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

合集下载

氰霜唑原药 标准

氰霜唑原药 标准

氰霜唑原药标准1. 化学结构氰霜唑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型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2. 物理性质氰霜唑原药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具有轻微的特殊气味。

其分子量为341.0至345.0,熔点为49.2℃至51.0℃,蒸气压为1.33×10-6帕(25℃)。

3. 纯度氰霜唑原药的纯度应不低于95%。

其纯度可以通过高分离度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检测和确定。

4. 稳定性氰霜唑原药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常温下,氰霜唑原药应至少稳定两年。

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应将其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并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5. 溶解性氰霜唑原药在水中几乎不溶,在烃类溶剂中溶解度约为5%,在已烷中约为10%。

它可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

6. 药效氰霜唑原药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鞭毛菌亚门、卵菌纲、单轴菌类的霜霉目和疫霉目病菌具有特效。

它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可以被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吸收,并传导至植物的各个部位。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细胞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破坏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7. 毒理学性质氰霜唑原药的急性毒性较低,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体重,经皮吸收量低,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有轻微刺激。

此外,氰霜唑原药对鱼、鸟、蜜蜂等环境生物安全。

然而,对于妊娠动物来说,氰霜唑可能对胎儿有害。

因此,在妊娠期应注意使用。

8. 制剂制备氰霜唑原药的制剂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

通常采用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制剂形式。

制备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粒度、稳定性和药效等指标。

具体制备方法可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利。

9. 贮存和运输氰霜唑原药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并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并保持运输工具的干燥和清洁。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禁止与食品及饲料混装。

总结:氰霜唑原药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了解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纯度、稳定性、溶解性、药效、毒理学性质、制剂制备、贮存和运输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正确使用该药物并保证其效果。

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

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

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两'l『召循壤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10)许诚,丁秀丽,李宗英,鲁鸣久(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710065) AdvancesintheSynthesisofCyazofamidXuCheng,DingXiuli,LIZongying,LuMin~iu(Xi'anModernChemistryResearchInstitute,Xi'an710065,China)Abstract:CyazofamidisanovelfungicidewhichisusedtocontroltheOomycetediseases.Aft ersummarizingandcomparingthesyntheticroutesofcyazofamidinthispaper,aroutesuitablef orindustrializationwasselected.Keywords:fungicide;cyazofamid;synthesis摘要:本文综述了氰霜唑的主要合成路线,并对各条路线作出了评述,从而选出一条适合工业化的路线.关键词:杀菌剂;氰霜唑;合成中图分类号:TQ450.6;$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5480(2009)10-40-02氰霜唑…是日本石原株式会社研制与BASF共同开发的新一代咪唑类杀菌剂.化学名为 4 一氯一 2 一氰基一N.N —二甲基一 5 一P 一甲苯基咪唑一l 一磺酰胺.化学结构式:/c"3wn.cl/〜N氰霜唑[Z]作用机理是作用于线粒体电子传递络合物川Qi部位的第1个农用杀菌剂,用于防治以霜霉病,疫病为代表的卵菌纲病害,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疫霉菌生活史的各个成长阶段包括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卯孢子的形成, 游动孢子的释放,移动以及菌丝的生长等都具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氰霜唑使用剂量低,对人畜低毒.目前.国外对氰霜唑的研究活跃,国内对其研究报道不多.本文综述了氰霜唑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1合成路线氰霜唑的合成根据起始原料和重要中间体合成途径的不同.主要有4种合成方法.1.1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丁基锂路线[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卤化和甲酰得到4 一甲基咪唑.再将化合物在一70C下,滴加正丁--二 a 一.=l_fHBr收稿日期:2009—04—2340琴Ij---H~cn 五I.l.图 1 丁基锂路线合成氰霜唑;511『彳霍理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zo) 基锂,反应15h得到化合物,随后与羟胺溶于吡啶中,室温滴加乙酐,IO0~C反应12h,得到2一氰基一 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最后氯化和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1.2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乙二醛路线[33c「CH=B』图2乙二醛路线合成氰霜唑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过卤化得到2,2一卤代一4'一甲基苯乙酮,再与乙二醛和羟胺在甲醇中反应24h,得到1 一羟基一 4 一(4 一甲基苯基)2 一甲肟基咪唑一3 一氧化物,然后脱水与氯化得到 2 一氰基一4 一氯一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最后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1.3以OL 一氨基酮为原料的酰亚胺路线[]NH,.H)yddine2)(CHsc0)20ClSO2N(CH3)2K'C0tC'2H50)2CHCtOCH3)~N cH2NH2HCINaOCH3图3酰亚胺路线合成氰霜唑将二乙氧乙酰亚胺于室温滴加至Or,—氨基酮的含NaOCH,的甲醇溶液中,室温反应1h 然后回流2h.中和环化得到2 一乙氧甲基一 4 一对甲苯咪唑.随后肟化,脱水得到 2 一氰基一5一(4一甲基苯基)咪唑,经氯化,二甲基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1-4 以一氨基酮为原料的乙二氰路线[以or.—氨基酮为原料.与乙二氰的DMF溶液H,/JI,I .H_』—L—OH图 4 乙二氰路线合成氰霜唑在吡啶中回流3h,环化生成2 一氰基一 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再氯化与磺酰胺化生成氰霜唑.2 合成方法的评述2.1 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丁基锂路线原料来源丰富,易得,但反应路线长,单元反应多, 所用试剂丁基锂很活泼,反应温度低,反应条件要求苛刻.对设备的要求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2.2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乙二醛路线原料来源丰富,易得,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虽然反应路线较长,但原子经济性好,总收率较高,有好的工业化前景.2.3以0【一氨基酮为原料的酰亚胺路线路线较长.工艺条件较简单,但所需试剂酰亚胺无工业化产品.并且制备闲难.造成工业生产成本上升.2.4以OL 一氨基酮为原料的乙二氰路线虽然线路短,单元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但是原料之一为乙二氰.该物质为剧毒气体,操作难度大.对工业化生产很不利.3结论可见,在文献报道的氰霜唑的合成路线中, 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为乙二醛路线是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卤化得到Ot 一卤代对甲苯乙酮.再与羟胺和乙二醛反应,然后经脱水, 氯化,磺酰胺化要得到氰霜唑.参考文献1 刘长令主编.世界农药大全一杀菌剂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Nasa,Komy~i,Suzukieta1.Imidazolecompoundsandbio—cidalcompositionscomprisingthesame下转第29 页)4l 一N帐蔼钟彳,} 霍理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10)1.4 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对经营不规范,不合格标签农药产品的违法行为,要向社会曝光,追根寻源, 依法予以处理,凡是抽检不合格的经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农药管理部门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内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及时将抽检结果向他们通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共同规范市场.确保全市农药市场标签抽检合格率保持在89%以上2 标签抽查的做法2.1突击重点,随机抽取我市现有耕地面积460 万亩.农药经营单位795 家根据作物主栽品种和农民用药习惯,每年采取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结合不同作物的生产季节,重点抽查当地使用量大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品种.突出对疑似含有高毒成分产品的抽查.为确保抽查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抽查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定程序.到农药经营单位随机抽取.2.2突出抓好农药标签四查一查农药"三证"号:"i证"指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证号,生产批准证号.国产农药必须"i 证" 齐全,原装进口农药直接销售的可以不标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证号.二查使用范同:标签上标注的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必须一致.防治对象与施用作物不复的,随意扩大防治范围和防治对象的都属于不允许销售范嗣.三查标签内容:包括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和剂型.从2008 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只使用农药通用名称取消商品名称.看标注的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看使用技术和方法,毒性标识,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贮存和运输方法,农药类别,象形网等内容是否齐全.四查产品合格证:农药产品的包装箱内,都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检查时一并进行查看. 3取得的成效3.1农药标签合格率逐年提高2006年一2008 年全市共抽查农药标签466 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 年全市抽查标签150 个,合格标签119 个,合格率为79.3%:2007年全市抽查标签134个,合格标签1l5 个,合格率为85.82%; 2008年全市抽查标签182个.合格标签163 个, 合格率为89.56%.全市标签合格率平均每年提高 4 个百分点以上3.2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由于狠抓农药标签抽查判定工作,确保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承德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统计:2006 年一2008 年全市开展农产品检测个3l3 批次,3731 个样品其中2006年抽检92批次,1123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8.42%;2007年抽检96批次, 1252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7.44%:2008年抽检125批次,1356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9-3%, 使全市的蔬菜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i 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增强.+"+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上接第41 页)[P].EP0298196A1,1989—11-0l 3Jonishi,Hisayoshi,Kanamorleta1.Processforproducing 1-substituted — 2 一cyanoimidazolecompounds[PJ.EP070- 5823A1.1995-09〜06.4TakeshiOHSHIMA,TerumasaKOMYOJIA,ShigeruMIT-ANI.Developmentofanovelfungicide,cyazofamid[J].J.Pestic.Sci,2004,29:136~138.5Fujili,Yasuhiro,Tonimuraeta1.Processforproducing2- cyanoimidazolecompounds[P].EP0653421A1,1994—11—03.29—。

氰霜唑(Cyazofamid)的合成

氰霜唑(Cyazofamid)的合成

氰霜唑(Cyazofamid )的合成氰霜唑(Cyazofamid )H 3CNNCN ClSO 2N(CH 3)2氰霜唑是划时代防治以霜霉病,疫病为代表的卵菌纲病害特效药,是新一代咪唑类杀菌剂。

具有很低毒性及良好的环境兼容性。

中文商品名为科佳。

由日本石原产业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 101228). 该专利已于2008年3月12日到期。

2002年12月12日在中国被授于行政保护(NB-JP2002 121225)有效期七年零六个月。

已于2010-6-12到期。

2.11-羟基-4-(4'-甲基苯基)-2-甲肟咪唑-3-氧化物的合成[5]H 3CC CH 3O 2H 3CC CHCl 2O(CHO)(NH 2OH)2*H 2SO 4H 3N NOH对甲基苯乙酮通入氯气,转化成2,2-二氯-4'-甲基苯乙酮。

40%乙二醛水溶液,羟胺硫酸盐和甲醇加入。

加热,搅拌,后处理,得产品。

氯化。

肟咪唑总收率(以对甲基苯乙酮计)77.86%。

2.24-氯-2-氰基-5-(4'-甲基苯基)咪唑的合成[5]H 3NNOHOHSCl 2H 3CN NCNClH冷却1-羟基-4-(4'-甲基苯基)-2-甲肟咪唑-3-氧化物和DMF 。

滴加氯化亚砜。

搅拌,滴加二氯化硫。

搅拌,后处理,得产品。

含量74.7%((HPLC),纯收率70.6%。

2.3 氰霜唑的合成[5]H 3CN NCN ClHClSO 2N(CH 3)2H 3CNNCN ClSO 2N(CH 3)24-氯-2-氰基-5-(4'-甲基苯基)咪唑,醋酸乙酯,碳酸钾和二甲基磺酰胺氯化物,加热,搅拌,后处理,得产品。

含量98.2%,收率90.5%。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1.商品名:氰霜唑、科佳。

2.剂型:10%悬浮剂,40%颗粒剂。

3.毒性:低毒。

4.作用机理:氰霜唑是氰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等具有很高的活性,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属超级保护型杀菌剂。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5.产品特点:①针对性强,效果好。

对黄瓜、甜瓜、菠菜等的霜霉病,番茄、马铃薯、辣椒、甘蓝的晚疫病,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根肿病有特效。

②用量低,持效期长,安全。

持效期长达10~14天,可减少用药次数。

喷施氰霜唑后未发现对蔬菜的嫩叶和幼果有任何副作用。

对其他有益微生物、植物和高等动物无影响,对作物和环境高度安全。

蔬菜上农药残留量低,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③耐雨水冲刷,收益高。

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使用后,果菜表面不留药斑,提高果菜品质,增加收益。

④超级保护性杀菌剂。

在病原孢子的各个生育阶段,都能阻碍其萌发和形成,有效抑制病原菌基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⑤全新作用机理,无交互抗性作用位点与其他杀菌剂不同,能有效防治对常用杀菌剂霜脲·锰锌、恶霜灵、甲霜灵等已产生抗性的病原菌,可与其他杀虫、杀菌剂等混用。

6.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防治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炭疽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晚疫病,在每年发病季节的雨后应立即喷药保护,每亩用10%氰霜唑悬浮剂40~50毫升对水60~75千克均匀喷雾。

最好与氟啶胺等轮换用药,或与具有治疗作用的烯酰吗啉轮换,药液要喷到果实上,最好在摘除病果后再打药,7~10天一次,连防2~3次。

病害大流行时5~7天喷一次。

防治番茄晚疫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最适宜用于夏秋番茄(露地)及日照不足的大棚番茄(气温20℃以下)。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蔬菜常用杀菌剂氰霜唑的使用与注意事项!1.商品名:氰霜唑、科佳。

2.剂型:10%悬浮剂,40%颗粒剂。

3.毒性:低毒。

4.作用机理:氰霜唑是氰基咪唑类杀菌剂,对卵菌纲病原菌如疫霉菌、霜霉菌、假霜霉菌、腐霉菌等具有很高的活性,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属超级保护型杀菌剂。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5.产品特点:①针对性强,效果好。

对黄瓜、甜瓜、菠菜等的霜霉病,番茄、马铃薯、辣椒、甘蓝的晚疫病,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根肿病有特效。

②用量低,持效期长,安全。

持效期长达10~14天,可减少用药次数。

喷施氰霜唑后未发现对蔬菜的嫩叶和幼果有任何副作用。

对其他有益微生物、植物和高等动物无影响,对作物和环境高度安全。

蔬菜上农药残留量低,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③耐雨水冲刷,收益高。

施药后1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

使用后,果菜表面不留药斑,提高果菜品质,增加收益。

④超级保护性杀菌剂。

在病原孢子的各个生育阶段,都能阻碍其萌发和形成,有效抑制病原菌基数,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⑤全新作用机理,无交互抗性作用位点与其他杀菌剂不同,能有效防治对常用杀菌剂霜脲·锰锌、恶霜灵、甲霜灵等已产生抗性的病原菌,可与其他杀虫、杀菌剂等混用。

6.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防治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炭疽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晚疫病,在每年发病季节的雨后应立即喷药保护,每亩用10%氰霜唑悬浮剂40~50毫升对水60~75千克均匀喷雾。

最好与氟啶胺等轮换用药,或与具有治疗作用的烯酰吗啉轮换,药液要喷到果实上,最好在摘除病果后再打药,7~10天一次,连防2~3次。

病害大流行时5~7天喷一次。

防治番茄晚疫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最适宜用于夏秋番茄(露地)及日照不足的大棚番茄(气温20℃以下)。

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06726.6(22)申请日 2017.10.25(71)申请人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东路168号(72)发明人 陈涛 杨翠凤 徐泽刚 苏天铎 卫天琪 宁斌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代理人 徐茂梁(51)Int.Cl.C07D 233/9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属于精细化学品分离提纯技术领域。

将氰霜唑原药粗品加入到碱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内,升温至30~9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2~6h,降温至20~30℃过滤烘干,即可得外观纯白的氰霜唑原药。

本发明具有溶剂量使用少,操作简单,且可将氰霜唑异构体转化为原料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进行再利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7602477 A 2018.01.19C N 107602477A1.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氰霜唑原药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特征在于,将由4(5)-氯-2-氰基-5(4)-(4’-甲基苯基)咪唑为原料制备的氰霜唑原药粗品加入到碱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内,其中碱水为质量分数1~50%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氢呋喃、乙腈、乙酸乙酯或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升温至30~9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1~6h,然后降温至20~30℃,过滤、烘干得到精制的氰霜唑原药;其中有机溶剂和碱水混合体系与氰霜唑原药粗品的质量比为1~10:1,碱水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霜唑原药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发明专利]

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氰霜唑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少武,弥华锋,曹巧利,李瑞
申请号:CN200910020919.6
申请日:20090116
公开号:CN101524070A
公开日:
200909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由氰霜唑与氟环唑组成的杀菌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加入常规的助剂及赋型剂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其中有效活性成分氰霜唑与氟环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40∶60~1。

本发明用于防治霜霉病、晚疫病、叶斑病效果突出,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该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菌谱,克服和延缓了病害抗药性的产生。

申请人: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地址:715500 陕西省蒲城县陈庄镇农化工业园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氰霜唑的合成工艺

氰霜唑的合成工艺

氰霜唑的合成工艺氰霜唑(Fluoroimide)是一种有机碳氟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火焰反应,因此在阻燃高性能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氰霜唑是催化反应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备各种工业产品,如用于制造阻燃无卤阻燃剂、聚氯乙烯增塑剂、各种粘附剂等。

为了满足高性能阻燃剂和其他特殊工业用途需求,人们开发了多种氰霜唑合成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分为直接芳烃化学氟化法(DCF)和催化氟化-交联反应。

一、直接芳烃化学氟化法直接芳烃化学氟化法(DCF)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氰霜唑合成方法。

在DCF合成过程中,首先将具有反应性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乙苯)与氟氯化氢(N-FCl)反应,然后在高温下通过氟氯聚合反应得到氰霜唑。

由于它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的氟碳键,因此该反应也可用于制备微孔膜或消解气体的诸如苯、邻苯二甲酸酯(PBT)和氯代二苯醚(PDE)等有机物。

二、催化氟化-交联反应催化氟化-交联反应(CCF)是一种新型的氰霜唑合成方法,相比DCF过程,该过程可以提供更高的活性,更好的抗火焰性能以及更宽的反应温度范围。

在CCF合成过程中,首先将包括苯以及其他有机碳氟化合物的卤素取代基(如氯化物、硝基和氯甲烷)与氟氯化氢(N-FCl)反应,然后通过催化氟化和交联反应产生氰霜唑。

CCF的反应温度通常较低,大约在25-50℃,而DCF的反应温度则要高得多,一般在120-140℃。

由于CCF反应温度较低,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反应中产生的毒性气体,提高氰霜唑的催化效率,并可以有效地减少交联时间,大大提高氰霜唑产品的性能。

三、用途氰霜唑具有良好的抗火性和耐化学性,因此在高性能阻燃剂和其他特殊工业用途中具有重要作用。

氰霜唑可用于制备各种特殊阻燃材料,如聚氯乙烯、聚氨酯、苯乙烯等,可作为阻燃助剂也可作为溶剂阻燃剂。

此外,氰霜唑还可用于制备粘附剂、密封剂以及静电消除剂,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五金等行业。

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研究

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研究

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研究作者:唐利平黄益国李小芳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3期摘要 ; ;为明确10%氰霜唑悬浮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开展了不同剂量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结果表明,试验剂量范围内使用10%氰霜唑悬浮剂拌油菜种子,药剂处理区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10%氰霜唑悬浮剂100 mL/kg拌种较50mL/kg拌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3.99%(P0.05),100 mL/kg拌种剂量效应最明显;10%氰霜唑悬浮剂150 mL/kg拌种产量最高,较100 mL/kg拌种多保产195 kg/hm2,相应可以增加经济收入639元/hm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综合考虑到农药抗药性管理等因素,从生产实践来看,10%氰霜唑悬浮剂100 mL/kg拌种更值得推荐。

关键词 ; ;油菜根肿病;10%氰霜唑悬浮剂;拌种;防效中图分类号 ; ;S435.654;S481+.9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739(2019)23-0097-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氰霜唑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ISK)发现并进行开发的新型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1]。

该药剂对根肿菌纲的芸薹根肿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其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作用安全。

有学者研究表明,氰霜唑拌种对油菜根肿病防效较好[2-3]。

为进一步掌握氰霜唑在油菜根肿病防治方面的应用,选择不同剂量的氰霜唑对油菜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验证其田间防效,并探讨该药剂的有效剂量及使用方法,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氰霜唑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氰霜唑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氰霜唑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范清华;彭春莲;谭洋;舒展;王超
【期刊名称】《今日农药》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氰霜唑.化学名称为4-氯-2-氰基-N,N-二甲基-5-对甲苯基咪唑-1-磺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新一代苯基咪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类病害如霜霉病、霜疫霉病、晚疫病等。

适用于马铃薯、番茄、辣椒、黄瓜等农作物,具有低毒性、耐雨水冲刷和环保性等特点。

由于技术壁垒限制。

氰霜唑原药的生产在国内几乎被日本石原产业所垄断,国内厂家自主开发的工艺路线成本较高.使得国内氰霜唑价格居高不下。

为降低成本.我们以甲苯为起始原料.通过9步反应.开发出一条适合工业化的路线,合成路线示意图如下: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范清华;彭春莲;谭洋;舒展;王超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55
【相关文献】
1.氰霜唑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J], 范清华;彭春莲;谭洋;舒展;王超
2.氰霜唑的合成、表征与晶体结构 [J], 宁斌科;许诚;李宗英;王月梅;孙侨南
3.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与表征 [J], 许诚;丁秀丽;李宗英;鲁鸣久
4.氰霜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J], 张恩立;沈婧祎;袁明;王杰
5.氰霜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J], 张恩立;沈婧祎;袁明;王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菌剂氰霜唑的合成进展
两'l『召循壤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10)
许诚,丁秀丽,李宗英,鲁鸣久(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710065) AdvancesintheSynthesisofCyazofamid
XuCheng,DingXiuli,LIZongying,LuMin~iu(Xi'anModernChemistryResearchInstitute,
Xi'an710065,China)
Abstract:CyazofamidisanovelfungicidewhichisusedtocontroltheOomycetediseases.Aft er
summarizingandcomparingthesyntheticroutesofcyazofamidinthispaper,aroutesuitablef or
industrializationwasselected.
Keywords:fungicide;cyazofamid;synthesis
摘要:本文综述了氰霜唑的主要合成路线,并对各条路线作出了评述,从而选出一
条适
合工业化的路线.
关键词:杀菌剂;氰霜唑;合成
中图分类号:TQ450.6;$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5480(2009)10-40-02
氰霜唑…是日本石原株式会社研制与BASF
共同开发的新一代咪唑类杀菌剂.化学名为 4 一氯一 2 一氰基一N.N —二甲基一 5 一P 一甲苯基咪唑一l 一磺酰胺.化学结构式:
/c"3
wn.
cl
/〜N
氰霜唑[Z]作用机理是作用于线粒体电子传递络合物川Qi部位的第1个农用杀菌剂,用于防治以霜霉病,疫病为代表的卵菌纲病害,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疫霉菌生活史的各个成长阶段包括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卯孢子的形成, 游动孢子的释放,
移动以及菌丝的生长等都具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氰霜唑使用剂量低,对人畜低毒.
目前.国外对氰霜唑的研究活跃,国内对其研究报道不多.本文综述了氰霜唑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1合成路线氰霜唑的合成根据起始原料和重要中间体合成途径的不同.主要有4种合成方法.
1.1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丁基锂路线[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卤化和甲酰得到
4 一甲基咪唑.再将化合物在一70C下,滴加正丁--二 a 一
.=l_fH
Br
收稿日期:2009—04—23
40

Ij---H~cn 五
I.l.
图 1 丁基锂路线合成氰霜唑
;511『彳霍理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zo) 基锂,反应15h得到化合物,随后与羟胺溶于
吡啶中,室温滴加乙酐,IO0~C反应12h,得到
2一氰基一 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最后氯化和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
1.2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乙二醛路线[33
c「C
H
=B』
图2乙二醛路线合成氰霜唑
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过卤化得到2,2一卤代一4'一甲基苯乙酮,再与乙二醛和羟胺在甲醇中反应24h,得到1 一羟基一 4 一(4 一甲基苯基)
2 一甲肟基咪唑一
3 一氧化物,然后脱水与氯化得到 2 一氰基一
4 一氯一
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最后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
1.3以OL 一氨基酮为原料的酰亚胺路线[]
NH,.H)yddine
2)(CHsc0)20
ClSO2N(CH3)2
K'C0
tC'2H50)2CHCtOCH3)~N cH2NH2HCINaOCH3
图3酰亚胺路线合成氰霜唑
将二乙氧乙酰亚胺于室温滴加至Or,—氨基酮的含NaOCH,的甲醇溶液中,室温反应1h 然后回流2h.中和环化得到2 一乙氧甲基一 4 一对甲苯咪唑.随后肟化,脱水得到 2 一氰基一5一(4一甲基苯基)咪唑,经氯化,二甲基磺酰胺化得到氰霜唑.
1-4 以一氨基酮为原料的乙二氰路线[
以or.—氨基酮为原料.与乙二氰的DMF溶液
H
,/J
I,I .H_』—L—
O
H
图 4 乙二氰路线合成氰霜唑
在吡啶中回流3h,环化生成2 一氰基一 5 一(4 一甲基苯基)咪唑,再氯化与磺酰胺化生成氰霜唑.
2 合成方法的评述
2.1 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丁基锂路线原料来源丰富,易得,但反应路线长,单元反应多, 所用试剂丁基锂很活泼,反应温度低,反应条件要求苛刻.对设备的要求高,不
适宜工业化生产.
2.2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的乙二醛路线原料来源丰富,易得,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虽然反应路线较长,但原子经济性好,总收率较高,有好的工业化前景.
2.3以0【一氨基酮为原料的酰亚胺路线路线较长.工艺条件较简单,但所需试剂酰亚胺无工业化产品.并且制备闲难.造成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2.4以OL 一氨基酮为原料的乙二氰路线虽然线路短,单元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但是原料之一为乙二氰.该物质为剧毒气体,操作难度大.对工业化生产很不利.
3结论
可见,在文献报道的氰霜唑的合成路线中, 比较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路线为乙二醛路线是以对甲苯乙酮为原料.经卤化得到Ot 一卤代对甲苯乙酮.再与羟胺和乙二醛反应,然后经脱水, 氯化,磺酰胺化要得到氰霜唑.
参考文献
1 刘长令主编.世界农药大全一杀菌剂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Nasa,Komy~i,Suzukieta1.Imidazolecompoundsandbio—cidalcompositionscomprisingthesame下转第29 页)
4l 一
N
帐蔼钟彳,} 霍理PesticideScienceandAdministration2009,30(10)
1.4 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对经营不规范,不合格标签农药产品的违法行为,要向社会曝光,追根寻源, 依法予以处理,凡是抽检不合格的经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农药管理部门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内技术监督,工商
行政管理,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及时将抽检结果向他们通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共同规范市场.确保全市农药市场标签抽检合格率保持在89%以上
2 标签抽查的做法
2.1突击重点,随机抽取我市现有耕地面积460 万亩.农药经营单位795 家根据作物主栽品种和农民用药习惯,每年采取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结合不同作物的生产季节,重点抽查当地使用量大的除草剂,杀菌
剂,杀虫剂品种.突出对疑似含有高毒成分产品的抽查.为确保抽查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抽查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定程序.到农药经营
单位随机抽取.
2.2突出抓好农药标签四查一查农药"三
证"号:"i证"指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证号,生产批准证号.国产农药必须"i 证" 齐全,原装进口农药直接销售的可以不标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证号.二查使用范同:标签上标注的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必须一致.防治对象与施用作物不复的,随意扩大防治范围和防治对象的都属于不允许销售范嗣.三查标签内容:包括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和剂型.从2008 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只使用农药通用名称取消商品名称.看标注的有效成分名称,含量
及剂型是否清晰:看使用技术和方法,毒性标识,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贮存和运输方法,农药类别,象形网等内容是否齐全.四查产品合格证:农药产品的包装箱内,都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检查时一并进行查看. 3取得的成效
3.1农药标签合格率逐年提高2006年一2008 年全市共抽查农药标签466 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 年全市抽查标签150 个,合格标签119 个,合格率为79.3%:2007年全市抽查标签134个,合格标签1l5 个,合格率为85.82%; 2008年全市抽查标签182个.合格标签163 个, 合格率为89.56%.全市标签合格率平均每年提高 4 个百分点以上3.2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由于狠抓农药标签抽查判定工作,确保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承德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统计:2006 年一2008 年全市开展农产品检测个3l3 批次,3731 个样品其中2006年抽检92批次,1123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8.42%;2007年抽检96批次, 1252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7.44%:2008年抽检125批次,1356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9-3%, 使全市的蔬菜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i 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增强.
+"+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接第41 页)
[P].EP0298196A1,1989—11-0l 3Jonishi,Hisayoshi,Kanamorleta1.Processforproducing 1-substituted — 2 一cyanoimidazolecompounds[PJ.EP070- 5823A1.1995-09〜06.
4TakeshiOHSHIMA,TerumasaKOMYOJIA,ShigeruMIT-
ANI.Developmentofanovelfungicide,cyazofamid[J].J.
Pestic.Sci,2004,29:136~138.
5Fujili,Yasuhiro,Tonimuraeta1.Processforproducing2- cyanoimidazolecompounds[P].EP0653421A1,1994—11—03.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