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妇科月经后期中医临床路径

妇科月经后期中医临床路径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妇科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经期延长、量少等症状。
中医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由于肾阳虚弱、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采用了中药治疗、调整饮食、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
以下是妇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一、中医辨证施治1.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脉象、舌象特点,确定证型,常见的证型有肾阳虚、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等。
2.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方剂的选择可包括益母草、女贞子、当归等,可以配伍调理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等。
方剂的组成和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二、调整饮食1.保持营养均衡:饮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制品等。
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品的摄入。
2.补充优质蛋白质:适量增加摄入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类等,有助于提高卵巢功能。
3.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卵巢功能的维持很重要,可以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铁、锌等的食物,如海鲜、绿叶蔬菜等。
三、针灸疗法1.经络调理:通过针灸来调理患者的经络,改善气血的运行状况,促进经血排出。
2.神经调节:针刺特定的穴位,如涌泉穴、神阙穴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调整神经功能。
四、辅助疗法1.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加身体的代谢水平。
以上是妇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调整饮食、针灸疗法和辅助疗法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临床路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体化治疗,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证治思路探讨

外, 尚与肝 、 心、 脾关系密切 。《 素问 ・ 阴阳别论 》 云“ 二 阳之
病发心脾 , 有不得隐 曲, 女子不月 ” 。明确指 出心脾 不调 、 隐情
不发 、 所虑不遂是妇女产 生病 理变化 的内在 因素。柴松 岩认 为, 肾阴不足、 血海 空虚为此病之根本 , 并 通过阴阳平衡失调 、 五行生克失衡影响其他脏 腑 , 其 中以心 、 肝、 脾为 主 。笔者 在临床工作 中, 通过多年观察 , 将本病 的证治思路总结如下 :
环球中医药 2 0 1 3年 4月第 6卷第 4期
G l o b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A p i r l 2 0 1 3, V o 1 . 6, N o . 4
26 5
・
学 术 论 坛 ・
1 中 医证 治 思 路 1 . 1 肾虚 为 本 , 补 肾。对无 规律月 经周期 患者 , 黄体
酮撤退性 出血 同时加 服活 血促 经汤。经 血来 潮后 , 循期 阴阳
序贯疗法用 药 。月经后 期 ( 子 宫 内膜 增生 期 ) 为 阴长 阳消
期, 治以滋阴养血 , 用左 归丸加 减 ; 经 间期 ( 排 卵期 ) 为重 阴 转 阳期 , 温肾助阳同时加入 行气 活血之 品 , 用桃 红 四物汤加 仙茅 、 淫羊藿 、 香附、 乌药 。月 经前 期 ( 分 泌期 ) 为 阳长 阴消
卵巢 储 备 功 能下 降 的 中 医证 治 思路 探 讨
李艳 红 李 玉莲
【 摘要 】 卵巢储备 功能下降是卵巢早 衰的前期 阶段 , 对 于育龄期 妇女 , 维持 卵巢 的正常排 卵 ,
及 时阻止卵泡的过度消耗 , 干预 卵巢储备 功能下降 的进 程 , 有 着重要 的临床意 义及社会 意义。本文 依据 中医基 础理论 , 从五脏来探讨 卵巢储 备功 能下降 的病 因、 病机 及 中医治疗 , 以期 为本 病 的防治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临床观察 王秀荣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临床观察王秀荣【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深入挖掘其作用机理。
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n=44)采用归肾丸进行治疗,西药组(n=44)采用单纯西药进行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安全指标。
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93.2%vs68.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异常。
结论: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疗法;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月经不调;临床疗效;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妇科中医诊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医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诸多优势,为进一步评估中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次研究将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部分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88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稀发或闭经。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4例,中医组患者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31.89±3.08)岁,病程在2个月-4年之间,平均病程(2.11±0.87)年;西医组患者年龄在24-41岁之间,平均年龄(32.07±2.56)岁,病程在4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3.63±0.5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症状、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妇科内分泌学》(第2版)及《妇产科学》(第1版)相关诊断标准;发病前有正常月经史,后出现失眠、头晕、疲乏等围绝经期症状;10IU/L<FSH<40IU/L。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卵 巢 储 备 功 能 下 降 ( 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a tion D O R ) 即 女 性 从 初 潮 后 到 40 岁 以 前 卵 巢 内 存 留
的 卵 泡 质 量 和 数 量 下 降 ,表 现 为 激 素 水 平 的 低 下 、月 经 不 调 和 女 性 生 育 能 力 的 下 降 ,伴 或 不 伴 潮 热 汗 出 、 心 烦 易 怒 、性 欲 减 退 等 围 绝 经 期 症 状 ,可 导 致 闭 经 、 不 孕 ,甚 至 发 展 为 卵 巢 早 衰 。 本 病 在 女 性 人 群 中 发 病 率 约 1 0 % [1],有 逐 渐 年 轻 化 趋 势 ,若 治 疗 得 当 ,可 明 显 延 缓 女 性 衰 老 ,改 善 女 性 生 育 能 力 及 生 活 质 量 , 若 治 疗 不 及 时 ,可 能 发 展 为 卵 巢 早 衰 。 1 病因病机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 estern Medicine 2019 F eb ,2 8 (5 )
• 563 •
欄 !3S!丨'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王 云 欢 1,包 晓 霞 2 王 必 勤 2 郭 志 强 2 ( 1 . 北 京 市 大 兴 区 妇 幼 保 健 院 ,北 京 1 0 2 6 0 0 ; 2 .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东 直 门 医 院 ,北 京 100700)
结 罗 元 恺 教 授 经 验 ,认 为 D O R 的 病 机 以 肾 精 亏 虚 、
肾 气 不 足 为 本 ,以 血 瘀 、气 郁 、湿 阻 为 标 ,脾 胃 虚 弱 、 产 时 失 血 、药 物 、手 术 等 都 会 影 响 卵 巢 功 能 ,主 张 以
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用药规律

川芎
茯苓
柴胡
女贞子
淫羊藿
杜仲
97
95
64
50
49
44
42
40
33
33
31
31
31
29
2 2 2 多味药用药频次分析 通过 SPSS 多重响
应ꎬ定义新的变量集ꎬ以二分法定义变量编码方式ꎬ
计数值为 0ꎬ进行多味药频次分析ꎬ得出多味药物使
用频次≥33 的组合 28 组ꎮ 见表 3ꎮ
0. 524 6
院ꎬ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 目的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治疗原则及处方用药规律ꎮ
方法 以“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为主题词ꎬ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 2010 年 1 月 1 日—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相关文献ꎬ对方药数据进行录入、管理ꎬ形成数据库ꎬ并运用 SPSS 及 SPSS
96. 97
94. 29
94. 29
93. 94
93. 75
93. 55
93. 44
93. 02
92. 50
91. 84
91. 67
91. 18
90. 32
89. 19
87. 88
87. 88
87. 50
87. 50
87. 37
87. 10
87. 10
86. 05
85. 71
85. 29
85. 29
于中医学中“ 治未病” 工程ꎮ 西医上治疗本病多采
治疗者ꎬ动物实验研究ꎬ综述类文献ꎬ中药组成不完
用激素替代疗法ꎬ但长期使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癌等
整或不明确者ꎬ特殊实验对象而非大众人群的文献ꎮ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研究进展_张金华

213第14卷 第11期 2012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11 Nov .,2012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指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表现为不孕、月经稀发、闭经等,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POF)。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雌、孕激素的人工周期疗法。
中医药治疗本病可与西医的激素相媲美,且毒副反应少,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祖国医学虽无DOR 的病名,但根据症状,本病当属于“月经过少”、“闭经”、“血枯”、“月经后期”、“不孕”、“断经前后诸症”等范畴。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肾虚是卵巢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病机,血虚、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环节,此外亦包括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体质因素等。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的成熟和衰退,故肾中精气充盛,天癸成熟,月经来潮而有子,标志着女性卵巢生殖周期活动的开始;肾中精气衰退,天癸耗竭,月经闭绝,提示女性卵巢生殖功能的结束。
所以,肾与女性卵巢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宰着女性生殖机能的发育、旺盛与衰退,肾对女性卵巢生理功能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傅青主女科》亦云:“经水出诸肾”,“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
张吟等[1]也认为DOR 病机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为基础。
肝主疏泄,喜调达,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为瘀,或郁久化火,暗耗气血,气血不足,不能荣肾填精,冲任气血不充,血海空虚,胞宫失养,渐致该病。
妇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门诊患者。
一、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月经后期(TCD编码:BFY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ICD-10编码:N92.6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和《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科内分泌学(第2版)》(丁传鑫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协作组制定的“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血亏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阴虚血燥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协作组制定的“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
2.月经周期≤90天,年龄20~39岁之间。
3.有妊娠可能、卵巢早衰、卵巢肿瘤、垂体腺瘤、子宫内膜结核、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或内膜损伤等器质性病变及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等引起的月经后期,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浅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病机治法

浅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病机治法摘要:近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逐渐成为妇科多发病,并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
目前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学因素、免疫性因素、酶缺陷、卵巢破坏性因素、环境因素等,治疗多用激素替代疗法,此法不良反应多,且远期易复发;而中医对DOR的辩证治疗有着独特优势,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肾虚,同时可涉及肝、脾、心,治当补肾、活血、疏肝、健脾、宁心。
本文旨在梳理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思路,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经验。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病机治法综述卵巢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对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同时伴有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降低、窦卵泡数减少、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1]。
DOR早期多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其为渐进性发展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引起闭经、不孕,甚至卵巢早衰,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
本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西医学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学因素、免疫性因素、酶缺陷、卵巢破坏性因素、环境因素等[3]。
中医古代医籍虽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文献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血枯、不孕”等。
现从以下方面探究本病的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
1.肾虚血瘀补肾活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可见肾为藏精之所。
《傅青主女科》言:“经水出诸于肾”,即肾藏精、主生殖,肾中精气充盛将直接影响女子月事来潮及其生殖功能,若先天肾中精气不足或后天精气耗损过度,经血乏源,胞宫不能按时藏泻,则引起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出现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又肾精可化气生血,久病肾虚,易致气血亏乏,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日久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久病成瘀,瘀阻胞脉,则月事紊乱,或致不孕。
中医药多途径应用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多途径应用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中医药多途径应用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6月份在本院就诊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中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及埋线治疗。
测定治疗前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FSH/LH(促黄体生成素)值,于治疗后的两个月在患者月经的第3天对FSH、E2及FSH/LH值进行测定,并判定疗效。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FSH、E2及FSH/LH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FSH及FSH/L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381,P=0.0004)。
结论:应用中医药多途径方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中医药;多途径;卵巢储备功能卵巢的储备功能指的是在卵巢的皮质区中卵泡进行生长发育变成具备受精功能的卵母细胞能力,主要为卵泡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1]。
储备功能的下降是指卵巢中存在的可募集的卵泡数出现减少、卵母细胞的质量出现下降,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或者绝经现象过早出现的症状[2]。
中医在这方面有较多辨证分型,没有统一的说法,但以肾虚血瘀及肾虚肝郁等为主要原因,在治疗上以补肾活血及滋阴肝肾等方法为主[3]。
肾气充盛,冲任和调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基础[4]。
改善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不仅对于卵巢的早衰具有很好的预防以及延缓效果,也可帮助现代辅助的生育技术[5]。
目前,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在提高卵巢面对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时,反应性得到提高,可以帮助其进行功能上的恢复[6]。
为此,本院对接受的患者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效果反应较好,详细情况如下。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药治疗进展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药治疗进展摘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女性在16岁~40岁间出现卵巢存留卵泡的数量减少或质量减退,以致生育力下降,如不及早治疗,1~6年后或可发展为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视为卵巢早衰的前期。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其副作用难以避免,有停药复发可能,患者接受度低。
而中医素有“治未病”之说,在改善卵巢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部分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功能可转愈。
本文从虚实两方面入手,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05-02The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Li Qingl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China; Cai Pingpi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21, China【Abstract】The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to drop, is refers to the women in the age of 16 to 40 years ol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eserved ovarian follicles decreased or quality decline,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fertility. If not treated early, After 1 to 6 yearsfor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premature aging.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 is ovarian premature aging. Modern medicine mainly the use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its side effects difficult to avoid, inevitable has the possibility of recurrence after the drug was stopped, the patient difficult to acceptance. And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pected "cure not ill",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ovarian function, part of patients with ovarian premature aging convertible well.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Xu and Shi",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Key words】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 Ovarian premature ag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女性在16岁~40岁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卵巢功能障碍而造成卵巢存留卵泡的数量减少或质量减退以致影响了生育潜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的一种疾病[1]。
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研究进展

(5) : 827-838
[14]李蕾.A20基 因对H202诱 导的平 滑肌 细胞增殖及 分子 机 制探讨 和 中药大黄 素干预研 究 [D ].大连 医科 大 学 ,2009.
1 15 j DING Y, ZHAO L,M EI H ,et a1.Exploration of
em odin tO treat alpha—naphthylisothi0cyanate~induced
[8]谭 宇卫 ,郑 玉姣 ,王雅 君 ,等.血脂 异常及动脉 粥样硬 化 中医研 究进展 L1].现代 生物 医学进展 ,20l3,16 (13) :3197—3200.
[9]王和生 ,林 亚平 ,齐敏 友 ,等.黄精 首乌有效部分均 匀 设 计 组合对 高脂血 症 大鼠抗脂 质过氧 化的 影响 [1]. 中华 中 医 药杂 志 ,2005,20(8):502—504.
徐莲薇膏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

2019年第3期•名医经验•徐篷嚴膏方治疗卵篥储备功能下阵经验**基金项目:上海帀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中恢建设项目”龙华医院妇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而上项目“调更汤介导JNK 核/线粒体信号通路调控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编号:81574010);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十批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海派陈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特色分析”△通讯作者,E-mail : doctorsherryxlw@ 163. com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肖 珊赵莉 徐莲薇*摘要: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徐莲薇教授认为可通过调心肝脾肾、疏冲任乞机来治疗,且膏方对于本病 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疗法,并系统总结其运用膏方辨证论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曲经验。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膏方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37 (2019) 03-0036-03XU LianweiS Experience in Cream Formula in Treating Decline of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XIAO Shan , ZHAO Li, XU Lianwei(Long 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Abstract : Professor XU Lianwei , based on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cline in ovarian reserve ( DOR )function ,believing that this disease can be treated by nourishing the heart , liver, spleen and kidneys with unchoking chong-ren qi-ji. Socream formula clinical efficacy is superior to other therapies.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XU s use of cream formula in the treatment of 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Keywords : decline in ovarian reserve ;cream fonnula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line in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降低或岀现过早绝 经倾向的一种疾病⑴。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马颖;夏亦冬【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工作节奏的加快及情绪压力等的改变,女性生理上出现月经稀发、月经量的减少、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女性心理上出现多思多虑,情绪波动,暴躁易怒.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现象中,我们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这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中广泛运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DOR,但因为其副作用较大,治疗有疗效的同时风险也同时存在.而近期,中医学者对于DOR的逐步认识及辨证论治的治疗过程中,找到了很多方式方法来缓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速度.如此一来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治疗DOR患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医治疗的副作用,使疗效上升,而风险降低.中医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自主症状,降低FSH,LH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低反应,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还能预防其发展为卵巢早衰(POF).中医治疗对DOR的干预和保护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总页数】2页(P120-121)【作者】马颖;夏亦冬【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9【相关文献】1.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研究进展 [J], 王珊珊;周丽;魏绍斌2.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治疗进展 [J], 张秋连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证的中医治疗进展 [J], 栗晓静; 曲秀芬4.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治疗近况 [J], 康思宇5.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姜智瑞;夏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科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妇科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妇科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妇科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的全部内容。
卵巢早衰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年龄在40岁以前,月经停闭,或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或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伴有烘热汗出;情志改变、失眠等绝经过渡期症状.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及《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中华医学会编著,2009年).(1)临床特点①继发闭经:发生在40岁以前。
可在月经周期紊乱后渐至闭经,或月经周期规则而突然闭经。
②雌激素缺乏的症状:可出现潮热、出汗、情绪改变等。
(2)辅助检查FSH>40U/L,间隔一个月内至少升高两次,则可确诊;E2可低于卵泡早期的基础水平。
(二)证候诊断1。
肝肾阴虚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红,质稠,或闭经,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烘热汗出,烦躁易怒,阴户干涩、灼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脉细数。
2.肾虚肝郁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夹有血块或闭经,腰膝酸软,精神抑郁,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胸闷叹息,胸胁胀痛,烦躁易怒。
舌质黯淡,苔薄,脉弦细,尺脉无力。
3。
气血虚弱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或闭经,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妇科疾病是指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内的各种疾病,包括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妇科肿瘤等。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制定的一套操作规范和程序。
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制定,可以提高妇科疾病的诊疗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对于促进中医妇科临床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环节。
1. 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
在诊断妇科疾病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包括月经情况、婚育史、病史等。
同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经血量、经期疼痛、白带情况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2. 望、闻、问、切。
在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色、舌苔、脉象等情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二、治疗环节。
1. 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一般采用中药治疗为主。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以调理女性生殖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针灸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改善生殖系统的功能,对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3.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通过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三、护理环节。
1. 饮食调理。
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同时,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在月经期间要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以免伤害子宫,加重病情。
2. 心理护理。
妇科疾病对女性的心理影响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疾病进行积极的对抗。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在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都有着详细的规范和程序,对于提高妇科疾病的诊疗效率,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妇科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错后天数 天(填具体数值,如月经周期 36 天,则计 1 天)
月经量、色、质 月经量
月经色、质
次症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面色无华 失眠健忘
0分
1分
经量正常
经量减少 1/3
色质正常
色淡红 质清稀
无(0 分)
无
无
无
无
2分
3分
经量减少 1/2
经量点滴即止
色淡
色淡黯
质稀薄
质稀薄如水
有(2 分)
有
有
有
有
阴户干涩 大便干燥
舌象 脉象
无
有
无
有
舌淡,苔薄白,记(+)。舌质正常,记(-)
脉细弱或沉细,记(+)。脉平,记(-)
(2)肾虚肝郁证
主症 月经周期
表 2 肾虚肝郁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0分
2分
4分
6分
正常
月经周期错后
月经周期错后
月经周期错后
(21~35 天)
1 天~7 天
8 天~14 天
15~55 天
(36~42 天) (43~49 天) (50~90 天)
证候积分=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治疗后证候积分和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
× 100%
(三)分级量化标准
1.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1)肾虚血亏证
主症 月经周期
表 1 肾虚血亏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0分
2分
4分
6分
正常
月经周期错后
月经周期错后
月经周期错后
(21~35 天)
1 天~7 天
8 天~14 天
15~55 天
(36~42 天) (43~49 天) (50~90 天)
中医妇科月经后期

中医妇科月经后期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定义和概述•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诊断•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治疗•预防保健及注意事项•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目录01定义和概述中医妇科月经后期,又称“月经延后”、“经水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基本正常,并伴有经量减少、小腹疼痛等症状的疾病。
月经后期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情况,结合舌脉等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标准定义古代医籍记载中医妇科月经后期在古代医籍中已有记载,如《金匮要略》中的“经水不利”,《傅青主女科》中的“经水后期”等。
现代医学认识现代医学对中医妇科月经后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为其与内分泌紊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历史发展病因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病因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或胞宫虚寒;实者多因气滞、血瘀、寒凝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胞宫寒凝。
病机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病机关键是气血失调,胞宫失养或寒凝阻滞。
久而久之,可导致不孕、闭经、卵巢早衰等严重后果。
病因病机02中医妇科月经后期的诊断诊断要点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量、颜色、持续时间等,以及是否有伴随症状,如腹痛、乳房胀痛等。
病史望诊闻诊切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以了解身体的整体情况和气血状态。
听取患者的声音、气息等,以了解其情绪、精神状态等。
把脉,以了解患者的脉象特征,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1鉴别诊断23女性的月经周期受激素调节,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自限性,因此应与正常的生理周期进行鉴别。
正常生理周期月经后期伴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症状时,应与早期妊娠进行鉴别。
早期妊娠月经后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症、高催乳素血症等,应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内分泌紊乱伴随症状月经后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下腹部隐痛或坠痛,可伴有腰骶部酸痛。
腹痛月经后期常伴有乳房胀痛,可触及乳房硬结,触之则痛。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研究进展

致卵巢颗粒细胞异常增殖或凋亡、卵泡发育不良、优 势 卵 泡 形 成 减 少, 从 而 导 致 卵 巢 储 备 功 能 下 降[11-13] 。 西医学对 DOR 并 无 特 效 治 疗, 一 般 以 调 节生活方式、干预心理状态、激素补充治疗为主。 本 病有发展成为卵巢早衰的可能,对于育龄期女性可 影响其生育功能,治疗较为棘手。
患者,易因脾虚失运、生化乏源而产生 DOR[27] 。 2 辨证分型 2. 1 肾虚证
研究表明,DOR 以肾虚证为其主要证型,其中 肾阴虚为主要证型,肾阳虚亦有之。 肾精为天癸产 生之基础,天 癸 不 充、 冲 任 不 调 则 经 带 胎 产 皆 不 可 为。 肾之阴阳为物质转化的基础,肾精为卵子生成 的物质来源。 许金晶等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 表分析 DOR 患者体质类型,发现体质类型分布中 以阴虚质多见[28] 。 赵巍等通过文献结合临床调查 统计分析 DOR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发现肾虚血瘀 为 DOR 的主要证型,其他常见证型包括肝郁血瘀 证、脾肾 两 虚 证、 肝 肾 阴 虚 证[29] 。 临 床 上 肾 虚 证 DOR 患者常有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量少、腰 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表现。 肾阴虚者兼有月经色 红质黏稠,五心烦热,潮热汗出,两颧潮红,口渴喜 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肾阳虚者除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外,还有月经色淡 质稀薄, 畏 寒 怕 冷, 性 欲 淡 漠, 小 便 清 长, 大 便 稀 薄,舌淡苔白,脉沉弱。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有独特见解。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中医妇科 学对本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探讨、辨证分型的不同认识、临床治疗的各类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内服外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 结,可以认为在病因病机上肾虚精亏、天癸不足、冲任失调是其产生的根本,肝郁气滞、脾虚失运、瘀血阻滞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临床辨证分型以肾虚证为主要证型,脾气不足证、肝气郁证、瘀血阻滞证等证型较为常见;中医药治疗以补肾益气、充养天癸为主 要大法,并根据不同证型选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治法,方药选择随证而立并配合加减,除中药内服,针刺、艾灸、耳穴 等外治法对于本病亦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辨治;研究进展;述评 中图分类号: R711. 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3250(2021)06-1047-04
【专病】妇科开设“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专病门诊

【专病】妇科开设“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专病门诊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卵巢皮质区内的卵泡内卵母细胞储存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可逐渐发展为卵巢早衰,患者生育能力低且生活质量差。
专科特色
我院妇科是北京中医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传承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奉五、柴松岩、刘琨等群体名医学术治疗经验,多年来致力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现设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专病门诊,根据患者病情而量体定方、药证切合,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使众多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延缓了疾病进展,提高了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部分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得到有效逆转,并成功妊娠。
治疗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
特色疗法
针灸
专家团队
知名专家:滕秀香
主治医师:赵培肖潇姚海洋
出诊时间
自2018年4月开诊,每周二下午
挂号方式
1. 请在京医通微信、自助机进行预约;
2. 预约剩余号源可于就诊当日在综合服务的窗口、自助机现场挂“妇病门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专病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门诊患者。
一、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月经后期(TCD编码:BFY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ICD-10编码:N92.603)。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和《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科内分泌学(第2版)》(丁传鑫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协作组制定的“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
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常见证候:
肾虚血亏证
肾虚肝郁证
脾肾阳虚证
阴虚血燥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协作组制定的“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
2.月经周期≤90天,年龄20~39岁之间.
3。
有妊娠可能、卵巢早衰、卵巢肿瘤、垂体腺瘤、子宫内膜结核、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或内膜损伤等器质性病变及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等引起的月经后期,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月经2~4天检查内分泌激素五项(FSH、LH、E2、PRL、T、TSH);
(2)盆腔超声(无性生活者选择经腹B超);
(3)妇科检查(无性生活者作肛腹检);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或尿β-HCG、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甲状腺功能、胰岛素释放试验、垂体MRI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血亏证:补肾益精,养血活血.
(2)肾虚肝郁证:补肾活血,疏肝理气。
(3)脾肾阳虚证:温肾健脾,益气养血。
(4)阴虚血燥证:滋阴润燥,养血活血。
2。
针灸治疗
3.耳穴
4.中药封包热敷治疗
5.辨证食疗
6.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或较前明显缩短。
2。
FSH恢复正常或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病情变化,导致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病情加重,如发生卵巢早衰,即FSH超过40 IU/L者,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本路径的实施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月经后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TCD编码:BFY020、ICD—10编码:N92.603)患者姓名:性别:女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日期:年月日结束路径日期: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