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走进文言文第20~24单元
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24单元 P97~120项籍不肯竟学(20单元)③而已:就罢了④敌:对付⑤假:凭借⑥穷:尽⑦书:读书写字⑧足:值得⑨竟:深入启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恒心、毅力,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勤奋刻苦的严谨作风。
译文】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感到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赵某误子:原文:】赵某者,吴①人也。
家富多藏,有子三。
其恃②父多金,朝夕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叟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
”赵某勿之听,恣③子放荡。
寻赵某卒,其家财尽。
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
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短也!注释】:1.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2.恃:倚仗。
3.恣(zì):放任。
4.俱:都。
5.寻:不久。
6.或:有的。
7.仆:向前倒下。
8.乃:是。
9.戒:同“诫”,告诫。
10.叟:老人 11.殁:去世12.当:应当 13.弗:不 14.益:更加15.然:然而16.岂:难道 17.计:计划、策略18.术:学问,也可指技术19.竭:竭尽,用尽20.殁:死(亦作“没”)21.尔:你。
22.或:有(的)人译文】:吴国有个姓赵的人。
.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有三个儿子。
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语文学科一个重要的分支。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 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2. 详:知道。
3.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5.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7. 欣然:高兴的样子。
8. 嗜:喜好。
9.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 或:有时。
12.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zhé),就。
13.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4. 既:已经。
15.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zēng)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离开。
16.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17.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
结,缝补。
18.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饮水用具。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上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欢》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时难别亦难》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行路难》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过零丁洋》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赤壁》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相关资料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终南山》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秋登万山寄张五》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复习修改病句练习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君子于役》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初中语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初中语文古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汉江临泛》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及赏析:《鱼我所欲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译文1:《秦庭燎原》
秦朝东击赵国,烽烟四起。
一时间,天下大乱。
在这混乱中,
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农民起义。
他打败了秦军,进军都城咸阳,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因为内部的分裂和
外部的围剿,陈胜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译文2:《董卓的野心》
东汉末年,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他唆使汉少帝杀害了大
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迁都洛阳,加强了自身的兵力。
他极度残暴,任意妄为,引发了各地民众的不满。
最终,义军联合起来推翻了董卓的统治。
译文3:《刘备的演说》
东汉末年,刘备是一个仁德之人,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建立
安宁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与诸葛亮一起努力,先后组建
了蜀国和蜀汉政权。
在一次重要的演说中,刘备表达了他对民众的
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的演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为他
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译文4:《文学修养》
在古代,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文学,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学作品也
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文学修养,多读经
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6单元译文
【第二十六单元】赵括纸上谈兵【原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nàn ,指驳倒),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②,而括易言之③。
使赵不将括即已④,若必将之,破(使……破,使……失败)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⑤,悉更约束⑥,易(调换)置军吏⑦。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⑩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①奢:赵奢;赵国名将。
②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有生命危险的场所。
③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④使赵不将括即已: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将领也就算了。
⑤廉颇:赵国名将。
⑥更约束:改变纪律。
⑦军吏:军官与文职人员。
⑧奇兵:行动变幻莫测的军队。
⑨绝:截断。
⑩坑:活埋。
【译文】赵括从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打仗的事,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跟他匹敌。
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谈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认为他学得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原因,赵奢说:“打仗,是有生命危险的场所,听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
如果赵国不让他担任将军也就算了,假使一定要让他做将军,使赵国失败的一定是赵括。
”……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后,全部更改了纪律,调换了军中官吏。
秦将白起听到这些后,出奇兵,假装失败逃跑,而绝断了赵军的粮道,把赵括的军队一隔为二,(于是赵军)上下离心,(赵军被包围了)四十多天,士兵饥饿,赵括率领精锐士兵亲自上阵搏斗,秦军杀死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军队就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1善诵掌船法【原文】曩有(从前)大长者①子,与诸(众)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掌船方法,语(yù,告诉)众人曰:“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后),深信其语。
既(已经)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卒(死)。
时长者子即代处。
27短文两篇-八上语文课文27【短文两篇】翻译
27短文两篇:八上语文课文27【短文两篇】翻译陋室铭.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1课前预习:查工具书,试译全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抽签完成) 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三、介绍作者、体裁(教师抽查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3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
6(完成目标2)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教师出示胶片)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
28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
(完成目标2)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
(完成目标3)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4、请学生自渎领会。
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押运有什么作用?(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
韵文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六、小结。
2七、布置作业。
1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
B、背诵全文。
C、写一读后体会,字数不限。
八、说课精要:安排学生先自己预习、多读、自主试译,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
九、教学后记:爱莲说--.教案教学目的一、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翻译《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段的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从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来看,文言文命题以课内文段为主,逐步向课外文段延伸。
本学期的重点篇目有:《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策略】1.理解、识记常用实词,了解常用虚词的用法。
2.平时多注意自己的朗读,揣摩所读内容,培养语感。
这样不仅有助于划分朗读的节奏,而且在翻译句子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3.平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文言文的段意、主旨、文章突出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分别整理汇总以促进理解、加强记忆。
4.回答开放性试题时,要紧扣材料和题目的要求,表述完整。
【典型考点】一、常识题(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文学家。
(2)《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我国(朝代)文学家。
【解析】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平时要注重积累,包括作者的名字、作品、所处年代、身份及文章出处等。
(1)宋濂(2)柳河东集(3)北宋二、解词题◎古今异义词(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录毕,走送之:【解析】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种:①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现在扩大为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语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在古语中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的转移。
(1)(2)都是这种情况,去,离开;现代汉语中是到某地的意思。
走,在文中是跑的意思。
④褒贬色彩的变化等等。
◎一词多义(1)①天下独绝:②猿则百叫无绝:(2)①色愈恭,礼愈至: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解析】一词多义以动词、形容词居多,以单音词居多。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翻译1. 求翻译 < > 八年级8~15单元的【八】1、《王安国直言》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
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
”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
”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
2、《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
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
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
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
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
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
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
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
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常常迎接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
况且调动我轻易的就像振落树叶,吝啬什么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寄给了母亲,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4、《次非斩蛟》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高高兴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
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忽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异常凶猛地向这条小木船袭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情况非常危急,所有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第一单元】1、《华佗巧治》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
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
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2、《谢缙敏对》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大概是御花园吧)。
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
”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
”皇上非常高兴。
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
”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
”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3、《天谷雨》汉宣帝的时候,长江淮河一带遇上了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死去的人接连不断。
一连三天天上落下稻谷。
不久,魏地向朝廷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奇怪。
4、《攘鸡者》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
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
’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5、《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力。
”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读后感想: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文言文精读 27 吕文穆公以宽厚为宰相 语文版
27 吕文穆公以宽厚为宰相【文章主旨】“寡好,不为物所累”,这是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的原则,就是不贪财。
这对今天做官者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原文】吕文穆公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天圣八年进士。
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谥文忠。
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
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贤相,著有《破窑赋》、《命运赋》等作品。
吕蒙正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公元944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中状元后被授作监丞、通判升州。
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
他曾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吕蒙正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吕蒙正的故事】宰相肚量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
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
八上第五单元及26、27课文言文翻译
8上译文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诧异。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至于)魏、晋两朝更不用说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
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Removed_《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4、《不肖子有三变 》世界上有不成才的人,他们都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 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第二变如蠹虫(书的蛀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 得钱后吃喝玩乐,第三变如老虎,出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得钱后吃喝玩乐。败家子,历 朝历代都有,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古人说过: “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儒教经典著作。这是最好的言论。
8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7课翻译
8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7课翻译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答谢中书书陶景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作品鉴赏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
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
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
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
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初二语文文言文翻译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吟咏情性,渐见奇于乡人。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乡人问仲永,曰:“二十四年矣,亦知读书乎?”曰:“不知读书也。
方仲永父言曰:‘儿不识书具,忽啼求之。
’”又问之,曰:“自幼至于长,其诗如何?”曰:“足下欲见之乎?儿时所作诗以遗足下。
”因出其诗,自《四时田园杂兴》至于《春日》一首凡二十首。
又问之:“得句之由?”曰:“儿少时,见临川谢家大园,中有一树,高可百尺,花不知其几许。
只恐明镜里,时时现此花。
”因问之:“此花何时开?”曰:“春月。
”又问之:“春月何如?”曰:“春月如镜,花如海。
”又问之:“海花何时开?”曰:“海花朝朝暮暮开。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白日不可方物。
”又问之:“白日不可方物时何如?”曰:“白日不可方物时,海花开也。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春风拂面。
”又问之:“春风拂面时何如?”曰:“春风拂面时,万物皆春。
”又问之:“万物皆春时何如?”曰:“万物皆春时,海花开也。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鸟语花香。
”又问之:“鸟语花香时何如?”曰:“鸟语花香时,春意盎然。
”又问之:“春意盎然时何如?”曰:“春意盎然时,海花开也。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鸟语花香。
”又问之:“鸟语花香时何如?”曰:“鸟语花香时,春意盎然。
”又问之:“春意盎然时何如?”曰:“春意盎然时,海花开也。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鸟语花香。
”又问之:“鸟语花香时何如?”曰:“鸟语花香时,春意盎然。
”又问之:“春意盎然时何如?”曰:“春意盎然时,海花开也。
”又问之:“海花开时何如?”曰:“海花开时,鸟语花香。
”又问之:“鸟语花香时何如?”曰:“鸟语花香时,春意盎然。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文言现象 新人教版
第27课《岳阳楼记》2.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3.古今异义:①微(微斯人):古:没有;今:细小。
②气象(气象万千):古:景象;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4.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②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一:(长烟一空)全。
④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旁开小窗)开设,设置。
⑤则:(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⑥极:(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尽。
⑦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⑨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⑩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11)夫:(予观夫巴陵盛状)那; (夫鼾声起)丈夫,女子的配偶。
(12)去:(去国还乡)离开;(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委而去之)逃离,逃跑。
(13)为:(或异二者之为)行为,活动;(全石以为底)作为。
5.词语活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6.本课成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
信任国泰民安。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译: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
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诗赋。
)②多会于此(状语后置,“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7单元译文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单元,译文,【,第,【第二十七单元】师旷撞晋平公【原文】晋平公①与群臣饮,饮酣(畅快、尽兴),乃喟然②叹曰:“莫乐为人君③,唯其言而莫之违(莫违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④。
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⑥谁撞⑦?”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左右请除⑧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喟然:长叹的样子。
③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
④援琴撞之:拿起琴掷晋平公。
⑤衽(rèn):衣襟。
⑥太师:此指师旷。
⑦谁撞:即“撞谁”。
⑧除:杀。
【译文】晋平公跟大臣们宴饮,(正当)酒喝得畅快的时候,便感叹地说:“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因为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师旷陪坐在(晋平公)跟前,拿起琴掷晋平公。
晋平公撩起衣襟躲避,琴撞在墙上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掷谁?”师旷说:“刚才有小人在我旁边说话,所以要掷他。
”(晋平公)周围的人请求杀死师旷。
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教训。
”1田子方诫子击【原文】子击①出,遭(遇)田子方②于道,下车伏谒(拜见)。
子方不为礼③。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是)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④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⑤。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lǚ,鞋)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道歉)之。
【注释】①子击:人名;魏国的太子。
②田子方:子击的老师。
③不为礼:不还礼。
④而:若。
⑤家:大夫的封地称“家”。
【译文】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
田子方(却)不还礼。
子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假如对人骄傲,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文言现象新人教版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文言现象新人教版第27课《岳阳楼记》2.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3.古今异义:①微(微斯人):古:没有;今:细小。
②气象(气象万千):古:景象;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4.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②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③一:(长烟一空)全。
④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旁开小窗)开设,设置。
⑤则:(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⑥极:(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尽。
⑦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⑨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⑩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11)夫:(予观夫巴陵盛状)那; (夫鼾声起)丈夫,女子的配偶。
(12)去:(去国还乡)离开;(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委而去之)逃离,逃跑。
(13)为:(或异二者之为)行为,活动;(全石以为底)作为。
5.词语活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6.本课成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们和乐。
信任国泰民安。
7.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译: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
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诗赋。
八年级上语文L27-30译文
答谢中书书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猴、鸟儿杂乱交错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4]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入堂屋的门户,(于是我就)欣喜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清澈透明。
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月下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观潮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一条船的踪影,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水波越飘越远。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单元】
师旷撞晋平公
【原文】晋平公①与群臣饮,饮酣(畅快、尽兴),乃喟然②叹曰:“莫乐为人君③,唯其言而莫之违(莫违之)!”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④。
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⑥谁撞⑦?”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左右请除⑧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喟然:长叹的样子。
③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
④援琴撞之:拿起琴掷晋平公。
⑤衽(rèn):衣襟。
⑥太师:此指师旷。
⑦谁撞:即“撞谁”。
⑧除:杀。
【译文】晋平公跟大臣们宴饮,(正当)酒喝得畅快的时候,便感叹地说:“没有比做国君再快乐的了,因为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师旷陪坐在(晋平公)跟前,拿起琴掷晋平公。
晋平公撩起衣襟躲避,琴撞在墙上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掷谁?”师旷说:“刚才有小人在我旁边说话,所以要掷他。
”(晋平公)周围的人请求杀死师旷。
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教训。
”
1田子方诫子击
【原文】子击①出,遭(遇)田子方②于道,下车伏谒(拜见)。
子方不为礼③。
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是)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④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⑤。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lǚ,鞋)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道歉)之。
【注释】①子击:人名;魏国的太子。
②田子方:子击的老师。
③不为礼:不还礼。
④而:若。
⑤家:大夫的封地称“家”。
【译文】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
田子方(却)不还礼。
子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假如对人骄傲,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
失去他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君的待遇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大夫的待遇对待他的。
贫贱的游士,说的话不听,行为不相合,就穿上鞋子离去,到哪儿不能(成为)贫贱的人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2原谷谏父
【原文】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讨厌)憎,欲捐(抛弃)之。
谷年十有(同“又”)五,谏(规劝)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听从),作舆①,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不吉利)具?”谷曰:“他日(往后有一天)父母老,无需更(再)作此具,是以(是以:因此)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舆(y ú):手推的小车。
【译文】原谷有祖父,年纪老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
原谷年纪十五岁,规劝父亲说:“ 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年老而抛弃他的呢?这是违背道义的啊。
”父亲不听从(他的话),做了一部手推的小车,把祖父抛弃在郊野。
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
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日后父母老了,不必要再作这样器具,因此收起它。
” 父亲感到惭愧,后悔自己的做法,于是把祖父载回来赡养。
3子产不毁乡校
【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议执政。
然明谓子产②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夫(fú、那些)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wù)者,吾则改之,是(这(是))吾师也,若之何(怎么,为什么)毁之?吾闻为忠善以损(减少)怨,不闻作(发)威以防怨。
民之言,吾闻而药(以……为药)之也。
”
【注释】①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地方。
②子产:郑国国相。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在那里)议论执政的情况。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毁掉乡校呢?”子产说:“乡人们早晚休息时在这里休闲,来谈论执政的好坏。
那些(人们)所喜欢的,我就推行它;那些(人们)所憎恶的,我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我听说行忠善用来减少民怨,没有听说摆出威风来防止民怨。
老百姓的话,我听后把它们作为(治国的)良药。
”
4陈实与“梁上君子”
【原文】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饥民馁(něi饥饿),有盗(小偷)夜入其室,栖(躲)于梁上。
实阴(暗中)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严肃的神色)训之,曰:“夫(fú、发语词)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这(地步))。
”儿孙曰:“孰(谁)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
”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①罪。
实徐谕(告诉)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xǐng,反省)己为善。
”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自是一(整个)县无复盗者。
【注释】①归:承认
【译文】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慈宽厚。
当时(正逢)荒年百姓挨饿,有一个小偷夜里进入他家的屋子,躲在房梁上。
陈实暗中看到了他,就起身穿好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严肃地教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做坏事的人未必本性是恶的,(只是经常做坏事)习惯成性,于是到了这个地步。
儿孙们问:“(是)谁呢?” 陈实指着梁上的小偷说:“梁上的君子就是。
”小偷大吃一惊,自己跳到地上,磕头认罪。
陈实缓慢地(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看你的形状相貌,不像恶人,应该反省自己做个好人。
”陈实知道他贫穷,于是吩咐人给他二匹绢。
从此整个县里不再有小偷了。
5秦武王偏听
【原文】扁鹊①见秦武王,武王示(明示)之病。
扁鹊请除(医治)之。
左右曰:“君
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己(停,此指痊愈)也,将使耳不聪(耳朵听得清楚),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②知(掌管)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③而亡国矣。
”
【注释】①扁鹊:古代名医。
②使此:假使像这样。
②③一举:一个重大的举措。
【译文】(名医)扁鹊拜见秦武王,秦武王把病情让扁鹊知道,扁鹊请求医治(秦武王的)病。
周围大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医治不一定能痊愈,(弄不好)将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武王把(他们的话)告诉扁鹊。
扁鹊生气地扔下治病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术的讨论,使治疗挫败,假如像这样来掌管秦国的内政,那么(因为)君王的一个重大的举措而使秦国灭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