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fbad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9.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是除了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就可以使用它原来用途的物质,或者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可以按照原始用途来使用的物质;不需要经过贮存或堆积,在现场就可以直接返回到原来的生产过程或返回制造它的过程的物质;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等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6.1以下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a)任何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或者在产生点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b)不经过贮存或堆积过程,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其产生过程的物质;c)修复后作为土壤用途使用的污染土壤;d)供实验室化验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332f46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7.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无法再利用的固体物质,它们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鉴别固体废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通则,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和处理固体废物。
首先,固体废物的鉴别应该从外观和性质入手。
外观上,我们可以观察固体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废物的种类。
而性质上,我们可以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来判断固体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如硬度、粘性、腐蚀性等。
这些外观和性质的判断将为我们后续的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固体废物的来源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比如工业生产会产生金属废料、化工废料等,而家庭生活则会产生有机废物、塑料废料等。
通过了解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成分和特性,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另外,固体废物的危害程度也是鉴别的重要考量。
有些固体废物可能具有毒性、放射性或腐蚀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鉴别固体废物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其可能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最后,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也需要根据其鉴别结果来选择。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可回收的废物需要分类回收利用,有害废物则需要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而一般生活垃圾则需要经过分类投放和资源化利用。
因此,正确的鉴别结果将为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通则包括外观和性质的判断、废物的来源分析、危害程度的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选择。
通过正确鉴别固体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处理这些废物,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固体废物的鉴别技巧,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般固废鉴别标准
![一般固废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0cedd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6.png)
一般固废鉴别标准一般固废鉴别标准是用于识别和分类固体废物的准则和规范。
以下是关于一般固废鉴别标准的详细介绍:一、定义和范围一般固废是指在日常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已经丧失原有使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使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鉴别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包括《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
二、鉴别原则和方法1.鉴别原则一般固废的鉴别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物品、物质属性为主要依据,将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纳入鉴别范围。
(2)以是否丧失原使用价值或被抛弃或放弃为主要依据,将已丧失原使用价值或被抛弃或放弃的物品、物质纳入鉴别范围。
(3)以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为主要依据,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纳入鉴别范围。
1.鉴别方法一般固废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外观检查:观察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表面特征,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类别。
(2)物理性质测试:通过实验测定废物的密度、含水率、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以进一步了解废物的特性。
(3)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废物中的化学成分,如元素组成、有机物含量等,以确定废物的主要成分和性质。
(4)环境影响评估:对废物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潜在的危害。
三、分类标准一般固废主要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其中,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冶金废渣、煤矸石、粉煤灰等;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厨余垃圾、废纸张、废塑料等;其他固体废物则包括农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
四、处理和处置要求一般固废的处理和处置应遵循《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16a3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e.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
鉴别标准:
1、因为超过质量保证期,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2、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3、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使用寿命到期而不能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4、执法机关查处没收的需报废、销毁等无害化处理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产品、毒品等禁用品;
5、以处置废物为目的生产的,不存在市场需求或不能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物质;
6、因为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和人为灾难因素造成损坏而无法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7、因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
8、由于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https://img.taocdn.com/s3/m/38a223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f.png)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具备再利用价值并且需要进行处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可分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
一般固废是指不危害人体和环境,但需要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
而危险废物则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特性的废弃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判断固体废物是危废还是一般固废,需要进行一系列鉴别流程。
以下是通常的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环境影响、法规标准等方面的鉴别。
1.外观和物理性质鉴别危废通常具有一些特殊的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
例如,它们可能具有刺激性气味、异色异味、不易识别的颗粒状物质等。
外观和物理性质鉴别可通过观察、嗅闻和触摸等方式进行。
2.化学性质鉴别危废的化学性质与一般固废有所不同。
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或仪器进行鉴别,如pH试纸、酸碱试剂、溶解度试验、荧光检测、染色试验等。
通过检测其反应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废物是否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3.有害物质成分鉴别根据废物中有害物质的成分来判断其危险性。
例如,废物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如铅、汞、镉等)、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农药等有害物质。
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废物进行成分分析,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元素分析等。
4.环境影响鉴别通过评估废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来判断其危险性。
可考虑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性、毒理学效应等因素。
此外还需考虑废物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等环境介质的影响。
5.法规标准鉴别根据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并进行比对。
需要注意的是,固体废物鉴别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鉴别方法和依据。
在进行鉴别时,可以借助专业的知识、仪器和设备,同时也可以寻求相关部门或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处理固体废物时应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确保处理过程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特性鉴定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特性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a48eb7dc8d376eeaeaa31f8.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
液态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分类。
对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固体废物solid wastes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包括液态废物。
3.2固体废物鉴别solid waste identification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
3.3利用recycle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燃料或获得能量等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产品的活动。
3.4处理treatment是指利用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有害因素或危险成份,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
3.5处置disposal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进入环境并且不再回取利用的活动,主要包括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焚烧和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土地填埋。
3.6目标产物primary products是指在工艺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
3.7副产物by-product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目标产物产生的物质。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ee5e45c3b3566ec8b79.png)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先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浸出试验,判断是否属于危废;再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判断一般工业固废第Ⅰ类还是第Ⅱ类;浸出试验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物。
浸出液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属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
01引言工作中经常遇到危险废物鉴定和固废属性鉴别的内容,2019年案例真题就有关于固体废物取样位置、取样数量和鉴别内容的考点。
本文汇总下固体废物鉴别的相关知识点,如有错误,请不吝指出。
02概念1、固体废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固体废物定义为: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要求,需要对被鉴别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的规定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危险废物,说明判定依据,并以报告形式说明判定结果。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 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注意:GB5086和GB5086.2已经废止,现行为HJ557;GB5086.1仍然执行。
3、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 值在6~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 8978最高允放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https://img.taocdn.com/s3/m/3f6b9580856a561252d36fb0.png)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先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浸出试验,判断是否属于危废;再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判断一般工业固废第Ⅰ类还是第Ⅱ类;浸出试验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物。
浸出液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属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
01引言工作中经常遇到危险废物鉴定和固废属性鉴别的内容,2019年案例真题就有关于固体废物取样位置、取样数量和鉴别内容的考点。
本文汇总下固体废物鉴别的相关知识点,如有错误,请不吝指出。
02概念1、固体废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固体废物定义为: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要求,需要对被鉴别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的规定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危险废物,说明判定依据,并以报告形式说明判定结果。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 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注意:GB5086和GB5086.2已经废止,现行为HJ557;GB5086.1仍然执行。
3、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 8978最高允放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4c2a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危害性和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
固体废物的鉴别工作是废物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鉴别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于有效地进行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固体废物鉴别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固体废物鉴别应根据废物的外观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废物的类型和可能的危害性。
比如,一些有毒废物可能呈现出特殊的颜色或异味,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出废物的危害性。
其次,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对废物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废物的成分和危害性。
化学分析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等,也可以采用化学试剂进行反应,从而确定废物的化学性质。
这些分析结果将为废物的后续处理和处置提供重要依据。
另外,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进行毒性测试。
一些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对废物进行毒性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毒性测试可以采用动植物实验、细胞培养实验等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废物的毒性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最后,固体废物鉴别还需要考虑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
一些废物虽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其内部可能含有可再利用的资源。
因此,在进行废物鉴别时,还需要考虑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尽可能地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鉴别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废物的外观特征、化学成分、毒性测试以及资源化利用潜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地鉴别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希望各行业单位能够重视固体废物鉴别工作,加强废物管理,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20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2017](https://img.taocdn.com/s3/m/ab6aa63951e79b89680226b9.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2017年10月1日实施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
液态废物的鉴别,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分类。
对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固体废物solidwastes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2固体废物鉴别solidwasteidentification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
3.3利用recycle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3.4处理treatment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
3.5处置disposal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3.6目标产物targetproducts是指在工艺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
3.7副产物by-product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目标产物产生的物质。
4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下列物质属于固体废物(章节6包括的物质除外)。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 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https://img.taocdn.com/s3/m/e0a2aee5e45c3b3566ec8b79.png)
固体废物鉴别流程如何判断危废和一般固废先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浸出试验,判断是否属于危废;再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判断一般工业固废第Ⅰ类还是第Ⅱ类;浸出试验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属于Ⅰ类工业固体废物。
浸出液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属于Ⅱ类工业固体废物。
01引言工作中经常遇到危险废物鉴定和固废属性鉴别的内容,2019年案例真题就有关于固体废物取样位置、取样数量和鉴别内容的考点。
本文汇总下固体废物鉴别的相关知识点,如有错误,请不吝指出。
02概念1、固体废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固体废物定义为: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要求,需要对被鉴别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的规定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危险废物,说明判定依据,并以报告形式说明判定结果。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 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注意:GB5086和GB5086.2已经废止,现行为HJ557;GB5086.1仍然执行。
3、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 值在6~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 8978最高允放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环境损害鉴定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环境损害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99edb932cfc789eb162dc800.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依据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固体废物鉴别准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物质(或材料)和物品(包括产品、商品)(以下简称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
液态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固体废物的分类。
对于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固体废物solid wastes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包括液态废物。
3.2固体废物鉴别solid waste identification是指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活动。
3.3利用recycle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燃料或获得能量等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产品的活动。
3.4处理treatment是指利用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有害因素或危险成份,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
3.5处置disposal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进入环境并且不再回取利用的活动,主要包括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焚烧和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土地填埋。
3.6目标产物primary products是指在工艺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
3.7副产物by-products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目标产物产生的物质。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bb3b4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d.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是为了便于对不同种类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与处理而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通则、物理特性鉴别、化学特性鉴别、生物学特性鉴别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通则。
首先,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国际环境管理和废物处理领域中所有类型的固体废物。
其次,该标准的鉴别依据主要是固体废物的来源、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处理成本和环境风险。
在具体应用中,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应基于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包括目测观察、化学分析、生物学检测、物理特性测试等多种手段,以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固体废物鉴别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应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推广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通则是一个基础性的规范,它为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提供了一系列的方针和原则。
在未来的环保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严格遵守这一标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固废检测标准方法
![固废检测标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09637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7.png)
固废检测标准方法
固体废物的检测标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固体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3. 固体废物二恶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4.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
5. 易然性鉴别,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然性鉴别GB 》,鉴别项目:固体/液体/气体易然性鉴别。
6. 反应性鉴别,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是指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反应性鉴别。
如需更多关于“固废检测标准方法”的信息,建议查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相关文件或询问相关专业人士。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d53f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f.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物的排放数量也逐年增长。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固体废物,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为此,政府出台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旨在规范固体废物的鉴别工作,从而为废物的分类、运输、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一、通则的实施范围《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适用于我国所有产生的固体废物的鉴别工作。
目的是为了将不同的固体废物加以区分,进而分类、处理和处置之。
二、废物颜色鉴别根据废物的颜色,可以对其进行初步的分类。
通则将废物颜色分为无色、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灰色、黑色等,让鉴别工作更加清晰明了。
三、废物物理状态鉴别废物的物理状态也是鉴别的一个方面。
通则规定了废物的状态分为固态、半固态、液态。
在鉴别废物时,需要看清废物的物理状态,进而判断其种类。
四、废物化学特性鉴别废物的化学特性也是鉴别的重点之一。
通则规定了废物的化学特性分为有害成分、无害成分、易处理成分等。
通过对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才能得到正确的废物处理方案。
五、废物外观形态鉴别废物的外观形态也是鉴别的一个方面。
通则规定了废物的外观形态分为粉状、颗粒状、块状、片状、纤维状、雾状等。
在鉴别废物时,需要清楚地把握废物的外观形态,并据此判断其种类。
六、废物放射性鉴别废物的放射性特性在鉴别过程中也需要引起注意。
通则要求对放射性废物的检测应遵守放射性安全条例的规定,以确保鉴别工作的安全性。
七、废物鉴别的流程和要求《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对废物鉴别的流程和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流程主要包括收集样品、分析检验、鉴别分类等环节,要求鉴别应准确、全面、科学,并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总之,《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实施,可以使废物的分类、运输、处理和处置更加科学、规范。
希望各地的企业和个人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构建绿色、环保的法治社会。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28c7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4.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弃物、废料等。
固体废物的鉴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鉴别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因此,建立科学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固体废物的鉴别应该从外观和性质上进行。
外观上,可以通过观察固体废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来进行初步鉴别。
比如,可回收的废纸通常是白色或者浅色,而有机废物则可能呈现褐色或黑色。
在性质上,可以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来鉴别。
比如,有机废物通常有一定的腐烂味道,而金属废物则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
其次,固体废物的鉴别还应该考虑到其来源和成分。
不同来源的固体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工业废物和生活废物在成分上就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和成分来进行鉴别,以便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
另外,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考虑其处理方法和环境影响。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可回收的废物需要进行分类回收,有机废物则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同时,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些有害废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在鉴别时需要特别注意。
最后,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考虑到其资源利用价值。
一些固体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比如废金属、废纸等,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因此,在鉴别固体废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资源利用价值,以便进行有效的资源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固体废物的鉴别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建立科学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加强对固体废物鉴别工作的重视,推动固体废物鉴别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40734e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d.png)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固体废物的鉴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鉴别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助于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通则,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固体废物的鉴别应从外观特征入手。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废物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外在特征来初步判断其性质。
比如,有些废物可能呈现出特殊的颜色或形状,这些特征往往与其所属的类别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通过仔细观察废物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其可能的种类。
其次,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依据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借助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废物中所含的元素、化合物进行检测和鉴别。
通过分析废物的化学成分,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其所属的类别和性质,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考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固体废物具有不同的毒性和危害性,因此在鉴别过程中需要对其潜在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科学地确定废物的处理方法和处置方案。
最后,固体废物的鉴别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都有着具体的规定,因此在进行鉴别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废物的处理符合法律规定并且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固体废物的鉴别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正确的鉴别可以为废物的合理处理和资源回收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固体废物腐蚀性鉴别标准
![固体废物腐蚀性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c8817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d.png)
固体废物腐蚀性鉴别标准
【导言】
废物有各种类型,其中不可燃固体废物(Non-combustible solid waste)也叫做无机废物,它主要由无机物质组成,如金属、塑料、石头、玻璃、瓷砖等。
σ 固体废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其存在着一定的腐蚀性。
为了准确测量这些物质,必须使用合适的标准。
【腐蚀性鉴别标准】
1. 化学测定法:这是用来测定无机、有机和氧化物的化学反应的主要方法。
它将任何物质归类到确定的鉴别标准中,以便测量其腐蚀性。
2. 腐蚀苛性耐受试验法:这个指标是根据物质的感染能力来衡量的,有助于识别既有有毒和有害物质又有腐蚀性的危险物质。
3. 溶剂腐蚀试验法:这是用来测定化学物质是否对液体溶剂具有腐蚀性的最重要方法。
4. 气态测定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定废物内容物质的腐蚀性的方法。
5. 电化学交换实验法:这种试验利用电解质及电荷数来识别无机和有机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产生的毒性和腐蚀性物质。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不可燃固体废物(Non-combustible solid waste)的腐蚀性鉴别标准有化学测定法、腐蚀苛性耐受试验法、溶剂腐蚀试验法、气态测定法和电化学交换实验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准确判断无机、有机和氧化物的化学反应,从而鉴定出具有毒性和腐蚀性的物质。
正确使用这些标准可以有效确保废物处置的安全性,以及确保环境的健康。
易燃性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
![易燃性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270fb548d7c1c709a14513.png)
易燃性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
生活中哪些固体废物属于易燃的?易燃性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是什么?
易燃性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总结如下:
易燃性固体废物简称易燃性废物,属危险废物中的一类。
指燃点低于60℃,靠摩擦或吸湿和自发的变化而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废物;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燃烧危险的废物。
鉴别废物的易燃性主要是测定废物的闪点。
闪点较低的液态物质和燃烧剧烈而持续的液态状废物,由于摩擦、吸湿等自发的化学变化会发热、着火,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对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易燃性危险废物,其判断标准为:
1、液态易燃性危险废物。
闪点低于60℃,则该液态废物是具有易燃性的危险废物。
2、固态易燃性危险废物。
在常温常压下因摩擦、吸湿或自发性化学反应而起火,当点燃时能剧烈并持续燃烧且产生危害的,则该固态废物是具有易燃性的危险废物。
3、气态易燃性危险废物。
在常温常压下,当其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13%时易燃烧,则该气态废物是具有易燃性的危险废物;或者在常温常压下,不考虑易燃范围的下限,与空气混合,在易燃范围内气体的体积分数≥12%时,则该气态废物是具有易燃性的危险废物。
以上内容由提供,还望大家采纳。
下期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讲座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三、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
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3-2008 2008-12-312009-4-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
酸法
HJ/T 299-2007 2007-4-132007-5-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
冲溶液法
HJ/T 300-2007 2007-4-132007-5-1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5086.1-1997
1997-12-221998-7-1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1997
1997-12-221998-7-1
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3-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5-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6-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
15555.7-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
15555.8-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0-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
15555.11-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15555.12-1995
1995-3-281996-1-1
具体内容请查询/tech/hjbz/bzwb/gthw/gtfwwrkzbz/200412/t20041229_63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