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考试要点整理

合集下载

网络传播重点归纳

网络传播重点归纳

网络传播重点归纳1、WWW的思想核心TCP/IP协议HTT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国际协议2、超文本(1)信息形式不再限于简单的字符或数值型数据,而是可以包含多媒体信息。

(2)超文本可以实现网络上信息之间的互相链接。

用鼠标轻轻点击某一个字词或者是图画,即可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文件和另一个文档,这使得信息的检索更加便捷,也使得全球的Internet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地彼此沟通。

(3)它能够使用户使用浏览器随心所欲的阅读文档,并且在 Internet上完全自主地安排自己所在位置。

3、去中心化网络是一种分权系统,即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网络技术本身就是消解了中央控制的技术。

从最早的主机型电脑到后来的互联网的个人电脑,都是一个挑战独断、权利、集中、控制的过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身潜藏着一种突破禁忌、无视戒规、摧毁中心的观念。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沙皇退位,个人抬头”、“消解中心主义”的时代。

4、网络媒体(1)钱伟刚《第四媒体的定义和特征》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是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基于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2)网络媒体:具有一定资质的、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有时也称其为新闻网站,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5、主流媒体(上网)(1)1996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2)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3)1997年11月7日新华社6、八家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国际在线、央视国际、中青网7、千龙模式和东方网模式(1)千龙模式:2000年成立,占尽天时、地利等优越条件:①依靠北京九家传统媒体联合支持②公司化运作③有外来投资 1700万不成功的原因:①资本和政府意志的矛盾②千龙和九家支撑它的媒体的关系③公司化运作是否能产生更灵活的机制(2)东方网模式①与千龙相似的背景和运作模式,它与上海市14家主要新闻单位,就有关信息内容的利用和开发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协议。

海口经济学院多媒体与网络传播期末复习重点

海口经济学院多媒体与网络传播期末复习重点

多媒体与网络传播期末复习重点1、互联网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2、互联网是采用TCP/IP协议作为共同的通信协议,将世界范围内许多计算机联结在一起,成为当今最大的国际性网络。

3、所谓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

4、网络传播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

5、所谓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信息组织方式。

6、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邮件简单传输协议这一系统软件来完成的。

这个系统软件的英文缩写是SMTP.7、BBS就像一张动态的网,网中的信源和信宿并不固定,只是网中节点的两个状态。

8、互动性是网络传播较之于传统大众传播的一大优越性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英文缩写是CNNIC。

10、点心操作系统(Tapas OS)是一款基于Android 操作平台、针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打造的互联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11电子邮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C、超文本的优点。

12为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爆炸造成的有用信息被淹没问题,各国的研究重点逐渐集中到了数据库技术、信息挖掘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等方面。

13电子商务的特点是:简化了商品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全天候服务,24小时交易等。

14手机电视业务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播放软件开发商、手机生产商、业务内容开发商、移动运营商和手机用户等环节。

15按交易对象分类,电子商务可分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等。

16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公众传播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17网上聊天的特点是即时、互动。

18在BBS中,每一个ID(网络身份)都可以被看做一个传播装置,这个装置既可以做信源,也可以做信宿。

19与整个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相伴而生的是单个网点的安全问题。

它包括:国家安全、商业安全、个人安全、设备安全等。

20ADSL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 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宽带服务,工程改造量较小。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整理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整理

绪论网络传播:人类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的数字化信息传播。

网络传播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是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它提供的是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的交流、传播和共享的平台。

第一章1、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劳特·香农(C. E. Shannon)《通信的数学理论》。

2、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 Wiener)《时间序列的内插、外推和平滑化》、《控制论》。

3、信息特性:客观性可处理性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传输性时效性共享性4、四次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

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5、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6、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7、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8、现代通讯手段的特征: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通信实现了数字化和综合化,并正在向智能化发展。

9、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的表现:最主要表现为语言冲突:英语独尊。

统计表明,在因特网上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中国仅占0.01%~0.05%之间。

信息交流不平衡扩大:20世纪60年代,西方通讯社的新闻占整个国际新闻60%,其他地区性通讯社20%。

1976年,发展中国家提交了旨在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议案。

根本原因是文化的不同性质,而直接原因是经济、政治势力造成的文化软实力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和渗透。

10、网络传播的形式: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11、网络传播自由: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用户的选择是自由的。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 信息焦虑:当人们不理解信息时,不知道到哪里查找信息时或者知道到哪里找却不能对其访问时都会产生焦虑,这就是信息焦虑。

2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3 网络媒体:借助于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移动电话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广义:借助于互联网发布信息和进行信息服务的站点。

狭义:我们认为只有在互联网上主要从事新闻信息的选择,编辑,登载,和链接等信息服务的专业网站才能被认为是网络媒体。

5 公民新闻:又称参与式新闻,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物,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发起的讨论,以各种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地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

6网络广告:从广义上讲,一切基于网络技术的传播信息方法与过程都是网络广告。

从狭义上讲,网络广告是基于计算机操作,通过国际互联网发布的电子广告。

7虚拟社区:又称网络社区,指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求的人组成,成员可以分布于各地,以知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

(核心功能: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等)8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的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V)撰写博客文章的行为,其他人可以感受到博客门的行为价值。

(N)具有博客行为的人群,他们将其生活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生活,并通过网络社区实现其价值。

9、网络隐私: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10、网络伦理: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显示出得新型道德关系,表现为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对人和多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

网络传播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 译为“互联网协议”。

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协议,它将大大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2.4G: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G是集3G 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3.阿帕网:阿帕网(ARPANE),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计算机网。

ARPANET是英文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的缩写,又称ARPA 网。

阿帕网的主要特点是:①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库资源。

②利用分散控制结构。

③应用分组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

④运用高功能的通信处理机。

⑤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

4.门户网站:门户网站译自英文PORTAL SITE,PORTAL是从拉丁文PORTA演变而来的。

PORTA与GATE同义,指门、入口。

因此,门户网站通常被理解为网民进入互联网的起点与始发之地。

YAHOO! 、AOL与MS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门户网站。

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是新浪、搜狐与网易。

门户网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商业中的ICP,即网络内容提供商,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并向其用户或访问者发布的公司。

5.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收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源并按一定规则加以整理和组织,提供给人们按相应规则提取信息线索,并能直接链接到相关站点的网上信息搜索工具。

搜索引擎包括目录式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等。

一个搜索引擎通常由页面搜索器、索引数据库、检索程序和用户界面四个部分组成。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

1冯·诺依曼结构(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4)使用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2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分别是哪四代,便分析其变与区别。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人工智能计算机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组成结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接成为计算机系统。

节点之间可以通信,可以交流信息。

网络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系统联结起来,做到跨越时空的资源(包括人、计算机、信息)共享。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组成:通信设施、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4每种计算机网络中都有大量的软件、硬件,名称也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个网络必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通道;保证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规则。

5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基本功能资源共享功能通信功能协同功能网络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网络通信服务Internet服务网络管理服务7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都市网(MAN, Metropolitan Network)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Reference Model),这一模型解决了不同计算机系统和不同网络之间的兼容和相互连接问题,目前已被公认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基本结构模型。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详细重点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详细重点

选择题(30分)名词解释(4-5 20分)简答(4-5 25份)论述(2-3 25分)一、网络传播的概况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已经经过了四次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

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二、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特征概念: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特征:1、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2、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3、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4、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

三、UGC的概念(用户产生的信息)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用户生产内容”,即网友将自己DIY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四、传播媒介的属性有什么、特征(例:个性化+解释)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是不言自明的。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特征性突出表现为复合性、连通性、开放性、多级性与网状化。

(一)传播的复合性1、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网络传播与传统的通信网络和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除了提供了一个通信和传播的渠道(channel)以外,还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空间(space) 。

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形态得到了融合。

在传播形式上,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立体的传播网络。

利: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传播方式的组合以求传播效益最大化弊:由于多种传播形态及形式的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传播者的意图往往未必能得到充分实现,受众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十分明显。

2、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趋势,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含义有两个层面:一是指网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二是指在有关某一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

网络传播学复习重点归纳

网络传播学复习重点归纳

网络传播学复习重点归纳1、IP地址和域名地址①互联网上连接了无数的服务器和电脑,但它们并不是处于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

而是每一个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作为该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唯一标志。

我们称之为IP地址。

②与网络上的数字型IP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型地址,被称为域名。

域名的组成:主机名.机构名.顶级域名2、TCP/IP协议①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②IP——网际协议。

IP协议负责信息的实际传送。

③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协议则保证所传送的信息是正确的。

3、互联网的雏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9年ARPAnet(阿帕网)。

阿帕网就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

4、何为WWW技术①全称是World Wide Web②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方式,将窗口技术、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

③超文本是模拟人类思维的多维性、发散性、非线性而设计的文本形式。

④超文本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贮、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

⑤它包括:关键字、超链接、跳转5、网络技术带来的传播模式的变革多媒体技术——传播方式多媒体:文字、声音、画面的一体化传播宽带技术——视频点播,实时传输无线技术——使便携性成为可能P2P技术——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交换流媒体技术——网络直播交互技术——传受关系的互动性:交互式传播超链接技术——信息的无限延伸:立体式报道信息推送技术——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6、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什么?①全球性②互动性③超文本链接方式7、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时效性比较有何不同?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体现在:制作简单;无截稿时间;及时上网;及时刷新;从“及时性”到“全时性”。

8、网络的交互性通过哪些方式体现出来?网上论坛网络调查E-mail反馈新闻留言网民观点传播数据库搜索9、电子邮件传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优势: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可以群发,可以发送图片和声音、视频文件档案性强,查阅方便劣势:写作草率,易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表达情绪方面较差10、网上聊天的匿名性带来的效应观点意见的自由表达言论的不负责任真诚与虚伪之间的徘徊11、QQ传播的特点基于熟悉的人际网络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强联系”能促成信息的快速扩散模拟现实人际传播的情境12、BBS的传播优势和缺陷优势: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公开性和匿名性文字的表现力及观点的新锐性高自由度和互动性,多元化价值体系的碰撞话语赋权,为弱势群体提供了话语空间缺陷:高争议性低信用度非法内容的存在13、BBS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网民制造议题,影响传统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意见空间不足的缺陷提供了相对真实的网民舆论对于某些话题的讨论更加充分14、博客与BBS的区别博客与BBS两者使用目的不同。

网络传播考试复习

网络传播考试复习

网络传播考试复习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互联网绪论一一..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2.互联网及其发展3.什么是网络传播4.网络传播学研究对象5.网络传播学科属性6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1.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1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传播的革命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上2人类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3个阶段5个时期1、口头传播阶段(自然记忆阶段)特点:主观的,群体记忆少,直接交流,信息流失及推移错漏,亲闻亲知,无文字传递2、文字传播阶段特点:离体记忆,信息多复杂,广泛传播A、个体书写特点:传递内容复杂精确,广泛认同的符号系统,抽象客观,文字权威B、印刷品生产特点:印刷术,信息传播容量与数量大,传播空间广,信息生产加工成本低,文化交流3、电子传播阶段特点:即时性,传播空间无限扩大,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多形式,数字化革命2互联网及其发展互联网是美国/苏联冷战的产物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利用通信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按一定的连接方法,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工作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等)相互连接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应用软件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整个系统。

2.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3.按网络协议分类4.按传输介质分类5.按照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分类6.按传输技术分类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类型。

1.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利用通信线路将纵多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

常用于组建一栋楼(群)、一个校园和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1、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劳特·香农(C. E. Shannon)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

1948 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 Wiener)也发表了题为《时间序列的内插、外推和平滑化》的论文以及专著《控制论》。

2、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文,该技术后来成了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

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上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3、1969年,美国国防部起动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阿帕网络( 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Network。

ARPANET是互联网的始祖。

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设计开发,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相互连接。

起初是为了便于这些学校之间互相共享资源而开发的。

70年代,协议成功的扩大了数据包的体积,进而组成了互联网。

4、1971年,位于美国剑桥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出了电子邮件。

5、1982年,美国国防通信局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为ARPANET 建立TCP/IP协议,这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6、1989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汲取Nelson的思想,提出了World Wide Web,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编辑器。

1991: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网络传播学复习要点

网络传播学复习要点

网络传播学复习要点1、互联网定律P7互联网定律包括: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和吉尔德定律。

摩尔定律:在任何既定的价格水准上,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而与此同时,价格则减半。

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增值”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

这说明网络生存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

?马太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下,人类社会中优、劣势的累积过程是有偏向的,不管身处优势或劣势,皆会不断地被强化,及优者愈优,劣者愈劣。

马太效应反映了网络时代竞争的一系列重要参数:速度、领先、创新精神。

吉尔德定律: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

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提高,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跃,费用的走势将呈现出“渐进曲线”,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

2、互联网价值方程P9探索与创新→消费黏性→普及→单一产品成本下降→自由与共享因为有了探索与创新,所以消费产生黏性,黏性导致普及,普及导致边际成本的无限下降,从而在最终意义上使互联网的自由与共享的精神得以实现。

3、请阐述你所理解的互联网精神P8互联网精神在终极追求上是自由、共享的精神,在过程的表现上是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自由、共享的精神,这既是摩尔定律和吉尔德定律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终极表现,也是Linux掀起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新浪潮的主旨之一,甚至还是网络黑客文化的精髓。

开放的互联网相信自由、免费和自愿的互相帮助,也相信合作精神。

这是网络的大同思想。

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整体运作、协同发展、理念统合、四海一家等基本倾向。

探索与创新精神。

网络的马太效应及其具体化的达维多定律表明,急剧发展的互联网事业鼓励探索与创新的精神,网络经济的制胜秘诀是创新精神,网络事业的总体发展也基于对创新的激励机制。

网络事业始终处在时代的科技前沿,对于它的进化、演变的成功规律,判断标准主要是创意和速度。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要点2

网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要点2

⽹络传播学考试复习要点2第⼆章TCP/IP;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 协议组成的。

IP地址;internet⽹是由不同物理⽹络互连⽽成,不同⽹络之间实现计算机的恶相互通信必须有相应得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IP地址。

是⼀个32位的⼆进制值,由⽹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关;是⽤来连接导种⽹络的设置,是路由器的通道,他可以使运⾏不同协议的两种⽹络之间实现相互通讯,⼀般指⽤于连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段的⽹络设备,通常是哟功能路由器作为⽹关,1、计算机⽹络有哪些类型?(1)按⽹络的拓扑击结构划分总线型,所有⽹络上的节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连接到⼀条公⽤的通信线路,所以⼀次只能有⼀个⼯作站发送数据星型,所有的⽹络节点都连接到⼀个中⼼---集线器或交换器上,每次⼯作都要通过中⼼结点。

环型,把总线的恶两头接起来就是环型结构。

彼此串联连接,构成回路或环⾯数据在环路上按统⼀的⽅向单向传输。

树型,混合型,(2)按⽹络的通信范围划分局域⽹,在⼀个较⼩地理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络设备互连在⼀起的通信⽹络,可以包括⼀个或多个⼦⽹。

城域⽹,通信范围在⼏千⽶。

⼴域⽹,通信范围在⼏千⽶范围以上,⽹间⽹。

2、Internet⽹的IP地址是如何构成的?它与域名系统是什么关系?internet⽹是由不同物理⽹络互连⽽成,不同⽹络之间实现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必须有相应得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IP地址。

是⼀个32位的⼆进制值,由⽹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在⽹络中主机,路由器及其⽹络设备都有全国唯⼀的IP地址。

由于IP地址全是些的数字,为了便于⽤户记忆,Internet上引进了域名服务系统DNS。

⼈民更喜欢勇字符串来标⽰⽹上的计算机,因为字符串是有意义的,⽐IP地址更容易记忆,为了避免重复,⼈们在主机后⾯加上后缀名的⽅法,这个后缀名称为域名。

⽤来标⽰主机的区域位置,当您键⼊某个域名的时候,这个信息⾸先到达提供此域名解析的服务器上,再将此域名解析为相应⽹站的IP地址。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网络传播概论一、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历程发展@web1.0 Tim Berners-Lee (蒂姆伯纳斯-李)1---·Web2.0和Web1.0相比,到底有些什么区别?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时代;从受众到用户;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UGC);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语义网(Semantic web) :蒂姆伯纳斯-李: web3.0就是一张涵盖大数据的语义网络,它的核心应该就是通过给全球信息网上的文档添加能够被计算机理解的语义元数据(Meta Data),从而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大数据(big data) :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二、网络媒体的演变(一)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①多定时——及时——实时——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②粘贴——整合——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式的发展③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④必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二)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传统媒体平台·资讯整合平台(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搜索引擎·社会化媒体·个性化推荐平台·视频和VR/AR平台·专业化服务平台·混合型平台(三)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个人门户”模式: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这些节点既包括个人用户,也包括媒体或其他机构用户。

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3.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握动力工4.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5.传播路径易于观测6.传播是多层级的7.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一再中心化的周面“大众门户”模式:1.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2.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3.同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胺务它4.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5.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三、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一)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①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功能的交叉、市场的汇聚。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重点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重点大纲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重点大纲(2012)1、计算机信息网络组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2、互联网的技术特征:规模全球性、网址唯一性、规则统一性、功能服务性3、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功能:监视环境、决策参与、文化传承与教育、娱乐功能4、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简答或论述)①信息交流不平衡扩大多年来,国际信息传播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操控了国际信息流通,凭借自身的经济和技术优势,以信息传播自由为名,任意搜集和散发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其他不发达和欠发达的国家只有被动接受流入信息以及被歪曲了的报道。

②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互联网使全世界的国家和民族空前接近,网络空间信息流动的自由使不同性质的民族文化在交流时也产生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文化冲撞。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强化本民族和国家的地位,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向其他国家输送;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为了争取到平等的对话地位也必须借助网络传播手段来发展自己,无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

这种形势下的民族文化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③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网络媒体在对外宣传报道上发挥作用的同时,在对外宣传报道和争取国际舆论方面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通信技术手段在国际战争中频繁使用,未来信息战将改变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这些现象都预示着网络传播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5、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①网络全文数据库:是指网上提供全文检索服务的数据库②联机馆藏目录库:是用户在网上或去图书馆书目信息的重要途径③学科信息门户:是将一学科领域内有关的信息资源、研究机构、主要人物、主要会议和参考工具等整合在一起,为该学科内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服务的一个入口④开放获取:一般是指能够供科研人员免费或低成本地获取科研信息的出版机制⑤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浏览器和Web技术开发以来,网络用户获取网络信息的几种方式:FTP文件传输、Telnet远程登录、Gopher基于菜单的网络服务、Archie、WAIS广域信息服务器6、网络噪音从信息传播的内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要的信息成为困扰我们的网络传播中的噪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传播考试要点整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传播考试,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考点要点。

本文将
对网络传播考试要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在准备网络传播考试时,首先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网络
传播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共享和交流的行为。

网络传播的特点包括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广等。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传播具有许多特点与优势,这是备考网络传播考试时需要重点
掌握的内容。

首先,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
跨越。

其次,网络传播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样化表达,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此外,网络传播还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传
播成本低廉等优势。

三、网络传播的形式与工具
备考网络传播考试时,还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形式与工具。

网络传
播的形式包括新闻传播、微博传播、微信传播、短视频传播等。

而网
络传播的工具则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新闻
网站、视频网站等。

四、网络传播的影响与挑战
备考网络传播考试时,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影响与挑战。

网络传播的影响包括信息传递迅速、舆论引导能力强、知识获取便捷等方面。

网络传播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真实可靠性难以保证、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络暴力等。

五、网络传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备考网络传播考试时,需要关注网络传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网络传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包括侵权、知识产权保护等。

而伦理问题则涉及到网络言论的合理与否、信息道德等。

六、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备考网络传播考试,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以备考时参考借鉴。

七、网络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备考网络传播考试时,考生还需对网络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网络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智能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网络传播形式出现。

总之,备考网络传播考试需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特点与优势、形式与工具、影响与挑战、法律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要点。

希望本文整理的要点能够对备考网络传播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