海峡桥(悬索桥)、890米的日本多
2019/12/256源自 (3)梁桥施工技术的发展: 中小跨度梁桥架桥机: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双悬臂式架桥机
架设混凝土梁,60年代以后,我国发展应用简支式架桥机架梁,显著提 高了架梁的安全性。
悬臂法施工梁桥:我国采用悬臂法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始于20世 纪60年代成昆铁路的旧庄河1号桥和孙水河5号桥。国内建成的大跨度混 凝土梁桥绝大部分是采用悬臂法施工的,最大跨度达370m(虎门公路 大桥副航道桥)。
钻孔灌注桩基础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不用大型打桩机械就能完 成的,直径和承载能力都很大的深桩基础。由于它施工工艺简易,设备 简单,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桥梁基础形式。
沉井基础是我国桥梁应用较早的基础类型之一,近30年来沉井基础进 步较快。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触变泥浆套,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 空气幕等措施,以减小沉井下沉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