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

合集下载

危险废物鉴别通则

危险废物鉴别通则

一、危险废物鉴别通则危险废物鉴别通则是为了确定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而制定的标准。

1.定义危险废物鉴别通则是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根据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和鉴别,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范畴的一种标准。

2.目的危险废物鉴别通则的目的是确定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范畴,以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置。

3.原则(1)同种废物的多次鉴别应有一致性;(2)废物的性质、毒性、危害程度应与《危险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相符;(3)废物的鉴定结果应综合考虑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4)应考虑废物的水溶性、挥发性及其危害性,以及其产生的副产品;(5)应考虑废物在处理中可能发生的变化;(6)应将废物的可回收成分与非可回收成分分开处理;(7)应考虑废物的毒性、危害性、污染程度等因素;(8)应考虑废物的来源、产生方式及其生产工艺的特点;(9)应考虑废物的处置方式;(10)应考虑废物的堆存状况及其处置环境。

4.鉴别方法(1)应根据废物的物理特性,包括色泽、形状、气味、粒度等,来确定其所属类别;(2)应根据废物的化学性质,包括pH值、溶解度、碱度等,来确定其所属类别;(3)应根据废物的生物性质,包括致病性、致癌性、有毒性、腐蚀性等,来确定其所属类别;(4)应根据废物的处置特性,如可燃性、可爆炸性等,来确定其所属类别;(5)应根据废物的污染特性,如电离辐射、有害气体、有害水体等,来确定其所属类别。

5.实施(1)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应将危险废物分类和鉴别,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范畴;(2)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废物分类和鉴别体系,对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3)应定期对危险废物鉴别通则进行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危险废物鉴别通则的介绍,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

20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鉴别标准修订内容解读

20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鉴别标准修订内容解读

运输环节豁免的有5种 脱硝废钒钛系催化剂、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废铅蓄电池 等
四、几个重要标准修订M要 E

E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 则
腐 蚀 性
易 燃 性
反 应 性
毒 性
危 险 废 物


急 性 毒 性 初 筛
毒 性 物 质 含 量

性固 浸体
出 硝出废
毒 性
酸 法
方 法
物 浸
硫出
酸毒
技 术 规 范
原名录
修订后
电解铝铝液转移、精炼、合
321-024-48
铝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 的初炼炉渣
T
321-024-48
金化、铸造过程熔体表面产 生的铝灰渣,及其回收铝过
R,T
程产生的盐渣和铝灰
321-025-48
电解铝过程中产生的盐 渣、浮渣
T
321-025-48 电解铝过程产生的炭渣
T
再生铝和铝材加工过程中,
1
HW11精 (蒸)馏
残渣
煤炭加 工
252-017-11
固定床气化技术生产化工合成原料气、燃料油 合成原料气过程中粗煤气冷凝产生的焦油和焦 油渣
2
HW48有色 金属冶炼
废物
常用有 色金属 冶炼
321-034-48
铝灰热回收铝过程、铝冶炼和再生过程烟气处 理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
已禁止使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化学物质;
(三)其他修订内容
E
根据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更新了《名录》中废物代码
252-017-11
根据危险特性,新增4种废物和删除6种废物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解读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解读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 则
腐 蚀 性
易 燃 性
反 应 性

急 性 毒 性 初 筛 毒 性 物 质 含 量

浸 出 毒 性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技 术 规 范
出 方 法 硫 酸 硝 酸 法
固 体 废 物 浸 出 毒 性 浸
危险废物特性
保护对象 人体健康;生态环境
目前以人体健康为主要保护目标,同 时探索生态环境为保护目标的鉴别方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代码
废物代码
071-001-08
废物类别代码
行业代码 行业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废物类别代码:巴塞尔公约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类别修正: 行业:900 — 非特定行业
废物类别:HW48 —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HW49 — 其他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特性
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间接危害:

食物链摄入 引发灾害事故 产生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特性
危险废物的污染途径 直接暴露(接触、摄入、吸收等)对人体 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 不恰当处置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 害性影响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的特征
危险特性是管理特性 危险特性是污染特性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危险废物定义 特别管理废弃物(即危险废物)
(特别管理产业废弃物和特别管理一般废弃物)
“特别管理废弃物”是指废弃物当中具有
爆炸性、毒性、感染性以及其他对人体 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特性并经过 政令确定的物质.
——《日本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

美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中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美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中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

美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中国危险废物特性鉴定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1美国危险废物名录制定的准则美国E P A在将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中时考虑四条准则:第一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在缺乏法规管理的情况下,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二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急性毒性化学品物质,即使含量很低,这类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是致命的;第三条准则是废物通常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危害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第四条准则是在国会制定的相关法律中,这些废物会被定义为危险废物。

凡是符合上述四条中任何一条的废物都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

由此产生的危险废物名录包含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危险废物都有一个E PA危险废物编号。

四种危险废物类型中的每一类都带有E P A指定的前缀字母,作为识别之用。

四种类型的危险废物如下:(1)来自非特定源的危险废物名录(即来自确定的一般工业和生产过程的废物,共列入39个危险废物编号,由字母F表示);(2)来自特定源的危险废物(即来自指定工业的废物,共列入178个编号,由字母K表示);(3)被遗弃的商业化学品、不合规格的物质、容器沉积物和溢油沉积物(剧毒的由P表示,一般毒性的由U表示,共列入60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

名录中共包括了大约80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904种危险废物。

为了较好地在名录中反映出危险废物的特性,E P A采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危险废物的特性,如有毒废物(T)、急性毒性危险废物(H)、易燃性危险废物(I)、腐蚀性危险废物(C)、反应性危险废物(R)。

名录中危险废物的代码影响到法规对他们的管理,如H类比其他类型的危险废物管理更加严格。

2美国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按照美国E PA颁布的鉴别标准,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主要包括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毒性四种类型。

这主要是考虑到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判别时易于操作,并具有可行性。

美国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制定的原则为:(1)表现出以下危害特性: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或严重的不可恢复疾病的增加;当对其进行不恰当处理、贮存、运输、处置及其他管理措施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有害影响;(2)以上特性能够有合适和标准的测试分析方法,由产生者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介绍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介绍
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名录。
2.确立将废物列入《名录》的标准和原则 ? 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
技术支持能力非常薄弱,制定《名录》既要考虑 科学严谨,又要方便管理、便于操作。因此, 《名录》的分类主要根据其产生源来确定,产生 源依据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
四、《名录》的主要内容
? 《名录》由条文,名录本体和附件 3个部 分组成。
(一)条文说明 1.明确制定《名录》的法律依据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 近10年的实践表明,该《名录》还不完善,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原《名录》的规定与《固体法》的危险废物
定义不一致
? 原《名录》规定: “凡《名录》中所列废物 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 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 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
? 即所有列入《名录》的废物都必须进行鉴 别。
一、《名录》修订的必要性
? 危险废物是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点。危险 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危险废物管 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固体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1998年,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 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该《名录》在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名录》的修订原则
(一)《名录》设定的目标 1.危险废物鉴别成本昂贵,技术要求高。在我国管
理的现实中,危险废物认定方式以《危险废物名 录》为主,鉴别标准和方法为辅。 2.依据《名录》认定危险废物达到 50-60%。
(二)原则 1.连续性 ? 原《名录》已实施近 10年,为广大管理者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处置等活
动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窒息性、致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废的鉴定工作对于正确
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了危废鉴定标准,以便对
危废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

对于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废物的来源、性质、
危害程度等进行分类。

在鉴别要点方面,应包括危废的外观、化学
成分、毒性等特征,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判定。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明确危废的处理和处置要求。

根据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包括封存、运输、处置
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包括对危废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
施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包括危废的监测和检测要求。

对于危
废的监测和检测,应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对危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检测。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制定
危废鉴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危
废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便对危废进行规范的管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处理和处置要求、监测和检测
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危废鉴定
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危废的规范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知识

危险废物知识

危险废物一、危险废物定义及分类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

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9类。

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二、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当PH值大于可等于12.5,或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

2、急性毒性初筛GB5085。

2—1996按照《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实验方法》进行试验,对白鼠经口灌胃,经过48h,死亡超过半数者,则该废物是具有急性毒性的危险废物。

3、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浸出毒性是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三、危险废物识别标识用文字、图像、色彩等综合形式,表明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四、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区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工业产生的边角废料、皮革边等.危险废物是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如化工行业的废酸、废碱,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等。

五、危险废物的危害根据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化学反应性及感染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中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

中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

整理课件
13
处理后判定规则
6.1 具有毒性(包括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及其他毒性) 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处 理后仍属于危险废物,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另有规 定的除外
6.2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处理 后,经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整理课件
14
腐蚀性(Corrosivity)
3.1 按照GB/T 15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pH 值 ≥12.5,或者≤2.0 ➢ 实验方法:玻璃电极-GB/T 15555.12
继承 原标准
3.2 在55℃条件下,对GB/T 699中规定的20号钢材 的腐蚀速率≥6.35mm/a ➢ 实验方法:腐蚀速率测定按照JB/T 7901进行 考虑对包装容器的腐蚀造成泄漏
HW23 含锌废物
HW12 染料、涂料废物
HW24 含砷废物
整理课件
4
危险废物名录-2 HW LIST
编号
废物类别
编号
废物类别
HW25 含硒废物
HW37 有机磷化合物废物
HW26 含镉废物
HW38 有机氰化物废物
HW27 含锑废物
HW39 含酚废物
HW28 含碲废物
HW40 含醚废物
HW29 含汞废物
废物代码
危险废物
石油开采
071-001-08 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109-001-36 石棉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石棉渣
石油炼制
251-007-08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隔油池污泥
999-003-99
产品类/社会源
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等 感光材料废物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情况,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情况,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应急预案备案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等情况等。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见附1,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医疗机构、实验室、机动车保养维修等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参照附1;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见附2。

附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环保负责人: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时检查人员: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2—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危险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

4.根据评分细则给出得分。

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检查的主要内容不适用的,计为0分,并将该项分值从满分中扣除后,按比例换算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界值。

—3——4——5——6——7——8——9——10——11——12——13——14——15—附2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环保负责人: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时检查人员: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16—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新化学物质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新化学物质废物鉴定-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危险特性;毒性物质含量;浸出毒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指标体系研究:依据固体法,危险废物(HW)是指列入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HW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HW引起危害主要是由于具有危险特性,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危险特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反应性;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危险特性:致癌性、致畸变性、突变性、传染性、刺激性、毒性、放射性。

HW可以包括固态(如残渣)、半固态(如乳化液废物)、液体(如废酸废碱)及具有外包装的气体等[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固体废物、HW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4]。

据统计,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亿t,比上年增加20%,工业HW产生量963万t[5],并且每年还有数十万t医疗废物产生,另外商业服务活动和居民生活也产生大量的HW。

因此对HW进行有效管理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

目前,中国已经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HW鉴别标准,但是由于研究基础过于薄弱,已经制定的法规、标准、规范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实施的具体情况表明,存在各种缺陷,可操作性较差,远远无法满足HW环境管理的需要。

1国外毒性鉴别指标1.1《巴塞尔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并于1992年生效,中国为签署国之一。

公约内容包括管理对象、范围、定义和一般义务,缔约国之间HW越境转移的管理、非法运输的管制、缔约方的合作和解决争端的办法等。

《巴塞尔公约》在附件一、二中规定了HW 类别,在附件三“危险特性的等级”中规定了14类不同性质的HW特性,如爆炸物、易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反应性、毒性、传染性、腐蚀性、生态毒性等,并对各种特性进行了定义,除规定易燃性液态废物闪点外,对毒性、腐蚀性特性等没有制定鉴别指标[6]。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

涉及危 废,40%
其他污 染案…
处置成本
✓ 环评定性不清

2014年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2180 件,其中40%涉及危险废物违法案件,对是否 属于危险废物认识不清
济南章丘危废倾倒 江苏靖江埋毒案 案,致4人死亡
管理从严
谁能做鉴别?
国家
是否有管理规定
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工作程序 (征求意见)
是否指定鉴别机构 未指定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利用固体废物生产的产物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不 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按照相应的产品管理
a)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
b)符合相关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
当没有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时,该产物中所含有害成分含量不高于 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并且在该产物生产过程 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产品过程 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当没有所替代原料时,不考虑该条件;
1、前言
删除
原名录第六条:家庭源危险废物。纳入豁免管理清单
修改
原名录第五条,现名录第六条: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的混 合物,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后的废物的属性判定,按照国家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执行
第三条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 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2、废物种类调整
2008版 废物类别 49
危险废物
豁免环节
豁免条件
豁免内容
2 193-002-21 含铬皮革废碎料
利用
用于生产皮件、再生革 利用过程不按危
或静电植绒。
险废物管理。
3 252-014-11 煤气净化产生的煤焦油
利用
满足《煤焦油标准 (YB/T5075-2010)》,且 利用过程不按危 作为原料深加工制取萘、 险废物管理。 洗油、蒽油等。

危废鉴别标准

危废鉴别标准

危废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指用于确定某物是否符合定义和管理要求的检测标准。

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有关法规中的鉴别要求,具体的鉴别手段包括物理性质检测、化学性质测试、生物检测等四类。

首先,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检测危险废物,以了解废物的数量,品种、形态、温度、熔点、粘度等,尤其是在混合废物中进行拆分分类时,必须了解这些参数。

其次,在检测危险废物的化学特性时,通常采用分析仪器,以便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分析废物中的有害物质。

比如水份检测、PH值检测、二氧化硫检测等,以便准确掌握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以确定它是否符合管理要求。

最后,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对危险废物进行生物测定,包括细菌及其类似物测定。

这种检测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有害物质含量,以更及时准确地进行废物管理。

总之,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实施废物管理的重要依据,只要根据法律法规,按照上述四类检测手段,并依据有关建议,就可以准确鉴别出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冶金备件标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wastes)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施行的国家危险鉴别标准由7个标准组成: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KGB 5085. 7—2007);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一2007);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 2- 2007);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 3—2007);《危险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 4-2007)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 5—2007);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 6—2007)。

这7个标准是2007年颁布实施的,1996年颁布的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和腐蚀性三类特性的鉴别标准(GB 5085.1~5085. 3—1996)同时废止。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KGB 5085.1~5085. 7—2007)这一系列标准中,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別标准这3个标准又可称作毒性鉴别标准。

冶金备件原则上通则与其他6个标准是并列的关系,但在地位上通则应该比这6个标准要高,因为通则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和特殊规则要求适用于这6个标准,但这6个标准的制定并不是根据通则制定出来的,因此通则与这6个标准并不构成统领的关系。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该标准为新增制定的标准,主要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特殊规则要求。

鉴别程序旨在规定针对特定类型的废物鉴别过程应如何进行,应遵循怎样的步骤才能正确、合理地鉴別出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

这实际上规定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关系,鉴别时的先后顺序。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鉴别
与水或酸接触产生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
与水混合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 热量
与水混合能产生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有毒气体、 蒸汽或烟雾
在酸性条件下,每千克含氰化物废物分解产生≥250mg 氰化氢气体,或者每千克含硫化物废物分解产生 ≥500mg硫化氢气体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分类
感染性(In) 腐蚀性(C) 易燃性(I) 反应性(R) 毒性(T)(包括急性毒性、三致毒性、 浸出毒性、生态毒性等)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GB5085.7-2007)]
危险废物程序
危险废物鉴别程序
排除

固体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名录鉴别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标准鉴别 是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 则
腐易反 蚀燃应 性性性
毒性
急 性
毒 性

毒物出
性质毒
初 筛
含 量

危体 废 物
物 鉴 别
硫 酸 硝 酸 法
浸 出 毒 性 浸
技 术 规 范
危险废物特性
保护对象 人体健康;生态环境
目前以人体健康为主要保护目标,同 时探索生态环境为保护目标的鉴别方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废物来源 某种废物产生的具体工艺节点。该种废 物特性具有唯一性
废物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中的一种或者数种;表示该种 废物的主要特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附录 废弃危险化学品目录
中文名称 序号
化学名 别名
1氰
氰气
2 氰化钠 山奈
英文名称 Cyanogen Sodium cyanide

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附件

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附件

险废物转移联单
六、转移联单
管理办法》有关
制度(《固体
4
规定,如实填写
法》第五十九
转移联单中产生
条)
单位栏目,并加
盖公章。
按照实际转移的危 险废物,如实填写 危险废物转移联 单。
1.根据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管理办法》如实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得 4 分。
2.联单填写不规范,存在两处及以下错填、漏填等情况。 资料检查(现
资料检查(可 与申报登记 数据及其证 明材料,以及 转移联单等 核对)
1.与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合同且合同 资料检查(核
在有效期内,可以提供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查 合 同 有 效
有与持危险废物经 得 2 分。
性及危险废
营许可证的单位签 2.与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理协议,且协 物 接 收 单 位
检查方法 备注
如实申报(可以是 专门的危险废物申 报或纳入排污申 报、环境统计中一 并申报);内容齐 全;能提供证明材 料,证明所申报数 据的真实性和合理 性,如关于危险废 物产生和处理情况 的日常记录等。
1.全面、准确地申报了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
贮存、利用、处置情况;且可提供证明材料(如:环评 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危险废物转 移联单、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合同、财务数据等等)。得 4 分。 2.申报登记表中存在两处及以下错误。得 2 分。 3.不报或虚报、漏报、瞒报关键危险废物的,或申报登 记表中关于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
1.设置了规范的(样式正确、内容填写完整)危险废物 识别标志。得 1 分。 2.识别标志有 1 处错误。得 0.5 分。 3.未设置识别标志或识别标志样式不正确、填写内容有 两处及以上错误。得 0 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相关推荐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1—1996)(最新规范已经更新为(GB508.1—2007),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代替GB508.1—1996)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第一部分。

本标准从1996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SB5085—85中第2条第2.2款的腐蚀性鉴别的内容。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S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作废。

本标准在以下内容有所改变:鉴于本标准名称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因此适用范围扩展到任何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而不再局限于有色金属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鉴别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之一的腐蚀性标准值。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过程及生活所产生的固态的危险废物的腐蚀性鉴别。

2 术语2.1 危险废物指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

3 引用标准GB/T15555.12—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4 腐蚀性鉴别值当pH值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

5 测定方法按照GB/T15555.12—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进行测定6 标准的实施本标准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本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第二部分。

本标准从1996年8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5085—85中第2条第2.4款的急生毒性初筛的内容,并代替GB5088—85中的内容。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5085—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GB5088—85《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作废。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事业部---高工--189--3394-634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7个标准组成: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名称 English name
CAS NO.
UN NO.
2-Aminophenylarsonic acid 2045-00-3
2
4-氨基苯胂酸
对氨基苯 胂酸
4-Aminophenylarsonic acid; p-Aminobenzenearsonic acid
98-50-0
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3
危险废物名录-1
HW LIST
编号
废物类别
编号
废物类别
HW01 医院临床废物
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
HW02 医药废物
HW14 新化学品废物
HW03 废药物、药品
HW15 爆炸性废物
HW04 农药废物
HW16 感光材料废物
HW30 含铊废物
HW42 废有机溶剂
HW31 含铅废物
HW43 含多氯苯并呋喃类废物
HW32 无机氯化物废物
HW44 含多氯苯并二恶英废物
HW33 无机氰化物废物
HW45 含有机卤化物废物
HW34 废酸
HW46 含镍废物
HW35 废碱
HW47 含钡废物
HW36 石棉废物
5
我国现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3
处理后判定规则
6.1 具有毒性(包括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及其他毒性) 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危险废物处 理后仍属于危险废物,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另有规 定的除外
6.2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处理 后,经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14
腐蚀性(Corrosivity)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
HW22 含铜废物
含有铜化合物的废物 -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 -金属、塑料电镀 -铜化合物生产
含溴化(亚)铜,氢氧化铜, 硫酸(亚)铜,磺化(亚)铜, 碳酸铜,硝酸铜,硫化铜, 氟化铜等
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稿)
废物代码
危险废物
危险 特性
石油开采
071-001-08 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7年11月
内容提纲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体系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系列标准
(2007年10月1日实施)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2007年7月1日实施)
2
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固体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毒性鉴别标准




• 1)通则 • 2)腐蚀性 • 3)急性毒性初筛 • 4)浸出毒性 • 5)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 6)易燃性 • 7)反应性
10
通则
1. 固体废物定义-固体法
2. 危险废物定义
➢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 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 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 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排入水体的废水除外)
新增
15
急性毒性初筛
4 鉴别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4.1 经口摄取:固体LD50≤200 mg/kg,液体LD50≤500 mg/kg
3. 鉴别程序
4. 混合后判定规则(混合规则)
5. 处理后判定规则(衍生规则;豁免规则)
11
危险废物鉴别程序
1. 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废物
➢ 固体法和《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2. 判断是否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3. 鉴别是否属于具有危险特性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4. 专家认定
➢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12
混合后判定规则
5.1 具有毒性(包括浸出、急性及其他毒性)和感染性等危险 特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属于危险废物
5.2 仅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或反应性的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 物混合,混合后的废物经鉴别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 于危险废物
5.3 危险废物与放射性废物混合,应按照放射性废物管理
HW12 染料、涂料废物
HW24 含砷废物
4
危险废物名录-2 HW LIST
编号
废物类别
编号
废物类别
HW25 含硒废物
HW37 有机磷化合物废物
HW26 含镉废物
HW38 有机氰化物废物
HW27 含锑废物
HW39 含酚废物
HW28 含碲废物
HW40 含醚废物
HW29 含汞废物
HW41 废卤化有机溶剂
3.1 按照GB/T 15555.12-1995制备的浸出液,pH 值 ≥12.5,或者≤2.0 ➢ 实验方法:玻璃电极-GB/T 15555.12
继承 原标准
3.2 在55℃条件下,对GB/T 699中规定的20号钢材 的腐蚀速率≥6.35mm/a ➢ 实验方法:腐蚀速率测定按照JB/T 7901进行 考虑对包装容器的腐蚀造成泄漏
编号 废物类别 NO. category
废物来源 source
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Chemical component or
waste name
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 的药物、药品
废药物、 HW03
药品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包括药 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药
品废原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使用单位积压或报废的药品
HW05 木材防腐剂废物
HW17 表面处理废物废物
HW06 有机溶剂废物
HW18 焚烧处置残渣
HW07 热处理含氰废物
HW19 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
HW08 废矿物油
HW20 含铍废物
HW09 废乳化液
HW21 含铬废物
HW10 含多氯联苯废物
HW22 含铜废物
HW11 精(蒸) 馏残渣
HW23 含锌废物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109-001-36 石棉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石棉渣
石油炼制
251-007-08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隔油池污泥
999-003-99
产品类/社会源
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显影液、定影液、胶片及废像纸等 感光材料废物
999-017-99
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淘汰、伪劣、过期、失 效的;有关部门依法收缴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优先管理类废弃危险化学品见附录B)
T T T C,T
T
7
《名录》代码说明
行业代码
废物代码
109-001-36
废物类别代码
8
附录B-优先管理类废弃危险化学品目录 annex B-waste chemical products
中文名称

CHINESE NAME

NO.化学名别名来自Chemical name Byname
1 2-氨基苯胂酸 氰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