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表文转换

表文转换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答案: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 支出均远超乙公司。
4.有梦就有远方,有梦就能飞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中国人的小小梦想 就能汇聚成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为此,学校组织了以“同筑中国梦” 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③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 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 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 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 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1.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 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①要注意表头的文字,弄清调查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 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 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横向、纵向观察,对比最大或最小的数字, 或观察变化规律、变化趋势。
最美梦想统计表
年龄(岁) 梦想人数(
人)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职 业
更满意的收 入
更可靠的社 会保障
20-30
300
80
80
40
31-49
50
150
200
1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0-65
15
40
45
400
认真阅读分析表格,写出你的探究结果。(答出两点即可)

图表类图文转换答题技巧简明实用

图表类图文转换答题技巧简明实用
别能力还有×待提高。 未考虑题目要求 项目 角度
正确: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崇尚名牌的消费倾 向。
对象
数据
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建议:
1、要关注×品牌,识别品牌,让自己买得放心,用
得安心。
误解用意
2、不要购物时只关注品牌,还要加强对品×牌的识
别能力。
误推
3、不要过分注重品牌效应,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2003年相比,2004年我 国城乡居民投资的股资、保险比 例有所增加。
2003、2004两年我国城乡居 民投资储蓄的比例较大。
表文转换
小结: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几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 2.重视数据变化 3.注意图表细节
4.把握考题要求 5.简要归纳概括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谢谢观赏!20 Nhomakorabea0/11/5
21
2021/11/15
7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 想内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 远远不够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 遍性的结论。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 况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 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 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 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 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难的是另一 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 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 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 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 浮出了水面。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一)表文转换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之(一)表文转换

例3: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
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05广州一模题
(1)请概括图表所反 映的主要情况(不出 现具体数字)。
80 70 60 50
(1)大多数师生认 为教材内容与现实 的联系不够。
40 30 20 10 0 严重脱节 联系较少 联系密切
老师 学生
例1:将下列图表转换成一段叙述文字,不超过60字。() 截至1998年6 月,全国注册的私营企业比1997年6月 增长情况比较表 全国注册的私营 全国注册的私营 全国注册的私营 企业户数 企业的从业人员 企业的注册资金 104万户
100%
1458万人
124% 100%
6554亿元
153%
123%
100%
观察柱状图表项目及数据:引导73﹪;训斥25﹪;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 • 根据题干要求“存在怎样的问题”,可知“训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存在问题的教育方法。 • 答案:“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些家长采用训斥 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教育孩子。” • “家长应该采用积极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表格后,得出结论,并针对小 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简要的建议。 被调查小学生的品牌识别能力
例1:(200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 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 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 (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问: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参考答案:(1)、阅览室80%的图书遭到不同程度的损 坏。(或:图书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中考专题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中考专题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了解图文转换题型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2、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2应考方法盘点漫画类1、漫画的构成元素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漫画题答题要点a.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b.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c.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3、一般命题形式a.画面描述;日揭示寓意;c.拟写标题;d.编拟公益广告。

4、解题指导(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2)解题方法与步骤:a、观察:对象--细节--关系b、思维:由果推因,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c、表达:看清要求,准确表达5、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a.描述画面时观察不准,从而不能准确地概括漫画有关内容等。

b .概括寓意、说明启示时就事论事,不能上升到道德、哲理、人性等层面阐述事理。

例:画面描述解题思路: 观察、读懂漫画是正解解题的前提。

对象:四只小狗细节:上图中第四只小狗戴墨镜,拄拐杖,可见它是一只盲狗。

第一只狗戴着望远镜,前三只都抬头看天不看地。

下面杂乱的脚印到窖井前消失,盲狗绕过了窖井。

想象:长着好眼睛的狗都落到窖井里关系:对比答题关键:1、顺序;2、描述性语言【答案】对象是几只小狗,画面由两幅图组成,应该用描写结合说明的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表文转换技巧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表文转换技巧
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2)上图所反映的工作效率与激励力度变化的规律,给领导者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团队工作效率的变化,调整激励力度
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 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表1(利):
因特 手机 网
92% 5%
即时 电子 聊天 游戏
3% 0
表2(弊):
因特 手机 即时聊


6% 8% 6%
电子 游戏
80%
参考答案: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 对年轻人的成长,起着极大地积极作用;而电子游 戏对年轻人的成长却是有害无益的。
二、柱式类
1、明确图表所调查的目的; 2、明确图表中各比较项目;
发明、发现 发明年份 出产品年份 项目
电话 无线电 电视
1820 1867 1922
1876 1902 1934
核反应
1932
1942
原子弹 激光器
1939 1960
1945 1960
发现到投产 间隔年数 56 35 12 10 6 1
参考答案: 重大发明、发现与应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
例:(2015年云南一模)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 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 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
例:请根据下面的两幅图,介绍“海心塔”所在的位置,并描述 “海心塔”塔身的形状特点。要求:连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海心塔)北望海心沙岛(珠江、珠江新城),南对 赤岗塔,东邻帝景苑,西靠地铁三号线。(2分)塔身由下至中 逐渐变细,由中至上逐渐变粗,形如纤纤细腰。(2分)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图文转换、表文转换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图文转换、表文转换

图文转换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 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 成---深层意义)
3、写:①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 择关键词。②答题格式。
【例五】 (2006山东卷)请说明下面漫画的 画面内容,并揭示寓意50字左右。(6分)
《砍》
1、说明画面
再次回顾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一、 描述( 说明)画面

运 二、揭寓意

题 三、拟标题(公益广告)
题型一:描述画面
1、弄清构图——全面、准确
(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注意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语言文字)
2、有什么说什么——客观 如果漫画有标题,请写上:这是一幅名为……的漫画
3、注意描述顺序——清晰 (1)先背景后人物 (2)介绍人物时可按“穿着—动作—神态”的顺序说 明 (3)几幅画面,按照顺序逐个描述 4、注意字数限制
• 【答案】示例:
• “中国梦演讲赛” 拟于5月4日举行, 赛事需要组织和宣 传。组织工作需要 联系报告厅,选拔 20名参赛者,最后 评出6个奖项;宣传 工作包括出海报、 组稿,并在学校网 站和校报报道。
•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如下问题:
这幅名为《砍》的漫 画中,一个没有头的 人一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他一手拿着 一把大斧,一手放在 抬起的腿上。周围都 是树桩。
《砍》
描 述
漫画的构成元素: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提

示与注解。

表文转换的解题思路

表文转换的解题思路

表文转换的解题思路表文转换题是把图表(往往是表格)内容转化成文字的一种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类的题目。

对学生而言,这类题目难以找到什么答题的方法,所以得分率一直不高。

本文试图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从中找出答题的规律,对解答这类题目能够有所帮助。

例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 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析:由题目可知,调查对象是“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图书损坏情况”,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

这四种情况加以合并,可成为两大类“完好无损”和“损坏”。

占多数的是“损坏”一类。

题目要求写两条结论,首先要写明占主要部分的一种情况。

第二条应该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分析原因:何以如此?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

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解析:调查对象是“教师作文评分误差情况”,抽样取10份试卷对比大学和中学教师的评分等级,结果可分为两种情况:有误差(有六份,占60%)和无误差(有四份,占40%),主要的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两种:误差较小(占30%)和误差较大(占30%)。

既然是“误差情况”调查,无误差的情况可以省略。

答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例3.阅读下表,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解析:图表所列各项目,比较的角度是“发现到投产间隔年数”,并且明显呈现出递减的规律性变化。

图文转换题题型及解题思路

图文转换题题型及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 、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 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 以及涉及的时间、 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 , 以及涉及的时间 、 事物等。 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 、说明(介绍)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参考答案(1)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 参考答案( ) 北京 年残奥会会徽“ 年残奥会会徽 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图形部分, 即由红、 人 ” 由三部分组成 : 一是图形部分 , 即由红 、 蓝 、 绿三色构成的“之 ” 形 ; 二是“Beijing 绿三色构成的 “ 二是 “ 2008 Paralympic Games”字样; 三是国际残 字样; 字样 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 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 、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 的创意(含义) 的创意 ( 含义 ) 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 解释。 解释。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象中文的“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象中文的“之”字; 象运 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深蓝色,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语言表达与运用
图文转换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转换题; 、 2、 图(标)文(字)转换题; 转换题; 、 3、(漫)画文(字)转换题。 画文( 转换题。 、 从表达角度分为: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 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 结题两种
要求: 续写的句子要与上文衔接,句子通顺、连贯; 要求:①续写的句子要与上文衔接,句子通顺、连贯; 数字的表述与书写要规范、正确; ②数字的表述与书写要规范、正确;③第一处不得超 个字, 个字。 出14个字,第二处不得超出 个字。 个字 第二处不得超出36个字

图文、表文转化技巧

图文、表文转化技巧

图文·表文转化一、考查形式考查形式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

其中,图文转换又分为图画类、徽标类、漫画类、流程图、方位图。

二、知识讲解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常见的题型答题指导:(一)漫画类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的构成:标题、图画、注释。

命题角度: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标题往往紧扣图画的主旨或主要话题来设置)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具体来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例如: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

分析:画面上是一位妇女正在用水壶接水,从图上可以看出水龙头已经拧到最大了,但是流出的水很少,而且水滴成“SOS”形,这个细节很重要,寓意也就在这里,谁在向人类求救,呼吁,保护水资源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答案: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流出的水却很少很少,一滴一滴呈现出“SOS”字形滴向下面的水壶。

2.揭示寓意,拟写标题例如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能用“无题”做标题)(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20字)分析:(1)读图,分析构图元素,图中是一只鸡,在吃着写有“公”字的碗里的粮食,却在为写着“私”字的框里下蛋,题目要解释漫画主旨,可以是:下蛋有道之类的句子。

(2)联系现实,分析作者的创作目的,应是讽刺那些自私自利,损公肥私的社会现象。

答案:(1)下蛋有“道”(2)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损公肥私的不良现象。

(二)徽标类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图表转换文字题答题技巧例说

图表转换文字题答题技巧例说

冬云整理)口头表达、图表、材料阅读、名著阅读指导和练习初三年级语文复习(口头表达、图表、材料阅读、名著阅读指导和练习)一、口头表达题1、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出乙说的话。

(2分)(09株洲中考)某班语文老师布置学生读名著《西游记》。

同学甲家境较差,在书店花十几元钱买了一本普及本,到学校后,看到同桌乙买的是一百多元的豪华本,甲有点尴尬。

为消除甲的尴尬,乙说:“()。

”参考示例:①我没有发现你买的这种,多花了冤枉钱。

②读书不过是读其中的容,我花钱太大手大脚了。

(应不以富骄人,为对方着想。

)(2分)资料——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交流等场景对话)①、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②、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③、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④、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二、广告语、句子仿写题城南中学文学社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决定出版一本国庆专辑,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专辑写征文广告:参考示例一纸美文,一片真情,亲爱的同学,请献上你的赤子之心(2)为专辑命名:参考示例祖国万岁;赤子之心;祖国颂(命名应突出“爱国情、赤子心”的主题)。

(3)为专辑题词,请仿照“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愿是一粒米”这个句子另写一句。

参考示例:如果祖国是一棵大树,我愿是树边的一眼清泉。

资料——公益广告是指不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

公益广告基本要求:容具体,指向明确资料——仿写句子:①、仔细分析例句格式。

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②、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三、材料阅读题3.某中学组织了有关“湘西的明天”的讨论会,下面是讨论会发言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甲:我们湘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富有特色的地方资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乙:那可不行。

表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

表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

表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图表,解题流程都是相同的:1.读懂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对于表格,考生要兼顾表格中的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相关要素;对于坐标曲线图,考生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对于柱状、饼式图,考生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对于生产流程图,考生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2)重视数据变化。

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

要综合分析三个角度,即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的数据(主要是数据变化)。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

(2)明确表述对象。

(3)明确修辞要求及字数要求。

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

(2)文字转换题概括时不要遗漏信息。

(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

(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

4.检查答案(1)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

(2)信息推断是否错误。

(3)答案是否存在语病。

参考答案;(1)市高中及以下学历网民的比例高于全省,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比例低于全省(1分)网民学历偏低(1分)。

(2)使用网络聊天交友和进行网络游戏的比例偏高,而利用网络工作和学习的比例偏低。

参考答案:结论:(1)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不认可自己”或“觉得自己没价值和不优秀”)(2)感到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或不了解)。

高考图文(表)转换解题技法指津

高考图文(表)转换解题技法指津

指津一:图表题解题技法1.找主体,抓特征。

介绍漫画内容时,要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否则便不能清楚地揭示漫画的内涵。

2.客观描述。

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注意说明顺序,在整体上可按“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先背景后人物);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还可用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来说明。

3.勿略标题。

一定要写出来,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指津二:漫画题解题技法1.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拟加标题的技巧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3.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4.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此种题型多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指津三:徽标类解题技法1.仔细观察画面,抓住图标的特点联想。

(图画的构图,辨清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的服饰、动作、表情,物的地理位置、特征等,画的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扣住行业特点准确理解内容和寓意。

理解应以画面为主,结合注释(文字、符号)。

3.抓住特征说明。

抓住能反映画面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才能清楚地揭示画面的内涵与外延。

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

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

表文转换题答题步骤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徽标类转换题不同题型不同解题思路一、描述画面内容注意顺序由总到分(细观察)“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

(1分)“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二、揭示寓意(巧联想)1、注意与标志的象征意义相联系2、顺序:由分到总(善表达)标志的寓意深刻:“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

(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

(1分)基本方法•一、描述标志内容: 图形组合•二、揭示标志意义: 象征意义•三、答题注意顺序: 总分、上下、左右漫画转换题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表文转换解题技巧(上课)

表文转换解题技巧(上课)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越高,阅读能力越高 2分
学生阅读能力值和课外阅读活动频次成正比,课 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分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
综合考查题的解题要领
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 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 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 告三个方面;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 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 答。
铁路开通后,对公路影响大,对民航影响小。 生2:铁路开通后, 对公路、铁路有很大影响。 生3:铁路开通后,公路、铁路客运量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生4:铁路开通后,公路客运量大幅下降,民航客运略微降低。 生5:铁路开通后,公路、民航客运量均下降且低于铁路。 生6:大部分人选择铁路,一部分人选择公路,极少数人选择民航 生7:新铁路分担了公路、民航压力,成为主要出行方式。

会 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居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昂其值,居为奇货。 ④各居其地以自保。
•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 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字)
分析我们的答案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大多数人提笔忘字,且手写机会不多 1分
《密码》P131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兄弟省份相比,各项经济指标 在总值上均处领先地位,但______________,所以,有 人认为广东省应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 生产总值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文转换题答题技巧
表格分析类题型,皆涉及数据分析。

表格中,总是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显示某种变化,某种趋势,或某种对比。

考生就是要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得出某种结论,提出某种建议或主张。

该类题,常见的有四种题型:柱状表、行列表、曲线表、饼状表。

一、柱状表
【分类解析】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

例: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不超过40个字)
【解析】①读懂图形。

横轴上依次是“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期刊阅读率”“综合阅读率”,纵轴表明的是相应项目的百分比,颜色深浅不同的两种条柱分别表示“全国”与“浙江”,小括号里注明所列的数据的时间范围,图表底部小方框注明图表反映情况的属地。

②按要求作答。

回答第(1)问,要突出比较;回答第(2)问,要作概括总结。

【答案】示例:(1)2016—2017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

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

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答题策略】从柱形高低找差距,分析概括得结论
解答柱状图表类图文转换题,要关注以下两点:
(1)细致观察图表,找出发展趋势
对柱形图的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一是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

(2)分析题干要求,定向归纳概括
题干的要求,决定了分析、概括的方向。

比如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柱形图所包含的三点主要信息。

这个要求就是答题的方向,这就决定了观察柱形图需重点关注的地方。

(3)解答这类题时,要弄清横轴、纵轴上各图标所表示的项目名称以及对应的数值,然后分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二、行列表
【分类解析】此类题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考生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根据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

例:下面是某机构对某省4所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调查情况的统计,请你对当今大学生课余生活写两条结论,并针对大
学生课余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一条合理的建议,每点不要超过20个字。

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调查统计表(男生436人,女生562人)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结论)①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专业学习。

②锻炼身体及阅读经典的时间太少。

(建议)应当加强身体锻炼,多读些经典,少些娱乐。

【答题策略】读懂表格,把握要素
解答表格类图文转换题,要注重两个方面:
(1)读懂表格
表格由表头和数据组成,读懂表格,就要把握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的实际意义和数据体现的特点等。

(2)分析数据
分析表格中的具体数据,要注重数据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或比值体现的意义等。

由差值就可以总结存在的情况,形成整体认识。

(3)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主要信息归纳要点,形成答案。

三、曲线表
【分类解析】这类题一般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

例:下面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菲尔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的学习效果实验。

在前9天,A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B组的学生不知道;从第10天起,再让B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A组的学生不知道,这样对两组学生进行了实验。

请根据下面的图表,概括实验结论。

(不超过25个字)
【答案】示例一: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学习效果高于不知道自己成绩的一组。

示例二:知道自己成绩的学生比不知道者学习的效果好。

【答题策略】分析坐标内容,把握曲线趋势
解答曲线图表类图文转换题,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
(1)理解坐标内容
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

(2)找出曲线走向
曲线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总有一个总体趋向。

(3)分析“S”型曲线
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其特点,所以在理解曲线特点时,要把握曲线的“S”型问题。

四、饼状表
【分类解析】这类题是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
的比例形象地表现出来,以体现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

例: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个字)
①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饼状图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的比例。

饼状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状图的百分比。

饼状图能直观反映所比较的项目的大小。

②第(1)题要求围绕“书写现状”依据图表内容概括出一个结论。

根据表中信息所示,在对“平时手写机会”的调查中,“不多”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对“提笔忘字的经历”的调查中,“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所占的比重最大。

由此可得出结论:现在大多数人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③第(2)题要求“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这要求考生跳出图表,联系生活实际,探究“书写能力堪忧”的原因。

【答案】示例:(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
堪忧。

(2)①(社会)因“书写”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忽视“书写”。

②(学校)因注重分数而轻视“书写”。

【答题策略】把握具体数据,明确反映问题
解答饼式图表类图文转换题,要分析饼状图的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两步:
(1)把握饼状图体现的数据特征
饼状图是用圆饼状的图形来表示相关数据的,把握数据特征就要弄清楚数据占比问题。

(2)结合题干要求写出具体内容
对饼状图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时需注意题干要求,从具体要求中把握饼状图体现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