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稿-六国论

合集下载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苏轼所著的一篇政治论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1.1 战国时期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不休,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1.2 苏轼的政治抱负:苏轼是一位政治家兼文学家,对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反思和改变当时的政治状况。

1.3 著作动机:苏轼写作六国论的初衷是为了探讨六国之间的政治对比,以期启发当时的各国君主和政治家,促使他们改善国家政治。

二、内容2.1 六国之比:苏轼通过比较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指出秦国的强大是由于其集中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2.2 政治改革建议:苏轼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包括加强君主的权力、建立有效的军事制度、发展经济等,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预测未来:苏轼在六国论中也对未来的政治走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只有实行有效的政治改革,才能使国家在未来长治久安。

三、影响3.1 启发后人: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他们反思政治现状,提出政治改革的建议。

3.2 历史地位:六国论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教育意义:六国论也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重要教材。

四、现实意义4.1 指导国家治理:六国论中的政治改革建议对当代国家治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各国政府更好地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4.2 增进国际交流:六国论的研究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帮助各国政治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4.3 促进社会进步:通过研究六国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结语六国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六国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独特魅力,指导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代政治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国论教案(通用7篇)

六国论教案(通用7篇)

六国论教案六国论教案(通用7篇)六国论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六国论》这篇课文是高中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中的一课。

《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这一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把文章的脉络放在首位,《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与贾谊的《过秦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基于选修课的基本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够正确译文。

《课标》强调,选修课教学除了重点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与转换。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史论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这篇文章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对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和警示。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的回声”,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的史论和史传作品,了解古人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六国论》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从文章本身来看,《六国论》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有力。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从赂秦者和不赂秦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结论,发人深省。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初步的文言字词理解和翻译能力。

但是,对于史论这种文体,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在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背景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这也会影响他们对文章内涵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六国论》教案【优秀3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3篇】

课时篇一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国论教案篇二教学目的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题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3、提名思考回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三、小结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六国论》说课文稿

《六国论》说课文稿

《六国论》说课文稿第一篇:《六国论》说课文稿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议论文(最好用到借古讽 今的手法或通过史实论证)
谢谢观赏
(六)赏析课文,理解一下文章论证的严密 性。 探究一:本文属于兴亡论,一开篇就体术弊 在赂秦。是所有的国家都赂秦吗? 探究二:既然不是,那坐着的观点是不是以 偏概全? 研究三:文章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 目的?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议论文的行文结构
• • • • • 第一段:中心论点+分论点+分论点+…….. 第二段:论述分论点 第三段:论述分论点 ……………………… 最后一段:联系现实 展望未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 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 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 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 论》。
常用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 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
(三)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 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 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 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 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 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 斤。这样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 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 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 》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 提醒当朝统治者。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份对《六国论》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六国论》的内容概述、《六国论》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1.1 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六个国家相互争斗,国家疆域频繁变动,社会秩序混乱。

1.2 韩非子的政治抱负: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希翼通过《六国论》来提供一种治国方略,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1.3 《六国论》的意义:《六国论》通过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管理论和治国策略,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1 法家思想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根本手段。

2.2 强调君主的权威:韩非子认为君主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威,通过集权的方式统治国家,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3 强调利益和功利:韩非子强调人们追求利益和功利,认为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作出贡献。

三、《六国论》的内容概述:3.1 对六个国家的评价:《六国论》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秦国的强大、齐国的富庶、楚国的勇猛等。

3.2 对政治制度的思量:《六国论》对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如加强君主的权威、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等。

3.3 对国家统一的探讨:《六国论》认为国家统一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强盛的关键,提出了一系列的统一策略和方法。

四、《六国论》的影响:4.1 对后世政治思想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法家学派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理论方面。

4.2 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对后来的统一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六国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洵。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苏洵会写这篇文章。

教学方法:1. 教师通过讲述历史背景和作者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资源:1.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苏洵的简介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六国的了解。

2. 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洵。

3. 提问学生为什么苏洵会写这篇文章。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解读文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解析文本。

2. 提问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资源:1. 《六国论》的文本。

2. 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逐段解析《六国论》的文本。

2. 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第三章:论证方法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讨论这些论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苏洵的论证方法。

2. 提问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资源:1. 《六国论》的文本。

2. 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论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历史背景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核心、影响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背景1.1 荀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荀子,名况,字卿,鲁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1.2 六国混战的时代背景《六国论》成书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是六国混战的局面,各国争霸,内乱不断。

1.3 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是为了剖析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提出自己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

二、内容2.1 六国的兴亡周期荀子在《六国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和衰亡都有其规律性,存在着一个循环的周期。

2.2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荀子强调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与臣民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依存的关系。

2.3 政治管理的原则荀子提出了许多政治管理的原则,如以德治国、尊王攘夷等,为当时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思想核心3.1 以法治国荀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3.2 以德治国荀子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以德行来感化臣民,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3.3 尊王攘夷荀子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主张尊重君王的权威,同时强调对外要有强硬的姿态,保卫国家的疆土。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广泛引用和借鉴。

4.2 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促进了中国政治思想的繁荣和进步。

4.3 对当代的启示《六国论》中的许多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五、现实意义5.1 宏扬传统文化通过深入研究《六国论》,可以更好地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5.2 提升治国能力借鉴《六国论》中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可以提升当代政治家和领导者的治国能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领会作者提出的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

4. 培养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苏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千里,号老泉。

2. 背景介绍:《六国论》是苏洵针对当时北宋外交政策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巩固国家统一的建议。

3.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重点词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苏洵及其作品《六国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文言文翻译:翻译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苏洵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策略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提出的教训和原因。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由于《六国论》是文言文,学生可能存在阅读障碍,教师需通过讲解和翻译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书,被誉为兵家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孙武的生平背景: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人,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2 写作背景:《六国论》是孙武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治国经验后所著,是其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1.3 传世情况:《六国论》是《孙子兵法》的前传,虽然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但后来被重新发现并传世至今。

二、内容2.1 军事思想:《六国论》主要讨论了战争的策略、战术、兵法等内容,强调了以智取胜的思想。

2.2 政治思想:孙武在《六国论》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如善战者不怒、善战者不争等。

2.3 统帅才能:《六国论》中还强调了统帅的才能和作用,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

三、思想3.1 智慧:《六国论》强调了智慧在战争和政治中的重要性,提倡智取胜。

3.2 谋略:孙武在《六国论》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谋略,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

3.3 谦虚谨慎:《六国论》中也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重要性,认为统帅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战争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借鉴。

4.2 对兵法的影响:《六国论》为后来的兵法著作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之作。

4.3 对军事理论的影响:《六国论》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实意义5.1 战争思想:《六国论》中的战争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2 领导才能:《六国论》中对领导者的要求和作用也对当今社会的领导者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5.3 战略谋略:《六国论》中的谋略和策略也对当今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外交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语:通过对《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部古代兵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引言概述: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

本文将对《六国论》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思想内涵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著作。

一、《六国论》的背景
1.1 战国时期政治乱象
1.2 各国争霸格局
1.3 苏秦为何提出六国合纵抗秦的主张
二、《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2.1 合纵抗秦的战略思想
2.2 合纵抗秦的具体实施方法
2.3 合纵抗秦的意义和影响
三、《六国论》的思想内涵
3.1 外交策略的重要性
3.2 合纵抗秦的智慧
3.3 政治家的胸怀与气度
四、《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4.1 对当代政治的启示
4.2 对国际关系的借鉴
4.3 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五、《六国论》的传世价值
5.1 作为政治经典的地位
5.2 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5.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结语:
通过对《六国论》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苏秦的政治智慧和胸怀,以及他对当时政治乱象的深刻洞察。

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政治启示和智慧。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六国论》的思想精髓,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课稿——六国论

说课稿——六国论
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对于上述的内容提出了什么看法?
(三)总结:
全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 快,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第一个分论点承 中心论点直接提出 ,顺应自然。第二个分 论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提出,引人思考, 对中心论点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运用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的方法,从道理上给人以明晰、严密 的感觉,语气坚定,观点鲜明。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六 国亡于秦的原因,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但本文借古讽 今不是消极地批评北宋王朝失策,这反映在文章在指出六国应 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 战略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也可见一 斑了。
教法:运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疏通 文意,然后启发学生以一篇议 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 明确的问题适当点拨。
学法:分析——归纳——联想
(一)导入新课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解题及作者简介: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 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 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2、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年少不学,二 十七岁才发愤学习。闭门潜心读书十年,遂通六经、百家之 说。著有《嘉佑集》。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长于论说文的写作,受《孟子》、 《战国策》的影响颇深,风格雄奇犀利。
学生经过之前的文言文 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 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 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为大家的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例如篇目。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

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

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局部:赏析例如、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

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

《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苏洵其人其作能力目标: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2、研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课: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

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宋朝眉山人,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

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观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
“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一至三段: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段: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7.研习第一段:朗读第一自然段,以背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齐读第三段,对第三段进行讲解。

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C.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D.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相照应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E.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2.研习第四段,齐读,对第四段进行讲解
A.重要词句: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A.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小结本文思路。

5.小结课文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实弊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