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_基础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一、字音·字形百舸争流挥斥方遒浪遏飞舟怅寥廓携寥寂颓圮(杞人忧天)难过(倜傥)彳亍漫溯斑斓(谰言)繁衍(搪塞)青荇波折笙箫(冷清)涟漪徘徊檐头瓦菲(微薄)火钵虱子叱骂门扉腼腆掐死贻笑麦糟( zao)氾南缒阙(阕)戮(戳、截)瞋(滇、嗔)忤视拊心药淬变徴(微、徽)拜见玉玦目眦尽裂飨士卒刀俎(诅咒、沮)樊哙(刽、脍)鲰生谬论(绸缪)零落(廖)桀骜清洗不惮平和(雾霭)迟疑惊诧(叱咤)殒身不恤赁屋浸渍舔舐揪斗作揖(辑、缉)熬煎踉跄(栅、珊)解剖戊戌(戍)叱咤激亢酣畅蓟北涕泗箜篌绝然不一样(炯炯有神)凝重徐徐撰写凋零祈祷恶梦窒息婆娑猪猡周密骷髅荤腥打盹弄堂皮辊水门汀璀璨足趾拷绸契约同情吮吸耸入云天九宵橘子州乾坤翌年酝酿横亘修葺彘肩卮酒二、有关成语风华正茂:指点江山:五彩缤纷:满目悲凉:风范才干正盛。
指点,议论;江山,国家大事。
多种颜色纷呈。
充满视线的所有是悲惨冷淡的景象。
室徒四壁:尤言室内空无一物。
比喻贫困。
捶手顿足:形容特别焦虑,沮丧或极度伤心的样子。
因人成事:长歌当哭:依赖他人办成事情。
愿意指用写文章取代呜咽;当,看作。
切齿拊心:怒气冲天:咬牙捶胸,极端怨恨貌。
头发倒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
危在朝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露。
与众不一样:殒身不恤:沉着自在:平和可亲:比喻事情不平时。
牺牲生命也不管惜;殒,死亡。
不慌不急,沉稳沉着。
平和愉悦的神情让人感觉很容易亲密。
提心吊胆:身不由己:形容特别惧怕。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博闻强识:屏息以待:惊慌万状:不假考虑: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克制呼吸来等候。
十分惊慌的样子。
没有经过思虑,形容说话做事快速。
横七竖八:生杀予夺:耸入云天:半死不活:纵横凌乱的样子。
指帝王掌握生杀奖惩大权。
高高的插入青天。
形容没有精神,没有生气的样子。
咽苦吐甘:惊心动魄:忍气吞声:得寸进尺:谓母亲身己吃粗劣食品,而以之深。
①,动人心魄,激感人心②,谓令人十分惊惊惧怕。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高一必修1知识点小结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秦逢(páng)孙夫(fú)晋,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三、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四、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3(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4(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5(敢以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6(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晋惠公(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状语后置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1(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1是学生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册,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必修1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文学的概念:文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之一,通过语言艺术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2.文学的分类: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又可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现代文学又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等。
3.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按照构成形式、内容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一种作品类型,如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等。
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的汉语文学体裁,有一定的古雅和庄重之美,包括古文常用的文体特点、词语特点以及句式特点。
2.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包括理解古文的字义、熟悉古文的词义、理解古文的句法以及把握古文的思想和主题等。
3.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积累古文词汇、模仿古文写作、多读古文名篇以及培养独特的古文写作风格等。
三、现代文阅读和写作1.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形式,相较于古代文言文而言,现代文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更加自由灵活。
2.现代文的阅读:包括理解现代文的字面意思、理解现代文的修辞手法、理解现代文中的符号和象征等。
3.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四、古诗词和现代诗的赏析1.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通常由五言、七言或其他字数构成,形式上要求和声韵格律,内容上常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个人情感。
2.古诗词的赏析:包括欣赏古诗词的艺术特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解读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等。
3.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是近现代以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形式上不拘泥于五言或七言,内容上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4.现代诗的赏析:包括欣赏现代诗的艺术风格、理解现代诗的暗示和象征、解读现代诗中的意义和价值等。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
1. 现代文。
-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如“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等,要准确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字义。
- 词语辨析,像“遏制”与“遏止”,“遏制”着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阻止。
- 文学体裁与手法。
2. 文言文。
- 实词虚词。
- 常见实词,如“爱”有“爱护”“喜爱”“吝惜”等义项,在“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是“吝惜”的意思。
- 虚词“之”的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指代“我”)、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相当于“的”)等。
- 句式。
-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
二、数学。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列举法(如A = {1,2,3})、描述法(如B={xx>0,x∈ R})来表示集合。
- 集合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当A⊆ B且B⊆A时,A = B。
- 真包含关系:A⊂neqq B表示A是B的真子集,即A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
- 集合的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例如A = {1,2,3},B={2,3,4},则A∩ B = {2,3}。
- 并集A∪ B={xx∈ A或x∈ B},对于上述A和B,A∪ B={1,2,3,4}。
- 补集,设全集为U,A是U的子集,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暑假预习)
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知识(1)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通“至”,达到)(2)古今异义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高一必修一语文必备知识点特殊句式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这一格式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2. 字词积累。
- 橘子洲(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 róng)方遒(qiú)3. 诗歌内容。
-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通过“看”字总领,描写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群山,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江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动物,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景图。
- 下阕回忆往昔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青年革命者的形象。
4. 艺术特色。
- 意象壮美。
选取了山、林、江、舸、鹰、鱼等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意境。
- 情景交融。
上阕的景为下阕的情做铺垫,下阕的情又深化了上阕的景所蕴含的意义。
1.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的哀怨和孤寂,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2. 字词积累。
- 寂寥(jì liáo)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 ǐ)3.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但她又“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转瞬即逝,体现了诗人理想的迷茫和不可捉摸。
4.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的运用。
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
- 诗歌的音乐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规则,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基础知识
沁园春·长1、给加点字注音:分泌( )沁园春( )百舸( )崎岖( )拜见( )截止(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诅咒( )涣散( )......难过( )浓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防患未然: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葺房子门窗,比喻预先做好准备。
2、文学知识:沙全力( ).花蔓().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别体裁,发源于隋唐之际,流行于宋。
最先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以后渐渐与音乐分别,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款式。
词依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 字之内)、中调( 59-90 字)和长调( 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先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构造格式同样。
不一样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一样的规格。
雨巷1、给加点的字注音:寥寂( )徘徊()...意在言外 ()按捺()..势不可当 ()奢侈(..2、成语彳亍( )颓圮( )舷梯( )....坚毅木讷 ()方凿圆枘()..)装腔作势()繁衍()..熟练( )绝壁勒马( )...静谧()猕猴()..寻衅().绝壁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沿实时清醒回头。
意在言外:比喻话中有话。
青荇( )长篙()..( )晦朔().再别康桥蒿里行( )枯槁( )浮藻()缫丝()漫溯.....斑斓()阑干()波涛()笙箫()萧瑟().....大堰河—我的保姆1、字音大堰河()波折()火钵( )腼腆()冰屑( )凌侮( )责骂().........团箕( )赐予()碾了三番()...2、字形大堰河 / 消声匿迹凌侮/不厌其烦责骂/惊诧红漆/膝盖展转/碾了三番3、词语腼腆不安:形容不好心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血聚会的欢喜。
4、文学知识艾青 (1910-1996) ,原名蒋海澄,现代着名诗人。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笔记整理一、课文重点知识1. 《沁园春·长沙》(1)词牌知识: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等。
(2)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3)重点句子: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
2. 《雨巷》(1)作者介绍: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诗人。
(2)主题思想:通过对梅雨季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3)重点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二、文言文重点知识1. 《烛之武退秦师》(1)通假字:如“无能为也已”中的“已”通“矣”。
(2)词类活用:如“晋军函陵”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一词多义:如“之”在文中有多个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
2. 《荆轲刺秦王》(1)重要实词:如“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中的“谒”是拜见的意思。
(2)古今异义词: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穷困”是古今异义词,需要理解其在古代的含义。
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默写1. 文学常识:了解并掌握必修一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如《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等。
2. 名句名篇默写:熟练掌握并默写必修一中的名句名篇,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重点句子等。
四、作文训练重点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并能熟练运用。
2. 议论文写作: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如立论、驳论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3. 话题作文训练:针对话题作文进行训练,掌握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法。
4. 材料作文训练:针对材料作文进行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
高一上册语文必记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必记知识点一、古代文学史1.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文言文为古代汉族的书面语言,特点是以古代官方文书和经典著作为原体,由于历史问题,语法和词汇有别于现代汉语;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更贴近现代人的表达方式。
2. 古代文学时期划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3. 古代文学流派:诗、词、赋、曲、小说等。
4. 古代文学名篇:《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
二、现代文学史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超越,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观。
2. 现代文学流派:白话小说、新诗、新文学、报告文学、话剧、电影、电视剧等。
3. 现代文学名篇:《呐喊》、《狂人日记》、《骆驼祥子》、《茶馆》等。
三、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语句。
例: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2. 夸张与反语: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过度描述,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反语则是说话人与实际意思相反的修辞手法。
例:这本书重得要死!3. 对偶与排比:对偶是通过对语句的结构进行对称安排来形成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修辞手法;排比是将同类型的词语或短语按照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抒情。
例(对偶):春日正宜眠,秋风忽来吹。
例(排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四、辞章文体1. 论述文体:主要包括议论文和说明文,通过作者的客观陈述、论证和举例等方式来表达观点。
2. 记叙文体:主要包括小说、散文和传记等,通过作者的叙述、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来展示一个故事或事件。
3. 描写文体: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等,通过选择具体的词语和丰富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形象。
五、修辞手法1. 平铺直叙: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事实,让读者一目了然。
2. 隐喻:通过一种事物暗含另一种特定含义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汇总高三语文必修一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是学生在高三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三语文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古代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形式刚正,词藻丰富,修辞手法多样。
2.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结构:明确的开头、详实的中间部分和得出结论的结尾。
3. 古代文言文的分类:记叙文、议论文、诗歌、骈文等。
4. 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倒装等。
二、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
2. 古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诗经》、《楚辞》、《论语》、《红楼梦》等。
3. 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家:平调、七言绝句、辞章、唐诗、宋词等。
三、现代文学常识1.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文学的诞生。
2.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鲁迅、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
3. 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
四、诗歌鉴赏1. 诗歌的特点:以感情为中心,表现思想和情感,运用韵律和修辞手法。
2. 五言绝句:构成、韵律和意境。
3. 七言绝句:构成、韵律和意境。
4. 其他诗歌形式:古体诗、现代诗、民歌、近体诗等。
五、散文鉴赏1. 散文的特点:自由散漫,言辞通俗,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2. 议论文:主题鲜明,提出观点并论证,结构紧凑。
3. 游记与骈文:以描写地域风情和展示才华见长。
六、小说鉴赏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故事性强,人物塑造生动,情节紧凑。
2. 传统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
3. 现代小说:鲁迅的短篇小说、沈从文的长篇小说等。
以上是高三语文必修一的知识点汇总,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语文学习,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的特点:文辞精炼、字音丰富、形式严谨、句式繁复。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抓住关键词,理清逻辑思路。
2.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先整体把握,了解文章的大意;注重词语的解释和词义的推测;注意句式的分析和修辞的手法。
3.常见的文言文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反问等。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美。
二、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的特点:语言简洁明了、表达直接、思想内容鲜明。
2.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先整体把握,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注意段落的逻辑关系,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注重细节,抓住关键信息;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体验以及文化内涵。
三、写作技巧1.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表达、条理清晰、语言得体、意思连贯。
2.写好记叙文的要领:确定主题、把握情节的起承转合、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描写手法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3.写好议论文的要领:明确立论、分析事实、论证观点、引用例证,树立作者的权威性。
4.写好应用文的要领:开头点题、列举事实、提出建议、注意语言简练。
四、作文评分标准1.内容要求:考查对话题的理解、立意是否明确、论述是否有逻辑性、是否观点独到、是否具备实用性。
2.结构要求:要注意段落的过渡、章节的布局、对比的安排、总结的归纳。
3.语言要求:要注重语言的得体、表达的准确、词语的丰富、修辞的巧妙。
五、诗歌鉴赏1.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音乐性强、意象丰富、抒情性强烈。
2.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注重诗歌的艺术结构、感受诗歌的意境、分析诗人的人生感悟。
3.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形式多样、语言简洁、自由表达。
4.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注重诗歌的形式变化、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度的思想表达。
六、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达到强化形象、增强感染力的目的。
2.夸张: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以突出特点或产生特定情感。
3.对偶:用对立的词语或句子来形成对比,以突出事物的特性。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语文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能否在后续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基础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课程中,涉及了多篇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
同学们需要熟悉《诗经》、《楚辞》、《论语》、《老子》等经典著作,并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通过对这些文学经典的学习,能够拓展同学们的思维视野,培养其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修辞手法则是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一种工具。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同学们需要掌握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修辞问答等。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文章的表达力也能更加突出。
三、文学常识的积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课程不仅仅涉及文字和语言的学习,还包含了大量的文学常识。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熟悉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家,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这些文学常识的积累将为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提供有力支持,使其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四、词语的辨析和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准确的词语使用不仅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地传达意思,还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学习中,同学们需要学习和辨析各种常用词语的意思、用法和搭配,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运用。
通过对词语的学习和应用,同学们的词汇量将得到扩充,写作能力也会有显著提高。
五、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同学们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并借此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同时,也需要进行各种写作训练,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知识点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古老的书面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双音节平仄格律,具有韵律美。
- 注重字句的紧凑和简练,避免冗长和啰嗦。
- 使用较为复杂的虚词和句式,需要通过阅读掌握其用法。
2. 文言文的基本元素- 字:汉字是文言文的基本单位,需要熟练掌握常用字的义、形、音。
- 词: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独特,多为双音节词,需要通过词语记忆掌握。
- 句:句是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单位,包括四平、四仄格,需要按照音律准确朗读。
- 篇:篇是由多个句组成的完整语篇,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整体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的特点现代文是指使用白话文字的文学作品,相较于文言文,具有以下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 表达方式多样化,可以使用对话、叙述、描写等手法。
- 句式灵活多变,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 阅读策略- 精读:通过仔细阅读,把握每个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 泛读: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意和结构,为精读做准备。
- 阅读理解:通过读懂并分析文中的线索,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古诗文欣赏1. 古文的分类- 散文:古代的散文作品,常包含杂记、志怪、游记等形式。
- 诗歌:古代的韵文作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形式。
2. 古文的鉴赏- 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以便理解作品的内涵。
- 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包括对比、夸张、拟人等手法。
- 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体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四、写作技巧1. 议论文写作- 确定立场:明确自己对于论题的观点和立场。
- 提出论证理由:列举有力的论证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 引用例证:引用具体事例或权威的研究来加强说服力。
- 结束陈述:对论题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2. 记叙文写作- 描写细节:通过对人物、场景、心理等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
- 增加伏笔:在文章中适当穿插一些伏笔,增加情节的张力。
- 合理安排结构:文章应该有引子、承接、高潮和结尾,结构完整。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字词1. 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是中国的传统文字,每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结构特点。
汉字的结构包括:声旁、形旁、义旁、会意、形声、转注等。
2. 基本字词的组合汉字是由基本字和基本词组成的。
基本字是最小的书写单位,而基本词则是由基本字组合而成的,有的基本词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字。
3. 同音字、谐音词和多音字同音字指读音一样、意义不同的字。
谐音词指读音相似的词语。
多音字指一个字有几种不同的读音。
4.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指相似或近义的词语之间的用法和差异。
例如“上路”和“走路”、“诚实”和“真实”等。
第二章词语的意义1. 实义词和虚词实义词是词的主体,代表了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虚词则是实义词的配套词语,如助词、虚词等。
2. 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词语的内涵指词语所包含的意义和概念,外延指词语所指涉的具体事物或概念。
3. 词语的派生词语的派生指从一个词语衍生出新的词语。
例如,“美丽”的派生词有“美化”、“美观”等。
第三章词语的语法功能1. 词语的词性词性是词语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功能。
汉语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助词、介词等。
2. 词语的功能特点词语的功能特点指词语在句子中所表示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名词在句子中表示主语、宾语、定语等。
第四章词语的使用1. 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选择是指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例如,描述事物时,选用形容词;表示动作时,选择动词。
2. 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指在句子中合理组合使用词语,以达到表达意思清晰、准确的目的。
3. 词语的拼写词语的拼写是汉语书写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需要注意词语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第五章句子1. 句子的基本特点句子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具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等要素。
2.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补语等。
3. 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结构指句子中各成分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必修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选自《毛泽东诗集》。
2、《雨巷》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选自《徐志摩诗全编》。
3、《大堰河——我的保姆》(叙事抒情诗)艾青,原名蒋海澄。
选自《艾青诗选》。
4、《烛之武退秦师》(散文)选自《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6、《鸿门宴》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名籍,字羽)。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
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8、《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原载《芳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第一专题知识整理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橘(jú)子百舸(gě)争流怅寥廓(liáo)(kuò)嵘(zhēng)(róng)挥斥方遒(qi ú)浪遏(è)飞舟开天辟(pì)地吝啬(lìn)(sè)嬉(xī)游澄(chéng)清召(zhào)唤凄(qī)厉不驯(xùn)明澈(chè)灰烬(jìn)脊(jǐ)骨不屈不挠(náo)摇曳(yè)睫(jié)毛瞳(tóng)孔曙(shǔ)光轻蔑(miè)惆怅(chóu)(chàng)给(jǐ)予叮咛(níng)迂(yū)回眺(tiào)望撩(liáo)起喧(xuān)响坐标轴(zhóu)噼噼(pī)啪(pā)啪絮絮(xù)叨(d āo)叨狂妄(wàng)自信迷惘(wǎng )炫(xuàn)耀晨曦(xī)沉湎(miǎn)面面相觑(qù)宠(ch ǒng)爱溺(nì)爱怪癖(pǐ)粘(nián)着你粘(zhān)贴抹煞(shā)摭(zhí)拾诧(chà)异横(hèng)蛮祈祷(qí)(dǎo)磕(kē)绊(bàn)颤(chàn)抖冰雹(báo)夭(yāo)折碾(ni ǎn)成引吭(háng)试啼自艾(yì)自怜焦灼(zhuó)干瘪(biě)入不敷(fū)出藐(miǎo)视刻薄(bó)薄(báo)片啮噬(niè)(shì)吮(shǔn)吸恪(kè)守赐(cì)予钦(qīn)佩教诲(huì)兢兢(jīng)刹(chà)那犄(jī)角擂(léi)鼓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商榷(què)忐忑(tǎn)(tè)雏(chú)形斟酌(zhēn)(zhuó)甄(zhēn)别思忖(cǔn)妥帖(tiē)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沁园春怅寥廓瞳孔遒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怙恶不悛翱翔磕绊淘汰蒙蔽恪守啮噬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瞠目结舌犄角面面相觑干瘪残骸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
百舸:大船。
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
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浪遏飞舟:阻止。
嬉游:游戏,玩耍。
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
流年,光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炫耀:照耀;夸耀。
沉湎:沉溺。
摭拾:拾,拣。
文中指袭用现成的词语。
焦灼:非常着急。
自艾自怜:自己怜惜悔恨自己。
怨天尤人:尤,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刻薄:(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地苛求。
落寞:寂寞;冷落。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样子。
瞠:瞪眼睛。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冥,深深地。
举棋不定:拿起棋子不能决定怎么下。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棋,主意,主张。
势不两立:敌对双方矛盾尖锐,其势不能并存。
也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形势。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
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
苟延,勉强延续;百无聊赖:喻指思想感情没有依托,非常无聊。
聊,依靠。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
既,已经。
二、文学常识1、词沁园春,词牌名。
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
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
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作家作品①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②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
1937年参加革命,后长期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工作,并坚持诗歌创作。
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等十余本诗集。
郭小川作为一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鸣,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诗人还善于把强烈的时代精神与自身日益成熟的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借助浓郁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长久的思索。
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体、自由诗、新辞赋体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③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评。
他的诗作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态度,足以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
⑤杨子,本名杨选堂,1927年生,广东省梅县人。
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
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行政院参事兼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
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⑥张洁(1937--),生于北京,原籍辽宁,从小被父亲遗弃,靠母亲抚养长大,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
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1981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拥护邓小平路线的政治小说)等。
《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获全国优秀电视剧评一等奖。
《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她的许多小说意境含蓄深沉,文笔清新,富有散文的抒情,如同一幅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的拨动读者的心弦”(黄秋耘语)。
⑦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
⑧毕淑敏,女,汉族,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8卷)等。
第二专题知识整理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跋涉(bá shè) 闲暇(xiá)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钥(yào)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木直中(zhòng)绳槁暴(pù) 参省(xǐng) 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契(qì)约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苌弘(cháng hóng) 真知灼(zhuó)见卓(zhuó)越出类拔萃(cuì) 炽(chì)热疑窦(dòu) 器皿(mǐn) 谄(chǎn)媚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2、解释下列词语。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
慰藉:安慰。
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