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课内容
解读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有何启示?
解读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有何启示?曾国藩最大的能耐,就是他能把自己这个一个资质平平的人,经过后天的磨练,变成一个经天纬地、文治武功上都可圈可点的人物。
孟子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念,被曾国藩演绎地淋漓尽致,这也使普通人看到一个希望,但凡有所立志、用心用力、恒为,都将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就。
曾国藩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律己以严。
他为自己的日常安排上,订立了“十二条日课箴规”,每天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把这十二件事完成。
其一,主敬;其二,静坐;其三,早起;其四,读书不二;其五,读史;其六,谨言;其七,养气;其八,保身;其九,日有所进;其十,月无忘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
分析这十二条自己为自己设立的规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个梳理,进一步理解它:守住内心,才能守住你的行为主敬,静坐,养气等,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平静,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对得住别人,第二是不欺骗自己。
《宋史·司马光传》中说,“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事无不可对人言,体现的是一个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一面。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坦荡之气,是一个最大的底气。
守住内心,就等于守住了你的行为,你的思想指引做或者不做某件事,引导者身体这台“庞大的机器”如何运转,到何处去,所以,内心的状态,是一个人的根本。
常言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而内心这个根基,恰恰是最难巩固,但又是最需要巩固下来的。
人的念头千变万化,瞬间就会生出很多种不同的想法和思绪,所以这更加说明了守住内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当你守住了内心的时候,行为才有了依靠,行为本身是无目的的,它只听凭于内心的调遣。
守住行为,才能转变为你的作为想必下面这一段话大家都看过,鉴于其重要性,我觉得有必要再将其写在这里:“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93他们改变中国我们生活在不确定的年代,内心焦虑不安,快乐难以持久,如何能够安定内心世界?栗强:独立学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核心:把心放在心上,就是让心做心该干的事,别让心做这些念头该干的事情。
人的心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蛋白质,肉身,过去叫色法;另外一部分叫心,但心又分成两层,一层是心上起的功能,比如心的感受,心的想法,心的念头,第二是能产生概念,能产生想法的这才叫心。
但我们的麻烦是,各种资讯非常发达,我们的心被抓着去放到了想法和资讯上,没有把心放在心上。
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如果要用四个字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尚书》里的四个字:念兹在兹。
念,就是你的注意力;兹,我们可以今天翻译成这个“It”。
念在这,心就在,注意力在这,作用力就在这,你的成长中所有的一切,从初发心即成正果。
如果一开始就向着要去解放全人类去,最后才能够永无止境的热情;一上来就向着满足私我去,最后只能一身疲惫。
凡是对历史产生巨大作用的人,他都是在把心放在心上的,都符合了,暗合道妙。
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始皇李斯,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王莽刘歆,复古改制昙花一现唐太宗玄奘,光大禅宗朱熹宋明理学,占林文人精神世界清末名臣曾国藩独树一帜,弃圆求阙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又将如何改变历史文化格局?从五位文化人,五位帝王或者掌权者,五篇文章这样开阔的角度对比中,才会更能理解曾国藩的贡献和心法更履行了此道之妙,知道他在大变革不确定的年代,保持心中的禅定与信念是什么。
1.帝王秦始皇和文化人李斯,与文化大一统出现的文章是《谏逐客书》,李斯提出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咱必须得用天下之客卿。
天下事凡经此人必为之一变,这个人是秦始皇,而李斯作为辅佐的宰相是协助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将在此之后的这两千年,中国才能有一个巨大的大一统的江山局面出现,而不是会变得像欧洲那些统治者,一个大统治者结束了,欧洲的历史就是文化上断裂的历史,而中国的文化上是一个连续的历史,一个连续的文明,这个原因就是在于秦始皇和李斯做了大量发展型眼光的历史建设。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总结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总结写这本书用了两个多月,虽然很慢,但也是践行其中的一条——精读。
也是第一次完整把读书笔记写出来发表,虽然不够深刻,但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先把这12条总结成一张思维导图(可点击看大图),把每条最重要的两三个点进行总结。
一、内容摘要1.主敬背后的玄机•整齐严束,有仪式感,时刻检查自己念头、举止有无背离义理之处•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心思收拢,情绪镇定1.无事时不要放纵自己2.可宁静安泰,保养德性3.少看手机尤其是短视频•专一不杂,如日之升1.没事的时候心在腔子里,精气神全都收束起来2.有事的时候,就自然就可以调动自己的精神,在关键处释放出来2.静坐有奥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时每天不论什么时间,有时间或抽时间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放空一切,专注内心,审视自己•静坐之法简直是修身的诀窍,打造超凡的心境精气神的升华,每天做起来3.早起为何如此重要•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四五点就得起,醒后不贪恋床、不拖延•早起的好处:磨炼心性1.养气2.避恶习3.早起之后,世界一片安宁:早上精力充足,易思考、做事、锻炼,思路清晰、反省深刻4.早起便能早睡,晚起则易晚睡•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聪明人大多因为傲气导致失败,庸人、平常人大多因为懒惰导致失败。
•生活规律要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律1.生活规律要要合乎道,提升精气神,稳定生物钟,对精神的修炼才更有帮助2.让这种精气神和自然的规律达到吻合,如日之升,养胸中浩然之气4.精读是读书的不二法门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进德之事,修业之事。
曾国藩认为读书大可以报国为民,拼搏进取;小可以修身养性,卫身谋事立足社会。
二者相辅相成。
•要读经典, 吸取经验, 提高自身每日至少读十页•一书不尽,不读新书精读不是不读,而是每天要读,吃透•东看西阅,不易成就自己1.走马观花,在为别人读书,不是作为自己,而是成为别人写的东西的傀儡2.被热点事件所吸引是在为别人活,要为自己活5.读史的重要性•历史的智慧是整个人类文明智慧的深厚积淀一个人的智慧有限。
曾国藩修身日课
曾国藩修身日课
- 主敬:每日保持精神肃穆,衣冠整洁得体,给人稳重可靠的印象。
每日出门前调整到最佳状态,工作时专心致志,高效果决。
- 每日静坐:每日睡醒或睡前,至少抽出一段时间,独处静坐。
摒除一切杂念,静思己过,反省言行是否有不妥之处,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通过反省,提升自身修养,戒除坏习惯。
- 早起:坚持早睡早起,对身心皆有裨益。
早睡养身,早起精神佳,不要恋床,起床晨读或锻炼,保证一天都有好精神。
- 读书不二: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各种碎片化阅读,不如专注阅读一本书。
将一本书用心读透,等于得到对方的感悟。
- 多读史书:读史可以提升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只是一个过客。
这样一想,自然心胸开阔,豁然开朗。
- 谨言慎行:只有浅薄的小人才夸夸其谈。
祸从口出,逞一时口舌之快,为自己带来祸患,实在是愚蠢至极。
- 持正居中:内心光明中正,才能无愧于天地。
心中一股正气,不偏不倚,做起事来胸有成竹无所顾忌。
曾国藩的修身日课强调了自律、自省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曾国藩的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廉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药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
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
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帝。
”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
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
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
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能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
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
曾国藩之“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
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行善除恶,这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所以《大学》的“诚意”一章,两次说到慎独。
如果喜欢善能像喜欢色美那样,厌恶恶能像厌恶恶臭那样,尽力排除欲望,以存天理,那么《大学》的所谓自我反省,《中庸》的所谓戒除恐惧,都能够切实去做了。
也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而有收敛,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下,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会感到愧疚,可以面和天地、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
敬这个字,孔门用来教育后人,春秋士大夫也经常提到。
到了程、朱时就千言万语不离开这个宗旨。
在内专一纯静,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恭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程子说上下统一在于恭敬,则天地自己运行,万物自己发育生长,气数没有不和的,四灵都来了。
聪明睿(ruì)知,都由这些而产生。
以这些侍奉天帝,那么敬就没有不完美的。
我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尤其就在于能让肌肤得到锻炼,身体变得强健。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了?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求仁则人悦。
曾国藩的日课
曾国藩的日课(今日是2月11日星期二,是我保持每天更新的第142天)30岁是曾国藩人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
他从一个湖南偏僻的小地方,来到风云汇聚、高人云集的京都做官,接触到很多贤明之士,跟自己一比,顿时自惭形秽。
他总结自己有三大缺点,傲慢、浮躁、虚伪,于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这个决心下的非常大:立志做圣人。
并且开始全方位、彻底地改造自己。
方法是从他敬佩的好朋友那里借鉴来的,就是每天写日记,深刻地开展自我剖析、自我批评。
他的日课是这样的: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重点是每天写日记这一条,而且是楷书,端端正正地写。
把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之间的所有事情,吃喝拉撒、心中所想、与人所谈,无不一一深刻自省,剖析自己的动机。
更要命的,还在后面。
他为了督促自己进步,还把日记传阅给朋友、家人,让他们做点评反馈。
如果你知道他的日记里写的都是什么,就知道这么做需要多大的勇气了。
看看下面这一段,算是很隐私的内心想法,都写出来了。
酒后,与子贞谈字,亦言之不怍。
客来,示以时艺,赞叹语不由衷。
予此病甚深。
席间,面谀人,有要誉的意思,语多谐谑,便涉轻佻,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也。
日记中批评自己言不由衷、阿谀奉承、自我吹捧,这样的日记,也能拿出来分享。
可见曾国藩自我修炼的意志有多么坚定,多么真诚。
因为真诚,所以“事无不可对人言”。
所以,曾国藩能以平平之资,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圣贤。
不怕各位笑话,我也自诩为本公众号的日更作者,从坚持每天更新的140多天中,我感觉收获良多。
1、有了一个每天牵挂的任务,所以即使某一天特别的懒散,不想做事情,也得玩命想出一个小话题来,写上五六七八百字。
这就有了底线思维,确保每天真的不是一无是处。
哪怕一丁点的收获,也是进步,拉的长远了,就是大的进步。
2、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为了写出点东西,倒逼自己:a、思考一番,发现事物中的逻辑、道理;b、拼命看书、仔细观察生活、觉察内心变化,找点灵感。
3、使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自我价值观,掌控感,成长感。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1.早起锻炼身体,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的一天。
2. 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的计划,不浪费时间。
3. 学习长期的目标,培养耐心和毅力。
4. 坚持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技能,保持进步。
5.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6. 保持身体清洁和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7.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和担忧。
8. 保持谦虚的态度,时刻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心态。
9.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0. 坚持正义和道德,尊重规则和法律。
11. 保持心灵的平静,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12. 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
- 1 -。
曾国藩的日课
曾国藩的日课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2020年第3期
王珊
曾国藩给自己定了圣人的几个标准,其中一个是立“坚忍不拔之志”。
曾国藩想了一个方法来磨炼自己,即每天做“日课”。
每天从起床那一刻起,曾国藩就时时刻刻监督和提醒自己的一举一动,临睡前他还会用楷书写日记,回忆一天的言行,然后进行深刻的反省。
他还要求自己每天读史书十页。
然而,一个人日积月累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比如说有一天他去朋友家为其母祝寿,结束后本来打算回家学习,结果被朋友拉去下棋。
他下了一局,又旁观了一局,心里就开始有两个小人打架了,一个说索性不如放纵一次,一个则提醒他许下的各种诺言。
最后他赶紧回家,并在晚上的日记中反省了自己。
在家书里,曾国藩将这种方法介绍给了几个弟弟,并将自己的日记抄给他们看。
他在信中告诉几位兄弟,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修身养性必备准则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修身养性必备准则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双峰县一个穷苦人家,天资、家世都很平庸,他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培养出李鸿章、左宗棠等能人,其原因就是他严格的自我管理,并总结出十二条修身法则。
日课十二条
第一条、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保持神情端正严肃,衣冠整洁得体,时刻保持警惕。
平常没事的时候,要做到宁静安泰,而处理日常事务时不被杂事干扰。
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充满生机。
)
第二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天挑选任意时刻,静心打坐一个小时以上,收回心神,冥想,像宝鼎一样镇定)
第三条、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早睡早起,醒了之后就不要再恋床。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四条、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一本书没有读完,就不去读其他的书,这本看看那本读读,读书时要专注,将一本书用心读透,要做到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
第五条、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借钱购买了《二十三史》,父亲替他偿还债务之后,要求他仔细圈点一遍,否则就辜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
第六条、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谨言慎行,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
曾国藩 日课12条.docx
曾国藩日课12条曾国藩,字炳,号少师,是清朝的名将和著名政治家,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贡献。
除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曾国藩还以他严格的日课管理而闻名。
曾国藩的日课是他个人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也是他培养自身和他的家族成员的良好品质和素养的关键。
曾国藩的日课包含了一系列规则和要求,下面介绍其中的12条:1. 五时起床:曾国藩要求自己在清晨五时起床,以充分利用新的一天。
这个习惯让他能够在忙碌的日程中找到时间独自思考和计划。
2. 朝闻道:曾国藩认为知识是成功的基石,每天早晨他会读书或听别人读书,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修养。
3. 定省心:曾国藩注重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
他每天都会花时间进行冥想或思考,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醒。
4. 整齐衣冠:外表的整洁和整齐对曾国藩来说非常重要。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时刻保持整洁的仪表,以彰显自己的形象和品位。
5. 功课勤精:曾国藩注重精读和深入思考。
他认为只有通过反复钻研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
6. 清思明辨:曾国藩提倡清晰思维和明辨是非。
他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的重要性,并鼓励自己和家族成员善于分析问题和做出明智的判断。
7. 正心诚意:曾国藩强调诚信和正直的品质。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始终保持正直和真诚,以树立良好的声誉和信誉。
8. 谦恭和礼:曾国藩注重谦逊和礼貌。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时刻保持谦恭的态度,并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9. 勤俭节约:曾国藩十分注重勤俭和节约。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和用钱,并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10. 细心做事:曾国藩认为细心和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细心和专注,以避免错误和疏忽。
11. 定当日功:曾国藩注重每天的进步和成就。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每天都要有一项具体的成就,无论大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12. 晚自勉:曾国藩在每天结束时花时间反思。
日课十二条
日课十二条曾国藩制定了严格的修身磨砺计划,行之以恒,曰“日课十二条”。
内容有:(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修身之道,最难在于养心,东方古典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强调一个“静”字,即万象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冲融虚廓的心境。
内而专静纯一,方显外而整齐严肃。
养浩然之气,心胸豁达,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纵观古今,代代圣贤,成功人士无不虚怀若谷。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天道酬勤,勤字之本在于早。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毛主席说过“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治学无方,则百无一成。
”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把它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
其生平为人处世的成功,正是他秉承须臾不离读书,广泛涉猎,由博转约,格物正心,治学有方的善果,通过读书,走上了仕宦之途,广交了益友,领会了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曾国藩说:“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故不能不自省、察人。
”俗话说:三人成虎。
一言不慎就会招来祸端。
居高位者尤其如此。
与其以后招来麻烦,授人以柄,倒不如今天谨慎从事,谨言慎行。
国藩自勉,恒守“清慎诚勤”四字,而尤以诚字为重。
与李榕书云:“……以诚字为之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乎大戾,免于大败,愿与足下共勉之。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一个人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干大事才有足够的资本。
起居饮食,既有规律,又有定时,这是现代的卫生学非常强调的。
至于爱好运动与节制少怒,则是健身与养心的根本。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在平时的生活中非常注重自我修养和教育,因此他制定了一套十二条日课,以助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十二条日课是:
起床课:早起锻炼身体,做好精神准备。
课文课:认真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督察课:检查工作、生活的细节,避免疏忽和错误。
调查课:关注时事、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认知能力。
问答课:与人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记忆课:记忆重要知识和经历,避免遗忘和失误。
心理课: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讲演课:讲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演讲能力。
制度课: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提高自律和执行力。
检讨课:反思自己的言行,寻找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感恩课: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保持谦虚和感恩之心。
安息课:在合适的时间休息,保持身心健康。
这十二条日课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浅谈《曾国藩家书》中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浅谈《曾国藩家书》中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人人称赞《曾国藩家书》的教子意义,自愧不如曾国藩的心扉与博识。
1838年,28岁的曾国藩中进士,拜京城颇有名气的唐鉴为师。
曾国藩向他寻求修身养性之法,唐鉴回答了五个字:静坐,写日记。
所以那天晚上,静思的曾国藩想起来自己的所作所为,追悔莫已。
百般忏悔的他在日记中愤懑地写道:目屡斜视,耻心丧尽。
他思自己的过错,觉得作为谦谦君子,做出这样令人诟病的举止真是荒唐又可笑,便一改前非。
之后的三十多年,他常常静坐思考,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正视自己的不足,检点自己的行为。
摒弃不足,检点思想,他严格克己复礼、为国为民成就了屈指可数的光辉业绩,受到后人的一致推崇。
他深感教育对于自身和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他通过自己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著家书335封(有明确记载出处的),来告诫兄弟、子孙。
《曾国藩家书》可谓是历史上流传度、知名度并驾齐驱的为数不多的家书典范。
全书不仅囊括了基本的1治家、2修身、3劝学、4交友、5用人等思想,还包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对于6理财、7济急、8旅行、9行军、10杂务这些基本常识的认识与建议,共10大类。
《曾国藩家书》中着重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于是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下,还代代出现英才,与“富二代”一词远离。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继承和发扬了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教子弟做人要自立、修身、勤劳、俭朴、有恒等。
曾国藩一生严谨教育子弟。
就算是临近去世,还不忘谆谆教诲子弟。
同治十年,即1871年,曾国藩去世的前一年,他早已百病缠身,日薄西山。
可是他唯独没有放弃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甚至那个时候的他左眼已经失明。
可是他还不忘在其日记及给他儿子的家书中教导他们如何处世为人。
他在书中提出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泰。
曾进一步解释,慎独便是慎重独处,要控制住自身的贪念,遵守伦理道德,就算是最隐蔽微小之处也不能忽略“慎独”这一原则,这样谨慎的为人处世便会无愧于心,从而使自己心胸安泰。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鸿儒,是他用每日十二条必修课,“知行合一”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才成就了他不愧为一个名垂青史的牛人,从而有了曾氏家族数百年的荣耀。
曾国藩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内容主要有:一、主敬: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曾国藩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不仅是一种大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
所谓静生百慧。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
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早睡早起是顺应天时,是天在滋养你的身体。
所谓人力不胜天力,你吃再多的药物或保健品,也不及早睡早起的功效。
若长期坚持早睡早起,身体无病健康的人,一生无疾。
若病者则利于恢复!中医调理平衡讲七分靠天,二分靠药,一分靠心情。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
《庄子》记载: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庄子告诉我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释文:日课十二条
边款:日课十二条是曾文正公修身十二法: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之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解读: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晚清名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其严以修身密不可分。
他一生奉行“慎独克己”,从不懈怠,是公认的近代儒家修身的楷模。
曾国藩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得失,总结出
“日课十二条”作为他自身的日常行为规范,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严格执行,且一坚持就是一辈子,毅力之强非常人可比。
毫不夸张地讲,曾国藩虽为权倾朝野的名臣,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制订一个诸如健身、习字、读书之类小计划的时候,但往往虎头蛇尾,很难坚持执行下去。
这与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遵循自己制定的“日课十二条”相比,差距巨大,这也是我们很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言道:“贵有恒。
”“恒”,说起来容易,切实做到却很难。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
阅读感受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是一本关于中国晚清时期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 家曾国藩的传记和人生哲学,由多人撰写,主要根据曾国藩的日记、书信和其 他资料整理而成。这本书涵盖了曾国藩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人生智慧,尤其是他 如何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了解主要来自历史课本和一些传记文学。然而, 这本书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他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尤其是他如何通过自我修 养和道德实践,成为了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第五,写日记是修身的好方法。曾国藩认为,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修身方 法。通过写日记,人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反思自己的行为 和思想。写日记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曾国藩的修 身之道,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通过阅读这本书,我 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我深刻感受到曾国藩对自我修炼的重视。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行为 和思想,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这种自我反省的习惯使他不断 进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这也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和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曾国藩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他对家庭的关心和对社 会的使他在政治和军事生涯中获得了很多成功。他注重家庭教育和家庭和谐, 努力维护家庭的团结和幸福。同时,他也社会问题,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这 种责任感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个人,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目录分析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是一本关于中国清朝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曾国藩的著作,也是一本关于个人修养、学习、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以下是这 本书的目录分析:
曾国藩32岁那年,专门订了个日课册,规定...
曾国藩32岁那年,专门订了个日课册,规定...曾国藩32岁那年,专门订了个日课册,规定自己每天必做12件事: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
正是凭借这种严格的自我修身,曾国藩成就了非常功名。
有人把他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四个字,就是“管住自己”。
在各种利益关系纷繁复杂的今天,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比以往更加突出,要想规避风险、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唯有管住自己。
要有管住自己的定力。
俗话说,绳从细处断,祸从贪念生。
“管住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长期坚持则更难。
有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绷紧心弦,但在“小事”面前却“滑了坡”;有的人职务低、权力小时能坚守底线,位高权重之后就把持不住。
要不犯“小错误”,筑牢应对“小”诱惑、“小”利益的防线,才能做到“任尔风吹草动,我自岿然不动”。
要有管住自己的智慧。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些干部“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就是因为欲望侵蚀了理智。
想当初,他们要么抱着“小节无害”的心态,要么存在随波逐流的想法,要么怀着法不责众的侥幸,要么玩起投桃报李的游戏,结果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不得不吞下无法挽回的苦果。
要把“利”看淡些,做到心无私欲、手不乱伸、嘴不乱吃,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才能行得正、坐得稳、睡得香。
要有管住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会后悔终身。
说话容易泄露机密,是灾祸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败的缘由。
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事物,耳朵聪敏的人能听到弦外之音;善于谋划的人对策出现在预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就十分慎重。
要管住“口”,特别是不该许诺、表态、议论的时候,千万不能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要管住“手”,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要管住“脚”,管住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
要有管住自己的境界。
少一点个人私欲,看似是“失去”和“减少”,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和增加。
曾国藩日课
曾国藩日课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给自己订下了例行的十二条功课,因此称之为日课十二条,内容如下: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220517]《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11)作字
[220517]《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11)作字你好,我是佩琪。
见字如面。
今天分享的话题是:曾国藩的12条人生修炼日课中的第11条——作字。
1.主敬背后的玄机2.静坐的奥妙3.早起为何如此重要4.精读是读书的不二法门5.读史的重要性6.日记面对自我内心7.专业永远不要丢掉8.谨言益处多9.养气何其重要10.保身是一切的条件11.作字的重要性12. 夜不出门是良性循环的开始11. 作字中国古代的毛笔书写,是中国文化的大道传承。
写字秉天地阴阳正气,而且怡心悦性。
古代的书法家,因合乎阴阳之道大都长寿。
在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中,除了记日记、作诗文,还有一条十分重要,那就是第十一条,“作字”,即写字。
曾国藩解释说:“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只要需要提笔写字,就当作写字训练,当作功课来做。
为什么要每天练字呢?(1)一、书法这个“作字”,毫无疑问有书法的境界在里面。
晚年的时候,他曾经对大儿子曾纪泽说,自己的人生中有三大遗憾。
一是不懂天文学和数学;二是自己做事缺乏恒心;三是自己在书法上没能有大成就,没能自成一家,起步太晚,早年走了很多弯路。
当然,他这个是谦虚。
说做事缺乏恒心,他的那份恒心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他说过一句话“人但有恒,事无不成”;他的《日课十二条》,一旦写下,三十多年一直严格去执行。
然而,他依然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说自己不够有恒心。
对比一下,我们真是觉得惭愧。
(2)二、养生这也是把“作字”这一条,放在“保身”后面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毛笔书写,是中国文化的大道传承。
因此,书法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典型表现的一个核心元素。
中国书法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它和中国文化的哲学、阴阳之道息息相关。
毛笔不论用什么毛,都是软的;而字又要求写出力量感,所谓入木三分。
这就讲到阴阳之道了。
因为那个力量是从极软的毛上发力,力透纸背,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阴阳合一,阴阳之道。
唐代的大书法家虞世南,在他著名的《书髓》中说:“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而成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课内容
1.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染,如日之升。
2.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既气,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玩,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二十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6.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7.月无忘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
8.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9.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0. 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食欲。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