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苏轼所著的一篇政治论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1.1 战国时期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不休,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1.2 苏轼的政治抱负:苏轼是一位政治家兼文学家,对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反思和改变当时的政治状况。
1.3 著作动机:苏轼写作六国论的初衷是为了探讨六国之间的政治对比,以期启发当时的各国君主和政治家,促使他们改善国家政治。
二、内容2.1 六国之比:苏轼通过比较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指出秦国的强大是由于其集中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2.2 政治改革建议:苏轼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包括加强君主的权力、建立有效的军事制度、发展经济等,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预测未来:苏轼在六国论中也对未来的政治走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只有实行有效的政治改革,才能使国家在未来长治久安。
三、影响3.1 启发后人: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他们反思政治现状,提出政治改革的建议。
3.2 历史地位:六国论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教育意义:六国论也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重要教材。
四、现实意义4.1 指导国家治理:六国论中的政治改革建议对当代国家治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各国政府更好地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4.2 增进国际交流:六国论的研究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帮助各国政治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4.3 促进社会进步:通过研究六国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结语六国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六国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独特魅力,指导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代政治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六国论》这篇课文是高中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中的一课。
《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这一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把文章的脉络放在首位,《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与贾谊的《过秦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基于选修课的基本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够正确译文。
《课标》强调,选修课教学除了重点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与转换。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引言概述: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
本文将对《六国论》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思想内涵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著作。
一、《六国论》的背景
1.1 战国时期政治乱象
1.2 各国争霸格局
1.3 苏秦为何提出六国合纵抗秦的主张
二、《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2.1 合纵抗秦的战略思想
2.2 合纵抗秦的具体实施方法
2.3 合纵抗秦的意义和影响
三、《六国论》的思想内涵
3.1 外交策略的重要性
3.2 合纵抗秦的智慧
3.3 政治家的胸怀与气度
四、《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4.1 对当代政治的启示
4.2 对国际关系的借鉴
4.3 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五、《六国论》的传世价值
5.1 作为政治经典的地位
5.2 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5.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结语:
通过对《六国论》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苏秦的政治智慧和胸怀,以及他对当时政治乱象的深刻洞察。
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政治启示和智慧。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六国论》的思想精髓,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国论》教案【优秀3篇】
课时篇一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国论教案篇二教学目的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题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3、提名思考回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三、小结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解题: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六国论》说课文稿
《六国论》说课文稿第一篇:《六国论》说课文稿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六国论说课稿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议论文(最好用到借古讽 今的手法或通过史实论证)
谢谢观赏
(六)赏析课文,理解一下文章论证的严密 性。 探究一:本文属于兴亡论,一开篇就体术弊 在赂秦。是所有的国家都赂秦吗? 探究二:既然不是,那坐着的观点是不是以 偏概全? 研究三:文章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 目的?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议论文的行文结构
• • • • • 第一段:中心论点+分论点+分论点+…….. 第二段:论述分论点 第三段:论述分论点 ……………………… 最后一段:联系现实 展望未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 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 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 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 论》。
常用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假设论证 …………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 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
(三)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 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 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 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 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 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 斤。这样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 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 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 》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 提醒当朝统治者。
《六国论》教案说课稿
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要点,难点:1.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2.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介绍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全诗,由教师着重指出需注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现象。
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
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豁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份对《六国论》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六国论》的内容概述、《六国论》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1.1 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六个国家相互争斗,国家疆域频繁变动,社会秩序混乱。
1.2 韩非子的政治抱负: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希翼通过《六国论》来提供一种治国方略,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1.3 《六国论》的意义:《六国论》通过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管理论和治国策略,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1 法家思想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根本手段。
2.2 强调君主的权威:韩非子认为君主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威,通过集权的方式统治国家,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3 强调利益和功利:韩非子强调人们追求利益和功利,认为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作出贡献。
三、《六国论》的内容概述:3.1 对六个国家的评价:《六国论》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秦国的强大、齐国的富庶、楚国的勇猛等。
3.2 对政治制度的思量:《六国论》对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如加强君主的权威、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等。
3.3 对国家统一的探讨:《六国论》认为国家统一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强盛的关键,提出了一系列的统一策略和方法。
四、《六国论》的影响:4.1 对后世政治思想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法家学派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理论方面。
4.2 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对后来的统一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国论》说课稿
气 开篇夺人 急促舒缓 激切沉郁
练项习脊设轩计志
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而今,有关学生与老师冲突 的事件频发,请你对老师、学生、记者或教 育部门任写一段话,发表你的观点。要求观 点鲜明,论证有理有据,力争从本单元“气 脉中贯”中有所借鉴。
1、避免误区,不宜过分强调文言知识的基础 训练;不宜过分说教,重点放在“读”和“研” 上。 2、创设情境导入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朗 读法。 3、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教师适时引导、 点拨。
五、项教脊学轩过志程
1、激情导入。 2、自由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中 心 论 点
六
国 破 灭
( 总
弊分 在) 赂 秦
分论点
事实
赂 (总分) 数量上
秦
力
程度上
亏
道理上
论断
不 战 胜 负 已 判
(并 列)
齐亡之事实
不 赂 (总分)
智 力 孤
者
燕亡之教训
危 败
以
亡
赂
者
赵亡之悲剧
丧
结论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 之所劫哉
(引古) (递 进)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讽今)
合项脊作 轩探志究
本文是篇议论文,却用了不少 形象描述的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读一读,说一说)
名项家脊点轩评志
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 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宋)欧阳修 说一说你的看法。
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 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 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 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 宋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 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
六国论语文说课稿(最新)
六国论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示例篇目。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
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
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
《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苏洵其人其作能力目标: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确定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完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
2. 背景介绍:战国时期六国争雄,最终被秦所灭。
3. 课文概述:文章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法治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央集权和法治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六国灭亡原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中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战争失败、政治腐败。
2. 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中央集权、法治不健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2. 分析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3. 讨论:如何避免重蹈六国的覆辙?【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 结合现实,谈谈对政治腐败的认识和看法。
第三章: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中央集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央集权的定义:国家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2. 中央集权的优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教学步骤】1. 讲解中央集权的定义和优势。
2.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中央集权在六国灭亡中的作用。
3. 讨论: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 结合我国现实,谈谈对中央集权的看法。
第四章:法治国家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法治国家的定义:国家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
2. 法治国家的优势: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史论,文章借古讽今,通过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警示当时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有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也是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和历史思维的重要素材。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但在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结合历史背景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翻译和讨论,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核心、影响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背景1.1 荀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荀子,名况,字卿,鲁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1.2 六国混战的时代背景《六国论》成书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是六国混战的局面,各国争霸,内乱不断。
1.3 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是为了剖析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提出自己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
二、内容2.1 六国的兴亡周期荀子在《六国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和衰亡都有其规律性,存在着一个循环的周期。
2.2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荀子强调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与臣民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依存的关系。
2.3 政治管理的原则荀子提出了许多政治管理的原则,如以德治国、尊王攘夷等,为当时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思想核心3.1 以法治国荀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3.2 以德治国荀子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以德行来感化臣民,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3.3 尊王攘夷荀子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主张尊重君王的权威,同时强调对外要有强硬的姿态,保卫国家的疆土。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广泛引用和借鉴。
4.2 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促进了中国政治思想的繁荣和进步。
4.3 对当代的启示《六国论》中的许多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五、现实意义5.1 宏扬传统文化通过深入研究《六国论》,可以更好地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5.2 提升治国能力借鉴《六国论》中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可以提升当代政治家和领导者的治国能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书,被誉为兵家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孙武的生平背景: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人,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2 写作背景:《六国论》是孙武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治国经验后所著,是其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1.3 传世情况:《六国论》是《孙子兵法》的前传,虽然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但后来被重新发现并传世至今。
二、内容2.1 军事思想:《六国论》主要讨论了战争的策略、战术、兵法等内容,强调了以智取胜的思想。
2.2 政治思想:孙武在《六国论》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如善战者不怒、善战者不争等。
2.3 统帅才能:《六国论》中还强调了统帅的才能和作用,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
三、思想3.1 智慧:《六国论》强调了智慧在战争和政治中的重要性,提倡智取胜。
3.2 谋略:孙武在《六国论》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谋略,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
3.3 谦虚谨慎:《六国论》中也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重要性,认为统帅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战争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借鉴。
4.2 对兵法的影响:《六国论》为后来的兵法著作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之作。
4.3 对军事理论的影响:《六国论》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实意义5.1 战争思想:《六国论》中的战争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2 领导才能:《六国论》中对领导者的要求和作用也对当今社会的领导者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5.3 战略谋略:《六国论》中的谋略和策略也对当今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外交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语:通过对《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部古代兵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
的首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
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
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