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晒课教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夷陵区初中数学学科优质课竞赛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宜昌市夷陵区邓村初级中学《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应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相关推理与计算.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全等三角形有三角形知识作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轴对称、等腰三角形、旋转变换等知识的基础,它形象直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复习时,应该不会有多大障碍。

2.认知水平和能力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他们已经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系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从复习中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演绎推理能力。

三、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会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中.●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有关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掌握几何的分析思想,能应用“综合法”表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几何学的实际应用价值.2.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重点: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分析思路的形成.●关键:明确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思想,养成说理有据的意识.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四、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学法:主要采用“研讨式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五、教学流程一、热身训练,激活知识沉淀【说一说】你能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全等形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教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教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本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边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推理证明问题
2.积极讨论,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本课时重难点及学习建议重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本课时教学
资源使用
多媒体
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一、复习巩固
判别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巩固练习:
例题1、 AC=BD,∠1=∠2,
求证:△ABC≌△BAD
例题2 AB=AD,B,D 分别是AC,AE的中点,求证:△A DC≌△ABE 例题3. C是 AE 的中点,AB//CD 且 BC//DE ,求证:AB=CD
例题4 AB=AC,BE 、CD是中线,
求证: BE=CD
理解记忆
已经学过的两个判定方

学生讲解
如何证明
找两个学生讲解
一定要会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养成一种定势告诉这个条件立刻想到
什么
回顾中线的定义
例题5 AB//CD,AE=FD,BE//CF,求证:BE=CF
例题5已知:△AED≌△BEC
求证:△AEC≌△BED 告诉平行,想到角相等
告诉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得到很多东西
看你具体需要什么条件
课后反思与经验总结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教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全等三角形这一章后进行的,是一节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课。

全等三角形是解决几何证明题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是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
有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对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明确。

在学生学习全等
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遇到依托于一对等角、一组等边甚至借助辅助线来
构建三角形全等,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并总结方法,掌握并灵活应用方法。

本节
课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方法均为后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奠定了基础。

.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八年级一班,该班多数同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学生状态好,积极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体会解题思路与规律总结。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数学求知欲,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
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的构造
五、教学过程。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使用,使知识系统化;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合理的推理水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数学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研究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分析水平、归纳水平、合作水平、使用意识和创新水平。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及应用教学难点:变式训练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1、知识回顾(教师出示多媒体幻灯片)(一)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的三角形。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2)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周长________,面积__________.(3)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___________.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 SAS ASA AAS(2)直角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SSS SAS ASA AAS HL活动2、方法指引、应用1、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_________。

2、几种常见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归纳)3、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活动3、变式训练1、小试牛刀已知:如图,点D是线段AF上的一点,BD=CD,∠BDF=∠CDF;求证:⊿ABD≌⊿ACD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初露锋芒已知:如图AB=AC,DB=DC.点F是线段AD延长线上一点,且点B、F、C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BF=CF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这个类题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活动四、链接中考,大显身手(1)探索条件型(2)探索问题型(3)探索拟编型活动五、布置作业1、以教材58页第13题为基础,合理地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实行变式,并与同学们实行交流;2、以网上搜集的题为基础,合理地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实行变式,并与同学们实行交流。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教材选用为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全等三角形”。

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幅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图案,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两幅图案,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幅图案的三角形完全相同,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 知识讲解(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师讲解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并通过例题展示判定过程。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决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1)判断题: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和两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南京书立行教育数学课教案三、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题讲解】(基础班主要讲解例1,2,3。

精英班主要讲解例1,4,5)例1. 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

求证:21C ∠=∠+∠。

(此题主要考察了学生作辅助线和直角三角形角之间关系,ASA 以及外角性质等。

能力提升:一题多解)例2. 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求证:AE CF =。

(本题主要应用SAS ,在讲解SAS 的判定定理时可以用,要让学生注重过程的书写)例3. 如图,,AP CP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求证:BP 为MBN∠的平分线。

(本题主要应用AAS 和HL.以及辅助线做法,并且可以用来证明第二章所学的角平分线性质)例4.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本题主要考察辅助线的做法,能力提升:一题多解)例5 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AB AC PB PC ->-。

(本题主要考察辅助线的做法,以及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同步练习】(要在课堂上限定时间10分钟完成,并及时给出评价和讲解) 一、选择题:1.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B. 一锐角对应相等C. 两锐角对应相等D. 斜边相等2. 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 ∆的是( )A. 3AB =,4BC =,8CA =B. 4AB =,3BC =,30A ∠=C. 60C ∠=,45B ∠=,4AB =D. 90C ∠=,6AB =3. 如图,已知12∠=∠,AC 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 AE =;②BC ED =;③C D ∠=∠;④B E ∠=∠。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全章复习课,首先帮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运用;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及运用。

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及展望中考的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认识,但由于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将有所提高.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角平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难点:能理解运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灵活应用角平分线的判定的证明及运用.五、教法与学法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为主,以自学、练习法为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圆规.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问题与情境活动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只需带上第块就可配到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师:上述问题实质是判断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如图),其中AB二AD,BC=DC,将A点放角的顶点,AB和AD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NBAD的平分线,为什么?◊E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复习全等三角形章节.(引出课题)师生互动设计理念【教师活动】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意见.1、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白这节课学习的重点.2、复习旧知识,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和实际应用的解决;3、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让学生体验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对画法角形;已知两角及两边作三角形;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晒课教学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晒课教学案

连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师一优课教案时间:2016年10月8日 地点:九(5)班 开课教师:罗家庆课题: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识别方法的复习,让学生体会辨别、探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体会主动实验,探究新知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几何语言的叙述能力及运用全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解决几何探究题的方法。

(2)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全等形,感受数学美,通过探究获得新知,感受成功与喜悦。

重、难点重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寻三角形以及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探索研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1、如图1,已知AO=DO ,AD 、BC 相交于点O,要使△ABO ≌△DCO ,应添加的条件为 ,依据是 。

若本题添加AB=CD ,能使△ABO ≌△DCO 吗?2、如图2,已知AB=DC ,增加下列条件:(1)AC=DB , (2)∠A=∠D , (3)∠ABC=∠DCB , (4)∠ACB=∠DBC ,其中能使△ABC ≌△DCB 的条件有 个3、如图3,AC ⊥CF 于点C ,DF ⊥CF 于点F ,且AB=DE ,AC=DF ,若CB=3cm ,∠A=700,则EF= cm ,∠D= 度。

BCA图1 图2 图3二、师生合作,探索研究活动1 动手操作,激发兴趣指导学生用2块三角板,摆放出不同造型,熟习全等三角形的常见图形活动2 重视双基,夯实基础类型1 “共边型”全等三角形1、如图4,已知AC=A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C ≌△ABD 。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优秀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优秀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和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体会构建知识框架。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建立整章框架的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交流中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交流的意识,从而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把全等三角形全章系统化和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

【教学难点】:全等三角形开放性问题【教学突破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并通过相应练习进行巩固,最后学生用图表小结来构建知识框架。

【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分层次教学,教师引导归纳,学生以练习巩固为主。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B巩固练习:A 组1、如图,已知AB=AD ,要使△ABC ≌△ADC ,可增加条件BC=DC , 理由是 SSS 定理。

或∠BAC=∠DAC ,SAS 或∠B=∠D=90°,HL.2、如图,△ABC 中,∠C=90º,AD 平分∠CAB 交BC 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 且CD=6cm ,则DE 的长为(B )A 、4cmB 、6cmC 、8cmD 、10cm第1题A第2题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 、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D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4、三角形内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A )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C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D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在△ABC 中,∠A=70º,∠B=40º,则△ABC 是(B )A 、钝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组6、如图,AE=BE ,∠C=∠D ,求证:△ABC ≌△BAD 。

证明△ACE ≌△BDE (AAS ),那么AC=BD ,CE=DE ,因为AE=BE ,所以AE+DE=BE+CE ,即AD=BC ,所以△ABC ≌△BAD (AAS )(第7题)7、如图,在△ABC和△DEF中,B、E、C、F在同一直线上,下面有四个条件,请你从中选三个作为题设,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加以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课》教案老湾回族乡中心学校:吕梅一、教学目标1、了解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5种方法,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2、学会用全等的方法证明线段(角)的相等,了解全等的证明思路;3、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几何语言的叙述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用全等的方法证明线段(角)的相等。

难点:1:如何灵活运用合适的判定方法进行全等证明;2:初步认识并获得全等的证明思路。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直接导入复习内容)学生回顾旧知识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二)基础训练已知:如图∠B=∠DEF,BC=EF,补充条件求证:ΔABC ≌ ΔDEF(1)如图一,若要以“SAS ”为依据,还缺条件 ____(2)如图一,若要以“ASA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3)如图一,若要以“AAS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4)如图二,若∠B=∠DEF=90°要以“HL ”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图一 (三)探求新知例1:已知:如图AB=AE,∠B=∠E ,BC=ED , AF ⊥CD ,垂足为F ,求证:点F 是CD 的中点【变式训练】:已知:如图AB=AE,∠B=∠E ,BC=ED ,点F 是CD 的中点 , 求证:AF ⊥CD F DEA B C 图二例2 已知AD ∥BC , ∠1=∠2, ∠3=∠4, 直线DC 过点E 交AD 于D ,交BC 于C.求证:AD+BC=AB你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方法归纳】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1、截长法 :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

2、补短法 :将两线段中的一条延长,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线段,再证它与较长线段相等。

【变式训练】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垂足为E ,∠B+∠D=180°,求证:AE=AD+BE(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谈谈你在全等证明问题中的收获和经验。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是对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回顾和巩固。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通过对全等三角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但部分学生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全等判定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复习课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复杂图形的全等判定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资料、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资料、笔记本、尺子、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全等三角形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判定。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0《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0《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0《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10《全等三角形复习》是对全等三角形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的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SSS、SAS、ASA、AAS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判定方法,但部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全等三角形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及应用。

2.难点: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全等三角形的教案、PPT、练习题、案例分析材料。

2.学生准备: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回顾、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例题展示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总结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八年级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1.八年级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1.八年级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第一篇:1.八年级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点:本章主要内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本章重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难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基础知识梳理教材知识全扫描1.全等三角形:1.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表示:△ABC≌△DEF教材P3一句话:2.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ASA,AAS,SSS,HL(直角三角形)特别提醒: “有两个角和一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正确吗?由于没有“对应”二字,结论不一定正确,这是因为:假设这条边是两角的夹边,则根据角边角可知正确;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一边是两角的夹边,而与另一个三角形相等的边是其中一等角的对边,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SSA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例子在教材P10.4.尺规作图:(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材P7_8):步骤(2)作已知角的平分线(教材P19):步骤3.角平分线的性质:⑴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⑵角平分线的判定:教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⑶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3.角的平分线是射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4.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中点定义;(2)等式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4)借助中间线段(即要证a=b,只需证a=c,c=b即可)。

随着知识深化,今后还有其它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和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旨在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对本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相关练习题;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全等三角形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判断给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全等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巩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全等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通用6篇)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通用6篇)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通用6篇)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全等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一章的教学内容。

本章是在学过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七年级教材中的一些简单的说理内容之后来学习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的元素;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4、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5、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文字阅读与图形阅读,构建数学知识,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二、说教法本节课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室归纳总结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边用幻灯片演示讲解,一边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机融合各种教法于一体,做到步步有序,环环相扣,不断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生观察、归纳的方法为了适应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水平,有序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2、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根据练习情况设疑引导,重在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展开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难于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教师要做到教法与指导学习的学法有机统一。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佟艳面对数学课堂中几何图形的变换、试题的灵活变化,学生总是很打怵,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生活中也用不上,其实不然,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细致性、思维的灵活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渗透的,所以我们应该交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让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应该在非毕业班的阶段多教给学生方法,在习题课中,以变式习题的形式,形成系列,这种思维方式是渗透在平时的所有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做一道题会多道题,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以不变应万变.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本着关注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出发的原则,注重人人参与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二、教材分析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全等三角形一章后进行的,是一节全等三角形的专题复习课,全等三角形是解决几何证明题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是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渗透着“类比思想”和“方法迁移”的研究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为后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遇到依托于一对等角、一组边来构建三角形全等,所以本节课以一个基本型为主线进行方法的渗透,可以采取类比和迁移的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掌握方法并应用,同时对角互补型在相似中应用的也很广泛,如果能在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中将常见的图形、方法、辅助线总结全面,那么学习相似时学生会很轻松.所以本节课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自编例习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积极体验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争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全等三角形有关分类讨论计算、证明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密切关系、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将所见的习题善于转化为基本型:直接对角互补型.教学难点: 准确做出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全等.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所以我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分析、讨论、归纳.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与实物投影相结合的手段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复习回顾:环节二探究发现环节三典例剖析:环节四变式训练:环节五拓展应用:复习回顾:射线OC是∠BOA的平分线,PE⊥OB,PD⊥OA,在图形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读题,直接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复习回顾角平分线的性质,引导学生从线段、角、和三角形去发现结论初步认识基本图形,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ODPE的对角的特征,培养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学预设:观察四边形ODPE对角特征时,学生可能不易想到对角和的特征,而只是在研究两个直角,要让学生多说达成共识.探究发现:射线OC是∠BOA的平分线,∠PEO+∠PDO=180°,在图形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EPD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过程,探究不同的解法,学生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达成共识,只要有思维的碰撞就会有智慧的火花,形成对此题图形转化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主要信息,将问题转化为基本型,得出直接对角互补型,为后续的习题做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预设:学生的结论会说很多,教师要抓到想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线要突出,否责就会贪多,学生不能消化理解本节课的数学思维训练.典例剖析:如图,在△ABC中,∠ABC=90°,AB=BC,D为AC中点,∠EDF=90°, 求证:DE=DF.ADEBF方法转化:CEM P DFN学生活动:学生分析题意,讲解不同的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价,进行书写,培养规范书写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BD仍然是∠ABC 的角平分线,转化为基本型,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学生也可以构建等腰三角形的方法转化线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预设: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挖掘隐含条件BD仍然是∠ABC的角平分线,而是反复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体系.变式训练:那么当∠EDF绕点D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上述结论还成立吗?EDDBFEFB常见方法:M N基本型挖掘:(连接形成四边形―隐含对角互补型)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分析,小组合作研究,得出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在变式训练中巩固基本型,引导学生挖掘隐含条件,观察图形的特征,得出与直接对角互补型相同的条件,同时得出隐含对角互补型.(对顶直角蝴蝶型)教学预设:挖掘“对顶直角蝴蝶型”后,学生不易转化为对角互补型四边形,要让学生先独立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PQR的直角顶点P的坐标为(3,3),两直角边与坐标轴交于点A和点B.(1)求OA+OB的值.y(2)求OA-OB的值.yBQOPPOAxRARxBQ(2)题(1)题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补充、解决坐标中的对角互补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变试题的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为本节课的学习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教学预设:数形结合时学生会遇到困难,要引导学生“先分离再结合”即分别研究数和形,再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课后思考:如图在四边形OBAC中,AN⊥OB,现有:(1)∠COA=∠BOA;(2)AC=AB;(3)∠ACO+∠ABO=180°;(4)OC+OB=2ON.如果任意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能得到剩下的两个结论吗?学生活动:课下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意见,课上选代表进行展示.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预设:一部分同学解决此题会有困难,让他们选择一部分解决._C_A_O_N_B我的收获:(1)直接对角互补型_C_O方法小结_A_B(2)隐含对角互补型 方法深入挖掘隐含条件巧妙构建旋转全等对角互补型转等角灵活转化为基本型基本型小结_C_A__OB_C__A__ONB 7第二篇:全等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角形全等教学时间2021.9.22教学地点湟中区康川学校教师窦启莲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②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③能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④通过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知识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准备复写纸、剪刀、半透明的纸、多媒体课件(几个重要片断中使用)等.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几何比较重要的一节入门课它的基础是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教师准备引导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本节课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投影、多媒体手段等让学生取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上,因而对它的处理,不论从时间分配上,还是从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能力训练.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问题情境1.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录像片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16年10月8日 地点:九(5)班 开课教师:罗家庆课题: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识别方法的复习,让学生体会辨别、探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
法,体会主动实验,探究新知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力,几何语言的叙述能力及运用全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之
间合作交流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解决几何探究题的方法。

(2)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全等形,感受数学美,通过探究获得新知,感受成功与喜悦。

重、难点
重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来探寻三角形以及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探索研究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1、如图1,已知AO=DO ,AD 、BC 相交于点O,要使△ABO ≌△DCO ,应添加的条件为 ,
依据是 。

若本题添加AB=CD ,能使△ABO ≌△DCO 吗?
2、如图2,已知AB=DC ,增加下列条件:
(1)AC=DB , (2)∠A=∠D , (3)∠ABC=∠DCB , (4)∠ACB=∠DBC ,其中能使△ABC ≌△DCB 的条件有 个
3、如图3,AC ⊥CF 于点C ,DF ⊥CF 于点F ,且AB=DE ,AC=DF ,若CB=3cm ,∠A=700,则EF= cm ,∠D= 度。

B
C
A
图1 图2 图3
二、师生合作,探索研究活动1 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用2块三角板,摆放出不同造型,熟习全等三角形的常见图形
活动2 重视双基,夯实基础
类型1 “共边型”全等三角形
1、如图4,已知AC=A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C ≌△ABD 。

图4 图5 图6 练习1:如图5,AE=CF ,∠AFD=∠CEB ,DF=BE ,求证△AFD≌△CEB
练习2:如图6,AE=CF ,∠AFD=∠CEB ,DF=BE ,要证△AFD≌△CEB ,须由给出
条件 = ,证明 = 即可,依据是 。

类型2 “共角型”全等三角形
1、如图7,已知∠B=∠C,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E≌△ACD。

练习:如图8,AB=AD ,AC=AE ,∠A=450,∠E=300,那么∠ABC 的度数是
图7 图8
类型3 “旋转型”全等三角形
1、如图9,AB=AD ,AC=AE ,∠BAD=∠CAE 。

请你根据图形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图9 
E
B
E
A
A

2、(新疆中考题)在△ABC 中,∠ACB=90°,AC=B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MN 于D ,BE⊥MN 于E .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0的位置时,求证:①△ADC ≌△CEB ;②DE=AD+BE ;
(变式题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1的位置时,求证:DE=AD -BE ;
(变式题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2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三、归纳总结,
3、你是否还有疑问?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图11
B
四、布置作业
完成印发练习 (请在45分钟内完成)
必做题:填空、选择 ;选做题:解答题任选2题。

课堂测评(第1-5题每空10分,第6题30分,共100分)
1、已知≌,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 ,BC =15cm ,ABC ∆DEF ∆052=∠A 067=∠B 则= ,FE = cm.
F ∠2、如图1,已知AC= DB, 要使△ABC ≌△DCB , 应当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或______.
(1) (2) (3) (4)
3、如图2,A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AB=CD ,DE ∥AF ,若要使△ACF ≌△DBE , 则还应当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
4、如图3,绕点逆时针旋转到的位置,已知,则 等于
OAB △O 80o OCD △45AOB ∠=o AOD ∠( )
A.550 B.450 C.400 D.350
5、如图4,AB=CD ,AD=BC ,AC 和BD 交于点M ,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6、如图,在△ABC 中,点E 在BC 上,点D 在AE 上,已知∠ABD=∠ACD ,∠BDE= ∠CDE . 求证:BD=C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