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概述考纲
《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
《病理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xx专业总学时:32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0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病理生理学》课程考试,应该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制定教材、系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掌握人体患病时出现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和基本机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展过程。
二、课程考试内容及所占比重(一)考试内容侧重:第七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重点:三类脱水的病因、特点、对机体影响的比较。
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的比较。
第八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重点:酸碱平衡状况的各项指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意义,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机体的代偿调节,血气检测特点,对机体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九章缺氧重点:缺氧的概念,各类型缺氧的概念、主要特点、血氧变化特点,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第十二章休克重点:休克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发病机制。
休克时的全身反应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发生机制。
第十三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重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机制。
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疾病重点:肝功能不全的概念。
肝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第十八章泌尿系统疾病重点: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概念,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及机体功能代谢变化。
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自学)第二章疾病概论重点和难点: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和诱因,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传统死亡和脑死亡的标志及判定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重点和难点:低钠血症中的低渗性脱水、高钠血症中的高渗性脱水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注意脱水的部位,细胞内外液的变化特点,机体的调节,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高低钾的概念。
水肿的概念,水肿的发病机制,了解水肿的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重点和难点:酸碱平衡常用指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碱剩余、缓冲碱和阴离子间隙)的正常值与意义四种单纯性酸碱紊乱的概念四种酸碱紊乱的病因、主要指标变化、机体的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第五章缺氧重点和难点: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缺氧的分类、各种类型缺氧的发生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时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和失代偿反应。
第六章发热重点和难点:发热、过热的定义,发热的机制。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受体水平或G蛋白信号通路异常与疾病的联系(如霍乱等)第八章细胞凋亡与疾病重点和难点:细胞凋亡的概念、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第九章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自学)第十章应激重点和难点: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概念,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第十一章DIC重点和难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第十二章休克重点和难点: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休克时细胞损伤和代谢障碍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多器官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细菌移位的概念。
MODS 的发病类型和发病机制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重点和难点: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负荷和自由基的概念钙超负荷的发生机制钙超负荷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重点和难点: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第十五章肺功能不全重点和难点:以下概念:呼吸衰竭(I, II)、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真性分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复习资料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1.活体组织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2.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3.什么是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4.在疾病发生的原因中,以生物性因素最为常见。
5.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6.临床上确定死亡时间主要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标准。
7.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9.什么是萎缩?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10.营养不良性萎缩时,组织萎缩的先后顺序是:首先是脂肪萎缩、其次是肌肉和内脏等,最后是脑和心脏。
11.什么是化生?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12.心肌细胞脂肪变性时,在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结核病常引起干酪样坏死。
13.细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
14.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5.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16.(1)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造血及淋巴细胞。
(2)稳定细胞:腺体或腺样器官(肝、胰、内分泌腺等)、软骨细胞、骨细胞、纤维细胞。
(3)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17.什么是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可伴炎细胞浸润。
18.创伤的愈合类型包括:一期愈合(缺损小、创缘整齐、无感染)、二期愈合(缺损大、创缘不整齐、伴感染)。
19.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
病理考试大纲
《病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及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考核要求:了解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及化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变性、坏死及凋亡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二、考核内容:(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
(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损伤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变性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细胞死亡:坏死的概念、病变、类型、结局(四)细胞凋亡:凋亡的概念及与坏死的区别(五)细胞老化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考核要求: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组织的再生及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掌握骨折愈合过程。
二、考核内容:(一)再生: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管、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概念、结构、功能;瘢痕组织:形成过程、对机体影响;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三)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骨折愈合:骨折愈合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考核要求: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病理变化,了解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各病变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考核内容:(一)充血:动脉性充血(原因、病变及后果)、静脉性充血(概念、原因、病变、重要器官的淤血)(二)出血:概念、类型、病变、后果(三)血栓形成: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血栓的结局、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四)栓塞:概念、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他栓塞)(五)梗死:概念、病因和形成的条件、病变和类型、对机体的影响及结局第四章炎症一、考核要求: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了解急性炎症的基本过程,掌握炎症介制在炎症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掌握炎症常见的类型及其形态特点。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总论 大纲
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的病因发病学)一、掌握1.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2. 健康、疾病、病理过程、病因、条件、诱因、死亡和脑死亡的基本概念。
3.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和转归。
二、熟悉1.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2. 常见的致病因素和致病特性。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掌握1.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营养不良性钙化、含铁血黄素、脂褐素、坏死、凋亡的概念。
2. 鳞状化生和肠上皮化生的特点及意义;坏死的类型及特点;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及意义。
二、熟悉1. 变性的概念。
2. 病理性萎缩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化生的发生机制,细胞水肿、脂肪变的发生机制和病变特点,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型。
三、了解1. 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的特点(讨论)1. 化生的机制及鳞状化生的意义。
2. 细胞损伤的主要表现及意义。
(实验)1. 掌握萎缩、肥大的大体和镜下病变。
2. 熟悉鳞状化生的镜下表现。
3. 掌握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
4. 掌握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镜下表现。
5. 掌握坏死细胞的镜下特征,常见坏死类型的大体和镜下形态特征。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一、掌握1. 再生的概念,细胞的再生潜能。
2. 生长因子的概念。
3. 纤维性修复的概念;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及作用。
4.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二、熟悉1. 细胞再生潜能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2. 上皮、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
3. 与再生有关的主要生长因子。
4. 抑素及接触性抑制。
5. 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主要成分。
6. 肉芽组织的结局。
7. 骨折愈合的过程。
三、了解1. 软骨、骨和肌组织的再生过程。
2. 瘢痕组织的形成。
3.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讨论)1. 细胞的再生能力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2. 纤维性修复的过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 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
(实验)1. 掌握肉芽组织的组织结构形态学。
《病理学》复习纲要讲解学习
《病理学》复习纲要精品文档《病理学》复习纲要绪论1. 病理学的概念 (或研究重点、目标、主要任务)2.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角度3. 人体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研究、实验病理学研究)第1章疾病概论1. 健康、疾病、脑死亡的概念第2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第1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1. 适应的类型(4种)2. 萎缩的概念、常见类型和原因、褐色萎缩的成分3. 肥大、增生的概念(骨骼肌、心肌有无增生?)4. 化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和原因(重要的2种:慢支炎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引起肠化生第2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 细胞水肿的概念,好发脏器,电镜下见细胞器的变化如何?2. 脂肪变性的概念,好发脏器,脂肪肝、虎斑心是什么脏器的何种变性?3. 玻璃样变性的概念,血管壁玻变又称为什么?发生在何种动脉?4. 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胞核的3种变化),细胞坏死时细胞膜的变化?干酪样坏死是什么病的特征性病变,脑软化属于何种类型坏死?第3节损伤的修复1. 肉芽组织的概念?第3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 静脉性充血又称为?(淤血)2. 肺淤血的常见原因,何为心力衰竭细胞?3. 肝淤血的常见原因,槟榔肝是何种病变?4. 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那些部位最易出现血栓?为什么?5. 栓塞的概念,栓塞的重要类型,肺动脉栓塞的栓子和体循环动脉栓塞的来源6. 梗死的类型和器官第4章炎症1. 炎症的概念,其中心环节2. 炎症最常见的原因3. 炎症的3种病理变化,最具特征性变化是什么?炎症防御反应的重要环节4. 炎症的3种类型,渗出性炎的类型,那种最常见?5. 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分别以那些病理变化为主?6. 急性炎症的全身和局部表现第5章肿瘤1. 肿瘤的概念2. 肿瘤的命名原则3. 异型性、分化程度、恶性程度三者关系4. 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的扩散途径,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5. 良性与恶性肿瘤区别,癌与肉瘤区别6. 致癌化学物质主要有哪些?第15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1节动脉粥样硬化1. 动脉硬化最常见和常见的类型,涉及何种血管?2. 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主要和心梗危险因素3.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典型病变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5. 动脉瘤的概念,动脉瘤是否是肿瘤?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心肌梗死常见部位7. 冠心病根据病理特征重要分型第3节高血压1. 国际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 高血压是何种血管受累?4. 细动脉玻变硬化和小动脉硬化发生在良性高血压的那期5. 高血压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第4节风湿病1. 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第16章呼吸系统疾病第1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2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 慢支炎的外因和内因2. 慢支炎的病理变化3. 慢支炎发生何种化生、腺体和管壁病变特征4. 肺气肿的概念5. 肺气肿严重者特有的临床体征6. 引起肺心病的最常见原因7. 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第3节肺炎1.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可用图表表示)第20章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第1节结核病1. 结核病特征性的病变2. 结核结节或结核肉芽肿的特征细胞3. 原发综合征4. 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第17章消化系统疾病第1节慢性胃炎第2节溃疡病1. 导致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重要因素2. 慢性胃炎的类型,好发部位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为癌前病变,其病变特点4. 引起溃疡病的2个关键因素5. 消化性溃疡好发部位和组织学结构第3节病毒性肝炎第4节肝硬化1. 甲肝和乙肝病毒的性质,其分别在我国的主要传播方式。
病理生理学考纲
《病理生理学》考纲一、考试科目简介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
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病理生理学专业课程考试涵盖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等几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较系统地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具备运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推理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考查目标】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查内容】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病理生理学在研究疾病时侧重于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理。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临床观察特别是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三、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沟通基础与临床医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病理生理学发展的历史。
疾病概论【考查目标】1. 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了解死亡和衰老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考查内容】一、疾病与健康的概念人类对疾病认识的历史演进,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健康、亚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疾病的概念及本质。
二、致病因素和疾病发生条件的一般概念病因和致病条件的概念及特点。
病因的种类。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病理考核大纲
病理考核大纲《病理学》考核大纲适用层次:专科适用专业:中医康复总学时:5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性质。
它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主要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全过程,即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所发生的各种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转归和结局。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
是临床医学、高级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进一步学习临床学科的基础。
二,考核基本要求1、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炎症、肿瘤概念、病因、机制、类型和临床表现4、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5、掌握休克、酸碱平衡紊乱、水肿的病因、发病机制。
6、掌握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发病机制。
三、考核形式和方法1、考核形式: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查、实验考试相结合。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70%;实验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平时表现占10%。
2、考核方法:采用100分制:期末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考查方法:上课考勤、做作业相结合,分数分别为5分;实验考试占20分。
期末闭卷考试方法:120分钟,100分试题。
其中客观性试题40分和主观性试题60分。
客观性试题可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和单个基本知识点:主观性试题可采用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病案分析题等题型,主要考核多个知识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考试为读5张切片标本,限时5分钟,每张切片4分,计20分。
四、考核内容(一)考核重点:病理解剖学总论部分,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病理过程。
(二)考核内容:绪论、第一章1、掌握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掌握疾病的概念(疾病,病理过程,病理状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提纲 (1)
6.机化的概念:幻世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时,有新生的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最后成为瘢痕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异物等的过程
机化和包裹的区别
7.肉芽组织的概念: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常伴有炎细胞浸润。
形态特点及功能:肉眼观察,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镜下观察:A大量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新生扩张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行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B.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C.常有大量渗出液体盐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
肿瘤的实质意义:
3.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4.肿瘤的转移途径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5.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恶性肿瘤血道转移最常累及的器官;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恶性肿瘤血道转移最长累及的器官:肺和肝
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6.癌与肉瘤的区别
7.常见的癌前病变
槟榔肝: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暗红。
3.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
4.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于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5.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常伴有炎细胞浸润
镜下观察:半块表面为大量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少数弹力纤维和蛋白聚糖形成的纤维帽,胶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
(3)粥样斑块期
肉眼观察:动脉内膜面可见明显隆起的金黄色斑块
镜下观察:板块标称为纤维帽,深层为大量无定型的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积,当会计部和边缘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总学时:96(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总学分: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本科护理学专业预修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4、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对重要的概念和疾病以教师讲授为主,尽可能讲深、讲透;对相近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列表比较或自学;删去教材中临床已较少见的疾病,增加部分教材中没有但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病变。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定自学参考书并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定期开展形成性评价,如提问、实验报告等。
改革考试题型,部分题型参照执业护师资格考试题型。
四、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大纲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研究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作为临床执业医师的考试科目之一,《病理学》考试大纲包含了以下内容。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1.病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2.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如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诊断等;3.细胞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
二、常见病理学1.微生物感染的病理变化,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的病理特点和诊断方法;2.炎症和免疫病理学,包括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病理机制和实验室检查;3.肿瘤的病理学,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特点、分类和诊断;4.心脏病理学,包括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等疾病的变化和诊断;5.肝脏病理学,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的病理特点和诊断方法;6.肾脏病理学,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等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
三、实验室技术和检查方法1.组织学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组织标本的处理、切片和染色等;2.免疫组化技术的使用,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辅助鉴别诊断;3.分子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基因突变检测和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等。
四、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1.病理学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观察、描述、分析和鉴别诊断等;2.常见疾病的病理诊断,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等;3.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鉴别诊断,包括肿瘤的鉴别诊断和炎症的鉴别诊断等。
五、病理学与临床实践1.病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如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等;2.临床医生与病理学家的协作,如临床资料的交流和病理活检的解读等。
总结:《病理学》考试大纲包含了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方法、实验室技术和检查方法、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病理学与临床实践等内容。
病理学考试大纲
病理学考试大纲《病理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病理学(Pathology)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分配:计划学时90;其中理论课56学时,实习课34学时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熟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病理学的以展。
考核知识点1、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3、病理学的观察方法。
4、病理学新技术的应用。
考核要求1、识记: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2、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3、应用:病理学有观察方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适应、萎缩、肥大、化生、损伤、变性、坏死、溃疡、窦道、瘘管、空洞、机化、凋亡等的概念及适应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熟悉适应和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坏死的结局、后果;了解适应和损伤的原因。
考核知识点1、适应、萎缩、肥大、化生、损伤、变性、坏死、溃疡、窦道、瘘管、空洞、机化、凋亡等的概念。
2、适应的形态学变化。
3、细胞、组织损伤的形态学的变化。
4、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考核要求1、识记:适应的有关概念、形态学变化;细胞组织损伤的有关概念、形态学的变化。
2、理解: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的原因及发生的机制。
3、应用:适应的种类及形态学;损伤的种类及形态学。
4、超纲:损伤的电镜观察。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常见组织的再生潜能及再生过程、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的概念,创伤愈合的类型;熟悉损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的机制,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了解骨折愈合。
考核知识点1、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2、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3、损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的机制4、纤维性修复。
5、肉芽组织与瘢痕组织。
6、皮肤创伤愈合。
7、骨折愈合。
考核要求1、识记: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及再生过程,肉芽组织与瘢痕组织、皮肤创伤愈合、骨折愈合。
2、理解: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的机制。
3、理解:皮肤创伤愈合、骨折愈合、肉芽组织、瘢痕组织。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1.坏死发生的部位;2.细胞的再生能力;细胞的再生能力分为三种(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
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等(2)稳定细胞:具有潜在较强再生能力的细胞。
如肝、胰、内分泌腺、肾小管上皮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3)永久性细胞:几乎没有再生能力的细胞。
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3.坏疽常见类型(见1);4.肉芽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结构:肉眼观察:新鲜的良好的肉芽组织:鲜红色、柔软湿润、颗粒状、处置以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镜下观察:(1)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生长(2)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3)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之间有多种炎性细胞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他异物等5.肝脂肪变性的病理表现。
(P22)大体观察:组织、器官颜色淡黄,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质地变软,边缘变钝,有油腻感。
6.栓塞的类型(P46);7.栓子的类型、运行途径;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其他栓子有脂肪滴、空气、羊水和肿瘤细胞团等。
运行途径: (一)与血流方向一致(二)交叉性栓塞(三)逆行性栓塞8.梗死灶的形态(心肌梗死、肠梗死);1)锥形或扇形大多数器官,如脾、肾、肺等2)不规则型或地图形心脏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故心肌发生梗死时,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地图形的梗死灶形态。
3)节段型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支配某一段肠管,故肠梗死灶呈节段型9.淤血发生的常见原因。
(P36)(1)静脉受压(2)静脉阻塞临床上多见于静脉内血栓形成或栓塞等。
阻塞静脉血液回流,导致局部出现淤血。
(3)心力衰竭:①左心衰竭: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②右心衰竭:造成体循环淤血和水肿,常表现为肝淤血,严重时可见颈静脉怒张、脾、肾、胃肠道及下肢也出现淤血和水肿。
③全心衰竭:肺循环和体循环都发生淤血。
10.炎症的常见原因及局部表现;炎症的常见原因:(1)生物性因子:为最常见的致炎因子。
病理生理学大纲
一1、掌握病理生理学概念。
2、熟悉病理生理学任务、地位、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二1、掌握健康、疾病、原因、条件、死亡、脑死亡、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等概念及相关英文词汇。
2、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
3、熟悉病因的种类及其致病特点,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机制,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三1、掌握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及英文,2种脱水的病因, 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2、熟悉水中毒、盐中毒的概念及原因、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水肿的分类,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正常钾的代谢过程。
3、了解正常水钠代谢,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防治原则,等渗性脱水,常见几种类型水肿,水肿的治疗原则。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四 1. 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2. 掌握血液pH值, PaCO2, SB和AB, BE, AG等指标的含义、正常值、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3. 掌握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特征和机制。
4. 掌握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四种代偿公式对双重酸碱平衡紊乱做出正确判断。
5. 熟悉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和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与分析判断方法。
6. 了解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种类、酸碱图的应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五1、掌握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概念及英文词汇2、掌握四种缺氧的原因和机制(难点),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3、掌握缺氧时机体的变化4、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及其防治六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EP的概念及英语词汇。
2、掌握发热激活物、EP、中枢调节介质的种类;掌握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基本机制。
3、熟悉发热时相及热代谢特点,发热时机能和代谢变化。
4、了解发热的处理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概述》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其中,病理学侧重于患病机体形态变化的研究,而病理生理学则主要研究机能和代谢的变化与规律。
它既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可以分为论述疾病共同规律的总论部分和阐述各重要器官系统疾病特点的各论部分,本课程着重介绍组织细胞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异常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应激、炎症和肿瘤等内容。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is the subject aiming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metabolic and morphologic changes during the progress of diseases. The discipline bridges clinical practices and basic medicine knowledge, and it’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disease-related clinical medicine. Traditionally, this discipli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general and systemic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The form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and basic concepts of diseases-related pathologic processes, and the latter involves the specialized diseases. In this course, we introduce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diseases, the adaptation, injury and remodeling of tissues,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ease and abnormal cellular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poptosi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the disorders of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we also introduce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tumor.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特点(包括形态、机能和代谢几个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疾病与基本病理过程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变化规律,并结合外语原版教科书或外语文献学习相关的术语。
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作为一门跨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解与应用的衔接,以及科学记忆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为此,本课程在重点讲解主要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患病机体机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异常改变规律的同时,加强基础与临床、系统与系统以及疾病发展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事物动态发展的、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如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此外,根据八年制生源质量和培养目标的特点,着力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其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结构的改变,从而提高他/她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能力。
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上述能力的培养,将为八年制学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教材1.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8年制及7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8年制及7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五、参考书目1.Vinay Kumar. Robbins &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7th edition. Saunders, 2004 2.Stephen McPhee. Pathophysiology of Disease: An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Medicine. 3th ed.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六、主要参考网址/jpkc/pathology/index.html/Able.Acc2.Web/default.aspx,精品课程—病理学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纲是在以往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新编八年制规划教材内容和程序,并参考国外近年相关原版教材进行编写,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八、学时分配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总论课程总学时,理论课31学时,实验课18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章次讲授内容学时数理论实验PBL1 疾病概论 32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3 33 损伤的修复 2 1.54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 3.55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异常与疾病 2 26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2 27 应激 28 炎症 4 49 肿瘤 4 6 2总学时25 18 6 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的病因发病学)一、掌握1.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2.健康、疾病、病理过程、病因、条件、诱因、死亡和脑死亡的基本概念。
3.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和转归。
二、熟悉1.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2.常见的致病因素和致病特性。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一、掌握1.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营养不良性钙化、含铁血黄素、脂褐素、坏死、凋亡的概念。
2.鳞状化生和肠上皮化生的特点及意义;坏死的类型及特点;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及意义。
二、熟悉1.变性的概念。
2.病理性萎缩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化生的发生机制,细胞水肿、脂肪变的发生机制和病变特点,玻璃样变的类型和特点,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型。
三、了解淀粉样变、粘液样变的特点(讨论)1.化生的机制及鳞状化生的意义。
2.细胞损伤的主要表现及意义。
(实验)1.掌握萎缩、肥大的大体和镜下病变。
2.熟悉鳞状化生的镜下表现。
3.掌握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
4.掌握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镜下表现。
5.掌握坏死细胞的镜下特征,常见坏死类型的大体和镜下形态特征。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一、掌握1.再生的概念,细胞的再生潜能。
2.生长因子的概念。
3.纤维性修复的概念;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及作用。
4.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二、熟悉1.细胞再生潜能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2.上皮、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
3.与再生有关的主要生长因子。
4.抑素及接触性抑制。
5.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和主要成分。
6.肉芽组织的结局。
7.骨折愈合的过程。
三、了解1.软骨、骨和肌组织的再生过程。
2.瘢痕组织的形成。
3.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讨论)1.细胞的再生能力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2.纤维性修复的过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
(实验)1.掌握肉芽组织的组织结构形态学。
2.掌握骨折愈合的大体及镜下病变。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掌握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2.动脉性充血的概念。
3.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4.肝淤血、肺淤血的发生、病理变化特点及后果。
5.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及主要机制,形成过程、类型及形态特点。
6.栓塞和栓子的概念,栓塞的主要类型,栓子的运行途径。
7.梗死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类型,出血性梗死的发生条件。
二、熟悉1.动脉性充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2.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三、了解1.出血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后果(自学)。
2.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实验)1.掌握慢性肺淤血、肝淤血的大体及镜下病变。
2.掌握血栓的形态特点,并理解其形成的过程。
3.熟悉血栓机化,认识机化过程的形态特点。
4.掌握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
5.掌握肺出血性梗死的镜下病变特征。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异常与疾病一、掌握1.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2.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细胞周期异常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良性前列腺增生及银屑病的关系。
3.细胞凋亡异常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足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细胞凋亡过度与心血管疾病,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关系。
4.细胞分化障碍相关疾病及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
二、熟悉1.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熟悉细胞周期检测点,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的基本概念。
2.细胞凋亡的发生过程及调控机制:熟悉凋亡细胞的主要变化,凋亡相关基因,凋亡发生的主要途径。
3.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
熟悉细胞分化基因水平,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三、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第六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一、掌握1.细胞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和核受体的概念。
2.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功能的调节。
3.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4.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糖尿病:胰岛素受体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糖尿病发病机制。
5.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
二、熟悉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2.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所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化与心血管疾病。
4.信号转导与炎症:病原体的识别和炎症反应的启动;炎症介质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及调控。
三、了解1. 肾上腺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与心衰。
2.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及后果。
3.信号转导治疗的概念及治疗策略。
第七章应激一、掌握1.应激、应激原、急性期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的概念。
2.应激的全身性反应:神经内分泌反应,包括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LC-NE)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全身适应综合征。