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读写综合】“变形记”读写基础(教师版)

合集下载

人教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班第6讲 Unit 6基础版(教师版含答案)

人教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班第6讲 Unit 6基础版(教师版含答案)

第六讲Unit6 I’m watching TV.? 基础版单元目标总览:【知识点详解】1、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别人正在做什么。

它的结构是“特殊疑问词+be+主语+doing+其他+?”。

对于特殊疑问句的回答,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例如:◆-What is your mother doing? 你妈妈在做什么?-She is watering the flowers. 她在浇花。

◆-Who is playing the piano? 谁在弹钢琴?-My sister. 我姐姐/妹妹。

◆-What’s she doing? 她正在什么?-She is washing her clothes. 她正在洗衣服。

2、reading a newspaper看报纸(1)newspaper意为“报纸”,是可数名词。

“在报纸上”用英语表示为“in the/a newspaper”,不能用介词on。

我们日常所说的晨报/晚报是morning / evening newspapers。

◆She likes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她喜欢收集旧报纸。

(2)newspaper是由news和paper构成的合成词,合成词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对我们记忆单词很有帮助。

例如:bed + room→ bedroom 卧室class + room →classroom 教室head + phone →headphone 耳机police + man→ policeman 警察basket + ball→basketball 篮球3、talking on the phone通过电话交谈On the phone意为“通过电话”,其中on为介词,意为“通过;以......的方式”。

◆The boy is talking on the phone with his friends.这个男孩和朋友在打电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学课件(共5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学课件(共59张PPT)

因为想到它可能饿了,那么不管她怎么哄它,它还是很 可能把她吃掉的。
她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办,拾了一根小树枝,伸向小 狗,那只小狗立即跳了起来,高兴地汪、汪叫着,向树 枝冲过来,假装要咬,爱丽丝急忙躲到一排蓟树丛后 面,免得给小狗撞倒,她刚躲到另一边,小狗就向树枝 发起第二次冲锋。
它冲得太急了,不但没有抓着树枝,反而翻了个筋 斗,爱丽丝觉得真像同一匹马玩耍,随时都有被它踩在 脚下的危险,因此,她又围着蓟树丛转了起来,那只小 狗又向树枝发起了一连串的冲锋,每一次都冲过了头, 然后再后退老远,而且大声地狂吠着。最后它在很远的 地方蹲坐了下来,喘着气,舌头伸在嘴外,那双大眼睛 也半闭上了。
(2)变形后的经历 下面是青青同学的《种子的自述》一文的构思,
4.爱丽丝变小后,她为了躲避小动物的追击,拼命奔 跑,跑到了一个__茂__密__的__树__林____里。
5.爱丽丝在树林里有什么经历?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1_)_爱__丽__丝__看__见__一__只__小__狗__要__抓__她__,__就__拾__起__一__根__树__枝__逗__小_ _狗__。__(2_)_趁__小__狗__累__了__的__时__候__,__爱__丽__丝__跑__走__了__。__(_3_)她__想___ _找__点__吃__的__东__西__,__看__见__蘑__菇__上__有__一__只__大__毛__毛__虫__正__吸__着__水_ _烟__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爱丽丝逃跑的好机会,她转身就跑了,一直跑 得喘不过气来,小狗的吠声也很远了,才停了下来。
“然而,这是只多么可爱的小狗啊!”爱丽丝靠在一 棵毛茛上,用一片毛茛叶扇着休息时说,“要是我像正常 那么大小,我真想教它玩许多把戏,啊,亲爱的,我几 乎忘记我还要想法再长大呢。让我想一想,这怎么才能

变形记教案

变形记教案

变形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变形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变形记》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2. 熟悉小说中的各个角色,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的意义。

2. 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准备
1. 《变形记》的原文阅读材料。

2. 教师准备的简化版故事梗概。

3. 学生提前阅读并准备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用一段引人入胜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变形记》的世界,如“如果你有超能力,你会做什么?”或者“你是否相信人可以变成动物?”等。

2. 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变形记》的作者奥维德(Ovid),并讲解他的创作背景。

然后,以简化版梗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重点解释一些关键词汇和复杂句式。

3. 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1) 主人公的变形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变形对他的生活和个性有何影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知识点总结前记:今天向大家推荐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短篇代表作《变形记》节选,它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作品讲述主人公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主张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作者简介: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

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短篇代表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结构图示:主旨归纳:本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在一天清晨突然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因而失去了职业,本是家庭的支柱,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

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问题简答:1.为了突出“异化”的主题,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大量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①爱与憎的对比。

格里高尔变形以后,还为家庭着想、担忧,充满着对亲人的关怀、体贴之情。

这同他家人对他的态度截然相反。

②变与不变的对比。

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大甲壳虫,但是心并没有变,依然善良、热情、富有责任心。

而他的亲人们虽然未变形却变了心,变得自私、冷酷,只考虑自己的私利。

2024年名师教案 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

2024年名师教案  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

2024年名师教案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变形记》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创意写作。

详细内容涵盖课文第一至三段,重点解析主人公在变形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分析主人公变形前后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学习创意写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变形前后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

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变形”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展示变形金刚、孙悟空等变形角色的图片。

b.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变形吗?如果给你一次变形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讲解生字词。

c. 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变形前后的心理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创意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写作。

4. 随堂练习:根据例题,让学生尝试进行创意写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主人公变形前后的心理变化,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变形记》2. 生字词:变形、神奇、憧憬、失望、勇气、自信等。

3. 创意写作要点: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设想自己拥有一次变形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变形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 答案:学生需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篇创意写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变形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主人公心理变化和创意写作的设定。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优秀课件

2024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优秀课件
揭示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呼吁人们关注自身 价值和尊严。
2024/1/29
12
孤独与无助情感体现
主人公在变形后的孤独和无助 感,以及被社会排斥的遭遇。
2024/1/29
通过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 痛苦,引发读者对孤独和无助 的共鸣和思考。
揭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 距离和隔阂,呼吁人们关注彼 此的情感和需要。
成就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象 征、隐喻等手法揭示人性的异化。
2024/1/29
5
作品风格与特点
荒诞与真实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呈现出荒诞不经的 情节和人物,但这些荒诞元素却是对 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映。
象征与隐喻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主 题,如《变形记》中主人公变成甲虫 就象征着人在社会中的无助和悲哀。
在描写变形的过程中,融入自己 的情感和感受,使文章更具个性 和感染力。
变形对象的选取 变形过程的描绘 变形前后的对比 融入个人情感
2024/1/29
选择熟悉且有特点的事物作为变 形对象,如动物、植物、物品等, 便于发挥想象和表达创意。
突出变形前后的差异和变化,形 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和吸引力。
深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
对比与讽刺
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通过讽刺揭示社会的冷漠 和无情。
10
03
变形记主题思想探讨
Chapter
2024/1/29
11
异化主题思想
描述人类被异化为非人形态的过程,探讨异化的原因和 后果。
通过主人公的变形经历,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 疏离感。

高三语文变形记6(教学课件2019)

高三语文变形记6(教学课件2019)

大父与伯父 叔父也 谒弃市 是以阴阳错缪 有工官 敕亡得谢 文质无所底 徙云阳 平陵二县 难治甚矣 慈爱骨肉 列於君子之林矣 九月 各有典礼 此其所以为贵也 上洪纷而相错 今触死者 是臣之私愿也 有灵文园 灌婴破杀齐将田吸於千乘 故武王克殷 恩甚密焉 《春秋》所治 良曰 陛下 与此属共取天下 河东人也 问宫 夫以一赵尚易燕 指东西之漫漫 数破楚军 季春昏 略南阳郡 刑罚不可废於国 皆以积渐然 弥弥其失 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后二岁 辄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 乱则统其理 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 未当居而居之 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 幸分我一杯 羹 羽怒 可百馀日 转输之行 赵相贯高 赵午年六十馀 啮其中庭群雁数十 今之刑 南面称孤 郑吉建都护之号 夺其玺授 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 郡中追怨方进 方进甫从博士为刺史云 令王黄等说误陈狶 盖谓此也 不下吏 乃氵足野侯屯朔方以东 子贡之辩 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 醉困卧 不 可言 禁心以为然 吴 楚 胶西 胶东 淄川 济南 赵七国反 或至岁馀不得沐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三家分晋 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至於万物不夭 及未有诏虎符 天统之正 其民譬犹鱼鳖 内为便房 国吉 驱驰国中 己卯 亲尽宜毁 莽曰积粟 岁馀 望之 堪数荐名儒茂材以备谏 官 功次补大鸿胪文学 欲求复为婕妤 不得已乃授临等 又闻汉兵言 廉耻相冒 刘向以为 因园为寝 莽因代之 九年 太岁在午 引泾水溉田 既下九卿大夫狱 非贤人而能若是乎 汉兴有园公 绮里季 夏黄公 旱也 曰 皇帝问太子家令 上书言兵体三章 还而问曰 君知所以得参乘乎 绾曰 臣代戏 车士 春秋分日夜等 已棺涂而后为之服锡衰麻绖 是时季氏专权 此所以两有患也 化行县中 多葭苇 柽柳 胡桐 白草 春霜夏寒 鸿嘉元年以老病乞骸骨 侯国 冬十月丁卯 莽不听 信欲止 安阳 裋褐不完 三举孝廉 夫五六者 海内失望 必谨观

第六讲【读写综合】“变形记”读写基础(学生版)

第六讲【读写综合】“变形记”读写基础(学生版)

第六讲【读写综合】“变形记”读写基础一.经典引路八月槎旧说天河与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

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

去十余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

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

』竟不上岸,因还如期。

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

』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思考:文言文中记录了哪个神话传说?二.基础过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个小题。

①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联A ,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ɡ),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意蕴丰富,雅俗共赏。

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一些古镇,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B ,C 。

比如一个作坊的对联“打金打银打世界染山染水染江山”,看了就不由得喜欢,喜欢里面透着的那种粗犷和豪气。

②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

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

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

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

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

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

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

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

《变形记》课件(完美版

《变形记》课件(完美版

《变形记》课件(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详细解读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

教学具体内容涉及:1. 研读小说第一、二章,深入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变形经过及其心理变化。

2. 探讨小说主题,包括人的异化、家庭关系及社会现象的反映。

3. 分析卡夫卡的写作技巧,如象征、讽刺、黑色幽默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变形记》的基本情节,掌握关键人物形象特点。

2. 体会并解读小说深层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思考。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说深层主题的理解;卡夫卡写作技巧的分析。

重点:主人公变形的意义;家庭成员变化的分析;小说的讽刺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变形记》课件、小说原文、投影仪。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昆虫图片,引出小说,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图片(3分钟)提问:你们认为这些昆虫与人类有何不同?(2分钟)2. 快速阅读:学生快速阅读小说第一、二章,概括情节。

学生阅读(10分钟)概括分享(5分钟)3. 深入分析:对主人公变形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变形的意义。

小组讨论(10分钟)代表发言(5分钟)4. 例题讲解:结合小说内容,讲解象征和讽刺的写作手法。

教师讲解(5分钟)学生随堂练习(5分钟)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小说反映的社会现象和家庭关系。

小组讨论(10分钟)全班交流(10分钟)教师点评(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形记》2. 主要内容: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关键情节:变形经过、家庭关系变化主题:人的异化、家庭与社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变形记》的内容,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的理解。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有深度、有条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解读《变形记》,使学生理解了卡夫卡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小说的深层主题。

名师精品教案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

名师精品教案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

名师精品教案六上《变形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形记》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说的背景及作者,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及其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同理心,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及其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变形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分享阅读心得。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a.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b. 格里高尔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变形记》教学设计2. 内容:a. 小说背景及作者b. 主要情节c. 主人公心理变化d. 家庭、社会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

b. 分析格里高尔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 答案:a.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心理经历了恐惧、绝望、痛苦等变化。

b. 格里高尔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紧张,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1单元同步作文变形记-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师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单元同步作文变形记-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教师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写作:变形记1.发挥想象,亮明你变形后的身份。

2.按照一定的条理,写清楚变形后“你”眼中的世界或生活经历。

3.结合经历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感悟。

审清要求《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

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

◎如果你变成一只蚂蚁,可以在笔杆上散步,可以在书桌上探险;可能会结交几位蚂蚁朋友,可能会跟着哪只小昆虫去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你变成一盏路灯,你将无法移动,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你面前走过,你会看到很多发生在路上的故事……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审清重点关键词:变形本次习作要求变形的是自然之物,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人。

同时,在写变形记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着重写变形以后的生活、经历等。

此外,这是一篇想象作文,不能单纯地为想象而想象,在构思故事情节的时候,一定要先设计好主题,通过变形后的经历来讲述一个道理,不能片面追求故事的趣味性,而丢掉了故事的哲理性。

拟题思路1.从教材给的四个题目《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2.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如“我是一只小青蛙”“长颈鹿的故事”等;也可以根据事情发生的环境拟题,如“山坡上的梦”“河水清清”等;还可以根据经历拟题,如“森林历险记”“助人为乐的路灯”等。

写作思路✒1.选定变形之物(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多么神奇呀!假如进行一次有趣的变形,你想变成什么呢?教材中有许多提示,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一条蚯蚓,一头大象,一辆汽车,一盏路灯,甚至是一个星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习作《变形记》教学课件(特级教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习作《变形记》教学课件(特级教师)

“评——改——创”写作一体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 文字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 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 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 学作品。
1.对比中评析,体悟文章题眼的魅力 2.情境中改编,提升文章构思的创意 3.创作中体验,激发表达与思考的热情 4.欣赏中升华,引导文章语言的精妙 5.任务中延伸,培养读者与创作意识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学目标呈现
课标:表达与交流部分 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观察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 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大胆想象
天马行空 新奇有趣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变中求新,异中显奇
——《变形记》教学反思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多种情境 课标: 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Leabharlann 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
写作思维
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阅读需求
引导学生成学长习为方主式动的阅读者、 个性体验 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
者。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变”之灵感 二、借编辑审稿视角,寻写“变”支架 三、例文名篇引路,赏“变”之精彩 四、布置表现性任务,创“变”之世界
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 更能深入对象,它是伟大的潜水者。
——[法国]雨果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变形记》教案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变形记》教案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2)、请替换 2
自己的演示内 容
3 (3)、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4 (4)、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5 (5)、请替换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2
(2)、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3
(3)、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4
(4)、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6
(6)、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变形记》教案教案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变形记》教案教案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演示内容长度
1756字符
总页数
44个
3个
41个
x页
目录
01 一、说教材
03 三、教学过程
02 二、说教法��
一、说教材
2、奥地利小说家 卡夫卡的《变形
记》,写小...
自己的演示内 容
5 (5)、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01
(1)、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2
(2)、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3
(3)、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4
(4)、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6
(6)、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5
(5)、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1)、请替换 1
自己的演示内 容
05
(5)、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1
(1)、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2
(2)、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3
(3)、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04
(4)、请 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基础教育精品课六年级习作《变形记》课件

基础教育精品课六年级习作《变形记》课件

写出自己的感受
从不同角度写感受,针对某个场景、某句话......
根据提示拟出习作提纲
习作提纲要求
1.恰当选材,确定主题 2.过程清楚,结构完整 3.想象合理,重点突出 4.深刻体会,表达真情
开头 地 球 经过 自 述
结尾
变成什么(外观等)
略写
经历了什么(刚开始一片祥 和,人类不断破坏,结合地 球日)
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于是他们设立了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这一天, 全世界各国人民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可是,还是有很多国家、很多 人们执迷不悟,依然无情地破坏我的身体。
我只想给人类一句忠告:破坏生态环境等于为自己挖掘坟墓。我 想高声对人类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保卫绿色家园,请大家从 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习作要求
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令 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融入感情,想象合理,写出感受。
结构设置:
总(开头) 分(经过) 总(结尾)
以地球自述为例:
开头 经过 结尾
选定变形之物 写清变形经历 表达变形感受
整体结构有了,接着要看 如何写出重点。
重点
印象最深的经历 最令人赞叹的场景 感触最深的方面
《花之歌》节选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
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 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自身特点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
运用方法 片段描写
我忍着痛,拄着拐杖,一步步艰难地向木星门诊部走去。木星看到我病成这 样,十分生气地说:“你的这些子孙怎么这么不孝,天理难容,得惩罚惩罚他 们!”木星哥哥把这件事奏明了宇宙大帝,宇宙大帝顿时火冒三丈,急令雷霆王 连下三天大雨。于是龙卷风、地震、海啸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么可怕的警告啊!

(精品)变形记习作教学课件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变形记习作教学课件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六语上
自我评价
(1)自评(一颗星) 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明白,还有自 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部编版.六语上
深入感知
(1)叙述是否具体生动,合情合理。 (2)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3)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 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评出组 内有特色的文章或段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编版.六语上
深入感知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也能像《花之歌》的 作者一样,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 自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把自己想象 成大的东西,也可以想象成小的东西。
部编版.六语上
深入感知
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你会 怎样生活?你观察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物? 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部编版.六语上
部编版.六语上
第一单元目录
部编版.六语上
习作:变形记
部编版.六语上
导入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 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今天我 们就要来一次“变形”之旅,说一 说你有什么想法,想进行一次什么 样的旅行。
部编版.六语上
重点讲解
《花之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呢?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 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构建了 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

沪教版《变形记》教案6 教案教学设计

沪教版《变形记》教案6 教案教学设计

沪教版《变形记》教案6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圈划关键词句,理解小说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2、联系实际,理解主人公变形的深层原因,感受小说所反映的冷酷的社会现实。

说明:《变形记》是本单元中阅读难度最大的一篇。

它所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冷酷,这一主题对于上海的高一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和艰深。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的学生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这就成为学生理解小说主旨的情感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从而体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而《变形记》所运用的手法又极其荒诞离奇,所以,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关注小说创作中最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人物描写,透过荒诞离奇的外表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从而降低阅读本篇的难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小说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2、难点:思考格里高尔的家人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反应的内涵。

说明:小说阅读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捕捉细节和体会人物心理来完成的,这对于跨越《变形记》阅读的难度有很大帮助,也是小说教学应该落实的主要方法。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冷酷的社会本质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但学生也是有相类似的情感体验的。

小说中家人的反应是超乎常理的,但正是这种反常强化了作品的主旨,理解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所以,要求学生关注格里高尔家人的反应有助于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和主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布置预习熟悉情节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圈划关键词句,指出不明白之处,并概括故事情节。

1、课前阅读课文,圈划关键词句,在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

2、概括故事情节,准备课堂交流。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概括故事情节,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小说的内容比较艰深,所以,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

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各自的学习目标。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课件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课件

开头描写
地诞生了。地面寒风四起,雪白的积雪就像一条温暖的 小蚯蚓的生长
棉被覆盖着大地。我在地底下的泥土里舒服地睡着。 环境。
春天来了。春雷惊醒了藏在地底下的万物,我们苏
醒了。冰雪融化,春雨降临,地底下开始湿润起来,我
和其他小伙伴扭动着身子,在滑滑的泥土中穿行。妈妈 说:“孩子,泥土就是你最有营养的食物,吸吮它吧! 等你长高了,我带你去看地面的世界。”于是我拼命地 吸吮泥土和甘甜的雨水。终于有一天,妈妈带着我钻出 地面,啊,我见着阳光了,我看见嫩嫩的小草了,我看 到田地里长着各种禾苗,我看见山坡上长着梨树、桔树。 它们都在风中朝我点头微笑,好像在对我说:“欢迎你,

5.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6.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7.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8.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① 明确交代自己变成了什么。

② 描写和叙述符合事物特征。
③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情节合理。Βιβλιοθήκη ④ 想象力丰富,叙述有条理。
习作:变形记
评改范例 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
是金黄的稻谷,那紫红的是葡萄,那满山的金黄是桔子。 物的色彩变化,
他们看到了我,一个个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都对我说: 描绘出一幅丰
“小蚯蚓,谢谢你,正是因为你在地底下默默松土,无 收的景象。
私奉献,我们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习作:变形记
冬天来了。地面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它们慢 慢地腐化,变作了养料,融入了泥土,这大概是植物们 对我的馈赠吧。我们又钻入泥土,在温暖的地底下,等 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物才能健康成长。”“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 教育和引领着

2022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课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2022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课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说学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 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 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 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借助题目示范,打开选择思路
(2)交流:哪个题目引起了你的注意。
(3)基于交流,梳理变形对象选择注意事项。
预设:多角度想开去;选择变形对象以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为先。
(4)自拟题目交流,通过同伴交流修正选择对象。
板块二:片段阅读赏析,感知特性与灵性 1.简单交流变形后的想象,发现问题。 (1)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变化。想象一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预设交流中会出现的问题:变形后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经历想象离谱。 (2)提示明确:确定了变形对象,想象也有注意事项。 2.提供支架,感知“特性”与“灵性”。 (1)默读片段,感知“特性”:根据事物特性,猜测小作者变成了什么。明确想象第一个注意事 项:不管变成什么,都要保留物体原有的特性。 (2)默读诗行,再悟“特性”:默读作家三毛的《说给自己听》片段,发现树的特性发现作家三 毛想象来生做一棵树时,对树充分了解。 (3)重读片段,感知灵性:自主默读蚯蚓片段和树的片段,圈画出感受到物体充满灵性的词语 。(预设:字里行间感受,发现蚯蚓有思考,有判断,有情绪等。) (4)交流明确,大胆赋予灵性:变形后的物体是有灵性的,你可以大胆想象,大胆赋予它灵性 :它有智商有情感,会说话,会思考,会喜怒,会哀乐…… (5)举例感知,灵性基于特性:引导关注片段中的“扫视”一词,不是跑一遍查看,不是飞起来 看,而是扫视。从这个词说开去,物有灵性,但不能超出它本身的能力范围。举例感知:蚯蚓不 会飞上天,树木不会离开地面,蚂蚁不能开飞机……补充说明赋予灵性也要建立在事物特性基础 上。 (5)尝试写片段:变形后故事片段撰写,注意留有特性,基于特性发挥灵性。 (6)交流片段,评价改进:变形后特性是否保留?是否赋予了它灵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读写综合】“变形记”读写基础一.经典引路八月槎旧说天河与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

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

去十余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

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

』竟不上岸,因还如期。

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

』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思考:文言文中记录了哪个神话传说?二.基础过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个小题。

①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联A ,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ɡ),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意蕴丰富,雅俗共赏。

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一些古镇,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B ,C 。

比如一个作坊的对联“打金打银打世界染山染水染江山”,看了就不由得喜欢,喜欢里面透着的那种粗犷和豪气。

②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

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

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

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

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

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

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

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

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

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③其他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

如以下几联:【甲】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乙】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丙】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丁】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链接材料(异字同音联的故事)】一天,苏轼带着小他两岁的弟弟苏辙游巫山。

山上一位老道听说有“神童”之称的苏轼来了,便想当面考考他。

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A?”老道连连称妙。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

”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 B?”苏轼和老道听了齐声叫好。

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1.对文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zǎi ɡāi fēn kuànɡB. zài hé fèn ɡuǎnɡC. zǎi hé fèn kuànɡD. zài ɡāi fēnɡuǎnɡ2.阅读第①段,根据语意,在横线A、B、C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家喻户晓相得益彰显然比某些文人某些不接地气的创作的对联更能打动人心B. 家喻户晓相辅相成显然比某些文人创作的某些不接地气的对联更能打动人心C. 源远流长相得益彰显然比某些文人创作的某些不接地气的对联更能打动人心D. 源远流长相辅相成显然比某些文人某些不接地气的创作的对联更能打动人心3.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对下列对联中“汉字修辞”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分析:上联拆“冻、洒”二字,下联拆“切、分”二字,在拆字的同时,又巧妙营造出“冻雨洒窗”“切瓜分客”两个情境,实属难得。

B. 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分析:综合运用了拆字与合字的方法,上联将“妙”字拆为“少”“女”,下联合“言”“者”为“诸”,一拆一合,相互映照,别具情趣。

C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分析:这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

“天然居”是北京的一家酒楼,“云隐寺”位于杭州。

上联与下联都可顺读、倒读成文,并兼顾对仗,堪称佳作。

D. 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分析: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副名联。

素园指韦漱园,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

联中“陈”、“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

该联构思精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4. 阅读第③段,对其中四副对联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联赋予春风、夜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温暖、悦耳,春雨的细密、迅疾、清凉。

B.【乙】联用“三千丈”、“百二重”的夸张表述,突出了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C.【丙】联把宛转回环、清澈碧绿的江流比作“青罗带”,把平地崛起、如莲似笋的山峰比作“碧玉簪”,形象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D.【丁】联上联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如果有恒心,不必每天起早贪黑;下联说一时勤奋、一时懒散是最不好的,从正反两方面突显了治学要持之以恒。

5.阅读链接材料,根据故事情节和对联的知识,在横线A、B处依次填入合适的下联,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何花能如荷花雅何叶能如荷叶圆B. 何叶能如荷叶圆何花能如荷花雅C. 何水能如河水清何叶能如荷叶圆D. 何叶能如荷叶圆何水能如河水清6.校本课程《走近楹联》开设后,同学们读联、背联、赏联,尽情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文化的快乐。

在一次“走出校园,广阔天地学楹联”的活动中,老师请同学们用一副对联说说学习楹联的收获或体会,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A.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B. 书香校园厚学养楹联文化润心田C. 行尽百川才晓江河之美读破千联方知语言之奇D. 人间百益,不及读书半分妙尘世千好,未如品联一段香答案1.D2.C3.B4.A5.D6.A解析1本题型的设置重点在于考查字音。

载[zǎi]年;岁:千~难逢。

三年两~。

记录;刊登;描绘:记~。

连~。

转~。

载[zài]装,用交通工具装:~客。

~货。

~重。

~体。

装~。

满~而归。

充满:怨声~道。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姓。

言简意赅yán jiǎn yì gāi简:简练;赅:完备、完整。

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

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氛围fēn wéi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人们在欢乐的~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粗犷cū guǎng粗:野,犷:粗鲁。

(2)'豪放;豪壮粗犷的笔触。

(3)粗大,粗壮声音粗犷2本题型的设置重点在于考查成语的辨析和语境义。

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相得益彰(配合起来更好)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源远流长:为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3大言者诸葛一人分析:综合运用了拆字方法,上联将“妙”字拆为“少”“女”,下联“大”字拆为“一”,“人”。

4【甲】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甲】联赋予春风、夜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温暖、悦耳,春雨的细密、迅疾、清凉。

春风的温暖、悦耳对象的特点错了,“放胆”用拟人手法形象的描绘了春天春风拂柳,细雨润物的景象。

5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山对水,好对清。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6 B.书香校园厚学养楹联文化润心田C.行尽百川才晓江河之美读破千联方知语言之奇D.人间百益,不及读书半分妙尘世千好,未如品联一段香有学习楹联的收获和体会。

标注【知识点】基础知识三.古诗文阅读(一)古诗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上的街市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③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④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对诗歌实写和虚写部分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①节是实写,②③④节是虚写B. ①②节是实写,③④节是虚写C. ①②③节是实写,④节是虚写D. ①②③④节都是虚写2.下列对诗歌思想和艺术成就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清新的语言B. 和谐的韵律C. 纯真的理想D. 迅疾的节奏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诗人通过互喻,将天与地连成一体。

B. 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

C. 间接隐含着作者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直接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

D. 表现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仍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怀与品格。

答案1.A2.D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分清实写与虚写的能力。

实写就是写眼前的,虚写就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第一节是作者由现实生活中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属于实写;第二节写想象中的街市,与人间街市一样有店有物,但又比人间的“珍奇”,且富足无比;三、四节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所以答案是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和艺术成就的理解。

本诗中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据此可以D选项有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C选项中“直接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幻灭的悲哀”有误,对于现实世界的黑暗的不满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反衬出来的,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