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探析--基于ICME-14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题的分析

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探析--基于ICME-14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题的分析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1/6数学JIAOXUEYUEKANXIAOXUEBAN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探析——基于ICME-14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专题的分析□裴亦汝1曹阳2张侨平12021年7月11日至18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在中国上海召开。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简称ICME )是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

其宗旨为展示全球数学教育的最新进展,交流全球数学教育问题的相关信息,探讨数学学科最新进展对数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同时,ICME-14也为世界各地数学教育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作为国际性学术会议,ICME-14所展现的最新研究成果将指引今后数学教育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其在ICME-14中的研究领域及热点值得探讨。

据此,本文将梳理ICME-14中有关小学数学教育和数学教学研究的专题,管中窥豹,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及爱好者略要描绘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的关注点,并为其今后的研究及教学提供相应的启示。

一、ICME-14会议报告概览本届大会包括大会全体活动和非全体活动两种形式。

其中,全体活动包含4场大会个人报告和3场大会团体辩论报告。

非全体活动形式多样,包括4场专题调查、71场邀请报告、62场专题研究(Topic Study Group ,简称TSG )以及国家展示、讨论组、工作坊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主题活动等。

本次大会在主题的分类和设计上尽可能涵盖数学教育研究中各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已有文献将此次大会62场TSG 划分为8个主题[1],根据按学段分类的需要,我们将学段作为独立的主题,进一步将TSG细分为9个主题(如图1)。

与ICME-13相比,本届大会新设如下几个专题:(1)编程与算法的教与学;(2)作为服务科目的数学;(3)少数民族数学教育;(4)教师教育者的知识与实践;(5)数学问题解决与提出;(6)数学教育中的国际合作。

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课题(3篇)

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素养提升转变。

一年级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起点,对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1. 了解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1.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2.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3.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4. 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实践案例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

4. 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方案,对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检验。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

2. 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数据。

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4. 策略探究阶段:根据分析结果,探索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

5. 实践检验阶段:设计实验方案,对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实践检验。

6. 总结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适合一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体系。

2. 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3. 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合作研究有效性研究: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为提高研究效率,学校决定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旨在师生共建高效课堂。

以下是相关问题的分析: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本次“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合作研究有效性研”学生问卷调查由课题组制作。

问卷共设25道选择题,针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

共发出20份学生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100%的学生认为由小组合作、老师点拨的授课方式容易接受。

2、100%的学生赞同“以学生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小组展示为主”的课堂研究模式。

3、在课堂讲解时长上,50%的学生认为30-45分钟,50%的学生认为10-20分钟。

4、85%的学生认为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研究”的教学方式好,15%的学生认为一般。

5、85%的学生认为导学案进行课前预的重要性很高,15%的学生认为一般。

6、100%的学生认为提前预、不明白的和同学讨论是利用导学案的方法。

7、在学生主讲、老师点拨和引导的课堂模式中,25%的学生认为不行,65%的学生认为可以,10%的学生视情况而定。

8、50%的同学认为课堂老师布置任务后,每次都先自学,另外50%的学生认为有时给了充裕的时间自学。

9、90%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多一些对部分学生提问,10%的学生认为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就可以了。

10、65%的同学认为积极回答问题或主动展示是自信和勇敢的体现,35%的同学认为这样的同学越多越好,希望自己也能行。

11、80%的学生在课堂上害怕说错、担心被同学嘲笑,2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预,无话可说。

12、每节课分组讨论,6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35%的学生认为看课型而定。

13、90%的学生认为集体累计得分是小组合作研究的最佳评价方式,5%的学生认为必要的物质奖励,5%的学生认为用其他形式。

14、85%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15%的学生认为每次都是少数几个同学参与。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10篇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10篇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10篇小学数学调查报告篇1一、调研目的1.了解全区新一届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2.为进一步加强学科管理和数学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对象20__年9月,我们对全区9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质量调研,参加这次质量调研的学生有1415人。

三、调研工具这次调查的工具:编制的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

(2)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和第十一册。

四、调研分析1.总体情况。

这次质量调研试卷共设计了33道题。

其中第一大项4道题是计算能力的评价,包括分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口算,分数乘加(减)计算、分数连乘和运算律在分数乘法计算中的运用,以及解方程和解文字题;第二、三、四大项20道题是对概念掌握水平的评价,以新学的知识为主,适当渗透了五年级下学期的主要知识;第五大项2道题是评价学生手脑并用、动手实践和绘制统计图并分析统计图的能力;第六大项7道题是评价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加这次期初质量调研的1415名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总体情况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计算和有关概念掌握得很好,平均正确率分别达到:92.1%(计算)和86.7%(概念),其次,学生对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第十册的统计和长、正方体的认识等也掌握较好。

但是,学生对手脑并用移小棒的实践操作题、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和稍复杂的概念题掌握得不是很好。

2、具体分析。

(1)计算能力。

这次测试口算能力的有8道题,测试笔算能力和简便计算的有5道题、解方程有3道题、解文字题有2道题。

从表中反映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好。

其中口算能力平均正确率达97.6%,有16个班学生的正确率在98%以上,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十分重视口算的训练。

有关分数乘法的笔算,包括简便计算在分数乘法中的运用,学生学习水平也很好,平均正确率达93.1%,即使相对薄弱的教学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都在90%左右。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课例的教学效果,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案例进行观察,收集教学情景、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表现等数据。

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不同课例的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个关键发现:1. 案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练习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积极评价,认为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案例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该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课例的学习效果表示满意,认为通过实际应用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

3. 案例三:合作学习促进数学思维能力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互助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开发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较高,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数学课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方法、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及合作学习法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课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小学数学调查报告(通用19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篇1一、作业现状的解剖:就当前的作业现状而言,关注作业内容与形式变革的有很多,而关注学生需要及认可怎样的家庭作业却很少。

为此,经过调查、实践与反思,本着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对现有的作业进入了深层次的反思,觉得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多渠道,着眼于课程发展的新趋势,以心理认可为突破口,学生喜爱的家庭作业,提高家庭作业高效性。

因此对学生和家长就作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1、有51.8%的学生回答“老师不是根据你们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数学家庭作业。

”2、有80.4%的学生回答“数学家庭作业的形式中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操作作业。

”3、有32.3%的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没有与人合作的经历。

4、应教师、家长要求而做作业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而感兴趣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

(二)对调查结果的反思从上述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学生、家长对于现有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其表现在:——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

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

而在这样单调乏味的作业面前,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从而使作业成为了一种呆板的机械训练。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是越来越高,对孩子机械的背诵口诀,默写,做大量的口算作业等等这样原本常规的作业,大多持的是反对票。

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单一形式的作业中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思维,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潜能的发展。

——教师在作业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业也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但学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样的作业是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可,主动的完成作业,又能达到巩固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这样的作业存在吗?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这单一的形式使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特征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特征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征研究1、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教师的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兴趣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包括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互动形式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这些特征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的影响。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将提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数学兴趣的影响,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综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特征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水平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语言应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启发性、交互性、规范性等特点。

准确性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避免歧义和误导。

教师应使用准确的数学术语,清晰地表达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

生动性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小学生正处于从视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

教师可以通过隐喻、故事和物理演示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第三,启发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核心。

教学语言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教师应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互动性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重要体现。

教学语言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008-2020年第16期(总第216期)理论探索LILUN TANSUO引 言许多数学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其数学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是数学教育必须重视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六所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进行调查,希望能增强师生对数学语言能力重要性的科学认识,了解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提供建议。

一、数学语言相关概念界定1.数学语言国内外学者对数学语言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从广义、狭义两种角度来阐述数学语言定义。

广义地说,凡用来描述数量关系、空间图形的语言都属于数学语言的范畴;狭义地说,数学语言是指由数学符号、术语组成的科学语言[1]。

2.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接收数学信息后能够进行识别、理解、组织、转换、表达等活动,可以分为数学语言识别能力、理解能力、转换能力、构造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

二、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我们调查采取的方式是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份《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数学语言识别能力、理解能力、转换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五大方面,共有10道题目。

调查在徐州市六所小学开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56份,其中有效问卷503份。

调查结果及分析具体如下。

1.数学语言识别障碍第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识别数学对象。

通过调查发现,“时、米、千、分、万、分米、秒、厘米中,哪些是长度单位?”此题有81.16%的学生能准确识别“长度单位”这一数学对象,11.13%的学生将时间单位“分”与长度单位“分米”混淆,7.71%的学生不能区分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计数单位。

这表明部分学生对数学语言所表示的数学名词等基本信息存在识别障碍。

第二,学生不能全面挖掘出数学语言所表达的信息。

根据统计数据,“对于‘角’,你能想到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有85.49%的学生能想到角的形状,59.24%的学生能发现角的分类,70.38%的学生能想到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3.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解题的思路、方法,对自己的推理和思想进行合理地解释。
4.空间和图形:重视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清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
(二)根据学生年龄、语言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数学语言训练。
1.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数学语言不过关,将难以阅读和交流,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难以听懂、看懂别人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观点。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学生学了可能就只会死记硬背文字表达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而不能将其符号化、形式化,不能把自然语言形式转化为符号语言或数学表示形式,将概念法则与公式沟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1)观点因素。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曾经比较适合当时的教学现状,教师、学生当时都完全没有意识到要考虑对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材内容适合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则以模仿练习为主的被动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性数学活动较少,从而交流表达的机会也少。传统的试题缺乏开放性和与生活联系应用性,学生解答起来都有固定的模式和格式,比较好训练操作。
8、你觉得数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的培养吗?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9篇)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9篇)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9篇)小学数学调查报告(精选9篇)小学数学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进行此项调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教学反思对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进行调查,对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一甄别,为课题研究“教学反思对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服好务,确保此项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二、调查方法和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不记名调查的方式对我乡一至六年级的63名数学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教师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的占25%,35周岁以上的占75%。

教师年龄趋于老龄化。

2、教师在职期间接受的专业培训:90%的教师是通过继续教育接受培训的,只有10%的教师是通过其他方式接受培训的。

从调查数据看教师接受培训方式单一,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局限性。

3、教师课后交流:90%的教师都能比较主动通过教研活动或在遇到教学困惑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而运用网络或博客进行交流的只占5%。

从调查数据分析,教师进行课后交流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形式比较单一,仅限于本校或本区域内,缺乏与外部的交流。

4、教后记情况:有95%的教师常常或每节课后都思考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经常写教后记的占40%。

5、教学反思:有95%的教师认为进行教学反思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

有90%的教师认为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比较有效。

90%的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的篇数在7—10篇。

每年撰写教学反思性论文在1篇以上的占50%。

没写教学反思的原因,其中工作忙,没时间的占80%。

有50%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反思已养成习惯,而50%的教师只是偶尔进行教学反思。

6你认为阻碍个人成长的主要困难:认为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精力有限的占80%,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的10%,个人缺乏发展的热情与动力的占10%。

7、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40%的教师认为是教研教改,40%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10%的教师认为是准备公开课,10%的教师认为是专业基础扎实、进修活动。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改要求: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数学课堂教学改⾰,必然要涉及两个⽅⾯: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

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种认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之间,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在学⽣的认知发展⽔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法,获得⼴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是数学学习的主⼈,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次新课程改⾰在其理念上是以学⽣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全⾯发展,为了每⼀位⼉童的全⾯发展。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的场所,学⽣的⽣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的成长与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种⽬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命。

⽽课堂教学⽅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为⽅式,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式的有效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它将⽬标直接锁定在教学的⾏为过程上,对课堂教学⽅式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对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深⼊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

2.现实要求: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纵观⼩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能⼒培养;④重智⼒因素,轻⾮智⼒因素。

⾯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改⾰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从⽽促进学⽣创新精神及探究能⼒的整体提⾼,促进学⽣全⾯、持续、和谐地发展。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现状却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章首先将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揭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接着,文章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教学建议和方法,同时也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推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它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综合性。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知识点之间的孤立,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数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性。

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实践,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报告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报告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紧密相关。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我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

大部分班级的数学课堂,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只有几个学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有的干脆站立不语,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

因此,我进行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进行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教师方面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学产生的作用;2、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情况;3、教师对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认识;(二)、学生方面主要包括:1、学生在数学课上语言表达的积极性;2、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正确性;3、影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因素;三、调查对象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一、二、三年级120名学生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学生问卷设计了9道封闭题。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

数学和语言学科在教学中并没有孤立存在,实际上,语言学科和数学学科的教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语言教育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

一、探究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现状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在数学语言运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学习并运用大量的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加减乘除、相等、大小关系等等。

面对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和算式,有些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较弱,表现出了理解能力不足、背诵能力差、口头表达不清晰等现象。

此外,小学生的语言习惯也会影响到数学学习过程。

有些学生在口头表达或写作时出现了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者句子结构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给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困难。

因此,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1.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问题数学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其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侧重于如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并采用直观的语言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通过给小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来自主使用数学语言,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2.数学语言的应用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语言教育问题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关于如何促进学生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的问题。

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语言、思考和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课堂教学语言的概念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所运用的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语言。课堂语言按照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课堂教学语言和课堂管理语言。笔者所要研究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所直接使用的语言。如教师授课时的导入、讲解、提问、解答、总结、布置作业等课堂用语。
由上可知,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但是绝大多的研究只是空泛的谈论,没有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数学教学语言的具体的要求与特点也并不是很全面。
2.1.3数学教学语言的要求
一、准确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要求。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
第二,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个可参考和借鉴的范例。
第三,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建议,来规范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1.3概念界定
1.3.1 教学语言的定义
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专业语言, 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针对特定的学习对象, 使用规定的教材, 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某种预想的结果所使用的语言。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可以通过文献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弄清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进一步充实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一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实际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提高自身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让教育者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语言。
准确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教师使用数学语言的正确性和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1)数学教学语言的正确性
要求表达要正确,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规范的数学语言,正确地阐述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每一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以及每一条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符合最基本的客观实际。
2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2.1.1 数学教学研究大都是从新课标颁布之后,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例如胡淑华在《提升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效果——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语言》 指出教学语言是学生和教师双方互相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更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周纯在《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析》中指出语言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且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语言的运用策略。韩进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中指出数学教育中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语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学者们普遍持积极的态度。提出了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1.3.2 数学教学语言的概念
数学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和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有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通过数学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也可以说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有机结合。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 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特殊的专业语言。所以我们把数学教学中的日常用语与数学教学用语叫做数学教学语言。
李俊华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中提出,第一、数学教学语言要简洁明快,具备简洁性 。是指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不啰嗦重复,不拖泥带水,使学生既能容易接受,又便于记忆。第二、数学教学语言要明晰准确,讲究科学性 。数学语言的表达必须严谨、科学。第三、数学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突出启发性。教师形象生动,带有启发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第四、数学教学语言要风趣幽默,凸显趣味性。用语要活泼鲜明,形象生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述。第五、数学教学语言要机智轻松,体现真实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这是一种真实的、有意义、积极的现象。
2.1.2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
彭建恒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中指出:第一、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是指数学教师的语言在语法要求上是正确的,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在科学上是有定论的。第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准确性,是指数学语言必须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模棱两可,就是要求教师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产生疑惑和误解。第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是指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第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情感性,有情感性的语言,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可以直接诉诸学生的心灵。第五、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第六、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灵活性 ,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应该用不同的语气、节奏讲话。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初始阶段,在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为小学生今后长期的数学语言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如今有些数学教师学历很高并且知识渊博,能够非常巧妙地解答很多复杂的数学竞赛题。但是因为自身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没有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了解数学教学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发现其中问题所在。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深入地研究非常有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