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
年底结转增值税会计分录
![年底结转增值税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fc3f9b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1.png)
年底结转增值税会计分录随着年底的临近,企业需要进行年末财务结算,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关于增值税的结转。
增值税是一种消费税,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销售环节。
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将当年应纳的增值税进行结转,以确保纳税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年底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并详细解释增值税的计算和核算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是按照销售额与进项额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并按照一定税率征收的税款。
具体来说,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增值税应纳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 进项额其中,销售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销售收入,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税率,进项额是企业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在进行年底增值税的结转时,我们需要根据上述计算方法,通过会计分录的形式记录相关的账务处理。
以下是年底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示例:1. 结转销售额借:销售收入贷:应收账款在这个会计分录中,借方记账科目是销售收入,表示将销售额计入企业的营业收入。
贷方记账科目是应收账款,表示企业有权收取的未收款项。
2. 结转进项额借: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在这个会计分录中,借方记账科目是进项税额,表示企业已支付的增值税。
贷方记账科目是应付账款,表示企业需要支付的未付款项。
3. 结转增值税借:应交增值税贷:进项税额在这个会计分录中,借方记账科目是应交增值税,表示企业应交的增值税。
贷方记账科目是进项税额,表示企业已支付的增值税。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企业就可以将当年的增值税进行结转,并记录到财务报表中。
在结转完成后,企业还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税款,并将税款及时缴纳。
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的计算和核算涉及到多个记账科目,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按照准确的应纳税额进行核算,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除了年底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还需要进行其他与增值税相关的会计处理。
新政府会计中财务核算业务的年末结转
![新政府会计中财务核算业务的年末结转](https://img.taocdn.com/s3/m/c40801f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3.png)
一、年末,将各类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期盈余” 财务会计分录借: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贷:本期盈余(注:投资收益科目为发生额借方净额时,做相反会计分录)预算会计分录不做二、年末,将各类费用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本期盈余”财务会计分录借:本期盈余贷: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所得税费用其他费用预算会计分录不做三、年末完成各类收入和费用结转后,将 “本期盈余”余额转入“本年盈余分配”科目 ,(1) “本期盈余”科目为贷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分录借:本期盈余贷:本年盈余分配预算会计分录不做(2) “本期盈余”科目为借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分录借:本年盈余分配贷:本期盈余预算会计分录不做四、计提专用基金,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按比例提取基金(一般按余额的40%计提)财务会计分录借:本年盈余分配贷:专用基金预算会计分录借: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贷:专用结余五、年末,将 “本年盈余分配”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1 、“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为贷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分录借:本年盈余分配贷:累计盈余预算会计分录不做2 “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为借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借:累计盈余贷:本年盈余分配预算会计分录不做六、年末,将 “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1 、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在贷方时财务会计分录借:无偿调拨净资产贷:累讦盈余预算分录不做2 、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科目余额在借方时财务会计分录借:累计盈余贷:无偿调拨净资产预算分录不做七、年末,将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结转到“累计盈余”1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为借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分录借:累计盈余贷:以前年度盈余调整预算会计分录不做2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为贷方余额时财务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盈余调整贷:累计盈余预算会计分录不做。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3fcb5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e.png)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顺序及分录 按照我国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
因为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存在着很多差异,会形成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我们确认“所得税费 用”会产生影响。
为了尽可能保证财报的准确性,我们不能直接根据“本年利润”计提或确认“所得税费用”、“应交 所得税”,必须要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所得税递延负债”的影响,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影 响。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 首先是损益类科目结转入“本年利润” 这个就不多说了,到了年终,所有的损益类科目必须结转平。 1.收入、收益类科目结转: 借:收入类科目 贷:本年利润 2.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
进行纳税调整清理
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有人会觉得奇怪,还没有到企业所得税汇算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纳税调整清理呢?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4.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以盈余公积等弥补亏损 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第三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1.计提法定盈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说明: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 50%以上,可不再提取。 2.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例或董事会决议计算)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XX 基金 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 3.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企业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
![企业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2280c82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5.png)
企业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会计年度马上结束,汇总本年利润成为会计人员的必要工作。
如果是合伙人企业,内帐会计这段时间可要忙了。
年终利润的结转有帐结法与表结法两种方法。
1、本年利润帐结法所谓帐结,就是在会计帐户结,会计每个月底编制转账凭证,在帐户余额每一节算出来的损益表到“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可以反映公司当月没有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设置“本年营业利润”科目子科目来累计数,数据反映本年累计达到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通过帐户每个月可以“本年利润”科目的金额提供月份和年初至今的利润(或亏损)的结,但增加了工作量和传输链路。
2、利润表结法所谓表结法,本意是指报表方式结算。
实际操作为,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
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这种结算方式,会计负担更小。
每月结帐时,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内,只有到年度终了时,再采用此方法将损益类各帐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帐户"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不用,年终时才使用。
一、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例:摊销办公室房租借:管理费用—装修费摊销贷:长期待摊费用—办公室装修三、无形资产摊销例:摊销办公软件费用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累计摊销—财务软件四、计提工资、社保、公积金1、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制造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计提社保借:管理费用—社保销售费用—社保制造费用—社保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3、计提住房公积金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五、结转增值税1、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六、计提附加税注意:附加税按当月应交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金额计算,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7%(市区)、5%(县城、建制镇)、1%(不在市区、县城或建制镇);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基层工会年末结转会计分录
![基层工会年末结转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8cf93a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9.png)
基层工会年末结转会计分录为了管理和监督基层工会的财务活动,每年年底需要进行会计结转工作。
下面将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为您详细描述基层工会年末结转会计分录的过程。
一、调整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年末结转之前,我们需要对基层工会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首先,我们要核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账簿的完整性。
同时,还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在年末结转会计分录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资产负债表。
首先,对于未结算的费用和收入,我们要将其进行结转。
例如,未结算的员工工资和福利费用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进行计算,并将其记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另外,未收到的会费和其他收入也需要进行结转,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三、利润表的调整除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外,我们还需要对利润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对于已结算的费用和收入,我们要将其调整为实际发生的日期。
例如,已支付的员工工资和福利费用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日期进行计算,并将其记入相应的费用科目。
另外,已收到的会费和其他收入也需要进行调整,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四、其他调整事项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调整外,还可能存在其他需要调整的事项。
例如,待摊费用和预收费用的调整。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发生但尚未计入当期费用的费用,我们需要将其调整为当期费用。
而预收费用是指已经收取但尚未计入当期收入的费用,我们需要将其调整为当期收入。
五、制作会计分录在完成所有调整后,我们将根据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制作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将财务交易的借贷方向和金额记录在账簿中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需要调整待摊费用时,可以制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待摊费用贷:当期费用通过制作会计分录,我们可以将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准确地记录在账簿中,为下一年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六、总结基层工会年末结转会计分录是保证财务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我们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年末本年利润结转_年末本年利润结转到未分配利润怎么算
![年末本年利润结转_年末本年利润结转到未分配利润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0d388c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7.png)
年末本年利润结转_年末本年利润结转到未分配利润怎么算什么是年底结转本年利润年末结转本年利润,是指年末将企业所有的损益类会计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一些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是指年末将企业所有的损益类会计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
结转完后,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结转本年利润是月末结账时,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借方或贷方的行为。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可以合并以下作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分录如下:企业月末结转时借: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会计分录这么写:如果本年利润为贷方余额,则说明本年盈利了,相应分录如下: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年初利润分配在借方,则说明以前年度亏损了。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年末结转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本年利润年末结转会计分录如下:余额全部转往利润分配。
如余额在贷方,则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余额在借方(亏损),则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年底怎么结转本年利润分录方法如下:本年利润结转分录是指将本年度经营活动中所得的利润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以备用于未来的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怎么结转?将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将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年末会计结转分录
![年末会计结转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0a84757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b.png)
年末会计结转分录
年末会计结转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工作,它是在财务年度末期进行的,目的是将账户中的成本、费用、收入等转移到新的会计年度,以便进行新的会计核算。
在进行年末会计结转时,需要编制一系列的分录,下面给出一个年末会计结转的分录示例。
一、成本结转分录
1、转移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成本
借:制造费用贷:成本
2、计提折旧:机器设备———累计折旧
借:机器设备贷:累计折旧
3、计提摊销: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累计摊销
4、计提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
借:存货贷:减值准备
1、计提工资福利费:工资福利费———应交工资福利
借:工资福利费贷:应交工资福利
2、计提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应交税金及附加
3、计提业务费用:业务费用———应付业务费用
借:业务费用贷:应付业务费用
1、应收账款结转:应收账款———收入
借:应收账款贷:收入
2、计提收益:预收款/未到账收入———收益
以上就是年末会计结转分录的一些示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会计结转时需符合会计核算准则,并且需要注意账户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另外,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年末会计分录结转顺序
![年末会计分录结转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0a98523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5.png)
年末会计分录结转顺序
企业领用材料进行生产时,应当通过“生产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完工入库时,通过“库存商品”科目进行核算,发生销售业务时,则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1、企业领用材料进行生产时:
筹钱:生产成本——轻易材料
贷:原材料
2、企业扣除成本,将产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款:生产成本——轻易材料
3、企业发生销售业务,结转成本时:
筹钱: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筹钱: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主营业务成本就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更多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出现的成本.企业通常在证实销售商品、提供更多劳务等主营业务总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更多劳务的成本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计算公式: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已同时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
其他业务成本就是指企业证实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经营活动所出现的开支,其他业务成本包含销售材料的成本、租赁固定资产的总计固定资产、租赁无形资产的总计折旧、租赁(出售)包装物的成本或折旧额、出租资产出现的或存有开支、直销商品的成本、提供更多劳务的成本、用作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具备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信计量的情况下)或债务重组的材料成本等。
年末结转会计分录
![年末结转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b71bbef3fab069dc5022017b.png)
年末结转会计分录【问】财务中的计提和结转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用计提?什么时候用结转?【解答】计提一般是指一些已经发生(消耗),但暂时没有现金流出的事项,要计入成本费用中,如计提折旧、计提利息等。
结转是指会计科目之间相互转移,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将销售的商品成本从库存商品中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科目的结转是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
计提和结转事项一般都是在会计期末做。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已取消)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福利费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二、提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三、摊销费用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四、计提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五、结转各种收入(收入使所有者权益增加。
在会计分录中: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3、结转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在结转成本、支出、税金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在会计分录中: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入贷方,所有者减少记入借方)1、结转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借:本年利润贷:其他业务支出3、结转营业外支出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4、结转税金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七、结转各项费用1、结转管理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2、结转财务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3、结转营业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营业费用八、计提所得税1、提取时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所得税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应交税费年末结转会计分录解释
![应交税费年末结转会计分录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b7a5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0.png)
应交税费年末结转会计分录解释一、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目的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各项税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年末结转应交税费是指将本年度计提但未缴纳的税费转移到下一年度进行结转,以便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原则1. 税金实际支出原则:应交税费是按照实际发生的税金支出来计提的,年末结转时需要将未缴纳的税金转移到下一年度进行结转。
2. 核算明细原则:应交税费年末结转需要根据不同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确保转账清晰明了。
3. 定期结转原则:应交税费年末结转需要坚持每年年底定期进行结转,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1. 应交增值税年末结转借:未交增值税贷:应交增值税2. 应交企业所得税年末结转借:未交企业所得税贷:应交企业所得税3. 应交个人所得税年末结转借:未交个人所得税贷:应交个人所得税四、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具体操作步骤1. 对本年度已计提但未缴纳的应交税费进行明细核算,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 根据各项税费的未交金额,进行会计分录,将未缴纳的税金转移到下一年度进行结转。
3. 对会计分录进行审核,确保转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将已结转的未交税费计入下一年度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
五、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注意事项1. 需要核实未缴纳税金的准确性,确保应交税费年末结转的金额准确。
2. 年末结转时需要及时进行操作,以免影响下一年度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3. 需要加强税收政策的了解,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避免违反税法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应交税费年末结转会计分录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通联。
应交税费年末结转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应交税费年末结转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具体操作步骤,以及遵循相关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年底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年底账务处理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d887a4f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3.png)
年底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年底账务处理会计分录是指在期末结转前,为了使会计账目能够反映准确的企业财务状况,将全年各项账务进行整理、汇总,并按照会计原则结转而制定的会计分录。
具体来说,年底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包括以下几类:
1、结转本年利润:即将来自上一年度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相差金额(净利润)结转到本年度“本年利润”科目;
2、本年度累计折旧:根据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等,对本年度固定资产折旧,结转折旧金额到“本年度累计折旧”科目;
3、调整应收帐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应收帐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4、调整存货:根据实际情况,将存货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5、调整其他应收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6、调整预付账款: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付账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7、调整应付帐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应付帐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8、调整其他应付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9、调整预收账款:根据实际情况,将预收账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10、清理往来账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往来账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11、清理其他应收/付款: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他应收/付款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12、调整固定资产原值:根据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原值科目的数额调整至合理数额。
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
![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9922e51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1.png)
本年利润年终结转的会计分录会计年度马上结束,汇总本年利润成为会计人员的必要工作。
如果是合伙人企业,内帐会计这段时间可要忙了。
年终利润的结转有帐结法与表结法两种方法。
1、本年利润帐结法所谓帐结,就是在会计帐户结,会计每个月底编制转账凭证,在帐户余额每一节算出来的损益表到“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可以反映公司当月没有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设置“本年营业利润”科目子科目来累计数,数据反映本年累计达到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通过帐户每个月可以“本年利润”科目的金额提供月份和年初至今的利润(或亏损)的结,但增加了工作量和传输链路。
2、利润表结法所谓表结法,本意是指报表方式结算。
实际操作为,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这种结算方式,会计负担更小。
每月结帐时,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内,只有到年度终了时,再采用此方法将损益类各帐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帐户."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不用,年终时才使用。
1、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例:摊销办公室房租借:管理费用——装修费摊销贷:长期待摊费用——办公室装修3、无形资产摊销例:摊销办公软件费用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累计摊销——财务软件4、计提工资、社保、公积金(1)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工资借:销售费用——工资借:制造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计提社保借:管理费用——社保借:销售费用——社保借:制造费用——社保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3)计提住房公积金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借:销售费用——住房公积金借:制造费用——住房公积金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5、结转增值税(1)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6、计提附加税注意:附加税按当月应交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金额计算,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7%(市区)、5%(县城、建制镇)、1%(不在市区、县城或建制镇);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新会计制度年终结转分录
![新会计制度年终结转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acd54f893c1ec5da51e270bb.png)
新会计制度年终结转分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年终结转账务处理解读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原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许多账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主要将年终结转账务处理解读如下:一、财政补助收支的结转1、年末将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账务处理: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部分)2、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资金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XX项目)贷:财政补助结余3、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的借:财政补助结余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4、将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核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借:财政补助结转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二、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结转1、年末将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收入及事业支出、其他支出中非财政专项资金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借:事业收入(专项资金)上缴补助收入(专项资金)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专项资金)其他收入(专项资金)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借:非财政补助结转贷: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支出(专项资金)2、非财政补助结转资金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借:非财政补助结转贷:银行存款非财政补助结转资金留归本单位使用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转问题》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结转和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应该是年末结转收支。
2、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期末结转收入和支出,按照会计期间的话,期末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
工程施工年底结转会计分录
![工程施工年底结转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35a0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0.png)
工程施工年底结转会计分录是建筑企业在年末对工程项目的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核算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
以下是工程施工年底结转会计分录的具体步骤和内容:1. 确认工程合同收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确认工程合同收入。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合同收入2. 确认工程合同费用企业在确认工程合同收入的同时,应确认相应的工程合同费用。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合同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3. 确认合同毛利合同毛利是工程合同收入与工程合同费用的差额。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工程合同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工程合同成本4. 结转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对于无法可靠估计的工程合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合同预计损失准备5. 结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企业在年末应对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进行结转,将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合同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6. 结转本年利润企业在年末应对本年度的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毛利等进行结转,将收入、费用、毛利等转入本年利润。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工程合同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工程合同成本贷:资产减值损失贷:合同预计损失准备贷:本年利润总之,工程施工年底结转会计分录是建筑企业年末对工程项目进行核算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毛利等,并及时结转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
会计实务:结转的会计分录
![会计实务:结转的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c5cbb7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d.png)
结转的会计分录结转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1、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已售产品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结转已售材料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5、结转收入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费用类账户(所得税费用除外)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7、结转所得税费用 (1)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支付: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3)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8、将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 (1)年末时,本年利润一律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如果是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盈利后,进行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3)把不可以有余额的转入可以有余额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年底工程施工结转会计分录
![年底工程施工结转会计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ded76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3.png)
年底工程施工结转会计分录是建筑行业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涉及到工程收入的确认、成本的结转、税费的计提等方面,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合理分配利润、有效控制税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年底工程施工结转会计分录的怎么做。
一、工程收入的确认1. 完工百分比法: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
具体操作如下: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施工合同收入同时,结转合同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 完工结算:对于无法可靠估计的工程施工合同,应区别情况处理。
若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工程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
具体操作如下: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工程施工合同收入同时,结转合同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二、成本的结转1. 工程成本的核算:工程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所有支出时,应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工程施工——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贷: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应付账款2. 工程结算完工:工程结算完工时,应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工程结算成本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3. 结转完工成本:结转完工成本时,应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本年利润贷:工程结算成本三、税费的计提1. 计提增值税:根据工程施工合同收入的金额,计提增值税。
具体操作如下: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 计提其他税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计提其他税费,如营业税、城建税等。
具体操作如下: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等四、年末结转1. 结转各项收入:年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具体操作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2. 结转成本、支出、税金:年末,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税金及附加等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增值税年末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写
![增值税年末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7e143ce7eff9aef8951e0601.png)
金蝶财务做账软件财税实操增值税年末结转会计分录怎么写?增值税年末结转是为了让一整年的账更清晰,但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做,如果需要结转处理,可以参考如下账务处理:年末时可以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所有三级科目扣除留抵税额的金额红字冲销: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红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案例解析:甲企业年初留底税额为零。
三级科目的余额均为零。
本年销项1000元,进项200元,进项税额转出50元,减免税款是280元,缴纳增值税570元。
方法一:年末为了让一整年的账更清晰,可以结转对冲三级明细,即: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2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7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0方法二:将借方发生的金额全部转到贷方,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将贷方发生的科目金额全部转到借方,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48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28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050年末是会计人最忙碌的时刻,会计必须在账务、税务处理上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不做到位,很容易招致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