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空想社会主义 ppt课件

第二单元空想社会主义 ppt课件
代表人物: 昂立·圣西门(法国) 沙利·傅立叶(法国) 罗伯特·欧文(英国)
会三 主、 义十
九 世 纪 初 的 空 想 社
(一)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1.圣西门简介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19世纪初期法国伟大的空想 社会主义思想家。
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 劳动,由实业家和学者管理社会, 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

2.代表作:《乌托邦》,1516年版,人类思
主 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后来。“乌托
义 邦”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同义词。

“乌托邦”一词,由两

个希腊字组成,意思是“没

有的地方”。
期 空
采用一个旅行家同莫尔

的对话形式写成。

是一部描述共产制度如

何运用于整个庞大国家的著

述。一部政治幻想著作。

揭露了英国社会贫富两级的对立。 贵族骄奢淫逸,像"公蜂"一样一事不做,僧侣是"第
主 一号游民"。农民、矿工、木匠等劳动者终日辛勤操作为
义 国家作出贡献,其所得却不足以糊口,生活不如牛马。

3.《乌托邦》的思想内容



第二、主张彻底否定私有制。

“如果人人对自己能取得的一切财物力图绝 对占有,那就不管产品多么充斥,还是少数人分


(一)摩莱里与《自然法典》

八 1.摩莱里的生平

摩莱里(1720-1780),
纪 18世纪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
空 主义者。


代表作:《巴齐里阿达 》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讲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先驱----空想社会主义
• 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二、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局限性
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
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 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 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特点
• (1)摈弃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神学外衣,将 摈弃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神学外衣, 他们的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和理性论基础之上, 他们的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和理性论基础之上, 更具有现实性。 更具有现实性。 • (2)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不再使用 乌托邦的梦幻般的文学描写形式, 乌托邦的梦幻般的文学描写形式,用法律条文 的形式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 的形式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 教育等进行详尽的规定。 教育等进行详尽的规定。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终于发展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终于发展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 (3)承认暴力革命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承认暴力革命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 (4)这个时期的思想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和平 均主义倾向,被恩格斯称为“ 均主义倾向,被恩格斯称为“斯巴达式的共产 主义” 主义”。
(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机器生产时期,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机器生产时期,其政治统 治也得到了加强。 治也得到了加强。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和社会危机也空前加剧。 和社会危机也空前加剧。 现代产业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无产阶 现代产业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 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的 斗争越来越具有阶级的独立性。 斗争越来越具有阶级的独立性。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就是对这个时期 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概括。 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概括。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怎么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 socialism)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

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

科学的社会主义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论证之后留下的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

它分三个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1.社会发展观与政府观 发展的社会观:如同人的发展一样 每一种社会制度完美无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这种社会制度要有利于社会,即要给社会 带来实际效益; 其次,这种社会制度要同社会现状协调。
社会进步的四条标准: 1)尽可能使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2)内心修养高尚的、最有德行的人,拥有最多的 机会来获得较高的地位 3)把人数最多的人团结在一个社会里 4)鼓励劳动, 促进重大发明,导致文明和科学的最 大进步
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产品归公,按需分配,集体消费 以“贤人”治国 建立在优生学原则上的婚姻制度
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
第二节 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17、18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
些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思想的著作。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地战胜了封建主义,
社会发展历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其苦难 时期在头尾两端 人类社会一定会走向社会运动的第二个阶段 即协调上升阶段,从而进入幸福时代。 资本主义制度正处在衰落的状况,最后必然 让位给新的社会制度——协作制度(和谐制 度,其基层组织成为“法郎吉”)。
2.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资本主义是混乱、丑恶、欺诈、贫困和罪恶 的制度。集中了以前社会中一切卑鄙龌龊的 东西,是一个“颠倒世界”和“社会地狱” 。 雇佣劳动制度是“复活了得奴隶制”,是“ 一种巧妙地掠夺穷人而发财致富的艺术”。 资本主义社会下得商业充满着欺诈:囤积居 奇、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哄抬物价、弄虚 作假、制造饥荒、贩卖黑奴等36中罪恶。
政府观: 为民造福应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 惟一的目的 造福的一般手段:科学、艺术和工艺,除此 之外再无其他手段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与反思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与反思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与反思空想社会主义在英、法、德等国家历史上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经历了三百年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光辉思想。

作为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以及思想家本身的局限性等一系列的因素的限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存在许多局限性。

但是“现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乎一切成功挫折和失败,都可以在空想社会主义那里找到思想根源”[1]。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诞生使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但却给早期的无产者带来血与火的灾难。

马克思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状况。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由简单协作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加快进行新兴资产者通过残暴剥夺农民,拼命压榨工场工人,野蛮掠夺海外殖民地等办法,千方百计地聚集资本和扩大经营。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莫尔在他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2、中期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中期空想社会主义。

场手工业在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60年代英国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之后又爆发了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社会阶级分化和工人阶级的崛起。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将导致它的崩溃,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理论奠定了现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等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多种社会主义制度和模式,如苏联的斯大林主义、中国的毛泽东主义、古巴的卡斯特罗主义等。

空想社会主义是指19世纪早期出现的一些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和构想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缺乏科学依据和现实基础,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包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方案和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但缺乏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并未取得成功。

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批评,但它也为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实践模式。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部分,虽然在实践中并未取得成功,但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同空想社会主义:两种和谐社会观的区别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学说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创始人为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闵采尔,以及后来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之后德国的魏特林、法国的卡贝和布朗等人所持的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

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第一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

托马斯·闵采尔(1490- 1525)“千年太平天国”2、主要特点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虚构地描绘了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

第二阶段: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8世纪)1、代表人物摩莱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代表作是《自然法典》;马布利(170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是《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巴贝夫(1760-1797)法国革命家、平等派运动领袖,代表作是《永久地籍册》2、主要特点我拥护斯巴达人的作法……以贫困、自制、节制和勇敢自豪的斯巴达人是幸福的”。

而要恢复这种完全平等,就必须禁欲,需求越少,幸福越多,清心寡欲是最高尚的道德。

——马布利马布利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是主张“苦修苦炼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 ——恩格斯第三阶段: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1、代表人物圣西门(1760-1825)法国思想家,代表作《论实业制度》;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代表作《新世界》;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思想家代表作《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LOGO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的进程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 程就从哪里开始。”——马克思
Company Logo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 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 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江山人民保 人民江山坐 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共 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 共产党好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 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建设好 共产党好共产党好 共产党领导中国富强了 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 一定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一,对封建专制的批判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第三,对私有制的批判
Company Logo
有大批贵族,这些人像公蜂一样,一 事不作,靠别人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即 是说,靠在他们田上作工的那些佃农。 ——托马斯· 莫尔
Company Logo
孔子 据乱世 升平世 太平世
Company Logo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Company Logo
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
摩莱里(1720~1780)出身平民,当 过教师,钻研过霍布斯、洛克的唯物主 义思想。 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人类理性一定 会重新发现、恢复公有制。 未来社会里,法律是最根本的。他为未 来社会主义制定了一部法典,包括一系 列法律,勾画出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 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 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 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 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的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 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 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乾净鲜红的太阳照 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 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 现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 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 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LOGO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的进程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 程就从哪里开始。”——马克思
Company Logo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 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 义好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江山人民保 人民江山坐 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共 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 共产党好共产党好 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 说得到做得到 全心全意为 了人民立功劳 坚决跟着共产党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建设好 共产党好共产党好 共产党领导中国富强了 人民江山坐得牢 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社会主义 一定胜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一定来到
孔子 据乱世 升平世 太平世
Company Logo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Company Logo
二、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是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的原始社会。由于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以及社会剥削现象、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的日益严重, 反对私有制、反对剥削制度的思想言论随之出现,人类历史上追求理想社会 便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一、社会主义词源考
社会主义一词起源于古代拉丁文SOCIALIS,原意 是“同志”、“同伙”、“善于社交”; 据欧洲人考证:最早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尼迪 克派教士安塞尔姆· 德辛于1753年在与人论战时使 用“社会主义者”一词,当时主要的意思是指人的 社会性而言。 据说”社会主义“一词最早是在1803年由意大利传 教士贾可莫· 朱利安尼提出的,当时他在《驳斥社会 主义》一书中,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上帝安排的传统 制度,这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使用的”社会主义 “一词的含义显然不同。
Company Logo
在古汉语中,“社会”意为“乡社的聚会”,近代已经不 用。但是日本人还用“社会”一词,并进而创造出”社会 主义“一词。 中国人自己最早把“社会”译成“人群”。近代我国第一 个社会科学家著名翻译家严复于1895年译述赫胥黎《天 演论》时,将它译成“群”或“人群”。康有为、梁启超 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也将欧洲文字的“社会” (如英文society)一词译成“人群”,所以他们在 1901-1902年间将“社会主义”(socialism)意译为 “人群之说”和“人群主义”。而在国内出版的报刊,则 曾把“社会主义”(socialism)音译为“索昔阿利司” 或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 从1902年9月1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起,梁启 超才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 从此之后,“社会主义”一词才在中国的书刊上逐步广泛 流传。
Company Logo
把“社会主义”一词译为中文,在中国流行,那是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70年代西风东渐,欧 洲的社会主义传播到日本和中国。1868年日本明治 维新后发展资本主义。1870年日本学者加藤弘之在 《真政大意》一书中用日本文片假名音译“社会主 义”一词,接近英文的“社会主义”一词的读音。 八年之后即1878年,日本的一个新闻记者福地原一 郎在《东京每日新闻》上发表《邪说之危害》一文, 第一次使用了汉字“社會主義”。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y Logo
一是要求生产发达、生活富裕; 二是要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