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汽温再热气温的调节word精品
3、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解析
![3、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0f1929a32d7375a417804b.png)
• 喷 嘴
二、烟道挡板
烟 道 挡 板 是 利 用改变流过尾部 烟道中的烟气量 来调节汽温,现 代锅炉上主要用 来调节再热蒸汽 温度。
二、烟道挡板 • 调节烟道挡板,可以改变流经两个烟道的烟气 流量,也就是改变 2 个并联烟道中的烟气分配 比率,从而调节再热汽温。 • 烟气流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过热汽温,但可 调节减温器的喷水量来维持过热汽温稳定。 • 再热器进口的喷水减温器正常下是不运行的, 只是在再热器出口温度上升,并且不能被挡板 控制的情况下作为紧急减温器使用。
多管式喷水减温器 1-多孔管;2-混合管;3-减温器联箱 多孔喷管上开有若干喷水孔,喷孔一般在背向汽流方向 的一侧,以使喷水方向和汽流方向一致。喷孔直径通常 为5~7mm,喷水速度为3~5m/s。
再 热 器 微 量 及 事 故 喷 水
莫诺克喷头
• B a b c o c k 的 喷 水 减 温 器
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汽温与锅炉负荷的变化规 律称为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对流过热器: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燃料消耗量增 大,烟气流速和流量都增大,同时烟气温度升高, 对流传热量增加,相对于每千克蒸汽的对流吸热量 增加,因此对流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增 大而增大。 • 辐射过热器:辐射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 增大而降低。因为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炉膛火焰的 平均温度增加有限,辐射传热量增加不多,跟不上 蒸汽流量的增加,使工质的焓增减少。 • 半辐射过热器:其汽温特性介于对流过热器和辐射 过热器之间,汽温特性较平稳。 • 采用适当比例的辐射和对流受热面是为了获得较平 稳的汽温特性。
•
•
火焰中心位置:火焰中心位置升高,炉内辐射吸热份额下降,布置在炉膛上的部和水平烟道内 的再热器会因为传热温压增加而多吸热,使其出口再热汽温升高。反之,火焰中心位置下移, 再热汽温将下降。
气温调整
![气温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14f904fd0242a8956bece4dc.png)
主再热汽温特点。
1.主再热蒸汽压力不同:再热蒸汽压力低,再热蒸汽的定压比热较过热蒸汽小,这样在等量的蒸汽和相同的吸热量的条件下,再热汽温的变化就会比过热汽温变化大。
2.受热面分布和组合的不同:一次系统是由辐射换热面为主的水冷壁、半辐射半对流换热的屏过和对流为主的末过、低过、各包墙过热器、省煤器组成,整体表现为半辐射半对流的特点;二次系统主要以对流换热的低再和高再系统组成。
3.辐射换热效果与机组负荷变化相反,对流换热与机组负荷同向变化,所以主蒸汽系统的半辐射半对流换热有汽温自稳定特点,而再热器系统对流换热随着负荷变化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4.一/二次系统的吸热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上述描述只是一般而言。
影响的因素有结渣积灰、吹灰、火焰中心(磨煤机台数组合、磨煤机的负荷分布、配风等)等。
比如辐射受热面水冷壁吹灰的过程中,辐射换热增强,表现为分离器温度调高了,过热系统减温水偏少,主汽温还容易低温,特别是在高负荷情况下更为明显,所以高负荷一次蒸汽系统在此时体现出了偏辐射特性。
5.气温特性: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过热器中蒸汽流量和燃料消耗量都相应增大。
但炉内火焰温度升高甚少。
辐射式过热器吸收的炉膛辐射热增加不多,不及过热器内蒸汽流量增加的比例大,因此辐射式过热器中蒸汽的焓增减少,出口蒸汽温度下降。
同时,由于炉内火焰温度升高很少,炉内水冷壁的吸热量也增加甚微,多耗燃料产生的热量将使得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燃料耗量增加还使得炉内高温烟气流量增大。
由于烟气温度及流速的增高,布置在水平与尾部烟道的对流式过热器的换热量增大许多,过热蒸汽焓增增大,出口汽温升高。
6.过量空气系数对汽温的影响: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时,将使得炉内火焰温度降低,炉膛水冷壁吸热量减少,而使炉膛出口烟温增加。
同样布置在炉膛内的辐射式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吸热量减少,其出口汽温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下降。
过量空气系数增大还使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流过烟道的烟气流速增大。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01f788ccc22bcd126ff0cfd.png)
锅炉过热、再热汽温的控制与调整l、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因素(1)燃料性质的变化锅炉运行中,经常会碰到燃料品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当燃烧品质发生改变时,燃烧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水分和灰渣特性等都会发生变动,因而对锅炉工况的影响比较复杂。
当燃料中的灰分或水分增大时,其可燃物质含量必然减少,因此燃料的发热量及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和燃烧生成的烟气量等均将降低。
这一变化,可以从燃料量及风量未变时炉膛出口氧量增大这一现象上反映出来。
在燃料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灰分或水分增大时,由于燃料的发热量降低,将使燃料在炉内总放热量下降,其后果相当于总燃料量减少,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必将造成过热汽温的下降。
如需保持过热汽温和锅炉出力不变,必须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方能达到。
当燃煤的水份增加时,水份在炉内蒸发需吸收部分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同时水份增加,也使烟气体积增大,增加了烟气流速,使辐射式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对流式过热量增加。
必须指出,燃料中的水分增大时,如通过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则炉膛温度、辐射受热面的吸热量可保持不变,但由于烟气的容积和重度是随水分相应增加的,所以烟气的对流放热将增大。
当煤粉变粗时,燃料在炉内燃烬时间延长,火焰中心上移、汽温将升高。
(2)风量及其配比的变化锅炉在正常运行中,为了保证燃料在炉膛内完全燃烧,必须保持一定的过剩空气系数,即保持一定的氧量。
对于燃煤锅炉,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一般控制在1.25左右。
风量变化对过热汽温变化的影响速度既快且幅度又较大。
在炉内燃烧工况良好的情况下如增大风量,由于低温冷风吸热,炉膛温度将降低,使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对于汽包锅炉,由于炉膛温度降低,水冷壁辐射吸热量减少,使产汽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风量增大造成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加快使过热器对流吸热量增加。
由于流经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了,但过热器的总吸热量增加,造成过热汽温的升高。
如果在炉内燃烧工况不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风量,由于克服了缺氧燃烧,使化学不完全燃烧及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大降低,增强了炉内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使汽包锅炉的蒸发量和过热器总吸热量均增加,最终过热汽温的升高与否将视两者的比例情况而定。
主蒸汽温度调节
![主蒸汽温度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19c8178a300a6c30d229f5c.png)
主蒸汽温度调节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主蒸汽温度调节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向可分为四级:顶棚及包墙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其中主受热面为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
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的上部,主要吸收炉膛内的辐射热量;末级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炉膛后墙水冷壁垂帘管之后,受热面呈逆流布置,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
过热器系统的汽温调节,采用水煤比粗调,两级四点喷水减温细调,并将后屏出口集箱的两根引出管进行左右交叉后连接到末过进口集箱上,以减少左右侧汽温偏差。
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也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
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
主汽温度的调节分为烟气侧的调节和蒸汽侧的调节。
烟气侧的调节主要通过控制烟气温度和流量的方法来对汽温进行调节,对以对流换热为主的末级过热器影响较大,但烟气侧的调节惯性大、延迟大;蒸汽侧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变水煤比、减温水量来调节,对主蒸汽温度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
下面是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一、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正常运行时,主要是通过两级减温器来调节主蒸汽温度。
第一级喷水减温器设在分隔屏出口,用以保护后屏不超温,作为过热器温的粗调;第二级喷水减温器设在后屏出口,作为细调,一级和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均系串级控制系统。
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调节的主参数为后屏出口温度,副参数为一级减温器出口温度(作为前馈信号)。
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末过出口温度,副参数为二级减温器出口温度(作为前馈信号)。
由于两级减温器调门的开度与正参数不是成比例关系,因此正常运行时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
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
![锅炉主再热蒸汽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8b5cc32501f69e31433294aa.png)
在文丘里管的喉部,布置有多排φ3mm的小孔,减温水经 水室从小孔喷入蒸汽流中。孔中水速约1~2m/s,喉部蒸 汽流速达70~100m/s,使水和蒸汽激烈混合而雾化,该 种减温器蒸汽流动阻力小,水的雾化效果较好。
漩涡式喷嘴喷水减温器 1-漩涡式喷嘴;2-减温水管;3-支撑钢碗;
流吸热的比例加大,即再热器吸热量加大,过热器吸热减少,过热汽温降低。
• 火焰中心:火焰中心移动,如无再热器,锅炉效率也不变,则过热汽温不便。 但再热器吸热量的变化和锅炉效率的变化,将引起过热器吸热量的变化,导致 汽温变化。
• 受热面结渣:结渣将使受热面吸热减少,过热汽温下降。
• 为了保证水冷壁的安全和燃水比的控制的灵敏性,直流锅炉汽温采用控 制中间点温度的方式:水/煤比的控制温度取自设置在汽水分离器前的 水冷壁出口集箱上的三个温度测点,通过取中间温度进行控制。
优点:喷水减温调节灵敏、惯性小,调节范围大,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减温水变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使工质做功能力降低,降低了机组的 循环效率。
位置:过热器连接管道或者联箱 减温水:给水(3~5%锅炉容量) 两级喷水减温,保证高温过热器安全、减小迟滞、提高灵敏度
第一级:屏式过热器前,保护屏式过热器,粗调,>1/2 第二级:末级高温过热器前,微调,<1/2 过热器减温水取自省煤器出口集箱;
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汽温与锅炉负荷的变化规 律称为过热器(或再热器)的温度特性。
• 对流过热器: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大,燃料消耗量增 大,烟气流速和流量都增大,同时烟气温度升高, 对流传热量增加,相对于每千克蒸汽的对流吸热量 增加,因此对流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增 大而增大。
汽温的调节
![汽温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842f87331b765ce05081458.png)
汽温的调节方法汽温是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影响汽温的因素众多、过程复杂、调节惯性大。
众所周知,过、再热蒸汽温度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蒸汽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受热面超温爆管,蒸汽管道、汽轮机高压部分产生额外的热应力,从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蒸汽温度过低将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严重时可能使产生水冲击。
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牢固树立超前调节的思想。
一、过热器汽温调节:1、保持过热汽温稳定正常的先决条件是:燃烧、汽压、负荷、水位稳定。
2、定压运行锅炉负荷70%MCR工况过热器出口汽温保持530~545℃范围内。
3、正常运行时过热汽温调节应由自动调节装置调节。
(1)、自动投入时加强监视。
(2)、发现异常及时解列自动,手动调节汽温。
二、减温水的调节:1、过热器装有三级喷水减温器: 其中一级减温器装在低温过热器出口与大屏过热器入口之间管道上。
过热汽温的调节以一级减温水调节为主作为粗调,控制大屏过热器入口汽温不超过385℃~415℃,大屏过热器出口汽温不超过441~451℃。
当一级减温器前汽温有上升趋势或超过385~415℃时,适当开大一级减温水调节阀,增加一级减温水流量控制汽温。
2、二级减温器装在大屏过热器出口与后屏过热器入口之间管道上。
作为备用。
A、当一级减温水量超过或接近其设计出力而后屏过热器入口汽温超过451℃、后屏过热器出口汽温超过514℃时,投入二级减温器。
B、当三级减温器故障时投入二级减温器。
C、当一、三级减温水量接近设计出力经调节燃烧无效而高温过热器出口汽温超过545℃时投入二级减温器。
3、三级减温器装在后屏过热器出口与高温过热器入口之间交叉管道之后作为细调。
保持高温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30~545℃。
当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超过504~514℃、出口汽温超过540℃并有上升趋势时,适当开大三级减温水调节阀,增加减温水量。
4、一、三级减温水应配合使用。
主汽温 再热气温的调节
![主汽温 再热气温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29a9536ceefdc8d376ee32e0.png)
气温调整原则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
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过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烟气量,蒸汽侧的调整,是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再热汽温应以烟气侧进行调整,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再热器系统喷水减温只做辅助调整。
正常运行时维持锅炉侧主再汽温为538之间,主再热汽温偏差≯14。
若锅炉主再热汽温≥550时,减温水调整无效时,必要时应立即停止上层磨机运行,以降低汽温当气温达到550°且仍有上升趋势时,应报机组长,值长,加大调整幅度,促使气温恢复至正常值。
当汽温达到547—557°范围内,运行不能超过15min。
主再热汽温达到565°运行15min仍不能恢复至正常值或仍上升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汽温降至530°时,应及时调整,机组满负荷时,降510°应减负荷运行,在减负荷过程中如有回升趋势应停止减负荷,汽温每降低1°减负荷5mw, 450°负荷应减到0,降至430°仍不能恢复时应打闸停机。
正常运行时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调整应由自动装置完成,自动投入时加强监视。
发现异常,事故时及时解列自动,手动调节汽温。
过热器和再热器喷水管路中闭锁阀是用于喷水不流入汽轮机,以免损坏汽轮机的叶片,当锅炉主燃料切断MFT时,降闭锁阀关闭。
锅炉负荷小于20当喷水调整阀开度不大于5%时,才能将闭锁阀开启主再热汽温最高不允许超过546°,546—552°一年累计不超过400小时,主再热汽温不允许在15min内由额定汽温升至566°或下降至510°,否则停机,超过566°一年累计不超过80小时,15min内快速波动一年不超过80小时。
主再热主气门前温差达42°,最多可运行15min,否则应停机且4小时内部能发生两次。
减负荷时,主再热汽温之差≯28°,最高时≯42°,这种情况仅限于再热低于过热,机组空载时,主再热汽温差不超过83°主汽温的调整1、过热蒸汽温度调整分三级调整,第一级在前屏入口作为粗调,第二级喷水在后屏过热器入口,第三级喷水在后屏和末级过热器之间。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整与优化-4页文档资料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整与优化-4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64af14a0116c175e0e4852.png)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整与优化一、运行情况概述该厂2×1000MW二次再热锅炉型式为2710t/h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塔式布置、四角切向燃烧、平衡通风。
设计煤种为神华煤。
过热蒸汽/一次/二次再热蒸汽额定温度605/613/613℃ 根据设计在65%~100BMCR负荷段,一次、二次再热蒸汽温度应能达到在额定值。
然而该厂二期两台机组投产初期,均存在再热汽温偏离设计值较多问题,月度均值只有587℃左右,机组效率大幅受限。
由于1000MW 等级的二次再热机组尚属首例,无成功调整经验借鉴,因此该厂从机组特性上深入研究,在磨组组合、吹灰、二次风门调整及煤种掺烧配烧中探索出一条二次再热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手段。
二、运行调整与优化1.吹灰方式调整从二次再热锅炉受热面布置可以看出,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处于燃烧器出口,即处炉膛温度最高区域。
由于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的辐射特性,较干净的低过受热面势必造成低过吸热过多,从而导致锅炉再热汽温低于设计值。
运行数据显示,低温过热器温升及烟气温降均大于设计值,说明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吸热占较大。
针对此现象通过减少一次再热高再热段以下区域重点减少低过受热面区域吹灰频率和吹灰器数目,达到增加再热器的吸热,提高再热汽温的目的。
2.磨组运行方式优化通过磨煤机的组合方式来调节再热汽温与改变燃烧器的摆角的原理一样,都是改变燃烧中心来调整再热汽温。
选取下列磨组运行方式。
高负荷ABDEF、ABCDF运行时,一、二次再热器汽温距额定值甚远,主要原因是主燃区分为两段,降低了炉膛火焰的集中度,使锅炉燃烧剧烈程度降低。
如表1所示,在磨煤机组合中,ACDEF组合运行时的一、二再热蒸汽温度最高。
一是由于该种运行方式拉长了主燃烧区域的高度,炭粒子在炉膛的停留时间延长所致。
在600MW~800MW,重点比较BCDE/CDEF两种磨组运行方式。
采用上4台磨组运行时,由于主燃烧区域的上移,即火焰中心的上抬,再热汽温有着明显升高。
主蒸汽温度调节
![主蒸汽温度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97d4c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3.png)
主蒸汽温度调节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向可分为四级:顶棚及包墙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其中主受热面为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分隔屏与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得上部,主要吸收炉膛内得辐射热量;末级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炉膛后墙水冷壁垂帘管之后,受热面呈逆流布置,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
过热器系统得汽温调节,采用水煤比粗调,两级四点喷水减温细调,并将后屏出口集箱得两根引出管进行左右交叉后连接到末过进口集箱上,以减少左右侧汽温偏差。
由于影响汽温得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也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得思想。
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得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得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得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得调整操作。
主汽温度得调节分为烟气侧得调节与蒸汽侧得调节。
烟气侧得调节主要通过控制烟气温度与流量得方法来对汽温进行调节,对以对流换热为主得末级过热器影响较大,但烟气侧得调节惯性大、延迟大;蒸汽侧得调节主要就是通过改变水煤比、减温水量来调节,对主蒸汽温度得调节相对比较灵敏.下面就是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一、正常运行中得汽温调节正常运行时,主要就是通过两级减温器来调节主蒸汽温度。
第一级喷水减温器设在分隔屏出口,用以保护后屏不超温,作为过热器温得粗调;第二级喷水减温器设在后屏出口,作为细调,一级与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均系串级控制系统。
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调节得主参数为后屏出口温度,副参数为一级减温器出口温度(作为前馈信号)。
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得被控对象为末过出口温度,副参数为二级减温器出口温度(作为前馈信号)。
由于两级减温器调门得开度与正参数不就是成比例关系,因此正常运行时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得开度。
对#6炉来说,众多因素得影响使得分隔屏出口得温度存在偏差,A侧得温度明显比B侧要高,所以A侧得一级减温水调门更应该有一定得开度,以防止煤量发生变化时,主蒸汽温度上升得较快,而导致减温水调门跟踪不上、当然,这里所说得开度就是相对得,对B侧来说由于温度较低,调门就可以跟得上温度得变化。
锅炉运行调整(2)
![锅炉运行调整(2)](https://img.taocdn.com/s3/m/3191203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b.png)
锅炉运⾏调整(2)⼀.锅炉汽温调整(1)锅炉正常运⾏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温差⼩于10℃。
同时各段⼯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2)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的⽐例,控制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是启动分离器压⼒的函数,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应保持微过热,当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过热度较⼩时,应适当调整煤⽔⽐例,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3)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以燃烧器摆⾓调节为主,锅炉运⾏时,应通过CCS系统控制燃烧器喷嘴摆动调节再热汽温。
如果燃烧器摆⾓不能满⾜调温要求时,可以⽤再热减温⽔来辅助调节。
注意:为保证摆动机构能维持正常⼯作,摆动系统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同⼀位置,尤其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向下的同⼀⾓度,每班⾄少应⼈为地缓慢摆动⼀⾄⼆次,否则时间⼀长,喷嘴容易卡死,不能进⾏正常的摆动调温⼯作。
同时,摆动幅度应⼤于20°,否则摆动效果不理想。
(4)⼀级减温⽔⽤以控制屏式过热器的壁温,防⽌超限,并辅助调节主蒸汽温度的稳定,⼆级减温⽔是对蒸汽温度的最后调整。
正常运⾏时,⼆级减温⽔应保持有⼀定的调节余地,但减温⽔量不宜过⼤,以保证⽔冷壁运⾏⼯况正常,在汽温调节过程中,控制减温⽔两侧偏差不⼤于5t/h。
(5)调节减温⽔维持汽温,有⼀定的迟滞时间,调整时减温⽔不可猛增、猛减,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量的⼤⼩。
(6)低负荷运⾏时,减温⽔的调节尤须谨慎,为防⽌引起⽔塞,喷⽔减温后蒸汽温度应确保过热度20℃以上;投⽤再热器事故减温⽔时,应防⽌低温再热器内积⽔,减温后温度的过热亦应⼤于20℃,当减负荷或机组停⽤时,应及时关闭事故减温⽔隔绝门。
(7)锅炉运⾏中进⾏燃烧调整,增、减负荷,投、停燃烧器,启、停给⽔泵、风机、吹灰、打焦等操作,都将使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发⽣变化,此时应特别加强监视并及时进⾏汽温的调整⼯作。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4a933287c24028915fc3dd.png)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锅炉主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就锅炉主、再热汽温度的调整从调整的意义、影响因素、调整方法、汽温特性、异常工况下的汽温调整五个方面对锅炉运行中汽温的调整进行了阐述。
一.汽温调整的意义:1. 锅炉运行调整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汽轮机提供参数、品质合格的蒸汽以冲动汽轮机做功,而蒸汽参数要合格必然要求对蒸汽参数进行调整。
就汽温而言,主要是要通过调整使其满足经济性高、安全性好和投资成本低的要求。
2. 根据郎肯循环的原理:蒸汽初参数(蒸汽压力、温度)越高,蒸汽焓越大,做功能力越强。
在终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效率越高。
因此,从循环效率角度讲,汽温越高越好。
但是,汽温提高后,锅炉蒸汽系统及汽轮机通流布分势必要采用耐温更高的昂贵金属材料,造成投资成本的大大增加。
因此,提高汽温受到锅炉受热面和汽轮机汽缸转子隔板等材质的限制。
对于已设计建成的机组若汽温超高限运行,将会引起上述设备超温强度降低甚至过热损坏,还会导致汽缸蠕胀变形,叶片在轴上的套装松弛,机组震动或动静摩擦,严重时使设备损坏。
所以,要通过运行调整严格控制汽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3. 汽温过低,如果是减温水量过大,可能在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排中形成水塞,管段内蒸汽不流通造成局部过热爆管。
对机组来说,由于蒸汽初参数降低,循环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严重时会造成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过大。
4. 若汽温突降,会在锅炉各受热面的焊口及连接处汽轮机的汽缸转子等部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甚至可能产生水冲击,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损坏事故。
综上所述,调整主、再热汽温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意义重大。
二.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要做好气温的调整,首先得了解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及影响趋势,正确把握了汽温影响因素,才能正确指导我们对汽温进行有效的调整,使汽温可控在理想范围。
总的来讲,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可以分成两部分,即蒸汽侧、烟气侧对汽温变化的影响。
下面就分别通过烟气侧和蒸汽侧两方面来分析这些因素对汽温的影响:1.烟气侧的影响因素:1)、燃烧强度的影响。
火电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汽温的主要调整方法
![火电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汽温的主要调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e81e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e.png)
火电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汽温的主要调整方法以火电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汽温的主要调整方法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电厂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汽温的调整方法。
一、主蒸汽汽温的调整方法主蒸汽汽温是指从锅炉中出来的蒸汽温度,也是火电厂发电的重要参数之一。
主蒸汽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因此需要对主蒸汽汽温进行调整。
1. 调整给水温度给水温度是指进入锅炉的水温度,它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主蒸汽汽温。
当主蒸汽汽温过高时,可以适当提高给水温度来降低主蒸汽汽温;当主蒸汽汽温过低时,可以适当降低给水温度来提高主蒸汽汽温。
2. 调整燃烧控制燃烧控制是指调整燃烧器的燃烧状态,控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蒸汽量。
通过调整燃烧器的燃烧状态,可以控制主蒸汽汽温的升高和降低。
3. 调整送风量送风量是指送进锅炉的空气量,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燃烧的强弱和蒸汽的产生量。
适当增加送风量可以提高燃烧强度,从而升高主蒸汽汽温;适当减小送风量可以降低燃烧强度,从而降低主蒸汽汽温。
4. 调整水位水位是指锅炉内水面的高度,它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蒸汽产生量和蒸汽质量。
当水位过低时,会导致蒸汽产生不足,从而降低主蒸汽汽温;当水位过高时,会导致蒸汽含水量过高,从而降低主蒸汽汽温。
因此,需要适时调整水位来保持合适的蒸汽产生量和质量。
二、再热蒸汽汽温的调整方法再热蒸汽汽温是指蒸汽在再热器中再次加热后的温度,也是影响火电厂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的重要参数之一。
再热蒸汽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因此需要对再热蒸汽汽温进行调整。
1. 调整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是指再热器的加热温度,它会直接影响到再热蒸汽汽温的高低。
当再热蒸汽汽温过高时,可以适当降低再热蒸汽温度来降低再热蒸汽汽温;当再热蒸汽汽温过低时,可以适当提高再热蒸汽温度来提高再热蒸汽汽温。
2. 调整再热器的水流量再热器的水流量是指水在再热器内的流量,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再热蒸汽汽温。
适当增加再热器的水流量可以提高再热蒸汽汽温;适当减小再热器的水流量可以降低再热蒸汽汽温。
过、再热汽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过、再热汽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f598216bd97f192379e932.png)
汽温特性——锅炉负荷变化时,过热器与再热器
出口蒸汽温度跟随变化的规律。(负荷对汽 温影响)
℃
1 —辐射式过热器 2 —半辐射式过热器 3 —对流式过热器
汽 温
额定汽温
本厂2*300MW单元机组,锅炉形式为亚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汽轮机形式为亚 临界、单轴、双缸、双排汽、中间再热凝汽式。 以此机组为例分析气温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汽温的调节方式
蒸汽侧调节方法 烟气侧调节方法
★各类汽温调节方式的基本要求为:
①调节范围广(60/70—100%负荷); ②调节惯性或延迟时间小,灵敏度好; ③结构简单可靠,维护工作量小; ④附加的金属消耗量和能量消耗量小;
⑤对电站循环热效率影响小。
蒸汽侧的调节,是指通过降低蒸汽的焓值来调
节温度。例如喷水式减温器向过热器中喷水,喷 入的水的加热和蒸发要消耗过热蒸汽的一部分热 量,从而使汽温下降,调节喷入的水量,可以达 到调节汽温的目的。
过、再热汽温变化的影响因素及 调节方法
—白文方
一 、过、再热汽温变化的影响因素
控制汽温的重要性,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
二、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调节方法
蒸汽侧和烟气侧调温方法与原理,汽温调节选择 原则。
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温度的锅炉受热 面部件; 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重新加热到额定再热温 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
汽温影响因素:锅炉的受热面设计时,规定了锅炉的 燃料特性、给水温度、过剩空气系数和各种热损失等 额定参数,但实际运行时由于各种扰动,不能获得设 计预定的工况,导致锅炉的蒸汽参数发生变化。
内扰—由锅炉设备本身的工作条件变化所引起,如受 热面积灰、结渣,烟道漏风等因素; 外扰—由锅炉外部的条件引起时,如用户对锅炉负荷 需要的变化随时间而变化。
主、再热蒸汽调节
![主、再热蒸汽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c0268d1195f312b3169a523.png)
① 来自高压加热器
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二次汽系统汽水流程:
②
来自高压缸
①省煤器
②炉膛
③低温过热器 ④屏式过热器 ⑤末级过热器 ⑥低温再热器 ⑨储水罐 ⑩顶棚过热器 ⑾包墙过热器
⑦高温再热器
⑧汽水分离器
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2 过热器系统
去中压缸 去高压缸
⑾ ⑩ ② ① ⑨
超临界直流炉的控制策略
• 压力控制是直流锅炉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压力 的变化对机组的外特性来说将影响机组的负荷, 对内特性来说将影响锅炉的温度。因为直流炉蓄 热较小,调门变化时引起的负荷变化较小,而且 压力变化较大,对机组的负面影响较大 ,所以国 外的资料中更推荐在超临界机组中采用机跟炉为 基础的协调方式,协调锅炉与汽机的控制。但是 在该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利用锅炉的储能 加快机组对负荷的响应。
分5级: 1. 2.
③
顶棚过热器 包墙过热器
⑤
⑥
⑧
3.
4. 5.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④
⑦
来自高压加热器
调温方式:
来自高压缸
1. 2. 3.
水煤比(燃料/给水比) 两级四点喷水减温; 左右侧喷水点可分别调节。
①汽水分离器 ⑥末级过热器
②顶棚过热器 ⑦低温再热器
③包墙过热器 ⑧高温再热器
④低温过热器
• 汽机扰动对锅炉的耦合特性:汽机调门开度变化 不仅影响了锅炉出口压力,还影响了汽水流程的 加热段,导致了温度的变化; • 锅炉燃料扰动对压力、温度、功率的影响:燃料 率增加,缩短了加热段和蒸发段,使压力、温度、 功率均增加; • 给水扰动对压力、温度、功率的影响:给水量增 加,加热段和蒸发段延长,推出一部分蒸汽,因 此压力和功率开始是增加的,但由于过热段的缩 短使汽温下降,导致功率和压力下降,汽温一段 时间延迟后单调下降稳定在一个较低温度上。
浅析锅炉主再热气温调整
![浅析锅炉主再热气温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0db5bdfb6294dd88d0d26b73.png)
是说锅炉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时,过热器的吸热量大于蒸汽所需要 的过热 量 ,这时就必须用减温水来降低蒸汽的温度 ,使之保持额定值 。当锅炉 负荷降低 时,由于一般锅炉 的过热器都接 近于对流特性 , 所 以汽温也将 下降 ,这时减温水量就要减少 ,如负荷继续 降低 ,则减温水量将继续减 少 ,直至减温水全部关闭。喷水减温在热经济上有~定损失 ,但 由于其 设备简单 ,操作 ‘ 便 ,调节灵敏 ,故得到广泛应用 。在过热汽温调节 中, 除了喷水涮 节以外 ,还有一些辅助调节手段 , 如利用改变燃烧 的倾角 、 改变上下排 喷燃器投停状况 、 改变配风1 - 况等来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 , 达到调节过热汽汽温的 目的。如当汽温高时 ,呵以采取使燃烧器 向下倾 斜 ,尽量投用下排燃烧器或 开大上排二次风等手段来降低火焰 中心 的温 度 ,从 而降低过热汽温。 ( 三 )再 热 汽 温 的 调 节 ① 改变火焰中心位置利用摆动式燃烧器上下摆动改变喷口倾角 ,以 及开大上排或下排二次风 ,均能改变火焰 中心存炉膛高度方 向的位置 , 从而改变炉膛 山口处的烟气温度 ,即改变了流过过热器和冉热器 的烟气 温度 ,从n 1 i 调节冉热蒸汽的温度 。②采用煳气冉循环能同时改变娴气温 度与炯气流量 的涮节蒸汽温度 的方法。用冉循环风机南省煤 器后部抽取 部分炯气送人炉膛 ,使烟气 的温度下降 、流量增大 ,这就能改变对流 受热面与辐射受热面的吸热比例 。 l 气冉循环主要用来调节冉热蒸汽温
浅析锅炉主再热气温调整
薛 亚 平
内蒙古大唐 国际托 克托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 内蒙古 托克托
【 摘
0 1 0 0 2 0
要 】为 了维持稳 定的汽温,并保持 规程规 定的汽温的高点,操作人员要掌握影响汽温变动 因素,根据锅 炉运行工况 的变动及时地做 出正确的
火电厂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
![火电厂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54fc1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火电厂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分析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火电厂的运行中,锅炉是主要的运行设备之一。
锅炉的主蒸汽温度以及再热蒸汽温度是锅炉运行的主要的指标。
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会受到负荷、压力以及水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锅炉的主再热汽温出现明显的变化,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同时增加煤耗。
因此,需要对于影响锅炉主再热汽温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更好地调整锅炉汽温。
该文分析了影响锅炉主再热蒸汽汽温变化的原因,给出了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引言在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中,特别是低负荷时,主再热蒸汽温度降低,将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一般情况下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相当于耗燃料0.2%。
对于10~25MPa、540℃的蒸汽,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将使循环热效率下降0.5‰、汽轮机出口的蒸汽湿度增加0.7‰。
这不仅影响了热力系统的循环效率,而且加大了对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侵蚀,甚至发生水击现象,以致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损坏事故,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正常运行中保证额定的主再热汽温,对于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尤为重要。
1影响锅炉主再热汽温变化的因素第一,燃烧强度的影响。
如果随着风量以及煤量的增加而燃烧强度增强的话,那么主汽压力就会上升,主汽温度以及再热汽温都会随着烟气量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燃烧中心位置的影响。
当炉膛的燃烧中心上移时,那么炉膛的出口烟温就会升高,导致炉膛上部的过热器以及再热器吸收的热量增加,从而使主再热汽温升高。
第三,燃烧煤质量的影响。
如果煤质差的话,维持相同的蒸发量就需要增加燃料量,而低质煤炭中的含水量以及灰分较高,大量的燃烧会导致炉膛的出口炉温降低,会导致过热器吸收的热量减少,汽温就会下降。
第四,风量大小的影响。
烟气量的大小受风量大小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过热器以及再热器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当风量增加时,汽温就会上升,相反,风量减少时,汽温就会下降。
汽温调节新版
![汽温调节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673aa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f.png)
高压以上锅炉多采用辐射与对流组合 式过热器。但若采用从辐射到对流逆流组 合方式,受热面就得采用昂贵旳高合金钢 作材料。若采用辐射到对流顺流组合方式, 既能有效地冷却管壁,又能在相同旳热偏 差条件下使蒸汽旳温升较小,大大改善了 辐射过热器旳工作条件。
国产大中型锅炉旳过热器系统多采用 混流组合方式,它是综合了上述两种组合 方式旳优点而形成旳。受热面旳组合模式 为:辐射-包墙管-低温对流(逆流)- 辐射-半辐射-高温对流(顺流)。 24
伴随锅炉参数提升,蒸汽过热器吸 热量旳份额相应增大,蒸发吸热量旳份 额相应减小。
高参数大容量锅炉旳过热器均由对 流、辐射、半辐射三种型式组合而成, 过热汽温旳变化较平稳,但仍具有对流 特征。
4
再热器旳汽温特征: 1)具有更明显旳对流特征; 2)受高压缸排汽旳影响,当负荷降 低时出口汽温比对流过热器下降得更多。 影响汽温旳原因还有: 1)炉膛过量空气系数; 2)给水温度; 3)燃烧器工况等。
5
三、汽温调整装置 锅炉必须要有调整汽温旳装置,才干 满足过热汽温,再热汽温旳运营要求。 对汽温调整装置旳基本要求: (1)汽温调整旳敏捷度,即调整惯性 和延迟时间要小; (2)构造简朴可靠; (3)汽温调整负荷范围大; (4)对热效率旳影响小; (5)节省钢耗。
6
汽温旳调整措施可分为:蒸汽侧调整 和烟气侧调整。
12
混合式减 温器在过热 器系统中旳 布置如图7 -21所示。
13
14
(四)烟气挡板调整汽温装置
烟气挡板调整汽温装置是用来调整再热汽温度。 它有旁通烟道和平行烟道两种,平行烟道又可分 为再热器与省煤器和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两种。
15
烟气挡板调整汽温装置旳原理是经过 挡板变化再热器旳烟气流量,使烟气侧旳 放热系数变化,从而变化其传热量,其出 口汽温随之变化。
浅谈再热汽温的调节(图文)
![浅谈再热汽温的调节(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0fbe843968011ca30091f0.png)
浅谈再热汽温的调节(图文)论文导读:当锅炉负荷降低、再热汽温降低时。
过热器挡板全开。
烟气再循环是指从锅炉尾部烟道抽出部分烟气回送至炉膛。
关键词:过热器挡板,负荷,烟气再循环1、分隔烟道挡板调温国内许多600MW机组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再热汽温的调节。
它的原理是,将烟道竖井分隔为主烟道和旁通烟道两个部分。
在主烟道内布置再热器,在旁通烟道内布置低温过热器或省煤器。
两个烟道出口均安装有烟气挡板,调节烟气挡板的开度可以改变流经两个烟通道的烟气流量分配,从而改变烟道内受热面的吸热量,实现对再热汽温的调节。
例如,当锅炉负荷降低、再热汽温降低时,可开大主烟道烟气挡板,同时关小旁通烟道烟气挡板,使流过再热烟道的烟气量增大,再热汽温升高。
烟气流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过热汽温,但如果旁通烟道的低温过热器热量占总过热热量的比例很小,这个影响并不大,并且可通过调节减温器的喷水量加以消除。
锅炉负荷变化时,需按一定规律操作两侧的调节挡板,以使流量与开度的关系尽可能接近线性关系。
图1是美国FW公司2020t/h锅炉再热器烟道挡板的开启曲线。
锅炉在额定负荷时,过热器挡板全开,再热器挡板开65﹪;负荷开始从额定值下降时,过热器挡板不动,再热器挡板逐渐开大,超过80﹪后进入不灵敏区,此时过热器挡板参与调节(关小),使调节的线性度改善。
按该曲线,锅炉从点火至汽轮机并网,再热器挡板是全关的,目的是启动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再热器,防止干烧。
图1 FW—2020t/h锅炉再热器调温挡板开度曲线2、摆动式燃烧器摆动式燃烧器是利用燃烧倾角的大小来变动火焰中心,改变炉膛出口温度与各受热面吸热量的分配,从而调节汽温的。
CE锅炉也同时用来调节过热汽温。
由于是靠改变炉膛出口温度来调节再热汽温,因此,采用摆动式燃烧器调温的锅炉,再热器的更多级布置于炉膛内或靠近炉膛出口,以增大减温幅度。
摆动式燃烧器的摆动范围通常在—30°~20°之间。
过高会增加飞灰可燃物,过低则冲击冷灰斗,易结焦。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调整技术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调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1ba0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d.png)
锅炉主汽温度控制调整技术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
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
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
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锅炉汽温调整:1锅炉机组运行中,应注意调整过热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应保持在485±5o C o2汽温变化时,应相应调整减温水量,调整时幅度要小,严禁猛加猛减减温水,做到勤观察、勤调整,防止汽温大幅度波动及减温器损坏。
3前后减温器应均匀投入,严禁只投入一台减温器运行。
4当汽温投入自动调节时,应密切监视汽温变化,如锅炉机组异常或自动调节失灵时应将自动调节切换为手动调节。
5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汽温变化:①锅炉负荷异常变化时。
②给水温度、给水压力异常变化时。
③安全阀动作时。
④水位过高、过低时。
⑤锅炉机组发生故障或燃烧不稳时。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
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应及时对燃烧进行调整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设法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在吹灰过程中出现汽温低时,应先停止吹灰;使汽温回升稳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吹灰。
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锅炉圈【ID:cfbl2315]分享锅炉知识,笑傲技术江湖!电厂锅炉运行必备公众号,运行调整、现象分析、事故处理、技术资料,一网打尽!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器后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
气温调节
![气温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fffad4c767f5acfa1c7cde9.png)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
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
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
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
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应及时对燃烧进行调整(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设法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在吹灰过程中出现汽温低时,应先停止吹灰;使汽温回升稳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吹灰。
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器后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
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
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机组滑停过程汽温调节的注意事项。
1、机组滑停以前必须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以关小减温器,可以使汽温在下滑过程中较好控制,使滑停过程顺利进行。
2、滑停过程中应尽量依靠减弱燃烧来使汽温下滑,不宜采取开大减温水的方法来下滑汽温,如汽温下降速度较慢或居高不下时,可以加大下层磨的出力减小上层磨的出力,或者停运上层磨,减少磨煤机的运行台数。
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开大上排二次风档板,关小下层二次风档板的方法使汽温下滑。
3、滑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火嘴集中运行,使燃烧稳定。
停磨前应先将磨的煤量减至最小,再停止磨煤机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调整原则
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
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和流过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烟气量,蒸汽侧的调整,是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再热汽温应以烟气侧进行调整,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再热器系统喷水减温只做辅助调整。
正常运行时维持锅炉侧主再汽温为538 土??C之间,主再热汽温偏差》14C,最大>????©
若锅炉主再热汽温》550 C时,减温水调整无效时,必要时应立即停止上层磨机运行,以降低汽温
当气温达到550°且仍有上升趋势时,应报机组长,值长,加大调整幅度,促使气温恢复至
正常值。
当汽温达到547—557°范围内,运行不能超过1 5min 。
主再热汽温达到565°运行15min 仍不能恢复至正常值或仍上升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汽温降至530°时,应及时调整,机组满负荷时,降510°应减负荷运行,在减负荷过程中
如有回升趋势应停止减负荷,汽温每降低1°减负荷5mw,450°负荷应减到0,降至430° 仍不能恢复时应打闸停机。
正常运行时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调整应由自动装置完成,自动投入时加强监视。
发现异常,事故时及时解列自动,手动调节汽温。
过热器和再热器喷水管路中闭锁阀是用于喷水不流入汽轮机,以免损坏汽轮机的叶片,当锅炉主燃料切断MFT 时,降闭锁阀关闭。
锅炉负荷小于20%??- ?????时?,降闭锁阀关闭
当喷水调整阀开度不大于5%时,才能将闭锁阀开启
主再热汽温最高不允许超过546°,546—552°一年累计不超过400 小时,主再热汽温不允许在15min 内由额定汽温升至566°或下降至510°,否则停机,超过566°一年累计不超过80小时,15min 内快速波动一年不超过80小时。
主再热主气门前温差达42°,最多可运行15min,否则应停机且4小时内部能发生两次。
减负荷时,主再热汽温之差》28°,最高时》42°,这种情况仅限于再热低于过热,机组空载时,主再热汽温差不超过83°
主汽温的调整
1 、过热蒸汽温度调整分三级调整,第一级在前屏入口作为粗调,第二级喷水在后屏过热器入口,第三级喷水在后屏和末级过热器之间。
设计容量:第一级喷水量约总喷水量的2/3,第二级与第三级喷水量约占总喷水的1/3. 第一级喷水调整后屏过热器出口温度, 第二级喷水
调节后屏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 第三级喷水作为对高过出口汽温的细调, 一级喷水主要通过降低前屏入口汽温来控制后屏壁温不超。
2. 调整汽温时,应合理使用各级减温水,特别应注意减温水压差的变化,确保各受热面不超
温,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前汽温不超过设计值, 后屏过热器出口汽温不超过设计值, 末级过热器出口汽温在538±5°,之间,过热器减温水总量不超过主汽流量的10%
3. 使用减温水时,减温水流量不可猛开猛关,要注意给水压力,减温水量和减温器前后温度的变化,防止汽温急剧波动
4. 汽机高加退出时,过热器温会升高,应及时调整燃烧和减温水量,控制汽温在规定的范围内,当高加投入时,操作相反。
5. 煤粉变粗,炉膛总送风量增加,炉膛炉低漏风增加,启动上层制粉系统,增加上部燃烧器
的出力,关小上部二次风,燃烧倾角上摆均会引起炉膛火焰中心上移, 过热气温升高, 应及
时调整减温水量,控制汽温在规定值,反之汽温下降操作相反。
6•主汽温度高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大减温水量,并观察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
②降低火焰中心
③加强水冷壁省煤器的吹灰
减小一次风量或适当增加负荷
在燃烧完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过剩空气量,或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上层二次风量,
小下二次风量
将上层燃烧器切换为下层火嘴运行
7•主汽温度低调整应依次采取下述措施:
①关小减温水,并注意减温后温度的变换情况
②适当提高火焰中心
③加强过热器吹灰
④适当增加燃烧,提高热负荷
8•下列情况对气温影响较大,应注意及时调整:
①锅炉启动停止时
②入炉煤质变化时
③启动停止或切换磨煤机时
④投,切换高加及给水温度变化时
⑤燃烧不稳定时
⑥煤粉细度变化时
锅炉吹灰,除焦或排污时
辅机故障时再热气温的调整
再热汽温的调整主要靠摆动燃烧器来调整,喷水作为保护手段,事故喷水设在再热器入口的
管道上,只用依事故状态时用,微量喷水调节再热汽温
汽温低时,应加强再热器部分吹灰。
汽轮机甩负荷时,为保护再热器应及时投入旁路系统,
高加突然解列,要严防再热甩汽温。
通过燃烧调整过热器汽温时,也一定要注意再热汽温度的变化。
汽温高的危害:加快承压部件,主蒸汽管道,气机主气门,调节级叶片,气机内缸等相关设备发生蠕变加快,甚至过热器爆管变形,使气机做功能力下降,降低,气温低的危害;造成汽轮机水冲击,末级叶片水蚀,热应力增加。
在此处键入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