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高效复习课内文言文

2021/6/7
14
2.整理需对比四大主题分支
2021/6/7
15
3.整理完毕在“对比 写法”思维导 图
2021/6/7
16
3.整理完毕在“对比 主旨”思维导图
2021/6/7
17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用
高效复习
课内文言文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 李叶铃
2021/6/7
1
一.背景和意义
2021/6/7
2
2021/6/7
3
三.具体做法
第一步:整理考点(以山水怡情类为例) 1.归纳考点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段落中行文思路)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段落中行文思路)
2021/6/7
7
3.顺着思维发散整理各主题分支 ---以“内容”为例
2021/6/7
8
2021/6/7
9
4.顺着思维发散整理其他主题分支
2021/6/7
10
5.用箭头建立联系
2021/6/7
11
5.学生整理完《三峡》思维导图
2021/6/7
12
6.老师协助完善
பைடு நூலகம்
2021/6/7
13
(三)对比绘制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度。(写法:动静)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务必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内容主旨)
2021/6/7
4
2.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整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题点思维导图 课件

表示陈 述语气
表示选 择关系
(2)“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无所……”可译为:没有什么……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4)“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2)“其……邪(耶)?其……邪(耶)?”可译为: 是……呢,还是……呢?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 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 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必备知识建构
关键能力突破
纠偏补弱训练
题点4 文言翻译题——词类活用、特殊句、固定句式、18个虚词、120个实词
1、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 2、名词作一般动词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
题点1 文言断句题——瞻前顾后,意标结合 断句六法
题点2 词语常识题—— 实词推断六法、虚词(五类)、常见文学常识
题点2 词语常识题—— 实词推断六法、虚词(五类)、常见文学常识
人称代词 吾、其、尔
代词 指示代词 此、彼、其、之
疑问代词 何、安、孰
文
表范围、程度 毕、稍
言 种类 虚 词
副词
连词 介词
题点4 文言翻译题——词类活用、特殊句、固定句式、18个虚词、120个实词
2020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虚词思维导图记忆版.pptx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为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 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合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
了, 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的原因
之良将 也。
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 也。
词5、用在数词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 ……个方面 或异于二者
或几件事。
、……样 东西 之为,何 哉?
、……件事情
者 6、放在“有”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的人
有蒋氏者专 其利三世 矣。
7、与“若”之类字组成词组,用作若、 译为......的样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何其 被封何其凉
多么
】
助词 调节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佩缤纷其繁饰兮
无义
节
6
8 用法
意义
名词 处所,地方。
例句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 组成"所 字"结构,表 示\"所……的人
助词 \"、\"所……的事物\"、\" 所……的情况\"等
所
②“所”和动词结合 ,后面 再有名词性 结构,则所字结 构起 定语的作用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 继为王 也哉!
也欤 表感叹,相当于“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 欤!
也者 表解释说明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 刻不适 耳目之观
12
1 用法
古文观止(上)

02
寺人披见文 公僖公二十 四年
03
介之推不言 禄僖公二十 四年
04
展喜犒师僖 公二十六年
06
蹇叔哭师僖 公三十二年
05
烛之武退秦 师僖公三十 年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 三年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 公十七年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 二年
楚归晋知□成公三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 四年
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 十一年
粗略读完了一遍《古文观止》,一方面发现《古文观止》堪称最佳高中文言文辅助读物,另一方面也理解了 为什么很多工具书标明适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为很多人高中后基本学习和阅读能力是退化的。
评论本书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不像别的很多版本编者一样自作聪明在二吴原编基础上再次来一次选编,同时 本书除了原文、例行性的注释、白话翻译,对选编的文章没有画蛇添足的自以为是的分析和评判,最大程度的忠 于原编。
襄王不许请隧周语中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
01
展禽论祀爰 居鲁语上
02
里革断罟匡 君鲁语上
03
敬姜论劳逸 鲁语下
04
叔向贺贫晋 语八
06
诸稽郢行成 于吴吴语
05
王孙圉论楚 宝楚语下
申胥谏许越成吴语 春王正月隐公元年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 五年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 十九年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 年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 三年
目录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 年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石□谏宠州吁隐公三 年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 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 公二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 公十一年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 六年
1
曹刿论战庄公 十年
2
齐桓公伐楚盟 屈完僖公四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陈涉世家》(知识图谱+真题训练)

《陈涉世家》知识梳理思维导图:重点字词: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
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之,去、往。
怅恨:惆怅,极端不满。
苟:如果。
若:你。
太息:长叹。
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发闾(lǘ)左適(zh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居民聚居处。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
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適,同“谪”。
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屯:停驻。
皆次当行(hánɡ):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次,编次。
当行,在征发之列。
会:适逢,恰巧遇到。
度(duó):推测,估计。
失期:误期。
亡:逃跑。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等:同样。
死国:为国事而死。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数(shuò):屡次。
上使外将(jiànɡ)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或:有人。
怜:哀怜,怜悯。
诚:如果。
唱:同“倡”,倡导、发起。
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乃行卜:就去占卜。
用占卜来预测吉凶,是古人的一种迷信做法。
指意:意图。
指,同“旨”。
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念鬼:考虑卜鬼的事。
念,考虑、思索。
威众:震慑众人,使他们畏惧服从。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ɡ)”: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丹,朱砂。
书,写。
王,称王。
置人所罾(zēnɡ)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罾,渔网,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以,同“已”。
间(jiàn):私下。
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次,军队驻扎。
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
篝(ɡōu)火:用竹笼罩着火。
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篝,笼。
狐鸣:模仿狐狸嗥叫的声音。
往往语:到处谈论。
目:手指目视。
意思是大家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文言句式思维导图(全)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中心词+数量词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定语所表现的内 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状语后置
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见”字句:见+谓 语或:见+谓语+于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字句:受+谓语+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为”字句:为+动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为……所”“为所”句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有所…… 无所……
表示陈述语气的固定句式
等到……的时候
比及
如果不是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自非 然则
表示假设关系的固定句式
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虽然这样,(但);即使如此
然而 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的固定句式
怎么这样
何乃
又……又……
既……又……
再说,而且
且夫
所以,因此
是故
所以,因此,因而
共喻省略(根据上下文一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
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害)?”曰:“不若也。”(《廉颇蔺相
动词宾语省略
如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介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介词“于”省略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介词“以”省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图谱+真题训练)

《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思维导图:重点字词: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
拏(n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此:客居此地。
重点句子: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课内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是.日更定矣不知木兰是.女郎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是金陵人,客.此客.问元方(2)把“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思维导图一、识记篇1. 文言文诗词•古文诗词的特点•《初到杭州》赏析•《江雪》赏析•《题西林壁》赏析2. 词语解释与运用•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常用词语的造句二、理解篇1. 阅读文章理解•如何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文中线索判断文章的主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2. 文学常识•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名句的背诵与理解•著名作家的生平与作品欣赏三、应用篇1. 写作技巧•按照提纲写作•运用描写、对话、夸张等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来写作2. 阅读文章写作•阅读文章并分析文章结构•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想象并进行写作•按照给定的要求来完成作文四、创新篇1. 作文创作•独立思考并展开想象•运用多样的描写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写出各种类型的作文2. 朗读与演讲•培养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并实践朗读技巧•练习演讲并提高表达能力以上内容为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思维导图,从识记篇到创新篇,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通过识记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文言文诗词的特点,学习赏析古文名篇,辨析词语的意思及运用方法。
在理解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通过应用篇的练习,学生将掌握写作技巧,学会根据提纲写作、写作手法丰富文章的内容。
创新篇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天赋。
最后,在朗读与演讲方面的学习中,学生将培养语言表达和演讲技巧,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培养语言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教学提纲

文言文知识思维导图一、文言文知识导图二、2015-2017年高考真题再现为国而死——孙傅(2015)考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担任)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 [xiāo](替,给省略“之”,对他,向他陈述劝告代词,他jí急切,立即)有所变更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必败。
翛 [xiāo]采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入朝进贡所字结构,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扰乱,使地方不安宁大量耗费)索求)相当于而,表结果妨害)农业生产)却对于古今异义词,中原地区,这里指中华好处认为论断,观点等同,相同上奏章贬官,省略“之”)蕲 [qí]认为)言论虽然偶尔和,跟)本意)通“无”,没有其它)按照评价,评定责备)过分)(被罢职离开)。
征召)晋升)奏章请求恢复)法令制度)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使动用法,使……受惠,让……受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认为)不久改任)抵挡)矢石。
金鼓噪)掉到)这一天)于是)到……去任命兼任(兼,加倍;二十天送信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tòng,大哭)曰:“只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原地区如果拥立称帝为动用法,为……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放行藏到)之(省略“于”,到另外寻找)状(样子像首级dài,古同“诒yí”,欺骗;欺诈)金人曰:“私下,暗中京城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于是率领作乱的人,造反的人停止),(太子用继续抵抗)之。
经过,过了“吾宾语前置,索要我),吾当与(他出发(长官,敌帅名作状,当面希望或许能够对事情有益)。
于是跟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为什么,何必参与)?”傅曰:“我宋之大臣, 且太子傅也(判断句),誓死追随)。
”这天)夕,(省略“于”,在城门下)第二天),在追赠赠谥号)曰忠定。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思维导图本段介绍导图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在研究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和思维发散。
古代文学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写景描写技巧文言虚词的用法同义词辨析古代:指古代时期的、过去的文学:人民创造的、表现人们生活的、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言说艺术。
诗词:以言语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韵律、修辞、象征和意象等手法,通过紧凑、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抒情、描写景物、歌颂风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形式。
鉴赏:理解和赏析文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来达到欣赏和鉴赏的目的。
文言文:古老的汉语书面语,以汉代文风为基础,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完善发展的文学语言。
写景:以文字描写的方式,生动地表达人们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
描写技巧:文学作品中用于描写人物、事物、环境等的技法和手法。
虚词:文言文中表示语气、情感、程度等的词语,主要有助词、语气词和连词等。
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形式和发音可能不同,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互相替换。
本单元通过研究古代文学、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通过研究范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研究写景描写技巧和文言虚词的用法。
同时,通过同义词辨析的研究,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思维导图以展示如何将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和思维拓展方式组织成一张思维导图。
知识点课文《小八精跳舞》课文《桃花源记》思维拓展各课文背景介绍课文的核心主题和情节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手法语文知识点的延伸和运用研究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总结导图示例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可以写上本单元的主题或课程名称,然后根据各个知识点和思维拓展内容,进行分支的展开。
可以采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节点来区分不同内容。
在节点上简洁地写上关键字或短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例:课文《小八精跳舞》背景介绍主题和情节作者写作技巧语文知识点延伸研究方法总结课文《桃花源记》背景介绍主题和情节作者写作技巧语文知识点延伸阅读策略总结注意事项在拓展思维导图时,要保持简洁清晰,不要包含过多无关的信息。
王戎不取道旁李思维导图怎么画

王戎不取道旁李思维导图怎么画
郊外路旁的一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别人都跑去摘,唯独一个小孩没去摘,这是为什么呢?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作者:王戎,西晋琅邪临沂人。
其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
惠帝时,其累官尚书令、司徒。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世说新语》古小说集。
南朝宋刘义庆撰。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语言精练,辞意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这篇文言文写了王戎与小伙伴玩耍时,看到路边果实累累的李树,其他小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去摘,只有王戎判断李子是苦的,其他孩子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是根据路旁的李子很多判断出来的。
李子长在路旁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果很甜的话,早就被路人摘光了,又怎么会留下这么多果实呢?
所以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得出判断,还不能盲目跟从,这样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就不会犯不必要的错误,就可以少走弯路。
文言文断句方法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文言文断句方法根据语法断句
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根据虚词断句
句首语气词
“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句首关联词
“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
“继而”“纵使”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俄而”等,
根据句式断句
注意句式整齐注意句式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字数相同或结构相似的特点
注意特殊句式识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等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注意固定句式识别固定句式,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根据修辞断句
根据“比喻”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根据“顶真”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壁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对比”如“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根据总分关系
孔子日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
正确断句:孔子日/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
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注重对话引文识别标志对话、引文常常以“日”“云”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
“日”,把主语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言文知识导图二、2015-2017年高考真题再现为国而死——孙傅(2015)考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担任)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 [xiāo](替,给省略“之”,对他,向他陈述劝告代词,他jí急切,立即)有变更)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必败。
翛 [xiāo]采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入朝进贡)所字结构,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扰乱,使地方不安宁大量耗费),傅言:索求)相当于而,表结果妨害(农业生产)却对于古今异义词,中原地区,这里指中华好处),宰相认为论断,观点等同,相同上奏章贬官,省略“之”)蕲 [qí]州安置。
认为)言论虽然偶尔和,跟)本意)通“无”,没有其它)按照)评价,评定)责备)过分) 矣,被罢职离开)。
靖征召)晋升)奏章请求恢复)法令制度),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问之,傅曰:使动用法,使……受惠,让……受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认为)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抵挡)矢石。
鼓噪)而前,兵败退,掉到)这一天)于是)到……去任命兼任兼,加倍;二十天)不返,傅屡送信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tòng,大哭)只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原地区如果拥立称帝)为动用法,为……死放行)。
藏到)之(省略“于”,到另外寻找)状(样子像)宦者二人杀之,并斩首级dài,古同“诒yí”,欺骗;欺诈)金人曰:“宦者欲私下,暗中京城人于是率领作乱的人,造反的人停止),(太子用继续抵抗经过,过了宾语前置,索要我),吾当与(他出发)长官,敌帅名作状,当面希望)或许能够对事情有益)于是跟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为什么,何必参与)?”傅曰:“我宋之大臣, 且太子傅也(判断句),誓死追随)。
”这天)夕,省略“于”,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在追赠赠谥号)曰忠定。
志气英远——来护儿(2015)“懂事”幼年丧父称作“孤”。
这里指父母双亡),伯母)吴氏。
照顾 1.抚养;养育 2.供养;赡养)父亲或母亲的教诲)zhuó luò卓越,突出,超绝出众);初读《诗》,舍(shě)书叹曰:大丈夫认为……豪壮)其志,雄才谋略优秀突出)志向气概美好高远)正好(周国的军队平定)淮南,居于,处于军队)。
感情激昂的样子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年号)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开府仪同三司”,隋唐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
有开辟府邸的权利)隋文帝杨坚年号凭借屡次,连次)被慰问,勉励)继承君位。
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君位由嫡子或长子继承)攀住车马,不胜依恋。
常用于表示对良吏的眷恋)连日,多日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
此处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表达国家的命运。
步:时运)未康,卿为dàn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巡幸动词,穿)华丽的衣服白天拜谒)宴请又,还一起(终日,整天)为……感到荣耀)之。
十二年,兴起)嗟叹,怨恨)巡游)等同于“伏惟”希望,愿望)驻驾(于这)(是)臣衣锦之地。
臣hè背负肩担)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犹言如此。
尚且这样说)进言)作乱,叛乱),(宇文化及憎恨,忌讳)之。
是日(来护儿被抓)。
护儿曰:在何,在哪里充任,任职清除凶恶叛逆。
这里指凶恶叛逆的人)表示最后的结果。
终于,到底朝廷)至此,抱恨(于九泉、泉下)宾语前置,应为“言何”,译为“说什么”)!看重允诺,承诺)情谊;交情),廉经营指私人财产,如田地、房屋、作坊等等)。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句意:这也难道跟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吗)安抚部署,安排所以得到将士们的竭尽全力)。
明练文法——曾公亮(2016)考取,考上主管,任…县令名词作动词,种田忧虑凭…的身份)名词作动词,担任知府处理)全都。
同义词:悉、皆、毕、咸、尽、率门)曾经使者丢失。
亡古同“无”,没有tuó,口袋)发送公文;布告追问)回复)大概,几乎)从者sōu,隐藏,藏匿)搜查确实,真的这样)熟悉;通晓(公文法令)又任职熟悉经常)询问相当于“于之”,向他)方略)。
密州民田有人判罪按照强盗之罪)。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差别,不同)矣。
坚决比照抢劫)禁物法,盗捕鱼,这句话省略了介词“于”,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多次)通计较)将要)生事。
公亮言:怎么办)?担任,胜任)也。
告诉晓谕,使人知道(意旨,意图),边害完结,终了平息)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说的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不久“豫”本为安逸舒适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泛称尊长有疾),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质问)之曰:通“赐”这恭敬君主一定做这样的事心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被授职第二年)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停留不久退休),元丰元年停止端方忠厚严肃)细致周密),谨守规矩)踩,引申为遵守动词,积蓄钱币)至偏向暗中替谋划)所有)变更或改革古时指各种政务政事)赞同)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更加感激提拔)孝宽至枢报答曾经责备纠正弊病)讥讽保持禄位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刚直抗疏——陈登云(2016)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出任)鄢陵知县,征授(被征召授予)御史,出(出,离开京城)按(巡视)辽东,疏陈(上疏陈述)安攘(边境)十册,又请速(加速建立)首功之赏,改巡(改派巡视)山西。
还朝,会(恰逢,正碰上)廷臣方争建储。
登云谓(认为)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暗中)沮(阻挠、破坏)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向皇帝上书直言),劾(弹劾,揭发罪行)妃父郑承宪,,窥觊(偷偷觊觎;非分的欲望)储贰(太子),且广结术士(讲求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的人)之流曩(năng,从前,过去)陛下重惩科场冒籍(冒籍,假冒籍贯,科闱弊端之一种),承宪妻每扬言(公开宣称)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功臣权贵),簧鼓(簧鼓,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朝绅(指朝廷官员)。
不-但惠安(妃子的名号)遭其虐焰,即中宫(皇后太后(皇太后)家亦谨(谨慎地)避其锋矣,陛下享国(帝王在位年数)久长,自由(因为)敬德(崇敬道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认为)不立东宫之效(结果)。
干扰盛典(重大的典章制度),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不至何所,不能到达什么地步呢)?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同僚)亦为(认为)登云危,帝竟(最终)留中不下(将奏章留在宫中不下达审议)。
久之,疏(上疏)论(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朝廷大臣)皆惮(怕,畏惧)之。
时方考选科道(明、清時监察官员的通称),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害怕)于威,则摧刚为柔(把刚强正直的人摧折压抑为软弱柔顺的人);壬午以后昵(迎合)于情(皇帝的心意),则化直为佞(巧言谄媚,奸佞,使正直的人也变成了奸佞的人)。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jǔ yǔ:攻击倾轧),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因为)刚直擢(提拔)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背着皇上,扶植党羽),遂嗜乞怜(于是投其所好,摇尾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向朝廷进言的路径,这里指言官)顾(却)居其半。
夫台谏(谏官,监察官员、谏议官员,后合二为一)为天下持(坚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怎能)望其抗颜(不顾情面)直绳(依法办事),为国家除大奸、巨蠹(蛀虫)哉!与其误用而斥(贬斥)之,不若慎于始进(状语后置句,在开始选拔时谨慎地考察)。
因条(分条陈述)数事以献,出按(巡查)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矢:通“屎”),囊(囊:名词作状语,用囊包着)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寺丞(官署中的佐吏)锺化民赍(jī:携带;拿着)帑币(国库里的钱)振(赈济)之。
登云巡方(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者三,风裁(风纪,依法裁处)峻厉(雷厉风行)。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多次)寝(搁置)不下,遂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
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刚直忠谠——傅珪(2016)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改任)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不久)兼司经局校书。
与(参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凭借)东宫恩,进(被提拔)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不附(结交,攀附)刘瑾,瑾恶(嫉恨)之。
谓(认为)《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浪费;耗费过多),镌(降级,削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
俄(不久)以(凭借)《实录》成,进(晋升)左中允,再迁(升迁)翰林学士,历(历任)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代替)费宏为(担任)礼部尚书。
礼部事(事务)视(比照)他部为简(简单),自珪数(多次)有执争(“执挣”,坚持己见,不妥协),章奏遂多。
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
番僧乞(请求)田百顷为(建设)法王下院,中旨(皇帝的诏谕,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下(下发)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并列)。
珪佯(假装)不知,执奏(持章表上奏君主):“孰(谁)为(是)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天子)并(一起)书(署名),大不敬。
”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勿问(追究,皇帝自知理亏,下诏书不追究傅珪的奏章),田亦竟(到底,终于)止。
珪居闲(平日)类木讷(不会说话)者。
及(等到。
同义词:①迨。
如:迨诸父异爨。
②逮:逮奉圣朝)当(面对)大事,毅然执持(坚持自己的意见),人不能夺(强行改变),卒(最终)以此忤(忤逆,违背)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去(离职)。
教坊司臧贤请易(改变)牙牌,制(式样)如朝士(朝廷官员)格(阻止)不行(推行,古代宫廷礼制对诸如牙牌、印章的规格式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便逾越。
教坊司官员使用的牙牌印章级别低,固然是因为职业歧视,但也含有声乐歌舞官员不得干预朝政的意味,励精图治的皇帝决不允许破坏这个制度。
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能荒淫享乐的皇帝,沉溺于声色狗马之好,所以才纵容教坊司的官员逾礼。
傅珪表面上是不顺从臧贤,实际上是不顺从皇帝。
把拒绝说成是搁置,是语气委婉一点而已,没有实质的不同。
搁置皇帝要求做的事,是需要勇气的)。
贤日夜腾谤(肆意诽谤;大加指责)于诸阉(太监,封建时代的宦官)间,冀(希望)去(使…罢职)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