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家乡的桥 3教案 语文A版
《家乡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观察和调查,培养学生对桥梁的认知和理解;(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桥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桥梁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座熟悉的桥梁进行观察和描述;(2)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桥梁的类型、结构和设计原理。
四、作业布置:1. 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其他桥梁,了解其特点和结构;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桥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和分析各种桥梁的类型和特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小组合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建设的关心;(2)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家乡的桥》的教案
《家乡的桥》的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桥》,通过展示一些家乡的桥梁图片,让学生对桥梁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家乡的桥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桥梁的名字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桥梁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二章:家乡桥梁的分类和特点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桥梁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梁桥、拱桥、吊桥等。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家乡桥梁的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观察一些桥梁的图片,分析它们属于哪种类型,并说出其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桥梁的设计和建造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关系。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三章:家乡桥梁的故事和传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故事和传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桥梁的故事和传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家乡桥梁的故事和传说。
2. 让学生听一些桥梁的故事和传说,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桥梁故事和传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以及他们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四章:家乡桥梁的保护和利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保护和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桥梁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家乡桥梁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2.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 组织学生进行桥梁保护和利用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桥梁模型、参观桥梁等。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他们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桥梁。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桥梁建筑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家乡桥梁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家乡的桥》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2. 家乡桥梁的图片、地图等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桥梁的名字和特点,引出本课的主题《家乡的桥》。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家乡的桥梁。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感受。
(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
4. 写作练习:(2)教师批改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运用练习。
(3)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其他桥梁,与家人分享。
2. 拓展作业:了解我国著名的桥梁,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2. 课文朗读和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家乡的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流利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家乡的桥》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桥梁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2)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表达家乡桥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桥梁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家乡的桥》的PPT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家乡桥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家乡的桥》。
(2)收集有关家乡桥梁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相关家乡桥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家乡桥梁资料,增加学生对桥梁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家乡的桥》。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通过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桥梁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桥梁的短文。
(1)完成生字词练习。
(2)完成课文内容的相关问题思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短文写作等方面。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家乡的桥 3PPT课件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作业: 介绍我们家乡的桥,可以画
幅画,也可以写一篇短文。相信 我们的家乡在你的作品中也是美 丽而可爱的。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隶书
草书
篆书
楷书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跟外婆 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 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 婆讲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 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 一条船!
家乡的桥真使人(
),
我们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 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 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 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
过户桥 单拱桥
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 块石板搁中间,把两户人家 连起来。
最漂亮、最气 派的数单拱桥, 桥洞和它的倒影 连成一体,像个 很大很大的圆月, 两边的几十级石 阶形成个大大的 “八”字,一对 对石狮子雄赳赳 地屹立在石柱上。
最漂亮、最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 的倒影连成一体,像个很大很大的圆月,两 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大的“八”字,一对 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
夜里,你撑只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 会使你以为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过户桥 单拱桥
三拱桥嵩山作
唐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 A 版四年级上册:《家乡的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 个生字(包括1 个多音字“劲”),练习写8 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4. 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桥、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感悟、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教学准备1. 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一篇文章——《家乡的桥》。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参考认字表认识。
(2)读读想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记号。
(3)联系全文考虑: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2. 小组内交流自读体会。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
1.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局部重点学习。
学习提示:(1)读一读这一段。
(2)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1. 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些词语?2. 围绕“家乡的桥”,学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内容。
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自主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可以出示辅助课件,相机谈话,指导朗读、训练朗读、启发考虑。
如“桥名”一自然段:(1)学生念桥名。
(2)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3)师:和唐诗有关的桥是什么桥?(如意桥)有谁知道王维的这首诗?出示王维的《归嵩山作》。
学生自读鼓励学生课后找到这首诗学一学。
(4)出示桥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念桥名。
语文A版语文四上《家乡的桥》word教案
五、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收获?
个人设计
板
书
设
计
小桥多
家乡的桥造型多
名称美
乐趣多
教
学
反
教
学
过
程
4、作者写桥的造型美,用哪一个词语概括?
5、家乡的小桥,不但造型美,名称也美极了!都有哪些桥名呢?
6、桥的名称多,名称的来源也各不相同。都有哪些来源呢?
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
要求:汇报时声音要洪亮,表情要大方自然。
四、强化训练,反馈矫正
填空
课时教学计划
四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第节
课题
5、家乡的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2—2
教材
分析
本课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作者怀着真挚的感情,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童年生活带来无限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含义,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学会新知
朗读课文,感悟理解,讨论交流。
小组内按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句子意思,概括一下家乡的桥具有哪些特点?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提高对本土文化的关注。
3. 通过对家乡桥梁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 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3. 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类型与特点、保护与传承。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原理、本土文化在桥梁建筑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直观了解桥梁的类型与特点。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桥梁,分析其历史与文化背景。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桥梁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参与桥梁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分析其设计原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建议。
5. 动手实践:分组制作桥梁模型,展示成果。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桥梁类型与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桥梁保护与传承的认识和提出的建议。
4.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3. 桥梁设计原理的讲解资料。
4. 桥梁模型制作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第二课时:讲解家乡桥梁的类型与特点。
3.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家乡桥梁。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家乡桥梁的保护与传承。
5.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并提交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查阅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家乡桥梁的资料,增加对家乡桥梁的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查阅的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乡桥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桥梁,分析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乡桥梁的意义。
4.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讲解,强化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引入家乡桥梁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布置学生查阅关于家乡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查阅的资料,从多角度认识家乡桥梁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桥梁,分析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5.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讲解,强化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2. 设计一份关于家乡桥梁的宣传海报,展示家乡桥梁的魅力。
3. 建议家长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加深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亲身体验桥梁的历史韵味,加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
2. 开展桥梁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家乡桥梁的认识程度。
《家乡的桥》课文教案
《家乡的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家乡的桥》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等方式,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培养对桥梁建筑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口语表达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 对桥梁建筑特点的描述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家乡的桥》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桥梁建筑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家乡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和书写。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桥梁的看法。
6. 观察与描述:教师展示桥梁的图片或视频,学生观察并描述桥梁的特点。
学生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描述。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桥梁的特点和意义。
学生展示自己对桥梁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对桥梁的理解和想象。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生字词的复习和默写。
学生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观察和描述,下一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展示等。
2. 生字词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传统文化、传承历史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家乡桥梁的相关资料,了解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桥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增加对家乡桥梁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家乡桥梁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写一篇关于家乡桥梁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邀请家长参与,了解家庭所在地区的桥梁情况,共同完成一份桥梁调查报告。
阅读课《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知道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家乡桥梁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家乡的桥》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桥梁的特点和作用。
3.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和表达桥梁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家乡的桥》,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家乡桥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桥梁的形状和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桥梁的观察和感受,互相交流和借鉴。
5. 表达与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家乡桥梁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
2. 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作文来评估。
3.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作文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家乡的桥》2. 桥梁图片3. 作文纸张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
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家乡的桥》文本2. 桥梁图片及视频资料3. 作文评价标准4. 教学多媒体设备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桥梁的特点和记忆中的桥梁。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家乡的桥》,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回答关于桥梁结构、历史和文化相关的问题。
4. 感悟桥梁之美: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中所描述桥梁的感悟和想象。
5.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桥梁的短文。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感受家乡桥梁的特色和魅力。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种类和特点2. 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3. 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4. 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5. 参观和实践环节:分组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构造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
2. 视频播放法:观看桥梁建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桥梁,亲身体验桥梁的魅力。
4. 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桥梁的设计原理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桥梁模型或图纸,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地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
2. 讲解:介绍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结构和设计原理,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3. 实践:分组观察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构造和设计,学生可以尝试绘制桥梁图纸或制作桥梁模型。
4.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分享参观和实践的感悟。
5. 总结: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感受,强调关注家乡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家乡的不同桥梁,并描述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解释桥梁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原理。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家乡桥梁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
4. 学生能够理解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5.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对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兴趣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桥梁工程师或历史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桥梁的建筑技术和历史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桥梁设计比赛,鼓励他们创新和实践。
3. 开展桥梁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镜头记录家乡的桥梁。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2、: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相衬相映”等词语的意思。
3、深入研读课文,
4、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5、感受家乡的美丽,
6、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读出美。
4、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运用各种字体书写的题目,并询问学生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齐读课题。
(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字体,为下面文章的学习埋下伏笔。
(2)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看录相感受美国:先让学生看课件(江南水风光片并配上课文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美在哪里?看到这么美的地方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1、读准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学设计】《家乡的桥》(语文A版)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家乡的桥》是语文A 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感人的记叙文。
作者离开在江南水乡的家乡多年,在时间流逝中常常怀念家乡的人情景致,其中家乡的桥最让人难以忘怀,从桥的造型,名字和童年的乐园这些描述中,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家乡的桥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和曾经的欢乐经历,读来使人感动。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桥的深深喜爱和怀念,更是对家乡的眷恋这一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借助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三学一拓”的教学模式来品味课文中的描述,结合课件和阅读讲述创设一定的情景,带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并能用朗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离开家乡后回忆想念的心情,唤起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品味课文中的描写内容,把握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情,用朗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心情,培养同学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离开故乡江南一别就是几十年,每次与朋友谈起江南,故乡的人、故乡的景,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尤其是家乡的桥,于是他便提起笔来写下一篇文章——《家乡的桥》。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家乡的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再自读。
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读想想: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笔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记号。
(3)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2、检查初读情况。
(1)我会读:出示生字词gēzhōng jiān sì zhīzáo jiùsǎo mù搁中间四肢凿就扫墓shí bǎn qì pài pó po niáng niang石板气派婆婆娘娘yán rèxià qígào sùcāi mí炎热下棋告诉猜谜多音字:jìng(刚劲雄健)劲jìn(劲头)不同形式的拼读。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家乡的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培养学生的乡情教育。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对桥梁建筑特征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种类与特点2. 桥梁的建筑工艺与技术3. 家乡桥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4. 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5. 实践活动:参观家乡桥梁,进行桥梁设计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桥梁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桥梁,了解其特点。
2. 讲解法:讲解桥梁的建筑工艺、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开展桥梁设计比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桥梁,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
3. 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桥梁,让学生亲身体验。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桥梁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梁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建筑工艺及文化价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描述桥梁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合作探究的情况。
4. 学生对桥梁保护与传承意义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书籍、资料,以便学生查阅。
3. 安排实践活动,如参观桥梁、桥梁设计比赛等。
4. 准备评价工具,如评分标准、作业模板等。
八、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桥梁的种类、特点等。
2. 书籍、资料:提供更多关于桥梁建筑、历史、文化的知识。
3. 实地资源:利用家乡的桥梁作为教学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
4.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在线资料,拓宽视野。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家乡的桥》词以组成动宾结构的词组。
3、能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环境中的意思,体会用词要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五节。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用词要准确。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课时课时要求: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等词语意思。
2、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3、初步理解江南桥多的原因,造型和名称的特征,作者把家乡桥称作“我们的乐园”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大桥。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与桥有关的课文,题目叫(板书) 家乡的桥2、齐读课题3、审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二、预习课文。
1、生字组词。
2、查字典,理解预习3的词。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字组词。
注意读音,组词是否正确。
2、理解词意。
①缀——连接,组合。
课文指石阶一阶一阶连接上去。
②撷取——摘取。
课文指如意桥的桥名是从王维的诗句中摘取而来的。
③刚劲雄健——强劲有力。
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体强劲有力。
④飘逸潇洒一一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
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
3、通读课文,了解各节的大意。
①故乡江南的小河多。
(板书:河多)②小桥的数量多。
(板书:小桥多)③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板书:造型多)④小桥的名称美,来历多,字体各不相同,关于小桥的故事多。
(板书:名称美)⑤小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是孩子们的“乐园”。
(板书:乐趣多)⑥作者最忆家乡的桥。
(板书:忆桥)四、根据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故乡江南的小河多。
第二段:(2—5)介绍故乡小桥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最忆家乡的桥。
五、练习读课文。
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查字典作业。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每词抄四遍。
3、读课文三遍。
板书:河多小桥多1、家乡的桥造型多名称美乐趣多忆桥第二课时课时要求:1、学习课文1——3节,重点训练学生分三步体会用词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家乡的桥
教材分析:
《家乡的桥》是一篇怀念家乡的散文,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回忆小桥给自己童年的生活带来的无限情趣,表达了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1.2写写了江南水乡的特点:小河多、小桥多。
第3-5节从造型奇、名称美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几方面具体介绍了家乡小桥的特点。
第3小节写“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
开头的中心句概括了桥“千姿百态”的特点。
作者先描写了最简单的过户桥,接着描写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单拱桥。
这两种桥各有各的特色,描写的时候一略一详。
作者只介绍了两种桥,却说小桥“造型千姿百态”,看似矛盾的地方就愈能引起思考,文中的三个“最”字说明作者抓住了家乡桥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桥来介绍,体会这种抓典型介绍的方法。
这4节写了桥的名称充满情趣,由桥名来历各不相同转而谈论桥名字体各具特色,“或篆或隶或楷或草”可以看出字体的种类很多。
第5小节写了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
这句话先概括了家乡小桥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再通过从桥的不同方位——桥头、桥面、桥边、桥洞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第6小节“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在文末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自主理解生字新词,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理解“搁”“飘逸潇洒”的意思。
2.能把握课文结构,了解文章“抓典型”及“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
纠正读音
二、导入
1.师:有一位作家,叫刘秋思,他的家乡在江南的绍兴,虽然阔别家乡已有几十年,但他仍剪不断思乡的情结,他常常想起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小镇,故乡的小河。
出示句子:我的故乡在江南。
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师:你读出了什么?
指导朗读:
(1)(小河多)是啊,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的美誉
(2)(故乡情)一个“血脉”一声“母亲”道出了作者连着心,牵着情,一辈子割舍不了的故乡情
(3)再读这段文字
2.师:故乡的小河长,小桥多,桥是水的眼睛,桥是水的灵魂,江南的美景是自然少不得桥的。
出示句子:小河长,小桥多。
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如果提着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师:家乡的桥连街接巷,五步一蹬十步一跨,可谓“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它与乡亲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桥,构成了家乡一道特殊的风景,所以作者每每回忆家乡,都会想起家乡的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出示课题)
三、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随着作者浸润了乡情的笔墨去看看那一座座家乡的桥。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家乡的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交流
3.根据回答板书:造型名称乐园
4.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几个特点吗?
3.4.5小节段首的句子是总起句,作者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描绘,让记忆中的桥鲜活在我们眼前。
我们就循着作者的笔触,先去欣赏桥的造型吧!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开火车认读):
搁、缀、屹立、撷取、凿就、雄赳赳、千姿百态、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相衬相映、穿梭其间、或篆或隶或楷或草
二、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家乡的桥的(板书)造型多名称美是乐园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第三节,指名读,介绍了几种桥?
2.出示“过户桥”。
过户桥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
句中哪个字体现出来(搁)
不需要名家设计,不需要能工巧匠,就这简单的一搁,就连接了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因河而断的路因桥而通了。
(齐读)
3.出示“单拱桥”。
指读,这单拱桥给你什么感觉?(气派)能读出这种气派吗?
“缀”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试试。
连,连接,连接得怎么样?和过户桥相比,这横卧水波之上的单拱桥的确显得雄健厚实,气派美观多了。
4.家乡的桥,作用不只在于交通,更在于观景。
想象一下,故乡那宁静的夜里,月华泻地,河岸上闪着点点灯火,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
你撑着小船划过这漂亮的单拱桥。
给你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这是梦境仙境中才有的美啊!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桥。
5.再读第3小节,作者说家乡的桥千姿百态,但是第三节却只介绍了两种桥,这是为什么?
作者在具体介绍桥的千姿百态造型时,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中间的种种任你想象!
6.师生合作朗读第3小节。
四、分组学习第4.5小节(发放学习单)
五、交流汇报第4节
1.绍兴的桥,不仅构造别致,千姿百态,而且桥名也优雅富有情趣,读读第四小节,桥名美在
哪里?
2.指导朗读
(1)来历
引读。
家乡的桥的名字或雅或俗,寄托了家乡人对生活美好愿望。
桥名还美在哪里?
(2)字体
出示字体,欣赏。
理解“飘逸潇洒、刚劲雄健”,体会“相衬相映”,这桥有了墨痕书香点缀,平添了几分情趣,更透出了江南水乡悠悠的文化韵味。
(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们也坐上外婆的乌篷船,去欣赏桥,听听桥的故事吧。
3.师配乐介绍桥
题扇桥:相传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位穷苦的老婆婆在此卖六角扇,生意清淡,就在老人的扇上题了词,人们于是竞相争购,这桥故名“题扇桥”。
其余由学生介绍。
4.每一座桥名都镶嵌着美丽的传说,每一座桥名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当我们把它们联袂而成一体时,这不就是一本用桥写成的书吗?信手一翻,就是一段关于家乡的文字啊!它记载着家乡的历史,传承着家乡的文化,难怪作者最爱家乡的桥!
六、交流第5小节
1.家乡的桥没的不光是桥本身,就连桥上桥下,也是一幅幅怡人的画卷,打开它,思绪便把作者带回了童年。
2.填空: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在()下棋猜谜讲故事;可以在()比跳水、练胆量;可以在()钓鱼摸螺蛳;还可以从()里捉毛蟹,真是有趣极了!
3.师生共读这一节,思考:你感觉到什么?
老师真的希望带大家去这个地方,因为这是名副其实的乐园。
总结:
师生配合朗读最后一小节
忆不完的家乡,忆不完家乡的桥,千言万语化作这一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黛瓦粉墙,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风景,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悠远丰厚的江南历史文化,还有外婆那一船讲不完的故事,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家乡的桥另一头连着遥远却鲜活,充满着快乐的童年时光,我怎能不——“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故乡啊,我那千丝万缕,挥之不去的殷殷乡情,都化成这一句——“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板书设计:
造型多
5 家乡的桥名字美长相忆
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