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环境地。

然而,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人口增长等压力,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并促进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解决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建立防护林、草地、林果相间植被带、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
能力并恢复生态功能。

此外,该方法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并增加收入。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实施能够对黄土高塬沟壑区造成积极的生态效益。

一方面,它能
够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地侵蚀,提高土地保育能力,减少黄河等流域水量减少和土地
质量下降的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因植被覆盖而产生微气候,增加土地保水能力,从而改
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

在生态效益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措施是治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能够对该区域
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及建设,积极推动
相关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发展。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塬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地貌类型,它的地表覆盖以黄土为主,地势起伏,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差,土地资源丰富但易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黄土高塬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往往被大量消耗,加之气候的恶劣和地形的险峻,导致土地水土流失加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治理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解决黄土高塬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一、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 架设防风固沙设施。

在黄土高塬地区,风蚀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在适当的地段架设风固沙设施,减少风蚀对土壤的侵蚀。

2. 建设梯田和梯坎。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可以采取修建梯田和梯坎的方式,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构筑土坝拦沙。

对于沟壑纵横的地区,可以通过构筑土坝的方式,拦截沟壑中的泥沙,减少泥沙对下游水域的污染。

二、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和保护1.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原本耕种的土地恢复成林地或草地,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 加强植被保护。

在黄土高塬地区,由于地形险峻,地表裸露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 推广滴灌和渗灌技术。

在黄土高塬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推广滴灌和渗灌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2. 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

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避免由于过度灌溉导致的水土流失。

四、加强流域综合治理1. 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减少河道中的泥沙含量,保护下游水域的生态环境。

2. 加强洪水防治工作。

在黄土高塬地区,由于地表裸露和植被稀疏的情况比较严重,一旦发生暴雨侵袭,容易导致洪水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洪水防治工作,减少洪水对土地的侵蚀。

中国地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

中国地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

对黄土高原生态保护的建议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 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相结合的方法,防止水 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宣 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 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 展意识。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 业,提高土壤肥力和农 业生产效益,减少对自 然环境的破坏。
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约 束,对破坏生态环境的 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 罚,保护黄土高原的生 态环境。
水土流失现状及影响
水土流失原因
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雨集中,植被覆盖率低,这些 自然条件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也会 加剧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现状
面积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广泛,涉及多 个省份和地区。
强度高
水土流失强度大,导致土壤贫瘠,生 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还可能引发滑 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构成威胁。
03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坡面治理工程
01
通过修建梯田、拦沙坝等工程,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保护耕地。
沟道治理工程
02
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谷坊等工程,拦蓄泥沙,防止
沟道侵蚀。
滩地治理工程
03
在黄河滩区修建堤防、护岸等工程,防止滩区水土流
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还 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 贫瘠,植被覆盖率 降低,生态系统失 衡。
农业生产受损
水土流失使耕地质 量下降,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导致河流 泥沙淤积,水库库 容减少,水资源短 缺问题加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一)气候因素黄土高原虽属季风气候区,但距海洋较远,大陆性气候又有一定的表现。

由东南向西北大陆性程度逐渐增强,东南属半湿润气候,中部为半干旱气候类型,西北部属干旱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的特点主要是位于西风带内的地面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从而造成多暴雨天气。

夏秋降雨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雨量及降雨强度均大。

暴雨多、强度大的这种气候特点,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二)土壤因素黄土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粉砂,尤其是粗粉砂,其次还含有一定量的极细砂及粘粒,使黄土的抗冲性很差。

黄土的空隙度虽较大,但空隙很小,大多数乃至绝大多数都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很不利于黄土的透水入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

(三)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大体上可分为陇西高原、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三个部分。

以六盘山为界,东西分异明显。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

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四)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五)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

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

(六)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

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开采过程中滥倒弃渣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成效与建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成效与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对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 点治理项目的实施。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 个人投资捐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推、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对水土 保持与生态治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贫瘠,土地生产力 低下,农业发展受限,农民生活贫困 ,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开展 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工作。
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植被恢复困难,生态系统脆弱,易 受自然灾害影响,加剧了水土流失和 生态退化的趋势。
经济发展压力与生态保护矛盾突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和居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强烈,往往以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项目实施
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保障,确 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 进并取得实效。
监测评估
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监测评估 体系,定期对治理成效进行评
估和反馈。
04
面临挑战与问题剖析
自然条件恶劣导致治理难度大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土壤侵蚀严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给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带来了极大的 困难。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 等,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公众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机制,如听证会、民意调查等,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未来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将更加注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
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矿等现象,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析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析
标题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壤养分流失作物产量 下降。据统计黄土高原 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失去 的养分约4000万吨相当 于全国每公顷耕地冲 走375千克肥料

淤积河道湖泊和水库
•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湖泊和水库,威胁 其水域的防洪安全。以黄河为例每年约有16亿吨 泥沙流入黄河,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 使河床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严重 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黄河河床平均 高出地面4~6米。在开封市出现了著名的地上河
标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治理措施 小组成员 参考文献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 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 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 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 自然原因 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 力也越强。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 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 土的越强。
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降水

地形

植被

垂直节理

人为原因
对土地不合理利用
植被破坏
开矿
பைடு நூலகம்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标题
开矿

过度开垦

水土流失的危害
•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 淤积河道湖泊和水库
• 生态环境恶化
修 建
水库
引洪灌溉
梯田
平整土地

农业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耕作 减少耕作对土壤的破坏 和灌溉技术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域之一,也是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及自然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化。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贫瘠、植被减少,还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开展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理效果不明显、措施不够全面等。

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背景】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究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当前综合治理措施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该地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为相关部门制订更为科学的水土流失治理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旨在找到综合治理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对沟壑区的危害,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1.3 研究意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进行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发展规律,为科学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有效治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可以提高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其地形起伏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沟壑侵蚀等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农田和草地被开垦和过度利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匮乏、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问题。

为了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展开,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地区在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弊端,导致生态效益不明显,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对于促进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全面评估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探讨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 探讨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深入分析综合治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治理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进行生态效益对比分析,总结综合治理措施的优缺点,为提升生态效益提供参考依据;5. 提出提升生态效益的建议,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提供指导;6.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1.3 研究意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该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和生态环境改善情况,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黄土高原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在当前环境背景下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综合治理对其影响的程度。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地势高原起伏,盛产黄土,但同时也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民生发展,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是当前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造成了土壤的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应加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木和草本植物,加大植被覆盖面积,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要严格禁止乱砍滥伐,保护当地的天然植被,防止过度开垦土地。

二、加强土地治理和保护。

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土地属于黄土地,土质较轻,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

对于土地的保护和治理尤为重要。

应加强土地保护,实施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持土地的肥沃和肥力;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加大对土地的管理和监控力度,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黄土高塬沟壑区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要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当地农田的灌溉用水,同时要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严禁乱排乱倒污染水源地。

还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因为水资源的浪费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四、加强农田管理和土地利用。

农田是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重要土地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应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土地利用。

要建立健全的农田保护制度,严格规范农田的开垦和利用,确保农田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加大对农田的维护和修整力度,加强耕地的保护;鼓励农民增加绿色种植,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五、加强政策扶持和保障措施。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参与。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扶持和保障。

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投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经济扶持,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2018 年第 11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40科研◎农田水利黄土高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人和自然关系的矛盾愈加突出,且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和最集中区域,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此,有效恢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基于此,文章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阐释一方面,水土流失面积大且程度严重。

现阶段,黄土高原地区的总体面积达到了640000平方千米,但是水土流失面积却达到了454000平方千米。

水土流失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且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象。

黄土高原的覆盖面积广泛且面积较大,存在严重的水蚀与风蚀问题。

另一方面,水土流失速度较快。

当前,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层为1厘米,而且流失的速度相当于形成速度的100~400倍。

根据水土保持专家的结论,土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黄土高原形成于240万年之前,且每100年才会沉积1厘米,最厚的厚度是400米。

若在自然状态,每增加1厘米厚度土壤,所需时间要120~400年。

首先,土壤肥力会下降并出现退化情况。

水土流失会导致坡耕地出现跑水、跑土与跑肥的问题,导致土地瘠薄性明显。

与此同时,土壤的理化性状会逐渐恶化,影响其透水性与持水力,加快干旱发展速度。

其次,农田破坏严重。

在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的情况下,黄土高原沟壑的发展速度会明显加快。

一旦沟壑面积增加,农田面积就会被严重支解,对农田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加。

再次,气候条件变差。

黄土高原气温与降水量地理分布以东南-西北方向逐渐递减。

特别是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的情况下,林草地比重会减少,加重了气候条件恶劣程度,再次加快水土流失速度,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最后,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自黄土高原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以来,生态环境得到了局部改善,且治理难度明显增加。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地区。

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特殊的沟壑纵横的地貌,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

标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面积、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这些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

然而随着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华池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全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共辖4镇11乡,111个行政村,64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2.62万户,农业人口11.53万人。

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土地面积3791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441km2,占总面积的90.8%。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8000T/km2·a。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水保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以建设陇上草畜大县和生态强县为目标,以实施农村小康家园建设为重点,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科学规划,严格标准,规模整治,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42.4km2,其中:梯田34880hm2,造林38930hm2,种草63460hm2,封禁6970hm2,谷坊1836道,涝池182个,水窖1898眼,配套道路242.26km,生物护埂19km,建淤地坝89座。

监督管护治理成果面积143.63km2,征收水保“两费”126万元。

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累计达到41.92%,林草覆盖率累计达到27.01%。

二、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对本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总结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一)自然因素1.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塬沟壑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代表,其地形起伏,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将就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1.坡面加固通过坡面加固工程,对坡面进行护坡保护,以减缓雨水的冲刷和剥蚀速度。

可以采取植草、植树、铺设防护网等方式,加强坡面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2.构筑拦沟坝通过构筑拦沟坝,可以有效截流蓄水,减缓沟道流速,减少水流冲刷沟壑的能力,从而减轻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情况。

3.建设梯田梯田可以通过多级田埂、沟壑排水等手段,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梯田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还可以减少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二、合理布局耕地和植被1.保护农田合理布局农田,采取适当的留茬措施,保持农田的植被覆盖,减少农田水土流失。

在播种作物时,应合理选择作物种类和密度,减少旱地作物的种植,以减轻土壤侵蚀。

2.恢复草地对于沟壑区内的草地,应加强管理,恢复其生态功能,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被回归等方式,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平衡。

三、开展水土保持技术示范1.推广覆膜技术覆膜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通过在农田表面铺设覆膜,可以减缓雨水的冲刷速度,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土流失。

2.推广农田防护林通过在农田周边或分散布置防护林,可以有效阻挡风力和雨水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农田防护林还可以提供防风固沙和防涝排盐等功能,对农田生产有积极作用。

四、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1.建立水土流失监测体系通过建立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可以定期对沟壑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2.开展水土流失评估对于沟壑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应开展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工作,以科学评估水土流失的影响和治理效果,为后续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康姣姣(山西恒通隆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源头。

水土流失在制约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生态安全。

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精准治理、引入节水技术提升用水效率、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开展精准养护等优化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土高原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120(2020)04-0036-02第4期2020年12月山西水土保持科技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No.4Dec.2020囗生态建设收稿日期:2020-11-15众所周知,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源头。

水土流失在制约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生态安全[1]。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数十年的综合治理中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当前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脆弱本质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再加上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优化调整治理势在必行。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1.1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区域治理不够均衡从多年来的治理经验来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主要是基于小流域而开展的综合治理模式。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可知,该地区植被覆盖率30a 间增长了一倍有余,2018年已经达到了63%;且入黄泥沙量也在不断减少,已经降低至3亿t/a [2]。

从总体情况来看,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水沙关系得以全面改善。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黄土高塬沟壑区的生态环境现状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起伏较大,土质松软,降水不均,易造成水土流失。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开垦用于农业生产,加剧了土地的裸露和侵蚀,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1. 减少土壤侵蚀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梯田、植草护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的裸露,降低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的程度。

2. 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3.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治理沟壑,修建水库和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持和利用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更加稳定的水源供应。

4. 改善空气质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减少土地的风蚀,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沙尘暴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影响。

5. 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改善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当地的生态经济发展。

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1. 梯田建设梯田是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减缓坡耕地的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程度。

2.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表的风速,抵抗风蚀,减少土壤流失,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

3. 沟道整治沟道整治是解决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修建护坡、排水沟等工程,可以有效地减小沟壑的流速,减缓水流,降低侵蚀。

4. 秸秆还田黄土高塬沟壑区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秸秆,如果将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蓄 水 保 土
提 高 肥 力
充 分 利 用 光 热
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降雨比较多, 且常下暴雨,暴雨落到地上,来 不及渗进土里就冲刷地面,带走 肥沃的表土,特别是在坡地上, 一条细小的沟纹,在暴雨的冲刷 下,很快就会加深扩大,迅速发 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一条 条沟壑就像一把把利剑,不断地 把高原肢解、分割,在高原中部, 分割比较完整宽阔的高原面,这 种地形当地成为“塬”。
鸟瞰黄土高原,你相信吗?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其表现如下: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处于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 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相互 交错,地质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较为频繁、严重。 加之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 过樵、过牧更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2.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历史 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 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人类 活动加剧,环境逐渐恶化,引起植被减少、 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尖锐的人地矛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 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垦殖较早,随着人 口的迅速增长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不能满足需求 时,人们就会开辟新地,向自然条件较差, 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如陡坡地、林地、 草地要粮,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 的主要原因。而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可以分 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占支配地 位。包括降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表 现为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 变成滚滚泥流。

高二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

高二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

高二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高二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1、地理背景: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 ,恢复困难⑶锋利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2、问题和解决措施:⑴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 ,冲刷作用强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 ,地形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植被覆盖率低 ,修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 ,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抗蚀能力低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④开矿⑵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方案的存放表土 ,大力开发复垦工作3、开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开展对策利:位于暖温带 ,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 ,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上升快 ,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 ,不利于连片耕作可持续开展:①控制人口②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 ,倡导绿色、生态农业⑤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阶段研究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阶段研究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阶段研究摘要:随着近年来水土流失的加剧,我国的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和探索了治理的方法,取得了很多成果。

水土保持措施具有恢复生态、保持水土的功效,也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措施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济状况紧密相关。

因此,水土保持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文章主要探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阶段。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阶段一、黄土高原概述世界上最广阔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它处于中国的中北部,纬度34°~45°,经度 103°~114°,占地面积大约64万km2,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蒿山一线,北界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居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海拔大约800m到3000m。

黄土颗粒较细,土质十分松软,包含丰富的矿物质养分,便于人们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的气候干燥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耕地面积普遍达不到百分之十,多数耕地分布在10°~15°的斜坡。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状十分严峻,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当前,黄土高原地区占地大约 64 万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45. 4 万 km2,但是每年侵蚀模数大约5 000 t / km2,强度水蚀面积为 14. 65×104km2,占全国其他面积的 40%;年侵蚀模数大于 15 000 t/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 3. 67 × 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 89%。

这就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难度加大。

由此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山秃岭的情况。

每年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约有16 亿t,造成黄河下游河道堆积了大量的淤泥,导致下游河床年均增高10 cm,使下游的河床比地面高3 cm 到10 cm,情况严重的地方高达15 cm,因此有了著名的“地上悬” 之称。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01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目前,水土保持的措施有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三大类。

黄土高原一般是三种措施并用,三种效果互补,成效较好。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重点在于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防治,着重防治风沙的危害、预防水土的不断流失、严格监管有严重污染的工业生产,改良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民脱贫的步伐,推动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符合以发展促治理、以治理保发展的防治理念。

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有林木草皮等植被的种植、农耕方式的改良以及各项工程的建设等,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林木草皮等植被的种植,而植被种植的主体工程又是乔木、灌木林的广泛种植。

0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一是土质,黄土高原的土质呈粉砂颗粒状,极其疏松,且发育结构是垂直向下的,抗蚀能力很低。

二是地形,黄土高原一直受雨水河流的切割侵蚀,形成了梁峁、残塬以及深沟深谷等特殊地貌,加之受强降雨的冲刷影响,导致陡坡地形变得更陡,进一步加重了对地表土壤的不断侵蚀。

一般来说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往往地面坡度更大更陡。

三是降雨,黄土高原降雨的特点是雨水分布集中、降雨强度大、多暴雨,其中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频发的主因是暴雨的反复冲刷。

四是植被,黄土高原的植被生长环境差,导致覆盖率极低,缺乏足够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导致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为破坏加重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相对较为贫穷,为了能够多种地多打粮而大量砍伐木、破坏植被进行耕种,同时过度放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极大的减缓了草木植被的再生速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加大了对基建工程的投入,修路开矿、建设工厂等产生的工业废料以及废弃土石被随意堆放在河道内,一旦发生暴雨,势必会使水土流失的局面进一步加重,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浅析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浅析

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沈 蕾: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浅析
1.3 长城沿线风沙区
为水土流失。从整体而言,陕西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变了
风沙区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是陕西风侵蚀最严重 该地区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黄土高塬沟壑区主要在渭北长武塬、陕北洛川塬。区内 塬面平坦,黄土深厚,洛川塬的黄土厚度在 70 m 以上,但沟 壑部分地形破碎,坡陡沟深,相对高差 100 ~ 200 m,沟壑 密度 0.5 ~ 2 km/km2,年侵蚀模数 5 000 ~ 10 000 t/km2, 此处重力侵蚀、混合侵蚀严重,土壤侵蚀主要表现为沟 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床下切。例如,调研的洛川塬在 历史上曾经为完成的大塬,但由于水土流失和沟头前进, 被切割成 6 个小塬,并形成 1 200 多条支毛沟。针对黄土 高塬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现在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以固沟 保塬为核心的“四道防线”综合治理:塬面径流调控、 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和沟道水沙集蓄,通过四 道防线,力争达到土不下塬、泥不出沟、沟头不前进和 塬面不破坏的目标。
河右岸各支流及泾、渭、洛河上游。该区切割强烈、地 形破碎、沟壑纵横,黄土覆盖较薄,植被稀疏,面蚀、 沟蚀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 1 ~ 3 t·km-2,内部有粱、峁、 坡、台、川和沟等地貌。经过 60 年的探索实践,黄土丘 陵沟壑区已有较成熟的治理方法,即以小流域为单元的 “三道防线”模式。即根据水、肥、光和温等自然资源 在沟道坡面上的分布规律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在梁峁坡 以上,结合水保整地,植树种草,兴修梯田;在沟坡上, 以灌草为主,选择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和固土能力 强的草种树种,稳定沟坡,控制沟沿发展;在沟底,开 展以坝系建设为主的防洪、拦泥、生产综合治理:支毛 沟修筑谷坊,栽植耐水、速生树种做沟底防护林,主沟 道修筑淤地坝、小水库等工程,发展基本农田[2]。“三 道防线”模式因地制宜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 施相结合,实施自上而下、层层防护、节节拦蓄的水土 保持综合治理,不仅有效控制土壤侵蚀,而且充分利用 水土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流域经济发展。 1.2 黄土高塬沟壑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保
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与方针。

但是由于土壤侵蚀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
法进行防治。

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对其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提出
若干建议,旨在逐步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创新模式
前言:
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来提升他们
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应
当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
便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而使得广
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完成水土保持工作任务。

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周边出现大量的乡村耕地被占用,
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所以,必须要做好水土
保持工作,以此来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由于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想要彻底改变其现状是非常困
难的。

但是如果能够将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那么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史演变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当时人们
认为只要将土地上的植被进行恢复就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
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开展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泥沙流入河道中,以免造成淤
积等问题。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有效的措施,如修建水库和谷坊等,以此来拦
截水流,从而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要做
好预防工作,其次才是治理和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其中,最为重要也是难度
最大的就是防治工作。

通过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使得该区域内的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并且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因此,必须要重视起这
项工作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具体来说,应当将以
下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向:第一,加强对于水土资源的管理;第二,加大
力度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及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活动;第三,积极推广先进
技术手段,如修建淤地坝或者谷坊等设施;第四,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便更好地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五,完善监测系统建设,实现动态化监控;第六,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与办法,
比如说可以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农业耕作措施等等,这些都属于土壤侵
蚀治理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所占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一)制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在开展水土保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
做好预防和保护工作;其次是加强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等
方式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最后还应当重视后期维护与管理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
够更好地发挥出各项措施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
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并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完成。

同时,还应对整个区
域内的河流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制
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使得水土保持工作顺利推进。

此外,在开展水土保持的
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于工程建设的管
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其次还应该做好水土保持方面的宣传
教育等相关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以有
效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使得水土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

此外,为了进
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的质量水平,还应对一些重点区域加大力度进行治理,例如:
河流、湖泊以及沟壑等等。

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
在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
措施。

首先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等级的项目来实施分类管理;其
次就是要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
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工程建设活动。

另外还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的意识,使得更多
人可以参与到其中,共同促进农业发展。

最后则是要加大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认识到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性,并且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政
府部门完成水土保持工作,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对流域内乡村的建设与改造,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改
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减
少水土流失问题发生的概率。

同时,在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调查后,可以发现该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部分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缺乏足够重视等。

针对这些问题,要想进一步提高当地的水土保持水平,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管理和控制,并且还应当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
的规划方案,以便为后续各项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具体来说,就是要将重点放
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
要性;其次,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各环节都能得到严格落实;再次,做好技
术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最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使得水土保持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四、结语
总之,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进
行黄土高原水土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并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做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
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星,王博,晏敬.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水土保持研究——以董志塬为
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05)
[2]李文俊,丁亚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及效益分
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8(02)
[3]曹镓玺.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思路[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04)
作者简介:梁志琴(1979—),女,水土保持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