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合集下载

2020最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全书)

2020最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全书)

辩证唯物主义陈志强编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是物质的(与环境有关的材料)原理: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尊重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其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⑴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⑵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5、为什么要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原理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原理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原理唯物史观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释。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原理贯穿于这一历史观的整个体系中,对研究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主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辩证法的方法,它强调历史事实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及对历史事实的全面分析和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从物质生活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中来分析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辩证法的方法是指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史观的原理主要有唯物主义的原理和辩证法的原理,它们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唯物主义的原理主要包括唯物论、客观性和认识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性,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这一原理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一己之分。

客观性原则认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和主观愿望无关,这一原理强调了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存在。

认识论原则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不是简单的映像,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再现和再创造,这一原理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辩证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和基本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和基本矛盾规律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来实现的,这一原理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阶段性。

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质量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量互变来实现的,这一原理强调了事物的质量变化和演变的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旧的和有限的来实现新的和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原理强调了事物的否定和超越。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和原理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唯物史观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们既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也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的保证。

唯物史观原理以及方法论,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唯物史观原理以及方法论,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唯物史观原理以及方法论,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一、引言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深刻领会唯物史观原理,对于把握改革的意义、破解改革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唯物史观原理简介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积极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

2.唯物史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指导。

只有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认识改革,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事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1.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旨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2.促进社会关系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调整和完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实现人民生活改善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4.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四、唯物史观方法论在改革实践中的应用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2.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辩证法唯物史观认为,事物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五、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问题与挑战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推动改革不断向前。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是由一系列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的演变所构成的。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形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认识和改造社会,不能脱离历史规律而进行盲目的改革和革命。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社会意识又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空谈社会意识,也不能脱离社会意识而忽视社会存在。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对社会变革动力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社会变革的动力还来自于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推动着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社会变革的动力,推动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不断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唯物史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史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史观原理及方法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方式和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通过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下面将介绍唯物史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唯物史观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现实的基础,物质世界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认识、观念和思想都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出来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们的意识是由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2.资产阶级法权的历史限制:唯物史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历史必然性,但也存在着其历史限制。

资产阶级法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但它限制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这种社会形态的消亡,进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3.千万雄师过大江: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个体和群体共同创造的。

历史的变革是由人民群众的力量所推动的,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认识方法和思维工具,它强调对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的认识。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着矛盾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

辩证法通过分析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历史的方法论。

它认为历史是有规律的、可以科学地研究的。

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重视对历史事实的客观分析,强调将历史分析的重点放在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发展上。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贯穿于历史研究的全过程,它要求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事求是:唯物史观强调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研究,对历史事实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研究者应当客观地搜集和整理史料,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唯物物辩辩证证法法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是普遍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整体::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整体:1.1.1.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

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

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

2.2.2.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部分: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部分:1.1.1.部分服从于整体。

部分服从于整体。

部分服从于整体。

2.2.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推动的。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是以经济基础为基础的。

这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体组成,是一个社会的生活基础。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上层建筑是指由经济基础所产生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机构。

上层建筑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变化,其形态、特征作为经济基础反映的显著标记。

第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这里的“反作用”主要指的是引导、制约、推动等作用。

上层建筑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在同样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助于调动和发挥经济基础的积极性。

第四,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大规模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和发展的总和。

历史的连续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复杂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对社会发展演进的科学解释和分析,是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体系。

它为人们深刻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调整现实状态和推测未来的变化提供了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推动了人们面对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理性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采用辩证法来分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变化。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动力,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解决,事物才能得以发展和进步。

2. 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和反映。

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可以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

3. 分析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通过分析阶级斗争的发展和变化,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4. 研究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性,不是凭空想象或人为干预就能改变的。

通过研究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可以预测未来的历史走向,指导社会发展。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强调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研究途径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研究途径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研究途径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方法论和研究途径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对于研究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研究途径进行解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理论内涵。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强调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运动;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揭示出其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后的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任何一个时代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必然性。

通过分析历史的实践和经验,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反对抽象和主观主义的历史观念,强调历史的本质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研究途径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强调历史的长远性和全面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孤立地看待,需要结合整个历史过程来进行研究分析。

在对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途径还强调历史事件和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历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认为历史的演变是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实践活动的结果。

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研究途径对于解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更深入地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和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的真相和本质,为我们对当代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提供有益的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研究途径是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性,深入分析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把握未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介绍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首先,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

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否定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决定的,意识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引起的。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和变化所引起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规律性进行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分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分原理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即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

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种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采取的方法论。

它将历史的研究看做一种“过程”,倾向于将历史研究体系性地连接到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研究。

1. 产生背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出现,是由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发展而形成的。

20世纪初,毛泽东、斯大林等在社会科学思想方面继承了前辈尤伯杯、荫子久等人的成果,从历史唯物论和唯心主义论的对立面中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他们提出了历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最终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2. 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有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是材料原则,即历史研究观点应以实证材料为基础。

第二个原则是连续性原则,即历史发展是连续的,其发展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制约。

3. 研究方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者应该以对实证材料进行客观分析为基础,采用结构和动态双缪斯的历史分析方法,探究历史的发展脉络、社会背景的变迁以及历史的发展路径。

此外,研究者还应利用历史资料、比较研究、数量化分析、计量分析等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4. 对社会变革的洞见通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变迁和变革过程,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一个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探究人们普遍面貌及行为模式多样性,把握历史发展历程,深入反思社会变迁过程秩序和改变。

5. 研究优势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历史,既可以反映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可以反映具体的社会背景,对社会变革的规律有较强的揭示能力。

此外,使用该方法进行历史研究,更容易掌握历史发展趋势,更容易深入把握历史格局,更有助于理解历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社会矛盾,从而有利于解决问题及改善社会。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它强调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所引起的。

在历史研究中,唯物史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演进过程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的能力,它决定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原因。

2.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历史研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观:历史研究应该通过分析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来解释和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研究者应该对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以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2)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历史研究应该关注社会的实际生产和生活实践,即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活和意识活动。

研究者应该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3)唯物史观的唯物辩证法:历史研究应该采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即统一看问题的一面和两面、静态和动态、整体和个别等方面。

研究者应该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对历史的综合性认识。

(4)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历史研究应该关注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研究者应该通过对不同社会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阶级性质和阶级斗争的动力。

(5)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研究应该关注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规律。

研究者应该对历史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进行分析,以揭示社会历史演进的方向和规律。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历史分析框架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导阶级,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基础和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关键。

在方法论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地吸收和运用人类文明史上各种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具体分析,才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基石,本文将对其进行复习和深入学习。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意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存在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

2. 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包括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3. 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推动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维方法,它强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以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3. 实证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倡导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去验证理论和观点的正确性。

4.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论的真理性和正确性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原理和方法论对于我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论,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与方法论思考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认为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在这个观点下,对于历史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指的是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法则是指历史的发展是一种矛盾的运动,各种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考中,我们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不是主观的幻想或意志,并且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

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遵循这种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地从主观意志或个人动机出发。

此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还要注重历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片面看待历史问题,更不能把历史问题简单化或片面化。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还要注重历史的现实性和现实指导性。

历史不是孤立的过去事件,而是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要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处理当代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基本的认识论原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注重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注重历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历史的现实性和现实指导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历史问题,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思考,为我们深入探讨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所属栏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兴趣爱好> 社会实践阅读:5387 次我要评论(0)收藏2011-1-9 13:37:32分享到:0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组成部分。

在高考政治应试中,考生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板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较容易把握,而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观点、道理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或要求考生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回答问题,这种试题给考生应考造成很大的影响,部分一线教师也感到很困惑。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查阅大学教材,在解读部分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对高中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体系及其主要原理和方法论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看要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首先要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等,这些都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规律。

此外,还有某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规律,如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根据考高考试大纲和高二哲学教材,这里主要分析和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3个,分别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征是什么1、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

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2、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及方法论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开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开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开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

2、两大根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开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开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开展。

说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开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

〔2〕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根底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根底的稳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根底的开展和变革。

说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根底开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又一根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根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根底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根底开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社会历史开展的总趋势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开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开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开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根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制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根底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结实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6、立场对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影响原理〖原理内容〗: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方法论〗: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开展规律和自觉站在广阔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7、人生价值原理〖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成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

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底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8、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原理〖原理内容及方法论〗: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9、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表达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辩证法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方法论: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方法论: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局部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到达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

5、系统优化方法方法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构造的有序性,注意事物内部构造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6、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开展。

开展观1、开展的普遍性实质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2、开展的趋势〔事物开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见教材P65〕3、开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辨证统一关系原理〕事物的开展总是从量变开场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开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坚持适度的原那么4、开展的原因:事物的变化开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既要重视内因,也不无视外因。

5、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开展6、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1、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方法论: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矛盾的根本属性: 同一性〔表现①略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详见教材P89〕方法论: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成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一分为二的观点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含义、三种情形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食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食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5、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世界观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开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开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世界观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7、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世在事物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点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方法论:要分清主流世界观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不无视支流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社会创新与进步1、辩证否认的实质及要求内涵:辨证的否认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开展自己特点:①、辩证的否认是开展的环节。

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认是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存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实质:扬弃----是既肯定又否认,既克制又保存,克制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存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要求: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开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认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严密联系在一起的。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开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述,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3、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开展〔经济角度〕〔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②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③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④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开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1)实践根底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开展和变革的先导。

(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4.创新的哲学依据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开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法: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开展的。

因此,我们要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开展。

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开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辩证的否认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开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

1、辩证否认观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开展自己。

2〕特点:①辩证的否认是开展的环节;〔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②辩证的否认是联系的环节。

〔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3〕实质——“杨弃〞〔既肯定又否认,既克制又保存〕〔4〕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关系: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②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开展3〕要求:①关注变化的实际;②突破成规陈述;③破除落后观念;④注重研究新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